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四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四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九、不合格管理办法及控制程序(一)不合格产品管理办法1、定期由厂长召开质量例会,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参与。

2、由质量负责人及各科室负责人汇报生产中、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对于不按操作规程造成的质量事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质量事故进行处罚,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人员进行奖励。

4、对外来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及企业内部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性时研究,分析原因,及时想办法,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5、不合格的处理(1)对于过程检验中。

计量不足,灭菌温度不够等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纠正,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2)不合格品的原辅材料由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出具。

不合格品处理单,并做好置牌标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商联系处理。

a、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一般质量不合格的,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处理决定。

b、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重大质量不合格时,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会同各有关部门参与质量评审作出使用或不使用的处理意见,报经理批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郑州新农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商联系处理,办理退货手续,必要时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

(3)不合格成品由检验员根据检测结果开出不合格处理单,并入不合格品临时堆放点或库房,进行隔离标识。

责任部门应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并根据表中的项目内容和完成时间及要求,制订纠正措施,按规定认真实施,并报质检科进行验证。

(4)本程序中涉及的各类记录、文件、应作为质量分析,信息反馈和质量统计,质量考核的原始凭证。

(二)不合格工作管理办法不合格管理是指不能正确依据《企业质量手册》很好的工作,很好地履行自己义务的行为的一种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1、在本职工作范围内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致使不合格的部门领导和直接负责人,对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负全责,以造成影响的大小和经济损失多少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已造成的不合格,能重新再做的要重新再做,不能重新再做的要进行必要的修补或挽救。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3)在做适用性判断时,需要质量管理部、技术部、工程工艺部、采购部、生产部和生产车间等相关部门的参与,且各部门的参与程度和评审权限有所不同。
第14条明确不合格品处置部门的责任和权限。
根据不合格品的评审与批准意见,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及承办部门的责任与权限。相关部门按处置决定对不合格品实施搬运、储存、保管及后续加工,并由专人加以督办。
不合格品原因产生分析表
原因类别
原因分析
产品开发设计
产品设计的制作方法不明确
图样、图纸绘制不清晰、标码不准确
产品设计尺寸与生产用零配件、装配公差不一致
废弃图样的管制不力,造成生产中误用废旧图纸
机器与设备管理
机器安装与设计不当
机器设备长时间无校验
刀具、模具、工具的品质不良
量具检测设备的精确度不够
温度、湿度及其他环境条件对设备有不良影响
1.进料检验时所判定的不合格的进料,应退货或特采。
2.进料检验后所发现的不合格的进料,且责任属供应商的,应退货或交换良品。
第3条职责。
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召集工业工程、生产、物料等有关单位的人员组成监审小组,负责监审。
第2章不合格品产生原因分析与记录
第4条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
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集中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工序管制等环节,详见下表。
6.不合格品的处置意见和实施结果的详细情况。
7.针对不合格现象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及实施效果。
第3章不合格品的处理
第6条不合格品处理的基本要求。
1.及时发现不合格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标记并隔离存放。
2.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如机号、时间和产品批次等。
3.评定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
4.按规定进行不合格品的鉴别、记录、标识、隔离、控制、审查与处理,并予以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1目的为使不合格/待处理物料尽快得到处理,对不合格/待处理物料进行原因分析,降低发生率。

2适用范围程序一适用于整批不合格的生产原料、包装材料及任何数量的成品及半成品。

程序二适用于经检验合格但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的有缺陷的原材料(即零散不合格包装材料,原辅材料)。

3责任者1质检员,2质检部主管,处置负责人。

厂长、车间主任、库房主管、采购部。

4定义不合格。

可依据检验标准明确判定为不合格,交由处置负责人处理的事项。

待处理。

有疑问且暂不能给出明确结论,需由处置负责人提供进一步调查结果及提请有关部门讨论的事项。

5规程1.当车间领用生产物料、原辅料、包装材料、出现不合格或需待情况时,质检验员应立即填写不合格/待处理通知单,在通知单上选择不合格或待处理项,按顺序编号记录,部分项目解释如下:批量。

指该批的物料总量。

库存数量。

指当前该产品的原材料库存总量。

此通知单涉及的数量。

指本通知单涉及到的不合格或待处理数量。

质检主管填写处置方法及要求,由生产车间主任退回库房,必要时质检部提供调查报告及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发或发生混乱。

2.库管员应立即将不合格/待处理物料转移到不合格区。

3.由库房主管与库管员将物品的不合格/待处理通知单及原因发给采购部负责人(指外协外购产品)。

4.采购部收到不合格/待处理通知单后应立即进行处理。

不合格原辅材料、半成品及包装材料在退货处理前,由库房和采购部共同清点物料总量/批号。

如因库房保管不当造成,由库房自行处理。

6不合格/待处理物料具体处理方法1、对处置方法已定的不合格/待处理物料(即退货,返工或报废等),从处置负责人接到不合格/待处理通知单之日起一般规定处理周期为5天,特殊情况需经处置负责人所在部门批准,以便对异常物料进行跟踪监查。

2、半成品材料整批不合格,不合格物料退回厂家挑选,挑选后残次品由厂家负责处理。

3、旧版物料报废,过期物料报废,要将物料转移至仓库,由库房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处理,应在7天内完成。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1. 前言不合格品对企业的管理和生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合格品管理办法制定和执行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不合格品管理办法:•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不合格品处理的原则•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预防控制和改进2. 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或者客户要求的产品。

不合格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已发现的不良品•已停产的不良品•隐蔽的不良品3. 不合格品处理的原则在不合格品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并非所有的不合格品都需要报废,一些可以修复和重划的不良品可以通过再制造的方式利用,并降低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产品分类处理并区分级别和类别,这样可以轻松快速地识别问题并做出下一步的决策。

•不良品的处理必须掌握实际情况,设定领先和滞后的目标,合理安排检查和改进计划,确保不再出现同类问题。

4. 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产品处理当不合格品被发现后,首先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确认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需要报废。

如果可以修复,则需要制定修复计划,重新制造或修复产品。

如果产品需要报废,则需要执行报废程序,并对报废产品进行记录。

4.2 数据处理数据是一个关键的因素,需要加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对于不良品的分类、数量和原因需进行详细的记录。

4.3 原因分析当不合格品被发现后,需要对不良品进行分析,包括原因分析和处理分析。

只有通过彻底的分析,才能判断不良品的成因和应对。

4.4 经验总结经验总结是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经验的总结,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同类问题。

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预防控制•产品质量•经营管理在不合格品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处理责任进行明确分工,以确保每个环节的处理都尽责。

不合格品管理的责任人应该是质量部门负责人,但是生产部门也要承担不合格品的主要责任。

5. 预防控制和改进通过对不良品的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以及对产品质量和经营的监控,可以制定预防控制和改进计划,改善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标题: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引言概述: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企业声誉。

一、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1.1 不合格品的定义: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规定标准或要求的产品或材料。

1.2 不合格品的分类:按照不合格程度可分为轻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二、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2.1 不合格品的发现:不合格品可以通过自检、质检、客户投诉等途径发现。

2.2 不合格品的处理: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隔离、处置,并对不合格品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

2.3 不合格品的追踪:建立不合格品追踪记录,确保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得到跟踪和监督。

三、不合格品的责任追究3.1 生产部门责任:生产部门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3.2 质量部门责任:质量部门应加强对不合格品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处理。

3.3 管理部门责任: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推动不合格品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四、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4.1 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明确不合格品的定义、分类和处理流程。

4.2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不合格品管理的重视和执行力度。

4.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5.1 产品质量改善:通过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执行,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5.2 生产效率提高:及时处理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对生产进度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5.3 成本降低:通过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减少不合格品造成的损失,降低企业成本。

结语: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1 目的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以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提升顾客满意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交付、服务全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

3 术语与定义3.1不合格品: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包括未满足要求、状态未经标识或可疑的产品);3.2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3.3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3.4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4 职责4.1生产准备部4.1.1负责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制定、修改完善及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负责对交付产品不合格判定的仲裁;4.1.2负责各自零部件、产成品不合格控制要求及不合格品控制过程的监控和考核;4.1.3负责整车入库交验时及整车交付后对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及处理;4.1.4负责从原材料、外购外协件、产品制造过程到成品入库前的不合格品的控制;4.1.5授权检验人员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和处置(不包括重大、批量的不合格品)及返工后重检;4.1.6负责对让步接收申请的审核和生产过程中重大或批量不合格的评审;4.2产品技术部4.2.1 负责对产品技术部设计错误导致的不合格品进行返工、让步接收申请及生产过程中重大或批量不合格的技术支持;4.3试制部4.3.1负责对不合格品的隔离,返工、报废等处理工作;4.3.2负责不合格外购外协件的退货,申请让步接收等处理工作。

5 工作程序5.1 不合格品的判定5.1.1 授权检验人员在各阶段检验中,发现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应做出不合格品的判定,并按规定做出标识;5.1.2 操作员工在自检、互检及操作过程中发现状态未经标识或可疑产品,应先标记或隔离,后提交相关检验员判定;5.1.3 若生产中发现不合格的外协外购件,由过程检验员先进行一次判定,后提交进货检验员做二次判定。

5.1.4 外协件入库检验和监督抽查不满足技术要求的不合格品,要进行标识,并进行批次追溯。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不合格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误用或交付,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不合格品是指经检验和试验判定,产品质量特性与相关技术标准偏离,不符合接收标准的产品。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合格品的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生产技术部是不合格品管理的主管部门。

同时负责原辅料、燃料质量判定及不合格品的评审和使用后的质量验证。

负责不合格产品、过程产品的评审处置方案。

第五条仓库负责低值易耗品、材料的质量判定;辅料、燃料、外观质量的判定;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

第六条营销部负责确定采购物资的不合格品处置方案。

第七条生产技术部负责设备不合格的评审以及使用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收集、分析和鉴定。

第八条生产单位负责不合格的过程产品的标识、记录、隔离、处置,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九条物资使用单位负责领出物资使用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反馈。

第三章分类第十二条按照来源,不合格品分为采购不合格品、生产过程不合格品和产品不合格品。

1.采购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采购合同规定的采购物资。

2.过程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过程产品标准或生产规程的产品。

3.产品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技术标准规定的最终产品。

第十三条产品分为合格品、不合格品、协议品。

依据用户需求生产的协议品,按合格品管理;而非预期生产的协议品,按照不合格品管理。

第十四条按照不合格的元素划分为:外观不合格、品质不合格、粒度不合格。

1.外观不合格是指采购、生产或销售过程中,产品中含有外来污染物、包装不合格等产生的不合格。

2.品质不合格是指在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质量指标不符合合同或技术标准规定产生的不合格。

3.粒度不合格是指在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品的粒度超出合同规定指标产生的不合格。

第十五条按照不合格判定时期,划分为验收过程中不合格品和使用过程中不合格品。

1.验收不合格是指供需双方在验收过程中发现不符合合同要求的现象。

2.使用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是指供需双方在物资使用过程中发现使用物资存在的质量问题。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1.供应商发现原物料出现重大品质异常或有害物管理超标时。

2.进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3.制程中自检或巡回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4.成品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5.顾客抱怨退货的不合格品.6.库存品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

7.状态未经标识或可疑的产品。

8.以上各制程中发现的危害物质超标的不合格品均属之.三、定义:无四、权责区分:无五、不适合品处理流程图4.5处理结果:4.5.1特采:4。

5.1。

1。

筛选/重工:完成筛选/重工作业后须由品质部进行复判,并将结果记录于特采申请单上,若判定合格则贴上合格标签入库,若判定为不合格则贴上不合格品标签并依上述六.3。

执行。

4.5。

1。

2.入库:经判定为允收之产品时,由品质部贴上特采合格标签后入库。

4.5。

1.3。

退货:经判定为退货之产品,由采购负责通知供货商并安排退货事宜 ,签核完成之退货/重处理联络单由原采购单位的仓管保有正本,并于货品退仓时请供货商于正本上供货商字段签名确认,确认完成后将其它联转交相关单位保存。

4。

5。

1。

4. 报废:经协议为报废时,品质部贴上不合格标签,采购提出报废连络单,经签核完成后交由仓管进行报废事宜.4.6。

改善对策: 品质部针对不合格品须对供货商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并追踪回复结果,不良单回复须于3日内.4.7.若来料为环境管理物质超标时:4.7.1。

当进料检验发现环境不合格品时,须于2小时内通知环境管理代表/负责人,并立即通知供货商,要求于12小时内进行回复。

4.7.2。

异常品需立即贴上”品质不合格品”,于卷标上注明环境管理物质超标,并将不良品移至”不合格品区—管理物质超标"。

4。

7.3.由品质部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供货商须于12小时内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防止不符合进一步扩大,将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4.7。

4。

若需重新送第三方公证单位测试时,需在7日内完成检测动作.4.7.5.追踪供货商对不合格品处理方式,避免因处置不当而扩大影响层面.4.7.6.其它细部操作细节可参照下述16环境管理物质超标处理细则执行。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一、总则(一)目的为了有效的识别原材料及外购产品入厂、生产及最终检验中的不合格产品的识别、隔离和控制,以及防止产生不合格产品,特制订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入厂检验、首件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以及质量反馈中的不合格产品。

(三)职责1.技术经营部负责不合格产品的监督、检查,并建立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到下一道工序。

2.检查员发现不合格品后负责将不合格品信息及时反馈到责任单位。

3.责任单位接到信息后,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

4.生产单位及使用单位发现产品、原辅材料及备品备件等不合格,应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质量评审小组负责制定整批或数量较大(大于70%)的质量不合格、对公司影响较大的、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退货数量较大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并签署意见。

—1—(四)术语和定义1.返工/返修:为使不合格符合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让步接收:一般采购物料、生产产品未经检验,或者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但并不影响其功能及主要性能指标,并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3.让步放行:产品未经检验,或者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但并不影响其功能及主要性能指标,为轻微瑕疵,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4.拒收: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一律由采购部门与供方联系作退货处理;经检验不合格的在制品、成品的接收方有权拒收,退回上工序。

5.降级改作他用:产品因长期放置不符合当前用户的要求,但达到相应技术标准可以转拨给其它符合要求的用户。

6.报废:不符合企业、行业标准或客户要求的产品,也不能被转化为他用。

二、不合格品管理办法(一)采购物资入厂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控制1.原材料检查人员按《物资采购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对原辅材料入厂进行外观检查和内部组织检查,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品时,检查员应及时反馈给工艺技术人员,并将意见反馈给库房管理人员。

对其判定为退货的,由库房管理人员做出不合格品的标识,通知采购人员与供方联系作退货处理。

生产用零部件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生产用零部件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生产用零部件不合格品管理办法一、目的为了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零部件不合格品的产生和流转,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用零部件不合格品的管理,包括原材料、外购件、自制件等。

三、职责分工1、质量部门负责制定不合格品的判定标准和检验规范。

对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进行检验和判定,确定不合格品。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和统计分析。

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

2、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和标识。

配合质量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按照评审结果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3、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协调不合格品的处理事宜。

对供应商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督促其改进产品质量。

4、技术部门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提供技术支持和改进建议。

负责对因设计原因导致的不合格品进行改进。

5、仓库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存放和管理。

按照处置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出入库管理。

四、不合格品的判定1、质量部门依据相关标准、检验规范和技术文件,对零部件进行检验和测试。

2、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零部件,判定为不合格品。

3、对于存在争议的不合格品,由质量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共同判定。

五、不合格品的标识和记录1、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生产人员立即进行标识,注明不合格品的名称、规格、批次、数量、发现时间和责任人等信息。

2、质量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检验和判定后,在不合格品上粘贴不合格标签,并填写不合格品检验报告,详细记录不合格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不合格原因、检验数据、判定结果等。

六、不合格品的隔离1、生产部门将不合格品放置在专门的不合格品区域,进行隔离存放,防止与合格品混淆。

2、仓库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单独存放和管理,确保不合格品不会被误发或误用。

七、不合格品的评审1、质量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生产、技术、采购等)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影响程度和数量等因素,确定处置方案。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六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六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 目的对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确保体系不断改进和不合格品不转入下道工序或出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和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现不合格品的处理。

3 职责3.1技术部负责不合格品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不合格确定,并组织评审和处置。

3.2各部门负责不合格项的识别,技术部负责评审和处置。

3.3不合格品的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隔离和处置的具体实施。

4 管理办法4.1不合格的分类不合格分为体系不合格和产品不合格。

体系不合格称为不合格项,产品不合格称为不合格品。

体系不合格(不合格项):在企业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本企业质量体系文件要求的不合格称为体系不合格。

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称为产品不合格。

4.2不合格的性质:对不合格视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

一般不合格:性质轻微,属偶尔现象,不具有普遍性,造成影响不大,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下的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性质严重,具有普遍性或有一定的影响力,或造成的影响很大,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上的不合格。

4.3不合格的评审与处置:4.3.1不合格由技术部评审,以确定不合格性质,对不合格的评审与处置应填写《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交责任部门执行。

对于严重不合格应分析发生不合格的原因,并视情况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并应预以验证。

4.3.2不合格品的处置:(1)不合格品的种类:a)不合格原(辅)料:糕点和饼干:小麦粉、食用植物油、起酥油、白砂糖、鸡蛋、绵白糖等。

b)不合格添加剂:色素、食品添加剂;c)不合格包装物:包括聚乙烯食品包装袋、食品用塑料周转箱;d)不合格半成品: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e)不合格成品:各种类型成品;f)市场退回的不合格品。

(2)不合格的处置不合格品评审后的处置方法通常为:a)原辅料:拒收、让步接收(降级或降价)、报废;b)包装物:拒收、让步接收(降级或降价)、报废;c)半成品:返工、报废;d)成品:报废。

采购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采购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采购不合格品管理办法一、目的为了加强对采购不合格品的管理,确保公司采购的物资和服务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生产和使用环节,保障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的物资、原材料、零部件、设备、服务等不合格品的管理。

三、职责分工1、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协调不合格品的处理事宜,包括退货、换货、索赔等。

对供应商的质量表现进行评估和记录,作为后续采购决策的依据。

及时更新合格供应商名录,将质量表现不佳的供应商剔除。

2、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采购的物资和服务进行检验和判定,确定是否为不合格品。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和记录,提供不合格品的检验报告和相关数据。

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3、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存放和保管,确保不合格品与合格品分开存放。

按照处置方案对不合格品进行出入库管理。

4、生产部门负责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采购不合格品,并及时通知质量检验部门。

对因使用不合格品导致的生产损失进行评估和报告。

5、财务部门负责核算不合格品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参与索赔事宜。

四、不合格品的判定1、质量检验部门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采购合同中的质量要求,对采购的物资和服务进行检验。

2、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性能、化学成分等,检验方法包括抽样检验、全检等。

3、当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时,判定为不合格品。

五、不合格品的标识和隔离1、质量检验部门对判定为不合格品的物资和服务,应及时进行标识,标识应清晰、醒目,注明不合格的原因和检验日期。

2、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设置专门的不合格品区域,防止与合格品混淆。

六、不合格品的记录1、质量检验部门应建立不合格品记录台账,详细记录不合格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批次、数量、供应商、不合格原因、检验日期等信息。

2、仓库管理部门应建立不合格品出入库记录,记录不合格品的出入库情况。

七、不合格品的评审1、对于判定为不合格品的物资和服务,由质量检验部门组织相关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进行评审。

不合格产品管理规范,不合格产品的标识、隔离、遏制办法 - 品质管理

不合格产品管理规范,不合格产品的标识、隔离、遏制办法 - 品质管理

为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有效的遏制,有效处置质量异常,执行有效的纠正措施来保护下道工序和最终顾客。

本办法合用于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遏制,执行保护下道工序和最终顾客的相应纠正措施的管理。

3.1 质量部对本办法负管理职责。

3.2 公司各部门对正确执行本程序负责。

3.3 各级不合格品审理人员对不合格品的审理结果负责。

4.1 不合格品根据其偏离的要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的大小,可分为A、B 两类:4.1.1 A 类不合格品:产品非凡特性偏离的不合格品。

4.1.2 B 类不合格品: A 类不合格品以外的不合格品。

4.2 断点:产生不合格产品的起始点和结束点,通过断点可以界定不合格产品的范围。

4.3 可疑品:是否合格,状态不明的产品,对可疑品按照不合格品进行控制。

5.1.1 生产部在生产线设置不合格品箱,不合格品架或者不合格品区,外表面统一使用红色。

5.1.2 生产部、采购部、质量部等单位在相应的区域设置不合格产品隔离区域,并在适当位置做出固定、明显的不合格品区域标识。

区域线使用红色,不合格品区域标识牌(固定标识)尺寸为 700mm×450mm (长×宽,可根据现场条件按比例缩小),字体为红色黑体字,格式如图 1 所示。

如现场条件不能设置固定的不合格品区域,可将不合格品放置在有明显区域线的区域内,并且能够与合格产品严格分开,同时在适当位置做出明显的不合格品区域标识。

不合格品区域标识牌(可挪移标识)可用A4 纸打印,字体为红色黑体字,格式如图 2 所示,放置时必须竖立。

不合格品图 1 不合格品区域标识牌(固定标识)不合格品图 2 不合格品区域标识牌(可挪移标识)5.1.3 生产线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放入贴有不合格品区域标识牌的不合格品箱或者不合格品架中,并在“不合格记录表”上进行记录不合格品型号、不合格内容、数量等。

图 3 不合格品标签5.1.4 生产部、仓库、质量部等单位控制的被判定为不合格或者可疑品的批量产品,必须将不合格品分类后放到各自的不合格品区域,并在每一个容器/包装的醒目位置贴不合格品标识,标识样式如图 3。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不合格品处理办法 Q/ZS-C 质 14-2016B 1.目的本办法是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对“不合格品”处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细化和补充,规定了相关部门在处理不合品过程中的职责,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自制加工件、生产半成品、生产成品、采购物料、外购外协零部件、售后返回物料、营销返回生产成品等过程所出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理。

3.职责3.1质量部3.1.1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识别,对自制加工件、生产半成品、生产成品、采购物料、外购外协零部件、售后返回物料、营销返回生产成品等进行检验和判定,并出具检验报告或《不合格品报告单》(见附录A)交给报检部门。

3.1.2对检验和判定的不合格品,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1.3 对于能判定立即返工或返修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可要求加工部门立即进行返工或返修,做好检验记录。

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二次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3.1.4负责召集研发部、生产部对顾客退回的产品(设备)根据《退货产品处理单》进行评审,落实责任及预防纠正措施。

3.1.5负责的对顾客退回的产品(设备)拆解零部件,合格及报废的判定。

3.1.6质量部质量分析师按月对《不合格品报告单》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合格类别、比例、发展趋势,为质量专题会提供质量改进和预防的依据。

3.1.7负责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和纠正措施执行情况。

3.2 生产部3.2.1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按”,“三检”和“三自一控”,严格执行工艺纪律。

3.2.2 负责对公司生产制造和装配的零部件和产成品例行报检。

3.2.3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发现和产生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

3.2.4负责对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发现和产生的不合格品,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进行处理。

3.2.5负责对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发现和产生不合格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2.6 生产装配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报(复)检,填写现场物资验证单,由质量判定,在采购供应部仓库办理零部件退换。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0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0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对生产工序中的不合格品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和便于及时改善,规定实行分类管理。

职责:1、操作员将当日生产的不良品放置于指定的不合格品分类箱(盒)中,并作好记录;2、工序品管员对不合格品进行确认;3、工序班长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管理,分析原因,包括对操作员的教育。

4、当某一产品不合格率到达3时,班组长务必向品管部、技术部报告,确认是否继续生产还是停机改善。

规定资料:1、作业员将生产时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放入机台旁的临时红箱中,在下班前、岗位转换时或批生产完成后,再集中分类放入不合格品架上的相应不合格品箱中,并在『不合格品记录表』相应栏内真实的填写相关记录。

2、当班班长随时对不合格品进行跟踪确认,并签名。

3、当班质检员随时对不合格品进行确认,并签名。

4、当班班长对于当日出现的全部不良分类整理,并且得到当班品管员的确认后,才能送仓报废。

5、仓库在收集报废品时,根据「不合格品记录表」进行核对,填写报废单。

记录表上没有品管经过确认的,不允许报废。

同时,报废单上有品管的确认及处理意见。

务必遵守的事项:1、在转岗前、批完成后、下班前,及时清点不合格品,不准储存和累积不良品,等待第二天的清理;2、『不合格品记录表』上的各项目务必真实、详细的填写;2、班组长务必不定期的去各机台确认临时红箱的不良品是否清理;3、员工对于不良品的报废,务必得到班长和品管的确认,并在记录表上签名才能有效。

[处罚规定]:1、没有如实填写记录,有记录但班长和品管没有确认的,私自报废的,进行处罚。

2、罚款金额为10-50元/次。

对于处罚后能够及时改正,以后自觉遵守的,将取消处罚罚款。

对于多次教育仍不能遵守。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二):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一目的对工作的不合格和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流出所造成的影响,避免工作上的疏忽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验收、产品生产过程和使用现场不合格品及成品检验不合格的控制三职责3.1本程序由品管科管管理3.2评审职责本公司授权检验人员负责本厂内不合格品的评审现场不合格品的评审由本公司委派的人员负责3.3处置职责检验人员作出不合格品的处置决定。

7不合格产品管理办法

7不合格产品管理办法

金沙县雄泰绿色食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1、技质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识别、标识、隔离、评审、处置、制定控制办法并监督各部门执行。

2、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记录、隔离,并报告技质部处理。

3、仓库负责对采购进货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记录、隔离,并提出处置意见。

4、生产车间实施对不合格品的处置并保持处置记录。

5、技质部组织对重大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6、不合格品的鉴别:由技质部对采购物资、生产的半成品和产品依据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鉴定。

经识别为不合格品的,并通知责任部门处理。

7、不合格品的隔离。

8、经评定确认为不合格品的,由技质部按规定对期进行标识,并做好记录。

9、对不合格的采购物资,由仓库人员负责隔离。

10、对生产中产生的不合格的半成品和成品,由生产车间负责隔离,技质部监督。

11、不合格品的评审。

12、由技质部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序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与处置。

13、对不合格的采购物资,评审结论为拒收者,由采购人员退回供方,评审结论为让步接收者,技质部提出处置措施,生产车间组织实施。

14、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品、评审所提出的措施由不合格品的责任部门在生产部的监督下执行。

15、不合格品处理引起的纠正措施按《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处理。

16、在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不合格,销售部和技质部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责任。

17、不合格品控制档案
18、由技质部归口建立不合格品控制档案。

19、不合格品的控制档案《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及其评审处理的有关记录。

《不合格品、废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废品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废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目的规范不合格品、废品管理工作程序,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以利生产和施工质量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12标三工区钢筋加工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废品的管理。

第3条相关定义(一)不合格品指任何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符合技术文件要求之特性的产品。

不合格品分为废品、返修品两类。

(二)废品指不能按预定要求使用或不能经济地进行返修的不合格品。

(三)返修品指不符合技术文件,但可修复的不合格品。

第二章不合格品的处理1.检验人员正确判明产品合格与否,对不合格品做出标记或隔离,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

2.处理不合格品紧持“三不放过”原则,即原因找不出不放过;责任查不清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3.不合格品的处理结论仅本次、本批一次有效,不能作为以后不合格品处理和验收的依据。

4.不合格品必须按规定权限分级处理,办理手续后才能转放下工序。

5.当不合格品的范围涉及已入库的零组件或涉及其它车间的在制品时,发现车间或质检人员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质检人员进行复查处理。

5.下列情况不作为不合品处理。

上级通知设计更改造成的不能继续使用的在制品;技术试验、攻关消耗的成品、零组件;工装试模用的试验件;丢失或短缺的产品、零组件。

6.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发现不合格品时,由检验员及时做出标记并按规定隔离,检验人员即时开具不合格品报告单。

由班组或责任车间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并签字确认。

报质量部审核,质量部根据故障情况,确定质量、技术、工艺处理程序。

第三章废品管理明确产品报废后,不合格品报告单经签审确认,废品交检验室隔离保管后,不合格品报告单复印三份(共四份)。

质量部自存一份,车间检验室组长存一份,生产部、责任车间各一份。

确认废品交检验室隔离保管后,不合格品报告单需加盖废品收讫章。

1、废品处理期限废品按照当月发现当月处理、当月核算、当月统计的原则。

属本单位责任的应在二日内办理统计完毕,属外车间(部门)责任的应在四日内办理统计完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不合格品处理办法Q/ZS-C 质 14-2016B 1.目的本办法是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对“不合格品”处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细化和补充,规定了相关部门在处理不合品过程中的职责,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自制加工件、生产半成品、生产成品、采购物料、外购外协零部件、售后返回物料、营销返回生产成品等过程所出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理。

3.职责3.1质量部3.1.1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识别,对自制加工件、生产半成品、生产成品、采购物料、外购外协零部件、售后返回物料、营销返回生产成品等进行检验和判定,并出具检验报告或《不合格品报告单》(见附录 A)交给报检部门。

3.1.2对检验和判定的不合格品,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1.3对于能判定立即返工或返修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可要求加工部门立即进行返工或返修,做好检验记录。

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二次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3.1.4负责召集研发部、生产部对顾客退回的产品(设备)根据《退货产品处理单》进行评审,落实责任及预防纠正措施。

3.1.5负责的对顾客退回的产品(设备)拆解零部件,合格及报废的判定。

3.1.6质量部质量分析师按月对《不合格品报告单》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合格类别、比例、发展趋势,为质量专题会提供质量改进和预防的依据。

3.1.7负责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和纠正措施执行情况。

3.2生产部3.2.1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按”,“三检”和“三自一控”,严格执行工艺纪律。

3.2.2负责对公司生产制造和装配的零部件和产成品例行报检。

3.2.3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发现和产生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

3.2.4负责对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发现和产生的不合格品,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进行处理。

3.2.5负责对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发现和产生不合格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2.6生产装配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报(复)检,填写现场物资验证单,由质量判定,在采购供应部仓库办理零部件退换。

3.2.7对于质量部质检员要求返工或返修的不合格品,安排责任者立即进行返工或返修,做好自检互检记录和二次交验。

3.2.8负责对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按月进行统计汇总,及不合格品损失核算。

3.2.9不合格品统计汇总核算表,每月报总经办和质量部,纳入绩效考核。

3.2.10在质量部组织评审后,协助对顾客退回的产品(设备)进行维修或拆解为零部件,由质检人员登记填写《退回产品零部件拆解清单》,清单中应包括零件图号、名称、数量等,在清单备注栏中注明合格或报废;生产部协助将合格或报废零部件送仓库,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归类存放。

)3.3研发部3.3.1研发部应提供完整、正确、统一的产品图纸技术文件和相关验收技术标准。

3.3.2研发部产品经理或主管负责对不合格品申请特采回用进行判别,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要求。

3.3.3在组织进行新产品(项目)试制过程中,发现供给的加工件、外购物料及外协零部件等不符合时,及时通知质检部进行复检判定和处理。

3.4采购供应部3.4.1负责采购物料、外购外协零部件的例行报检。

3.4.2负责采购物料、外购外协零部件出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理,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3.4.3采购供应部库房a.)按要求对入库的各类物资和零部件进行合理摆放,不得超重超高,以防挤压变形与跌落,造成零部件损伤而产生不合格品的发生。

b.)负责对暂存和退回的不合格品、报废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分区保管存放。

c.) 负责不合格品的放置及运输防护。

d.) 负责对质变物料及时进行汇总,报采购供应部经理办理报废处理。

e.) 负责办理营销返回不合格成品的入出库手续,及生产拆解后零部件的再入库。

f.)负责对已办理报废手续的零部件,予以收回报废零部件并补发原材料。

j.) 负责报废零部件的分区存放,协助报废零部件的处理。

3.4.4采购供应部按月负责报废品的统一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3.5售后工程部3.5.1负责售后服务过程中不合格的汇总反馈。

3.5.2售后工程师确认存在质量问题或经售后工程师排除故障,因质量问题更换零部件的,由售后工程师填写《客户现场设备质量异常分析报告单》(见陕众森劳字 [2015] 第 005 号文件《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附录 C),返回后交质量部判定责任归属。

3.5.3负责对属于客户责任(使用不当)时,与客户沟通商讨处理意见。

3.5.4负责维修更换零部件的返回,返厂物料由质量部进行判定确认后,交付采购供应部仓库。

3.5.5负责售后返回的不合格品有能力维修的进行维修,需要其他部门协助维修的,做好不合格标识,并注明不合格原因及不合格情况,联系相关单位进行维修。

3.5.6对返回的不可维修的不合格品,售后部负责做出明细,办理报废手续后入库。

3.5.7协助营销部将顾客退货的产品(设备)发回并办理返库手续。

3.6营销部3.6.1负责整机产品(设备)交付后顾客以任何方式提出不合格要求退货,营销部应将顾客投诉的内容进行记录,填写《顾客投诉报告》交质量部、研发部和生产部进行评审。

3.6.2负责与售后工程部及时沟通,由售后工程师确认整机产品(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

3.6.3重大问题或需现场进行处理时,需请示总经理批准。

营销部和相关部门根据评审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3.6.4顾客退货的产品(设备)由营销部填写《退货产品处理单》与售后工程部及时沟通,由售后工程部负责发回并办理返库手续。

退回的产品(设备)交由采购供应部仓库暂管并分区存放。

3.7 财务部负责对各部门上报的不合格损失和报废品损失数据进行核实和督促检查。

4.不合格品的处理不合格品处理为:让步接收、返工返修后二次交验、挑选后二次交验和报废。

4.1让步接收:指不需要经过返工返修可直接投入使用的不合格品,让步接收分为:“不降等(级)让步接收”和“降等(级)让步接收”。

4.1.1“不降等(级)让步接收”(简称让步接收或直接回用),指在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针对非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确定的处理意见,此时责任部门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不合格品特裁(回用)申请单》手续,由研发产品经理或主管给出“让步接收直接回用”意见,提出相应的预防要求或进行图样文件的更改放宽公差等级的规定。

此时按“等同合格品处理”(如:某工件外观长度尺寸为未注公差,检验实测超差在 1mm,装配使用对功能性能及外观没有影响时,可让步接收直接回用)。

4.1.2“降等(级)让步接收”:指在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针对较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但可通过装配调整和修复不会影响产品的整体功能和性能,并且不会对客户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的零部件进行降等(级)让步接收。

此时责任部门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不合格品特裁(回用)申请单》手续,由研发产品经理或主管给出“降等(级)让步接收”意见,提出相应的装配调整或修复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并对责任部门提出相应的预防要求。

4.2返工返修后复检:指经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有可能是不合格品达到合格或让步接收直接回用的状态(如还有加工余量的外螺纹、轴类零部件)。

4.2.1对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或返工返修结果比较难预测的不合格品,一般不做返工返修复检处理。

4.2.2公司内返工返修的实施,应由责任部门安排处理。

4.2.3采购物料、外购外协零部件的返工返修的实施,按公司Q/Z S-B7.5.1.1-2016A《委托外协加工管理办法》处理。

4.2.4返工返修完成后,由责任部门进行二次报检,原则上由原检验人员,针对不符合项的返工返修结果和返工返修过程中可能增加的不符合内容进行检验。

4.2.5返工返修复检的结果a.)达到了图样技术文件的要求或达到了本方法 4.1.1 所限定的要求时,按等同合格品处理。

b.) 达到了本方法 4.1.2 所规定的要求时,按降等(级)让步接收处理。

c.) 返工返修的结果仍不能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时,一般不进行第二次返工返修(特殊关键件或周期特长的零部件例外),此时做报废处理。

4.3 挑选后二次交验指送检批中混有一定比例的不合格品,可通过不合格品的自检判别将不合格品挑出,保证剩余零部件为合格品,或符合本方法 4.1.1、4.1.2 所限定的要求。

4.3.1 挑选的实施由报检方实施,外购、外协加工件按相关规定执行。

a.) 挑选后符合本方法 4.1.1 要求时,按同合格品处理。

b.) 挑选后符合本方法 4.1.2 要求时,按降等(级)让步接收处理。

c.) 挑选后不能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丧失使用功能的,做报废处理。

4.4 报废:是指对产品的质量特性失去了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不合格品(丧失使用功能、影响产品的性能及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等)的判定意见。

4.4.1 当不合格品有以下情形之一时,由责任部门办理报废手续:a.)零部件精度超差非常大,失去修复和使用价值的零部件。

b.)外观严重变形、磕碰划伤严重,对产品外观影响较大的零部件。

c.)零部件表面有不可修复的缺陷的零部件。

d.)当不合格品办理《不合格品特裁(回用)申请单》被否决时。

e.)当不合格品挑选后仍不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

f.)当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后仍不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

注:1.)属于 a.)、 b.)、 c.)三条款的报废,检验时由质量检验员提出直接报废建议,由质量部经理直接批准报废,质量部做好报废记录。

责任部门填写《报废处理单》办理补发料手续。

2.)其他款的报废,应按规定办理《不合格品特裁(回用)申请单》或其他相应手续。

4.5售后不合格品的处理4.5.1售后不合格品:指产品交付客户,在调试和使用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不合格品。

4.5.2售后产品(设备)根据客户投诉,经售后工程师确认存在质量问题或经售后工程师排除故障,因质量问题更换零部件的,按 3.5.2 条办理。

4.5.3责任属于客户时,售后工程师应总结经验,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

由营销部或售后工程部与客户商讨处理意见。

4.5.4责任属于公司相关部门时,责任部门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并视责任大小,落实责任及处理方式。

4.5.5责任属于外购物料或外协加工时,售后工程部应将质量部确认并盖章的《质量事故分析报告单》(见陕众森劳字 [2015] 第 005 号文件《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附录 A),交采购供应部办理索赔手续。

4.5.5.1售后产品质量不合格品,属于偶然现象时,且未造成其他零部件损坏和危及人身安全时,按该零部件价值的 2~5 倍索赔外,供方要承担相应其他费用(如差旅费等)。

4.5.5.2售后产品质量出现重大批量不合格时,除按 4.5.5.1 条处理外,应根据具体不合格情况处以不合格批货款的 5%~25%的罚款,质量部应根据该批不合格情况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由质量部经理签署意见和解决措施,非特殊情况外,应暂停供货,直至有效纠正措施完全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