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违规处分的有效性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分析与思考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分析与思考DTitle Analysis and Thinking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Case study on SinovelAbstractAccompan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financial fraud behavior always emerge in endlessly. From the collapse of Enron Corpor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WorldCom was traced to fraud, from Yunnan green earth in the domestic. Then just near Edmond Health Division fraud cases. The prohibition of financial fraud cases, and seriously hinder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 domestic, securities industry. Not only because significant losses to investors, but also seriously affected the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harm to the capital market. Therefore, this shows that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y’ research is imperative for financial fraud prevention and regulatory penalties have more far-reaching.Abroad is relatively more developed domestic capital, accounting profession has a lot of research on financial fraud, this is our country’s financial fraud has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But considering our country’s social system legal environment, economic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o research the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This show adopts the way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ase for analysi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fraud and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combined with Sinovel cases. From the enterprise itself,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government department three Angl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finally summariz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This article mainly is composed of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purpose,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tents.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mainly general risk factor and individual risk factors. The third part is to introduce Sinovel fraud cases and make a analysis an thinking. The fourth part of the listed company fraud proposes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Finally, there are summarizes and thanks.Keyword Financial fraud Sinovel Precautions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其治理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其治理研究系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安荻学号 013130422指导教师高祥晓职称讲师2017 年 4 月 30 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系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安荻学号: 0131304222017年 4 月 30 日Lajos Zager等人在The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of Auditors in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2015)中提出审计人员在预防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报告的预防和检测欺诈中的作用及责任。
金晓伟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的关系》(2015)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进展,出现越来越多的财务舞弊的行为,这些财务舞弊的现象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更应当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治理,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展。
通过从公司治理层面对财务监督行为方面进行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理论分析和初步研究。
得出了以下结论:(1)提高股东大会出席率可以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2)董事会持股和实际控制人为政府可能可以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3)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增加董事持股,提高股东大会出席率以及政府更多的介入上市公司。
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另外提出了本次研究的不足,例如样本和模型的问题。
最终总结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崔亮亮在《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及防范》(2015)中提出自从证券市场出现以来,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就不断有出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管实效性探究
可 以根据上述假设数据 , 做出如下双方 的支付图( 见 图1 ) :
上 市公 司
舞弊( b )
审计 员 审( S ) 能 审 出( w)
不 能 审 出( 1 ~ w)
f不舞弊( 卜b
— C. 0
—C. 0
A1 一 C. - F 1 I
一 A 2 一 C. F 2 l
益 函数透 明公开 。 再设上市公 司财 务舞 弊概率为b , 审计员 审计 概
s < F 2 / ( F I + F 2 ) , 上市公 司便 自然会选择舞弊。 这说 明, 上市公司财务 舞弊案件在现实状况下会持续发生 , 并且涉案金额会 日益增加。 从上述计算结果 中可 以看 出,监管机关 的审查技术也是影响 上市公 司舞弊概率的重要 因素之一 。审查技术 的优化必然会提高 审计员查 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的概率 ,从 而有效整治上市公司采
本 文通过建 立博弈模 型解析 上市公 司财务舞 弊的动机 及现
不审( 1 ~ s )
一 A 2 . F 2
图 1 博 弈 双 方 的 支 付 图
J
0 . 0
状, 得到结论 : 单纯地提高舞弊处罚力度并不能有效减少上市公 司 财务舞 弊的概率 ,并且理论上 可以降低上市公司财务舞 弊的方法 有 以下三种 : 降低 审计 成本 , 加 大对 监管机构的奖励 和惩罚 力度 ,
能轻易就 降低 了, 可能还会有所提高。 相关部门也不 可能无 限制地
为企业 “ 圈钱 ” 。 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 而且 阻碍 了我 国市场 经济的健康发展 。 为了完善我 国初建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 1 9 9 2 年
我国正式颁布了《 企业 会计准则》 , 并于2 0 0 7 年在上 市公 司施行 了 《 新企业会计准则》 ; 1 9 9 3 年我 国通过 了《 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 司法》 ,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上市公司数量与日俱增。
然而,在这个庞大的市场环境中,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屡见不鲜,这不仅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构成威胁。
因此,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并加强其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及其监管策略,以期为相关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现状与危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主要表现在利润操纵、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
这些舞弊行为往往具有较高的隐蔽性,难以被外界察觉。
一旦发生,将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市场信心丧失、企业破产等严重后果。
因此,识别和防范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异常的会计处理、不合理的估值等方法。
如资产负债表中存货价值的异常变动、利润表中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过大等,都可能揭示企业存在舞弊行为。
(二)审计意见审计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审计师应独立、客观地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
若审计意见中出现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等情况,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三)数据挖掘与模型分析数据挖掘与模型分析是现代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的有效方法。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数据,如突然增加的营业收入、不合理的成本控制等。
同时,利用统计模型、机器学习等方法,可以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舞弊行为。
四、监管策略与措施(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防范和打击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基础。
应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不敢轻易触碰红线。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研究及对策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研究及对策【摘要】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关联方交易的定义与特点,揭示了关联方交易存在的舞弊现象,并深入探讨了导致舞弊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监管措施,包括加强审计监督和信息披露,规范关联方交易行为。
本文还从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加强等方面给出了应对措施建议。
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得出结论,以启示实践和未来研究。
本文旨在加深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问题的认识,为相关监管部门及投资者提供参考,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研究、对策、定义、特点、现象分析、原因、预防、监管、建议、总结、展望、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是当今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而其中一部分交易涉及舞弊行为。
关联方交易舞弊不仅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在过去的几年里,多起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事件频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学术研究。
一些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益输送,虚增收入,掩盖亏损,甚至以此为掩护进行其他违法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也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
为了有效防范和遏制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行为,需要深入研究该现象的成因和特点,探讨有效的监管和防范措施。
本文将通过对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定义与特点、现象分析、原因探讨等方面的研究,为相关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参考,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2 研究意义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行为。
近年来,关联方交易舞弊现象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关联方交易舞弊可以帮助揭露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弱点和漏洞,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论
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论1、从诚信市场角度看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背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的这一语道破诚信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诚信市法治的市场经济,诚信则是法制经济的首要内容,是基石、是根本。
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脱胎面来的,企业还没有渡过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适应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规则、新秩序等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传统企业道德已被打破,而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1]。
”在宏观层面上就为市场主体包括上市公司从事不讲诚信的行为提供了机会。
在转型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顾及自身名誉,违反法律法规,从事非法经营,进行违规交易,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作为证券所市场主力的上市公司更是利用了这样的机会,借机敛钱。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履行法定义务,信息披露不及时,内幕交易,关联交易,出具虚假财务报表,虚报利润,虚构经营收入,虚假记载公司事项。
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令广大投资者触口凉心、失望至极,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信用基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诚信成为了极其稀缺的经济资源。
“没有信用,就没有等价交换、没有公正、没有公开[2]。
”可见一个诚信市场环境的是多么的重要。
2、从违法成本视角思考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动因公司除了组织生产外,其另一重要的功能就是获得利润,这也是其生存主要动力。
但是如果一味追逐利润,可能就会践踏社会公德,为规范法。
马克思为了说明公司逐利本质引用了邓宁格在《工会与罢工》里的一句名言“公司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3]”这句之举至理名言与其说是体现了公司行为与利润的关系,但是在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环境下,不如说是揭示了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与其付出的成本的关系。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成因分析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成因分析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是指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等,存在虚假陈述、隐瞒真相、信息不完整等违规行为。
这种违规行为会对投资者权益产生严重影响,损害市场秩序,破坏市场信心。
本文将从原因分析及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一、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原因分析1.道德缺失。
一些上市公司存在道德观念淡薄、利益至上的问题,只追求短期的股价表现,为了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故意进行虚假陈述和信息隐瞒。
2.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一些上市公司由于信息披露制度不够规范、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导致公司可以利用各种漏洞和漏洞,进行违规披露。
3.内外部监管不到位。
一些监管机构因为监管手段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或是出于利益输送等原因,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存在监管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惩戒。
4.市场竞争压力。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市场对业绩的高增长要求,在财务报表披露中采取虚增收入、夸大利润、隐瞒损失等手段,以谋求短期获利或避免股价下跌。
5.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高,对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导致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出现误操作或者错误判断。
二、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对策1.加强道德教育和诚信意识建设。
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和诚信意识建设,培养企业家精神,增强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上市公司以诚信守法为基础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2.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明确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流程,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标准化程度,减少违规操作的空间。
3.强化内外部监管。
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强监管机构的执法能力、监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加大对违规披露行为的惩戒力度和频率,形成有效的监管震慑。
4.加强市场竞争规范。
通过加强市场竞争规范,实现市场的全面竞争和公平竞争,降低上市公司的盈利压力,减少利益冲突,从而减少违规披露的动机。
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论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论【摘要】防*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风险,既要从加强公司治理角度考虑——进一步规*公司治理构造,也要从规制上市公司外部主体的行为考量——规制中介机构的行为、打击**违规交易行为。
【正文】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不仅扰乱了证券交易秩序,还极大的损害了众多投资者的利益。
但是当前学术界对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研究,多见于对具体制度的构建和运行,如对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行为进展研究和探讨。
其直接针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风险防*进展综合研究的专门系统的学术成果和文献显得比拟缺少。
所谓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风险是指,由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而可能产生的承当责任的风险。
因此对如何防*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风险进展研究,有利于探寻解决该问题的路径,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上市公司的平稳运作,投资者利益的保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样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展的不断成熟,证券法律法规日益健全,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得到了一定的规制。
但是近十年来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却像幽灵一样,经常出现在证券市场活动中。
层出不穷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上市公司和广阔投资者头上。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是从证券市场主体角度进展划分,式证券市场**违规行为的一种。
证券市场主体除了上市公司外还应该包括证券发行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广阔投资者等,因此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就包括各种主体的**违规行为。
再次笔者将主要针对如何防*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进展研究探讨。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必须与其市场风险相区别。
所谓市场风险简言之就是交易风险,因为市场价值价格的变动以及供求变化等引发的风险,其与法律法规联系较小,甚至没有联系。
此外对于由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等引起的交易风险也与**违规行为不同。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仅指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违反法律法规所产生的人违风险。
上市公司常见的违规违法行为
上市公司常见的违规违法行为摘要:一、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的概念和特点二、常见的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1.内幕交易2.财务造假3.信披违规4.操纵股价5.违规担保6.资金占用三、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的危害1.损害投资者利益2.影响市场稳定3.破坏公司治理四、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应对违规行为的措施1.加强监管2.严厉处罚3.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水平4.增强投资者保护意识正文: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却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进行各种违规违法行为,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影响了市场稳定,破坏了公司治理。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常见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探讨。
一、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的概念和特点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通常是指在证券市场中的各种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
这些行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隐蔽性,很多违规行为不容易被发现;二是复杂性,违规行为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公司内部管理、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等;三是严重性,违规行为往往会对公司、投资者和市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常见的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行为1.内幕交易内幕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内部人员利用未公开的信息进行股票交易,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这种行为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公平原则,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财务造假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等手段,虚增公司的业绩,误导投资者。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信披违规信披违规是指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隐瞒重要事项等行为。
这种行为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
4.操纵股价操纵股价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虚假信息、交易欺诈等手段,操纵公司股价,损害投资者利益。
这种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影响了市场的稳定。
5.违规担保违规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未履行法定程序或超出法定范围。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公司承担巨额债务,损害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与扩张,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然而,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频发,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不仅削弱了市场的信心,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地识别和监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及其监管进行研究,为投资者、监管机构和相关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类型与特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多种多样,其主要类型包括虚增收入、隐瞒负债、资产夸大等。
这些舞弊行为具有隐秘性、复杂性和危害性等特点。
舞弊者往往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通过复杂的会计处理手段进行舞弊。
此外,舞弊行为往往伴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和内部控制的失效。
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一)基于会计信息的识别方法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的各项指标,如毛利率、资产周转率、净利润率等,可以发现异常数据,从而对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初步判断。
此外,对比公司历史数据和行业平均水平,可以进一步验证舞弊的可能性。
(二)基于审计的识别方法审计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不合理和异常情况。
此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也能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和内部控制的失效。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已经成为可能。
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潜在的舞弊模式和趋势,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
四、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监管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管主要由证监会、交易所等机构负责。
然而,监管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手段单一、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与扩张,上市公司数量及交易规模均呈显著增长趋势。
然而,伴随这种趋势,财务报告舞弊现象频发,其对社会、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负面影响也愈发突出。
如何有效地识别并监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已成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及其监管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概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主要指公司在编制、报送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导致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此类行为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此,识别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至关重要。
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一)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各项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舞弊线索。
例如,收入异常增长、存货周转率异常等,均可能为舞弊行为的信号。
(二)审计法审计法是防止和发现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手段。
通过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可以发现潜在的舞弊行为。
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会计政策变更、关联方交易等高风险领域。
(三)大数据分析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法在识别财务报告舞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的关联性,可以发现潜在的舞弊行为。
例如,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公司的经营数据、市场数据等,可以找出异常的交易模式和关联关系。
四、监管策略研究(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同时,应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执行监管任务。
(二)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应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证券市场违法违规惩戒制度的有效性研究
假设 二 , 加 的 违 法 会 造 成 边 际 损 害 的 递 增 增 J 因而 增 加 违 法 所 遭 致 的 惩 罚 也 应 当是 递 增 ,
的, : 即
等人从规范认 同性、 查处及时性 、 程度均衡性和惩戒
fot)> , ' 。 0 或者 厂1t)> ( (。 0
・ 收 稿 日期 : 2 0 0 0 9。在经 典之 作《 罪 与惩 犯 罚 》 , 分析 了违法 行 为供 给 和定罪 可 能性 、 罚 中 他 惩 严厉程 度 以及 其 他 变量 的关 系。下 面 , 将应 用该 理 . 论 阐释 证券 市场 的违 法 违 规行 为 与惩 戒 机 制 的关
系 。由于违法 与处 罚 两者 的关 系 较 为复 杂 , 文 在 本
分析时 作 了两 个阶段 的划分 。
第 一 阶段 : 一期被 查 处企 业 的处 罚取决 于 上 上
期 的违 法行 为 。合乎效 率 的假设 是 :
假设一 , 当企 业被 查 处 时 , 法 越严 重 , 违 处罚 应
法来检验。如陈国进等人就应用这种方法对处罚窗
口期前后 的个 股 累计 超额 收益 率 的变 化 进 行 了分 析。结果表 明 : 在监 管机 构对上 市公 司作 出处 罚后 ,
的影响机理 , 进而 区分 出有效 与无效的惩戒制度 。在 此基础上 , 过两个模 型的构建, 07年深圳 A股 市 通 以20 场的上 市公 司为样本 , 从惩 处率与惩处严厉程度 两个维度对我 国证券市场惩戒制度有效性进行 了实证检验。
惩戒行为与市场违法行为不存在 负相关的结果表 明: 目前我 国证券市场惩处制度 的有效性较 差, 还有待进一
步 完善 。
关键词: 违法违规 ; 制度 ; 管; 监 有效性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严重隐患,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而且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为了深入分析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并寻找有效的识别方法,本文将从舞弊手段的种类、案例分析以及识别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一)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财务报告中虚增或虚减资产、收入、利润等关键指标是常见的舞弊手段。
企业可能通过伪造销售合同、虚构交易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从而达到美化财务报表的目的。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往往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现象。
企业可能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转移资产等方式进行舞弊。
(三)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可能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调整财务报表,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例如,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费用、变更折旧政策等手段来影响利润。
(四)利用其他非财务信息舞弊除了上述财务手段外,企业还可能通过伪造非财务信息来掩盖其财务舞弊行为。
例如,伪造公司内部文件、编造业绩宣传等。
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某公司财务报表虚增收入和利润案例某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和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
监管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公司财务报表存在明显异常,并进一步查实了其舞弊行为。
该案例表明,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
(二)某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资产案例某公司与关联方之间进行虚假交易,将资产从公司账上转移到关联方名下。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权益。
该案例表明,关联方交易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一)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财务舞弊的关键。
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和审批程序,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力度外部审计是监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及监管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及监管对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虚假财务陈述、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现象频繁发生,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对上市公司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任务。
1.虚假财务陈述虚假财务陈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中采取欺诈手段,隐瞒或歪曲真实情况,以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直接造成的危害是误导投资者,破坏市场公信力,间接的危害是破坏资本市场生态,影响经济稳定。
2. 财务造假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业绩、财务数据等手法,来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以此欺骗投资者获得不当利益,对金融市场信誉和经济秩序造成损害。
3. 内幕交易内幕交易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高管、董监事等人员,在知悉重大信息前,利用交易优势,以挽留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实行高价买进、低价抛售等操作,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1. 恶性竞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业绩和利润,采取恶性竞争手段,出现不良现象,如大肆炒作自己的业绩、虚构销售数量等,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缺乏企业文化等。
2. 利益驱动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追求私人利益,利用自身的权力或信息优势,利用各种手段非法吸收投资者的资产,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 制度不健全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建设,如果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就会给上市公司创造空间,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率增加。
1. 企业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可能会到资金链断裂、违约、被举报等情况,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性受到影响。
2. 投资者风险上市公司采取虚假财务报表和内幕交易等行为,导致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对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3. 资本市场的信誉风险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声誉,也会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信誉,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四、监管对策加强上市公司法律制度的健全性和完备性,严格执行证券法、公司法、财务报告制度等法律法规,增加违法成本。
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处罚效果的研究
文 章 编 号 :00—52 20 )1 0 3 4 10 8X(02 1 —08 —0
上 市 公 司 违 规 信 息 披 露 处 罚 效 果 的研 究 ‘
文 守逊 ,杨 武
(. 1 重庆 大 学 工商 管理 学院 , 重庆 4 0 4 ; . 庆 大学 计 算机 学院 , 庆 4 0 4 ) 0042 重 重 0 O 4
摘 要 : 市 公 司违 规 信 息披 露 是 公 司 不规 范 治 理 下 违规 成 本 一收 益 的 预 期 结 果 , 国证 监 会 、 深 上 中 沪 交 易所 对 违 规 信 息 披 露 处 罚 并 未 威 慑 和 阻 止 违 规 行 为 收 敛 , 者 提 出违 规 信 息 披 露 处 罚 实 际 效 果 的 问 笔
题 , 利 用 S R模 型 事件 分 析 方 法和 统 计 资 料 对 此 进 行 实证 分 析 。研 究表 明 处 罚 没 有 足 够威 慑 力 、 并 U 市场
对 处 罚 反 应 与 处 罚 公 开 性 和 力 度 正相 关 、 罚 总体 上 未 增 加 违 规 信 息 披 露 成 本 ; 者 对 为提 高 中 国证 券 处 笔
市场 效 率 和 信 息披 露 监 管有 效 提 供 了基 于 实证 研 究 的 建 议 。
关 键 词 : 息 披 露 ;处 罚 效 果 ;超 额 日收 益 率 ;事 件 影 响 信
中 图 分 类 号 : 2 4 1 F 3 .1 F 2 . ; 8 0 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据表 1 见 , 可 上市 公 司 违 规 信 息 披 露 行 为 主要 为 : 1信 息 披 露 不 真 实 , 意 歪 曲 真 实 信 息 或 披 露 不 当会 ) 有 计 处 理 的误 导 性 财 务 报 告 , 资 金 投 向 和 利 润 构成 ; ) 如 2 信 息 披 露 不 充 分 , 意 遗 漏 隐 瞒 或 不 及 时 披 露 重 大 事 故 项 , 公 司债 务 、 外 担 保 、 联 交 易 和法 律 诉 讼 ; ) 如 对 关 3 未 经 批 准 擅 自披 露 或 者 配 合 证 券 操 纵 的合 谋 信 息 披 露 行
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摘要】本研究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进行评价研究,通过综述前期研究,构建理论框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
在实证分析阶段,我们将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效率的度量和评价,来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不同管理措施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最终结合各阶段研究结果,总结出关于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的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上市公司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决策参考,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关键词】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前期研究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研究总结、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上市公司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部分。
上市公司的管理有效性评价是对公司管理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绩效水平的一种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公司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面临的管理挑战和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对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进行研究和评价,对于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探讨影响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的因素,为上市公司提供科学的经营管理建议,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提高公司价值。
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在研究目的部分,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的相关问题。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其管理水平和绩效,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财务报告作为企业信息披露的重要手段,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投资者决策、市场资源配置以及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频发,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因此,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并加强监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及其监管策略,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及危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主要包括虚构利润、提前确认收入、滥用会计估计等。
这些行为往往伴随着财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失效等问题,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真实经营状况,进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此外,财务报告舞弊还会损害企业信誉,降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企业健康发展。
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方法(一)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是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发现异常数据和不合理变动。
此外,还可以运用统计抽样、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潜在舞弊行为。
(二)审计法审计是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重要途径。
审计人员应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检查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和依据,发现可能存在的舞弊线索。
此外,审计人员还应关注企业关联方交易、重大资产重组等高风险领域,深入调查和了解企业业务背景和经营环境,以揭示潜在舞弊行为。
(三)调查取证法调查取证法是揭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关键手段。
通过实地调查、函证、访谈等方式收集企业内外部信息,包括员工举报、媒体报道等线索,进一步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真实性。
在调查过程中,应注重证据的收集和保全,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分析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也越来越频繁。
近年来,市场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上市公司的种类繁多,有效地防止和治理这一问题似乎始终比较困难。
因此,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进行分析,给市场监管机构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提升市场的秩序,规范上市公司的操作,确保市场监管措施的有效执行,以及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可以归纳为三类:
1.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指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信息披露不真实或不准确,造成交易者无法正确了解公司的业绩及发展前景,影响投资决策。
2.披露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指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披露内容违反了现行的法律法规,比如披露利润、费用及现金流量情况时,没有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披露,或者披露内容不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3.信息披露不及时:指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披露的信息不及时,超过了规定的时间限制。
关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违规违纪行为屡查屡犯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违规违纪行为屡查屡犯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不断深入,违规违纪问题不是越查越少,而是屡查屡犯。
大致有五个方面的原因,笔者就此阐述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违规违纪行为屡查屡犯问题分析及研究随着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不断深入,违规违纪问题不是越查越少,而是屡查屡犯。
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小团体”或个人利益的驱动。
二是有些单位领导缺乏自身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
三是放纵欲望,明知故犯。
四是存在经营性单位自身发展导向驱动和利益链条的作用。
应采取以下对策:发生“屡查屡犯”问题的根本原因来自于人的思想认识。
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主要是扣紧“三个环节”。
健全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堵塞漏洞。
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大“三个力度”。
加强对纪检监察等执纪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动员企业广大员工的力量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打击。
我相信,随着企业管理人员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和通过在企业和管理人员当中营造“遵章守纪光荣、违规违纪可耻”的大氛围,违规违纪屡查屡犯问题定会得到最终解决。
近几年来,随着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企业违规违纪问题检查和处理力度也在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正常秩序的建立,促进了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但是,从近年来纪检监察工作实践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单位,违规违纪问题不是越查越少,而是屡查屡犯。
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隐瞒收入、乱列支出、盈亏不实、账外设账等等,这些问题的屡屡出现,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损害了企业、员工乃至国家的利益,也为少数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温床。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违规违纪问题之所以屡查屡犯,甚至出现攀升迹象,我认为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小团体”或个人利益的驱动。
这是违规违纪屡查屡犯的最根本原因。
从违规违纪问题的最终结果分析,多数的问题与“小团体“或个人利益有关,特别是一些所谓人人“受益”的问题,在一些单位成为公开的“秘密”,如: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用于为领导处理一些不合理的、见不得阳光的开支。
上市公司纪律处分类型
上市公司纪律处分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纪律处分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经营行为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对于违反纪律规定的上市公司,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相应的处分措施,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上市公司纪律处分类型。
一、警告处分警告处分是对上市公司违反纪律规定的一种轻度惩罚。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首次违反纪律规定时,部门会给予其警告处分,要求其立即改正错误并且不得再次出现同类问题。
警告处分通常以书面形式发出,要求上市公司在一定时限内回复并整改。
二、罚款处分罚款处分是对严重违反纪律规定的上市公司的一种惩罚措施。
当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市场秩序或投资者利益时,相关部门可以对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罚款处分旨在通过经济制裁来约束上市公司的行为,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其违纪行为负责。
三、暂停上市处分暂停上市处分是对严重违反纪律规定的上市公司的一种严厉打击。
当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严重损害市场秩序或投资者权益,且罚款等措施无法达到效果时,相关部门可以决定对该公司暂停上市。
暂停上市处分的时间一般较长,可以让公司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全面整改。
四、撤销上市处分撤销上市处分是对严重违反纪律规定的上市公司的一种最严厉的处罚措施。
当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严重威胁市场秩序或投资者权益,且罚款、暂停上市等措施无法达到效果时,相关部门可以决定撤销该公司的上市资格。
撤销上市处分将使得该公司失去上市公司的地位,并面临更严重的经济和法律后果。
上市公司纪律处分是对违反纪律规定的公司进行惩罚的一种方式。
警告处分、罚款处分、暂停上市处分和撤销上市处分是常见的几种处分类型。
通过对违规公司的处罚,可以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上市公司违规处分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苏凯玲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2期
【摘要】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违规处分公告引起的市场反应,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对违规处分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反应,滞后3个交易日,持续时间较短,总体有效性不强。
本文将样本按处分主体、处分力度等因素进行划分,结果显示市场的负面反应程度与处分主体的权威性及处分力度的强度呈正相关,而对违规主体和违规原因不敏感。
【关键词】违规处分市场反应事件研究法
一、我国证券市场违规处分现状
2009~2012年间“一会两所”共进行670次违规处分,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2011年达到最低,2012年增长率高达21.5%,说明我国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在2010~2011年得到了较好的管制,市场秩序得到改善,而2012年证券监管的有效性降低。
2012年上交所上市公司934家,纪律处分57次,涉及26家公司,深交所上市公司1455家,处分50次,涉及45家。
上交所公司违规比例为2.78%,深交所为3.09%,其市场秩序略差于上交所,但公司平均受罚次数(上交所2.19次,深交所1.11次)说明上交所违规处分的有效性不如深交所。
据统计,深交所对违规行为主要采取通报批评措施,2012年的比例高达90.4%,较为谨慎地采用公开谴责,较少采取其他措施,处罚力度较强。
相比之下,上交所主要采取通报批评和其他措施,且通报批评的比例逐渐降低,说明上交所整体处罚力度较弱。
在所有违规行为中信息披露违规比例超过50%,且呈上升趋,证券交易违规行为有下降趋势,而公司治理违规则呈现上升趋势。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12-2013年上半年沪深两市A股中被一会两所公开处分的88起违规事件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一会两所网站及CSMAR数据库。
以监管机构纪律处分公告日作为事件发生日,即T=0日。
窗口期为公告日前后各12个交易日[T=-12,T=12],估计期为[T=-180,T=-21]共160个交易日。
以中证全指行业指数分类标准对标的股票进行分类,用收盘价计算收益率,用估计期数据做回归分析,得出各标的股票收益率关于行业指数收益率的函数,并用此函数估算窗口期内标的股票的正常回报率。
实际回报率与正常回报率之差即为每日非正常回报率(AR),累计相加得到累积非正常回报率(CAR)。
计算全部样本每日的平均非正常回报率(AAR)和平均累积非正常回报率(ACAR),绘制走势图,从整体层面分析纪律处分引起的市场反应。
为了使结论更准确,对CAR进行t统计检验,如果在公告日附近,
股票的CAR显著小于零,说明负的CAR并非随机出现,而是市场对违规处分事件做出了反应。
(二)实证分析
1.市场的整体反应。
为了探究市场对违规处分的整体反应,首先考察AAR和ACAR。
下图所示,AAR在T-6至T+3日基本为负,而ACAR大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从T-6日开始下降,于T+3日达到最低,为-0.08%,随后调整趋近于0。
初步判断,违规处分引起了市场的负面反应。
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本文对CAR进行t检验,如下表所示(T+7日后),从T=-11日起,CAR迅速上升,T=-11、T=-9日在20%置信区间内显著为正,表明为预防违规处分公告使股价大幅下挫,管理层可能提前释放有利消息,促使股价先上涨,在T=0日,CAR没有显著为负,在T=3和T=4日分别在10%和20%的置信区间内为负,说明市场在公告日后的第3、4个交易日做出了负面反应,反应相对滞后。
但是从下跌持续的时间和跌幅来看,违规处分公告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说明市场认为违规处分不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对股价的影响有限。
总的来说,纪律处分公告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引起了市场短期、小幅度的负面反应,且反应滞后两天,但总体有效性较差。
2.市场对不同处分主体、处分力度的反应程度。
本文样本按不同处分主体分为证监会、深交所和上交所三类。
下方左图显示,当处分主体为证监会时,CAR在公告日前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T-8日至T-1日及T+3日至T+10日都为负值,随后小幅上升趋近于0。
当处分主体为上交所、深交所时,市场几乎没有负面反应。
说明市场对证监会处分决定在公告日前后均做出了较为强烈的负面反应,且公告日后的反应稍有滞后,更为强烈。
处分力度从重到轻可以分成行政处罚、公开谴责、通报批评。
下方右图显示,市场对行政处罚的负面反应最强烈,表现为T-5日至T-1日和T+3至T+10日CAR大幅下降,且明显为负;其次是公开谴责,表现为从T-2日开始CAR大幅下降,虽然仍为正数,但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可以看出市场对通报批评几乎没有反应,CAR在公告日前5个交易日内缓慢下降,公告日后又呈现上升趋势。
说明市场的负面反应程度与处罚力度的强度呈正相关。
3.市场对不同违规类型、违规主体的反应程度。
本文样本按违规主体分成公司股东、公司、关联方、高管和其他五类。
结果显示,当违规主体为关联方时,市场的负面反应最为强烈,CAR一直处于负的水平。
当处分类型为其他时,CAR在T-6日至T日、T+4日至T+6日以及T+8日至T+11日为负,由于第三方中包括中介机构,当这些原本独立的中介机构受到纪律处分时,市场对其服务的上市公司的质量更为担忧。
其他情况下,市场没有做出负面反应,反而可能会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做出积极回应。
本文样本按违规类型分为公司治理违规、信息披露违规、证券交易违规和其他违规四类。
结果显示,市场对违规原因并不敏感。
三、总结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惩戒措施效果不明显、威慑力不足。
本文建议:一是监管机构加强处分力度,对恶性违规事件可以由证监会作出处分决定;二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有针对性的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证券监管效率。
作者简介:苏凯玲(1988-),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