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加法运算定律》一对一辅导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通用19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通用19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通用19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通用1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篇1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20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独立思考,类比应用,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律,谁来说一说?(说说其意思,或字母表达式)a+b=b+a??(a+b)+c=a+(b+c)2、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做什么?(验算)。

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例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后面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叔叔前四天的旅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后四天的旅程呢?2、(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3、多媒体出示:例34、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第五天城市B→C第六天城市C→D第七天城市D→EA→B 115千米B→C 132千米C→D 118千米D→E 85千米?(1)认真看教材第20页例3内容,边看边思考:1、列出李叔叔后四天的总行程并计算。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加法运算定律》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

2.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加法运算定律的引入案例和相关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计算器、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引入案例,激发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加法运算定律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2.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其简便性。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案例、讲解概念、推导定律、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内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0的性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

2、0的相反数是0,即-0=0。

3、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 - b - c=a - c - 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分类指导举一反山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分类指导举一反山

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分类指导 举一反三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也合用三个数连续相加。

用字母表示:a+b=b+a例:16+23=23+16做一做:75+168+252 65+73+135 88+75+12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例:(22+58)+42=22+(58+42)=22+100=122做一做:425+14+186 186+38+62 155+657+2453.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时,加括号可以使计算过程更清晰。

例:343+452+148+257=343+257+452+148=(343+257)+(452+148)=600+600=1200做一做:63+71+37+29 67+25+33+75 129+235+171+165二、连减的简便计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例:342-28-172=342-(28+172)=342-200=142做一做:868-52-48 400-256-44 500-257-34-1432.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例:198-75-98=198-98-75=100-75=25做一做:425-74-25 515-128-215 534-257-34-1433.“同级运算”中的数字搬家。

加减法属同一级运算,交换加数或者减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通常排在第一个位置上的数字不动,后面的数字在搬家时一定要带着符号搬)用字母表示:a-b+c=a+c-b例:384-59+16=384+16-59=400-59=341做一做:528-64+72 672-36+28 342-87+584.减号后面加括号,加变减,减变加。

集体备课(加法运算定律)

集体备课(加法运算定律)

集体备课(加法运算定律)第一篇:集体备课(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教案(例1、例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分析过程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例一)观察主题图,并根据已知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教师选出相应的问题板书。

二、新课探究(例一)1、学生列出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需要的答案,学生板演。

2、学生观察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总结出:40+56=56+403、这样的算式你还能举出来吗?与同桌交流一下看法。

4、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这个规律吗?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板书)教师点拨引导: 这个规律,我们试着给它取个名字好吗?5、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文字表示:甲+乙=乙+甲符号表示:△+☆=☆+△ 字母表示:a+b=b+a三、巩固提高1、()+45=55+(),这里运用了加法(),用字母表示是()。

2、运用加法交换律填空:300+600=()+()()+65 =()+ 35 A +98 =()+()▽ +()= □ +()四、主题图引入(例二)观察主题图,并根据已知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五、新课探究(例二)1、学生列出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需要的答案,学生板演。

2、学生观察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88+104)+96=88+(104+96)3、这样的算式你还能举出来吗?与同桌交流一下看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加法运算定律,即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通过具体例子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两个基本的数学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对于定律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PPT或教学图片,用于展示加法运算定律的具体例子。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基本的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法运算中的一些基本规律。

2. 探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探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 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详细讲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具体应用。

4. 练习: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运算定律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定义和应用。

作业设计1. 设计一些基本的加法运算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课后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以及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加法运算定律,即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通过具体例子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两个基本的数学定律,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年级下册运算规律

四年级下册运算规律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基础篇)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b)+c=a+(b+c) 〔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50+50+98 488+40+60=488+〔40+60〕=588165+93+35 65+28+35+72=〔65+35〕+〔28+72〕=93+(165+35) =100+98=100+1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b–c=a–(b+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b+c)=a–b–c=a–c–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3、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即:a+b–c=a–c+b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方法: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例如: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例题:256-58+44 123+38-23=256+44-58 =123-23+38=300-58 =100+38=242 =1384、加、减法运算性质:在加法或减法运算中,当算式中的数接近整十、整百数时,可以利用如下原则: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少加了要加上;少减了要减去。

四年级数学辅导一对一教案

四年级数学辅导一对一教案

四年级数学辅导一对一教案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为孩子找一位数学辅导老师。

而一对一辅导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方式,因为它可以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以四年级数学辅导一对一教案为例,介绍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第一步。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能力等因素,以及该学期学校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针对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四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加减法、乘法口诀表、时间、长度、面积等概念。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练习等。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同时要注意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可以参考学校教材和相关辅导书籍,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辅导的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和应用。

3.时间、长度、面积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进行一对一辅导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灵活调整,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2.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分步骤教学:针对一些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分步骤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

4.巩固练习:教师可以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计划的最后一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在进行一对一辅导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考试评估:通过考试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找出问题所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7)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7)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是指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教学难点:1.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定律的内容。

3. 操练: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加法运算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运算定律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加法运算定律2. 加法交换律:a b = b a3. 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加法运算定律,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学科:数学学生姓名年级四任课老师授课时间一、教学内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二、教学重、难点:乘法分配律,加括号、去括号,三、教学过程:一、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2、若干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c=a+c+b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4、在一个加法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十或整百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115+132+118+85=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200+250=450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5、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使运算简化的实质与算式特点:实质:把其中能凑成整十、整百的两个加数优先相加。

1、加法交换律:a+b=b+a88+56+12 178+350+22 56+208+144 168+250+32 36+18+64167+289+33 44+37+56 244+182+56 124+68+762、加法结合律:(a+b)+c=a+(b+c)378+527+73 582+456+544 163+49+261 47+236+64480+325+75 91+89+11 78+46+154 169+78+223、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结合运用(23+56)+47 74+(137+326) 399+(154+201) 354+(229+46)25+71+75+29+88 243+89+111+57 286+54+46+4 254+744+246+105485+41+15+59 5+204+335+96 78+53+47+22 128+132+46+340189+35+211+165 47+236+64 43+78+122+257 24+127+476+57358+39+42+61 127+352+73+4 89+276+135+33 158+239+42+61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1、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3.拓展提高题: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例如:
- 1234 + 5678(提示: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
- 456 + 2345 + 678(提示: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更简单)
4.创新思维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道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的题目,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拓展思维。
1.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
2.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进行练习和巩固;
4.培养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总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如“在计算加法时,我们是否可以改变加数的顺序?是否可以改变加数的位置?”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在计算加法时,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可以简化计算的情况?请举例说明。”通过讨论,让学生发现加法运算中的规律。
(二)讲授新知,500字
-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生活实例引入:教师可以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如“小明去超市购物,他买了3个苹果和5个香蕉,请问他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回顾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加法运算定律(10)-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加法运算定律(10)-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加法运算定律(10)-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加法运算定律(10)展开,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加法运算定律(10)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则,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加法运算定律(10)的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10)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10)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练习,提高加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1. 加法运算定律(10)的理解和应用。

2. 加法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材。

2. 加法运算练习题。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加法运算定律(10)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其运算规则。

2. 示例: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10)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加法运算练习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加法运算定律(10)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5. 总结:总结加法运算定律(10)的运算规则和应用方法。

板书设计1. 加法运算定律(10)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加法运算定律(10)的应用示例。

3. 加法运算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完成加法运算练习题。

2. 通过网络平台,查找与加法运算定律(10)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10)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课后作业和网络平台的查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知识点归纳上学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知识点归纳篇1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题:(1)50+98+50 (2)488+40+60 (3)165+93+35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abcacb例题:(1)198-75-98 (2)528—89—128 (3)226-58-26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例题:(1)369-45-155 (2)896-580-120 (3)528—(150+128)(4)126-(26+88)4、加减法的“符号搬家”: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字母表示:abcacb例题:(1)256-58 +44 (2)123 + 38 - 23 (3)146 -78 +54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例如:85×18=18×85 23×88=88×232、乘法结合律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四年级 运算定律

四年级 运算定律

四年级运算定律一、加法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b + a。

例如:3+5 = 5+3,都等于8。

-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计算学校图书馆上午借出图书23本,下午借出32本,一共借出多少本图书。

既可以先算上午借出的,再算下午借出的,列式为23+32;也可以先算下午借出的,再算上午借出的,列式为32 + 23,结果都是55本。

2. 加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c=a+(b + c)。

例如:(2+3)+5=2+(3 + 5),(2+3)+5 =5+5=10,2+(3 + 5)=2+8 = 10。

- 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计算15+26+35时,可以根据加法结合律,先计算(15+35)+26,15+35 = 50,50+26 = 76,这样计算更加简便。

二、乘法运算定律。

1. 乘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b = b×a。

例如:3×5=5×3 = 15。

-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5×3 = 15平方厘米;如果把长和宽的位置交换,长是3厘米,宽是5厘米,面积是3×5 = 15平方厘米。

2. 乘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b)×c=a×(b×c)。

例如:(2×3)×5=2×(3×5),(2×3)×5 =6×5=30,2×(3×5)=2×15 = 30。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加法运算定律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2.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知识,如加法的定义、加法交换律等。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加法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加法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呢?二、探究加法运算定律1. 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加法运算定律。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含义。

3. 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合作交流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2. 每组讨论并解决一个问题,要求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加法运算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如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加法运算定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典型例题
[方法应用题]
例1. 从前有一只小猴子,它自认为是天下最聪明的。

一天,它的主人对它说:“我每天喂你两次,上午4个桃子,下午3个桃子。

”小猴子听了非常不高兴,说:“为什么下午少一个呢?”它的主人说:“那好吧,上午给你3个,下午给你4个。

”小猴子听了高兴地跳了起来,“太好了,我可以多吃一个桃子了。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加法交换律。

2)解题思路:比较由题意列出的两个算式,我们发现只是加数的位置变了,但结果并没变。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解答过程:
4+3=7(个)
3+4=7(个)
解题后的思考:任意一个加法算式都可以变换加数的位置,而和不变。

如:35+27=62,27+35=62,所以35+27=27+35;42+36=78,36+42=78,所以42+36=36+42……
例2. 下面是小民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小民从家去学校一共要走多少米?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加法结合律。

2)解题思路:可以按顺序将三段路程相加;也可以将后两段路程相加,然后再加上第一段路程。

解答过程:
方法一:142+236+364=378+364=742(米)
方法二:142+(236+364)=142+600=742(米)
答:小民从家去学校一共要走742米。

解题后的思考:比较发现,上面两个算式的计算顺序不同,方法一采用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方法二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在方法二中,236加364得600,是整百数,计算起来较简便,而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因此可以写成142+236+364=142+(236+364)。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例3.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248+24+96
=248+(24+96)
=248+100
=348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纠察易误点。

2)解题思路:在进行连加计算时,想到运用简便方法是对的。

但24+96=120,是整十数,而不是整百数。

解答过程:
248+24+96
=248+(24+96)
=248+120
=368
解题后的思考:在进行连加计算时,想到运用简便方法是对的。

但两个数不一定凑成整百数,也可能是整十数。

同学们可要看清楚啊!
例4. 在今年的春季运动会上学校举行了一分钟跳绳比赛,小红跳了115下,小景跳了132下,小亮跳了118下,小芳只跳了85下,他们一共跳了多少下?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解题思路:在加法算式里,如果某些加数可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

解答过程: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下)
答:他们一共跳了450下。

解题后的思考: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最大区别是: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而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综合运用题]
例5.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6+48+65+52+24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解题思路:在加法算式里,如果某些加数可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

解答过程:
26+48+65+52+24
=(26+24)+(48+52)+65
=50+100+65
=150+65
=215
解题后的思考: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最大区别是: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而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例6. 计算
5+15+25+35+45+55+65+75+85+95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解题思路:在加法算式里,如果某些加数可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

解答过程:
5+15+25+35+45+55+65+75+85+95
=(5+95)+(15+85)+(25+75)+(35+65)+(45+55)
=100+100+100+100+100
=500
解题后的思考: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最大区别是: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而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例7. 计算
9999+999+99+9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解题思路:在加法算式里,如果某些加数可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

解答过程:
9999+999+99+9
=(10000-1)+(1000-1)+(100-1)+(10-1)
=(10000+1000+100+10)-(1+1+1+1)
=11110-4
=11106
解题后的思考: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最大区别是:加法交换律改变加数位置,而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提分技巧
在加法算式里,如果某些加数可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

课堂巩固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填空。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

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

2.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数。

(1)○+33=○+49 (2)(○+44)+56=○+(44+56)
(3)(○+○)+ (○+○)=45+(85+55)+117
3.479比( )多182,( )比479多182。

二、完成下面的简算,并填空。

132+373+168+27
=132+168+373+27←加法( )律
=(132+168)+(373+27)←加法( )律
=+

三、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计算下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368+2649+1351 2.4600+876+1400+124
3.1150+(81+950)+119 4.99+89+101+111
四、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X”)
1.60×3-15+85=180-]00=80( )
2.127+(36-27)=127-27+36=6( )
3.60÷4×÷4=60( )
4.44+39—56+41=(44+56)-(39+11)=100-80=20( )
5.482+99=482+100+l=583( )
五、解答问题。

1
(1)全校学生总人数是多少人?
(2)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
(3)三、四年级人数比五、六年级少多少人?
(4)你还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2.一辆汽午从甲地开到乙地共用10小时,去时每小时行36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40千米,回来时行了多少小时?
3.同学们进行徒步训练.第一天走了36千米.第二天走了47千米,第三天走了53千米,三天共走了多少千米?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1十2+3+…+98+99+100”用简便方法计算出此算式结果,并写出过程。

2.(生活题)明明有1枚5角人民币,4枚2角人民币,8枚1角人民币。

从中拿出8角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拓展题)巧算下面两题。

(1)599998+59998+5998+598+58
(2)895+896+897+898+899+900+901+902+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