新生儿细节管理和安全

合集下载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下面将从新生儿安全人员管理、新生儿设施管理、新生儿护理管理、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培养以及新生儿家庭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新生儿安全人员管理。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新生儿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并配备专门的新生儿护理人员。

同时,要求新生儿护理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院还应定期组织新生儿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其次,新生儿设施管理。

医院应确保新生儿病房的环境整洁、通风良好,设备和设施运转正常。

病房内应配备监控设备,随时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同时,要在病房内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三,新生儿护理管理。

医院应建立科学的新生儿护理指南,要求护士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新生儿护理,确保每位新生儿都能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

护士应定期对新生儿进行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在新生儿喂养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并确保合理的喂奶量和喂奶间隔。

第四,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培养。

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操作规范、精细化。

医护人员在进行新生儿护理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自身不会成为传染源或伤害新生儿的因素。

最后,新生儿家庭安全教育。

医院应与新生儿家庭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向家庭传授新生儿护理知识和相关安全知识。

特别是对于新生儿的洗澡、喂奶、抱抱睡等操作,要进行详细的演示和讲解,帮助家庭正确掌握操作技巧,避免因家庭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意外情况发生。

总结起来,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有效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新生儿在医院的护理过程中得到全面细致的照顾,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生儿病房安全与细节管理PPT幻灯片课件全篇

新生儿病房安全与细节管理PPT幻灯片课件全篇
*
新生儿猝死指的是婴儿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突然死亡,而且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仔细的尸检后其死亡原因仍不得知。 婴儿猝死综合症也被称为摇篮死亡
*
原因: 采用俯卧位的睡姿 睡在柔软的床垫或者被褥上 穿的过多或者睡觉的房间过热 其兄弟姐妹中曾经有人死于婴儿猝死综合症 早产儿或者出生时体重不足 母亲在怀孕期间抽烟,吸毒或者酗酒 母亲产前没有或很晚才做围产期保健 母亲未成年
*
危害性药物剂量错误或药物错误 措施 严格按国家药物剂量标准 制定携带方便常用专科药物剂量表 医护人员熟悉剂量 外观相似药物分开放置 特殊药物专柜放置
*
危害性 危害转运患者生命,工作人员伤害 转运风险告知 转运暖箱固定 转运前患者评估 捆绑安全带 途中监测生命体征 建立静脉通道 司机考核制度
*
新生儿窒息复苏职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要求: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窒息复苏;负责窒息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以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关于双方的Apgar评分问题 早产儿的暖箱转运问题
*
产妇呼叫太泛滥,新生儿到位及时性欠佳 部分细节值得借鉴:产房CPAP复苏,出生即保暖,早产转运暖箱转运 家长拒绝转入新生儿的解释工作 当母亲在产科住院时不能拒绝新生儿
*
噪音的危害 妊娠期间接触过量的噪音可能导致新生儿高频性耳聋,并可能与早产儿宫内生长迟缓有关 在NICU接触噪音可能导致内耳损害 在NICU接触噪音或其他环境因素可能会破坏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
影响危重新生儿患者的预后 噪音的来源:鞋 、暖箱、门 、 医疗仪器 如何减少NICU的噪音 不要在暖箱上或头罩上拍打或写字,小心关闭暖箱门,穿软鞋 使用中央压缩机和中心吸痰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新生儿期是婴儿出生后的头28天,这个阶段的婴儿是最脆弱的,也是最需要关爱和细致管理的。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就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精确的控制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精细化管理强调细节的把控和全过程的管理,注重个案的分析和个体化的管理,以确保工作的精准、高效和可控。

在医疗领域,精细化管理更是要求医护人员从细微处做起,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患者健康的因素,以提供更加精准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二、新生儿科的特点和挑战新生儿科是一个涉及到新生儿生命的重要领域,其工作的特点和挑战主要有:1. 患儿病情复杂多变: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不同于成人,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体温调节不良、感染等情况,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医护人员实时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2. 患儿家属心理压力大:由于新生儿的特殊状态,患儿家属常常面临心理和生活上的压力,需要医护人员关注和支持。

3. 医疗技术要求高:新生儿的诊疗和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力,且需要紧密配合,以确保患儿健康和安全。

4. 医疗事故风险大:新生儿的生命脆弱,医疗事故对患儿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需要极为细致的治疗和护理过程。

基于以上特点和挑战,新生儿科的医护工作者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医疗机构也需要引入精细化管理来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详细的记录、综合的分析和全程的监控来提高新生儿医疗服务的水平。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的记录与评估:对于每一个新生儿患者,医护人员应建立完善的信息记录系统,包括病史、生理指标、用药情况等,并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针对每个新生儿患者的特点,医护人员应给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喂养、身体护理、康复训练等,从细节上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新生儿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新生儿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新生儿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新生儿是家庭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以下是关于新生儿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的建议。

1.防止窒息:新生儿特别容易窒息,因此需要保持他们的睡眠环境清洁和安全。

确保他们独自睡觉,避免与其他人共用床铺。

床垫不能太软,也不能有可引起窒息的物品,如大型玩具或垫子。

2.消毒: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薄弱,容易受到感染。

因此,保持他们周围的环境干净和消毒非常重要。

经常清洁他们的用具和床上用品,并避免接触有病菌的人或物品。

3.饮食: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饮食选择,尽量进行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不足,可以选择合适的婴儿奶粉进行人工喂养。

在喂养过程中要确保奶瓶和奶嘴的清洁和消毒。

4.温度控制:新生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感受到寒冷或过热。

保持他们周围的环境温暖,避免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

同时,避免太高的室内温度,以免过热。

5.视觉保护:新生儿的视觉刺激应当适度,避免强光直射到他们的眼睛。

同时,选择合适的玩具和图书,刺激他们的视觉发展。

6.远离烟雾: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尚不完全发育,对烟雾特别敏感。

应当尽量避免在新生儿周围吸烟,也要远离有烟雾的环境。

7.安全车座:在出行中,新生儿应当坐在专门设计的安全车座中。

车座应当固定良好,以免发生意外碰撞时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8.外出注意事项:如果需要带新生儿外出,尽量避免高峰时段和人流密集的地方。

在公共场所,避免让陌生人接触新生儿。

9.安全睡眠:确保新生儿在睡觉时处于安全的位置,避免把他们放在软的床上,避免使用可以引起窒息的睡觉工具。

10.注意观察: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和行为变化。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或不适,及时就医。

12.剪指甲:新生儿的指甲非常细小而脆弱,容易造成自己的面部或皮肤划伤。

因此,要定期修剪他们的指甲。

13.防止细菌感染:勤洗手,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给新生儿带来细菌感染的风险。

14.定期体检:带新生儿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他们的生长和发育正常。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2篇)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2篇)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1、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应衣帽整齐,患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严禁与新生儿接触。

2、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每日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并有记录。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新生儿查对制度、身份识别流程,严防差错隐患发生。

4、新生儿床旁周围严禁悬挂危险物品,确保患儿安全。

5、遵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喂养时应将患儿抱起,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后置侧卧,防止呛咳。

____年____月补充____年____月执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2)新生儿病房作为一个特殊的照护环境,需要特别注意安全管理。

以下是一些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进入管理:必须经过严格的进入管理程序,包括医院员工身份验证、登记等。

2. 严格控制访客:限制访客数量和时间,制定访客的预约和登记制度。

访客必须遵守规定的卫生标准、佩戴口罩、消毒手部等。

3. 母婴配对系统:使用严格的母婴配对系统,确保新生儿和其母亲的配对准确。

4. 每位患者唯一识别:为每个新生儿患者分配独特的标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准确识别和管理。

5. 洗手和消毒:要求所有人员在进入病房前必须进行洗手和消毒,包括医护人员、探视者等。

6. 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新生儿病房内的设施和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且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

7. 病房内的家具和物品安全:确保儿童友好的家具和物品,避免儿童受伤。

8. 病房内的电气安全:确保病房内电气设备符合标准,电缆和插座安全可靠,避免电气火灾。

9. 病房内的药物管理:建立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使用合适的药物容器、储存和处理药物的准确程序等。

10. 病房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病房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包括火灾、自然灾害等。

11. 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2. 安全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和事故。

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

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

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标题: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医院中专门为新生儿提供护理和治疗的重要部门。

在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环境管理1.1 保持清洁卫生:对新生儿病房进行定期清洁消毒,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传播。

1.2 控制温湿度:调节新生儿病房的温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适。

1.3 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二、护理管理2.1 观察监测: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观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2 喂养管理:根据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喂养计划,确保营养充足。

2.3 体温管理:定期测量新生儿的体温,保持体温稳定,避免发生低体温或高体温。

三、药物管理3.1 药物使用规范: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3.2 药物存储安全:将药物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3.3 药物监测评估:定期对新生儿使用的药物进行监测评估,防止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安全管理4.1 防止跌倒:保持新生儿病房的地面干燥整洁,避免滑倒或跌倒的发生。

4.2 预防烫伤:将热水瓶、热水袋等热源放置在安全位置,避免新生儿烫伤。

4.3 防止窒息:确保新生儿周围环境无杂物、无窒息危险,避免窒息事件的发生。

五、感染管理5.1 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新生儿的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5.2 防止院内感染: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5.3 隔离措施:对有传染病史或患有传染病的新生儿进行隔离管理,避免病原体传播。

结论:新生儿病房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管理的重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措施,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管理制度1. 引言新生儿科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规范新生儿科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而制定的。

该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确保新生儿科的工作能够高效、科学地进行。

2. 目的新生儿科管理制度的目的是: - 提供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保障医疗质量; - 确保新生儿在院内的全面管理,包括出生登记、入院评估、出院评估等;- 制定婴儿喂养、护理、预防接种等各项工作的规范; - 为新生儿的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保证家庭关爱的延续。

3. 职责和权限3.1 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新生儿的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新生儿的补充营养和合理喂养,制定适当的喂养计划;•负责新生儿的常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安排合理的隔离和防护措施,确保新生儿不受感染;•协助医生进行新生儿相关的医疗操作,如静脉输液、吸痰等;•协助医生进行新生儿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如早期干预等;•及时更新新生儿的电子病历,确保病情记录准确完整;•配合医院的质控要求,参与新生儿科的质量管理活动。

3.2 家长的职责和权限•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新生儿的护理和喂养工作;•主动提供新生儿家族史和相关健康信息;•参与针对新生儿的教育和培训,学习正确的护理和喂养方法;•配合医务人员对新生儿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

4. 工作流程4.1 出生登记流程•家长须到新生儿科进行出生登记,提供相关证件;•新生儿科医务人员核对信息,填写出生登记表;•将出生登记表和相关材料归档。

4.2 入院评估流程•家长带新生儿到新生儿科办理入院手续;•新生儿科医务人员进行入院评估,包括一般情况观察、体格检查和相应实验室检查;•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新生儿的进一步治疗方案。

4.3 护理流程•根据新生儿的特殊需求,为其提供有关护理措施;•定期进行体温、心率、呼吸等监测;•定时更换尿布和床单,保持新生儿的清洁和卫生;•观察新生儿的喂养情况,记录进食量和排泄情况。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规范内容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规范内容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规范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生儿科的管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护士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新生儿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主要从事新生儿的护理和治疗工作。

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维护患儿的利益。

第四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医德医风,尊重患儿和家属,严守职业操守,维护医院形象。

第五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规定,不得违法违规,不得侵害患儿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新生儿病房管理第六条新生儿病房是医院对新生儿进行特殊护理和治疗的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设施设备。

第七条新生儿病房应当保持清洁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噪音控制在接受范围内,确保患儿的安静和舒适。

第八条新生儿病房应当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证护理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新生儿病房设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和监测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条新生儿病房应当建立完善的病历管理制度,记录患儿的病情、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定期进行病房巡查和整理,保证病历的完整和准确。

第三章新生儿护理规范第十一条新生儿护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必须洗净双手,佩戴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患儿。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在给新生儿喂奶、换尿布、洗澡等日常护理工作中必须细心谨慎,注重细节,避免发生意外。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和上级,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当在工作中热情周到,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患儿的生活和情绪,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

第四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六条新生儿是极其脆弱的群体,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对新生儿的安全防护,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医疗环境,需要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入院要求、护理标准、医疗流程、感染控制以及家属陪护政策。

一、入院要求1.1 新生儿病房入院要求包括新生儿的年龄、体重、疾病情况等方面的限制。

1.2 入院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筛查,确保新生儿没有潜在的传染病或者遗传疾病。

1.3 家属需要提供新生儿的相关医疗记录和证明文件,以便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新生儿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二、护理标准2.1 新生儿病房的护理标准包括定时喂养、更换尿布、观察体温等基本护理工作。

2.2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测量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确保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稳定。

2.3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补充等。

三、医疗流程3.1 新生儿病房的医疗流程包括接诊、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

3.2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3 医疗流程中需要遵守严格的医疗操作规范,确保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四、感染控制4.1 新生儿病房的感染控制包括消毒、隔离、手卫生等措施。

4.2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接受感染控制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4.3 家属需要遵守感染控制规定,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五、家属陪护政策5.1 家属可以根据医院规定在特定时间段内陪护新生儿。

5.2 家属需要遵守医院的陪护规定,不得干扰医护人员的工作和影响其他患者。

5.3 家属在陪护期间需要遵守医院的卫生要求,保持环境整洁和肃静。

结论:新生儿病房的各种规章制度是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医护人员和家属需要共同遵守并配合,共同为新生儿的康复与成长努力。

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新生儿病房规章制度的了解和重视。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确保新生儿病房内的安全,保护新生儿及其家属的权益,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

制度的实施依据包括《新生儿疾病诊断标准与病例管理规定》、《新生儿护理常规操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病房的所有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

第二章安全责任2.1 医务人员安全责任2.1.1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病房内医疗服务的安全。

2.1.2 遵守医疗行为规范,保证医嘱的正确执行。

2.1.3 保护新生儿的人身安全和隐私。

2.1.4 对发生的医疗事故及时报告,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及处理工作。

2.2 管理人员安全责任2.2.1 建立完善的病房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确保所有人员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2.2 监督和检查病房内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

2.2.3 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和设备,确保病房的安全环境。

第三章安全措施3.1 出入管理3.1.1 病房门口设置出入口闸机,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

3.1.2 严格执行病房出入登记制度,记录每位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的身份信息。

3.1.3 病房内的通道保持畅通,不得堆放障碍物。

3.2 卫生管理3.2.1 定期清洁消毒病房内的各种设备、物品和表面,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3.2.2 建立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和处理制度,保证废物不交叉感染。

3.2.3 提供清洁、整洁的床铺及卫生用品,定期更换。

3.3 安全设施3.3.1 安装监控设备,对病房内的监控画面进行实时监控。

3.3.2 病房内必要的电源设备和照明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3.3.3 针对特殊地区和设备设置安全防护栏,防止事故发生。

3.4 消防安全3.4.1 按照消防要求设置病房内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等。

3.4.2 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4.3 组织定期消防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早产儿喂养安全管理制度

早产儿喂养安全管理制度

早产儿喂养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周未满37周的婴儿,因为早产儿的各项器官未充分发育,所以需要特别的喂养管理。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早产儿的喂养过程中能够保障其安全,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对早产儿进行喂养的各个环节,包括喂奶前的准备工作、喂奶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喂奶后的处理和记录等。

三、相关法规及标准医疗机构喂养早产儿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产科护理规范》、《早产儿喂养管理规范》等。

同时,根据医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并更新现有的喂养管理制度。

四、管理要求1. 喂养前的准备工作(1)确认患儿情况:在喂养前应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喂养的时间、方式和量。

(2)准备喂奶工具:准备好喂儿用的特殊奶瓶、奶嘴等工具,并保证其洁净卫生。

(3)确认母乳或配方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确定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并准备好相应的食物。

2. 喂奶过程中的操作要求(1)按时喂养:一般情况下,早产儿需要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喂奶,确保喂养的及时性。

(2)正确喂奶姿势:喂奶的时候,应采用适当的姿势,保证患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防止呛奶等意外发生。

(3)控制喂食量:根据医生的指导,控制喂食量,逐步增加患儿摄入的食物量,以减少消化系统负担。

3. 喂养后的处理和记录(1)注意观察:在喂奶结束后,应随时观察患儿的情况,特别是是否有呛奶或反流等情况。

(2)及时记录:喂养后,应及时记录下孩子的摄食量、喂食时间、大便次数、体温等信息,供医生参考。

五、责任分工1. 医生:负责对早产儿的喂养情况进行评估,并开具相应的喂养处方。

2. 护士:负责喂养过程中的操作工作,包括喂养准备、喂养过程中的护理和观察等。

3. 其他医护人员:负责对喂养过程进行监护和记录,及时向医生汇报患儿的情况。

六、应急措施1. 呛奶处理:一旦发生呛奶的情况,应迅速把患儿的头部稍微低于身体,用温水或温毛巾轻拍其背部,帮助排出呛入气道的食物。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加强对新生儿的安全管理,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为此,针对新生儿的特殊需求和脆弱性,我们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新生儿在我们的照顾下能够得到最佳的保护和关怀。

二、新生儿安全管理责任分工1. 医疗团队的职责:a. 医生:负责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医疗评估、监测和治疗,并制定个性化的医疗计划。

b. 护士:负责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监测和记录,并随时做好新生儿的急救准备。

c. 药师:负责合理配药,并且监督药物的使用和存储。

2. 家属的职责:a. 家属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并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三、新生儿安全管理原则1. 安全优先: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原则,从而避免任何可能对新生儿健康造成损害的行为。

2. 预防为主:加强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工作,通过接种疫苗、定期体检等手段,尽早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

3. 个性化护理:根据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和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

四、新生儿安全管理措施1. 人员培训:医务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岗位培训,了解并熟悉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熟练掌握新生儿的急救技术。

2. 环境安全:保持新生儿活动区域的温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 饮食安全:确保新生儿饮食的安全和营养均衡,避免给予不适宜的食物或饮料。

4. 安全设施:提供符合新生儿需求的床位、床上用品和温度调控设施,并保持其清洁卫生。

五、新生儿安全事件处理1. 新生儿意外伤害的处理:如意外摔伤、烫伤等,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汇报上级。

2. 感染事故的处理:如新生儿感染疾病,应及时隔离患儿,进行专业的治疗,并进行感染源头的调查和处理。

六、新生儿安全管理评估与监督1. 随访评估: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并报告有关部门。

2. 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新生儿安全管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追溯原因,做好事故预防和控制工作。

新生儿及婴儿护理常识小科普

新生儿及婴儿护理常识小科普

新生儿及婴儿护理常识小科普新生儿日常护理是每个妈妈必须掌握的技能,因为新生儿的皮肤和身体都非常娇嫩和敏感,需要特别的呵护和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生儿日常护理的细节,帮助妈妈们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宝宝。

清洁: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受到污染和感染。

因此,妈妈需要每天给宝宝进行适当的清洁。

清洁时可以使用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另外,新生儿的头发非常细软,可以用湿布轻轻擦拭,避免用洗发水直接冲洗。

饮食:新生儿的饮食非常重要,妈妈需要注意确保宝宝的营养和摄入量。

通常情况下,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需要喂养奶粉,则需要选择适合新生儿的奶粉,并按照说明书中的比例进行配制。

换尿布:新生儿每天需要换多次尿布,以保持干燥和卫生。

换尿布时需要将尿布清洁干净,避免尿布疹的发生。

同时,需要使用尿不湿或纱布等透气性好的材质来代替尿布,避免宝宝长时间受到潮湿的刺激。

宝宝的手足护理:新生儿的手足非常小巧,需要特别注意护理。

妈妈需要每天给宝宝进行适当的手足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手足的发育。

另外,需要注意及时剪掉宝宝的指甲,避免宝宝用手抓脸和眼睛。

宝宝的睡眠:新生儿的睡眠对于身体的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

妈妈需要注意保持宝宝的睡眠质量,避免睡眠过长或过短。

睡觉时,需要保证宝宝的头部平稳,并避免使用软垫或枕头等物品,以防窒息的危险。

宝宝的沐浴:新生儿每天可以进行适当的沐浴,但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首先,需要选择温度适宜的水,避免水温过热或过冷。

其次,需要选择适合新生儿使用的沐浴液和洗发水,避免刺激宝宝的皮肤和头皮。

另外,需要注意沐浴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宝宝受凉或感染。

宝宝的穿着:新生儿的穿着需要特别注意,需要选择透气性好的衣服和袜子,避免过于厚重或不透气的衣服。

在换衣服和穿衣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于粗暴或用力过猛,以免伤害到宝宝的皮肤。

宝宝的发育:新生儿的身体和器官发育都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需要注意护理和关注。

妈妈需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选择适当的玩具和活动,促进宝宝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婴儿卫生管理制度

婴儿卫生管理制度

婴儿卫生管理制度一、婴儿卫生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婴儿身体健康管理(1)体格检查:对婴儿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包括生长发育、视力听力、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饮食管理:合理安排婴儿的饮食,保障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避免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3)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疫苗接种日程,为婴儿提供规律的疫苗接种服务,预防传染病。

(4)疾病管理:对婴儿可能出现的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和防控,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5)消毒管理:婴儿的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进行消毒,避免传染病传播。

二、婴儿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婴儿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其进行督导和检查。

2、完善的服务网络:建立健全的母婴护理服务网络,提供给婴儿和家长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

3、专业的人员队伍:组建专业的婴儿卫生管理团队,保障婴儿的管理工作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4、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健康讲座等形式,普及婴儿卫生知识,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婴儿卫生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婴儿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通过建立健全的婴儿卫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婴儿健康水平,减少婴儿疾病的发生,保障婴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幸福感。

四、婴儿卫生管理制度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1、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地方缺乏健全的婴儿卫生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

解决思路:政府应加大对婴儿卫生管理制度的建设力度,制定完善的相关规定。

2、服务网络不完善:一些地区婴儿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导致婴儿保健服务不足。

解决思路:政府应加大对母婴护理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3、人员队伍不专业:一些地区婴儿卫生管理人员队伍不够专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解决思路:加大对婴儿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新生儿卫生管理制度内容

新生儿卫生管理制度内容

新生儿卫生管理制度内容一、前言新生儿是每个家庭的宝贝,是国家的未来。

新生儿的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新生儿卫生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新生儿的营养、卫生、保健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制度。

二、新生儿的营养管理1.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营养来源,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在新生儿的营养管理中,应提倡母乳喂养。

为了保障母乳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倡母亲在产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工作,包括饮食、锻炼、心理准备等。

(2)产后母亲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保证母乳的数量和质量。

(3)加强对母乳喂养的宣传,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更多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2. 配方奶喂养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以选择配方奶喂养。

在进行配方奶喂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优质的配方奶,避免含有过多添加剂和防腐剂的产品。

(2)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喂养,保证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

(3)合理的喂养频率和量,避免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出现。

3. 辅食添加在宝宝6个月左右,可以适当添加辅食。

辅食添加需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辅食添加只是辅助营养来源,母乳或者配方奶仍然是主要来源。

三、新生儿的卫生管理1. 母婴室建设为了方便母亲在哺乳期间照顾宝宝,各种公共场所应当配置适当的母婴室。

母婴室应当具备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为母亲提供方便的哺乳和换尿布的条件。

2.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是保障宝宝健康的关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者过热的环境。

(2)保持宝宝的衣物和床上用品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3)宝宝的身体清洁卫生,需要及时洗澡、换尿布。

3. 家庭卫生新生儿的家庭环境对宝宝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家庭成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室内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霉菌、尘螨等有害物质滋生。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议题。

许多人对这个话题感到关注,而且非常关注它的细节,以确保新生儿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随着技术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需求。

首先,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做到的第一件事是提高意识。

家长,医疗专业人员和公共服务机构都需要了解并理解新生儿的需求和独特性。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提供最好的照顾和保护,以确保新生儿得到足够的营养和保护。

此外,家长应该了解如何识别新生儿不安全的迹象,以便在发生任何问题时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利益。

成立特定机构,建立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目的在于保护新生儿的权益,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对新生儿的全方位管理,以确保他们获得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此外,机构还应该监督和制定管理政策,以确保新生儿得到最好的医疗和健康照顾,同时确保他们的身心安全。

第三,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体系。

新生儿需要专业的医疗照顾,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

因此,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建立科学的医疗体系,包括妇婴保健机构、妇儿医院和医疗资源实现全流程管理、全方位服务。

而在医疗体系内,加强医疗质控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医院设定医疗质量标准,强化实施;医护人员进行常规培训,提高技能、知识、态度、团队精神等方面综合素质;定期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数据分析,以北上优秀个人和团队,创造良好的自律和服务口碑,不断提升医疗质量水平。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

新生儿需要得到足够的营养和保护,以确保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医院应该保证医学用品的安全和质量,为新生儿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院还应该建立保洁和消毒机制,避免交叉感染,提高医院环境卫生质量。

此外,树立科技创新理念,也是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民群众需求为中心,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医疗卫生领域技术更新,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新生儿管理制度

新生儿管理制度

新生儿管理制度
标题:新生儿管理制度
引言概述:
新生儿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新生儿健康、促进新生儿成长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有效的新生儿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保障新生儿的权益和健康。

本文将从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实施方法、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1.1 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1.2 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1.3 防止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二、新生儿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2.1 新生儿的出生登记和健康档案建立
2.2 新生儿的健康评估和筛查
2.3 新生儿的喂养和护理指导
三、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
3.1 建立专门的新生儿管理团队
3.2 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3.3 加强新生儿家庭的健康教育和指导
四、新生儿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
4.1 统计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和发展情况
4.2 比较实施前后的新生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4.3 收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反馈和建议
五、新生儿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
5.1 定期召开新生儿管理制度评估会议
5.2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制度修订和改进
5.3 不断提升新生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结论:
新生儿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保障新生儿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保障新生儿的权益和健康。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持续改进和提升新生儿管理水平,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性别的告知
例1:出生后家属询问抢救的新生儿医师,答复好 像是男婴,而实际为女婴,因此产生了医疗纠纷。
例2:进修医生填写入院卡,患儿性别错写男,发
现错误马上电话通知家属,家属当时无异议。出院 时家属以抱错孩子要求减免费用 关于性别告知的规范:谁告知 如何告知 何时告知
(三)新生儿各种管道安全
水龙头是否感应式 所有水池旁均有洗手液和擦手纸 墙上贴有七步法示意图 所有治疗车、病房门口、病床旁都有快速 手消毒液 根据科室情况查看仓库领取洗手液的数量 现场查看实际操作:洗手的规范及依从性
手卫生实施监督和考核制度
三级监督制度:院感科定期检、科室感 控员随机抽查和院感科随机指定人员暗 访 科室院感员:每月定期填写感控记录本 ,每季度定期专题培训和考核 医院感染及微生物联合工作办公室飞行 检查制度:
天津新生儿院内感染事件
天津某妇幼保健院2009年3月发生院内感染事件,导致6名新 生儿染病,5人死亡 存在问题: 漠视工作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责任意识淡化,管理工作松懈 建筑布局不合理,基本条件不完善 忽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缺乏医院感染报告意识 消毒及诊疗措施不当,存在严重医疗缺陷 处理结果: 免去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 撤销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卫生学校副校长、 党支部委员职务 免去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新生儿科护士长职务
单独使用输液泵,严禁与不同途径用法、不同床号共用 一个输液泵。 输液泵外必须悬挂“滴奶”标记; 胃管、滴奶用用注射器接口3~5cm延长管必须粘贴胃肠入 管标记
粘贴胃管标识
1.单泵专用 2.挂滴奶牌 3.粘贴胃入管标 识
1.同一病人专用,禁止不 同途径、不同病人共用 2.粘贴胃入管标识
误拔、脱出、堵塞、移位 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纠纷案件
浙江某妇幼保健院在2002年发生一例因吸氧导致患 儿失明的事件,江苏省医学会鉴定该病例已构成二 级乙等医疗事故,法院判令医院赔付10.8万余元。 湖北省某妇幼保健院在2002年发生一例因吸氧导致
患儿失明的事件,法院终审判决医院赔偿27.7万余
元。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环境因素
1、新生儿病区仪器设备较多
2、医疗环境:噪音、光、电污染、放射性 辐射等
3、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气体
管理因素:
1、制度缺失:应急预案、设备故障、新技 术准入制度 2、管理缺失:呛奶、淋浴烫伤、院感管理 、婴儿抱错与丢失
3、进修实习带教问题
新生儿纠纷多的原因
1、新生儿病房是完全封闭管理、家长不陪护、患
新生儿被偷事件
西安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09年11月21日凌晨, 发生一例假冒护士偷走新生儿事件 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在2009年6月,发生一例假扮孕妇偷 走一名男婴事件 遵化市某医院在2009年7月,发生一例新生儿被盗事件
2011年11月4日零点,泰州兴化市东方妇产医院,偷走6天
外院出生转运新生儿 外院转入的新生儿,转诊前由我院接诊 护士,用黑色油笔填写腕带,注明转诊 医院、母亲住院号、科别、床号、“母 亲姓名婴”、患儿性别、年龄、转诊日 期并与转诊医院护士进行双人核对后, 为其佩戴。
入新生儿科后身份辨识
新生儿科所有入院患儿均由新生儿科接诊护士核 对患者资料,分配床号后,在腕带上用黑色油笔 填写新生儿的科别、床号、患儿姓名或“母亲姓 名B”(本院)或“母亲姓名婴”(外院)、患 儿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并核实(见下 图),在腕带背面签署执行者工号,一式两份, 由监护人确认双腕带无误后当面将双腕带佩戴在 患儿身上(首选左手和左脚),并剪除原科别( 产科、外院)腕带,将该腕带装钉在《住院患儿 身份确认书》上,盖新生儿左脚脚印与家长左手 拇指印存档,落实新生儿入院登记制度。
(一)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流程
培训:每年组织产儿医护窒息复苏和气管插管 培训和考核,保证全员通过;新毕业和进修生 入科培训,通过才能上岗 新生儿医生负责:主治或以上产房、手术室新 生儿窒息复苏和产婴区查房医师 高危产妇会诊制度:由主治或以上医师负责会 诊 关于双方的Apgar评分问题 早产转运问题 复苏无反应:在充分足够的复苏努力10分钟后 ,新生儿仍无心脏搏动,不再继续进行复苏可 能是恰当的。
危害性:药物剂量错误或药物错误 措施:尽量少用口头或电话医嘱 -严格按国家药物剂量标准
-制定携带方便常用专科药物剂量卡 -医护人员熟悉剂量 -外观相似药物分开放置 -特殊药物专地(专柜)放置
浓缩电解质溶液
浓缩电解质溶液为高风险的药品 世界各地都有报道误用浓缩氯化钾(KCl)溶 液造成患者死亡 措施 -不常用时不储备药物,使用时按处方领取 -常用时采用特殊标签,标记使用方法即极量, 放入专用箱内,不方便取用引起医护人员警示 -稀释并使用前一定双人核对确认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新生儿复活事件
2013年11月20日上午,一名出生仅7天的 男婴从安徽省立儿童医院送往合肥市殡 仪馆火化。不料,这名男婴被殡仪馆工 作人员发现还活着。随后男婴又被送回 医院抢救。 存在问题:监管缺失、责任心缺乏 处理结果:开除当事医生、辞退护工
陕西富平医生贩卖婴儿事件
2006~2013年7月富平县妇幼保健院张淑侠医生共实施拐 卖儿童犯罪6起,涉及被拐卖婴儿7人,死亡1人 存在问题:制度缺失、管理失职、道德失陷 处理结果: 张淑侠 死缓 原产房临时负责人司欣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原产科主任高文平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原业务副院长姚军民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原该院院长王莉免于刑事处罚。
制度:监控、报告制度、手卫生实施和考核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细菌感染监测和抗生素使用预警机制:发布感染 细菌谱变化和耐药趋势,实施多重耐药细菌监控 ,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
一次性管道的规范性使用
消毒隔离制度:外来医务人员入室更换衣服 医院感染及微生物联合工作办公室飞行检查制度
新生儿医护人员手卫生
一、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安排至少1名掌握 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分娩现场。分娩室应当 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 二、产科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定期培训,具备新生儿疾病早 期症状的识别能力。 三、新生儿病房(室)应当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要 求,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 四、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 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 母婴同室区。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 亲分离时,医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做好婴儿的交 接工作,严防意外。 五、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
大女婴
加强安保措施能有效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
佛山南海红十字会医院婴儿被弃事件
2011年10月26日,早产儿"被死亡"事件。医院 不仅违规助产,而且轻率判断新生儿为"死婴" 将其弃于厕所 存在问题:南海区红十字会医院未能按照产科 高危妊娠诊疗规范处理产妇及胎婴儿,发现婴 儿早产后,未及时通知产房助产士及新生儿科 医生到场处理,产后亦无对婴儿进行检查和采 取抢救措施,无向上一级医生请示汇报 处理结果:该院院长被责深刻检讨,分管副院 长、人
•医护人员 •访客 •病人
环 境
物品
制度化
布局 •分区管理 •分组护理 要求 •床单位 •周围环境
清洁、消毒、 灭菌原则 •使用前 •使用中 •使用后 •废物与排泄物 管理
•有制度 •有指引 •有培训 •有质控
(五)新生儿药物安全:
对象
方法
剂量
用药安全
时间
途径
(五)新生儿药物安全
儿从住院时起医方就行使临时的监护人责任 2、新生儿病房人手紧张是我国医院的现状,特别 是护士配备不足 3、新生儿疾病存在专业性强且病情变化快的特点, 4、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强(洗手、ROP筛查等)
近年来的新生儿安全事件回顾
西安和蓟县院内感染事件 西安新生儿被偷事件 佛山南海红十字会医院婴儿被弃事件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新生儿复活事件 陕西富平医生贩婴事件 ROP纠纷案件
新生儿患者安全相关问题
1、产房、手术室窒息复苏 2、产婴区新生儿巡视 3、新生儿转运安全 4、新生儿病房管理 5、新技术、新项目风险防范 6、医疗设备和意外事件的防范
新生儿窒息复苏(2011指南)
要求: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 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 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窒息复苏 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 共同保护胎儿,以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四)新生儿院内感染防控:
导致多例新生儿死亡
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缺位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两起新生儿院内感染暴发事件,
-NI防控工作薄弱,缺乏专业人才
-防控NI意识不强,知识欠缺 -防控NI基本措施的执行力差-手卫生
2009年颁布《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细节
体制:设立医院、科室、病区感控体制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十一、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要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公 安和民政等部门妥善安置,并记录安置结果。 十二、对于死胎和死婴,医疗机构应当与产妇或其他监 护人沟通确认,并加强管理;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死 胎、死婴。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死胎、死婴,经医疗机构征得产妇 或其他监护人等同意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应当在 医疗文书上签字并配合办理相关手续。医疗机构应当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妥善处 理,不得交由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自行处理。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 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新生儿身份辨识
危害性:患儿、家属识别错误 措施:新生儿身份识别指引 -双份手腕带、信息填写正确 -出入院时与患儿家属共同核对信息 -确认患儿家属身份留取正确资料(身份证 复印件) -患儿出入院时留取脚印与家属确认;留取 家属指模 出生时告知要规范:何时、何人、怎么告 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