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8-10-24

新课程在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体系的构建、教材体例的确定、教材内容的选择及呈现方式等方面较传统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我们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现行教材的使用我想谈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强化基本观念的指导作用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学科观念。如:要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物质的变化观、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的能量观、物质的分类、化学的社会观、价值观等基本的化学观念。一方面,这些基本的化学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它是在具体的化学知识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内化、概括、提升而形成的。这些基本观念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基本观念对相关的具体知识的学习又具有统率和指导作用,一切具体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在这些基本观念的指导下进行。

我们教师就是要在这些基本观念的指导下实施教学。如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一节,本节内容的定位是以“水的分解”和“氢气燃烧”这个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平台,重点学习分子、原子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等核心知识。其中“水的合成”(第二个次级标题)内容的学习,一方面是要以“氢气燃烧”这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学习“化合反应”这一重要的概念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物质世界的微粒观、变化观,初步形成化学反应的能量观。因为在前一节学习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水的分解主题),本节又学习了氢气燃烧放热,学生已有了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能伴随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在此教师就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归纳,使学生初步形成化学反应的能量观。让学生明确,我们研究化学反应就是为了获取人类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这样又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化学研究的目的观。

再如,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内容的学习,本节是第一次系统引进和学习元素的概念,第一次站在理性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物质的元素组成。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地壳的元素组成后,最好能向学生补充说明人体也是由有限的几种元素组成的。然后概括出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有限的元素按照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的,最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提升——形成物质世界的元素观。

另外,在对本节关于“单质与化合物”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物质分类的基本观念上开展学习,而不能仅仅定位在知识学习的层面上。如可以提供给学生熟悉的几种不同的物质,如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氯化钠、铁、镁、碱式碳酸铜等,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与交流得出结论: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由此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提升,初步形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基本观念。

二、要加强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突出化学学科的特征思维方式

化学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最突出特点是宏观与微观相联系,这也是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化学既研究物质宏观上的性质和变化,也研究物质微观上的组成和结构,因为微观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宏观的性质,宏观的性质和变化皆归因于微观的组成和结构。所以引导学生形成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宏观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例如,八年级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教材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物质——“水”为载体,学习有关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在第一节中,通过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分析得出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等;在第二节中,通过水的分解和合成这一化学变化的宏观事实和现象,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视角认识物质的构成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再如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之次级主题——“爆炸是如何产生的”,教材对此部分内容的设计配有图片,旨在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视角对宏观的爆炸现象进行分析,形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另外还有“化学式的意义”、“氧气的化学性质”等内容的学习,教材中均配以图片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进行呈现,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化学学科的特征思维方式。

三、要全面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是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高度概括,并为此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这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整合体。

教学过程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一节中关于“燃烧条件”的学习,我们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师适当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自我提出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呢?然后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想与假设,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相互交流与评价,最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获得结论。

这样的教学,是以“燃烧的条件”这一内容的学习为载体,让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结论,并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了如观察、分析、归纳、对比、实验变量控制等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同时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科学观念和学科观念。如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念;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的学科观念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知识的各方面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体现。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要深刻理解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定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新教材的实施,老师最大的感受和困惑就是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也不知道教到什么程度。其中不知道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定位的问题,不知道怎么教则是一个方法的问题。那么到底该教什么呢?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教”教学目标。首先要对本节知识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再考虑采取什么方式和手段,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和途径使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结论,同时还要考虑在获得这些知识结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

如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之次级主题——“水的三态变化”,本部分内容是以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物质——水为载体,以“水的三态变化”这一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联系,得出“水的三态变化”是由于“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及间隔大小发生改变而导致状态的变化的结论,然后进一步概括提升形成共性——分子的基本性质。所以本节内容的核心及最终的落脚点不是水的“三态变化”本身,也不仅仅是“水分子”的运动,而是分子的基本性质。有的教师由于对本节内容缺乏理解,把教学重点定位在“三态变化”本身或“水分子”的运动上。

再如本节第三课时——“水的人工净化”,本部分是以学生熟悉的黄泥水为代表,通过对黄泥水进行净化的过程,学习和掌握过滤、蒸发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技能。

所以,本节教学重点应该定位在学习和掌握过滤、蒸发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上。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最好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每个实验台预先放好一瓶黄泥水,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把面前的黄泥水净化成纯净水?以此创设情境,用问题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黄泥水中的杂质除了有不溶性的固体、细菌外还有可溶性的固体等,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对于过滤与蒸发的操作,教师可边讲边进行演示,其中过滤的原理可提示学生象筛子原理。

这样的教学是让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既学习了黄泥水的净化,又学习和掌握了过滤、蒸发的原理、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内容的价值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但是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对本节内容缺乏理解,在定位上产生错误,知识和技能混为一谈,把技能性的问题知识化,泛泛的讲,在教室讲净化黄泥水的步骤,讲实验、讲操作。我们知道,技能性的问题主要不是讲出来的,在掌握要领的前提下重在训练。

五、要转变教学方式,实施“科学探究”——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我们知道,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化学课程改革的最亮点,就是把“科学探究”做为化学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使之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而突出的定位。这为我们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要把“科学探究”提高到化学学习中的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首先要使之形成一种理念,然后变成我们全体化学教师进行化学教学的自觉行为——即要通过科学探究解决化学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