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与无情:中国诗学中的伦理之思

合集下载

论唐代宗派佛教的有情无情之争

论唐代宗派佛教的有情无情之争

・佛教研究・论唐代宗派佛教的有情无情之争潘桂明 该文分析了唐代佛教有关“有情有性”与“无情有性”争论中的各家观点,认为:“从天台智的“性具善恶”说到六祖惠能的“无情无佛种”,再到荆溪湛然的“无情有性”说,更到禅宗“南方宗旨”的“见闻觉知”,最后到临济义玄的“向逆顺中觅人”,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无情有性”说为禅宗人文精神的发扬提供了机会,而禅宗洪州、临济等派系通过对“无情有性”说的批判,酝酿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

作者潘桂明,1944年生,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一有情无情之争,指的是有情成佛还是无情成佛的争论,争论的本质是有关佛性论方面的意见分歧。

为此,先须了解中国佛性论的由来和唐代有情无情之争的佛学背景。

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涅学派,是研究《大般涅经》、传播该经思想的佛学派别。

其学者则称为涅师。

《大般涅经》的中心思想,是提倡“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

所以涅学派的中心议题,包括佛性的有无、成佛之可能、如何成佛等。

“涅佛性”思潮的兴起,结束了魏晋般若学的历史,把对般若性空的研究转入涅佛性之有的肯定。

这是中国佛学的一大进展。

对《涅经》有“孤明先发”之功的,当推竺道生。

竺道生是晋宋之际的高僧,他曾受学于鸠摩罗什,先研习大乘般若中观学,后于南方大力提倡涅佛性学说。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上承般若性空之学,下开涅佛性之说的关键人物。

他通过对六卷本《大般泥洹经》的研究,首倡“阐提皆得成佛”之说,震动了当时整个佛教界,对此后的中国佛学影响既深又远。

首先注意到涅佛性说并加以肯定的是僧睿。

僧睿时代,般若性空之学尚未消歇,学者对涅佛性之说难以接受,而对“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之说更表怀疑。

针对这种状况,僧睿在《喻疑》一文中指出: 今疑《大般泥洹》者,远而求之,正当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不通真照。

真照自可照其虚妄,真复何须其照一切众生?既有伪矣,别有真性为不变之本。

所以陶练既精,真性乃发。

浅谈情之所必有理之所必无

浅谈情之所必有理之所必无

浅谈情之所必有理之所必无概要:“汤显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封建时代中勇于冲破黑暗,打破牢笼,向往烂漫春光的先行者。

”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也成为了我国古代爱情戏剧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就给了这部剧作很高的评价。

汤显祖的家乡江西省是泰州学派的盛行地区,王艮的三传弟子罗汝芳就是汤显祖的老师,而反封建思想家李贽和反对朱熹哲学的真可禅师都曾在汤氏身上留有较深的影响,从他们身上就可看出汤显祖反礼教、反封建的渊源。

本文试从汤显祖在《牡丹亭》一剧中对情的高度赞扬的角度来分析作家“以情反理”的创作目的。

一、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在程朱理学的严厉禁锢下,汤显祖认为明代最缺乏的是“情”,所以他坚决反对封建理学而极力提倡“情”,并期盼有情社会的到来。

“情”可以说是汤显祖的主导思想,是他一生的追求。

汤氏的至情观,主要是通过他的“临川四梦”四部戏剧表现出来的。

也即汤氏自己说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针对这四部“至情”剧,汤显祖曾直言不讳的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所以,《牡丹亭》可视为汤氏“至情”论的代表作。

《牡丹亭》主要讲了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故事,通过宣扬至善至美的“情”,一方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扼杀人性的残酷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和歌颂了广大青年男女努力摆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顽强意志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二、“情”的美好正当由于程朱理学要求“灭人欲”,所以情欲作为人的一种生理冲动和生命本能,在当时几乎从未被正视过、肯定过。

汤显祖在其剧作《牡丹亭》中就大倡自然情欲,他认为男女之情是人的不可悖逆的自然本性,“情”是必然会产生的,无论如何封锁、防范、抵御,都不可能杜绝它萌发。

剧中杜丽娘就十多年来被严密地封锁在深闺大院中,不能随意外出,更是从未接触过男子,甚至连裙子上绣有成双成对的花鸟都会遭到父母的严厉指责。

从《世说新语·雅量》看魏晋玄学“有情无情”之辨

从《世说新语·雅量》看魏晋玄学“有情无情”之辨

从《世说新语·雅量》看魏晋玄学“有情无情”之辨杨化剑有情无情之辨出自何晏、王弼,核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圣人,然则这也是魏晋时期玄学的现实主题,这种对现实的思考探讨,在雅量篇里有明确体现,同时,透过分析《雅量篇》的每一则记载,可以看出有情无情之辨已具有不同于辩题出现之初的特点。

本文溯及辩题的起源、因由,以展现魏晋士人雅量的论述。

对有情无情,通过具体篇章的阐释得到剖析。

何晏等虽以圣人为有情无情之辨的焦点对象,却勾连现实,与世俗契合,落实到士人。

士人有情是必然的,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圣人以道德修养制之,而魏晋士人,以自身特质与修为,以无情形式隐藏有情。

在这背后,是这一时期士人的心态的变化发展,一改此前的克制、节制情感,走向了重感情道路,从以礼节情,变为以性节情。

在这过程中,士人的心诞生的情,走向逐志历程。

一、有情无情之辨的主体转向情这一现实性概念,人之所属,在情与物,在物质与精神层面。

论题重点在情,却基于时代社会,有现实意义。

以圣人为范式,但内在囊括了魏晋士人群体,圣人、士人有极大的互通性,这就是关于情的哲理探讨基于现实。

从《雅量篇》具体人事物,有情无情之辨的对象、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向,从圣人到士人、从神圣到世俗。

从圣人到士人。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何邵《王弼传》: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锺会等述之。

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

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於物者也。

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1]795有情无情之辨对象是圣人,以孔子为代表,是超出世人的完美形象,随着时代演变,渐被神圣化,成为理想载体,“内圣外王”[2]1069的典范。

魏晋时新的社会思潮、时代风气、学术思辨的发展,给予解读圣人的新思路。

论辩主体发生了转向,从圣人到士人。

圣人有着普通人情的特质,这是人的共同属性,“圣人有五情,有正常人和谐的生命情感, 这是人正常、自然的人性”[3]78,但圣人以“应物”对待情,“应物”是说对待人间事务接洽之意,无累于物是说这种接洽不给圣人劳苦压抑,而是身体冲和,达到无的境界。

四川德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德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德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72分)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缘情说”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产物,表现了天与人、心与物的同情同构。

它不同于重视个人、自我和主体的西方浪漫主义情感理论,也不是西方学者所认为的“抒情说”。

一些西方学者曾以“抒情说”来定义中国诗学传统,这脱离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语境,是在用西方抒情诗的概念和模式来看待中国文学,将中国的诗歌解释为主观的、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自我表白。

存在这样的理论偏失,除了受“以西律中”的思维模式影响之外,还在于对中国诗学的“情”之产生缺乏深入的体认。

对中国古代诗学“情”之产生的体认,可以用魏晋文学家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这一观点来概括。

陆机将诗歌创作的缘起归结为一个“情”字,这在中国诗学史上是第一次。

陆机是在比较诗和赋的不同时提出这一观点的。

“缘情”的“缘”是“起”“因”的意思,说的是诗歌产生的动因在于情,情为诗歌之生命本源,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诗论家对“情”的认识的高度自觉。

不过,对“缘情说”的认识不能停留于此,更重要的是把握“缘情说”所规定的“情”的内涵。

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从他关于“缘情”的描述可见,“缘情”的基本含义是“感物”,是感物兴情,“缘情”的“情”即“物感之情”。

以“感物”和“物感之情”来解释“缘情”并非陆机个人的看法,钟嵘在《诗品序》中也曾提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陆机所说的“物感之情”主要指向自然事物,与个人对时间季节变化和自然事物的体验相关,钟嵘等人所理解的“物感之情”与陆机所说的“物感之情”也有不同,他将其扩展到人伦社会领域,强调诗歌要抒发对社会人生的真情实感。

如钟嵘《诗品序》所说的“物感之情”就蕴含着丰富广阔的社会内容:“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缘情说”在魏晋时期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社会的动荡、儒家经学的衰落、士子文人生命价值的发现等等。

宋词的爱情观与伦理道德思考与审美价值

宋词的爱情观与伦理道德思考与审美价值

宋词的爱情观与伦理道德思考与审美价值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精炼的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

宋词中蕴藏着丰富的爱情观、伦理道德思考和审美价值,深刻地揭示了古代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与追求。

首先,宋词展现了独特的爱情观。

宋代人们对于爱情有着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独特看法。

在宋词中,许多作品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体验。

例如,《蝶恋花·粉蝶儿》中的“卧灯,独倚画屏无限事,可惜不是,蓬生柳媚梦”,通过细腻而抒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尽的思绪。

这种对爱情的高度追求与看重,体现了宋代人们对爱情的独特认知。

其次,宋词反映了对伦理道德的深思熟虑。

伦理道德在宋代被视为社会稳定和个人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词中的伦理道德思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婚姻道德和个人修养。

宋代的婚姻观强调妇女的贞节和忠诚,而男性则被要求尽到家庭责任。

诸如《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样的作品,通过揭示妇女对婚姻的忠诚和责任感,呼吁婚姻中的亲情和责任。

此外,宋词中还强调了个人修养和品德养成,表达了对道德自律的重视。

这些道德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宋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宋代文人对于音乐美和诗意美有着极高的追求,而这种审美价值在宋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宋词以其精炼的语言和婉转的笔触,展现了丰富的音律之美和韵律之趣。

例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红蕖柳丝绿,一行行写入相思垂泪”,通过富有节奏感的词藻将音乐之美和意境之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宋词还追求深入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形式,给人以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综上所述,宋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情观、伦理道德思考和审美价值。

宋词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强调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并展现了高度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宋词的深入研究和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人们对爱情与伦理道德的思考,并从中获得审美上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情文之辨”原始

“情文之辨”原始

“情文之辨”原始刘勰撰写“体大而思精”的《文心雕龙》时,在《征圣》、《定势》、《知音》、《附会》、《体性》等篇中,多次提到“情”“文”关系问题。

如《征圣篇》:“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

”《定势篇》:“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

”“是以绘事图色,文辞尽情,色糅而犬马殊形,情交而雅俗异势。

”《知音篇》:“文情难鉴,谁曰易分?”《体性篇》:“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附会篇》:“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

”《哀吊篇》:“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

”充分说明了刘勰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深入思考。

特别是《情采》一篇,已带有对“情文之辨”的总结性质。

刘勰说:“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

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疑作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将“情文”作为“立文之道”提出来。

他还说: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辨丽本于情性。

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风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

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

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故有志深轩冕,而泛泳皋壤,心缠机务,而虚述人外。

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这里的“采”就是“文采”,《情采》所论,其实就是“情文”之关系。

他从“情文”关系角度总结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道路:一是以《诗经》为代表的“为情造文”的优良传统,一是后世“为文而造情”的不良倾向。

沿波讨源,《诗·大序》对诗与情志之关系早有揭示:“诗者志之所之也。

有情的性与无情的性有何区别

有情的性与无情的性有何区别
因情生性居多,因性生情亦不少,性情交融方觉美好。无情有性实属欠缺。
无情亦能有性此性因欲而生其身体虽可有快感但心里略有欠缺可以一夜很少可一生
有情的性与无情的性有何区别
有情的性水乳交融,因情生性,因性增情,性情相促益发引人入胜。
无情亦能有性,此性因欲而生,其身体虽可有快感,但心里略有欠缺,可以一夜,很少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
有情之人,情到浓时再无语言,只有互相交托身体,非常美妙
无情之时,如为夫妻,其性也多为敷衍,实难求身心俱为愉悦。如是情人,恐此时已无性致而言,离分手不远矣。

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精品意义

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精品意义

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精品意义首先,“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具有情感交流的作用。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来触动读者的情感。

比如《红楼梦》中的黛玉、宝玉等人物就通过他们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来展示了人情世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内容,使读者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

情感交流是文学艺术中最直接、最真实的表达方式之一,它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共鸣,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主题。

其次,“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

古代文学艺术家常常通过描绘人物的情感和情绪来展示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杜甫的《登高》则通过表达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这种通过情感描写来表达主题的方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动人,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此外,“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还代表着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调。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情感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它既能体现艺术家对人生、世界的理解,也能通过美化情感来达到审美的效果。

比如唐代的诗歌作品,其情感表达丰富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细腻婉约的风格,使人在欣赏诗歌时能够感受到种种美的情感体验。

情感的美化地反映了作品的审美情调,使作品更加精彩和吸引人。

最后,“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还具有启迪人心、教育人的作用。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来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通过他们的情感和经历来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艰辛,使人们从中领悟到了关于生命、人性和道德的深刻道理。

这种通过情感教育来启发人心、教育人的方法,使古代文学作品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具有多重的原创意义。

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也是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

同时,“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还具有情感交流、审美情调和启迪人心的作用。

通过对“情”的描绘和表达,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类情感,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和哲理,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成为了传世经典,给后世人启示和启迪。

中国文学中的社会伦理观念

中国文学中的社会伦理观念

中国文学中的社会伦理观念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丰富的社会伦理观念。

这些思想观念承载着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中的社会伦理观念。

首先,介绍中国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其次,分析中国文学中的孝道观念;最后,探讨中国文学中的仁爱观念。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中的社会伦理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

一、中国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是与中国社会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相伴而行的。

在古代,社会伦理观念主要通过古籍、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传递给后代。

而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体形式也成为了传播社会伦理观念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充满哲学思考和命理观念。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他们以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对世界、人性和社会的独特理解,反映着中国古代社会伦理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中国文学中的孝道观念中国文学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社会伦理观念之一就是孝道观念。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影响着历代中国人对待父母和家庭的态度和行为。

《孟子》中有“君子之道,孝也”之说,把孝道视为人类最高尚的美德。

中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以孝道为主题,表达了孝亲敬老的情感和责任。

例如,明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贾府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贾母、贾宝玉等人物对待父母的形象塑造,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孝道的推崇和重视。

这些作品引导着中国人尊敬和孝顺父母,传承着孝道文化。

三、中国文学中的仁爱观念除了孝道观念,中国文学中还体现了丰富的仁爱观念。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尊重和帮助。

《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待他人的仁爱之道。

在中国文学中,仁爱观念常常以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方式体现出来。

例如,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以幽默的手法讽刺了社会上的各种丑恶行为,并借助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呼吁人们关注他人的痛苦,并以仁爱之心予以帮助。

古代文学中的社会伦理与个体情感

古代文学中的社会伦理与个体情感

古代文学中的社会伦理与个体情感古代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记录和传递社会伦理与个体情感的媒介。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社会伦理的思考与反思,以及个体情感的表达与诉说。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古代人们对于人生、道德与情感的思考,更是对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探索和呈现。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伦理常常体现在对于道德、义理、责任等方面的思考与表达。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刻画,展现了封建社会中人们面对家族、亲情、婚姻等伦理问题时的困惑与挣扎。

他们身处一个充满矛盾与压力的社会环境中,既要遵循传统道德规范,又要追求自己的个体情感与价值。

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作者传达了对于社会伦理的思考与反思,以及对于人性的探索与揭示。

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常常呈现出个体情感的丰富与多样性。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深情厚意,以及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的纠结与矛盾。

这些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对于爱情的追求与挣扎,更是对于人性、人情与人生的思考与体验。

通过这些情感的描绘,作者使读者得以深入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进而引发对于自身情感的思考与反思。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伦理与个体情感的交织与碰撞,使得这些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

在《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对于师父唐僧的忠诚与保护,以及对于妖魔鬼怪的慈悲与宽容。

这些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对于师徒关系的呈现,更是对于人类道德与善恶观念的思考与探索。

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作者向读者传递了对于社会伦理与个体情感的思考与反思,以及对于人性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探索与表达。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伦理与个体情感的表达,并不仅仅是对于古代社会的记录与反思,更是对于人类固有价值观和情感的探索与呈现。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却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与共情。

通过对于社会伦理与个体情感的思考与描绘,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了人们思考人生、道德与情感的重要媒介。

以情为鉴——中国文学中的人性思考

以情为鉴——中国文学中的人性思考

以情为鉴——中国文学中的人性思考中国文学,历经千年演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传统。

其中,反映人性本质和深刻思考人类命运的文学作品尤为精彩。

本文以《红楼梦》、《骆驼祥子》、《茶馆》为代表,探讨中国文学中的人性思考。

一、“悲欢离合,何人造作?”——《红楼梦》的人性思考《红楼梦》以“荣、宁、贾”三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一段中式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落。

小说人物错综复杂,她们一方面与权力、利益的较量中呈现出人性的丑陋和腐败,另一方面也在爱情、友情、亲情、道德等层面上表现出人性的美好。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作品中对悲欢离合的同情和批判。

悲欢离合是人生常态,而且是每个人都难以逃脱的命运。

在《红楼梦》中,作者并未刻意营造悬念和情节的高潮,而是将悲欢离合作为人生的常态来铺陈展示。

甄嬛是被权势巨大的好色之徒所陷害,最终流落荒野,晚年与丈夫辗转相逢的悲剧人物。

贾母是大家族的族长、家庭主妇,她承受了家庭一切的荣耀和不幸。

她的亲人先后逐渐死去,权势渐渐削弱,最终她也走向了人生的尽头。

这些人物的悲欢离合,让作者写出了一篇关于人性命运的深刻论述。

二、《骆驼祥子》:贫穷与尊严的人性战争《骆驼祥子》讲述的是发生在1920年代北京的一个贫民窟的故事。

小说主人公骆驼祥子,从孩提时代开始就生活在贫穷的家庭里。

他从十五岁开始卖力气,从雇主那里借钱自己开磨面馆,最终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成为老板。

他十分自豪自己的劳动成果,但是在资本和势力的打压下,他不得不接受一次比一次屈辱。

最终,在势力压迫下,他背叛了自己的良心,成为了骗子。

小说中,对于人性良心和贫穷尊严的探讨尤为显著。

小说主人公骆驼祥子尽管从未接受过教育,但是却能够认定自己的尊严和执着追求他认为正确的道路。

他不甘于窝囊庸俗的人生,一直想摆脱贫穷的成见,追求人类把持命运的自由与权利。

他的每一个逆袭、每一次屈辱,都让人感受到了贫穷人的人性战争。

三、《茶馆》:尺度之下的人性写照《茶馆》是封建社会崩溃前夕的一幕风云,是舞台上中普及人物的命运交错的缩影,也是写实主义在新中国文学中的重要范本,其人性思考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研究文学与社会伦理的对话

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研究文学与社会伦理的对话

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研究文学与社会伦理的对话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社会伦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文学作品,古代作家们试图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价值观。

这种对话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对话。

一、家庭伦理的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家庭伦理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描写家庭生活、父母子女关系以及夫妻关系,作家们试图探讨家庭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

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通过描写贾府中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家庭伦理的种种问题。

这种描写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家庭的道德观念,也反思了现代社会中家庭价值和伦理观念的重要性。

二、道德的教化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道德教化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通过描写不同人物的行为和决策,作家们试图向读者传达道德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行为准则。

例如,在《西游记》中,作家吴承恩通过描述孙悟空的成长过程,向读者传达了忠诚、正义和勇气等道德价值观。

这种道德教化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道德义务以及正确的行为方式。

三、社会伦理问题的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也经常涉及一些社会伦理问题的探讨。

通过描写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家们试图引起读者对于社会伦理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在鲁迅的作品中,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社会弊端,引起了读者对社会伦理的关注。

这种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批判和改革的作用,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文学的社会功能古代文学不仅是对社会伦理问题的探讨,还扮演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通过文学作品,古代作家们可以传递道德观念、塑造社会形象以及引导社会风气。

例如,李白的诗歌中所蕴含的浪漫主义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对于古代社会的人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种文学的社会功能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存在,文学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对社会风气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代文学与爱情伦理研究文学与爱情伦理的互动

古代文学与爱情伦理研究文学与爱情伦理的互动

古代文学与爱情伦理研究文学与爱情伦理的互动在古代文学中,爱情伦理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研究领域。

文学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探讨和展现了人类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伦理观。

文学与爱情伦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点,也揭示了人类情感和道德的普遍联系。

一、爱情观的演变与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中的爱情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在古代社会,封建道德和伦理观念对于爱情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然而,文学作品往往打破了传统的束缚,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和展示他们的爱情遭遇,传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态度和观点。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宝玉和黛玉、宝玉和晴雯之间的复杂爱情关系,呈现了封建社会中爱情的悲剧性和不可逾越的伦理壁垒。

这部作品不仅揭示了封建伦理对于个体幸福的压抑,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由恋爱的向往和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二、婚姻观的塑造与文学形象古代文学中,婚姻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论题。

婚姻在古代社会中承载着重要的制度和伦理意义,文学作品通过表现不同类型的婚姻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观念的思考和塑造。

以《西游记》为例,其中的婚姻观念体现在了师徒之间的情感纠葛上。

孙悟空作为唐僧的徒弟,对于师父有着深厚而复杂的感情,这种师徒情感既有师生之间的责任与关怀,又渗透着某种爱情的元素,既体现了传统封建的伦理观念,也揭示了师徒之间的真挚情感。

三、伦理观的探讨与文学思考文学作为一种表达和思考的工具,在古代文学中广泛探讨了各种伦理观念。

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叙述情节,文学作品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伦理观的多样性。

在《道德经》中,作者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道德的本质和伦理观的优劣。

这部作品以独特的方式揭示了古代文学中的伦理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对于塑造古代文学中的爱情伦理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与爱情伦理的互动不仅体现了爱情观的演变、婚姻观的塑造和伦理观的探讨,更展示了文学作品对于当时社会和人类情感、道德的共同关注。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性、情关系的开题报告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性、情关系的开题报告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性、情关系的开题报告中国古代文论中,性与情是两个重要的主题,它们在文学的表现和审美意义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文论中性、情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呈现的审美意义。

首先,古代文论中,性和情是不可分割的概念。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曾说:“文章有性情之象,文士有性情之体。

”他认为,文章应该既具有情感表现,也应该具备理性的思考和表达。

同时,文学作品也应该通过情感的表现来吸引读者,同时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来引发读者心灵共鸣。

这也就意味着,情和性在古代文论中是不可分割的。

其次,古代文论中,性和情所呈现的审美意义也非常重要。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认为,情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元素,它通过表现人性情感和生命的精神意义来达到艺术的境界。

而性则更多地涉及到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技巧。

例如,《诗经》中的“六义”的思想,通过表现人们的情感体验来达到审美效果,而诗经中的“律诗”则更多地注重形式和技巧的运用。

最后,性和情在古代文学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它们是表现文化、历史和生命本质的重要手段。

在《红楼梦》一书中,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性与情的表现手法,通过展现人物情感变化、家族生活习俗以及社会文化的演变等深层次的内涵,使整个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审美味道。

综上所述,性与情在古代文论中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所呈现的审美意义和文学作用,反映了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某些社会、历史和人类学内涵。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性与情在古代文论中的关系,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审美意义和精神内涵。

有情与无情

有情与无情

由此可见,冯友兰真正着意的,并不是一 般所说的幸福,其实是指内在的幸福,他所说 的乐也是精神境界之乐。
在冯友兰看来,内在的幸福与快乐的获 得,关键在于“应付情感”的方法。一个人若能 正确地应付自己的情感,就可以获得这种内在 的幸福和快乐。所以,这篇以人生术为题的讲 演,实际上完全集中在“情感”问题上。他说:
这里的“人生术”是指什么呢?据冯友兰 的说明:
人生术者,就是假定人生是为寻求幸 福的;那么,怎 样才能得到幸 福,就 是 人 生术。 按照这个说法,冯友兰所说的“人生术”, 即“求人生幸福之方法”。他认为,现代学校所 重视的是知识的输入,故人生术的问题在现 代学校很少谈及,但人生术的问题是中国古代 学者谈论甚多的问题。他所列举的古代学者的 例子,如:“从前的道学家那种呆板处世,无非 在寻求幸福,又论语中的孔子‘乐以忘忧,不知 老之将至’,‘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 乐’,都是他们会讲人生术。”照这里所说,他 认为孔颜之“乐”,及道学家以各种修养功夫 求孔颜之乐,都属于“寻求幸福”。
冯友兰认为,能以知识驾驭情感的人不一 定是无感情,如王弼认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 也,同于人者五情也,……五情同,故不能无哀
. 乐Al以l应R物i。g然ht则s圣R人e之s情er,v应e物d.而无累与物者
也。”人遇到触发情感的事物,自然会产生感 情,“但情感的发动立刻用知识去驾驭它,使之 去”,“如此情感不沾滞于胸中,吾人也不会执 着”。冯友兰引用程明道“怒时遽忘其怒而观 理之是非”,又引王阳明“圣人无善无恶,只是 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认为如果能 够做到“情顺万物而无情”,“如此则情感于心 如浮云于太空,有而无害”。
冯友兰指出,人之所以不能作到情顺万物 而无情,原因在于有“我”,人有我则对未来常

“深情”与“无情”——中西文论的一个比较

“深情”与“无情”——中西文论的一个比较

“深情”与“无情”——中西文论的一个比较
黄丽萍
【期刊名称】《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10)4
【摘要】文学理论是文化的载体.深受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的中国古代文论是“深情”的,与之相比,主客二分、主客二元对立观念影响下的西方文论则显得较为客观,较为“无情”.这种“深情”和“无情”对比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善与真的不同,二是情与理的差异,三是文学与哲学的区别.中西文论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比较中西文论的不同,旨在展开中西文化的对话,求同存异,促进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从而使中国文论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总页数】3页(P5-7)
【作者】黄丽萍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6
【相关文献】
1."心动"与"摹仿"--中西文论的一个比较 [J], 周春宇
2."空白"与"韵味"--中西文论的一个比较 [J], 周春宇
3.中西文论发展现状比较及中国文论发展对策 [J], 徐珂
4.先秦两汉文论的“形而下”特征——中西文论比较丛谈之一(续) [J], 李华年;
5.走出中西诗学比较的一个误区——“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质疑 [J], 吴家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文学情感论2015

古代文学情感论2015

古代文学情感论2015一、诗言志奠定了中国文学情感论的基石《尚书尧典》中诗言志一句被朱自清定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因为它揭示了诗歌是抒发思想感情的,而不是叙述和谈论的。

虽然诗言志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抱负抱负,范围还比较狭窄,但到底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情感论的基石。

在《诗经》中抒情观念已经模糊消灭: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诗人用诗歌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之情。

随后,南方诗人屈原开头对诗抒发情感的作用有了自觉生疏,将抒情内容拓展到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这里的情已经深入到内心深处。

与屈原几乎同时的荀况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位论述艺术与情感关系的人,充分重视了言志中的抒情因素: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荀子乐论》)强调音乐乃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

但是,由于荀子仍是儒家诗言志观念的继承者,其留意力仍集中于文艺的象征性和功利性方面,并没有发觉艺术与情感的本质联系。

到了汉代汉儒强化志的理性内涵,使志成为游离于个人情感之外的一个孤立的理念。

尤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在董仲舒的理论中,情和意凑成了礼的附庸。

但是,强调文学情感功能的文字仍旧不断消灭,淮南王刘安编著的《淮南子》一书,第一次将情感视为文学创作的内在本质和动力,并大胆地将传统的志排解在视野之外: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于外者也。

以文灭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

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

他将文与情的关系看做表里关系、打算与被打算的关系,而情是打算性因素,这个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诗序》则明确地指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

它一方面重视情的作用: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另一方面又认为无论情或志都必需受礼仪的约束:发乎情止乎礼。

情受礼仪的约束,而礼仪是功利性的,这从情感论的角度来看有某种倒退的迹象。

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情感自觉的时代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强调了诗歌之所以美,是因为诗歌表现了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情感,情是诗歌生命力的美感表现。

诗学“三命题”浅议

诗学“三命题”浅议

诗学“三命题”浅议罗辉所谓诗学“三命题”,是指“诗言志”(《尚书·尧典》)、“诗缘情”(陆机《文赋》)与“诗缘政”(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这三个关乎传统诗学本原的问题。

其中,“诗言志”中的“言”字,一“言”中“的”,表明诗不同于文,后者主发议论,前者主抒情志,说明诗是用来话志向、抒怀抱的一种特别文体。

在汉字中,“志”与“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广义上讲,“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孔颖达《正义》)从狭义上讲,“志”与“情”亦有细微差别。

在《古代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下同)的“字源”与“释义”中,“志”的“字源”为:“在小篆中志是形声字,心为形,之为声,一说,之兼表义,表示去、往与心合起来为心意所向的意思。

后来讹写作士,这个字遂写作志。

志的本义是意念。

”“志”的“释义”为“志愿、志向”。

曹植《杂诗》:“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彭端淑《为学》:“人之立志。

”此外,还有“记忆”、“记录”等意义。

“但是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志’已经指‘怀抱’了。

”(朱自清《诗言志辨》)“情”的“字源”为:“情是形声字,‘(心旁)’为形,青为声。

情的本义指‘人的阴气有欲者’,即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

”“情”的“释义”为:一是“感情,情绪。

”如《荀子·正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之情。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是“爱情。

”如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

”三是“实情,情况,情态”。

如《论语·子张》:“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四是“志向,意志”。

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显然,“志”与“情”两字的“字源”与“释义”告诉我们,一是立足于“诗言志”,“情”亦有“志向、意志”之义,所以说,“诗言志”亦是“诗言情”。

二是从“志向”释义上理解“志”与“情”,两者都体现为追求“理性”目标,诗的题材无不与“大我”,即时代、国家、民族、社稷等方面有关,诗的价值取向直接关乎政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重要思 想传统 。
关键词 :有情无情;渔樵;中国诗学;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 :I 2 0 7 . 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9 — 8 1 3 5( 2 0 1 7 ) 0 1 — 0 0 8 3 - 0 8
“ 情 ”是 中国传 统学术 思想 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情伪之分 、情性之辩和情理 之争 ,一直贯穿 中国学术思想史① 。中 国文论对 隋”的言说与表 彰 ,形成 了从缘情 、尊情 再到言情 的理论线索 。
2 01 7年 第 1期
—E 庆 三 峡 掌

No . 1 . 2 0 1 7
VO l _ 3 3 No . 1 6 7
第3 3卷 ( 1 6 7期 )
J O UR N A L OF C HO NG QI NG T HR E E G O RG E S U NI V E R S I T Y
①作为 中国哲 学史上 的重要命 题 , “ 情”论发端 于先 秦诸 子的著述 ,条畅 于魏 晋玄学和宋 明理 学,由情性 的讨论
监墨:盗丛 苤垂 零,在晚明和晚清成为鼓荡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风气的思想力量。
收稿 日期 :2 0 1 6 - 1 0 - 1 5
作者简介 :殷学 国 ( 1 9 7 3 一) 男 ,安徽界 首人 ,韩 山师范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文艺学博士后 ,主要从事 中国文 化诗 学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 公关项 目 “ 守正以创造:古今中西之争与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研究” ( 1 6 J J D 7 5 0 0 1 6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 究项 目 “ 地域 、空间与审美一一唐 宋诗词岭 南意象的人 文地理学
但 二者之间往往互有交涉 ,并非严 分畛域 。本文所谓有情无情 ,非如 《 世说新语 》 “ 绝情 ” “ 钟 情 ”之说指涉 隋”之存在有无 ,而如 “ 情” “ 诈 ”或 隋” “ 伪 ”之分强调价值判 断的肯 定与
否。关于伦理价值 的言说评论 ,既表露于经子之类 的思想理论的著述 ,又呈现于诗歌作 品之中。 既是 中国学术 思想的言说 ,又形成 中国诗学的思想传统 。本文拟 于渔樵 母题诗作 中,从情之有无 的角度 ,探 讨 中国诗学 中的伦理之 思。
有情 与无情 : 中国诗学 中的伦 理之思
殷学 国
( 韩 山师范学院文学 院,广 东潮 州 5 2 1 0 0 0 )
摘 要 :道德论域中,情性之辩涉及伦理 问题的人性论基础 ,而情理之争则关联道德价值
判断背后的规范 问题 。以诗 言思 ,融学理的思考与诗性的表述 为一体。具体 的诗歌作 品 中,有情 无情之辨 ,从对 自然人 事的伦理观 照 ,发展 为社会 实践上 的反 道德与反价值 ,似乎走向反伦理 的
首》其 一 ) 鸥鸟不惊知政静 ,樵 夫相对说 官清。 ( 刘黻 ( 《 和赵友竹 呈求仁使君 )
上述二诗 中,樵夫所谈 者是政声而非政令 。其 中, “ 政静” “ 官清 ”,非关于官员 的政绩功 过 而 关于其 道德 评价 。 “ 忠孝 临 民 ”是仁 心发之 于仁政 的表 现 ,而 “ 治 狱 阴功 ”是不 忍人之 心
歧途 。然超脱物 与我 的视 域,以天观之 ,则渔樵意 象诗作 中的伦理之思 又转 出 “ 天道有 情”的意
味 。中国诗 学中的伦理之 思 ,蕴含 着关于 “ 仁政”的美德要求 ,关于 “ 功利” 的价值思考 ,以及 关于群 己、物我 、天人关 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既是 中国学术思想的诗 性特征 ,也 是 中国诗 学
作用 。
范景仁 《 次韵和 欧阳修 永叔送龙学赴陕府酌饮赠别 诗》云: “ 甘棠虽云勿剪伐 ,未必从 前不 伤手 。当时遗爱安在哉 ?赖 有声诗传不朽 。……寄 言道路 如采诗 ,但 问樵夫与 田叟 。”甘 棠伤手 而至今没有剪伐 ,是出于对前人 的敬重 ,追慕其人 而珍爱其 留存之迹 。百姓眷怀美政 固是有情的 表现 ,而其又 出于对前任 官员仁政 的感报 。朝廷观 风采诗 询于樵夫 田叟 ,端见 问政于野 之义 。问 政于野被视为 “ 天听 自我 民听 ”政治信念 的具体 呈现 。诗 中樵夫谈政代表 了来 自民间的舆论 。假 借樵夫之 口表达对 官员的政治评价 ,适见 出士人对 民心、 民意 的倚重和对 民间舆论 的信赖 。 樵夫所谈 说者除 了现实 的政治外 ,尚有往 古遗轶 。今 日视为遗轶者 曾见证 昔 日功业风流 、承 载一段历史精 光。
虽然 同为 “ 情论 ”,然 前者所谓之 “ 情 ”主要指道 德意识的反应 ,包含道德评判 的意味;而后者 所谓 之 “ 情 ”主要指心理情绪 的反应 ,间接见 出主体兴趣偏好 。道德论域 中,情性之辩涉及伦 理 问题 的人性论基础 ,而情理之 争则关联道德价值判 断背后 的规 范 问题 。审美论域之 中,情 的论说 涉及 审美对 象、审美主体和 审美规 范。虽然 从现代学术分科 的角度 而言,二者 隋论 ”指谓有异 ,


有情 :成 物与成德
扬雄 《 长杨赋》云 : “ 士有不 谈王道者 ,则樵夫笑之 。”霸道与王道相对 。王道行仁政 ,而 霸道 的实质 则是暴 政 。 “ 不谈王道 ” 一方面表示漠 视仁政 ,另一方面可能 隐含对暴政 武功的崇 尚。 樵夫 之笑,固是笑士人失其本位 ,更 是表 明对 士人所应担荷 的社 会责任的认可 。在这里 ,樵夫 成 为社会规 范的舆论代表 。樵夫谈政 虽非其所长 ,然 出位之言适可见 出其对 于社会政治 的留意与有
研究”课 题 ( 1 3 X J A 7 5 1 0 0 1 )阶段性成果
殷 掌 国 :有 情 与 无 情 :中 国 诗 掌 中 的 伦 理 之 思
情 。渔樵主题 诗作 中,樵 夫议政诗语多用 以烘托执 政者之功德 。 平 生治狱有 阴功 ,忠孝 临民父母 同 赣上樵 夫谈卓令 ,宣城老 吏识 于公 。 ( 黄庭坚 叔 父给事挽 词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