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工作方法探析

合集下载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论文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论文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必然的。

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关注。

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应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从档案的角度研究如何以建档的方式对非物质的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无形变有形的创造”和如何对“创造成果”进行保护的一些设想及相关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无形的但又是活态的方式存在,这似乎与档案不着边际。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以及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运用档案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可能。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全文如下: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珍贵的宝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处于濒危状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

档案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在保护非遗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

笔者结合日常工作阐述了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实际利用。

关键词:档案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我国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连续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2006年又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后各省市有关单位积极展开保护工作,并公布了本属地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其生命力,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

这其中多数环节都需要当地或更高级别档案馆协助和配合。

例如确认环节需参考档案馆现存资料,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性;立档是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档案;保存是用文字、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系统的记录,并搜集有关实物资料,保存并合理利用的过程;保护指用各种具体办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都与档案馆密切相关,同时需要博物馆、图书馆等配合。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摘要】本文综合档案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介绍档案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然后分析档案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以及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途径。

接着探讨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并强调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强调在档案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推动。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档案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与合作。

【关键词】关键词:档案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重要性、挑战、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论文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变得愈发重要。

而档案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档案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探讨档案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探讨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途径,并剖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通过对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档案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凸显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实践指导与帮助。

1.2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独特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消失的风险。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作为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关于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还相对不足。

本研究旨在探讨档案管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靠口传心授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许多技艺也濒临灭亡,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实物与文献资料丢失或被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已經刻不容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实活动的记录,具有原始记录性,也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档案的本质属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借鉴了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

本文以保定老调为例,从档案学视角出发,运用档案学的基本原理,借鉴档案工作中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研、利用等各项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效保护。

一、老调概况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距今已有约二、三百年的历史。

保定老调的唱腔质朴激越,雄浑宽厚,给人一种深沉凝重、气势恢宏的感觉,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方那种忠肠烈骨、慷慨悲壮的民族特质,其表演自然流畅、亲切朴实,举手投足间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1958年,邓小平就有“保定有宝,老掉不老”评语。

老调艺术的健康发展,对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娱乐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的趋势,保定老调继承人数量减少,观众群体萎缩,且保定老调剧目生产创新性不够,演出团体经费不足,难以吸引观众。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以档案学的视角,运用档案学原理,将老调文化无形化为有形,利用档案式保护的方法进行有效保护。

二、老调档案管理的内容参照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保定老调的基础材料、特点和自然形成规律,将保定老调的档案分为项目本体档案、传承保护研究档案和申遗档案三类。

1.项目本体档案项目本体档案即作品本身的文字记录、图表、照片、录音录像、光盘实物等。

保定老调艺术的项目本体档案归档范围包括老调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分布情况、创作材料及其唱腔、板式、曲牌、行当、曲谱、剧本、化妆等所有载体形式的档案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试析档案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及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试析档案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及作用

途 径 , 一 种 “ 态 文 化 ” 被 许 多 专 家 和 学 者 称 为 是 活 ,
“ 化 活 化 石 ” 文 。


非 物质 文 化 遗产 概 述
第 一 , 非 物 质 文 化 的 载 体 和 传 播 媒 介 的 特 殊
性 。 非 物 质 文 化 的 载 体 和 传 播 媒 介 是 人 , 传 播 方 其 式 是 口传 心 授 , 种 传 播 方 式 主 要 是 依 靠 人 脑 记 忆 这
关键词 : 案馆 档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保护 优 势
言 : 2) 演 艺 术 ; 3) 会 风 俗 、 仪 、 庆 ;4) ( 表 ( 社 礼 节 ( 有
关 自 然 界 和 宇 宙 的 知 识和 实 践 ; ) 统 的 手 工 艺 技 ( 传 4
能。 从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 概 念 和 其 所 包 含 的 范 围
录 。 第 二 , 案 工 作 者 可 以利 用 档 案 文 献 中 所 提 供 档 的信 息 , 社 会 民众 所 收 集 的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进 行 对
初 步 的筛 选 鉴 别 , 保 证 这 些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档 案 以
亡 的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档 案 馆 有 着 义 不 容 辞 的 责
保 存 , 参 悟 体 验 中 形 成 主 观 知 识 又 靠 人 脑 记 忆 传 在 播 , 有 很 大 的 时 间 局 限 性 和 空 间 局 限 性 。 随 着 时 具
( )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 概 念 、 生 背 景 及 一 非 产 特性 。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价 值 被 真 正 认 识 是 在 1 7 7 9 年 , 合 国教科 文组织在 有 关遗产 保护 的第 一期计 联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生命力 的一种保护模式。
1 . 必须保证各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环节都发挥充分 的作用 。( ) 1建档与整理 档案 的基础性作用。 建档本身并不能实现非遗的保护和抢救 , 因为 非遗是活生态的 ,一旦从社会 中消失 ,对它的保护本身就是失败
合理 的体现在把相关 的知识和信息用档案 的方式固定下来 ,即通 过文字、 图表 、 录音录像 等形式记录保存起来 , 从而使非物质文化
研究 、 宣传普及 , 从而产生的对非物质文化生存环境改善 , 提高其
之所以成为档案 , 不是因为物质载体有什么价值 , 而在于其记 录的
信息和知识的价值性 。 所以不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档案 , 其共 同的指向都是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也许这样 的原因把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和档案联系起来 ,档案式保护的重点也就似乎合情
出现并不能说就实现 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 , 人们不禁会 问,
存在于档案之中而消失于社会生活的习俗我们还可以称之为非 物 质文化遗产吗? 有的学者主张档案馆加强对 申遗 资料 的整理和归档 ,或者是 对档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研究 ,但我们也很难把这种 活动单独归结为非物质文化的档案式保护 ,虽然这种活动与非物 质文化 的保护有着蛛丝马迹的关 系,它对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状态 也没有直接地改变。那么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在什 么地方 , 我们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呢? 如果我们 不换个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 ,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特点极
中去 ,继而改善非物质文化存在的软环境。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在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中明确指 出, “ 所谓 保护” , 就是“ 指采取
措施,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 档案式保护模 式必须是基于 生命力的保护 , 脱离了对 生命力的保护 , 档案式保护就失去了存在 的合理 l 生。 二、 如何实现档案式保护 基于以上的探讨 ,我们可 以给档案式保护下一个相对比较合 理的定义 , 简单而言 , 就是基于档案而产生 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特点、挑战以及应对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实际操作。

在结论部分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背景,现状,意义,特点,挑战,应对措施,案例分析,建议,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则是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管理,可以记录和保存传统技艺、习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确保其得以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还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管理,可以展示国家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国家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背景和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的非物质精神财富,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人类的文化传统和认同,是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作为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场所,县级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县级文化馆应当重视和关注的重要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本文将就县级文化馆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探讨,共同探讨一些举措和经验。

一、建立完善的档案和资料库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和资料库。

县级文化馆应当着力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包括音像资料、图书资料、实物资料等在内的完整档案和资料库。

通过档案和资料库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方便了对非遗项目的研究和挖掘。

二、策划举办多样化的非遗保护活动县级文化馆可以通过策划举办多样化的非遗保护活动,让更多的人们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可以组织非遗展览、非遗传统技艺培训、非遗文化节庆等活动,吸引公众的参与和关注,推动非遗项目在当地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向公众普及非遗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三、加强非遗项目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加强非遗项目的申报和保护工作是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

县级文化馆应当加强对本地区非遗项目的申报和保护工作,鼓励非遗传承人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同时加强对非遗项目的认定和保护力度。

通过加强申报和保护工作,可以更好地保护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确保非遗项目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非遗传承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非遗传承工作已成为一种重要方式。

县级文化馆可以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建立非遗数字展示馆、开展非遗项目的线上展示和传播、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和保护等,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推动非遗传承工作,让非遗项目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逐渐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县级文化馆作为地方文化事业的主要承担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县级文化馆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一些具体的举措和思路。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登记工作县级文化馆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小组,深入田野进行调研,走访民间艺术家和传承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形态和传承情况,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和登记档案。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为后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培训县级文化馆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传统艺术大师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培训,包括技艺传承、传统工艺技术、相关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培训活动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技艺示范、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爱好者从中获益,增强他们的传统技艺和文化意识。

三、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推广活动县级文化馆可以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展销等活动,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给公众,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关注度。

可以借助当地的重大节庆活动、文化艺术节、旅游节等场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推广工作,吸引游客和民众参与,激发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县级文化馆可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建立专门的传承工作室或培训中心,提供传承人和爱好者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场所。

传承基地可以展示传统工艺品,设置互动体验区,举办非遗表演和工艺制作活动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和保护法规宣传工作县级文化馆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相关专题论文和研究报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经验总结,为后续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文/山东师范大学 赵燕丽【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是祖辈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也是重要的档案资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方法中,档案化保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

本文从档案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

如文书档案、电子档案、音像档案及实物档案。

简单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物化的档案形式保存起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必要性(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其自身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加之现代化、工业化的冲击和商品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失去适合的生存土壤和社会环境,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人也呈现老龄化趋势,非遗技艺“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为非遗申报提供依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申报者必须提交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保护计划、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等。

丰富、真实的非遗档案在申报过程中能够发挥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为申报成功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具有极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随着近几年国家各项非遗保护措施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带动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素。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作者:赵燕丽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2019年第01期【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是祖辈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也是重要的档案资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方法中,档案化保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

本文从档案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

如文书档案、电子档案、音像档案及实物档案。

简单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物化的档案形式保存起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必要性(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其自身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加之现代化、工业化的冲击和商品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失去适合的生存土壤和社会环境,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人也呈现老龄化趋势,非遗技艺“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为非遗申报提供依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申报者必须提交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保护计划、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等。

丰富、真实的非遗档案在申报过程中能够发挥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为申报成功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具有极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随着近几年国家各项非遗保护措施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带动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研究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地理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其保护工作面临着很多挑战。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讨了其价值、意义和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研究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人类口述或实践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技能、表演、传统、仪式、节日等非物质文化元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档案是指记录和保存信息的载体,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

档案化保护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电子化,并整理成档案的过程,以便更好地保存和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价值和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一,档案化可以更好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离散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档案化的方式进行收集和整理,提高信息的保存和传承效率。

其二,档案化可以方便后代学习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容易被后代学习和研究,保证其传统技艺和知识的延续。

其三,档案化可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价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档案化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可以提升其知名度和价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困境。

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其档案化工作面临挑战。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有特点,其档案化工作必须考虑到这些差异性,并制定相应的档案化方案。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所需的技术和设备的投入较大。

档案化工作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如数字化设备、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但这些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且维护和管理也需要相应的人力和物力。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分析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分析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分析【摘要】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历史价值。

本文通过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析和档案式保护的概念解析,探讨了档案式保护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结合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当前档案式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强调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展望了未来档案式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蒙古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式保护, 分析, 特点, 概念解析, 现状分析, 非遗传承, 问题与挑战, 策建议, 未来展望, 重要性.1. 引言1.1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分析的重要性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族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他们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和生活智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已经被提出并逐渐受到重视。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分析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式保护,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保存它们的历史渊源、技艺技法、传承规律等重要信息。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也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档案式保护还可以促进非遗传承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有效解决传统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辟更加可持续的道路。

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重要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背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分析的重要性,需要从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入手。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实践的历史沉淀,传承着蒙古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承载着蒙古族人民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自信。

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随着时代的推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日益突出。

而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显得更为重要。

将档案管理视角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仅能够更加科学地记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发挥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在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规范记录、保管和利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记录,建立相应的档案体系,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以及制定出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推广措施等,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有效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角度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和演变,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加全面、详细和科学的记录方法。

通过档案管理,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体系,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保管得到有效的执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全面、细致的记录和保护。

2.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档案管理角度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一个长期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可以有效地跟踪并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演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策略。

通过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政策,不仅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生命从档案管理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没有终点,其保护和发展都需要在不断地完善中去实现。

这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通过档案管理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发现、记录、保管、传承和发展,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长期稳定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档案管理员扮演着关键角色。

谈档案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谈档案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谈档案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ICH)作为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社会文化多样性、保持文化认同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而档案馆作为保存、研究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机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档案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提出相关建议。

档案馆的角色档案馆作为一种专门收集、保存、研究和展示档案资料的机构,扮演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角色。

以下是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几个方面:1.档案记录:档案馆通过收集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档案资料,为后人世代传承和研究提供珍贵资源。

这些档案记录包括口述历史、艺术表演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的资料。

2.数字化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档案馆可以采用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保护。

这样可以避免原始资料的破坏或丢失,并且提供更方便的存取方式。

3.研究与传播:档案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对档案资料的研究和整理,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和演变过程。

同时,档案馆也可以通过展览、教育活动等方式,向公众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价值,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档案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方参与档案馆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组成跨部门、跨机构的工作团队,共同制定保护计划,并进行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 档案数字化档案馆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保护。

将这些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确保其长期保存不受破坏和丢失的风险,并且提供更便捷的存取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实困境与原因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实困境与原因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实困境与原因分析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管理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潍坊市档案馆和聊城市档案馆的实地调研,发现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对非遗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困境进行总结,从主、客观角度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困境;原因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笔者对山东省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潍坊市档案馆和聊城市档案馆进行了实地调研,旨在较为全面地了解目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实困境,推动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学术研究。

一、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困境1. 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和非遗保护工作关系认识不到位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档案工作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内容认识不全面。

在与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交谈中,这一问题十分突出。

该中心负责人认为非遗档案管理对于非遗保护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为申遗工作提供证据资料。

这种认识明显得削弱了非遗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非遗档案工作并不只是体现在非遗保护中的“建档”环节和提供证据资料上,应该从全局上认识非遗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2. 非遗档案的概念和范围不明确非遗档案是档案家族中的新兴成员,学者虽然对其概念进行了研究,但是定义过于模糊,范围界定也未达成共识。

而在非遗档案管理实践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管理什么”的问题。

如果这一问题没有解决,该项工作必然难以实施。

非遗档案是具有原始记录性的固化信息,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和实物档案等不同载体,其范围应该主要包括项目板块和传承人板块等。

申遗工作档案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非遗档案。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档案馆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档案的认识大多仅局限于申遗工作档案,而收集管理的也只是申遗工作档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档案就只能算作一般的文书档案进行立卷归档。

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传承方面,以个人行为居多,通常依靠前人的“口传身教”。

由于缺乏固定的物质载体作依托,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近濒危,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旨在使无形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物质依托,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见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演变过程及其各个阶段的文化特征,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状态和存续情况,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各项工作,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典型传承群体的自然状况、文化背景、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在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第一,地方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真实记录了某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和历史演进过程,它根植于一定区域的文化传统中,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彰显出与众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性。

第二,内容丰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了几千年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涵盖领域宽、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形式包括口头表述、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其中表演艺术又包括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说唱等。

第三,载体多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活态的文化形式,光用文字很难表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载体具有多样性,能够直观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方便研究者多方位、多层面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更为直观可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有效途径2.1加强法治建设,走上良性轨道各级档案管理机构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岗位责任、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借阅流程等,对非遗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进行细化、具体化,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常态化轨道。

谈档案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谈档案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谈档案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非物质性或无形性、活态性或动态性、传承性或延续性等特点,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二、档案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历史一般来讲,地方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记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档案资料,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尚保存着诸多完好的非物质文化信息。

很多特殊载体的档案,如剪纸、刺绣、皮影、面塑、纸扎、布贴、香包、印染等等,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

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日益凸现。

档案馆在保存历史史料的同时,辅之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的文化信息,不仅是对馆藏的丰富与发展,而且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进而实现对历史的全面记录。

三、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1、为申遗提供全面、完整的相关资料和鉴定凭证。

第一,档案馆可利用馆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调出第一手材料,为项目的申报提供大量翔实有力的佐证。

第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

在申遗中,就可能出现大量无考证的记录,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原始记录就可为申报材料提供真实性鉴定。

2、建立、保存申遗过程中形成的档案。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近年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县级文化馆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作为文化传播和保护的重要机构,县级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针对县级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举措做一些探讨。

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县级文化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首先需要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

该档案资料应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沿革、传承人物、相关技艺、传统习俗等。

文化馆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科学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这样不仅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依据,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和问题,并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县级文化馆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交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物的生活状况、传承情况和困难问题,为后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承担者,传承人的培训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县级文化馆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和老一辈传承人员进行技艺传授和理论讲解,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和传承能力。

也可以在培训班中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让不同地域、不同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四、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和演出活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文化馆可以组织举办相关的展览和演出活动。

通过展览展示和演出表演,让群众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魄力,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

通过举办此类活动,也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 ,对这些 国家 级非物 质文 化遗产 代表性 项 目代表 性 传承 人及其所 代表项 目的建档 工作在各 级档案 部 门尚未 进 行 ,随着 时间的推移 ,难 免给非 物质 文化遗产 项 目及其 代表性传承人建档工作带来不 可挽 回的损失 。
( 三 )档案部 门在非遗档案保护 宣传 工作 中严重 缺位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因 独特 的活 态性 导 致 其 极 易 流 失消 亡 ,档 案部 门对非遗 项 目及其代 表性传 承人 的建档 及宣传
保 护工作 现状 不容乐 观 。利用档 案部 门得天独 厚 的软硬件 条 件 ,借 鉴档 案管理 的方 式对非 物质 文化遗 产予 以建档保 护势在 必行 。通过 建章立 制 ,明确建 档范 围 ,科学 掌控非 遗 档案 归档材 质 和标 准 ,采取分 级建 档策 略 ,参 照重大 活 动 档 案 和科 技 档 案 收集 归 档 的 方法 ,完 成非 遗 档 案 的 收 集 、整 理 、编 目等具 体 的管理工 作 ,为非物 质文化遗 产保 护工作做 出有 意义的探索。 2 0 0 3年 1 0月 l 7 日联 合 国发布 《 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
及其 有关 部 门对 非物 质文 化遗产有 了明确 的认 知 ,并 对建 档工作有 了明确规定 ,从 而引起 社会 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3 7
1 . 1 0 %
9 . 21 %
O . 1 5 %
1 . 8 6 %
非物 质文化遗 产是人类文化 “ 活的记忆 ” ,主要体 现为 精神 领域 的创造 活动 ,大 多以非物 质活态 的形 式存在 ,具
还未对其进行建 档保 护就已经 流失 消亡的现象。
( 二 )档案部 门对 非遗项 目代表 性传承人 的建档工作 尚
未进 行
非 物 质文 化遗 产项 目代表 性 传承 人 的年 龄跨 度极 大 , 其 中不乏超 过 8 O 岁高龄 的耄耋老人 。根据 中国非物 质文化 遗产网 ( h t t p : / / W w w . i h c h i n a . c n / ) 公 布 的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全 国现有 的 1 9 8 6 位 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 项 目 代表性传 承人 中 ,1 9 3 7 年以前出生的耄耋老人达 6 6 7 位 ,占 总数 的 3 4 % 。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情况表
I 档 苑论 坛 l
的非 遗项 目档 案材 料 的保 护工作 却未 能与之 同步进 行 ,现
状堪忧 。主要表现为 :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
保护工作方法探析
文/ 董 红 霞
( 一)存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建档业 已流失消亡的现象
这 主要 是 由于 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 的特 殊 性 所 导 致 。例 如 ,作 为我 国非物质 文化遗 产 的戏剧 ,据 中国艺术研 究 院 中 国民族 民间文化保 护工 程国家 中心提 供 的一项最新 调查 资料表 明 ,1 9 8 2 年我 国有文字 记载 和演 出活 动 的剧 种 ,尚

1 9 3 0 - 1 9 3 9芷 4 7 3
1 1 3
2 3 . 8 2 %
5 . 6 9 %
1 9 4 0 - 1 9 4 9焦 6 6 6
1 7 1
3 3 . 5 3 %
8 . 6 1 %
1 9 5 0 - 1 9 5 9焦 3 4 2
6 7
有3 9 4 种,目 前还在 舞台上演 出的剧种 只剩 1 0 0 多种 ,能为
大家 稍稍 熟 知 的剧种 则 不 到 5 0 种 ,2 0 年 消失 了上 百个 剧
种 ,流 失速度 惊人 。其他类 别 的非 遗项 目特别 是无法 用纸
质 材料 记录 的非物质 文化遗 产也不 同程 度地存 在档案 部 门
有 多样性 、无形 性 、活态性 、地域 性 、动 态性 、不可 再生 性等 特点 ,一旦 遭到破 坏 ,就将永 远消亡 。因此 ,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档案资 源保 护正 面临着严 峻 的挑 战 ,文化生 态环 境 的逐渐 改变对 非物质 文化遗 产 的保 护极 为不利 ,城镇 化 建设 和时 间的流 逝 以及 传承人 的辞世 使得 部分非 物质文 化 遗产 档案 资源很 容易 陷入破坏 甚至逐 渐消 失的窘境 ,档 案 部 门应充分 重视 这类档 案 的建 档管理 工作 ,为非 物质 文化 遗产档案式保护贡献 自己的力量 。
出生时间段 人数 其 中女性 占总人数 其 中女性 占 百分 比 总人 数百分 比
l 9 1 0 — 1 9 l 9 年 2 2
1 9 2 0 - 1 9 2 9芷 1 8 3
产公 约 》后 ,国务 院决定设 立 中国的 “ 文化遗 产 日”并颁 布实 施 《 国务 院关 于加强文化 遗产保护 的通 知》 ,各级政府
0 . 3 5 %
0 . O 5 %

以档 案管理 的方 式对非 物质 文化遗产 建档 保护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必 要 性
自设 立文 化 遗 产 日以来 ,我 国非 遗保 护 取 得 一定 成 绩 。 国务 院 先后 批 准分 别 于 2 0 0 6年 、2 0 0 8 年和 2 0 1 1 年、
1 7 22 %

3. 37 %
1 9 6 0 - 1 9 6 9拄 2 5 8
7 9
1 2 . 9 9 %
3 . 9 8 %
l 9 7 0 —1 9 7 9年
1 9 8 0 - 1 9 8 9 芷
3 3



1 . 6 6 %
0 . O 5 %
2 0 1 4 年命 名 了 四批 国家 级非 物 质 文化 遗产 名 录共 计 1 3 7 2 项 ,国家级非 物质文 化遗产代 表性 项 目代 表性传 承人 1 9 8 6 位 ,涵盖 了 民间 文学 、传统 ( 民 间 )音 乐 、传 统 ( 民间) 舞蹈 、传 统戏 剧 、曲艺 、传 统体 育 ( 游 艺与杂 技 、杂技与 竞技 ) 、传 统 ( 民间)美 术 、传统 手工技艺 、传 统医药 、民 俗 等所有 非遗项 目类别 。 同时 ,制 定 了 “ 国家一 省一 市一 县” 4 级保护体 系 ,各省 、直辖 市 、自治 区也都 建立了 自己的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