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复习题.docx

合集下载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和‎文化活动,是人性的需‎求。

是人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

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美:狭义的美的‎概念是指我‎们在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即一种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腊式的美。

广义的美,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态。

移情作用: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朱光潜认为‎,移情作用就‎是在审美观‎照时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移情说:是西主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代表人物是‎立普思,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情感,因而令我们‎感到美。

意境: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

情在意境中‎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所‎创造的。

见景生情,再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最终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优美:美处于矛盾‎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

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或‎是山明水秀‎、波平如镜、倒影清澈的‎自然景色等‎,这些景色都‎是优美。

从美感上看‎,优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从根本上说‎,优美体现了‎作为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使人产生和‎谐与愉悦的‎美感。

崇高: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和‎强劲的气势‎。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

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

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

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

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

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

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

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

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

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

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

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说”。

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

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

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

1美学原理试题

1美学原理试题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 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 )。

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 )。

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3. 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 )。

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 )。

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 的主要代表者是( )。

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 )。

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 )。

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 ( )。

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 )。

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 ( )。

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

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说”。

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 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

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

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B 2.A 3.C 4.D 5.B 6.D 7.B 8.D 9.C 10. 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美学原理》名词解释1.美学:从根本上讲,它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形象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美是人的末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能够被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3.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赖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

美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属性。

4、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关于美的创造的学说,认为美的创造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而是多处因素的积累,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

基本含义是(1)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2)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了我们。

5.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追随者组成。

我是一名自然科学家。

他们相信所有事物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数字。

理解世界就是理解支配世界的数字。

美体现在数量与比例的对称与和谐中。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

人体之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平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和黄金分割,对后世影响深远。

6、美的客观性:是指美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7、“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德国古典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的著名命题。

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美的,而且美的理念要获得一种感性的显现,要表现为一定的感性形象,才成为美。

8.快乐中的美理论:这是一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西方理论,认为美的真正本质是由事物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快乐。

代表人物有休谟等。

9、美在关系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着的某种关系中,这种“关系”才是美的本质。

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美学家狄德罗提出的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10.美是生命理论:对美的本质的陈述,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是美的本质。

它是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美学家、革命民主党人切尔尼切夫斯基提出的。

11、美是理念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1. 审美观点:指个人或群体对于美的理解和偏好,是对艺术作品进行主观评价和感受的角度。

2. 客观美:指美的存在和价值独立于个体的主观意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 主观美:指美的存在和价值相对于个体的主观意识,具有个体差异和主观性。

4. 表现力:指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传达和表达作者情感、思想、意图的能力。

5. 比例:指艺术作品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大小、长度、宽度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平衡。

6. 对比:指艺术作品中通过对不同元素、色彩、形式、构图等进行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突和对立,以增强艺术效果。

7. 平衡:指艺术作品中各个要素之间的权衡和协调,使整体具有和谐、稳定的效果。

8. 对称:指艺术作品中形式、结构、色彩等在中心线或轴线上呈现的对称关系,传达出稳定、庄重的感觉。

9. 韵律:指艺术作品中连接或重复出现的节奏、音调、形态等元素,使作品具有节奏感和动感。

10. 色彩对比:指艺术作品中通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产生鲜明的视觉效果,增强作品的色彩表现力。

11. 空间感:指艺术作品中通过透视、构图等手法创造出的三维立体感和深度感。

12. 纹理:指艺术作品中通过线条、细节、笔触等表现出的质感和触感。

13. 意象与象征:指艺术作品中通过特定的形象、符号等表达作者的思想、主题或情感。

14. 躯体性经验:指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身体感觉和情感体验。

15. 群众审美:指大众对于美的偏好和主流审美趋向,受到社会、文化和时代因素的影响。

聊城大学《美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聊城大学《美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形式美法则
2、形式美
3、”物种的尺度和需要”
4、对称均衡
参考答案:1、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2、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
3、该物种之所以为该物种的尺度和需要,如蜜蜂只会盖蜂窝,它不可能盖楼房,这既是该物种的尺度,又是它的本能需要。

4、对称指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如人体中眼、耳都是对称的,对称具有安静、稳定的特性,用以衬托中心。

如天安门、天坛。

均衡的特点是两侧的形体不必等同,量上也是大体相当,倾向于静中取动。

如双人舞造
二、简答题
1、艺术创作为什么离不开生活基础?
2、简述美和真善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1.(1)生活是想象的土壤,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2)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3)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
2.(1)美与善的关系:美以善为前提,美与善又有区别:从功利关系上看,善和功利直接联系,美和功利间接联系。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善虽有形式,但主要不是讲形式,而美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现为生动的形象。

(2)美和真的关系: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的。

美与真的区别:首先真是客观规律本身,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

其次,真是求知对象,美是欣赏对象。

美学历年简答与名词解释

美学历年简答与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题26.以美育代宗教说27.鉴赏过程中的“品”28.生物本能说29.喻象四、简答题30.简述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31.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32.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33.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其内在关系。

34.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五、论述题35.举例论述悲剧审美形态的特征。

36.结合具体审美实践,说明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三、名词解释26.审美形态27.无我之境28.有意味的形式说29.崇高四、简答题30.简述喜剧的特点。

31.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想象的作用。

32.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33.简述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

34.简述原始意识的特征。

五、论述题35.举例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6.举例说明审美关系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题26.有我之境27.审美体验28.空间艺术29.净化说四、简答题30.简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31.如何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32.简述作为审美活动中介的艺术品的基本特征。

33.美育的功能。

34.简述美学的研究方法。

五、论述题35.为什么说想象力是审美对象得以构成的重要因素?36.为什么说丑也是一种审美形态?请举例说明。

三、名词解释26.审美形态27.“劳动说”28.对比联想29.灵感四、简答题30.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31.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32.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33.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34.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五、论述题35.试分析美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36.试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4分,28、2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 26.审美趣味27.艺术品的他律性28.仿象29.趣味教育四、简答题30.简述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

31.简述审美境界的性质、特点。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XXX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通过感性经验来表达理念。

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感性经验。

这种经验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还包括对于理念的认知和理解。

审美的本质:审美的本质是指审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目的。

这种内在规律和目的是相互协调的,产生了自由的活动方式。

审美的本质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

自由劳动:自由劳动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目的。

自由劳动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因为审美活动需要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是指美的客观存在和内在结构所遵循的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通过审美活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揭示和探讨。

美的规律是审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XXX对美的本质的回答是,美就是理念。

美必须是真的,但真与美的区别在于真是思考的对象而不是感觉的对象,美却是感觉的对象。

真只有达到“感性显现”时才成为美,美必须是具有感性形式、可以呈现于意识的。

因此,“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的规律”是XXX在论述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不同时提出的,是物质生产实践中的一种规律,而且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规律。

审美活动体验优先于主客二分后的审美静观。

以劳动为核心的实践及其结构成为探讨审美本质的基础与出发点。

审美的普遍必然性根源于审美内在于劳动所代表的实践活动的普遍必然关系。

审美的本质是规律与目的相统一活动所产生的自由形式。

审美的本质是能动协调规律与目的的自由活动方式。

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

审美活动经验是美学原理构成的基本内容,简称“审美经验”。

它是人类审美关系的重要维度,代表审美活动主体的方面与属性。

本章实质是从审美经验现象入手内在地说明审美活动作为“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并将依据审美本质说明审美经验的根源及其前提条件,继而说明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分析审美经验的心理要素,介绍若干审美经验心理模式,最后概述审美经验的文化类型与差异。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一、名词解释美学:美学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归纳起来,美学有以下定义: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美学是关于对美学词汇进行语言分析的科学;美学是关于审美价值的科学。

优美:亦称“秀美”。

美学范畴之一。

与“崇高”相对。

指事物呈现出婉约柔和、纤巧雅致的特性,以此唤起人们亲切、愉悦、平和、自由的审美感受。

崇高:是一个与优美相对的美学范畴,崇高是以人力反抗自然、以人性反抗兽性、在挑战拼搏抗争中获得的精神愉悦,是实践主体的巨大精神力量的表征。

丑:事物的否定性审美价值。

违反社会目的是丑在内容方面的特征,与伦理学领域中的否定性道德价值“恶”相联系;背离客观规律是丑在形式方面的特征,与认识领域中的否定性认识价值“误”相联系。

丑所引起的审美经验是一种否定性情感,它使主体产生痛苦、压抑、惊骇、厌恶等。

荒诞: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

荒诞是人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也是现象和本质分裂,动机与结果的背离,往往以非理性和异化形态表现出来,现实中的荒诞是审美活动范畴中荒诞的根源,荒诞审美形态是对现实中荒诞人生时间以审美的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

荒诞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二、简答1、美是什么?(优缺)美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概括归纳起来不外五个方面:(一)美在客观说。

这种理论最初注重美的自然属性的研究,发现了有关和谐、比例、对称、多样统一等美的外观形式法则。

后来侧重于社会美的研究,对美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有精辟的论述。

代表人物有狄德罗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二)美在主观说。

认为美是人的意识、情感活动的产物或外射表现,这种理论在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审美感情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柯罗齐等。

(三)主、客观关系说。

认为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二者的结合中。

但在论说中有倾向于客观的,也有倾向于主观的。

美学原理名解答案

美学原理名解答案

美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审美关系: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的特殊本质力量与审美客体的特殊本质相对应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对象性关系。

2、形式美:形式美是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感性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和声音等)的有规律组合所显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3、自然美:所谓自然美,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对人具有特定审美价值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品质特征。

4、艺术美:艺术美是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

具体地说,所谓艺术美,就是以感性形式具体体现了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了人的生命情感与活力的艺术形象及创造活动的根本特性。

5、壮美:壮美,也成阳刚之美,其审美意蕴、情感力度强盛,具有宏大、奔放、雄浑等特性。

6、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特定态度,它不是由主体个人切身利益所引发,而是带有某种审美的超现实性即“虚幻性”的心理活动。

同时,它也是审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审美主体对客体的发现、感受和领悟。

7、听觉艺术:听觉艺术主要是指音乐,它是通过听觉感官(耳朵)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手段,传达和接受审美经验的艺术。

8、文化工业:进入文化工业时代以后,在艺术与艺术、艺术与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与技术之间,具体的界限趋于打破,边缘化的特征则日渐突出,当代审美文化产生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方式。

审美文化的生产总是更多的依赖了技术的力量和传播媒介。

文化工业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技术现象及其现实趋向已经构成人类生存的基本语境。

9、劳动起源说: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提出了审美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的观点。

由以下两点进一步说明,(1、)劳动创造了人并未审美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2、)劳动为审美发生提供了现实素材10、异化劳动:“异化”本是黑格尔哲学的用语,其原意是“外化”、“对象化”。

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在一定程度保留了“外化”、“对象化”的原意,但主要却是指“异己化”、“敌对化”。

所以,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指的就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一种必然的扭曲形态,它的基本意思是“异己化的劳动”、“敌对化的劳动”。

美学原理(附答案)

美学原理(附答案)

美学原理(附答案)01任务一、名词解释(共4 道试题,共20 分。

)1.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进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2、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制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3、模仿说“模仿说”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

“模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源因。

4、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观点认识,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

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奇妙。

二、简答题(共3 道试题,共15 分。

)1. 推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话两种类型。

答:不对。

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类型除了原始歌舞、原始神话之外,还有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等类型。

《美学》名词解释题汇总上课讲义

《美学》名词解释题汇总上课讲义

《美学》名词解释题汇总自考——《美学》名词解释题汇总三、名词解释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和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2.美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研究审美现象即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鲍姆嘉登: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1750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美学}--书,宣告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成立,被美学界尊崇为“美学之父”。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它往往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体现出来,缺乏明确而系统的理论表述,故而不成熟,不自觉。

审美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5美学思想: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6.美学学科: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美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

7.实践概念: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他坚持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理解为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根本基础。

他科学地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里,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既包括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又包括政治活动、道德活动、艺术审美活动和其他种种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们广大的日常生活活动。

8.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情境,它具体体现为情和景、心与境、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即我们中国美学所说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9.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复杂多样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形象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美是人的末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能够被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是美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属性。
美学研究的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表现说:西方18、19世纪浪漫广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感情为主

有意味的形式:本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它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所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思想、以及教化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所谓“意味”,贝尔认为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丑:审美范畴之一,与美相对,具有与美相反的内涵性质的事物的属性。丑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它使人厌恶、鄙弃、反感。当人的本质力量受到窒息和排斥,而非人的本质力量却以堂皇的外观闯进了我们审美的领域,它在对象中显现出来的就是丑。在现实生活中,丑总是具体的、形象的,是对人而言的。丑的事物往往是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有碍于人生的,其外在的组合形式是凌乱的,不能怡人的。丑的审美意义就在于可以以丑衬美,而且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艺术中的美。

美学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

美学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

美学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美学(课程代码00037)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一、名词解释2016年10月1.审美体验2.荒诞3.有趣味的形式4.虚静2016年4月1.审美情趣2.审美理解3.生物本能说4.美育的内涵2015.101.意象的结构2.劳动说3.审美形态的生成性4.艺术品的开放性2015.41.意象的生成2.“悟”3.巫术说4.席勒的《美育书简》2014.101.审美意识2.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3.审美理解的多义性4.以道制欲1.载道说2.化育3.优美4.审美距离说2013.71.再造性想象2.审美体验3.游戏说4.艺术的审美功能2013.41.集体无意识说2.审美教育3.审美活动无功利4.兴2012.71.审美趣味2.荒诞3.有意味的形式4.艺术敏感2012.41.喻象2.以美育代宗教说3.悟4.审美需要2011.71.审美形态2.无我之境3.有趣味的形式说4.崇高2010.71.审美形态3.对比联想4.灵感2010.41.有我之境2.审美体验3.空间艺术4.净化说2009.71.审美理想2.审美体验3.优美4.寓教于乐2009.41.审美趣味2.艺术品的他律性3.仿象4.趣味教育2008.71.有趣味的形式说2.寓教于乐3.审美形态4.审美体验2008.41.审美直观2.审美理想3.崇高4.美育代宗教说1.游戏说2.寓教于乐说3.艺术敏感4.审美意识2007.4 1.命运悲剧3.贺拉斯的美育观4.美的问题的性质2006.71.心理距离说2.美感3.艺术的审美功能4.无我之境2006.41.悲剧性2.席勒的美育观3.有趣味的形式说4.审美个性2005.71.内在感官说3.美学思想4.灵感2005.41.观2.移情说3.埃斯特惕卡4.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2004.71.心理距离说2.山羊之歌3.生命的机械化4.游戏说5.《审美教育书简》2004.41.柏拉图的美育观2.美学思想3.审美态度2003.41.寓教于乐2.“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3.无我之境4.美感欣赏活动2002.41.寓教于乐5.美学研究的对象3.生命的机械化4.集体无意识说浙江2012.71.丑2.畅神说3.载道说4.以道制欲浙江2010.71.虚静2.再造性想象意象的物态化3.审美情趣浙江2010.41.审美经验2.崇高3.模仿说4.意境浙江2009.7 1.艺术敏感3.移情说3.观4.模仿说浙江2009.41.审美需要2.审美距离3.符号说4.审美教育浙江2008.71.移情2.审美距离3.有意味的形式4.寓教于乐浙江2008.41.审美体验2.审美距离3.表现说4.灵感浙江2007.71.内在感官说2.崇高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无我之境浙江2003.7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突然荣耀说3.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美育5.埃斯特惕卡浙江2002.71.乖讹说2.意境3.期待视界4.美育二、简答题2016.101.简述意象的结构2.简述审美趣味的标准3.简述悲剧的特征4.简述艺术品的鉴赏过程5.简述蔡元培的美育观2016.4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2.简述优美和崇高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3.简述柏拉图的美育观4.简述审美实践是一种人生实践5.简述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2015.101.简析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2.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3.简述艺术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关系4.简述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区别5.简述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育史上的意义2015.41.简述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2.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3.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4.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5.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2014.101.简述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2.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3.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5.简述美育的独特性2014.41.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独特之处2.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3.简述艺术的核心功能4.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5.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2013.71.简述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的原因2.简述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3.简述生物本能说的缺点4.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5.简述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主要特征2013.41.如何提高审美趣味2.简述艺术存在动态过程中的三个环节3.简析审美关系的内涵4.比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5.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2012.7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什么2.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与其人生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3.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想象中的作用4.简述喜剧的特征5.简述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2012.41.简述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2.简述意象的生成3.简述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性原则4.简述亚里士多德划分艺术形态的方法5.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011.71.简述喜剧的特点2.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想象的作用3.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4.简述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5.简述原始意识的特征1.简述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2.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3.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4.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其内在关系5.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2010.71.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2.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3.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4.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5.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2010.41.简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2.如何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3.简述作为审美活动中介的艺术品的基本特征4.美育的功能5.简述美学的研究方法2009.71.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1.简述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2.简述审美境界的性质、特点3.简述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4.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5.简述感性形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2008.71.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2.康德与博克在优美论上的区别3.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4.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 2008.41.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2.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3.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悲剧的基本特征5.美育的基本特点2007.71.简述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原因2.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3.简述喜剧性的笑的基本特征2007.41.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2.简评郎吉诺斯的崇高观3.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4.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5.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2006.71.简述审美活动中会产生通感现象的原因2.简述先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原因3.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2006.41.为什么说艺术应当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2.艺术意象有何基本特征3.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4.简述艺术功能的多元性5.简述探讨审美欣赏活动心理特征困难的原因2005.71.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2.简述美育的特点3.简述优美的特征2005.41.简析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主要原因2.简述欣赏者在艺术接受中对艺术的重建过程3.为什么应当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2004.7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说美是自由的形象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有何区别与联系4.美育的基本特性2004.41.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2.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3.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2003.41.简述美育的特点2.简述“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3.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致”的原因2002.41.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号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2.简述喜剧性的效果3.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浙江2012.71.简要说明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特征5.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3.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4.简要说明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5.简述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浙江2010.71.简述美学研究的方法2.简述优美的特征3.审美趣味的特征和健康标准4.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5.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浙江2010.41.美学学科孕育与形成中经历了哪些阶段2.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3.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浙江2009.71.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3.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4.简要说明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的三个阶段浙江2009.41.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2.简述审美对象的特点3.简述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的原因4.简述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5.简述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浙江2008.71.审美活动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判断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荒诞作为现代审美形态有哪些基本特点?3.(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品是什么性质的物品?4.为什么说“趣味无可争辩”是十分有害的?浙江2008.41.审美活动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判断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意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浙江2007.71.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2.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3.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4.简述抽象性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浙江2003.71.试简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这一命题2.试述丑的审美价值3.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何区别?4.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方式?浙江2002.7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2.美感中的直觉有哪些特征?3.什么是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简述美育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三、论述题2016.10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一、名词解释(七选四,20分)鲍姆加登:鲍姆嘉通,18世纪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被称为“美学之父”。

(1)在1735年发表的《关于诗的若干前提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2)总结了前此存在的关于美学对象的各种观点,把分散在诗学、认识论、修辞学和语言学中的这些观点集中成一门新科学的对象;(3)1750年正式以“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的意思)这个术语出版《美学》第一卷,从而提出并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哲学学科;(4)指出了美学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确定了他的任务和界限,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感觉和情感规律。

代表作:《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美学》、《形而上学》。

空灵: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之一。

空灵的内涵是禅宗“悟”的文化。

禅宗的悟是一种瞬间永恒的形而上的体验,就是要从当下富有生命的感性体验,去领悟那永恒的空寂的本体。

这种禅悟和禅悦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就是空灵,它的代表人物是王维。

美感:是美学范畴之一。

是人对自身感性自由存在及其对象化显现的内心体验,是人在感性自由存在以及外界对象中直觉到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实现时所产生的创造性感性愉悦,是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评价。

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

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体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的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

崇高:是审美范畴之一,与优美相对,希伯来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

在人与对象的冲突中实现感性自由存在,表现在巨大粗犷雄伟怪异的感性形象上,心理体验是先惊慌恐惧然后再振奋激荡,审美效果主要是锻炼意志以及增强自信。

优美:是审美范畴之一,起源于古希腊。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美,与崇高相对。

在人与对象的和谐中实现感性自由存在,表现在小巧轻柔优雅明快的感性形象上,心理体验是欢快自在惬意恬静舒适安宁,审美效果主要是感官愉悦加上情感和谐。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

导论【学习要点】绪论是全书的概述。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是绪论的核心,它们规定了本书的内容范围与论述特性。

“审美”是人类现实活动之一;“美学思维”则是审美意识的观念化;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美学是主体性人文理论学科;美学研究方法不仅要求哲学思维的思辨力,而且要求审美乃至所有精神经验的敏锐体验。

【重要概念】Aesthetica;审美;美学思维;美学;人文学科;哲学思维;人文体验【回答示例】Aesthetica:这是美学的拉丁文名称,该词源于希腊文,词根含义为“感觉”“感兴趣”“感性的”。

鲍姆嘉通提出要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这门学科可称为“Aesthetica”即感性学。

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这也是“Aesthetica被译为“美学”的一个原因。

美学:美学学科是人类知识近代分化所产生的理论自觉形态,是一门人文学科,也是理论学科。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美学学习的方法特性:美学学习与研究首先具有区别于实证经验科学的哲学思维,美学的哲学思维性质首先体现在对审美本质的把握上,学习美学原理并非通俗意义的审美欣赏,哲学思维的训练是必须的过程。

其次,美学学习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

美学作为哲学思维并不等于纯思辨,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有审美体验的意向性描述。

正是在这种意象思维的基础上,才凝聚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意境”“意味”“情境”“气象”等一系列本质直观特性的范畴术语。

第一章【学习要点】审美的本质是美学原理解释审美活动及其经验的第一原理。

审美的普遍必然性根源于审美内在于劳动所代表的实践活动的普遍必然关系;审美的本质是规律与目的相统一活动所产生的自由形式;审美的本质是能动协调规律与目的的自由活动方式;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

【重要概念】“美本身”;“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的规律;自由劳动;审美的本质【回答示例】“美本身”: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借希庇阿斯和苏格拉底之口讨论了什么是美的问题,否定了美是美的东西、质料或形式,不是某种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不是恰当、有用、有益等价值,不是由视觉或听觉引起的快感等,提出美是指“美本身”,是使一切事物成其为美的共同本质。

[专题]美学试题库.docx

[专题]美学试题库.docx

对于“关系”,狄徳罗做出了三种解释,每一种关系对应于不同类型的美:其一,孤立事物的内在结构《美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美:美的概念冇广义和狭义Z分。

狭义的“美”是指优美,即一种完整、单纯、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腊式的美;广义的“美”,包括i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还包括崇高、悲剧、戏剧、丑等市美形态。

2、美感:美感冇广义和狭义Z分。

狭义的美感,即审美感受,指审美主体对某一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产生的具体感受;广义的美感,乂称审美意识,指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包括市美感受,以及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市美体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所共同组成的意识系统。

3、移情说:由徳国美学家大、小费肖尔提出,另一位徳国美学家立普斯确立的。

所谓的移情,就是指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舍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纶命的东西看成有纶命的,仿佛塔也冇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

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和事物发生共鸣,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

4、内模仿说:这是山德国学者谷鲁斯创立的学说,他认为人的知觉以模仿为基础,市美也是一种模仿,但是不是那种表现在筋肉皮肤当中的“外模仿”,而是表现在想象、联想等心理状态中的“内模仿”。

简单的说,内模仿是审美主体在想象、联想等心理状态小构成意象的内模仿,主体按照客体对•象的形态、动作和运动的外在形态在内心里进行相应得慕拟和复制。

5、比徳。

所谓“比徳”,就是以物(白然物)比附于人的道徳品行。

将人的徳行与B 然物的某种自然属性建立起一科啪神上的联系。

欣赏自然物的同时也就是欣赏人的甜行。

如: 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等。

6、畅神。

“畅神”说的提出在晋宋以后,它不再要求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操Z间必然冇某种相似性,只是追求在面对自然物的时候,人的精神为Z—畅的愉悦。

7、白然美指的是H然事物的美,包括星辰、江山湖泊、山水花鸟、草木虫鱼等的美。

8、技术美:从广义来说,技术美属于社会美的范围,是社会美的一个特殊的领域,也就是在大工业的时代条件下,各种工业产品以及人的整个生存环境的美。

美学原理考试资料

美学原理考试资料

美学原理考试资料美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鲍姆嘉通——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

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

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物种的尺度和需要——即该物种之所以为该物种的那种尺度和需要,如动物只会营造巢穴,像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

这既是该物种的尺度,又是它的本能的需要。

内在的尺度——即是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一方面要认识客观规律,一方面要符合人本身客观需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即“内在的尺度”,所以叫“内在的尺度”因为它不是外在的物种的尺度。

例如:桌子原本是木头做的。

《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地论美的著作。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提出的,在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美是关系——狄德罗提出的,他说:“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在诗画戏曲以及园林等门类艺术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意境体现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意境常被作为衡量一个艺术美的标准。

美是生活——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下的定义。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丑,艺术丑和艺术美是对应的。

艺术丑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美是生活: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下的定义。

多样统一:这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叫和谐。

体现了生活,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的整体。

“多样”体现了各个事物的个性的千差万别,“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联系。

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

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人量的文学、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

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品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述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审美主体:审美主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是审美活动的发出者、承担者,在审美活动屮与审美客体构成对彖性关系,审美主体有着内在的审美需要、审美追求,这是审美活动得以开展的动因,在审美活动中起者积极的主导作用。

因此也可以说。

审美主体是特定的人。

审美主体还具有相应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标准,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保证与审美活动必需的评价标准。

1 •现实美: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美,包括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等等。

2•电影艺术:是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 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3.审美客体:审美客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并与审美主体构成对象性关系的另一方。

审美客体自身具有规定性,是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

4•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5•绘画艺术:是一门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色调等手段,在二度空间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6•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审美与教育的融合。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美育活动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一种审美活动。

7.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

“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 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木质,未能说明审美发牛的根本原因。

8•园林艺术: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文化所创造的既有实用功能又可供人休闲或观赏的自然景观,它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凭借山水、花草、林木、建筑等组合而成。

9•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型”。

是在人的知觉中呈现出来的式样,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10•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屈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11・崇高:又称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

从审美形式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键、奇特的特色。

12•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

狭义的美,指的是优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雅典、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13•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种类,主要包括音乐、舞蹈这两门艺术。

14•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综合艺术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

15•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枳极肯定的生活形彖。

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16•“生物本能说”的代表人物是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人。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审美源于吸引异性与人的木能,一切审美与艺术创造都源于人最重要的生物木能,即性本能。

这种观点强调了审美发生中的心理因素,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观点把人只作为一种动物或事物來看待,过分强调了人的生物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因而显得片面和牵强。

17•“游戏说”是由18批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 因此又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冃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

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18•巫术与图腾崇拜说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以来,审美发生与美的起源的“巫术与图腾崇拜说”成为西方在审美发生与美的起源问题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

巫术说认为,神话、歌舞等在内的原始人类文化现象都是巫术仪式或巫术习俗的组成部分,因而原始艺术最早是作为一种巫术手段,为保证原始人狩猎成功而举行的巫术仪式。

巫术说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他的《原始文化》,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和他的名著《金枝》。

图腾崇拜说认为,人类审美发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活动。

所谓“图腾”(Stem),就是被远古人类看作是一个氏族的标志或象征的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

图腾崇拜是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社会早期-•种混沌未分的文化形态。

图腾崇拜说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美国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和他的《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理论》等。

19•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认为,审美与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自从19 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的民族学家和艺术史学家中就广为流传审美发生于劳动的理论,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是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和他的《没有地址的信》。

这种观点在我国学术界与文艺理论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至今仍有较大影响。

20•现实美: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美,包括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等等。

2;・自然美: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22.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23•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艺术等。

24•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

实用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实用工艺和书法艺术等。

25•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26•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即文学,是以语言或其文字符号作为物化手段的一种形式。

文学语言是指加工提炼了的人民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主体通过对于语言的审美把握來塑造艺术形彖,表现思想感情。

27•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艺术表演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到一起,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28:绘画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29•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30•音乐艺术:是以人声或乐器牛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审美情景的表现性艺术。

31・电影艺术: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 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的意境。

蒙太奇和长镜头是哦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32•电视艺术:电视属于大众媒介,它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

电视艺术与电影在审美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既是综合艺术,又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电视艺术有电视剧、文艺专题片、文艺访谈等。

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

33•优美:优美,乂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

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34•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屮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阳刚之美”。

从审美屈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

35•悲剧性:“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于客观社会原因或历史的必然冲突,真善美、生命、爱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害或被毁灭,这个过程或结果使人们陷入剧烈的悲痛,但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因而由痛苦转化为快感,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即悲剧性美感。

36.喜剧性:喜剧性,是同悲剧性相对应的。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也就是说,滑稽可笑的人物或事物披上了一件令人炫目的漂亮外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庸俗或丑恶,而当这件漂亮的外衣被撕破时,不仅暴露出自己的本质原形, 而且当众受到嘲笑、讽刺和否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喜剧性是一种突现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和谐,给人以笑的审美类型。

37•直觉说:是代表西方影响较大的美学学说Z-o克罗齐“直觉说”的核心是认为“直觉即表现”。

此外,克罗齐还进一步认为,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艺术。

从艺术即直觉即表现岀来,克罗齐还提出了艺术作品与艺术欣赏是统一的,因为二者都离不开肓觉。

38•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 -词的咅译,其意思是“完形”。

“完形”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