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唯一表现形式B.地壳运动不会改变地球的外形C.地壳运动可以改变山川地貌D.地壳运动不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2.“中国大陆东南部常年受台风袭击”,这是因为()A.台风的主要路径经过B.中国人口集中在这个地区C.气候变化导致的D.地震多发的地区3.杰利克里夫裂谷是第几纪形成的?()A.第四纪B.第三纪C.第二纪D.第一纪4.我国第四纪冰川形成的主要时期是()A.早第四纪B.中第四纪C.晚第四纪D.全第四纪5.下列属于人类活动的一种的是()A.地震活动B.火山喷发C.温室效应D.土地开发6.目前地下水资源的最大威胁是()A.地震B.干旱C.土地沙漠化D.火山喷发7.下列不是浅表地下水蓄水库的一种的是()A.地下河流B.孔洞C.砂砾石层D.岩溶洞穴8.下列地理环境中,地壳运动的最常见表现形式是()A.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B.台风和龙卷风C.台风和地震活动D.龙卷风和火山喷发9.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核能宇宙辐射B.地幔恒温球的抬升C.地震波的出现D.地壳运动的变形10.使得火山喷发的最常见原因是()A.地震活动B.火山口的爆发C.熔岩的喷射D.地壳运动的变形11.下列现象属于地震的是()A.山体滑坡B.地壳下沉C.火山喷发D.地震波传播12.我国地震相对集中区域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13.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纵波B.横波C.体波D.表面波14.孔洞和岩溶洞穴属于()A.蓄水层B.水源层C.径流层D.渗漏层15.杰利克里夫裂谷形成的原因是()A.地壳剪切作用B.地壳拉伸作用C.地壳挤压作用D.地壳受力作用16.火山的灾害性主要是由于()A.火山内部的高温B.火山外部的熔岩C.火山煤气的集聚D.火山灰的喷射17.地震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A.地震仪和计算机模拟B.地震仪和卫星观测C.地震仪和人工观测D.地震仪和气象观测18.将上升的地底岩浆迅速喷发到地表称为()A.火山喷发B.火山地震C.火山地震波D.火山热岩浆19.人类活动对地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B.土地沙漠化的扩大C.地震活动的增多D.火山喷发的加剧20.我国地震孕育区主要分布在()A.沿海带B.内陆带C.中部带D.西部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地壳运动是()动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B.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的重力C. 用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D. 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2.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3.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是因为()A.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陆边缘,地壳稳定D.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洋的沿岸地带,地壳活跃4.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环境污染B. 乱砍滥伐C. 疯狂捕杀D. 生物入侵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6.青团是江浙特色食品,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时候最盛行。
做青团用到绿色植物“青”,学名叫鼠曲草,生长在田间草丛,茎直立,青绿色,花呈黄色。
根据上述信息可判断“青”属于()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闻气体气味C. 读液体体积D. 熄灭酒精灯8.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B.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C.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D.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9.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 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 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 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10.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步长约为3米B.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C. 课桌的高度约为800毫米D. 一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20毫升12.家住黑龙江省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地形地势的差异B. 海陆位置的差异C.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D.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1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B. 小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C. 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D. 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14.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试题一一、单选题(共15题)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2.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 27℃B. 30℃C. 32℃D. 37℃3.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A. 擦→滴→撕→展→盖→染B. 滴→撕→展→擦→盖→染C. 擦→滴→展→撕→盖→染D. 擦→滴→撕→展→染→盖4.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A. 化学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5.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分化D. 细胞成熟6.某同学先后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4 厘米、1.73 厘米、1.74 厘米、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 1.7325 厘米B. 1.73 厘米C. 1.77 厘米D. 1 .772 厘米7.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A. 4℃B. 一定是-40℃C. 0℃D. 应该略高于-40℃8.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细菌分解水中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及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发现和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想或假设 C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D .交流合作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药品B .滴入液体药品C .加入固体药品D .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 5.13厘米,5.2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5.15厘米 B .5.13厘米 C .5.127厘米 D .5.12厘米 4.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A .小于10毫升B .等于10毫升C .大于10毫升D .无法确定 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水的表面积B .水的温度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 .水的质量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
此现象说明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①② ③ ④ ⑤ ⑥甲 乙D.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A.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C.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D.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 B.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解析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 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6 页,有四大题,32小题。
全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一、选择题( 本题有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图示的四个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灯帽盖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2.2017年10月机器人大堂经理“小爱”在瑞安农行总行投入使用,下列能作为判断“小爱”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能否和客户对话B.能否介绍银行业务C.能否自由移动D.能否生长和繁殖3.《地心游记》是一本描写黎登布洛克教授等三人到地心旅行的科幻作品,他们从地表到地心依次要经过地球的哪些结构( ▲ )A.地核、地幔、地壳B.地慢、地壳、地核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池核、地幔4.小明想要量取5 毫升水,他应该选择的实验议器是( ▲ )A.10 亳开烧杯B.50毫升烧杯C.10毫升量筒D.50亳升量筒5.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动物。
下列关于鲸的表述中写于哺乳类动物的特征的是(▲ )A.脊椎骨B.用鳃呼吸C.胎生D.体温恒定6.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的团队在2017年发现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
青蒿素提取自黄花蒿,如图为黄花蒿的花,由比判断黄花蒿属于下列哪一类植物( ▲ )A.藻类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7.织金洞中遍布石笋、石柱,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享有“中国溶洞之王”的美誉。
织金洞的形成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 )A.风力B.流水C.冰川D.生物8.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液,药液喷到皮肤上迅速汽化,从而使受伤部位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检测卷及答案

七上期末水平检测卷一、选择题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块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其中没有必要的实验步骤是( )A.只有① B.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 2.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小安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表面2cm深处4cm深处6cm深处干细沙的温度(℃)26242220湿泥土的温度(℃)24232221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3.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A.低于-40℃B.等于-40℃C.0℃D.略高于-40℃4.如图甲所示的指针式寒暑表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
如图乙所示的双金属片是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铜片在下面,铁片在上面,当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的膨胀程度比铜片大B.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大C.铁片的膨胀程度与铜片相同D.受冷时,仍向铁片一边弯曲5.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④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如图所示,小安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了一行细胞。
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32个7.下表是温州地区较常见的四种蟹,其中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 )目科属种招潮蟹十足沙蟹招潮蟹招潮蟹青蟹十足梭子蟹青蟹拟穴青蟹江蟹十足梭子蟹梭子蟹梭子蟹大闸蟹十足方蟹绒螯蟹毛蟹A.青蟹和江蟹B.招潮蟹和江蟹C.大闸蟹和江蟹D.招潮蟹和大闸蟹8.如图甲是小实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则玻片上的细胞排列应是下图中的( )A.B.C.D.9.灰雁栖息在沼泽地,由于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自己的卵滚回去。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期末测试卷(一)一、单选题(共15题)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A.模糊、变暗B.模糊、变亮C.清晰、变亮D.清晰、变暗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5.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20℃B.32℃C.24℃D.36℃6.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此时刻热水的温度B.此时刻房间内气温C.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D.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7.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末试卷一. 选择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一罐普通的可口可乐或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 ( ) A.350升 B.350毫升 C.35升 D3.5毫升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B.物体从地球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 D.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3.青娃、蛇、羊与蚯蚓、蜜蜂、草履虫的根本区别是 ( ) A.体外有无鳞片和毛 B.是否生活在水中 C.是否有恒定的体温 D.有无脊椎骨 4.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5.厨房中蕴藏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物质在水中不易溶解的是 ( ) A.食用油 B.食盐 C.味精 D.白酒6.从下列现象中可以确定所述物质是晶体的是 ( ) A.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好 B.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C.丙物质可以制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D.丁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以下生物体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 A.种子 B.心脏 C.血液 D.叶8.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 ( ) A.缺水环境 B.缺日光的环境 C.低温环境 D.缺养分的环境 9.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雷雨阵阵 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雪花漫天10.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 )11.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 ( )A.点燃蜡烛B.放风筝C.种植蔬菜D.跳远12.通过测定,我们可以得知:几种食物的PH 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C.牛奶和鸡蛋清都是碱性食物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3.下列四幅图中的P 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 )14.下列有关星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天全球观测到的星空是一样的B.同一地点同一天观测的星空一样C.在同一地点同一季节观测到星空一样D.同一地点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星空不一样 15.下面四条河流中,实际河面最宽的是 ( )16.读月球运行轨道图,正确的选项是 ( ) A.a 处为满月,可能发生月食B.b 处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C.c 处为满月,不可能发生日食D.d 处为下弦月,为农历的初七,初八17.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18.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夏天的露和秋天的雾都是液化现象 B.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D.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是汽化现象19.下图能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②④①③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 20.如图所示情景① 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② 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③ 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的关系④ 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二.填空题21.写出下列实验所需要的器材(1)测量某同学的体温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322.木块的长度是23. 其活动强弱周期约为 年。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2.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1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4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A约为5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2kg4.下列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组织C.西瓜皮属于器官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5.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选项同学问题ABCD甲乙丙丁缘故原由分析视野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大量破碎载玻片上滴的染液太多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视野中没有光斑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重叠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妥物镜、通光孔、光圈没有对成一条直线撕取的洋葱表皮太厚,或未在在玻片上展平 A. A B. B C. C D.D6.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
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资C.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7.体系由器官组成,以下器官属于循环体系的是()A.胃B.肺C.肾脏D.心脏8.以下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B.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C.课堂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D.初中学生的体重一般为50N左右9.读图,甲点位于()①东半球②南半球③西半球④北半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浙江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的泥石流形成20多幢屋子被埋,多人出生。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容易接受新事物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由于人在青春期(B)A. 身体内脏器官的功能日益健全B. 大脑的兴奋性较强C. 身高、体重迅速增长D.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解】内脏器官、身高、体重、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接受新事物无关,大脑兴奋性强则是接受新事物的重要条件。
2. 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
这主要是为了减轻某个情况下由于惯性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该情况可能是(B)A. 高速行驶B. 紧急刹车C. 突然启动D. 车速太慢【解】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人突然往前冲而造成的伤害,而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往前,所以应当选择B。
3.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D)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以上都有可能【解】跳伞运动员看到直升机向上运动,表明直升机相对于运动员向上运动,有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这个结果:①直升机向上运动;②直升机静止不动;③直升机向下运动,但速度比跳伞运动员小。
故仅凭跳伞运动员看到直升机向上运动是无法判断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如何运动的。
(第4题)4. 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
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D.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解】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两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不正确;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等于果实受到的重力,故C、D选项说法不正确。
5.下列物体的重力约为1牛的是(B)A. 一张课桌B. 两个鸡蛋C. 三只蚂蚁D. 四本科学教材【解】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克,则两个鸡蛋为100克,受到重力约1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

A. ②④①③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②①④③5. 午饭后,小明和小冬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冬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 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晕')A.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B. “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C. “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D. “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6. 下面是用天平称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 ①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②称出烧杯的质量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④把盐水倒入烧杯中⑤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中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盐水的 质量,你认为排出合理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C.⑤①②③④D.③②④①⑤7. 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七年级科学(上)期末模拟测试卷班级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有关科学量的估计正硕的是《) A. 一罐普通的雪碧易拉罐的体积约350升B. 一位七年级同学的质量约4500克C. 一位七年级同学的身高约1600毫米D. 一位七年级同学跑100米的时间为8秒 2. 小妍爸爸牙疼,小妍陪爸爸去医院检查,奇怪地发现医生把一个带柄的小镜子放在酒精 灯上用火烧一烧再放进爸爸的口腔里检查。
对医生的做法,小妍作出四种猜测,你认为最合 理的是 () A.让小镜子温度升高,以防病人着凉C.防止镜面结雾,便于看清牙齿损坏情况3.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爪硕的晕() A. 1. 8 米=1. 8X1000=1800 毫米C. 1. 8 米=1. 8 米X1000 毫米=1800 毫米B.进行消毒,以防将病菌带进口中 D.给牙齿加热, 起到止痛效果B. 1. D. 1. 4如图,能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8 米=1. 8 米=1. )8 米 X 1000=1800 毫米 8X1000毫米=1800毫米 A. 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8. 如果有人把蝗虫、蚯蚓和海星分为一类, 类依据是() A.有脊椎和无脊椎 B.有腿和无腿9. 下列植物中,全部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B.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把袋鼠、啄木鸟和狗分为一类。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科学(上)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科学(上)期末检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生须知: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用量筒量取水时,某同学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70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量取水的体积()A.小于70毫升B.大于70毫升C.等于70毫升D.无法确定2.永嘉龙湾潭有一个玻璃观景台,如果有一块质量跟一个鸡蛋差不多的石子从观景台掉落谷底,则这块石子的质量可能是()A.5克B.5×105毫克C.5×10-5吨D.500克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4.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好()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B.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
5米长的皮尺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D.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5.“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科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属于分子的()现象。
A.汽化B.蒸发C.扩散D.升华6.小磊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3。
52厘米、3.53厘米、3。
61厘米、3.5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A.3.55厘米B.3.527厘米C。
3.5475厘米 D.3.53厘米7.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A.黑松B.蕨C.大豆D.海带8。
下列测量工具中有关的刻度不均匀的是( )A、托盘天平B、量杯C、卷尺D、酒精温度计9。
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
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了,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变、质量和体积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形状和体积不变10.下列各项与细胞分裂意义无关的是()A。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36.2毫米、37.3毫米、36.3毫米、36.5毫米,则他的测量结果应写为A.36.6毫米B.36.33毫米C.36.58毫米D.36.3毫米2.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金属块的质量之比为2:1,降低相同的温度后,甲、乙两金属块的比热容之比和放出的热量之比分别是。
A.1:1,2:1B.2:1,1:1C.1:1,1:2D.1:2,1:13.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体的是()A.大熊猫B.机器人C.电脑D.月亮4.下列仪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 )A.刻度尺B.温度计C.量杯D.体温计5.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四川雅安在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发生发生7.0级地震,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
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
此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A.地处板块内部B.地处陆地外缘C.地处板块交界处D.地处洋中脊附近里6.一支正常但没有甩的体温计,分别依次测量三个人体温,甲显示为38℃,乙显示为38.5℃,丙显示为38.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不是38℃B.乙体温高于38.5℃或者等于38.5℃C.乙体温可能等于38.5℃D.丙体温可能是38.5℃7.下列各图中,能比较完整地表达植物细胞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A.B.C.D.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凝固过程的图像是()A.B.C.D.9.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A.B.C.D.10.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相撞和张裂B.弯曲和断层C.火山D.地震11.下列生物中能自身生成有机物的是()A.草履虫B.熊猫C.桃树D.草鱼12.下列关于实验结束刷洗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手心顶住试管的底部,用毛刷猛力上下刷洗B.若试管中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秃头毛刷用力刷C.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再在自来水下用试管刷轻轻刷洗D.用实验桌上洗过的抹布擦干洗净的试管13.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生活在陆地上B.体温恒定,用肺呼吸C.体内受精,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D.均在陆地上产卵繁殖14.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用剩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为了防止试剂污染,滴管应悬空在试管上方加液体,不要直接接触试管15.生病的小军同学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他是发高烧了,用体温计量出来是39.3°C,而一般的温度计没有这么精确,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细B.体温计里面装的是水银C.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二、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 订 线 内 不 准 答 题得分学号姓名班级七 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四幅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苹果腐烂是物理变化B.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C.磁铁能吸铁是物理性质D.铁会生锈是化学性质 2.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群 B.液泡 C.细胞 D.细胞核 3.下列不属于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是( )A.山区地形B.大量松散碎屑物C.暴雨或持续性降水D.人类活动频繁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B.向试管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D.用滴管滴加液体5.下列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的一组是( ) A.目镜1O×、物镜4× B.目镜1O×、物镜1O× C.目镜16×、物镜10× D.目镜16×、物镜40x6.每年5月31目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的标志。
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使得人家都被动吸烟。
这是因为( )A.物质由分子构成B.分子之间有力的作用C.分子之间有空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当你咳嗽到医院看病时,通常医生会给你测量体温和听诊,这样做医生的目的是( )A.交流B.获取事实证据C.制定计划D.检验与评估8.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凝固现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10.如图是小敏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是冰的熔化过程 B.图线是蜡的熔化过程 C.这种物质是晶体D.图线BC 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11.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是( )A.细胞膜B.伸缩泡C.食物泡D.口沟1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钟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运动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热水可以放出热量,冷水不能放出热量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13.舞台上经常用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自雾”的形成,小敏的解释是:(1)干冰吸热升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
以上解释中(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14.火山喷发在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多的资源。
下列有关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是一种天然的肥料B.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一般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但是两者的分布不一样D.火山灰进入平流层会阻挡一些太阳辐射能,进而可能使局部地区气温下降15.如图表示在37℃条件时,细菌繁殖的情况,其中活细菌数量增加最快的时间段是( )A.在最初2小时B.在2~4小时之间C.在4~6小时之间D.在6~10小时之间16.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特点的是( ) A.个体微小 B.由一个细胞构成C.生命活动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D.都对人类有害17.如图甲所示,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以小圆点表示气体分子。
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则能大致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状况的是图乙中的( )18.下列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杀尽毒蛇、③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④不吃国家保护动物,能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小敏在5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或酒精,进行液体蒸发快慢的实验探究。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比较A和C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B.比较B和C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表面积大小对蒸发快慢的影响C.比较A和E的实验,可以得出液体种类对蒸发快慢的影响D.比较A和D的实验,可以得出通风条件对蒸发快慢的影响20.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将鲤鱼、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依据是()A.按生物的用途B.按生物是否水生、陆生C.按生物的生长状态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二、简答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40分)21.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形态分别是___形和___形,(2)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____,人体细胞最外层结构是____________。
22.板块学说认为:岩石圈被分裂成_________板块。
板块漂浮在_________上慢慢地移动着。
23.小敏按照图甲装置进行“水的沸腾”实验。
(1)实验进行到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
(2)实验中,小敏测得如下表数据,请在所给坐标中,绘制出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并说明当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
24.如图是人的个体发育过程。
请据图回答:(1)丁由甲细胞发育而来,则甲细胞是___________。
(2)由乙形成丙,细胞需要经过分裂、____________的变化。
(3)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疼,并会用手去拍打,这是靠组织丙中的_______(选填“①”、“②”、“③”或“④”)所示的细胞组织传递的。
25.元旦,家里来了客人,小敏赶紧为客人泡好茶双手送上。
在听客人聊天的时候,观察到茶水面上“热气腾腾”,而放过纸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整片圆圆的痕迹,如图。
(1)看到“热气腾腾”的“热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
(2)形成圆圆的痕迹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它来自____________。
26.根据岩石的成因,通常把岩石分成岩浆岩、__________等三种类型。
大理石的特征是有矿物晶体颗粒和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回答:(1)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多选项序号)。
(2)动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E幼时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________呼吸。
(3)图中的C能在空中飞行,试写出与飞行相适应的主要身体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大小,小敏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数据表明,食用油的比热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丁”)水的比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多。
物质质量/克初始温度/℃加热时间/分最后温度/℃水100 16 5 41食用油100 16 5 64时间/分0 2 4 6 8 10 12 14 温度/℃90 92 94 96 98 98 98 9829.小敏进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观察装片的显微镜,其中标B的部件名称是__________。
(2)如图乙是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实验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小黑点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选填序号)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30.地沟油中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冒充色拉油在市场上销售,欺骗、伤害市民。
小敏想通过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
他通过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克/厘米3~0.93克/厘米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克/厘米3~0.95克/厘米3之间。
然后,他设计了以下步骤进行实验鉴别:A.将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后,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平;C.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如图甲;F.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如图乙;E.根据测算出的密度,鉴别样品油的品质;D.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1)请将上面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实验中,通过调节天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3)由图示可知,M=________克:样品油的体积V=_______毫升。
(4)若m=54.8克,则样品油的密度ρ=_______克/厘米3。
(5)小敏通过比对测算结果,能否断定样品油是地沟油?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绍兴是一个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山清水秀。
(1)如图甲是绍兴某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处地形是___________,小河AB河段的水流动方向是流向______________,图中DE与DF比较,更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形是____________。
(2)如图乙是小敏在山区采集的六种植物,并设计了以下二歧式检索表来区分这些植物:1a有种子 (2)1b无种子 (3)2a种子有果皮包被 (4)2b种子无果皮包被………………………………………………………… P3a有茎叶 (5)3b无茎叶…………………………………………………………………… Q4a叶脉为平行脉…………………………………………………………… R4b叶脉为网状脉…………………………………………………………… S5a有根……………………………………………………………………… T5b无根……………………………………………………………………… W 其中是向日葵的是__________。
(3)将乙图中的植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排列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