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7.1压强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 压强2-鲁教版(五四学制)
课题9.1 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2.建立压强概念的过程。
3.会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2.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 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会从生活走进物理。
教学重点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压强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一、课前回顾、衔接新旧(1min)〖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那么压力与形状有什么关系呢?二、目标引领、新课导入(2min)【展现教学目标】【新课导入】1.播放本节节首图。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想想议议”。
3.播放视频:钉床碎大石杂技表演。
三、点拨讲解、设置问题(15min)(一)压力展示下列图:【问】它们所受的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1.引导建立压力的概念:(1)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思考、讨论。
学生齐读教学目标学生观察与回答学生讨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学习方向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案-7.1 压强10
《压强》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的力、力能改变物体形状的基础上,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让学生闭住眼睛掂量物体去引入新课,通过三个木块分析来建立压力的概念。
利用观察沙滩上的脚印来理解压力的效果是有大小的,从而提出猜想,进一步设计实验,归纳结论。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了压强的作用,进一步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引导学生使用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再通过知识树实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整体的掌握。
最后走向生活,让学生列举身边还有哪些现象与压强相关,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的习惯和使用科技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理解什么是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相关。
②了解压强的概念,并会解释其物理意义③能用压强公式实行简单的计算。
④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的事例。
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生活中各种与压强相关的现象,了解转换、控制变量法是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相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③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相关,理解压强的概念以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难点: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怎样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引导出压强的概念是本课的难点。
四、实验器材:自制U形管压力作用效果小桶、装有红色液体的瓶子、铁架台。
五、教学过程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鲁科五四制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流体压强 教案
7.5 流体压强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流体;2.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
教学难点1、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升力产生的原因。
2、运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提出问题1.液体和气体内部都有压强,内部压强的规律是在不流动情况下得出的;2.当液体和气体流动时,压强具有什么特点呢?二、探究新知1.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装置,是一连通器1.如果把到水槽的口堵住,根据连通器原理,A、B、C三个水管液面相平;2.当把到水槽的出水口打开后,由水龙头到水槽的水在流动,我们发现A、B、C三个水管液面不再相平(管道粗的A、C处液面高,管道细的B处液面低)。
实验分析A、B、C水管液面的高低是由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决定的,也就是说A、B、C处液体压强应该等于大气压强与该处水管中的水产生的压强之和。
由此可知,B处水的压强小,AC处水的压强比B处要大在流量相同情况下,B处管道细,水的流速快;能否得出:流速大的地方流体压强小呢?小实验11.手拿小纸条,在纸条上方轻轻吹气,我们发现小纸条往上飘了起来。
这说明在纸的上方吹气,上方空气流速增大,空气产生的压强会减小。
而纸的下方没有吹气,流速小,压强比纸上方的压强大,纸的上、下方存在压强差,因而存在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会向上运动。
2.拿两张纸,让其相互靠近,在中间往下轻轻吹气,我们发现纸互相靠近。
这说明纸中间往下吹气,中间空气流速增大,空气产生的压强会减小。
而纸的两侧空气流速小,两侧压强比中间压强大,纸因的压力差而互相靠近。
结论在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
讨论与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或防止流体压强的例子三、合作探究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
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去,地球上所发生的事情,但化石可以成为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压强课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观点,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安排小组实验任务,让学生分工合作,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2.创设实验情境,如覆杯实验、压强计演示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的现象,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压力?压力是如何产生的?”等,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压强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Fra bibliotek结,加深对压强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强调压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关爱生活、关注身边物理现象的意识。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液压、气压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力的概念和压强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使学生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压强变化。
3.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如何测量和记录压强数据,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压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提问:“为什么脚踩在雪地上会陷进去?”引发学生对压强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在不同硬度表面上站立的感觉,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压强的存在。
3.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强的影响因素。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现象和实际情况,提出与压强相关的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影响压强的可能因素,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
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压强的影响因素。
2.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整和改进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1《压强》参考教案
第一节压强案例背景: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是掌握物理规律,了解物理过程、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基础。
物理概念教学的成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压强概念进行的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
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
因此这节课的学习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标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案例主题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丰富了学生关于压强的感性认识,并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主要方法。
合作探究[师]用圆珠笔尖压在你手指上,你的手指有什么感觉?当你在雪地上行走时,脚很容易陷入积雪中,这是为什么?我们就把这种力叫做压力。
那么,我们如何给压力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呢?[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师]我们前边学过重力,大家想一下,压力是不是就是重力?它们有什么区别?在什么情况下,压力和重力相等呢?[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教师有意从力的三要素引导)重力的作用点一般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而压力的作用点一般在俩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压力的方向是于接触面垂直的。
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那你能把下列三副图的压力示意图画正确吗?且表明压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师]同学们把圆珠笔帽拔去,用左、右手的食指去挤压其两端,你的两手指感觉一样吗?人在雪地上很容易陷下去,而穿了滑雪板的运动员为什么不仅不会陷进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呢?大家猜一猜,压力的作用效果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会与压力的大小、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八下物理7.1压强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节压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的方向,正确地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2、能够说明压力与重力有什么区别。
3、能说出压强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
4、能应用压强公式及其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
5、能说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教学难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公式的应用主要教法目标导学法引导思考法教学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生活中用的针、要磨得很尖,刀要磨得很快。
我们的书包带都比较宽,载重汽车的轮子比小轿车的轮子多。
大家都注意到这些现象了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二、新课(一)压力:图片展示:人对地面、图钉对墙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学习压力概念。
小组交流:1、重力方向怎样?压力方向怎样?2、物体受的压力一定是重力产生的吗?3、如果压力是由得力产生,压力和重力是什么关系?4、什么情况下压力等于重力,这时能否说压力就是重力?归纳总结:压力是物体间的挤压作用,压力不一定是由重力产生的。
(二)压力的效果学生实验:1、将铅笔的两端用食指顶住,你有什么感受?稍用力,有什么感受?学生边实验边体验,并说出你的感受。
2、进行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3、教师演示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三)压强的计算1、定义:某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9例题前的内容,找出压强的符号、公式、单位抽生板书2、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用字母表示变形:3、单位:牛/米2,又叫帕斯卡,简称帕仿照米/秒的意义说出1帕的意义:某物体1米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 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 × 10-2 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媒体播放图片,学生分析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压强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并进行分析三、小结:见课件四、随堂练习:见课件板书设计:第一节压强一、压力:1、概念:垂直作用物体表面2、作用点:物体表面方向:垂直受力面3、影响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二、压强:1、物理意义:2、定义3、公式:4、单位:帕斯卡5、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课后反思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1.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逐渐减小到零B.先减小后增大C.始终保持不变D.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分析】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水的密度不变,水对塑料袋的浮力增大,而塑料袋内水受到的重力=拉力+浮力,物体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示数)减小;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则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应为零.【详解】在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之前),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F=ρ水gV排可知,水对塑料袋的浮力F浮增大,由F浮=G−F′的变形式F′=G−F浮可得,弹簧测力计的浮示数变小;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即V排=V水,则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即F′浮=G水,测力计的示数应为零.故选A.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册物理7.1《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2.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压强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如大气压强导致的水滴向上吸附、吸管喝饮料等现象,引发学生对压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师通过讲述与压强相关的故事,如托里拆利的实验、航空飞行器的设计等,让学生感受到压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空气压强、水压等,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压强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册物理7.1《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册物理7.1《压强》,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压力作用的效果。在实际生活中,压强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如大气压强、水压等,同时,压强的计算和应用也是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
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力的概念有初步了解,但还未系统学习过压强相关知识,因此,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体验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过程中还需强调安全意识和实践操作的规范性,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受伤。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给予积极的反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 压强14-鲁科版(五四学制)
《§7.1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压强概念及公式。
【教学过程】。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案-7.1 压强13
课题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自备一头削尖的铅笔(或圆珠笔)、四角小桌、面粉、钩码、木块等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播放视频,引导思考对视频现象的疑问:为什么木板上要钉密密麻麻的钉子、而敲碎大石的锤子要用大铁锤?引导观看视频思考回答吸引注意力提出问题(1)观察两手指的凹陷程度有什么不同?(2)体验两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3)找出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如何判断?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带领学生分析思考回答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多。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根据两个手指凹陷深浅来判断。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小有关。
进一步展示现象,深挖现象的本质。
锻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什么?那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分别研究两个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呢?我们把压力作用面积叫做受力面积。
学生思考,并回答:压力的大小;压力作用面积大小。
控制变量法。
具体说:在压力相同时,改变压力作用面积,看物体形变多少。
在压力作用面积相同时,改变压力大小,看物体形变多少。
锻炼分析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 压强8-鲁教版(五四学制)
第七章第1节压强[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压强这节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压力作用效果的理解。
用比值定义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利用压强的公式并加以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压力而言,它使物体产生形变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所受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
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引入了压强这个物理量。
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它会成为后续认识浮力产生原因等知识的基础,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节由“压强”和“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两部分内容组成。
两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要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就能顺利解决减小或增大压强的问题。
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压强的有关物理现象及问题。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
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习使用控制变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知识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重点难点]1、重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是否有关的探究过程2、难点:压强概念的得出及压强公式的应用。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案-7.1 压强4
八年级下·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图文课案【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 了解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并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用压强的公式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4、能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
2、压强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1、压强的计算。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学方法】预习本堂课的内容,完成研读清单上的练习:【 填空 】(每空2分,共14分)1、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叫压力。
3、当物体处于水平面时F 压 = G 。
(选填“>、<、=”)4、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 压强 来表示。
5、压强用字母 P 来表示;单位是 Pa 。
【思维链接】模拟实验:“胸口碎大石”,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整体感悟】快速阅读本节内容,回答“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关键品析】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1、通过每个小组分发的实验器材(气球)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正确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组分组完成实验。
(完成学案“关键品析”第1小题)2、分组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完成学案“关键品析”第2题)(1)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的面积有关。
(2)根据你提供的实验器材:空塑料瓶一个、一杯水、泡沫塑料一块。
(或两个装满橡皮泥的盖子,削好的铅笔一支) 。
实验过程:①老师介绍实验的分配方案,并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控制变量法。
②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之后,小组讨论并制定方案,设计表格。
③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并作好数据的记录。
老师巡视并适当作出点拨。
④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⑤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师生共同点评。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 压强15-鲁科版(五四学制)
7.1压强【课标解读】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课标将该知识点定位在“理解”层次,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对于压强知识,学生几乎是一无所知,虽然压强的概念学生非常陌生,但压强的实例在生活中却很广泛,素材非常丰富。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来看,只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和理解压强都将变得容易。
也为后面液体﹑气体压强和流速与压强的学习打下基础。
2.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属于“了解”层次,是巩固压强概念和深入学习的需要,同时更是为了让学生能把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教学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压力、会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会运用压强公式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运用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计算。
【教材分析】《压强》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压强》的第一节。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思想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
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鲁教版(五四学制)初二下册压强说课稿
鲁教版(五四学制)初二下册7各位评委,大伙儿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第七章第一节《压强》。
一、说教材《压强》选自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压强》的第一节。
其要紧内容包括对压力的认识、学会用操纵变量法探究明白压力作用成效跟什么因素有关,并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探究压力的作用成效”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猎取相关的知识。
在探究活动中承诺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专门好的铺垫。
这一节内容不仅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
本节课要紧是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知欲,并通过实验探究来加深对压力压强的明白得。
因此,我制定的本节课的目标是一、教学目标1) 通过列举常见压力实例,明白压力的概念,会区分压力和重力。
2) 通过实验探究,明白压力的作用成效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 明白得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评判设计1) 通过参加探究性实验的活动,在体验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应用操纵变量法并渗透对比法。
2)通过课堂运算练习,能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学重点】探究压力作用成效阻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生容易把压力与重力混淆,因此我把认识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二、说教法学法: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差不多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差不多上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看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关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成效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关于初三学生来说,差不多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尽管压强是第一次接触的新概念,但关于压力确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爱好的培养,发挥探究实验的作用,迎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内心特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 压强11-鲁教版(五四学制)
钉的图片,请同学们画出水杯对桌面、物块对斜面、图钉对墙的压力示意图,并思考压力是否等于重力?【归纳总结】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明确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互动实验】下面我们共同分组做两个实验,来感受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1:用手掌和一根手指一起挤压气球,保持气球静止。
问题:(1)气球左右两边受力相同吗?气球左右两边形变相同吗?(2)加大压力又有什么发现?点拨引导:(1)气球保持静止,左右两边受力相同;气球右边比左边凹陷得深(2)加大压力,气球凹陷得更深,甚至会爆炸。
实验2:如图所示,用手指压铅笔的两端,保持铅笔静止。
问题:(1)两根手指受力相同吗?两根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两根手指的凹陷程度有什么不同? (2)加大压力又有什么感觉?点拨引导:(1)两根手指受力相同;与铅笔尖端接触的手指感觉比较疼;与铅笔尖端接触的手指凹陷得厉害;动手实验,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2)加大压力,两根手指都比原来疼;两根手指都比原来凹陷得厉害。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感受,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何关系?【猜想假设】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或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设计方案】1、研究两个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采用什么方法?回答预设:控制变量法。
在压力相同时,改变压力作用面积,看物体形变多少。
在压力作用面积相同时,改变压力大小,看物体形变多少。
2、提供的器材:小桌、砝码、海绵。
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思考(1)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何改变压力?(3)如何改变受力面积?回答预设:(1)用海绵形变的大小(凹陷程度的大小)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在小桌上放砝码改变压力的大小;【引导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完成后填写实验结论。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案-7.1 压强5
第九章压强§9.1 压强一、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受力面积二、压强 (P)1.物理意义: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3.公式:P:压强 (Pa) F:压力(N) S:受力面积(m2)三、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作业布置全班:以“国道不堪重负”(或其他)为题,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字数不限。
A组:课本32页2、3B组:课本32页2、3、4C组:自选(备注: A组为学优生,C组学困生)课后反思1、根据8年级学生的特点,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探究活动,放手让学生去看、去思、去做、去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悟到知识,同时在处理各种课堂信息、交往合作、观察操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2、“引入”部分若采用踩气球的轻功表演,则需事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时间会比预计的超过许多。
教学流程图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案-7.1 压强9
第七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掌握压强的概念及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及单位,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及由来。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备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了观察、实验及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初步掌握控制变量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精神,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
另外,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三、重点难点重点:1.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2.压强公式的意义和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压强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播放视频片:滑雪精彩视频2.复习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力?这些力都有哪些作用效果呢?(二)压力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7.1压强
压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学会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2.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乐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
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师生配合要融洽。
二、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
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此外,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应用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削尖的铅笔,海绵、细沙、塑料块、小桌子、砝码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观看视频《胸口碎大石》,提出思考问题:56s处,放大石前,当大锤抡向华仔时,他作出了一个害怕的动作,并且听见旁边有一声尖叫。
流体压强-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流体压强-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流体静压和动压的概念。
2.知道流体压强和其计算公式。
3.掌握流体静压和动压的计算方法。
4.了解流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流体的概念和性质。
2.流体静压和动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流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
难点1.理解流体静压和动压的概念。
2.掌握流体静压和动压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流体的概念和性质流体是指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的物质,包括气体和液体。
流体具有可压缩性的特点。
2. 流体静压和动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1 流体静压流体静压是指流体静止时所受压强,也被称为流体压强。
流体静压的计算公式为:$P = \\rho g h$其中,P表示流体的静压,$\\rho$表示流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ℎ表示流体上某一点到自由表面的垂直高度。
2.2 流体动压流体动压是指流体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压强。
流体动压的计算公式为:$P = \\frac{1}{2} \\rho v^2$其中,P表示流体的动压,$\\rho$表示流体的密度,v表示流体的流速。
3. 流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流体在物理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水压启动机,常被用于汽车的启动器中;2.液压式制动器,常被用于机动车辆的刹车系统中;3.气压式减震器,常被用于车辆悬挂系统中;4.涡轮增压器,常被用于燃气轮机和发动机中;5.水闸和水坝,常被用于水利工程和电力工程中。
四、教学过程1. 引入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流体的概念和性质。
2. 讲解流体静压和动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讲解流体静压和动压的概念、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讲解。
3. 教学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习题练习,加深对流体静压和动压的理解和掌握。
4. 总结通过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流体静压和动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了解流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练习成绩和课堂表现,进行教学评估。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 压强7-鲁教版(五四学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并说出在实验中彼此的感受。
2、提出问题:(1)哪位同学受到的力大(学生回答后引导:图钉静止,受力平衡)?(2)为什么他们在相同的力作用下效果不相同?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压强。
1、观看学生表演2、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1)两位同学收到的力是一样的。
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初步认识压力、压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我会观察(1)用一只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观察气球何变化?(2)提问:气球两端所受力大小什么关系?(3)追问:既然所受力大小相同,为什么气球形变的程度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
2、我会体验活动一:(1)用力压,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2)两手压力加大,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活动二:(1)一个同学站在指压板上;(1)背上背一个同学站在指压板上;学生观察:气球会发生形变,而且两边形变的程度不同。
受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不一样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慢慢引导学生建立形象压强的作用效果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与动手实验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5、我会运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1)菜刀的设计及运用提问:切肉切不动,有哪些方法?提问:通过上面的现象,你能总结出减小压强的方法吗?(2)书包带为什么做的很宽(3)展示图片盲道进行情感教育,关爱身边的残疾人。
(4)破冰自救冰面破灭时,人为什么要匍匐前进,不能站立直行?(5)玩游戏,插吸管比赛,将吸学生听讲、理解;整理学案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学生分析求解同学分析盲人通过什么识别路通过身边现象的解释,加深对压强公示的理解,同时总结出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运用和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压力:
图片展示: 人对地面、图钉对墙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学习压力概念。
小组交流:1、重力方向怎样?压力方向怎样?2、物体受的压力一定是重力产生的吗?3、如果压力是由得力产生,压力和重力是什么关系?4、什么情况下压力等于重力,这时能否说压力就是重力?
归纳总结:压力是物体间的挤压作用,压力不一定是由重力产生的。
第一节压强
教
学
目标Leabharlann 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的方向,正确地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2、能够说明压力与重力有什么区别。
3、能说出压强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
4、能应用压强公式及其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
5、能说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
压强的概念和压强公式的应用
主要教法
目标导学法引导思考法
教学媒体
交互式电子白板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生活中用的针、要磨得很尖,刀要磨得很快。我们的书包带都比较宽,载重汽车的轮子比小轿车的轮子多。大家都注意到这些现象了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媒体播放图片,学生分析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压强
2、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并进行分析
三、小结:见课件
四、随堂练习:见课件
板书设计:第一节压强
一、压力:
1、概念:垂直作用物体表面
2、作用点:物体表面方向:垂直受力面
3、影响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
二、压强:
1、物理意义: 2、定义3、公式:4、单位:帕斯卡
5、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课后
反思
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9例题前的内容,找出压强的符号、公式、单位
抽生板书
2、公式:压强=压力/受力 面积,用字母表示变形:
3、单位:牛/米2,又叫帕斯卡,简称帕
仿照米/秒的意义说出1帕的意义:某物体1米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 ,书所受的重力 为3 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 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二)压力的效果
学生实验:1、将铅笔的两端用食指顶住,你有什么感受?稍用力,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实验边体验,并说出你的感受。
2、进行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3、教师演示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三)压强的计算
1、定义: 某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