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竹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竹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竹子》含反思中班主题教案《竹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自由观察、探索。
教师锯开竹子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知竹子的形状特征、结构。
并请看管竹林的叔叔向幼儿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小结竹子的种类,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竹子》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我园是所农村幼儿园,地处山区,随处可见竹子、竹林。
同时,湖林还盛产竹凉席,个别小朋友的家里便是从事这一产业。
一天,幼儿在室外活动,一个小朋友看到附近的一个阿姨正在穿竹凉席,便跑过去说:“阿姨我帮你拉线吧。
”那个阿姨笑着拒绝了,他还不死心,就站在那看。
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跑了过去,还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
我连忙走过去,一个小朋友看我过来,便拉着我跟我说:“老师,你看,阿姨在穿竹凉席,跟我妈妈一样。
”其他人也跟着喊起来“我妈也是哦。
”这时我便提出来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吗?”有的小朋友摇摇头,有的小朋友说:“我知道,我知道,是竹子。
”“那你们知道竹子是怎样变成这样的吗?”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
“老师你来告诉我们吧。
”发现他们对竹子、竹制品产生了兴趣。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因此,我开展了主题活动:竹子。
过程(一)认识竹子带幼儿到对面山上的竹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探索。
教师锯开竹子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知竹子的形状特征、结构。
并请看管竹林的叔叔向幼儿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小结竹子的种类。
(二)认识竹制品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设置竹制品展览会。
让幼儿自由欣赏、观察,请幼儿说一说:你认识哪一些竹制品,它们有什么用?教师重点介绍竹凉席的制作与用途。
谈谈你还见过哪些竹制品,它可以用来做什么?请幼儿回家后找找还有什么竹制品,它有什么用?(三)竹凉席的制作过程与竹凉席制作厂联系,带幼儿到厂里去看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到处乱跑,不到处乱摸。
《竹》中班科学教案——认识竹子的种类
3.3.扩展环节
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环境或互动游戏来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竹子的不同种类。例如:
(1)幼儿可以在校园里寻找竹子,观察它们的外形、颜色和纹理,并分辨出哪些是毛竹,哪些是花竹和箭竹。
(2)根据幼儿已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找相同”,把相同种类的竹子找出来。
4.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不仅了解了竹子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也深入了解了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观察实物和参与互动游戏等方式,幼儿的观察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3.教学过程
3.1.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为幼儿介绍竹子:
(1)展示一些有关竹子的图片,例如毛竹、花竹和箭竹的照片。
(2)询问幼儿已了解的关于竹子的知识,例如:竹子的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竹子有什么样的特征?
(3)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让他们分享他们对竹子的看法或经历。
3.2.认知环节
在认知环节中,教师向幼儿详细介绍竹子所包含的三种类型:毛竹、花竹和箭竹。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来认识竹子的不同种类,并听取教师对它们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和分布范围的介绍。例如: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幼儿能够认识三种不同的竹子,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2.教学重点和难点
2.1.教学重点:
(1)介绍三种不同的竹子(毛竹、花竹和箭竹)的外部形态特征。
(2)让幼儿了解三种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分布范围。
2.2.教学难点:
(1)让幼儿了解三种竹子的区别和联系。
幼儿园中班竹子课程教案
幼儿园中班竹子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竹子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有许多其他的特点。
在幼儿园中班教学中,通过竹子课程的开展,旨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对竹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孩子将能够: 1. 区分和认识竹子以及竹子的特点; 2. 了解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竹子的外观和特点•竹子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竹子的坚韧性和轻盈感•竹子的节理和材质2. 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竹子制品的种类:筷子、扫帚、餐具等•竹子在建筑、家具等方面的应用•竹子在园艺和环保中的作用3. 制作竹子手工•制作简单的竹子拼图•用竹子制作手工盆栽•制作竹子手工工艺品四、教学准备•竹子样本和竹制品展示物•相关书籍和图片•制作手工所需工具和材料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竹子的外观和特点1.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竹子的外观和特点,引发孩子对竹子的兴趣。
2.教师讲解竹子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点,让孩子进行观察和描述。
3.进行竹子触摸与比较,提问孩子竹子的特点,并进行讨论。
4.利用竹子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课时:了解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竹制品的种类和用途,引导孩子思考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孩子讨论竹子制品的优点和特点,并进行口头表达。
3.利用游戏形式,让孩子进行竹子制品的分类和匹配。
4.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动手操作,增强他们对竹子的认知。
第三课时:制作竹子手工1.教师示范用竹子拼图,鼓励孩子进行模仿。
2.引导孩子利用竹子制作手工盆栽,让他们体验种植和照顾植物的快乐。
3.指导孩子使用竹子和其他材料制作手工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孩子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对竹子的理解程度、手工制作的完成度等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价。
幼儿园中班主题竹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竹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竹子的生长习性,认识竹子的形态和特征。
2.能够在观察、描绘竹子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3.认识竹子的用途,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竹子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
2.竹子的用途。
3.制作“竹子书签”、“竹蜻蜓”等手工制品。
三、教学过程1. 竹子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活动一:“我知道的竹子”目的:了解竹子的外观特点步骤:1.教师展示图片或实物竹子,并引导孩子观察竹子的外观特点,如颜色、形状、纹理等。
2.让孩子分组讨论并说出竹子的特点。
时间:15分钟活动二:“参观竹子”目的:让孩子亲身感受竹子的实物世界步骤:1.带领孩子进行户外参观,在学校附近找寻竹子。
2.在竹林中进行观察和描绘,观察竹子的外观特点、根茎、茎叶等等。
3.提醒孩子不要破坏竹子,爱护自然。
时间:30分钟2. 竹子的用途活动三:“竹子的用途”目的:了解竹子的用途,并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步骤:1.让孩子听故事“小猪种竹子”。
2.引导孩子讨论竹子的用途,如竹子可以用来建房子、做吃的盒子和碗等。
3.让孩子自由发挥,创造出更多竹子的新用途。
时间:30分钟3. 制作“竹子书签”、“竹蜻蜓”等手工制品活动四:“制作竹子书签”目的:让孩子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步骤:1.提供竹子的图片和纸张,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图片并将其描绘在纸张上。
2.将纸张剪成书签的形状,再将两边折起来,用剪刀削成竹子的形状,制作完成即可。
时间:30分钟活动五:“制作竹蜻蜓”目的:继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制作的乐趣。
步骤:1.提供竹子的骨架和纸张,让孩子将其缠绕在一起。
2.加入翅膀、尾巴等细节部分,让竹蜻蜓更加生动。
时间:45分钟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竹子的认知和了解都存在一些差异。
部分孩子虽然可以正确说出竹子的特点,但是在实物观察中却表现得匆忙和懈怠,缺乏耐心和细心。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竹子》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竹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朋友》,详细内容为“竹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竹子的外形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知道竹子的用途。
2. 学会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表现竹子的外形。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表现竹子的外形。
教学重点: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子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投影仪。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竹子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竹子的外形特征,让幼儿对竹子产生兴趣。
2. 讲解竹子的生长特点(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竹子的生长过程、用途等,帮助幼儿了解竹子。
3. 示范绘画竹子(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绘画竹子,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绘画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示范,自行绘画竹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评价,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竹子的外形特点2. 竹子的生长过程3. 竹子的用途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绘画方法,为家人画一幅竹子画。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让幼儿对竹子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竹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竹子,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表现竹子的外形。
2.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绘画竹子环节。
3. 作业设计中的回家实践作业。
一、教学难点解析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表现竹子的外形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教案《竹子》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教案《竹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朋友》,详细内容为“竹子”。
通过观察竹子的外形、色彩和结构,引导幼儿发现自然美,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竹子的基本特征,如外形、色彩和生长习性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竹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竹子的特征。
重点:让幼儿掌握竹子的基本特征,并运用美术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子实物、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竹子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竹子的外形、色彩和生长习性。
(2)让幼儿触摸竹子,感受其质地,进一步了解竹子的特征。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竹子。
(2)教师演示画竹子的步骤,并强调作画注意事项。
3. 幼儿创作(10分钟)(1)幼儿在画纸上用铅笔轻轻勾勒竹子的外形。
(2)用水彩颜料为竹子涂上绿色,注意色彩的深浅变化。
(3)用线条和形状装饰竹子,如竹叶、竹节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竹子2. 板书内容:(1)竹子的基本特征:外形、色彩、生长习性(2)画竹子的步骤:勾勒外形、涂色、装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以“竹子”为主题的画2. 答案:参照课堂示范,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竹子的特征。
中班科学教案竹子和竹制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竹子和竹制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材料》,主题为“竹子和竹制品”。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竹子,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探索竹子的用途,认识常见的竹制品;体验竹子的加工过程,培养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竹子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知道竹子的用途。
2. 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进幼儿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珍惜,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竹子的加工过程,竹制品的用途。
重点:竹子的基本特征,观察和体验竹子的加工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子实物、竹制品(如筷子、竹签、竹篮等)、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竹子,引导幼儿关注竹子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竹子实物,讲解竹子的基本特征、生长过程及用途。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观察竹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 体验竹子加工(10分钟)教师示范竹子加工过程,如制作竹签、竹篮等,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6.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竹子的形象,标注竹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竹制品,记录下来并描述其用途。
2. 答案示例:竹篮,用于盛放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使幼儿对竹子和竹制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分组实践环节,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竹林,深入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开展“竹制品创意设计”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3. 体验竹子加工的过程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竹子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竹制品的用途。
幼儿园中班主题《竹子》教案
竹子的种类及其用途
种类
竹子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毛竹、刚竹、慈竹、箬竹 等。每种竹子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
用途
竹子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如制作家具、工艺品 、建筑材料等。此外,竹子还可以用于制作纸张、 食品包装等环保材料。
竹子在生活中的意义
环保意义
竹子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是一种 很好的环保材料。使用竹子可以减少 对木材的依赖,从而保护森林资源。
活动目标
通过利用废旧竹制品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 力。
活动内容
收集废旧竹制品,如竹筷子、竹筒等,引导幼儿进行创意设计和制 作,如制作竹风铃、竹花瓶等装饰品。
活动方式
创意制作、环保理念宣传、作品展示。
05
竹子主题教育意义与价值
Chapter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通过观察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 的多样性和美丽。
文化意义
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 位,被誉为“四君子”之一。它象征 着坚韧不拔、虚心有节的精神品质, 深受人们喜爱。
经济价值
竹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为农 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展竹产业有助 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水平。
02
竹子文化与传统习俗
Chapter
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传统节日和习俗中的竹子元素,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传承价值。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利用竹子开展各种户外运动和游 戏,如竹竿舞、竹梯攀爬等,锻 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在竹子主题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 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综
合能力。
通过竹子营造的清新、自然的环 境氛围,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和 焦虑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竹子绘画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反思
竹子绘画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以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第二节《大自然的朋友——竹子》为主要内容,详细讲解竹子的形态结构、生长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绘画竹子,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和生长特点,增强对大自然的认知。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子的结构特点及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观察竹子的形态结构,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竹子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子实物、竹子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竹子实物,触摸竹子,感受其质地。
引导幼儿讲述竹子的生长环境,了解竹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竹子的结构特点,如竹节、竹叶等。
讲解绘画竹子的步骤和技巧。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张竹子图片为例,演示绘画过程。
强调绘画竹子时的注意事项,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自主绘画竹子,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心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的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竹子的结构特点竹节、竹叶、竹茎等2. 绘画竹子的步骤画竹节画竹叶涂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竹子”为主题,绘画一幅竹子作品。
2. 答案:根据个人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具有独特风格的竹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绘画竹子,让幼儿了解了竹子的结构特点,提高了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关注竹子的生长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竹林,亲近大自然,进一步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竹子绘画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
竹子绘画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画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植物》,详细内容围绕“竹子”进行。
通过观察竹子的特点,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绘画技巧,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竹子的基本特点,认识竹子的生长环境,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竹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并表现竹子的线条和色彩。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竹子的基本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竹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子实物、图片、绘画教材、示范画、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a. 教师展示竹子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竹子的外形、颜色等特点。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教师讲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基本特点,引导幼儿了解并记忆。
b.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竹子,强调绘画技巧。
3. 幼儿绘画实践(15分钟)a.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绘画竹子。
b.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提供竹子绘画素材,让幼儿进行临摹练习。
b. 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竹子绘画2. 板书内容:a. 竹子的基本特点b. 竹子的生长环境c. 绘画竹子的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以“竹子”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作品需包含竹子的基本特点,如线条、色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自然景观,如山水、花草等,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对竹子的观察和描述。
中班科学活动有用的竹子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有用的竹子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与生活》第二节《有用的竹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竹子的外形、生长特点,了解竹子的用途,探索竹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能够认识竹子的外形、生长特点,了解竹子的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探索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认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子的生长特点及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竹子,了解其用途,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探索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子实物、图片、视频、竹制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竹子,请幼儿描述竹子的外形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竹子实物、图片、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用途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竹子为例,讲解自然事物的观察方法,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表达、探索。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讨论,每组选一种竹制品,分析其用途和优点。
6. 课堂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彩泥、画笔等学具创作与竹子相关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用的竹子》2. 内容:竹子的外形特点:高、直、空心、节间长等。
竹子的生长特点:快速生长、多年生草本植物等。
竹子的用途:建筑材料、家具、工艺品、食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竹子,用画笔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家长。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对竹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自然事物的持续观察和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同时,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开展相关的亲子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进一步了解竹子的用途,体验自然科学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有用的竹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有用的竹子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有用的植物》章节,详细内容围绕“竹子”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用途以及在我国的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竹子这种常见植物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用途,认识竹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竹子的生长特点、用途以及在我国的文化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深入了解竹子的特点和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竹子实物、图片、视频、PPT、剪刀、胶水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竹子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外观特点,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图片和视频,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用途以及在我国的文化意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道例题:“竹子为什么能长得这么快?”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实践操作。
5. 小组展示(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竹子的价值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竹子”为主题,画一幅画,并简单介绍竹子的特点和价值。
2. 答案示例:画中展示竹子的生长环境、外观特点,旁边附上文字介绍:“竹子是一种快速生长的植物,它的用途很广泛,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工艺品等。
在我国,竹子还象征着坚韧和谦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竹子的特点和价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竹林,实地观察竹子的生长环境,了解竹子的其他用途,加深对竹子的认识。
竹子教案总结反思中班
竹子教案总结反思中班近期,我在中班进行了一堂关于竹子的教学活动,通过该教案的实施,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整个教案进行了反思总结。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充分利用竹子这一具体的教材资源。
竹子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材料,它具有很多特点和用途。
但是在教学中,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竹子的外观和生长环境,并没有更深入地让孩子们了解竹子的特性以及如何利用竹子进行创作和手工制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竹子的各个方面。
其次,我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和实际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孩子对竹子的教学活动不够感兴趣,他们很快就失去了注意力。
这主要是因为我没有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让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另外,我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过多地将知识灌输给孩子们,而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充分关注孩子们的情感体验。
竹子是一种独特的材料,它有着自己特殊的韵味和情感价值。
在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让他们从竹子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竹子教案的实施,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教案进行了反思总结。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力争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中班科学活动有用的竹子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有用的竹子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材料》,详细内容围绕“有用的竹子”展开。
主要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用途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知道竹子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2. 认识竹子的多种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感受竹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竹子的生长过程、用途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难点:竹子的多样化用途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子实物、图片、视频、PPT、竹制用品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竹子,让幼儿描述竹子的外观特征。
2. 教学内容展示:(1)通过PPT和视频,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生命周期。
(2)展示各种竹制用品,如筷子、竹席、竹筒等,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用途。
(3)讲解竹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竹子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的联系。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竹子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竹筒人、竹编等。
4. 随堂练习:幼儿动手制作竹筒人,教师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竹子的生长过程2. 竹子的用途3. 竹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竹子”为主题,画一幅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关于竹子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竹林,让幼儿亲身感受竹子的魅力,进一步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探索竹子的更多用途,激发幼儿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次教学中,竹子的生长过程、用途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重点。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有用的竹子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有用竹子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主题为“有用竹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竹子用途》。
详细内容围绕竹子生长环境、种类、用途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幼儿解竹子特点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竹子生长环境、种类和用途,提高他们对自然资源认知。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兴趣。
3. 培养幼儿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子种类和用途。
教学重点:让幼儿解竹子生长环境和特点,培养他们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子实物、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竹子,让他们亲身感受竹子生长环境和特点。
2. 讲解竹子生长环境和特点(10分钟)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讲解竹子生长环境、种类和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竹子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竹子用途。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用画笔和彩泥制作竹子手工作品,巩固对竹子认知。
六、板书设计1. 竹子生长环境:湿润、温暖、阳光充足。
2. 竹子种类:毛竹、箭竹、麻竹等。
3. 竹子用途:建筑、家具、工艺品、食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竹子,并说明它用途。
2. 答案:幼儿作品,描述竹子种类和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解竹子生长环境、种类和用途。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他们观察力。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走进大自然,寻找身边竹子,解它们用途,培养幼儿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用竹子制作手工艺品,提高他们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我深知实践情景引入重要性,它能激发幼儿兴趣,提高他们参与度。
中班主题竹子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竹子教案反思1.中班主题竹子教案反思产生背景: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就连诗人画家也把竹做为他们常常赞颂的对象。
可见竹的情节无所不在。
当孩子们从观察竹子到寻找生活中竹的用途的时候,他们睁大了双眼,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的热情。
因此,我们决定与幼儿一起探访我们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竹。
开展准备:1.家长资源,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竹制品,关于竹的资料和图片。
2.利用社区资源联系孩子社会实践的场所:公园、竹店等。
3.在墙上装饰一些与竹子有关的画和画,还有小朋友画的画和手工艺品。
4.区域一角布置了一些制作竹制玩具的工具,布置了竹制品展示角。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竹》教学目标:1.引导孩子认识各种竹子,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2.引导幼儿探索竹对我们生活所起的贡献。
3.培养孩子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5.培养孩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记录:1.社会:《参观竹林》、《参观竹器店》2.语言:《谈话:节节高》《谈话:竹子的生长过程》《故事:小猫钓鱼》《表演:熊猫一家》3.科学:《妙用竹竿》《竹篾制品》《竹——浑身都是宝》《有用的筷子》《笛声悠悠》4.计算:《数竹筏》《测量》《高矮长短比较》《5以内的加减》5.美工:《绘画:竹子》《吹画:翠竹》《竹叶贴画》《制作:风筝》《制作:扇子》《欣赏:竹篾制品》6.音乐:《熊猫咪咪》《牧童短笛》《扇子舞》《欣赏:筷子舞》7.体育:《竹高跷比赛》《跳竹竿》《骑竹马》《放风筝》8.家园开放日:《调查:有用的竹竿》《班会:竹子发布会》《亲子游戏:跳竹竿舞》《品尝:竹筒饭和竹笋菜》活动具体开展过程:活动一:《社会实践:参观竹林》设计思路:节目第一天,老师带着孩子们去附近公园的竹林游玩,一片翠绿的竹林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中班竹子主题优质课教案反思
中班竹子主题优质课教案反思教案标题:中班竹子主题优质课教案反思教案撰写目的:本次教案撰写的目的是通过反思中班竹子主题优质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 了解竹子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竹子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竹子的图片、实物或模型。
2. 竹子的相关知识资料。
3. 竹子的制作材料,如剪刀、胶水、颜料等。
4. 学生的个人画板和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展示竹子的图片、实物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
-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竹子是什么植物吗?竹子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
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图片、实物或模型,向学生介绍竹子的特点和用途。
- 讲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对竹子的保护意识。
3. 观察实验(20分钟):- 将竹子的实物或模型分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 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点,并描述出来。
4. 制作活动(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竹子的制作材料。
-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利用竹子的材料制作手工作品。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交流。
5. 总结(10分钟):- 向学生提问:“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竹子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总结竹子的特点和用途,并强调对竹子的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中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但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方面可以更加明确和具体,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竹子手工作品的方式来达到此目标。
2.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方面,可以多准备一些竹子的相关知识资料,以便在知识讲解环节更加丰富和生动地向学生介绍竹子的特点和用途。
3.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和趣味性的活动,如通过游戏形式来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特点,或者设置一些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户外活动竹子教案反思
幼儿园户外活动竹子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幼儿园户外活动竹子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 竹子样本和图片。
2. 竹子制作的手工工具和材料。
3. 幼儿园的户外场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竹子样本和图片,引发幼儿对竹子的兴趣,并与他们分享竹子的特点和用途。
2. 活动安排:a. 观察竹子: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观察竹子,让他们触摸、闻味、听声,并引导他们描述竹子的外观和特点。
b. 制作竹子手工: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竹子制作的工具和材料,指导他们制作竹子手工,如竹子风铃、竹子拼图等。
c. 竹子游戏:设计一些竹子相关的游戏,如竹子接力赛、竹子之间跳绳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竹子的乐趣。
d. 竹子创作:鼓励幼儿利用竹子进行创作,如搭建竹子小屋、编织竹子篮子等,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总结:让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受。
并与他们一起总结竹子的特点和用途。
四、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在教案中,教学目标需要更明确地表达,以便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
2.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竹子样本、图片和制作竹子手工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合适的活动,既能培养幼儿的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过程是否灵活多样:教师应该注重活动的多样性,通过观察、制作、游戏和创作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5. 总结是否充分: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应该与幼儿一起总结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帮助他们巩固学习内容,并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以上是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竹子教案的反思,希望能为您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竹子教案及反思
竹子教案及反思竹子是一种生长迅速、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常被用来教育人们关于生命、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份针对竹子的教案及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通过培养竹子,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注重环境保护意识。
3. 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竹子的种子或竹苗;2. 培养竹子的土壤和透明容器;3. 需要的工具,例如铲子、水壶等;4. PowerPoin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生态作用,通过PPT或黑板梳理相关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分发竹子的种子或竹苗,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竹子。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3. 学生使用铲子,将种子或竹苗种植在透明容器中的土壤中。
4. 学生定期浇水并观察竹子的生长情况,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表或笔记中。
5.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为什么竹子生长迅速?竹子对环境有哪些作用?竹子有哪些用途?6. 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他们培养竹子的经验和发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反思:1. 教师在引入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生态作用时,可以采用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
2. 在分发种子或竹苗时,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一个,避免学生之间的不平等。
3. 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提示,但也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4. 教师应确保透明容器的选择适合竹子的生长,足够容纳土壤和根系,并方便观察竹子的生长情况。
5. 在综合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深入的思考。
6. 在学生展示和交流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
通过这样一份竹子教案,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出自己的竹子,亲身体验和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并在展示和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同时,通过这个过程,他们也能够培养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环境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竹子》含反思中班主题教案《竹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自由观察、探索。
教师锯开竹子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知竹子的形状特征、结构。
并请看管竹林的叔叔向幼儿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小结竹子的种类,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竹子》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我园是所农村幼儿园,地处山区,随处可见竹子、竹林。
同时,湖林还盛产竹凉席,个别小朋友的家里便是从事这一产业。
一天,幼儿在室外活动,一个小朋友看到附近的一个阿姨正在穿竹凉席,便跑过去说:“阿姨我帮你拉线吧。
”那个阿姨笑着拒绝了,他还不死心,就站在那看。
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跑了过去,还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
我连忙走过去,一个小朋友看我过来,便拉着我跟我说:“老师,你看,阿姨在穿竹凉席,跟我妈妈一样。
”其他人也跟着喊起来“我妈也是哦。
”这时我便提出来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吗?”有的小朋友摇摇头,有的小朋友说:“我知道,我知道,是竹子。
”“那你们知道竹子是怎样变成这样的吗?”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
“老师你来告诉我们吧。
”发现他们对竹子、竹制品产生了兴趣。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因此,我开展了主题活动:竹子。
过程(一)认识竹子带幼儿到对面山上的竹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探索。
教师锯开竹子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知竹子的形状特征、结构。
并请看管竹林的叔叔向幼儿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小结竹子的种类。
(二)认识竹制品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设置竹制品展览会。
让幼儿自由欣赏、观察,请幼儿说一说:你认识哪一些竹制品,它们有什么用?教师重点介绍竹凉席的制作与用途。
谈谈你还见过哪些竹制品,它可以用来做什么?请幼儿回家后找找还有什么竹制品,它有什么用?(三)竹凉席的制作过程与竹凉席制作厂联系,带幼儿到厂里去看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到处乱跑,不到处乱摸。
请厂里的叔叔为幼儿介绍竹凉席的制作工具,制作过程。
让幼儿欣赏制作完成的竹凉席。
(四)竹编织请一位会编织的阿姨来班上为幼儿表演编织。
让幼儿讨论阿姨是怎么编的。
提供竹条,让幼儿学习编织,重点学习一上一下的编织方法。
(五)好玩的竹子把这些日子所收集的竹子、竹制品,做一个展览会。
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并对所收集的竹制品,材料进行分类,形成区角活动。
如:竹凉席厂、编织店、乐器坊等。
分析:1、幼儿对竹子的认识活动兴趣浓厚,但是由于知识面较窄,词汇掌握量较贫乏,因此在刚认识竹子的时候,幼儿不能用丰富的词语表达出竹子的结构特征,对竹子的种类也一无所知。
2、幼儿与老师共同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在竹制品展览会上,幼儿能认真观赏各种竹制品,在欣赏的同时,还懂得主动跟伙伴们商讨竹制品的用途。
竹凉席是我们华安的一种特色工艺品,因此,我把它作为重点来向幼儿介绍。
这一活动下来,幼儿的知识面丰富了,对竹子的用途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3、在竹凉席制作厂时,幼儿对那些工具都十分感兴趣,这想摸摸,那想摸摸。
为了幼儿的安全,我制止了他们的行为,使得有些幼儿在听厂里的叔叔介绍时,有点心不在焉的。
但大部分幼儿对叔叔的介绍还是十分感兴趣的,认真地听和观察叔叔介绍的工具和过程。
4、在欣赏阿姨编织的时候,幼儿的兴趣浓厚,大部分幼儿都跃跃欲试。
可是,在动手尝试的时候,很多幼儿都出现了错误,他们没有掌握一上一下的规律,而且整体编织的速度都很慢。
5、本活动主要是立足于对竹子有较深刻的认识后,再进行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的综合活动。
由于它是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孩子的兴趣十分浓厚。
本次活动,教师留给幼儿充分的活动空间,引导、鼓励幼儿观察、讨论、操作,让每个幼儿都有看、说、做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丰富了经验,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口语表达和操作能力,整个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所有的知识、经验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整合、迁移和运用,才能转化为人内在的、自我的知识结构。
在孩子的探索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调动幼儿原有的各种经验,让他们在投身于各种活动的同时整合运用已有经验,并不断提升个体的经验。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要使他们的知识、经验内化,就需要老师在活动中为其提供一个机会,使幼儿乐于参与,有要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已有经验进行整合、迁移与运用。
案例中,老师面对孩子们开始的“牛角尖”并没有失去耐心,而是一步步引导、帮助孩子提升经验,才使孩子始终保持了探索的兴趣。
反思:当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问题的时候,老师应该马上根据据幼儿现有的经验或可能性发展以及幼儿发展的大目标,去分析这个活动价值,然后积极的回应孩子们。
当然这里的回应,不是给予他们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而是及时捕捉、发现、扶持幼儿生成的新萌芽,并对幼儿的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试探性的问题、暗示性的问题、挑战性的问题等让从而让幼儿进行探究思考和选择,以此推进幼儿进一步探索生成的兴趣,擦亮幼儿生成活动新火花。
同时,幼儿生成活动是幼儿按意愿行事,带有极大的兴趣性和随意性,因而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东西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往往会使具有发展价值的生成内容流失,幼儿还易遇困难和挫折而半途而废,因此对于幼儿生成的一些有价值的活动,教师还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给予他们时间、空间、环境上的支持,那么孩子们的生成问题真正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热点,发展的阶梯。
孩子的生成是随时的出现在他们的每一个学习活动中的,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捕捉到孩子们的这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孩子更多兴趣的生成点,并且根据孩子的生成点、兴趣、经验,组织一个新的活动。
主题学习活动是一个孩子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活动,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不仅是一个活动支持者,更是一个引导者,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发出的各种信息,抓住新的教育契机,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从而使活动深入和扩展。
师生之间的这种相互的碰撞,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成活动,更应该包含着教师对孩子们了解和关注,对他们生成事物的剖析和再推动,只有这样的才能使孩子在不断的探索、理解、生成以及在探索、再理解、再生成的轨道上越走越稳。
孩子,老师错怪你了!——如何对待顽皮的孩子案例背景在烦琐而紧张的幼儿园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对“乖巧听话”的孩子更多的微笑、抚摸和肯定,而对于那些顽皮好动的孩子的“屡教不改”失去耐心和信心。
昊昊是个思维活跃,聪明好动却又爱调皮爱捣蛋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个“干坏事大王”,我常常对他伤透了脑筋,但也曾经因为自己的疏忽错怪了他。
案例一:区域活动结束了,小朋友正准备收玩具的时候,晗玫小朋友大喊:“老师,这里有本图书被撕坏了!”我闻声望去,她手里拿着几页被撕坏的书页,我气乎乎地问:“这是谁撕的?”立刻,好几个孩子都指着昊昊:“是昊昊撕的!”“谁看到了呢?”“我看到了他撕了!”几个孩子依然确信是他撕的图书。
因为平日里昊昊总是干坏事,于是我武断地确信图书一定是他撕的,“老师,我没有……”没等昊昊说完,我便生气地说“为什么每次干坏事都有你的份呢,这么多小朋友都说是你撕的,你还不承认!”“老师,不是我撕的,我真的没有撕图书!”昊昊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放学的时候,筱特悄悄跑来告诉我,她看见图书是楠楠撕的!当我找来楠楠问清情况时才知道因为我一时地武断,错怪了昊昊,一瞬间,内疚、懊悔涌上心头……案例二:在一个有趣的科学游戏“由蓝变红”活动中,孩子们正兴趣浓厚地按着老师的演示步骤,把蓝色石蕊试纸放进盛着清水的玻璃杯中,然后插入玻璃管,用嘴对着管口吹气,观察杯中的试纸是否由蓝变红了,而顽皮的昊昊今天也专心地做着实验,我正想表扬他,可是当我走近他的时候却发现他放入清水杯的不是蓝色石蕊试纸,而是他那蓝色的手帕。
我见状十分生气地“没收”了他的操作材料并“剥夺”了他的实验资格,“你看这游戏多好玩,小朋友们正认真的做着实验,可就你最爱捣蛋!”昊昊用很低很低的声音说:“我想试试蓝色的手帕是不是也能变红!”我一时语塞,一脸尴尬……案例分析以上两个片段中,我对顽皮的孩子显然缺乏了应有的尊重与耐心,而给了孩子更多的是埋怨和批评!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总是以老师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评价准则。
在案例一中,当我经常对昊昊进行当众批评的时候,这就直接影响着他在其他孩子心中的形象,而当坏事出现的时候,其他孩子自然便想到了他,而我正因为我过于主观而错怪了孩子,如果当时多点耐心,多点信任,也许爱干坏事的昊昊也能从中得到教育,更好地反省自己平时的行为。
我们知道如果孩子常常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不被理解,那么就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更加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固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顽皮的孩子思维往往都比较活跃和独特,敢于创新、幻想,案例二中昊昊正是想用自己蓝色的手帕代替石蕊试纸进行实验,这是一种“探索性的思维”,是值得我们去支持和引导的,只要我正确引导,昊昊的“调皮捣蛋”便可以转化为积极愉快的学习过程。
凭主观猜测来处理“调皮捣蛋”,往往会破坏孩子的愉快情绪,扼杀孩子的求知愿望。
只要我们细心探索孩子“调皮捣蛋”的意图,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幼儿探索,孩子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案反思:一.以平等和发现的眼光欣赏顽皮的孩子我们总说教育要面向全体,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
如果我们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那些听话乖巧的孩子的身上,那么,这些顽皮的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幼儿园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
因此,我们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
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孩子间的禀赋品性也是各不相同,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就要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这些常常犯错的顽皮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顽皮的孩子很有主意,很聪明一般而言,顽皮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出独立性强、主意多、新花样多、敢想敢做等特点,特别是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很可贵的,我们应加以保护。
孩子正是通过自身的各种活动来感知大千世界各种事物的特性的,并由此获得各种感知觉的经验。
同时,孩子也会在不断地探索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因此,给予孩子自由和充分活动的机会是很重要的。
不过,我们还应在孩子活动之前或活动之中对他提出适当的要求,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当昊昊顽皮地把包装水果的白色网撕得粉碎,并把它们抛向空中的时候,如果我们上前耐心地问一问他这样做是为什么?也许,他会十分兴奋和自豪地对您说:“这是我制作的雪花,你瞧,多漂亮呀!”我想,这时我们一定不会忍心去指责富于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