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说课
窦桂梅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毁、灭、辛”等生字,会写“英、雄、园”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原因。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原因。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圆明园毁灭的痛心疾首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圆明园吗?它曾经是什么样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圆明园毁灭的原因。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讨论交流(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历史文化遗产?(2)学生发表观点,教师点评。
5.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6. 背诵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生背诵,教师点评。
7. 总结全文(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圆明园毁灭的教训。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8. 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相关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历史。
(2)写一篇关于圆明园毁灭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原因,激发了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窦桂梅教学设计:《葡萄沟》
窦桂梅教学设计:《葡萄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葡萄沟》。
本课主要介绍了葡萄沟的自然风光、丰富物产以及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葡萄沟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葡萄干”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葡萄干”造句。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葡萄沟美景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含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文中所描绘的葡萄沟美景和风土人情,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并进行点评。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葡萄沟的自然风光、丰富物产和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如:“葡萄干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
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学会生字词,并用“葡萄干”造句。
六、板书设计葡萄沟自然风光:美丽丰富物产:葡萄干风土人情:友好热情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用“葡萄干”造句,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葡萄沟美景和风土人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看雪》教学设计窦桂梅
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看雪》教学设计-窦桂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雪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的印象和经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总结。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作者是如何描述雪的?他们感受到了什么?4. 想象与创作:(1)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他们心中的雪景。
(2)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分享给大家。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
六、教学评估:1. 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创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通过学生讨论、分享和作业展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七、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成功和不足之处。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五篇材料]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五篇材料]第一篇: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1【教材理解】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主题为“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本组教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
《寓言两则》包括两个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
本课时主要学习《亡羊补牢》。
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
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立足教材的特点及新大纲的精神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目标:【说学习目标】1、认读4个生字。
会写7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5、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懂得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做错了事就及时改正。
【教学方法】1、以读代讲法。
这篇文章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极为富个性特征,意义深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采用不同形式读,加深理解。
这也是适应新课标中讲的:“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最重要的一种训练。
”2、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创设情境、朗读感悟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会学”。
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我将用四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课前谈话,揭示寓言的表达特点。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窦桂梅亡羊补牢》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一则,它讲述了一个养羊的人在羊损失后,才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加固羊圈的故事。
它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寓意深刻。
今天,我将为大家说一说这个寓言故事。
一、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农村里的一座小村落中。
有一位叫窦桂梅的农民,他养了一群羊。
窦桂梅虽然勤快,但是羊圈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经常有一些漏洞。
一天,窦桂梅不小心疏忽了一次,羊圈中的一只羊逃了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窦桂梅很伤心,他意识到羊圈的问题,于是他开始采取措施修缮羊圈。
他动用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终于把羊圈修整得坚固、完美无缺。
二、寓意分析这个故事旨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
当一些问题出现时,我们往往忽略或推迟解决,直到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或遭受损失时,我们才会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这就类似于窦桂梅修缮羊圈的情景,当他失去一只羊时,才意识到羊圈的漏洞。
亡羊补牢这一行为,告诉我们要及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而不是拖延。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学习上的疏忽,工作上的失误等等。
当我们犯下错误或者错过机会时,往往感到后悔和遗憾。
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及时重视问题的存在,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而窦桂梅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及时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就能避免后续的损失和后悔。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窦桂梅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2.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疏忽导致的后果,培养他们的及时行动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疏忽导致的后果,培养他们的及时行动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黑板上展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对这个寓言故事的理解。
中国故事窦桂梅教案
中国故事窦桂梅教案教案标题:中国故事窦桂梅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故事《窦桂梅》,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故事背后的道德教育意义。
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故事《窦桂梅》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故事的主旨、推理角色的动机和情感等。
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绘画和写作等方式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教案步骤:引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片段等引起学生对《窦桂梅》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个故事,是否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故事讲解(15分钟):1. 教师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讲解《窦桂梅》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人物的介绍和故事的发展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例如友情、亲情、勇气、正直等。
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故事文本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故事并回答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主旨、角色动机等。
2. 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答案,并给予肯定或指导。
角色扮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
2. 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特点,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3.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和讨论其他小组的表演。
创造性思维活动(20分钟):1.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选择一个情节或角色,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2.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其他方式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3.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创作,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强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故事中的价值观,并与他人分享这些价值观。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中国传统故事,并进行类似的教案设计和活动。
窦桂梅语文教案
窦桂梅语文教案教案标题:窦桂梅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窦桂梅的生平和贡献,培养学生对窦桂梅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窦桂梅的作品并分析其文学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窦桂梅的相关资料和作品。
2. 教学投影仪和电脑。
3. 学生的作文本和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窦桂梅的照片,并简要介绍窦桂梅的生平和贡献。
2. 引导学生讨论窦桂梅的作品对他们的影响和意义。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窦桂梅的一篇作品给学生阅读。
2. 学生个人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他们的回答,并与全班分享。
三、文学特点分析(2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窦桂梅作品中的文学特点,如描写手法、人物塑造等。
2.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篇窦桂梅的作品进行分析,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提供一个话题,要求学生根据窦桂梅的作品写一篇短文。
2. 学生个人完成写作,并交换作文进行互评。
五、合作分享(10分钟)1. 学生小组轮流进行报告,分享他们对窦桂梅作品的分析和自己的写作成果。
2. 全班共同讨论和评价。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2.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阅读窦桂梅其他作品的任务,并写读后感。
2. 组织学生进行窦桂梅作品的演讲比赛,展示他们对窦桂梅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2. 学生对窦桂梅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反馈。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小学名师窦桂梅教案
小学名师窦桂梅教案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深入理解荷塘月色的美景,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描述的荷塘月色美景。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荷塘月色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荷塘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荷塘月色的看法。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生讨论生字词,教师解答疑问。
三、品悟荷塘月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描述的荷塘月色美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强调大自然的美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保护。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5分钟)1.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回顾荷塘月色的美景。
2. 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生字词描述荷塘月色。
2. 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小结与作业(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运用和荷塘月色的美景。
2. 布置作业:用生字词写一段描述荷塘月色的句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美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生字词进行描述。
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仍有待提高,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悟大自然的美。
秋天的怀念教案窦桂梅
秋天的怀念教案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案窦桂梅【篇一:《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及反思一、依据课标,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
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
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文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等。
本课教学贯彻“以读为本”,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力图体现“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特色。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
学生对于这一人文内涵的领悟,必须要与工具性相统一,在识记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加以实现。
为此,教学中设计的生字学习、初读感悟、理清脉络、研读细节、资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爱的熏染,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大多沉浸在幸福生活之中。
当然,这种幸福包含着他们每天享受的母爱。
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种无私博大的爱。
通过《秋天的怀念》一课学习,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悟出母爱的内涵。
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这种爱,回报这种爱。
三、设计理念者去怀念的?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
2、激发情感。
在自读的基础上,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配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朗读,使学生再一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自由研读,真情感知。
(设计意图:给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读书,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情感,以实现“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接纳”。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窦桂梅亡羊补牢》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以亡羊补牢的做法告诫人们要及时防范,及时补救错误,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这个故事简单而富有哲理,非常适合用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一、导入引出同学们,你们是否曾经经历过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失误呢?是不是觉得那时候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并且注意事情的发展?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则寓言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窦桂梅亡羊补牢》。
二、故事情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叫窦桂梅的农民,他家养了一头宝贵的羊。
一天,窦桂梅因为过于疏忽,没有及时将羊栏的门关好,结果羊跑了出去。
窦桂梅非常后悔,他明白自己的疏忽大意直接导致了羊的丢失。
窦桂梅非常着急,他不知道怎么办才能找回那只羊。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位老农民经过,他快速地向老农民求助。
老农民告诉他,要及时亡羊补牢才能找到失散的羊。
听到这个词亡羊补牢,窦桂梅非常疑惑,他不明白这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农民耐心地解释道,就是说在损失发生后及时去补救,把羊圈修好后再去找羊,这样才有希望找回失散的羊。
窦桂梅听了老农民的解释后恍然大悟,他非常感动老农民的善意,同时也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感到愧疚。
他决定立即行动,亡羊补牢。
窦桂梅找来了工具,修好了羊圈的门。
然后,他开始沿着羊走过的脚印寻找。
经过一番努力,窦桂梅终于成功找回了失散的羊。
三、故事寓意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窦桂梅之所以能够成功找回丢失的羊,完全是因为他及时亡羊补牢。
如果他没有修好羊圈,直接去找羊,也许羊早已经被野兽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危机。
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及时做出反应,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我们就有机会弥补损失,甚至还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四、思考讨论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和反思呢?首先,它告诉我们要及时防范。
窦桂梅之所以发生了羊丢失的事故,主要是因为他平时疏忽大意,没有做好羊圈的安全防护措施。
特级教师窦桂梅《落叶》教学
特级教师窦桂梅《落叶》教学在去年金帆杯教科研活动中,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落叶》,窦老师精彩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这堂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师的热情与激情mdash;mdash;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点燃了学生自信的火花。
窦老师生在东北,有着北方人的热情与豪爽,在她的教学中也无时无刻不流露着她生命中固有的那份激情。
下面是上课前的一段师生对话:师:我送给同学们三句话,第一句我很棒。
请你大声地对自己说我很棒。
(生齐说我很棒)师:第二句请你送给你的同伴,把手搭在你同伴的肩上,对他说:你真的很棒。
(生互相搭着肩说:你真的很棒。
)师:这个课堂与以往不一样,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有什么?生:很多听课老师。
师:把这句话送给老师:你们很棒,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真的真的很棒。
(台下老师鼓掌)师:老师给你掌声,你感到怎样?生:我觉得光荣。
生:我感到温暖。
师:找到感觉没有?什么感觉?温暖中觉得很棒,就带着这种感受走进课堂窦老师充满激情的语言不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犹如一缕明媚的阳光照亮了学生心灵的阳台(窦桂梅语),点燃了学生自信的火花,当学生带着我很棒,我们大家都很棒的心态走进课堂时,他的那种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窦老师经常对学生竖起大拇指,并送给他一句你很棒,当教学结束时,窦老师再一次要求同学们齐说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
可以说,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大的自信走出课堂,或许,这样的自信会一直伴随着学生走上今后的人生道路。
二、文本的转换与拓展mdash;mdash;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窦老师认为有些课文,即使你lsquo;掘地三尺rsquo;也未必能挖出lsquo;水rsquo;来,可当你回过头来看时,没想到,lsquo;水rsquo;就在井边。
课文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载体,教师应该利用教材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葡萄沟窦桂梅教学设计
葡萄沟窦桂梅教学设计一想到要设计《葡萄沟》的教学,就像要开启一场奇妙的新疆之旅呢。
葡萄沟啊,那可是个如同宝藏般的地方。
我想象着,在课堂的开始,我就像个神秘的导游,把学生们的思绪一下子拉到遥远的新疆。
“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去一个超级棒的地方,那地方就像一个甜蜜的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惊喜,这个地方就是葡萄沟。
”这葡萄沟里的葡萄啊,就像一串串紫色的玛瑙、绿色的翡翠,挂在藤上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我会带着孩子们去“逛”葡萄沟的集市,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就像热情的火焰,一见到游客,脸上的笑容比那新疆的太阳还灿烂。
我会模仿着老乡的口音说:“哎,远方来的小客人,快来尝尝俺们这刚摘的葡萄呀,甜得就像蜜罐子里泡过似的。
”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说到葡萄干的制作,这可就像一场神奇的魔法秀。
我会夸张地形容荫房像个神秘的魔法屋,那些新鲜的葡萄一进去,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慢慢地变成了美味的葡萄干。
“你们看,那些葡萄就像听话的小士兵,整整齐齐地在荫房里等待着变身,最后变成了一个个小干巴精,可这小干巴精却有着大大的能量,超级甜。
”在识字教学的时候,我就把生字比作一个个调皮的小怪兽。
比如说“沟”这个字,我就会说:“这个‘沟’字啊,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水沟,左边的三点水就是水沟里的水在流淌呢,右边的‘勾’就像是水沟的形状,大家可别被这个小怪兽迷惑啦。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我还打算来一场“葡萄沟知识竞赛”。
我就像个裁判员一样,在旁边呐喊助威。
“哇,这个小组回答得就像火箭一样快,简直是智慧小超人啊。
”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呢,我会鼓励孩子们像唱歌一样去朗读,把葡萄沟的美通过声音传递出来。
“你们朗读的时候,声音要像那新疆的风一样轻快,带着葡萄的香甜。
”我还想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葡萄沟的美景。
这时候,我就像个艺术指导,“同学们,把你们心中像仙境一样的葡萄沟画出来吧,葡萄要画得大得像气球一样哦。
”最后,我会像个总结小达人一样,把葡萄沟的美好再一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强化。
【精品】窦桂梅落叶说课
【关键字】精品窦桂梅《落叶》说课窦桂梅《落叶》说课我认为,对于主题教学中的“主题”掌握,一定要根据同学的年龄特点来确定。
就是说,主题的内涵和外延,一定要根据小朋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年龄,让小朋友得到相应的感受。
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所认知的内容,是不能和高年级的同学相同的。
因此,这又涉和到一个主题教材编排的体系的序列问题——应该随着小朋友的年龄的不时升高,同一教材的主题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时螺旋上升。
这是编者必需要考虑的。
而不是这年一个主题,下一个年级就不用“继续”研讨了。
不同的主题之间也不是割裂的。
关于主题,不是单纯“精神”层面的,包括很多,只是用“主题”概之,决非以往“思想教育之延伸”。
从主体自身来讲,可以大而化之,可以小而化之。
有时,每一个大的主题里也应该含有与之相关的小主题。
一个个小的主题也许就是一节课落实的“点”,有时这个“点”需要一个星期落实;有时植一棵“小树苗”需要几年的生长,甚至一辈子感悟。
就拿“落叶”来说,其自身的主题内涵我认为特别丰富,但却不能在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里“揠苗助长”。
因此,对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我定位较低,让落叶富有“情趣”,当作大自然给小朋友的最好的“贺卡”,适当暗含“四季轮回”之哲理。
于是,除了识字解词之外,扩展了几篇不同体裁的小文章作为阅读积累。
课后再进行“拔根游戏”的说话练习,“贴叶写话”的练习,作为说话和写话的补充训练。
假如在中年级,我想,我们可以从“物质”价值的角度动身,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落叶的形状”——如手掌形的,羽状形的,椭圆形的等研究。
还可以进一步引领小朋友研讨“落叶”的色彩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会从树上落下?当然,“哪些作为药材?”“为什么会变成肥料?”等课题也会在孩蛹淇?寡芯康摹W詈笮闯傻难芯勘ǜ妫?褪呛芎玫淖魑哪亍?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还可以继续提升。
比方,“落叶”后面藏着如人生打击的“寂寥萧瑟”甚至“悲凉痛苦”。
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同学学习这样的文章。
窦桂梅葡萄沟说课稿
窦桂梅葡萄沟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窦桂梅葡萄沟说课稿窦桂梅葡萄沟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梅花魂窦桂梅教案
梅花魂窦桂梅教案教案标题:《梅花魂窦桂梅》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梅花文化,并能够欣赏和理解梅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梅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教案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梅花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梅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象征?阅读与理解:1. 分发《梅花魂窦桂梅》的文本,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故事情节。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梅花的象征意义,例如梅花与坚韧、孤独等的联系。
文学鉴赏:1. 分析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故事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2. 朗读与表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通过表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感。
3. 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梅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与展示:1. 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梅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以及通过故事和创作活动所获得的收获。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讨论、回答问题、创作等方面。
2. 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对梅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梅花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梅花》、《梅花三弄》等,进一步了解梅花文化。
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参观梅花园或梅花展览,亲身感受梅花的美丽和魅力。
3. 艺术创作: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对梅花的理解和喜爱。
以上是一个关于《梅花魂窦桂梅》教案的简要示范,具体教案的撰写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时间等进行详细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到说课窦桂梅课程改革到今天,回味我们自身专业的时候,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一副好口才——我们这些从事着语文教学的教师们,不能不思考,自身的“武功”到了何种境地。
好比说课,就是体现教师口才的标志之一的基本功,成为我们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是一种回味,一种反思,更是一种提升。
一、什么是说课何谓说课?遍阅多年前不同的人给出的不同定义,发现虽然表述的形式不同,但所含蕴的意思却没有太大差别,就我个人看,“说课”,可以简单表述为“把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向同行或者专家学者表述的过程。
”这是一种不同于备课和上课的,展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特殊的形式。
一句话:说课就是说“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
二、为什么要说课1、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说课时,把说的展示出来。
对方呢,把你展示的评价出来,把对你的评价再反馈给你。
这也体现出教师的教研过程更多的是在行动研究的层面上,如何通过说课教师能认真地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就能形成一篇颇有学术意义的个案分析,这样的个案推广开则有利于一个学校或一个区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我们学校,以及我们所在的海淀区说课基本功展示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们的这种转变。
如: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教师已经有意识从分析学生前测情况进行教学研究,使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有机相结合。
但是,也看到老师们的研究有时还只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教师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2、有利于对课堂的聚焦探究第一,教师通过语言的媒介作用,明确自己的教学意图,阐释自己教材处理的方法和目的,将备课的全部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让听者听明白,懂其理。
在这里,授课老师的隐性思维变成了显性思维,必将有助于老师对课堂的整体理解和全面评价。
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实效更显著。
第二,同行专家通过倾听教师的阐述,了解教师对待课程深入的思考,以及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支撑点。
从而从“根部”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诊断。
3、有利于课堂多向度的观察不论什么样的课堂,一旦完成,它就是死了的课堂,就算完美到极点,那也只是一种毫无悬念的完美。
这就是课堂的局限性,所以有人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
但说课就不一样了,针对不可完全预知的学情,老师可能有好几个设想和猜想,老师斡旋于其中,像一个将军,排兵布阵,这就使得课堂的走向,有了可能,有了丰富,有了选择,有了悬念,有了生气。
这就是个体说课中的多向度。
三、如何说课如何说课,正如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样。
以评价标准为纲,只能够保证完成说课任务。
僵化于教条之内,不仅让自己的说课生命,也毫无特色,更有悖于教学研讨的目标。
那么怎样的说课有效、精彩,为听说课人带来更大收获呢?(一)教材分析“透”怎么才算读透?就是对教材把握的准度、高度和深度。
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准确的解读,不能浅化也不能偏颇,要有自己的见解。
在高度把握的基础上,再结合学段目标、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的前后联系、篇章结构特点等等进行适度解说。
所以,说课的正式环节一般应该从对教材的介绍入手。
要知道,教材中的课文原来是一篇篇散落在不同领域的,没有联系的文章。
这些文章的作者并没有想到他们写的文章会成为课文,只是编教材的人选编了他们的文章而已。
它们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可称之为“原生价值”。
可这些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成为课文,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
它们保留了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原生价值”,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就是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
解读教材时,能够这样瞻前顾后就更好了。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梅花魂》“说教材”环节为例:《梅花魂》位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第6课。
本组教材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选编了四篇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情以及抒发情感的不同方式。
《诗词三首》为游子思乡之绝唱,《梅花魂》由思乡情升华到了爱国心,从情感与表达方式上传承前篇,也为两篇阅读课文做了铺设。
本文是归国华侨陈慧瑛的回忆录,写了远在异国的外祖父通过梅花寄托款款思乡情,浓浓爱国意。
第一和第三件事直接表达这种情感,其他三件事属于间接表达。
课文高度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给学生以有益的熏陶。
这位老师关注了本课的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的前后联系,以及思想感情,表达方式上的变化等等,这都不错。
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围绕题目进行解读。
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高风亮节独特的意象。
围绕这样的意象,作者所写的三件事彼此之间是怎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题目中的“魂”字服务的,这些如果能在解读教材的时候再好好加以推敲,相信不仅教材定位能够说得更准,而且说课中的教学设计也能站在更高的视角上进行。
(二)学情定位“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分析。
奥苏伯尔说,一个概念要获得心理意义,必须于头脑中已存在的概念建立起实质的必然联系。
如:三角形的面积是与矩形面积相联系的。
缺少矩形面积公式这一固着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很难获得心理意义,只能机械识记。
同化(扩大相似块,建立连接点)、顺应(消除结构差,建立生长点)的概念。
具体包括学习者头脑中是否存在与新知识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上位、下位,还是同类?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层次是否合理。
试想把蝙蝠与麻雀视为同一类的学生能否很容易的理解蝙蝠不是鸟,而是哺乳动物。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新知识的输入进行定位,当新输入知识或信息保持在可理解或接近的程度时,原有知识水平与输入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会进一步刺激学生的语言发展。
2、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分析。
一要明确技能之间的层次;二要明确技能掌握的程度。
“略微提前”理论:只有当输入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即有一致又有不一致,才能促进心理的发展。
3、对学习者态度起点的分析。
指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认知的水平,情感思想认识上的盲点等。
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原始概念是隐蔽的,要想办法让它们“暴露”出来。
只有有了明确的问题和目的,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会比较强。
(三)目标阐释“清”目标不是作样子,在表述的时候同样应当陈述清楚。
需要提示的是,目标切忌过多,目标多了等于没有目标。
一堂课不可能承载那么多的学习目标,要依据课型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而定。
当过老师的我们都知道:说话听音,锣鼓听经。
目标明确,重难点就清晰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重点”一定是教材的具体内容里的,“教学难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学生学习着眼点。
还以教师说《梅花魂》的“教学目标”为例:1.体悟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第一条,“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想必说课教师一定是明白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但作为听众呢,听了你的目标,我们依旧不知其所以然。
表达方式是托物喻志、还是以物自况,是正面表现、还是侧面烘托,是借景抒情、还是直抒胸臆?包括第三条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需要体现六年级的“有感情”是什么梯度,这里的“感情”究竟是什么。
关注点应是“如何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训练哪种方法技巧?”所以不要小看这短短几分钟的说教材,实际上作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解读教材的能力,会听课的老师一下子就能从中分辨出高下。
(三)教学流程“简”这里的“简”不是简单而是简约——教学流程紧紧围绕目标与重点,进行简约的环节设计。
教学流程展现的是教学过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设计的优劣以及教学理念都在这一部分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所以,说课稿的优劣百分之八十由这一环节决定。
因此,说教学流程是说课的重点环节。
那么如何说好教学成流程呢?我想,好的教学流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清晰具体。
要想让听者通过你的说了解你的教学实际,教学流程的设计一定要清晰完整。
具体而言,要从新课的引入开始说起,然后按照教学设计逐步展开,以及课堂小结、课后的巩固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都是必须要说的内容,而且还要说出各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
但是,切忌把说课稿设计得天花乱坠,让人听得眼花缭乱,像一幅“课堂畅想图”。
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经得住推敲。
虽然说课不像上课一样立即付诸于实践来检验,但是一定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实际情况。
根据学段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来设计,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比如《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拓展知识的层次安排教学活动。
问题从学生中来,但最终又落实到学生中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逻辑性强。
2、详略得当。
说课毕竟不同于上课,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操作到位,再者,说课有时间的限制,一般是15分钟,这就要求说教学流程的时候,既不能太概括,三言五语说完了,让听者不知道教学的思路,也不能太具体,因为它不等同于课堂实录,像上课一般师生问答展示。
所以,说课中的教学环节一般应采用概括与具体相结合,对于非重点或次重点的内容,可用概括的介绍一带而过,而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则要详细阐述,说清楚其中含蕴的小的教学环节,以及每个环节中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预测达到的学习效果等。
此外因为是说课,所以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还只停留在预设的层面上,对教学时间的掌控也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因此,在教学设计应留出机动时间(3-5分钟),并设计机动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设计合理使用,切忌不能将40分钟满满地平均分配到各个环节中去。
尤其是,教学是重点,以及难点,甚至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教师要展示几种教学预设,并分别针对不同的预设写出自己不同的指导对策。
还以《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为例,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与之对应的教学环节“问题在探究中解决”计划安排26分钟的学习时间。
而且在说课中用绝大多数篇幅来说明自己是如何落实这个重点的。
老师安排了(一)实验感知(二)合作探究两大教学环节,并且将实验及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教师预设的处理办法,明晰地表达出来。
(1)展示学生比较基础,有疑问或不成熟的想法。
学生发现:2根太短、1根长不能围成。
让有发现的学生汇报为什么不能围成。
(2)展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预设一:不能围成提问:是不是其它情况都可以围成三角形了?学生汇报:两根小棒之和等于第三根,也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展示数据和小棒图。
预设二:能围成有的学生因为实验误差争论能围成,让这样的学生进行拼摆。
学生在辩论中辨析了实验错误的原因。
感悟到: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都不能围成三角形。
(3)展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提问:说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了:两根小棒之和大于第三根,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