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案1新人教版
2.1地势和地形 第1课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学生读图分析:
我国沿32°N纬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可以看出:中国地势自西向东的特点是什么?
4、(1)教师:出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让学生分别找出地势第一、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布。再分布分析各阶梯的地形分布和海拔差异,得出阶梯划分是依据海拔的高低来划分的。
《同步学习与探究》P19“主干知识”部分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学范围、时间、学习方法等要求。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要求自主完成
教师提出交流要求,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合作展示
知识点: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地形和地势有何不同?
2、我国地形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1)学生观察地形图,根据颜色的分布特点找出我国的主要地形类型。
(3)从图中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这一特征使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为由__________向_______流,方便了东西交通,也使许多大河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产生了丰富的_____________资源。
答案:1、B 2、B 3、C 4、D 5、B 6、B 7、(1)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2)一4000盆地高原三(3)西高东低西东水能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2.2,找出三个阶梯的分界线。(或板图,在板图上教师画出三阶梯的界线)
学生完成:P23活动1,在教材图上填出三个阶梯的分界线的名称。(或让学生到板图上填出)
5、(1)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地势对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的影响而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从我国河流的分布及流向分析与地势的关系。(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归纳总结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地形和地势,是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形的分类、特点以及分布情况,地势的概念、特点以及我国的地势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的各种类型和特点,以及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如地理位置、气候等。
但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以及分布情况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和分布情况。
2.掌握我国的地势特点,并能够运用地形和地势的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和分布情况。
2.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形和地势的知识。
2.使用多媒体教学,如图片、地图和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图片、地图和视频等。
2.教学课件和教案。
3.学生分组,准备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和地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山脉的形态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讲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和分布情况。
使用地图和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的各种类型和特点,以及地势的概念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每组选择一种地形或地势,展示其特点和分布情况,并解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提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2.1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教案
2.1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图文资料,归纳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运用地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地势对交通、气候、水能资源分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归纳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难点:地势对交通、气候、水能资源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展示我国的长江、黄河,播放歌曲——好汉歌,请同学们在歌词中感受大江大河奔涌东区的气概,激发学生探究大河东流背后的原因,请同学们说一说河流流向与哪些要素相关,引出本节课题。
新课讲授: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 地势主要特征活动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找出我国地势最高的区域和地势最低的区域,由颜色的变化判断地势的倾斜,总结地势特征:西高东低。
活动2:比一比对比A、B两图哪幅更符合我国的地势特点?图A中,地势西部高缓缓向东部倾斜;图B 中,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可知,三级阶梯分布更符合我国的地势特征,故图B正确。
活动3:读我国北纬36°剖面图,展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三级阶梯分布的海拔变化趋势,总结我国地势的特征:呈阶梯状分布。
请同学们结合我国的山脉分布图,找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在课本上标出这些重要的山脉,并加强记忆。
合作探究1: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关注图例,找出三级阶梯分布的平均海拔与地形;并完成表格内容。
活动:找一找请同学们阅读中国的地形图,找出位于不同地势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合作探究2:地势对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国的地势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进行总结:1.气候——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2.交通——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3.资源——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式,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1 地形和地势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学生回答)
讲解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特点特征。
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引入山区的概念,结合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提问: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展示中国地形图,请同学们说说我国山脉有何走向?
2.利用多媒体演示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重点
结合中国地形图明确主要山脉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中国地势基本特征的学习,真正理解地势特征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总结本课学习重难点
小组爱学完成及课堂表现
教学改进
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那么我们今天一起走入巍峨的群山,来了解我国众多的群山。
学生观看图片。
通过展示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知识。
展示我国地形图。
提问:1、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
2、找出我国的四大盆地?
3、找出我国的三大平原?
(让学生找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3、填写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自己找出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加深学生的印象。
新课讲授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提问:我国河流为什么大多数自西向东流?(学生回答)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特点及山脉的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4、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地形分布特点。
2、读图总结分析我国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三、教学准备山脉分布图四、教学课时2课件五、教学过程(情景荟萃)结合我们江阴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形?丘陵,山地(海拔大于3500米称高山,1000-3500某某,500-1000低山,所以一般大于500米起伏较大的地势我们称为山地,500米以下起伏较小的我们称丘陵。
)所以我们江阴的君山、某某、盘龙山、长山、敔山湾的定山等几乎都为丘陵。
(提问)那我们中国的地形又有哪些呢?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说明我国的地形类型多样。
(图释导学)我们所了解的地形,其实都分布在不同的山脉之间,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装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
(结合P23图2.2和黑板上的分布图,自学)(提问)问题一:这些山脉的走向是怎么回事呢?问题二:我国又有哪些不同的走向的山脉呢?哪些山脉是省区界线?问题三:我国山脉和高原、盆地、丘陵之间的位置如何?(回答一)我国山脉走向为“迷”字形。
(回答二) (分组归类整理)东西走向山脉: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西——大兴安岭——太行山(某某、某某分界线)——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某某、某某分界线)东——某某山脉西北——东南:北——阿尔泰山中——祁连山东——某某山脉南北走向:北——贺兰山南——横断山弧形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某某和某某以昆仑山为界,某某省和某某省以太行山脉为界,某某和某某以横断山为界,某某和某某某某以大兴安岭为界,某某省和某某省以秦岭、某某和某某以燕山山脉的东部为界,某某和某某以祁连山为界。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与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与地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及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比例。
2.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3.让学生初步掌学习地理信息。
教学重点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地理意义和影响
二、讲授新课
(一)展示目标
(二)了解我国的地形。
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如: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某某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某某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教学难点
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具准备
集体定教
分工备教
个性补教
一、引入新课
前两天在网上漫游,看到一位网友的博客里的日志,叫做“山山水水──中国的美丽风景”,一下子被吸引了,日志里包括有中国的名湖之美、名泉之美、名山之美、名瀑之美、名江之美等,作者在用自己的足迹和文笔记录和感受祖国山河之壮美,也给读者以美好的心灵震撼。而实际上爱美之心古往今来,人皆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诗词等。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热爱,在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修为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那么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为大家的这种修为奠基。
及其分布
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列问题。
走向主要的山脉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与地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
地势和地形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要求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结构分析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
教材中的三个小标题“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是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的。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甚至经过计算才能得出。
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在这一节的课文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
本节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以及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陆地环境”的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势和地形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提高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学会运用地势和地形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难点:地势和地形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的地形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列举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势和地形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地势和地形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准备: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势和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地势和地形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的进阶课程。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形的分类、特点及分布,地势的特点及影响。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认识各种地形的特征,掌握地形和地势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抽象的地形和地势概念,以及分析地形和地势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的分类,掌握各种地形的特征;理解地势的概念,认识地势的特点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及其分类。
2.地形和地势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
3.准备练习题和拓展题,用于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和地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
2.呈现(15分钟)介绍地形的分类、特点及分布。
如: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分析各种地形的特征。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找出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等。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地形和地势,属于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地形的分类、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地势的特点及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概念的讲解和实例的呈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的分类,掌握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理解地势的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会分析地形和地势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及特点。
2.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3.地势对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地形和地势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实例资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评分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实例,呈现地形的分类和我国主要地形的特点。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形和地势的区别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势的特点及对我国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总结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2.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
3.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4.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5.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重点与难点】1.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特征。
2.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分布。
教学方法】自主研究、小组合作、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第二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通过引用诗句,引导学生思考地势对水流的影响,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新课研究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地形类型多样:我国地形类型繁多,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等。
2.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介绍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包括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秦岭、南岭,东北到西南走向的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西北到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以及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
3.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通过观察地图,体会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以及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貌特征。
拓展延伸:通过填表的方式,加深对山脉名称、分布和走向的记忆。
第二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为三级阶梯。
2.各级阶梯的特征:介绍各级阶梯的特征,包括第一级阶梯的高原、第二级阶梯的盆地和第三级阶梯的平原。
3.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介绍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包括祁连山、秦岭和太行山等。
4.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高原的气候、盆地的水资源和平原的农业生产等。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主要内容包括:
1. 地形的分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 地势的概念: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3. 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地形和地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 利用多媒体资源:我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这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形和地势的特点。今后,我会继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形和地势对实际生活的影响。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理解不深。
2.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我会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比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也会寻求同事的建议和帮助,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 加强学生反馈:我会更注重学生的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 网络资源:提前查询并准备相关网络资源,如地形地势相关科普文章、视频等,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
6. 教学软件:准备好教学所需的软件,如PPT、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用于展示地形地势图片、图表和视频,以及进行地形地势模拟实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1 地形与地势》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1 地形与地势》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形与地势》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地球的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外部形态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地球内部结构、气候、水文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分类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掌握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形和地势的实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地形和地势的模型或道具,以便进行实物演示。
3.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方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地形和地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表面形态。
提问:你们对这些图片有什么认识?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地形和地势?2.呈现(10分钟)讲解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
利用模型或道具进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可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4.巩固(10分钟)针对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课堂提问。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中国民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
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读图总结分析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的省区范围。
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区域地理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教师:可见,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和地势。
二、讲授新课教师: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我们能看到的地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说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学生:从景观图中可看出,我国有新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教师: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地形类型齐全。
过渡: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4页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学生:从图中的比例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平原占12%,丘陵占10%,盆地占19%。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教师: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过渡:地形类型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利用图2.4和图2.5,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人教版
第1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的认知,了解山脉控制着中国地形分布的大势,知道山区面积广大这一基本特征。
2.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3.通过对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了解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从中领会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
4.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5.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二、教材分析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到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其他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节包括“山脉纵横交织”、“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3部分内容。
三、教学提纲一、山脉纵横交织1.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2.南北走向的主要山脉3.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5.弧形山脉二、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地形单元2.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地势西高东低1.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2.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水能资源分布等的影响四、教学过程本节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学习难度虽然不大,但因涉及中国宏观地形分布,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经验积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好相关地图和景观照片,让学生在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中国地形特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
新课导入:古诗导入: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你到过黄山吗?你知道“五岳”吗?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略我们国家的“名山大川”,感悟我们国家的地形特征。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如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高,尤其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一定的发展。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反思活动的结果,教师应该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如果学生对某些概念理解不深,可以考虑增加相关的教学资源,或者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可以考虑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或者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四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此外,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积极地学习地理。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和实践教学法。讲授法用于介绍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案例研究法用于分析不同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实践教学法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地形和地势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以及地形、地势的特点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程引入:前两天在网上漫游,看到一位网友的博客里的日志,叫做“山山水水──中国的美丽风景”,一下子被吸引了,日志里包括有中国的名湖之美、名泉之美、名山之美、名瀑之美、名江之美等,作者在用自己的足迹和文笔记录和感受祖国山河之壮美,也给读者以美好的心灵震撼。
而实际上爱美之心古往今来,人皆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诗词等。
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热爱,在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修为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那么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为大家的这种修为奠基。
结构解析:首先请大家明确,组成自然环境有很多自然要素,类比一下,组成我们的班集体的要素有学生和老师,那请同学们思考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都有哪些呢?对,有前面提到的山山水水,请同学们看这X自然环境的示意图,从地理的角度讲就是有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生物、土壤等。
简称“地、气、水、生、土”,那再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自然要素间的关系如何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由此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本章主要学习前三个要素。
了解我国地形、气候、河湖的主要特点,简单分析它们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体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承转过渡:好,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节,了解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温故知新:初一时同学们学习了基本地形类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种?共有多少种?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
承转过渡:对于这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我要来测试一下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和地势
附:
一、个性学习检测题:
1.从图
2.4上可以看出,中国山川壮丽,境内绵延不绝的;有气势磅礴的和一望无际的;还有群山环抱的和起伏和缓的。
2.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多为走向和走向,走向和走向的山脉较少。
3.纵横交织的,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和,每一种地形的内部,景观差异也很大,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地形复杂的程度。
4.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这里是、、的地区。
二、课堂反馈检测题:
抽层板演(教师板图2幅,1、2组一幅;3、4组一幅);课本27页第3题。
三、作业设置:
地理作业本P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