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一、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质点的运动状态由质点所受力决定。
2.平抛运动:自由落体加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3.受力分析:包括平行力的合成分解、拉力、摩擦力等。
4.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的条件下,质点系在任意时间内的动量矢量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5.力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使物体产生位移,从而改变物体的形态和分布式微粒的能量。
二、热学1.热平衡:不同物体或不同部分之间的温度、热量互相交换后达到一致。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3.热能传递: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三、光学1.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线在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之间传播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
2.光的反射和折射成像: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3.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4.光的光谱和颜色:光的分散现象、光的衍射光栅和光的彩色成分。
四、电学1.电场和电势:点电荷、电偶极子和电荷分布所构成的电场和电势。
2.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3.电磁感应:磁通量和电动势的产生和变化方向。
4.电阻和电功率: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
5.交流电和电磁波:交流电的特征和参数、电磁波的特性和波长。
五、原子物理1.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的排布和能级、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
2.放射性衰变:核衰变的类型和规律、半衰期的计算。
3.核反应: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原理、核能和核能利用。
以上是高考物理必考的主要知识点,考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还需要做好题目的积累和分析,通过练习和复习巩固这些知识,以提高在高考中的应对能力和解题能力。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讲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 (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0,∑F y=0. (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力学1. 力的概念和性质1.1 力的定义1.2 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1.3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2. 牛顿运动定律2.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2 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2.3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3. 物体运动的描述3.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与关系3.2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计算3.3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4. 物体的力学性质4.1 质量、重量与密度的定义 4.2 物体的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4.3 物体的惯性与质量的关系5. 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5.1 平抛运动的特点与公式推导 5.2 斜抛运动的特点与公式推导 5.3 平抛和斜抛运动的应用第二章:热学1.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1.1 温度的定义与测量1.2 热量的概念和传递方式1.3 物质的热平衡与热容量2. 理想气体定律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式与应用2.2 理想气体温度与压力的关系2.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3. 热传递3.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3.2 热传导的导热定律与应用3.3 热功定理与功率的计算4. 相变与焓变化4.1 相变的概念与分类4.2 相变热的计算4.3 焓变化与物质的热力学性质5. 热力学循环5.1 热机的基本原理与分类5.2 卡诺循环的特点与效率5.3 热力学循环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三章:电磁学1. 电荷与电场1.1 电荷的性质与电量守恒定律1.2 电场的概念与性质1.3 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的表示2. 电势与电势能2.1 电势的定义与计算2.2 电势能的概念与计算2.3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3. 电容与电容器3.1 电容的定义与计算3.2 并联电容和串联电容的等效电容3.3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应用4. 电流与电阻4.1 电流的定义与计算4.2 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4.3 欧姆定律与电阻的影响因素5. 磁场与电磁感应5.1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5.2 安培定律与磁场强度的计算 5.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应用第四章:光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1.1 光的传播的直线性与速度 1.2 光的反射定律与镜面成像 1.3 镜子的种类和应用2. 光的折射与透镜2.1 光的折射定律与介质的折射率 2.2 透镜的种类与成像规律2.3 光的色散与光谱的产生3. 光的衍射与干涉3.1 光的衍射现象与衍射角的计算 3.2 光的干涉现象与干涉条纹的解释 3.3 杨氏双缝干涉与薄膜干涉4. 光的偏振与光的波动性4.1 光的偏振现象与偏振角的计算 4.2 德布罗意波与电子的波粒性4.3 光的波粒二象性与波粒对应5. 光学仪器与光的应用5.1 显微镜与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5.2 光的衍射与干涉在实际中的应用5.3 激光与光导纤维的应用结语:以上便是高三物理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都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物理必备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必备知识点归纳高考物理必备知识点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1)自由电荷;(2)电场;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1)数学表达式:I=Q/t;(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 成反比;1、定义式:I=U/R;2、推论:R=U/I;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3Ω,1MΩ=106Ω;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1、数学表达式:I=E/(R+r)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点1、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互成120°角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三组线圈各自产生交变电流.2、三相交变电流的特点:值和周期是相同的.三组线圈到达值(或零值)的时间依次落后1/3周期.3、电工学中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的线为相线(火线),黑色线为中性线(零线)。
高中物理高考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高考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和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非接触力包括重力、电磁力、引力等。
2.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 = ma。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运动学1. 物体的运动描述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 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影响。
3.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如果物体受到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对彼此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三、能量和功1. 功与功率功:力对物体做功的表现,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W = Fd。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等于功除以时间:P = W/t。
2. 势能和动能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K = 1/2 mv^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
四、能量转换和守恒1. 功与能的转化功可以将一种能转化为另一种能,但总能量守恒。
例如,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蓄电池或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炉等。
2. 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
例如,自由下落、滑动摩擦等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五、电学基础1. 电荷和电场电荷:物体带有的正电荷或负电荷。
电场:电荷周围的物理量,描述电荷对其他电荷的作用力。
电场强度: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2. 安培定律和库仑定律安培定律:描述电流与导线长度、导线横截面积和导线材料的关系。
高考必刷题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刷题物理知识点总结导引: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物理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考必刷题的物理知识点,帮助考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物理考试。
一、力学篇1. 运动学中的关键概念:-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所经过的位移。
- 速度:单位时间内位移的物理量。
包括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 牛顿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2. 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多个力的矢量和。
- 分力:合力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
3. 平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 斜抛运动:物体在给定初速度下,同时具有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自由落体运动。
4. 牛顿运动定律:- 静止和平衡: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 运动和平衡: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具有加速度。
- 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5. 动量守恒:- 动量: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 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6. 能量守恒:-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建或破坏,只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
二、热学篇1. 温度和热量:- 温度: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方式。
2. 热传递:- 热传导:固体或液体中由分子间碰撞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 热辐射:热能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3. 相变:-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4. 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方程,例如理想气体定律。
- 等温、等压和等容过程:理想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 理想气体的性质:例如摩尔数、压强、体积等。
三、光学篇1.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各种媒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全]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全]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一、基本物理量与单位1、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s)2、角度的基本单位:弧度 (rad)3、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 (kg)4、长度的基本单位:米 (m)5、力的基本单位:牛 (N)6、速度的基本单位:米/秒 (m/s)7、加速度的基本单位:米/秒2 (m/s2)8、能量的基本单位:焦耳 (J)二、机械运动1、定向性运动: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2、匀速运动:速度恒定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恒定4、斜率:平行面上多段线段间连线斜率,反应其变化规律5、直线运动:以一定的加速度沿直线运动,可用速度-时间曲线反映6、平抛运动: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基础上,加入的一个水平的初速度,该运动有水平、垂直二向分解和全变分解3、弹力学1、弹力系数:氢键弹力比例因子,反应弹力和电场的大小(弹力/电场)2、弹力结构:系由一定的氢键构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物质3、弹力力学:利用氢键弹力的物理学研究方法4、四、光学1、折射率:物质的折射率,反映不同物质的介质传播特性2、光的衍射:当遇到障碍物时发生的扩散,根据扩散程度可以得到自然光线的衍射图3、光的反射:当遇到面时反射,依据反射角定义4、光的折射:当遇到折射物体时,定义了折射角5、各种屈光度:透光物体经过物体而受到屈光度衍射而发生变形,定义了屈光力五、电学1、导体:可以电流透过的物质2、电压:导体的电势差,反应导体的电能3、电流:导体的电流,反应导体的质量4、电阻:导体的电阻,反应电路的特性5、电容:二极电容、三极电容,反应电路的时变特性6、变压器:用于变更电势大小的装置,定义了原电势和标准电势六、热学1、温度:热能量的大小,可以反映热力学状态2、温度分布:某物体内部温度的分布,反应热学演化规律3、温度差:物体内外温度的差别,反应物体温度的变化4、温度系数:物体内温度的变化系数,反应物体温度变化的快慢5、绝对温标:传导率和导电率的绝对温标,是测量温度的基准7、熵:热能状态的总数,是热学特征参数七、声学1、声压:声波在实体内的压强2、声压波:声波在实体内的压强变化3、音质:以调制的压强、频率和波谱的强度反映的声音的质量4、听阈:指声音的最小能量,可以感受到声音5、参考频率:一定频率的振动数取得的平均差别,常用于声的描述八、特殊相对论1、时空序列:物体在时空间中的变化及其表示法2、时空延伸:物体本身的时空拓展,表示方法与一般物理公式相同3、时空场:物体在时空中受到的变化4、伽马射线:时空变化的中心,具有强大的能量传播能力5、费米子:由于物体受到强大时空场而发生的改变,在实物中费米子比子得到认识6、特殊相对论:将特殊相对论与一般相对论结合,描述物体在时空的变化。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与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v为末速度。
- 位移公式:x = 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2ax。
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重力加速度,g≈9.8m/s^2)。
- 公式:v = gt,h=(1)/(2)gt^2,v^2 = 2gh。
3. 竖直上抛运动。
-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细目表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细目表引言:
高考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的重要考试,其中物理科目是很多学生最为担心的一门科目。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物理科目,在这里给出了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细目表。
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学生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力学
1. 位移、速度、加速度
2.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3.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4. 能量、能量守恒定律
5. 弹性势能和弹性系数
6. 简谐振动
二、热学
1. 温度、热平衡和热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3.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4. 热容和热传导
三、光学
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
3. 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
4. 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
四、电学
1. 电流和电阻
2. 欧姆定律和功率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 电场和静电力
5. 电场、电势和电势差
6. 磁场和电磁感应
7.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8. 电磁感应和发电机原理
9. 电磁波和电磁辐射
五、现代物理
1.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2. 布拉格衍射和元素周期表
3. 原子核结构和核反应
4. 等离子体和激光
总结:
以上列举的是高考物理科目中的必考知识点细目表。
在备考物理科目时,学生们可以按照这个细目表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同时,还需要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模拟试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还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信通过努力和准备,学生们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大全1. 动力学动力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常见的动力学内容包括力的作用、牛顿三定律、加速度等。
2.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高考物理中的力学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牛顿运动定律等。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情况和力的平衡条件。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以及运动中的力学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的学科。
高考物理中的热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热量、热传导、热力学等。
了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对于理解能量转化和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4.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光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高考物理的必考内容之一。
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了解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对理解光的特性和应用非常有帮助。
5. 电学电学是研究电现象和电路的学科。
电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高考物理中的电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荷、电场、电流、电路等。
了解电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对于理解电路的组成和运行非常重要。
6.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波产生、传播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声学在音乐、语言、声波测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高考物理中的声学内容主要包括声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
了解声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声波的特性和应用非常重要。
7. 原子物理原子物理是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反应的学科。
原子物理在核能、辐射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高考物理中的原子物理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放射性衰变、核反应等。
了解原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对于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重要。
总结:高考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了解并掌握物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对于解答高考物理题目非常重要。
动力学、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声学和原子物理是高考物理中的必考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原理。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表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表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科目之一。
在高考中,准备物理科目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点,以确保能够顺利应对考试。
以下是高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供学生参考。
1.力学1.1 力的概念和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1.2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3 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方程: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1.4 力的合成和分解、平衡条件、摩擦力和滑动条件。
1.5 弹性碰撞和动量守恒。
1.6 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天体运动。
1.7 牛顿运动定律在铅垂线上运动和斜面上运动的应用。
1.8 压强和浮力: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
2.机械振动与波动2.1 单摆:摆频公式、简谐运动和周期。
2.2 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振动频率、简谐运动和周期。
2.3 机械波动:横波和纵波、波长、频率、波速等。
2.4 声音的特性:声压、声强、频率、音速等。
2.5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3.热学与热力学3.1 温度和热量:温度计、热平衡和热传导。
3.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和热量的关系、功和做功的形式。
3.3 热机和热效率:卡诺循环和热机效率的计算。
3.4 热传导:导热系数、工热消耗、传热方程等。
3.5 热膨胀和热压强:线膨胀系数、膨胀表达式等。
4.电学4.1 电流和电阻: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阻等。
4.2 简单电路中的电能和功率:电功率计算、电路中的功率计算等。
4.3 电磁感应:感应电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等。
4.4 物质的电性: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等。
4.5 简单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长、频率、波速等。
5.光学5.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透射和光的折射等。
5.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子成像等。
5.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等。
5.4 光的干涉和衍射: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等。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学部分:1. 质点运动: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
3.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和方向。
4. 动量与冲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定义和冲量定理。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分解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6. 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
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热量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气体的熵增原理)。
3.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推导,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4. 内能与焓: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焓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的折射定律,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
3. 光的干涉与衍射: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和解释,干涉和衍射的条件。
4. 透镜和成像:薄透镜的构造和性质,透镜的焦距和成像公式。
5. 光的色散:光的色彩和光的色散现象,色散的原因和应用。
四、电磁部分:1. 电场与电势:电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欧姆定律。
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关系,电磁感应定律。
4.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电磁波的特点和分类。
5. 电路中的能量:电场能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电路中的电能和功率。
五、原子物理部分: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特点。
2.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和衰变过程,半衰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核反应:核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方程式,裂变和聚变的区别和特点。
高考所有物理知识点
高考所有物理知识点物理是高考科学必修的一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大家全面理解和掌握高考物理的知识,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所有物理知识点。
1. 力学1.1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2 动力学- 动量和动量守恒- 动能和机械能守恒- 动力学解题方法1.3 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 重力和物体的重心- 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1.4 简谐振动和机械波- 简谐振动的定义和特征- 机械波的传播和特性2. 热学2.1 热量和温度- 热平衡和温度的测量- 热量的传递和热传导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工作- 热量和内能的转化2.3 理想气体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性质和行为2.4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的概念和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的不可逆性和热机效率3. 光学3.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反射定律和镜面成像- 光的传播和光速3.2 光的折射和透镜- 折射定律和透镜成像- 光的全反射和光纤3.3 光的波动性和干涉- 光的干涉现象- 杨氏双缝干涉和杨氏实验3.4 光的偏振和光的粒子性- 偏振光的特性- 光的粒子性和光子4. 电磁学4.1 静电场和电势- 静电场和电荷力线- 电势和电势差4.2 电场中的运动- 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和加速度- 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4.3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定义和测量- 串联和并联电路4.4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的产生和磁感应强度- 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 原子物理与核物理5.1 原子结构- 原子和原子结构模型- 元素周期表和电子排布5.2 原子核的结构和放射性- 原子核的组成和稳定性-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5.3 核能与核反应- 核能的释放和核反应方程式- 核裂变和核聚变5.4 粒子物理学- 基本粒子和标准模型-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通过以上对高考物理知识点的系统介绍,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高考是每个中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其中物理科目作为理科的一部分,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物理科目,以下是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的归纳。
一、力学部分1.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2. 力的合成与分解3.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4. 牛顿运动定律5. 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6.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7. 圆周运动8. 耗散功与机械能守恒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2. 热传导3. 热膨胀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分子动理论5.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6. 热机效率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2. 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3. 球面镜与透镜的成像4. 像的位置与放大率5. 光的干涉和衍射6. 光的偏振四、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2. 导体与电场3. 电场的叠加4. 静电能与电势5. 电容与电容器6. 直流电路与欧姆定律7. 简单交流电路8. 电磁感应9. 麦克斯韦方程与电磁波五、现代物理部分1. 光电效应2. 单色光的光电效应3. 合金因为差异相对于纯石墨导电性会发生什么变化4. 库仑定律5.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核裂变6. 半导体和PN结的特性以上是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的归纳,每个知识点都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对于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此外,理解物理问题的本质和物理规律的应用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考生不仅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还能够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物理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
2. 清晰地画图,标明已知量和所求量。
3.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4. 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过程的精确性。
5. 点评答案,检查解题思路的合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知识点高考物理是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它不仅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高考物理必考的归纳知识点:力学部分: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定量关系)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2. 能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4. 圆周运动:包括向心力、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概念。
5.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体积的变化。
3. 热机效率:描述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电场和磁场:包括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概念。
3. 欧姆定律: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5. 安培环路定理:描述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包括斯涅尔定律和反射定律。
2. 干涉和衍射现象:描述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的行为。
3. 光的偏振:描述光波振动方向的特性。
现代物理部分:1. 相对论基础:包括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等概念。
2. 量子力学基础:包括波粒二象性、量子态的叠加原理等。
实验部分:1. 实验原理: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
3. 数据处理:学会如何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结束语:掌握这些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在物理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理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思考的学科,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通过深入理解和勤奋练习,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高考物理知识点详解
高考物理知识点详解一、力学1. 运动学1.1 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1.2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1.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2. 动力学2.1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2.2 牛顿第三定律2.3 弹力、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2.4 前进力、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动量和能量3.1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3.2 动能和动能守恒定律3.3 力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4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1.1 温标和温度单位1.2 冷热的传递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1.3 热量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2. 状态变化和热传递2.1 相变和相变潜热2.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3 热量传递定律和功的计算2.4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1.1 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线模型1.2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特点和计算方法1.3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2. 光的干涉和衍射2.1 双缝干涉和等倾干涉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2 单缝衍射和光栅衍射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3 波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的现象和解释四、电学1. 电场和电势1.1 电场概念和电场线的表示方法1.2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计算方法1.3 等势面的特点和电势能的概念2. 电流和电阻2.1 电流的定义和电流定律2.2 电阻的概念和电阻定律2.3 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 电磁感应3.1 磁感线和磁场强度的表示方法3.2 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3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电磁感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五、原子物理1. 元素和原子结构1.1 元素的概念和周期表的结构1.2 原子的组成和原子核的性质1.3 电子轨道和电子能级的分布规律2. 放射性核反应2.1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的概念2.2 核方程式的写法和核反应的类型2.3 中子衰变和宇宙射线的性质六、现代物理1. 量子物理1.1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实验证明1.2 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1.3 波函数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2. 相对论2.1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洛伦兹变换2.2 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概念2.3 质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以上对高考物理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高考成绩。
高考物理必背的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导言: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节点,而物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是一个很多学生都面临的挑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物理高考,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物理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力与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会自发发生改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受力的大小,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F=ma。
3.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施力都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
二、力学1.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
可以使用三角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
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可以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分解。
3.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两物体距离平方成反比。
F=G(m1*m2)/r^2。
三、电学1. 静电场:带电物体附近的电场使得其他带电物体发生受力。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 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
单位为安培(A)。
3. 电流方向:正电荷的流动方向与电荷本身运动的方向相反,即从正电荷高电势处流向低电势处。
四、磁学1. 磁场:磁场是指磁物体周围的一种物理现象,具有磁性的物体会受到磁场的影响。
2. 磁感线:磁感线是用于描述磁场的虚拟线条,其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而线的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度。
3. 洛伦兹力:当电流通过一段导线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会对电流产生力,这种力称为洛伦兹力。
五、光学1. 折射率: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折射率是描述光在介质中传播性质的物理量。
2. 理想镜像:理想镜像是指光线通过一平面镜后所形成的镜像,具有左右对称性。
3. 高斯光束:高斯光束是一种具有特定形状的激光光束,其光强会随着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六、波动1. 声波:声波是空气分子或其他介质中的机械波,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2. 波长与频率:波长是指波的连续部分之间的距离,频率是指波的周期数。
新高考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新高考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物理作为新高考科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考生来说,掌握高考物理的必考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新高考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机械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 力的合成与分解:介绍力的合力、分力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平衡:讲解物体受力平衡时的条件和性质,以及弹簧秤的使用。
- 重力:解释地球上物体的重力、重力加速度和重力的性质。
2. 热学知识点:- 热量和温度:阐述热量和温度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测量方法。
- 理想气体:介绍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内能的概念,以及理想气体的定压定容定温过程。
- 热力学第一定律:阐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包括内能、功和热量的关系。
- 热传递:介绍热传递的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3. 光学知识点:- 光的反射:讲解光的反射规律,包括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
- 光的折射:介绍光的折射规律,包括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概念,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 光的干涉与衍射: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包括干涉条纹和衍射光斑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 透镜与像:讲解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薄透镜成像公式和透镜成像的性质。
4. 电学知识点:- 静电场:解释静电场的概念和性质,包括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以及电场线和等电势线的表示方法。
- 电流与电阻:介绍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的计算,以及电阻和电阻率的基本知识。
- 欧姆定律与电功率: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 电磁感应:阐述电磁感应的规律,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以及电磁感应的应用。
这些是新高考高考物理的必考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点掌握和理解,做到知识点全面牢固。
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物理科目的各类题型,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物理新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新必考知识点归纳高考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对高考物理新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础。
3.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动量守恒。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二、电学基础1. 电荷的性质:包括电荷的守恒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2. 电场和电势: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势能等概念。
3. 电流和电阻: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三、光学基础1. 光的反射和折射:包括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以及全反射现象。
2. 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条纹的形成、衍射现象的观察。
3. 光的偏振和色散:偏振现象、色散现象及其应用。
四、热学基础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热量的传递方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的限制、熵的概念。
五、原子物理学基础1.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概念。
2.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衰变类型、半衰期的概念。
3. 核反应: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
六、相对论基础1. 狭义相对论:时间膨胀、长度收缩、质能等价原理。
2. 广义相对论:引力的几何化描述。
七、量子力学基础1. 量子态和量子叠加原理。
2.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3. 不确定性原理。
八、物理实验方法1. 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记录、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3. 常见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
结语:高考物理的知识点覆盖面广,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物理概念,还要能够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物理知识点资料
高考物理知识点资料一、力学 1. 运动与力:运动学的基本概念,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2. 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弹力、重力、浮力等力的作用效果和计算方法。
3. 力的平衡: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力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浮力平衡等的应用。
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加速度、速度、位移、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等。
5.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二、热学 1. 热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热平衡、热传递等基本概念。
2.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压强、体积的关系等。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热量、功的关系,热机效率计算等。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熵增原理,热力学循环等。
5. 热传导与传热:热传导的基本规律,导热系数,传热方式等。
三、光学 1.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等。
2.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等。
3. 光的干涉与衍射:杨氏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相干光源等。
4. 光的偏振:偏振光的产生,偏振片的原理与应用等。
5. 光的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光电电流与光强的关系等。
四、电学 1. 电场与电势:电场的概念,电势的概念与计算,电势差、电势能等。
2. 电容与电容器:电容的概念与计算,平行板电容器、球形电容器等。
3.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与计算,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等。
4.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与计算,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等。
5. 电磁波:电磁波的基本特性,电磁波谱,光的电磁波性质等。
五、近代物理 1. 光的量子性:普朗克常数,能量子化,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等。
2.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玻尔模型,能级跃迁,波尔频率条件等。
3. 核物理:核的组成、结构,放射性衰变、半衰期,核反应等。
4. 相对论:相对论基本原理,质能关系等相对论基本概念。
5. 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方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考点考情:5年7考参考系,质点(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基础梳理]一、参考系二、质点1.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三、位移和路程(1)平均速度: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②定义式:v=Δx Δt.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物体可被看作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1.平运的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反之,则不行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三点注意(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v=xt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3)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想方法.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1)公式v=ΔxΔt中当Δt→0时v是瞬时速度.(2)公式a=ΔvΔt中当Δt→0时a是瞬时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aT2.或x m-x n =(m-n)aT2.(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v t2=v+v2.(3)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 x2=v2+v22以上几个推论在实验中通过纸带求加速度时经常用到.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1)∶(1)定义:初速度为零,只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特点:v0=0、a=g.(3)规律:v=gt__h=1/2gt2__v2=2gh考向二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2)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时间相等.(3)能量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动能、重力势能及机械能分别相等.求解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阶段,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可用整体法,也可用分段法.自由落体运动满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及特点.将“多个物体的运动”等效转化为“一个物体的运动”.运动图象及追遇问题考点考情:5年26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Ⅱ) 追及相遇问题(Ⅱ)[基础梳理]一、x-t图象与v-t图象1.x-t图象及认识(1)x-t图象中,纵轴表示位置坐标x,横轴表示时间.方向相反.(3)两图象交点表示该时刻速度相同.(4)图象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横截距表示速度为零的时刻.二、追及问题中的临界条件1.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1)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迫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读取运动学图象信息时的注意点:(1)x-t图象和v-t图象中能反映的空间关系只有一维,因此x-t图象和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图线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2)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用x -t 图象来描述,从图象可知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如果用v -t 图象来描述,则从图象中无法得到两物体起始时刻的位置关系.考向二 对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分析图象问题要“六看”——点、线、面、轴、截、斜(5)看“纵截距”⎩⎪⎨⎪⎧x -t 图象表示初位置v -t 图象表示初速度(6)看“特殊点”⎩⎪⎨⎪⎧ 拐点?转折点?一般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在x -t 图象上表示相遇,在v -t 图象上表示速度相等考向三 追及、相遇问题分析 (1)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的图景.(2)数学分析法:设相遇时间为t .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 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3)图象分析法:将两者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分析求解.类型题之(三)用v-t图象法解决追遇问题t图象画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3.利用打点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二、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4.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确定好计数始点,并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1、22.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3.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方法规律]一、数据处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若Δx =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aT2.若v-tv n=),a=a1+a2+a33=13×(x4-x13T2+x5-x23T2+x6-x33T2)=?x4+x5+x6?-?x1+x2+x3?9T2,即为物体的加速度.(2)图象法: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v n=x n+x n+12T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v-t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误差分析1.纸带上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故要多测几组数据,以尽量减小误差.在纵、落不到曲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解题方法系列讲座(一) 八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在处理直线运动的某些问题时,如果用常规解法,解答繁琐且易出错,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巧妙入手,反而能使问题的解答快速、简捷,下面便介绍几种处理直线运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一、假设法假设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要领是以客观事实(如题设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为基础,对物理条件、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等进行合理的假设,然后根据物理概x M -x v =v 0+v 2四、相对运动法以系统中的一个物体为参考系研究另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五、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需要牢记几个推论,这几个推论都是比例关系,在处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首先考虑用比例关系求解,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推导或运算,简化运算.注意,这几个推论也适应于与刹车类似的减速到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六、逆向思维法有些问题用一般的分析方法求解难度较大,甚至中学阶段暂时无法求出,我们可以把研究过程推向极端情况来加以分析,往往能很快得出结论.八、图象法图象法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可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运动学中常用的图象为v-t图象.在理解图象物理意义的基础上,用图象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如往返运动、定性分析等)会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解题既直观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在v-t图象中,图线和时间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应该理解成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第一课时重力、弹力、摩擦力3.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温馨提示]1.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就不同.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3.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4.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知识点三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弹力;(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滑动摩擦力F=μF N,静摩擦力0<F≤F 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温馨提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几种接触弹力的方向2.杆的弹力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弹力方向时需特别关注的是:1.绳与杆的区别,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可沿任意方向.2.有形变才有弹力,只接触无形变时不产生弹力.3.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确定弹力的方向.考向二滑轮模型与绳“死结”模型1.跨过滑轮、光滑杆、光滑钉子的细绳两端张力大小相等.从研究物体表现出的运动状态反推出它必须具有的条件,分析组成条件的相关因素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就容易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了.(3)根据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其方向如平衡其他力、作动力、作阻力、提供向心力等.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关键是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的方向,然后由受力分析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例如,如图中物块A(质量为m)和B在外力F作用下一起沿水平面向右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提供A物体的加速度,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ma,方向水平向右.然后根①根据物体所受外力及所处的状态(平衡或加速)可分为两种情况:②最大静摩擦力并不一定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物体实际受到的静摩擦力一般小于在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时,要注意静摩擦力方向的“可变性”和滑动摩擦力方向的“相对性”.关于计算摩擦力大小的三点注意(1)分清摩擦力的性质: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2)应用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f=μF N时,注意动摩擦因数μ,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及其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类型题之(四)“摩擦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将不受摩擦力作用,或滑动摩擦力“突变”成静摩擦力.物体受到的外力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种类就有可能发生突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从而找到物体摩擦力的突变“临界点”.第二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考点考情:5年10考 1.矢量和标量(Ⅰ) 2.力的合成和分解(Ⅱ)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相、F2的1大小和方向,如图(2)三角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地画出,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如图2所示.知识点二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2.力的分解定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即把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1)作图法(2)三角形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合力,举例如下:2.合力范围的确定(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F2|≤F≤F1+F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3)合力与它的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在进行有关力的计算时,如果已计入了合力,就不能再计入分力.如果已计入了分力,就不能再计入合力.考向二力的分解1.力的效果分解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下表是高中阶段常见的按效果分解力的情形:②F2=F sin θ或F2≥F时有一组解.③F sin θ<F2<F时有两组解.力的合成方法和力的分解方法的选择力的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合成法都是常见的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物体只受三个力的情形下,力的效果分解法、合成法解题较为简单,在三角形中找几何关系,利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形相似求解;而物体受三个以上力的情况多用正交分解法,但也要视题目具体情况而定.【延伸探究】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标轴的原则2.“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1)对轻质杆,若与墙壁通过转轴相连,则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2)对轻质杆,若一端固定,则杆产生的弹力有可能沿杆,也有可能不沿杆,杆的弹力方向,可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求得.第三课时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 知识点二 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 合=0或者⎩⎪⎨⎪⎧ F x =0F y =03.平衡条件的推论考向一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思路2.常用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混淆.2.对于分析出的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其来源,即每一个力都应找出其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3.区分合力与分力: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物体实际受到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命名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4.区分内力与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内力变成外力,要在受力分析图中画出.处理平衡问题的两点说明(1)物体受三个力平衡时,利用力的分解法或合成法比较简单.考向三动态平衡问题分析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问题的处理方法”1.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处理临界问题的思维方法——假设推理法.2.极值问题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一般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进行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成立条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3)意义: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②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考向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2.惯性的“两表现”(1)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研究对象法的应用1.方法概述:转换研究对象法是当将A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无法求解结果时,可以选与A相互作用的物体B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该方法往往用到牛顿第三定律.2.一般解题思路(1)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受力是否可以直接求出;(2)转换研究对象,分析待求力的反作用力;(3)由牛顿第三定律求出待求力..物理意义:它表明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4.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微观粒子高速运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