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专题一 第一节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专题一 第一节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缓冲溶液的观点和作用原理。

2. 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

3. 了解影响缓冲溶液的因素。

4. 学会建立缓冲溶液在实际应用中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和组成。

2. 难点: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以及影响缓冲溶液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

2. 准备实验器械,进行缓冲溶液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3. 准备相关参考资料和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课后学习。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缓冲溶液观点1. 介绍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血液中的缓冲溶液能够维持血液的pH稳定,防止酸中毒或碱中毒。

2. 展示缓冲溶液在化工、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缓冲溶液的重要性。

3. 提出观点:为什么有的溶液能够抵抗外来物质的变化,保持溶液的稳定?引导学生思考缓冲溶液的观点和作用原理。

(二)实验探究缓冲溶液的性质1. 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配置一些弱酸弱碱缓冲溶液,并观察其pH值的变化。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缓冲溶液对pH值的影响。

2. 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浓度的缓冲溶液对pH值的影响,探究缓冲溶液的浓度与缓冲能力之间的干系。

3.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缓冲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并尝试诠释实验现象。

(三)深入学习缓冲溶液的原理1. 介绍缓冲对:讲解缓冲对的观点和组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共轭酸碱对。

2. 酸碱质子理论:介绍酸碱质子理论,让学生了解酸碱反应的本质。

3. 缓冲原理:通过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缓冲溶液的原理,即共轭酸碱对的缓冲作用。

4.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生产中的缓冲溶液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缓冲原理的理解。

(四)教室总结与延伸1. 教室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缓冲溶液的观点、性质和原理。

2. 知识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如设计一种新型的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ph计算教案大学

缓冲溶液ph计算教案大学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化学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作用和组成;2. 掌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方法;3. 学会运用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4. 能够分析缓冲溶液的pH值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1. 缓冲溶液pH的计算方法;2. 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缓冲溶液pH的计算过程;2. 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实验数据;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介绍缓冲溶液的概念、作用和组成;2. 引出缓冲溶液pH的计算问题。

二、讲授新课1. 缓冲溶液pH的计算方法a. 介绍缓冲溶液的pH计算公式:pH = pKa + log([A-]/[HA]),其中pKa为共轭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负对数,[A-]为共轭碱的浓度,[HA]为共轭酸的浓度;b. 讲解共轭酸碱对的浓度计算方法;c. 举例说明缓冲溶液pH的计算过程。

2. 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的应用a. 介绍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pH = pKa + log([A-]/[HA]);b. 讲解pKa的计算方法;c. 举例说明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根据给定的共轭酸碱对,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2. 分析缓冲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四、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缓冲溶液pH的计算方法和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的应用;2. 对学生课堂练习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掌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方法;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二 第一节 缓冲作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专题二 第一节 缓冲作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缓冲作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缓冲溶液的定义,掌握缓冲作用及其原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缓冲溶液的原理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缓冲溶液的pH值变化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PPT课件,缓冲溶液实验器械,试管、滴定管、试纸等。

2. 准备实验材料: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确保其安全无害。

3. 准备教学材料:PPT上展示缓冲溶液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

4.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峻厉按照实验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 讲述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血液中的缓冲系统,避免血液因外部刺激而产生过大的pH变化。

2. 提问:缓冲作用是什么?如何诠释缓冲作用?(二)新知探究1. 观看缓冲溶液的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缓冲作用。

2. 阅读教材,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理解缓冲物质中加入弱酸的原理。

3. 分组讨论:如何制备缓冲溶液?如何判断已制备的溶液是否合格?(三)互动交流1. 提问: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缓冲作用?2. 分享个人或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缓冲作用的应用。

3. 讨论:缓冲溶液对生命活动有何意义?对化学实验有何影响?(四)稳固提高1. 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缓冲作用的理解水平。

2. 安置拓展作业:自行设计一份简单的缓冲溶液,并诠释其原理。

3. 教室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缓冲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五)安置任务请同砚们课后自行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缓冲溶液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并撰写一份报告,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2. 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及计算。

课程设计第四章缓冲溶液

课程设计第四章缓冲溶液

中医学院《医用化学》课程设计(首页)课程名称:医用化学任课教师:职称:所在系部:医学技术系教研室:化学教研室授课对象:医学影像授课时间:课程类型:必修基础课授课章节:第四章缓冲溶液基本教材:祖期主编《基础化学》第八版, 人民卫生,2013年3月。

自学资源:1、《无机化学》许善锦主编,人民卫生.2、《基础化学》第五版.祖期主编,人民卫生.3、《基础化学》徐春祥主编,高等教育.4、《现代化学基础》朱裕贞主编,化学工业.5、《现代化学基础》胡忠鲠主编,高等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和作用机制;影响缓冲溶液pH的因素、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及应用;缓冲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有关计算。

2. 熟悉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方法和步骤;血液中的主要缓冲系及其在稳定血液pH过程中的作用。

3. 了解医学上常用的缓冲溶液的配方和标准缓冲溶液的组成。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的缓冲机理、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围、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以及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应用等等,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缓冲溶液的学习,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临床专业大一学生开设,学生在中学阶段选修课程部分容不讲解,知识结构不系统,在讲解时要精讲,并结合临床专业的实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1.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缓冲作用的机理;影响缓冲溶液pH的因素及缓冲溶液pH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方法和步骤;缓冲容量的概念及缓冲容量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1.缓冲容量的概念及缓冲容量的有关计算。

2.缓冲对的选择。

解决方法和处理措施:1. 通过实验教学设置相关的实验容,让学生首先了解缓冲容量的概念和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然后通过结合实验结果讲述这些因素对缓冲容量的影响情况,并且引出如何计算缓冲容量。

《缓冲溶液》教案

《缓冲溶液》教案

《缓冲溶液》教案教案标题:缓冲溶液教案目标:1.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和作用。

2.学习如何制备和调节缓冲溶液。

3.掌握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和调节方法。

教学重点:1.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

2.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

3.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和调节方法。

教学难点:1.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和调节方法。

2.学生对缓冲溶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用品:笔、纸、计算器。

2.教师用品:课件、实验仪器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缓冲溶液的概念和作用,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对缓冲溶液了解多少?它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其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并引导学生思考缓冲溶液的重要性。

二、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课件,详细讲解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并强调其在生物和化学领域的重要性。

2.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验现象,解释缓冲溶液能够稳定溶液的pH 值,并避免溶液中pH值的剧烈变化。

三、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20分钟)1.教师介绍常用的制备缓冲溶液的方法,如添加弱酸和其盐或弱碱和其盐等。

2.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如何制备缓冲溶液,包括实验装置和步骤。

3.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实验演示,讨论并总结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并与教师进行互动。

四、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和调节方法(3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包括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的计算,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几道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题目,并与教师进行互动。

3.教师介绍如何调节缓冲溶液的pH值,包括添加弱酸或弱碱,以及调节其浓度等方法。

五、拓展练习(10分钟)1.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完成教师提供的缓冲溶液计算题目,并检查答案。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六、总结和归纳(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重要知识点。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并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缓冲溶液》教案

《缓冲溶液》教案

第五章第五节缓冲溶液[知识点]1.学生了解缓冲溶液概念。

2.学生能够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3.学生能掌握几种缓冲溶液的配制。

[重点]1.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难点]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1课时一、缓冲溶液定义:把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而保持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把溶液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稀释而保持pH值基本不变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1、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一般是由弱酸和弱酸盐或弱碱和弱碱盐两种物质组成的,构成缓冲溶液的这一对物质称为缓冲对。

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之间用一短线相连,以表示缓冲对。

经实验发现,不仅由NaH2PO4-Na2HPO4组成的溶液具有缓冲作用,而且由HAc-NaAc、NH4Cl-NH3、NaH2PO4-Na2HPO4等组成的溶液同样具有缓冲作用(1)抗酸成分共轭碱(足量)组成抗碱成分共轭酸(足量)(2)缓冲对(系):把组成缓冲溶液的共轭酸碱对称为缓冲对(系)。

典型缓冲溶液的三种类型:①弱酸及其共轭碱:如:HAc-NaAc; H2CO3-NaHCO3;C6H4(COOH)2-C6H4(COOH)COOK②弱碱及其共轭酸:如:NH3-NH4Cl;CH3NH2-CH3NH3+Cl-③多元酸碱的共轭酸碱对:如:NaHCO3-Na2CO3;NaH2PO4-Na2HPO4常见的缓冲对(系)如下表第2课时二、缓冲作用原理以HAc ~NaAc缓冲溶液为例说明:(足量)HAc + H2O ⇌H3O++ Ac-(足量)(1)当加入少量强酸时,溶液中的Ac-就接受H3O+质子,平衡向着生成HAc分子的方向移动,Ac-是抗酸成分-共轭碱。

(2)当加入少量强碱时,溶液中的H3O+与OH-结合生成水,平衡向着HAc分子的解离方向移动,HAc是抗碱成分-共轭酸。

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实质上是溶液中的共轭酸碱对,在外来少量强酸或强碱的加入后,通过自身的质子转移平衡的移动,来调节溶液的H3O+离子浓度,使其不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起到保持溶液pH 值几乎不变的作用。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掌握缓冲对和缓冲容量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分析缓冲溶液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缓冲溶液的性质和应用,缓冲对和缓冲容量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以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PPT课件,缓冲溶液实验器材,试管、滴定管、试纸等。

2. 准备实验材料:提前配置好各种缓冲溶液,以及相应的试剂和试纸。

3. 安排教学内容:提前为学生讲解缓冲溶液的相关知识,做好课前预习。

4. 安排课堂活动:在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组织学生讨论缓冲溶液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缓冲溶液的概念1. 介绍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血液中的缓冲物质,防止血液因酸碱变化而改变pH。

2. 提出问题:为什么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外来酸碱的影响?其内部机制是什么?(二)介绍缓冲对的组成及性质1. 介绍缓冲对的概念,如NaHCO3/Na2CO3对、NH3·H2O/NH4Cl对等。

2.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缓冲对中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以理解缓冲对的性质。

(三)讲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1. 讲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即由一种或多种缓冲对组成。

2. 讲解缓冲容量B的计算,以及缓冲范围(pH±一个缓冲单位的范围)的确定。

(四)讲解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1. 根据实际情况,介绍不同种类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2. 强调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等。

(五)探究实验:自制缓冲溶液1. 学生分组,按照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自行设计一份缓冲溶液配方并进行配制。

2. 对自制缓冲溶液进行初步检测,了解其pH值、缓冲容量等基本性质。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农林牧渔类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农林牧渔类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和作用原理。

2. 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

3.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缓冲溶液。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和组成。

2. 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计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缓冲溶液实验用品。

3.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解释缓冲溶液的应用。

4. 设计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缓冲溶液的概念1. 介绍缓冲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如血液中的缓冲溶液维持血液的pH稳定,胃酸的缓冲溶液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2. 提问:为什么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外加作用力,保持溶液的稳定?引导学生思考缓冲作用的原因。

(二)讲解缓冲物质及其组成1. 介绍常见的缓冲对,如NaHCO3/Na2CO3、H3PO4/NaH2PO4等。

2. 讲解缓冲物质中共轭酸碱对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pH值与浓度、平衡关系等因素的关系。

(三)实验: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1. 演示缓冲溶液的配制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2. 让学生自己动手配置几种常见的缓冲溶液,并测定其pH 值。

3. 通过实验观察缓冲溶液的性质,如抵抗外来酸碱的能力、保持溶液pH值稳定的能力等。

(四)讲解缓冲容与缓冲溶液的浓度对缓冲能力的影响1. 通过实验数据或图表,展示不同缓冲容和浓度的缓冲溶液对缓冲能力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

(五)讨论缓冲溶液的局限性及注意事项1. 讨论一些特殊情况下缓冲溶液可能失效的情况,如强酸、强碱过量等。

2. 强调使用缓冲溶液时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量的酸碱、注意保存方式等。

(六)布置作业和思考题1. 布置与缓冲溶液相关的作业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题:设计一种新的缓冲对,并说明其应用前景。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缓冲溶液是由一个弱酸和其相应的共轭碱,或者一个弱碱和其相应的共轭酸组成的溶液。

它具有稳定pH的能力,在生物、化学以及制药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高中生的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理解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2. 了解常见的缓冲剂及其特点;3. 能够使用已知浓度的酸和碱制备缓冲溶液;4. 能够利用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含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常见缓冲剂和实验步骤;2.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包括酸、碱、pH试纸等;3. 学生实验操作手册,包含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例子,引出缓冲溶液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意识到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使用PowerPoint课件讲解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常见的缓冲剂。

b. 引入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解释它与缓冲溶液pH的关系。

c. 演示如何使用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

3. 实验操作:a. 分为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验装置和试剂。

b. 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手册的步骤进行实验,使用已知浓度的酸和碱制备缓冲溶液。

c. 学生使用pH试纸测试制备的缓冲溶液的pH值,并记录数据。

4. 实验结果分析:a.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验证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的准确性。

b. 学生小组间进行结果对比和讨论,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5. 课堂讨论:a. 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i. 缓冲溶液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使用缓冲溶液?ii. 什么是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它与缓冲溶液的pH有什么关系?iii. 你们制备的缓冲溶液的pH值与计算值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有什么可能的原因?b. 引导学生思考,并为每个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

《专题二 第二节 缓冲溶液的类型和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专题二 第二节 缓冲溶液的类型和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缓冲溶液的类型和组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原理。

2. 了解不同类型的缓冲溶液及其适用途景。

3.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不同类型的缓冲溶液及其特点。

2. 难点: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案例。

2. 准备缓冲溶液的实验用品,确保实验安全。

3. 搜集不同类型的缓冲溶液的实际应用案例,用于教室讨论。

4. 设计教室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预先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第二课时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2. 引入缓冲溶液的观点,并诠释其重要性。

3. 展示一些缓冲溶液的应用实例,如医学、生物学、化学工业等。

(二)教学演示实验1. 演示缓冲溶液的组成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诠释其原因。

2. 演示缓冲溶液的pH值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诠释pH计的读数变化。

(三)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缓冲溶液及其应用。

2.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3. 分享一些缓冲溶液的有趣事实和故事。

(四)教师讲解1. 总结缓冲溶液的类型和组成。

2. 强调不同类型的缓冲溶液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3.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出一些扩展阅读材料供他们进一步学习。

(五)安置作业1. 完成一份关于缓冲溶液应用的报告,包括其类型、组成、应用领域等。

2. 在下一次教室上进行报告展示。

3. 自行查找并了解更多有关缓冲溶液的有趣知识。

(六)复习与答疑1.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回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讨论和复习。

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主要观点或方法进行总结。

然后,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大学缓冲溶液的教案

大学缓冲溶液的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和作用。

2. 掌握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pH值计算和缓冲能力的判断。

3. 理解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

2. 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pH值计算和缓冲能力的判断。

教学难点:1. 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

2. 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和缓冲能力的判断。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pH试纸、缓冲溶液试剂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溶液?什么是酸碱溶液?2. 引入缓冲溶液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缓冲溶液的特点。

二、新课讲授1. 缓冲溶液的组成: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

2. 缓冲溶液的作用:保持溶液的pH值稳定。

3. 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a. 混合酸碱:将弱酸与其盐或弱碱与其盐混合。

b. 添加缓冲溶液: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溶液。

4. 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a. 使用酸碱指示剂。

b. 使用pH试纸。

5.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判断:a. 通过实验观察溶液的pH值变化。

b. 计算缓冲溶液的pH缓冲范围。

三、课堂小结1. 总结缓冲溶液的组成、作用、制备方法、pH值计算和缓冲能力的判断。

2. 强调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作用和制备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演示1. 实验一:制备缓冲溶液。

a. 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弱酸或弱碱,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b. 实验观察:溶液的pH值变化。

2. 实验二: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

a. 实验步骤: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

b. 实验观察:溶液的pH值。

3. 实验三: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判断。

a. 实验步骤:向溶液中加入酸或碱,观察溶液的pH值变化。

b. 实验观察:溶液的pH值变化。

三、课堂小结1. 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对缓冲溶液的理解。

2. 强调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1. 课后复习缓冲溶液的相关知识。

高中化学缓冲溶液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缓冲溶液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缓冲溶液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和计算。

3. 掌握缓冲溶液的 pH 值计算方法。

4. 了解实际生活中缓冲溶液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

2. 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和计算。

3. 缓冲溶液的 pH 值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1)引入: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够稳定 pH 值的溶液,能够防止溶液的酸碱度发生剧烈变化。

(2)讲解: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说明缓冲溶液的作用。

(3)讨论:为什么一些生物体内的液体能够保持稳定的 pH 值?为什么有些药物需要在缓冲溶液中使用?2. 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和计算(1)介绍:常见的制备缓冲溶液的方法包括弱酸弱碱方法和盐类缓冲溶液方法。

(2)实验操作: 现场演示如何使用弱酸弱碱方法和盐类缓冲溶液方法制备缓冲溶液。

(3)计算练习:对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加深对缓冲溶液制备方法的理解。

3. 缓冲溶液的 pH 值计算方法(1)引导:介绍缓冲溶液的 pH 值计算方法,即 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

(2)示范:演示如何使用 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计算缓冲溶液的 pH 值。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四、实际应用(1)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说明缓冲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讨论:学生讨论一些实际生活中使用缓冲溶液的例子,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馈(1)回顾:复习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制备方法和计算方法。

(2)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反馈和建议,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六、课堂作业(1)练习题:布置相关的缓冲溶液计算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

(2)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制备一种缓冲溶液,写下具体步骤。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缓冲溶液试讲教案范本,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平衡和缓冲溶液》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平衡和缓冲溶液》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平衡和缓冲溶液》教案教案标题: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平衡和缓冲溶液》一、教学目标理解酸碱溶液的基本概念,掌握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

掌握酸碱溶液的酸碱度的计算方法。

了解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酸碱溶液的基本概念和鉴别方法。

酸碱溶液的酸碱度的计算方法。

缓冲溶液的定义和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酸碱度的计算方法。

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酸碱溶液的基本概念和鉴别方法(30分钟)a. 介绍酸碱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b. 通过实验演示和示意图展示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

酸碱溶液的酸碱度的计算方法(40分钟)a. 介绍酸碱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b. 通过实例和计算题目讲解酸碱度的计算方法。

c. 练习题目,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缓冲溶液的定义和制备方法(30分钟)a. 介绍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

b. 通过实验演示和示意图展示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

c. 练习题目,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手段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示意图和实验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加深对酸碱溶液和缓冲溶液的理解。

计算练习:通过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练习题目和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酸碱溶液和缓冲溶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研究不同条件下酸碱溶液的酸碱度变化。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或科学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酸碱溶液和缓冲溶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酸碱度的计算方法和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只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和练习题目,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还有待提高。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验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酸碱中和反应与缓冲溶液的教学案例

酸碱中和反应与缓冲溶液的教学案例

酸碱中和反应与缓冲溶液的教学案例在化学教学中,酸碱中和反应与缓冲溶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以教学案例的形式,介绍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中和反应与缓冲溶液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案例背景:某中学化学老师王老师要教授高中二年级学生酸碱中和反应与缓冲溶液的知识。

王老师决定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案例一:中和反应的探究1. 实验准备王老师提前准备好醋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将它们分别放在两个装满水的玻璃杯中。

2. 实验步骤王老师将醋倒入一个装满醋的容器中,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装满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

然后,请一名学生示范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的数滴酚酞指示剂。

3. 观察与分析王老师带领学生观察两个容器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以及产生的气味。

并请学生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做出相应的解释。

4. 实验总结王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酸碱溶液中和反应的定义,并解释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机理。

案例二:缓冲溶液的制备和应用1. 实验准备王老师准备好若干种酸性和碱性溶液以及相应的缓冲溶液。

2. 实验步骤王老师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倒入两个分别装满溶液的容器中,并请几名学生分别加入适量的缓冲溶液。

然后,要求学生测量溶液的pH 值,并进行记录。

3. 观察与分析王老师带领学生观察两个容器中溶液的pH值变化,并请学生解释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后,pH值的变化较小。

4. 实验总结王老师帮助学生总结缓冲溶液的定义和作用,并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如血液的缓冲作用。

通过以上案例教学,王老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亲自观察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案例的引导,学生更容易理解酸碱中和反应与缓冲溶液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除了以上案例教学,王老师还可以通过纸上练习、小组合作讨论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知识巩固和评估。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及时反馈,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结:酸碱中和反应与缓冲溶液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学历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学历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缓冲溶液》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缓冲溶液”,是中职化学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其在化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理解缓冲溶液的定义、组成及作用;2. 掌握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3. 学会制备简单的缓冲溶液并观察其性质;4.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主动性;2.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制备缓冲溶液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3.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缓冲溶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4. 小组讨论评价: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溶液知识,引出缓冲溶液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讲解缓冲溶液的定义、组成及作用,重点介绍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缓冲溶液制备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缓冲溶液的制备,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验总结: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缓冲溶液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缓冲溶液理论知识的理解。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关于缓冲溶液知识点的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与缓冲溶液相关的作业,包括理论知识的巩固练习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3. 作业评阅:教师评阅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出针对性的反馈。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本课时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本课时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与支持1. 教学课件:提供与缓冲溶液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专题一 第一节 缓冲溶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专题一 第一节 缓冲溶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缓冲溶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缓冲溶液在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操作:学生需按照教材中的步骤,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缓冲溶液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缓冲液的配制、pH值测定、以及缓冲容量大小的测定。

2. 理论分析:学生需阅读并理解缓冲溶液的性质,分析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并尝试解释一些常见的缓冲溶液应用实例。

3. 讨论与分享:学生需就缓冲溶液的应用、性质、影响因素等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锻炼口头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操作:学生需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理论分析: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撰写不少于300字的报告。

3. 讨论分享: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观点,书写不少于500字的讨论笔记。

4. 完成时间:请在课后一周内完成作业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数据准确性(20分):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

2. 报告分析深度(30分):对缓冲溶液的性质、影响因素等分析是否深入,结论是否合理。

3. 讨论参与度(20分):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尊重他人观点,书写讨论笔记是否认真。

4. 作业提交及时性(10分):是否按时提交作业。

5. 其他(10分):视作业质量和提交情况综合考虑。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将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缓冲溶液性质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化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缓冲溶液的原理,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专题一 第一节 缓冲溶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农林牧渔类

《专题一 第一节 缓冲溶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化学高教版农林牧渔类

《缓冲溶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缓冲溶液在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操作:学生需按照教材提供的步骤,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缓冲溶液制备实验。

要求记录实验过程、数据以及观察到的现象。

2. 概念理解:学生需回答课后习题中关于缓冲溶液的相关问题,包括概念解释、性质分析、应用举例等。

3. 讨论分享: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缓冲溶液应用实例,每组挑选一个实例进行分享。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操作:请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数据要真实、准确。

2. 概念理解: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回答应简洁明了,逻辑清晰。

3. 讨论分享:请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寻找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

小组内要互相协作,尊重每位成员的意见。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记录情况,对不规范操作提出改进意见。

2. 概念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缓冲溶液的性质、应用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3. 讨论分享:评价各小组的讨论成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五、作业反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回答质量以及讨论参与度给出反馈。

对于完成情况良好的学生,我会给予表扬并在下次课堂上邀请其分享学习心得;对于完成情况一般的学生,我会与其进行私下交流,了解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存在困难的学生,我会提供额外的辅导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缓冲溶液的性质和应用,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同时,也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化学学科的最新进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和性质;3. 能够应用缓冲溶液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缓冲溶液教学设计篇一: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的教案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教学教案)授课时间:20分钟【教学目标】:通过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组成及作用机制的介绍,使学生对缓冲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人体缓冲体系打下理论基础,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式教学【教学内容】:1、缓冲溶液的定义2、缓冲溶液的作用3、缓冲溶液的组成4、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教学重点及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教学过程】:引言:通过医学常识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pH 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

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7.35 ~ 7.45?知识准备: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盐类水解一、缓冲溶液的概念(由实验引出)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维持pH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

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作用。

【提问】:1.缓冲溶液的组成是怎样的?2.缓冲溶液为什么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二、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制1.缓冲溶液的组成根据缓冲对不同,缓冲溶液分为三种: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多元弱酸的酸式盐与其次级盐12.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以HAc — NaAc为例 HAc、NaAc足量HAc+H23O++Ac-+左移3O+ 抗酸成分+抗碱成分右移-2H2O共轭酸—抗碱成分共轭碱—抗酸成分三、讨论:NH3—NH4Cl的缓冲原理四、练习:五、小结:概念: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组成和缓冲作用缓冲原理六、作业:搜集资料:缓冲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篇二:缓冲溶液职高理化组化学教学案课题:《缓冲溶液》备课人:赵改玲课时:2 时间: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缓冲作用、缓冲溶液的概念2、知道3种类型缓冲溶液3、学会判断构成缓冲溶液的条件4、试讲解缓冲原理二、学习重点:缓冲溶液及其组成学习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三、教法、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课本再结合学案的导学问题进行知识梳理,小组探究最后完成课内探究部分题目及相关问题四、导学过程:〖激趣导入: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职高理化组化学教学案
课题:《缓冲溶液》备课人:赵改玲课时:2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缓冲作用、缓冲溶液的概念
2、知道3种类型缓冲溶液
3、学会判断构成缓冲溶液的条件
4、试讲解缓冲原理
二、学习重点:缓冲溶液及其组成
学习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
三、教法、学法指导:
通过阅读课本再结合学案的导学问题进行知识梳理,小组探究最后完成课内探究部分题目及相关问题
四、导学过程:
〖激趣导入: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 ~ ,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

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 ~ ?
〖出示目标:
投影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问题导学1:
1、什么是缓冲作用?
2、什么是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有那两部分组成?
3、根据缓冲溶液的组成,常见的缓冲溶液有哪三种类型?
〖深入探究:
1、强酸及其对应的盐(如HCL和NaCL)溶液是否具有缓冲能力?
2、在CH3COOH和CH3COONa构成的缓冲对中抗碱的成分是、抗酸的成分是;NH3. H2O和NH4CL构成的缓冲对中抗碱的成分是、抗酸的成分是;NaH2PO3 和 Na2HPO3构成的缓冲对中抗碱的成分是、抗酸的成分是
〖精讲点拨:缓冲溶液类型:弱酸及其对应盐中要注意多元弱酸如H2CO3 和 NaHCO3可构成缓冲对,但H2CO3 和Na2CO3是不能构成缓冲对的,也就是说要构成缓冲对其抗碱成分在抗碱的过程中必须转化出抗酸的成分,抗酸的成分在抗酸的过程中也必须转化为抗碱的成分。

〖范例剖析:
1、对于缓冲作用的叙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对抗外来酸而保持溶液PH几乎不变的作用
B 能够对抗外来碱而保持溶液PH几乎不变的作用
C 能够对抗外来大量的酸或碱而保持溶液PH几乎不变的作用
D能够对抗外来少量的酸、碱或适量的稀释而保持溶液PH几乎不变的作用
2、下列化合物中,不可构成缓冲对的一组是
A. CH3COOH和CH3COONa
B. NH3. H2O和NH4CL
C. NaH2PO3 和 Na2HPO3
D. HCL和NaCL
〖问题导学2:
1. 试说明缓冲原理
〖学习札记:
〖板书设计:缓冲溶液
1、缓冲作用
2、缓冲溶液及其组成
3.缓冲溶液三种类型
〖强化练习:
1.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缓冲溶液能能够对抗外来少量的酸或碱
B.强酸或强碱也具有缓冲作用
C.人体内的各种缓冲对使体液PH保持不变
D.人体血液中缓冲能力最强的缓冲对是H2CO3 - NaHCO3
2.能力提升:
1、下列化合物中,不可构成缓冲对的一组是
A. CH3COOH和CH3COONa
B. NH3. H2O和NH4CL
C. NaH2PO3 和 Na2HPO3
D. HCL和Na OH
教学反思
实验三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
一、实验目的
l、掌握配制缓冲溶液的原理和方法,并加深认识缓冲溶液的性质;
2、练习pH试纸的使用,资料。

二、实验原理
弱酸及其盐(例如HAc和NaAc)或者弱碱及其盐(例如NH3·H2O和NH4Cl)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的酸或碱起缓冲作用,即当另外加少量酸、碱或稀释时,此混合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这种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三、仪器、试剂及其他
1、仪器
试管,试管架,烧杯(50m1),量筒(10m1),玻璃棒。

2、试剂
酸:HCl,HAc (·L1, ·L1, ·L1);-----碱:NaOH,NH3·H2O (·L1, ·L1);----
盐:NaAc (·L1,·L1),NH4Cl (·L1, ·L1), NaH2PO4 (·----
L1), Na2HPO4 (·L1)。

--
3、其他
pH试纸。

四、实验内容
(一)、缓冲溶液的配制
1、分别测定蒸馏水、·L1HAc的pH值。


2、在两支各盛5ml蒸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L1 HCl和·L1NaOH--溶液,测定它们的pH值。

3、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L
值,并与计算值比较。

4、在一支试管中加10 m1 ·L1 NaH2PO4溶液和l ml ·L1Na2HPO4溶液,---1 HAc和·L1 NaAc溶液各15ml(用量筒尽-可能准确量取),用玻璃棒搅匀,配制成HAc-NaAc缓冲溶液。

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
混合均匀,测定其pH值,井与计算值比较 (H3PO4的Ka2 = ×108)。


5、用下列给定试剂设计几种配制缓冲溶液的方案,写出每种试剂的用量(缓冲溶液体积不超过5 ml)。

用pH试纸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给定试剂:NH3·H2O (·L1, ·L1),NaOH,----NH4Cl (·L1,), HCl。

---
(二)、缓冲溶液的性质
1、缓冲溶液的稀释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3ml,然后
分别加蒸馏水5滴、3ml、30ml,测定pH值,并与原缓冲溶液的pH值比较。

观察pH值有否变化。

2、缓冲溶液的抗酸、抗碱作用
(1)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滴·L1HCI,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滴·L1NaOH,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的--
pH值。

(2)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自制的HAc-NaAc缓冲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l ml ·
L1 HCl,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ml ·L1 NaOH,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的pH值,并--
与原来缓冲溶液pH值比较。

pH值是否发生变化?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缓冲溶液的性质做出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
在配制缓冲溶液时,为获得适宜的缓冲容量,要有适当总浓度。

总浓度太低,缓冲容量过小;总浓度太高也不必要,一般为~·L1。


六、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一)、预习要求
认真预习缓冲溶液的性质,缓冲作用的原理及缓冲溶液的配制。

(二)、思考题
1、用同离子效应分析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2、为什么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时,pH值无明显变化?
3、怎样配制pH值一定的缓冲溶液?
(1) 在缓冲溶液中,弱酸的共轭酸盐会在水中完全电离出对应的酸根离子,大量的酸根离子便会对弱酸产生同离子效应,抑制该弱酸的电离,于是H+便储存在弱酸中,对pH值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2) 缓冲溶液: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极其盐组成混合物溶液.
少量的外来酸碱可以被他们中和,而不会引起H+的显著改变.
(3) 强酸培弱碱!强碱培弱酸!最后用ph试纸看下ph值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