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参考全国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解析--理综9套单科4套基础5套(共18word版本

合集下载

2023年新高考真题生物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解析版)

2023年新高考真题生物高考理综-生物真题试卷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解析版)

组别
甲中溶液(0.2mL)
乙中溶液(2mL)
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 0s 50s 100s 150s 200s 250s
I
肝脏提取液
H2O2 溶液
0 9.0 9.6 9.8 10.0 10.0
II
FeCl3
H2O2 溶液
0 0 0.1 0.3 0.5 0.9
III 蒸馏水
H2O2 溶液
0 0 0 0 0.1 0.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2O2 分解生成 O2 导致压强改变
B. 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
C. 250s 时 I 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
D. 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的特性:专 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A、H2O2 分解产物是 H2O 和 O2,其中 O2 属于气体,会导致压强改变,A 正确; B、据表分析可知,甲中溶液酶或无机催化剂等,乙中是底物,应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 B 正确; C、三组中的 H2O2 溶液均为 2ml,则最终产生的相对压强应相同,据表可知,250s 之前(200s)I 组反应已 结束,但 II 组和 III 组压强仍未达到 I 组的终止压强 10.0,故 250s 时Ⅱ组和Ⅲ组反应仍在进行,C 错误; D、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对比 I、II 组可知,在相同 时间内 I 组(含过氧化氢酶)相对压强变化更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 正确。 故选 C。 8. 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 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 A. 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 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 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 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 【详解】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是同一物种内部的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A 错误;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该过程中浮叶根生植物和挺水植物属于不同的物种,挺水植物 的出现意味着优势种可能发生变化:浮叶根生植物阶段,随着湖底的日益变浅,莲、睡莲等浮叶根生植物 开始出现,这些植物的残枝、败叶对进一步抬高湖底起很大作用,同时由于浮叶根生植物密集地漂浮在水 面,使得水下光照很弱,不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沉水植物逐渐被浮叶根生植物所替代,B 正确;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是发生在荷塘中的过程,是荷花这一物种的自然生长现象, 不属于演替,C 错误;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过程中不涉及两个物种之间的更替,不属于演替, D 错误。 故选 B。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生物人教版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生物人教版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生物高考复习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C.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D.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及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独立生活的生物都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B..若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双亲表现正常,则正常情况下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3. 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

叙述正确的是()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可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基因重组4.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NAA.甲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5. 鹌鹑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 型。

白羽雌鹌鹑与若干栗羽雄鹌鹑杂交,代均为栗羽,代鹌鹑多次相互交配,中既有白羽,又有栗羽。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及答案详解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及答案详解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

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2、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3、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4、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

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

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

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5、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

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种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

B、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来源于太阳。

C、作为次级消费者的肉食性动物属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

D、能量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只能单向流动。

2008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解析--理综9套.单科4套.基础5套(共18套生物)

2008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解析--理综9套.单科4套.基础5套(共18套生物)

2008高考全国I卷---理综(生物)(江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广西、辽宁12省区)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一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3B.4C.9D.125.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D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30.(24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Ⅰ.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

2024年高考真题 生物(全国甲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 生物(全国甲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生物(全国甲卷)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通常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单细胞生物B.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不同D.小麦根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叶绿体产生【答案】C【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它们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结构。

原核生物虽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少数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藻。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B、原核生物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B错误;C、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不同,如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C正确;D、小麦根细胞不含叶绿体,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小麦根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线粒体产生,D错误。

故选C。

2.ATP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RNA的合成,ATP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高能磷酸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C.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不能在细胞核中断裂D.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答案】C【分析】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是腺苷,“P”是磷酸;“A”代表腺苷,“T”代表3个。

【详解】A、ATP为直接能源物质,γ位磷酸基团脱离ATP形成ADP的过程释放能量,可为离子主动运输提供能量,A正确;B、ATP分子水解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得到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B正确;C、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为rRNA合成提供能量,故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能在细胞核中断裂,C错误;D、光合作用光反应,可将光能转化活跃的化学能储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故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D正确。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生物人教版高考真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生物人教版高考真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考专题生物高考真卷考试总分:101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35分 )1. 下图为某种植株幼苗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吸收量的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活性都是22℃时比17℃时高B.光照强度小于1klx 时,温度是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C.光照强度为1klx 时,17℃和22℃条件下固定速率相同D.光照强度为2klx 时,22℃和17℃条件下幼苗生长速率相同2. 如图为神经细胞膜电位测定与部分离子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电位计测定的电位为静息电位B.图中②为载体,④为载体C.图示说明神经细胞膜为双层膜结构D.离子跨膜运输所需的ATP 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O 2CO 2K +Na +3.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 、b 、c )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若a 、b 、c 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 >b >cB.若a 、b 、c 表示pH 值,则c >b >aC.若a 、b 、c 表示酶的浓度,则a >b >cD.若a 、b 、c 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 >b >a4. 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

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

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B.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枝发达,一般有巨大的叶片,以争夺阳光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5. 果蝇的红眼基因(R )对白眼基因(r )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 )对残翅基因(b )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附答案解析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附答案解析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2.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CO2会减少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4.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5.某种二倍体植物的P1和P2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对个体的DNA进行PCR检测,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⑧为部分F2个体,上部2条带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下部2条带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个体均为杂合体,F2中③所占的比例大于⑤B.还有一种F2个体的PCR产物电泳结果有3条带C.③和⑦杂交子代的PCR产物电泳结果与②⑧电泳结果相同D.①自交子代的PCR产物电泳结果与④电泳结果相同的占126.用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活细菌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Ⅰ~Ⅰ表示细菌种群增长的4个时期。

高考全国生物试题及答案

高考全国生物试题及答案

高考全国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细胞核的结构特点有A. 显明的细胞核膜和细胞核仁B. 质壁分离的线粒体可见C. 只存在细胞核,没有细胞质D. 有细胞核膜,但常无细胞核仁2. 染色体是指A. 细胞分裂过程中呈线状的细胞器B. 发达的细胞核C. 细胞质内的颗粒D. 细胞质内的有色体3. 以下关于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核质内有线状结构,这是染色体由细不显见变成有形的染色体前的结构体B. 细胞核和细胞质产生相应的变化;发生一次细胞分裂,细胞数目不变C. 其中包括纺锤体形成、核膜破裂、着丝粒出现以及染色体在纺锤体上运动等四个时期D. 染色体由有形逐渐变为不显见的结构体,这是有形染色体由有形变为不显着的结构的过程4. 以下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次细胞分裂过后产生两个互不相等的温子细胞B. 配子中含有一套染色体,具有基因的一套组合C. 在减数分裂中细胞核的数目减半,并配备一个或多个作用的多为同源的染色体D. 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其细胞数量为半数5. 以下关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A. DNA的编码过程是利用RNA作为中间体的,反映了三个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B. DNA的双链螺旋结构含有脱氧核糖、磷酸核酸、碱基组成C. DNA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位点是DNA编码的孔径D. DNA不仅承担信息传递的功能,还承担了细胞分裂和遗传变异的功能二、非选择题1. 某班级开展了研究种子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及结果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流程:步骤一:将干燥的种子分成两组,每组10颗。

步骤二:A组的种子在悬水法下发芽,B组的种子在土培法下发芽。

步骤三:观察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时间和发芽数目。

实验结果:A组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为5天,总发芽数目为8颗。

B组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为7天,总发芽数目为6颗。

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A组种子在哪种条件下发芽?B组种子呢?(2)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3)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请你简要叙述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全国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 B. 进行mRNA的合成C. 存在血红蛋白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1.答案C解析: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说明是红细胞,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2. 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溶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 B. 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 D. 甲=乙,主动运输2.答案B解析:首先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甲浓度时植物正常生长时的细胞液浓度,如果放在蒸馏水中可以吸水;而乙浓度是植物不在吸收蒸馏水的浓度,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甲浓度大于乙浓度3.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加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5.答案C解析:在抗原刺激的条件下B细胞增殖分化的原因是淋巴因子作用增强了免疫效应以前没有免疫能力,而具有了免疫能力,必须受到抗原的刺激31.(1)脂肪缓冲(2)蛋白质(3)从该细菌提取脂肪酶若干、分组、编号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处理:0、30、60、80、100或者冰水混合物、60度的温水、沸水水浴观察酶对脂肪的分解程度32.(1)寄生、竞争、捕食(2)(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 (有、无)淀粉。

2022年全国各地部分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9套)

2022年全国各地部分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9套)

2022年高考理综生物卷答案及解析1(新课程word版)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98字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解析】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

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86字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74字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96字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

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生物人教版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生物人教版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生物高考复习考试总分:9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测交实验能检测显性个体形成的不同基因型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纯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的现象叫性状分离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杂合子,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纯合子2. 如图为特定分裂时期的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此细胞与体细胞染色体数可能相等C.此细胞中不可能出现等位基因的分离D.该动物性腺细胞中最多有2个染色体组3. 下列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B.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C.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性状D.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d d4. 在甲桶内放两种(标有、)小球各个,从中抓取个小球,取出前,你估计抓小球的几率是( )A.B.C.D.5. 据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A.乙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种表现型,比例为1∶2∶1B.丁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孟德尔用丙YyRr 自交,其子代分离比表现为9∶3∶3∶1,这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假说阶段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6. 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 型,现用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中的芦花均为雄性,非芦花均为雌性。

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只在Z 染色体上B.中雌性非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雄性芦花鸡的比例小C.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表现型之比为1∶1∶1∶1D.任选上述中的芦花与非芦花雌雄鸡交配,不同组合产生的子代表现型不同7.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生物的性别分化会受环境影响,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8. 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 )对白色(b )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 )还是纯种(BB ),最合理的方法是( )D d 201d 14012011012F 1F 1F 1F 2F 1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B.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只黑色母猪(BB或Bb)交配C.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只白色母猪(bb)交配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9.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生物人教版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生物人教版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生物高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某农场技术员对作物种子发育过程中有机物积累及转化进行动态监测。

关于检测方法及出现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嫩大豆种子切片→苏丹Ⅲ染液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嫩小麦籽粒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碘液→观察被染成深蓝色的淀粉C.嫩花生种子加水研磨→加双缩脲试剂→依据紫色反应检测蛋白质D.嫩甜玉米籽粒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砖红色沉淀检测还原糖2. 假设图甲和图乙此时都达到渗透平衡状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d、e相当于图乙中的②B.图甲细胞水分子进细胞和出细胞数目相等C.图乙状态下①和③中溶液的浓度相等D.图乙装置在达到如图状态的过程中,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3.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经协助扩散排出细胞外B.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人体细胞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C.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都需载体蛋白协助D.神经细胞中的不能进入组织液是因细胞膜具有选择性O24. 薄荷油可以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

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将HaCaT细胞的膜蛋白进行某种荧光标记,用激光对膜的特定区域进行照射,使之淬灭(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指标空白组薄荷油(溶解于DSMO )处理组淬灭区域的荧光恢复率(%)51.5381.12细胞内浓度相对值71328108细胞膜载体活性(U/mg )1.180.93A.应设置只加入DSMO 的对照组B.薄荷油处理可以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C.细胞膜载体能够将由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D.薄荷油可能通过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促进对药物的吸收5.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 细胞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神话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评析2008年高考全国Ⅱ生物试题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体验的同时,继续保持注重考查能力、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特点。

试卷的整体结构稳定,难度系数与2007年的理科难度系数相比估计略有减小,试卷的区分度控制较为理想,此试卷的考试结果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指导中学的理科教学,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是一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较为成功的试卷。

一. 试题分值: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II生物部分包括5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共计72分,与2007年所占分值一样。

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计3小题,共42分。

二. 试题考点:三. 试题解析及评价:1. 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 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 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 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 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溶液培养法: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评价:本题难度较易。

试题所考察内容虽然不是该节课的重难点,但是确实研究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考察了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学生需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 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D. 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的内容,以及物质过膜方式的内容。

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不是自由扩散,当小肠中的葡萄糖的含量较多时,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当小肠中的葡萄糖的含量较少时,则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是现在一般都认为是协助扩散,即需要载体但不耗能。

H2CO3/NaHCO3作为缓冲物质,主要对维持内环境的pH相对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恒温动物,内环境的温度并不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人体的内环境的概念的范畴应该与细胞外液的范畴相同,而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评价:本题的考察难度较难。

关于协助扩散的内容在教材中并没有体现,因此学生只能通过排除法认定葡萄糖的过膜方式不是自由扩散来判断。

3. 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B. 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C. 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D. 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生物固氮中根瘤菌的一些知识。

根瘤菌是共生固氮微生物,因此只有与豆科植物共生才能完成固氮过程。

但是根瘤菌离开豆科植物的根系仍然可以存活,因此在种植豆科植物的时候可以使用根瘤菌拌种。

由于根瘤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因此当植物被水淹是,土壤中氧气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根瘤菌代谢缓慢,固氮量减少。

大豆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氮素主要来自根瘤菌,还有一部分氮素来自于土壤溶液或其他固氮微生物等。

评价:本题难度较易。

对于根瘤菌的内容是生物固氮的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学生普遍掌握较好,但是考察的内容比较灵活,并不是完全是教材内容的一个考察,而是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4.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 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C. 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有关病毒的知识。

病毒的一些基本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包括病毒必需营活体寄生,因此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核酸位于蛋白质外壳内。

而人类免疫缺陷型病毒(HIV)感染后将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淋巴细胞,从而导致人类患上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评价:本题难度较易。

对于病毒,这是生物学中的一类特殊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这些都奠定了它作为生物学中“特殊分子”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通常将其单独列出。

而本题的考察内容主要涉及的内容都是教材中的原内容,因此难度不大。

而且D选项中并没有使用HIV及AIDS这两个英文简称,对部分学生难度可能有所增加。

5.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A.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了免疫的内容。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或者效应T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评价:本题难度较易。

本题涉及的内容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学生需要的也仅仅分析一下迅速增殖即细胞周期变短,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从而可以产生大量的抗体,使体内抗体浓度增加。

30Ⅰ.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

图A中I、II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

如图B:(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 ____,图A中标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 ____。

(2)在b、d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I将呈现出_________(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II将呈现出__________(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答案:(1)浅、淀粉、I;(2)深、还原糖、II;(3)加快、加快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还原糖及淀粉的颜色反应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

题干指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香蕉逐渐变甜”因此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出淀粉类物质转化成了还原糖,因此在(1)、(2)两问中可以很容易的作答。

而(3)问中考察了乙烯的作用:促进果实成熟,即可以加快淀粉转化成还原糖的过程,从而也可以很容易作答。

评价:本题难度较易。

对于实验的考察,本题并不设计较难的实验设计类问题,而是利用填空题来实现考察,体现对实验及探究能力的考察。

但是(1)及(2)的两问设计过于集中于同一知识范畴,因此可能会导致该内容学习不好的学生失分过多(两问共计8分)。

30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

请回答:(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____。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造成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水样中的Q2含量_____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事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答案:(1)无机盐(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光、氧;(2)乙、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大、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使水中含氧量上升;(3)蓝藻、浮游动物、鱼(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生态的相关内容。

本题似乎和黑龙江省2007年的会考题的最后一题有所联系,关于太湖蓝藻爆发的新闻背景题。

蓝藻大规模爆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而富营养化是由于N、P等元素超标导致的。

由于蓝藻大量繁殖,浮在水面上遮盖了阳光,从而导致水面一下光照不足,同时由于夜晚大量的蓝藻进行呼吸作用,导致水体中严重缺氧,使得大量的水草及鱼虾死亡。

由此可以很容易的答出(1)、(2)两问。

对于食物链的问题,应该注意:食物链的开始一定是作为第一营养级的自养型生物即生产者,因此蓝藻作为生产者写在第一个空中,而蓝藻可以成为一些小型的浮游动物的食物,小型的浮游动物又作为鱼类的食物,因此这个食物链可以很容易完成。

评价:本题难度适中。

关于生态的内容考题,应该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能预料到的,这和十七大的精神和奥运会的口号有很大的关系。

而对于本题中食物链的问题的考察,其实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蓝藻的天敌并不是浮游动物,蓝藻是花、鲢鱼的食物,因此我们通常采用放养此类鱼苗的方式来治理蓝藻爆发,但是本题由于给出的是三个空,要求人处于第四营养级,因此并没有写主要的一条食物链,应该说水体中存在答案中的这样的一条食物链。

对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应该是指一些种类的蓝藻(如微囊藻)产生的毒素(简称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

31.(17分)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

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

(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答案:(1)步骤:a.二倍体植株(rrYyMm)自交,得到种子b.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二倍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c.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四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乙)d.播种甲、乙两种种子,长出植株后,进行杂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若用遗传图解答题,合理也给分)(2)不一定,因为表现型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只有基因型为或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为的二倍体植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