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 ISO22000-2005标准的理解
ISO22000 2005标准条款7.4的理解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7.4的理解7.4 危害分析7.4.1 总则食品安全小组应实施危害分析,以确定需要控制的危害,确定为确保食品安全所要求的控制程度,并确定所要求的控制措施组合。
7.4.2 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7.4.2.1 应识别并记录与产品类别、过程类别和实际生产设施相关的所有合理预期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
识别应基于以下方面:a) 根据 7.3 收集的预备信息和数据;b) 经验;c) 外部信息,尽可能包括流行病学和其他历史数据;d) 来自食品链中,可能与终产品、中间产品和消费食品的安全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应指出可能引入每一食品安全危害的步骤(从原料、加工和分销)。
7.4.2.2 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a) 特定操作的前后步骤;b) 生产设备、设施和(或)服务和周边环境;c) 在食品链中的前后关联。
7.4.2.3针对每个识别的食品安全危害,只要可能,应确定终产品中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
确定的水平应考虑已发布的法律法规要求、顾客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顾客对产品的预期用途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确定的依据和结果应予以记录。
7.4.3 危害评估应对每种已识别的食品安全危害(7.4.2)进行危害评估,以确定消除危害或将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是否为生产安全食品所必需;以及是否需要将危害控制到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应根据食品安全危害造成不良健康后果的严重性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对每种食品安全危害进行评估。
应描述所采用的方法,并记录食品安全危害评估的结果。
7.4.4 控制措施的选择和评估基于 7.4.3 的危害评价,应选择适宜的控制措施组合,使食品安全危害得到预防、消除或降低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在选择的组合中,应对 7.3.5.2 中所描述的每个控制措施,评审其控制确定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性。
应按照控制措施是需要通过操作性前提方案还是通过 HACCP 计划进行管理,对所选择的控制措施进行分类,应使用符合逻辑的方法对控制措施选择和分类,逻辑方法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评估:a) 针对实施的严格程度,控制措施对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效果;b) 对控制措施进行监视的可行性(如适时监视以便于立即纠正的能力);c) 相对其他控制措施,该控制措施在系统中的位置;d) 控制措施作用失效的可能性或过程发生显著变异的可能性;e) 一旦该控制措施的作用失效,结果的严重程度;f) 控制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地建立并用于消除或显著降低危害水平;g)协同效应(即两个或更多措施作用的组合效果优于每个措施单独效果的总和)。
ISO22000标准培训
1. 这些原料极易滋长致病菌
2. 包括未加工和已加工过的原料形式
生物敏感原料一览表
乳/乳制品:包括蛋白;不包括:乳糖
香料/香草(不包括以酒精/溶剂萃取物
酵母介质 酵母/酵母提取物
蘑菇类 椰子
酶/皱胃骆蛋白(不包括微生物源) 凝胶
蔬菜及制品 茶粉、胡椒粉 种籽及制品
肉/鱼/禽产品/海产品
谷物及制品(不包括淀粉)
使食品消费产生不安全(生病,受伤害 )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状况
危害分类
生物危害 化学危害 物理危害
生物 物理 化学
危害对产品影响
变质 生病
不吸引人的 异味
伤害 异味
中毒
生物危害:
致病细菌 Bacteria (沙门氏菌、肉毒梭状孢杆菌、李
氏特杆菌、金葡、空肠弯曲杆菌、霍乱弧菌、产气荚膜杆菌、
食品安全风险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为什么要HACCP
消费者需要 消费者需要安全的产品 立法和执法机构推荐和要求 给生产以自信、保证、对品牌的保护 可以验证和审核 产生可供法律诉讼使用的证据 得到了保险公司的认可
部分食品安全事件
1.2000年日本雪印乳业大阪工厂低脂巴氏杀菌奶金黄 色葡萄球菌污染。导致14500人生病,经济损失22亿 美元,21家工厂关闭。
Clostridium botulinum 肉毒梭菌
Proteolytic 蛋白水解型 Non-proteolytic非-蛋白水解型
Clostridium perfringens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 菌
Bacillus cereus 蜡状芽孢杆菌
植物性致病菌 (VP)
Salmonella spp 沙门氏菌
污染的产品: 有害物质种类繁多 世界性的事件 三种类的危害(物理、化学及生物)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对企业经营成本的影响 消费者不正确使用造成的后果
关于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确认
关于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确认确认确认,按照ISO22000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是指获取证据以证实由HACCP计划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管理的控制措施有效。
定义的核心是通过证据来证明控制措施本身的科学有效。
因此,组织在进行对于控制措施的确认活动时,应重点关注确认活动的目的、确认活动的时机以及确认活动的方法。
确认的目的目的是组织在实施具体的控制措施之前,通过不同的确认方法,来判定控制措施本身是否能起到对于相应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作用,最终确定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
确认的时机针对确认活动的目的,在实施确认活动时一般是在控制措施实施之前来进行。
如果出现其他的控制措施、新技术和设备,控制措施发生变更,产品(配方)发生变化,识别出了新的或正在显现的危害或者危害发生的频率变化了,或体系发生未知原因的失效等,体系也需要重新确认。
可以这样讲,在组织对于最初的控制措施进行合理确认后,任何的影响到控制措施的有关变化,都应导致控制措施的确认。
实施确认活动的方法确认过程为控制措施组合实现满足可接受水平的产品提供保证,常见的确认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参考其他组织实施的确认、科学文献、经验知识(或历史经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参考同行或其他企业的管理方法、工艺控制要求是组织在实施确认活动中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但在具体的使用当中,若参考他人完成的确认,应注意确保预期应用的条件与所参考的确认中识别的条件相一致。
如:某企业对于工器具消毒使用100ppm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消毒,组织在参考该企业的控制措施制定自身的消毒控制措施时,应注意生产的产品品种、产品风险等级水平、环境卫生条件等是否相一致,以进行相应的调整。
实验室的试验模拟过程条件。
通过实验室的试验模拟过程,可以对于生产工艺参数的合理性进行确认。
组织在实施试验模拟确认时,应注意一是,实验室的条件应逼真,尽量的等同于生产条件,以达到数据的真实性;二是,通过模拟试验得到的数据,在生产中应进行现场跟踪确认。
ISO22000 2005标准条款7.10.3的理解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7.10.3的理解7.10.3 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7.10.3.1 总则除非组织能确保如下情况,否则应采取措施处置所有不合格产品,以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食品链。
a) 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已降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b) 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在进入食品链前将降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见 7.4.2);c) 尽管不符合,但产品仍能满足相关规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
可能受不符合影响的所有批次产品应在评价前处于组织的控制之中。
当产品在组织的控制之外,并继而确定为不安全时,组织应通知相关方,并启动撤回(见7.10.4)。
注:“撤回”包括召回。
处理潜在不安全产品的控制要求、相关响应和授权应形成文件。
7.10.3.2 放行的评价受不符合影响的每批产品应在符合下列任一条件时,才可作为安全产品放行:a) 除监视系统外的其他证据证实控制措施有效;b) 证据表明,针对特定产品的控制措施的组合作用达到预期效果(即符合 7.4.2 确定的可接受水平);c) 抽样、分析和(或)其他验证活动的结果证实受影响批次的产品符合确定的相关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
7.10.3.3 不合格品的处理评价后,当产品不能放行时,产品应按如下方式之一进行处理:a) 在组织内或组织外重新加工或进一步加工,以确保食品安全危害得到消除或降至可接受水平;b) 销毁和(或)按废物处理。
以上是标准条款内容,以下是对标准条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潜在不安全产品/不合格品控制的目的防止潜在不安全产品进入食品链(2)潜在不安全产品/不合格品的处理步骤建立和保持潜在不安全产品/不合格品控制的文件,对潜在不安全产品的控制要求、相关响应以及处理的职责和权限作出规定。
① 识别不合格品/潜在不安全产品。
一旦发现不合格品/潜在不安全产品,应及时作出标识以示与合格品的区别,并做好必要的隔离。
应保证可能受不符合影响的所有批次产品应在评价前处于组织的控制之中。
ISO22000几个理解要点
ISO22000:2005几个理解要点
(一)卫生控制八大方面: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员工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二)前提方案:ISO22000标准中对“前提方案”的定义是“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供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
前提方案仅涵盖硬件和卫生控制方面
(三)操作性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应形成文件,其中每个方案应包括如下信息:
a) 由每个方案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见7.4.4);
b) 控制措施(见7.4.4);
c) 监视程序,以证实实施了操作性前提方案;
d) 当监视显示操作性前提方案失控时,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分别见
7.10.1和7.10.2);
e) 职责和权限;
f) 监视的记录。
* 理解要点
监视频率低于HACCP计划;
与HACCP计划所管理的控制措施存在互动;
可接收水平的变化,以及影响控制措施和确定危害的条件变化,都可能导致变化。
注意:操作性前提方案可以是计划、程序或作业指导书。
(四)操作性前提方案与CCP的区别:
CCP关键控制点,有关键限值
操作性前提方案没有关键限值。
ISO22000 2005标准条款8.2的理解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8.2的理解8.2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对于包含在操作性前提方案中和 HACCP 计划中的控制措施实施之前以及变更后(见8.5.2),组织应确认(见 3.15):a)所选择的控制措施能使其针对的食品安全危害实现预期控制;b)控制措施及其组合时有效,能确保控制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并获得满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的终产品。
当确认结果表明不能满足一个或两个上述要素时,应对控制措施和(或)其组合进行修改和重新评估(见 7.4.4)。
修改可能包括控制措施(即过程参数、严格程度和(或)其组合)的变更和(或)原料、生产技术、终产品特性、分销方式、终产品预期用途的变更。
以上是标准条款内容,以下是对标准条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确认的目的① 证实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的组合能使相应的食品安全危害达到预期的控制水平。
② 证实控制措施的整体结合能使最终产品满足已确定的可接受危害水平。
(2)确认的项目确认的项目包括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 和 HACCP 计划。
① 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 的确认。
对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 进行确认,确保 OPRP 从技术和科学的角度都是可靠的,能将相应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在预期的水平。
确认由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进行。
② HACCP 计划的确认。
对 HACCP 计划进行确认,以证实其能使相应的食品安全危害达到预期的控制水平。
确认由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进行。
HACCP 计划的确认主要对其组成部分做科学或技术上的评估,确认的内容包括:危害分析是否识别了全部危害,CCP 点的设定是否合适,关键限值的设定是否科学(对已经得到的信息、实验数据进行重新核对),监控程序是否对 CCP 实施有效的监控,纠偏程序、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系统是否有效。
(3)确认的方法确认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① 参考他人已完成的确认或历史知识;科学研究/专家的认同。
② 用试验模拟过程条件或试生产。
③ 收集正常操作条件下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的数据;厂内观察和测量。
ISO22000 2005标准条款8.4.1的理解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8.4.1的理解8.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8.4.1 内部审核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否:a) 符合策划的安排、组织所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本标准的要求;b) 得到有效实施和更新。
审核方案策划应考虑拟审核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见 8.5.2 和 5.8.2)产生的更新的措施。
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规定策划、实施审核、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及原因,不能不适当地延误。
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以上是标准条款内容,以下是对标准条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审核的概念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按实施者和目的不同,可分为第一方审核(即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本条款指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2)内部审核的目的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否:① 符合策划的安排、组织所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和 ISO22000 标准的要求。
② 得到正确的实施的和保持。
(3)内部审核的实施组织应建立和实施内部审核的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应对内审的策划(策划的内容包括审核的范围、频次、方法和能力等)、内审的实施、内审结果的报告、内审记录的控制的职责和要求作出规定。
组织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一般要求内部审核的时间间隔不超过 12 个月。
① 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组织要进行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策划时要考虑拟审核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产生的更新措施。
审核方案的内容包括:a) 审核准则。
b) 审核范围。
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8、ISO22000标准第8章理解要点
• • •
验证结果记录、与食品安全小组沟通。 验证结果记录、与食品安全小组沟通。 本项验证活动可由各部门进行, 本项验证活动可由各部门进行, 但结果应向食品安全小 组报告,由食品安全小组进行评价。 组报告,由食品安全小组进行评价。当通过检测终产品来进 行验证时,若发现不符合, 行验证时,若发现不符合,应将所有相关批次产品作为潜在 不安全产品处理
---内审程序文件, ---内审程序文件, ---规定的时间间隔, ---规定的时间间隔,确定体系是否: a) 符合标准 、 方针 、 目标体系文件 、 法律法规、 顾客要 符合标准、 方针、 目标体系文件、 法律法规 、 求 b)有效实施和更新 b)有效实施和更新 ---审核过程和区域的重要性, ---审核过程和区域的重要性,以往审核情况 ---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 ---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不审核自己的工作 ---不审核自己的工作 。
• • • • • • • •
• 。 •
记录分析结果和由此产生的活动,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作
为管理评审和体系更新的输入
8.5 改进
• 8.5.1 持续改进
•
持续改进目的是不断增强体系达到食品安全要求的能力的 循环活动 作用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改进依赖必要的信息或数据,并需要通过评审活动证实所获 得的信息,并对相应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做出判断,以确保改进 活动达到预期的结果
ISO22000ISO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物链中任何组织的要求
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确认和改进
8.1 总则
确认---对制定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
施的组合是否有能力控制危害的认可
ISO22000
ISO22000:2005标准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5 管理职责 6 资源管理 7 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 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及改进
25
ISO9001:2000与ISO22000:2005条款对比
ISO9001-2000
ISO22000:2005
5.5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5.6.2 内部沟通
27
ISO9001:2000与ISO22000:2005条款对比
管理评审 总则 评审输入 评审输出 资源管理 资源提供
人力资源 总则 能力、意识和培训
基础设施
工作环境
5.6 5.6.1 5.6.2 5.6.3
5.8 5.8.1 5.8.2 5.8.3
管理评审 总则 评审输入 评审输出
过程方法
18
HACCP介绍
19
HACCP历史
• 源于工程控制系统理论-“失效模型和效果 分 析” • 1960 年代: 由NASA, NATICK 和PILLSBURY公司 共同发展而成 • 1971年由美国国家食品保护会议上首次提出 • 1973年 FDA 将HACCP 应用到低酸性罐头食 品行业 • 1988 - 1995 HACCP 原理开始广泛应用到西 方 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规定中 • 1997年 CAC在其更新的《食品卫生通则》 上,提出了《HACCP原理与体系实施》
文件要求 总则 质量手册 文件控制 记录控制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方针 策划 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职责、权限与沟通 职责、权限 管理者代表 内部沟通
4.2 4.2.1 4.2.2 4.2.3 4.2.4
ISO22000基础知识
15
ISO22000不同于HACCP的特点 6、增加了“应急准备和响应”规定: ISO22000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应关注有关影响食品安 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要求组织应识别潜在事故(件) 和紧急情况,组织应策划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并保证实 施这些措施所需要的资源和程序。 7、建立可追溯性系统和对不安全产品实施撤回机制: ISO22000标准提出了对不安全产品采取撤回要求,充 分体现了现代食品安全的管理理念。要求组织建立从原料 供方到直接分销商的可追溯性系统,确保交付后的不安全 终产品,利用可追溯性系统,能够及时、完全地撤回,尽 可能降低和消除不安全产品对消费者的伤害。
3、ISO;22000将会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它帮助食品制造业生 产出安全、符合法律和顾客以及他们自身要求的产品。
11
ISO22000不同于HACCP的特点 1、标准适用范围更广:
ISO22000标准与HACCP相比,突出了体系管理理 念,将组织、资源、过程和程序融合到体系之中,使 体系结构与 ISO9001标准结构完全一致,强调标准既 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整 合使用,充分考虑了两者兼容性。ISO22000标准适用 范围为食品链中所有类型的组织,比原有的HACCP体 系范围要广。
Hale Waihona Puke 10ISO22000的作用 B、在这个体系中,组织必须证明它有能力控制食品隐患, 始终如 一地提供安全的最终产品,符合消费者认同的以及 适用的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它将目标确定在可有效控制 食品隐患,包括体系更新过程、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方面。 C、因此,制定ISO22000可以使得在食品供应链内的各类组 织有效 地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范围从饲料生产商、原 材料制造商、食品制造商、运输和储藏经营商以及分包到 零售、销售网点等相关的组织,如设备制造商、包装材料、 清洁剂、添加剂和配料生产商。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8.1-8.5的解读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8.1-8.5的解读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和改进8.1 总则食品安全小组应策划和实施对控制措施和(或)控制措施组合进行确认所需的过程,并验证和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以上是标准条款内容,以下是对标准条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和改进的总要求食品安全小组应对确认控制措施和控制措施组合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策划的输出应形成文件并严格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应验证和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策划和实施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的要点①策划时,应明确:a)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的对象及应用程度。
确认的对象是控制措施和控制措施组合。
验证和改进的对象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b)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的方法。
方法包括统计技术。
c)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的准则。
d)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的地点(阶段)。
e)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的频次。
f)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的实施者。
g)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需要的资源和装置。
h)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需要的文件和记录。
i)确认、验证和改进活动结果的利用等。
②策划的输出应形成文件并严格实施。
8.2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对于包含在操作性前提方案中和HACCP 计划中的控制措施实施之前以及变更后(见8.5.2),组织应确认(见3.15):a)所选择的控制措施能使其针对的食品安全危害实现预期控制;b)控制措施及其组合时有效,能确保控制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并获得满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的终产品。
当确认结果表明不能满足一个或两个上述要素时,应对控制措施和(或)其组合进行修改和重新评估(见7.4.4)。
修改可能包括控制措施(即过程参数、严格程度和(或)其组合)的变更和(或)原料、生产技术、终产品特性、分销方式、终产品预期用途的变更。
以上是标准条款内容,以下是对标准条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确认的目的①证实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的组合能使相应的食品安全危害达到预期的控制水平。
ISO22000-2005 标准的理解
关于ISO22000:2005标准的认识摘要:ISO22000:2005标准要求的操作性前提方案与SSOP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需的前提方案,而后者是法规,特别是出口食品企业注册卫生规范的要求。
新标准要求识别食品危害应覆盖食品的产品类别、过程类别以及可能涉及的生产设施产生的食品安全危害,识别的危害应完整,危害评价时应评价每种危害在在终产品中是否显著,并最终通过控制措施的组合对显著危害进行控制。
关键词:ISO22000:2005,控制措施的组合2005年9月1日,ISO颁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即ISO22000:2005,我们国家在2006年7月1日将其等同转换了国家标准,即GB/T22000:2006。
随着标准的实施,对于标准中的要求的理解,审核员之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本文就标准实施将近两年来个人的体会发表一点看法。
一、操作性前提方案、前提方案和SSOP前提方案是在企业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置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前提方案等同于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操作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良好生产规范(GPP)、良好分销规范(GDP)、良好贸易规范(GTP)等。
我们应该注意,前提方案的内容是包括两部分的,一是卫生管理所需的基本条件,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基础设施,二是卫生管理中的活动,即为了使基础设施符合要求所需的卫生管理要求。
因此在判定企业前提方案是否符合ISO22000标准时,应该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前提方案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并且,对于企业而言,ISO22000标准7.2明确要求:“无论是普遍适用还是适用于特定产品或生产线,前提方案都应在整个生产系统中实施。
”对此,审核员应该关注,当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没有覆盖全部产品或生产线时,企业的危害分析应该关注没有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部分产品的经营管理活动对体系内产品可能造成的影响。
ISO22000 2005标准条款7.6.4的理解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7.6.4的理解
7.6.4 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
应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建立监视系统,以证实关键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
该系统应包括所有针对关键限值的、有计划的测量或观察。
监视系统应由相关程序、指导书和记录构成,包括以下内容:
a) 在适当的时间范围内提供结果的测量或观察;
b) 所用的监视装置;
c) 适用的校准方法(见 8.3);
d) 监视频次;
e) 与监视和评价监视结果有关的职责和权限;
f) 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监视的方法和频率应能够及时确定关键限值何时超出,以便在产品使用或消费前对产品进行隔离。
以上是标准条款内容,以下是对标准条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监视系统的作用
① 跟踪加工过程,发现可能偏离关键限值的趋势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② 当一个 CCP 发生偏离时,查明何时失控(通过查看监视记录,找出最后符合关键限值的时间)。
③ 提供监控记录,用于验证。
(2)监视系统建立时的注意事项
① 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应建立监视系统,监视系统应包括所有针对关键限值的、有计划 3-36 的测量或观察。
② 监视的方法和频率,应能保证及时发现关键限值的偏离,以便在产品使用或消费前对产品进行隔离。
③ 应建立和保持由程序、指导书和表格构成的文件化的监视系统。
(3)监视系统的组成
监视系统由监视的对象、监视的方法、监视的设备及其校准方法、监视的地点(位置)、监视的频次、监视的实施者(Who)以及监视结果的评价人员、监视的记录、监视结果的评价组成。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7.1-7.10的解读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7.1-7.10的解读7.1 总则组织应策划和开发实现安全产品所需的过程。
组织应实施和运行所策划的活动及其变更并确保其有效,包括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和(或)HACCP 计划。
以上是标准条款内容,以下是对标准条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组织应策划和开发实现安全产品所需的过程,应明确过程的三要素——输入、输出、活动。
并在必要时,对策划的过程进行更改。
标准7.2~7.8 条款说明了这些过程的策划要求,标准7.9~7.10 条款说明了这些过程的实施要求。
(2)组织应实施、运行策划的活动及其更改(包括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 计划及其它们的更改),并通过确认、监视和验证确保其有效实施。
7.2 前提方案(PRP(s))7.2.1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前提方案(PRPs),以助于控制:a) 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引入产品的可能性;b) 产品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c) 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
7.2.2 前提方案(PRP(s))应a) 与组织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相适宜;b) 与组织运行的规模和类型、制造和(或)处置的产品性质相适宜;c) 在整个生产系统中实施,无论是普遍适用还是适用于特定产品或生产线;d) 获得食品安全小组的批准;组织应识别与以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7.2.3 当选择和(或)制订前提方案(PRPs)时,组织应考虑和利用适当信息(如法律法规要求、顾客要求、公认的指南、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法典原则和操作规范,国家、国际或行业标准)。
注附录C提供了法典的相关出版物清单:在制定这些方案时,组织应考虑如下信息:a) 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构造与布局;b) 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c) 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提供;d) 包括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在内的支持性服务;e) 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的可实现性;f) 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品和包装材料)、供给(如水、空气、蒸汽、冰等)、清理(如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和产品处置(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
ISO22000-2005版讲解
3 术语和定义
3.14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 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GB/T19000-2000,定义3.6.5]
注 1: 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 2: 纠正措施包括原因分析和采取措施防
止再发生。
3 术语和定义
3.15确认 validation
3.13纠正 corre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GB/T19000-2000,定义 3.6.6]
注1:在本准则中,纠正与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理有关,
所以可以连同纠正措施(3.14)一起实施。
注2:纠正可以是重新加工,进一步加工,和(或)消
除不合格的不良影响(如改做其他用途或特定标识) 等。
4.2 文件要求
4.2.2 文件控制
应编制文件化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b) 必要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
1 范 围(续)
通用的要求,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
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食品链中任何组织。
允许组织,如小型和/或欠发达组织(如
小农场,小分包商,小零售或食品服务商) 实施外部开发的控制措施组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 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 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简介: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要求生产、操作和供应食品的组织,证明自己有能力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和那些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顾客的期望、社会的责任,使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逐渐认识到,应当有标准来指导操作、保障、评价食品安全管理,这种对标准的呼唤,促使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产生。
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
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
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
ISO22000:2005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
2、推广意义在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下,基于本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可以通过对其有效性的自我声明和来自组织的评定结果,向社会证实其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能力,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终产品,满足顾客对食品安全要求;使组织将其食品安全要求与其经营目的有机地统一。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5的解读
ISO22000:2005标准条款5的解读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 表明组织的经营目标支持食品安全;b) 向组织传达满足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本标准以及顾客要求的重要性;c) 制定食品安全方针;d) 进行管理评审;e) 确保资源的获得。
以上是标准条款,以下是理解与分析:组织最高管理者应承诺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持续的改进,使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这些承诺至少通过以下5 项活动予以证实:①以书面方式确定支持食品安全的经营目标。
②组织的最高管理者采取所有的必要措施(包括培训、会议、墙报宣传、文件等方式),确保将有关满足客户、法律、法规、ISO22000标准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组织各级人员,并使各级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
③以书面方式确定食品安全方针。
④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⑤组织的管理者应针对每一项食品安全活动确定资源要求并提供充分的资源,以使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进行,达到满足食品安全的需要。
资源包括经过培训的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方法、工作环境、信息等。
5.2 食品安全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食品安全方针,形成文件并对其进行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食品安全方针:a) 与组织在食品链中的作用相适应;b) 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又符合与顾客商定的对食品安全的要求;c) 在组织的各层次进行沟通、实施并保持;d)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5.8);e) 充分体现沟通(5.6);f) 由可测量的目标来支持。
以上是标准条款内容,以下是理解与分析:(1)食品安全方针的定义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食品安全宗旨和方向。
(2)食品安全方针内容上的要求最高管理者应批准发布组织的食品安全方针。
食品安全方针是组织总方针的组成部分,并与总方针保持一致。
ISO2200标准理解
管
批发商
包装材料生产者
部
零售商,食品服务
服务提供者
者和餐饮提供者
门
消费者Biblioteka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管理职责
顾客 (和其 他相 关方)
要求 输入
资源管理
产品 实现
测量.分 析和改进
顾客 (和其 他相关
方)
满意
输出
产品
过程方法示意图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顾客 法规
食品 安全 要求
相关服务提供者。
如废弃物和污水 的处理
食品安全需要整个食
引 言品能链保共证同食协品同的控最制终才消
费安全,沟通是基础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该体系结合了下列普遍认同的关键要
食与品操安作全性管前理素提的方:基案础、,
食品安全管理是系
——相互沟通; 统性的管理过程,
HACCP计划形成危害控 制组合实现最终产品安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制定的危害分析
引 言 和关键控制点(HACCP)
原则和实施步骤(参考文 献11)与本标准的对应关 系见附录B。
本标准整合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危害 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和实施步骤;基于审
核的需要,本标准将HACCP计划与前提方案(PRPs)相结
注1:食品链包括食源性动物的饲料生产和用于生产 食品的动物的饲料生产。
注2:食品链也包供括方与食组品织接触顾材客料或原材料的生产。
1
从1 农场到餐桌
饲料 化肥
1
养殖 种植
食品 加工
运输 贮存
分销 零售
关于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验证和确认的理解及应用研究
分析方法
基准确定(标杆) 直方图、折线图 控制图(计量、计 数)、累积和图 内审方案的策划 因果图,直方图
2 确认
2.1 2.2 2.3 2.4
确认的目的
确认的时机 实施确认活动的方法 关注的要点
2.1 确认的目的
实施具体的控制措施之前,通过不
同的确认方法,来判定控制措施本 身是否能起到对于相应食品安全危 害的控制作用
2.3 实施确认活动的方法
数学模型
组织可以适当借鉴一些数学模型来进行控 制措施组合的确认,如实验设计(DOE)或 预测微生物模型等
采用权威机构提供的指导(指南) 应参考适当的行业权威部门的数据和内容 。如输美水产品企业,可以参考美国水产 品联盟制定的HACCP指南的内容。
2.4 关注的要点
并提出必要的改进建议。
验证/内部审核报告示例
审核目的 审核依据 审核范围 受审核部门 审核过程综述: 审核日期 审核组成员
不合格分析:(严重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定部门优缺点)
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价:
结论:
纠正措施要求及报告分发对象: 总经理: 食品安全小组长: 审核组长:
1.3 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
最终确定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合理
性。
2.2 确认的时机
一般是在控制措施实施之前
与变化紧密相连:
新技术和设备,控制措施发生变更,产 品(配方)发生变化,识别出新的或正 在显现的危害、危害发生的频率变化、 或体系发生未知原因的失效等
2.3 实施确认活动的方法
参考其他组织实施的确认、科学文献、经验 知识(或历史经验) 如:对于工器具消毒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进 行消毒浓度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22000-2005标准的理解
2007年,本人曾经写过一篇名称与本次名称相同的文章,在那个文章中,阐述了我对标准的一点理解,本文权作对上一篇文章的补充吧。
一、对“前提方案”的理解与审核
前提方案在ISO22000-2005标准中的定义是: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
等同术语如GAP、GMP等。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知道,前提方案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部分,即“基本条件”和“活动”,其中,“基本条件”应该理解为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如地面坡度、灯具的照度和防护、瓷砖的高度等,而“活动”应该理解为对基础设施的管理要求,如地面的清洗消毒的频次、方法,灯具的破损检查、清洗擦拭,瓷砖的清洗消毒频次和方法等。
因此,企业在依据ISO22000-2005标准编制形成文件的前提方案时,应包括“基本条件”和“活动”的要求,下面的表格给出一个前提方案的示例:
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首先应依据卫生管理的要求,判断企业所编制的前提方案是否适宜,如工器具的清洗消毒,由于洁净区和一般作业区的卫生要求不同,因此,即使工器具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一样,但“活动”应该依据不同的卫生要求而有差异,可能体现在清洗和消毒的频次有差异,而不能笼统的一概而论。
另,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不能仅仅依据企业生产车间的基础设施状况而直接判定其前提方案是否符合要求,而应引导企业关注:前提方案的设计是卫生管理活动与基础设施的综合作用的体现,如下面的例子:
A B
A、B分别为某两个车间入口的鞋靴消毒池,相同点:消毒液浓度均符合要求,不同点:A车间的消毒池与通道同宽,B不是,A车间消毒池侧面有洗手消毒设施,B车间的洗手消毒
设施在鞋靴消毒池后面,但B车间在入口处有一名专职卫生员。
如果仅从鞋靴消毒的结果来看,AB车间均能达到相同的消毒目的,但是A车间的基础设施条件要好于B车间,而B车间的卫生管理要严于A车间(多一名专职卫生员)。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通常情况下,为达到相同的卫生要求,基础设施的不足,可以通过卫生管理活动来进行弥补。
二、依据ISO22000-2005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危害识别的范围
乍一看这个题目,许多人可能认为没有必要讨论,不就是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吗!我认为依据ISO22000-2005标准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HACCP体系的最大不同恰恰就体现在这里。
我们还是看一下ISO22000-2005标准的要求:
a) 4.1(a)确保在体系范围内合理预期发生的与产品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得以
识别和评价。
b)7.1 组织应策划和开发实现安全产品所需的过程。
c)7.4.2.1 应识别并记录与产品类别、过程类别和实际生产设施相关的所有合
理预期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
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危害的识别范围不能仅仅是原辅料入厂到产品交付这一生产主流程,还至少需要包括以下方面:
a)生产辅助环节的食品安全危害(如前提方案控制的危害)
b)管理环节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危害(如生产通知单中关于添加剂的添加量、外
包冷库的选择评价和管理等)
c)与生产设施相关的危害(如设备本身和设备管理可能带来的危害)
因此,我们在依据ISO22000-2005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危害识别的范围已经扩大到组织经营活动的所有环节,这样,我们在危害识别时,完全可以借鉴EMS、OHSMS和ISMS等管理体系的经验,所有的部门全部参与到危害识别的活动中,每个部门均应识别其职责范围内与终产品安全相关的过程,并进一步识别出其中需要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
三、PRP与OPRP的关系
记得在上次的文章中我曾经阐述过OPRP与SSOP的关系,由于在审核过程中发现多数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了两年以上,但体系的更新不及时,因此有必要和大家交流一下PRP与OPRP的关系。
危害识别时,需要识别所有可能影响终产品安全的食品安全危害,但是,识别总有一个边界,否则识别出的食品安全危害就不计其数,其边界就是PRP的成熟度。
换种说法,如果PRP的控制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的食品安全目的,那么,由这个PRP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是不需要再次识别的,如果PRP控制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由这个PRP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就需要进行识别,该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措施在标准中称之为OPRP,也就是PRP运行不成熟的部分,需要通过FSMS提高这部分控制措施的管理能力,因此,理论上讲,如果PRP的设计和运行结果都非常好,FSMS是没有OPRP的,只不过企业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罢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在FSMS中,OPRP管理成本的投入肯定要高于PRP管理成本的投入,包括监视频次、验证频次等。
由此引发一个问题,OPRP是永恒不变的吗?显然不是。
随着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变化,其PRP的成熟度可能随之提高,原本属于OPRP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在新的危害分析中,回归到PRP中,或原本属于PRP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由于种种原因,需要重新被识别并纳入到新的OPRP中,这是FSMS一个非常重要的更新要求,也是体系管理(ISO22000-2005标
准的四项关键原则之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
ISO22000标准8.5.2规定:食品安全小组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实际上,标准在三个条款中提出要“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开展活动,另外两处是内审和管理评审,8.5.2是第三处。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管理评审和FSMS评价的区别,由于FSMS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管理体系,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危害分析和控制措施的设计,因此食品安全小组成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而评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评价危害分析、需要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食品安全危害所需的控制程度,以及控制措施组合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等要求是需要食品安全小组实施的。
而管理评审则是由最高管理者组织的FSMS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两者的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是不同的。
另,我们从标准中可以了解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与“管理评审”是互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因此,如果管理评审的频次是每年一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也至少应该每年一次。
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证据表明食品安全小组开展了此项活动,这就迫切需要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引导企业关注体系的更新。
以上是本人在审核活动中对于标准的一点理解,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