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济学5—创新测度
经济增长中制度创新贡献的测度
择 的制 度形 式 和 体 系 。 因为 即使 技 术 保 持不 变 , 制
度在运 用 中的差 别 会 产 生不 同 的结 果 , 因而 存 在制 度 问的 比较 、 择和 转换 问题 。 选 制度创 新理 论 以制度 变革 和制 度形 成 为研 究对 象, 主要代 表人 物有 美 国的经 济 学 家 L・ 维 斯 、 戴 D・ 诺 斯 、 汤姆 斯 等人 。制 度 创新 指 能 使 创新 者 获得 R・
追 加 利益 的现存 制度 的变 革 , 包括制 度 的发 明 、 模仿
与 演进 , 是采 用组 织 形 式 和 经 营 管 理方 式 方 面 新 发 明 的结 粜 , 只有 预期 收益超 过 预期成 本 时才 会实 现 。 诺 斯认 为 , 学技 术 的进 步 对 经济 的 发展 虽 然 起 重 科
具 有 比制度 创新 更 大 的 跳跃 性 , 为技 术 创 新 是 由 因
科 学 上 的发现或 发 明所 导致 , 不具 有必 然 的连续性 ; 而制度 创新 以人 的心 理 和 现 存制 度 为基 础 , 常 表 通 现 为“ 际” 边 创新 的特征 , 因此 , 一次技术 创新 尤其 是 重 大的技术 创新 往往 需要 有 多次 的制度 创新 与之 相 适应 , 这反 映 了制度 创新 过程 的 自主性 。另 一方 面 , 制 度具 有可 选择 性 , 同样 的技 术存 在多 种 可 供选 即
分配 、 构、 理 、 机 管 法律 政 策 等 。制 度 是促 进 经 济 发 展 和创 造更 多财 富 的保证 。若 社会 群体 发现 现有 制
工艺 的结 合形 式 等技 术 的 因素 , 总是 以 一定 的 人 也
的心理状 态 、 激励程 度 等制 度状 态 为前 提 的u 。 J 在经 济增 长创 新 体系 中 , 术 创新 是基础 , 历 技 从 史发 展事 实看 , 论 是 整 个社 会 的 创新 进 步 还 是 企 无 业微 观层 面 的变革 , 术创 新往 往 是创新 的突破 口。 技
经济增长方式与创新型企业的关系及测度研究
收稿 日期 :2O O 6—1 0 1- 1
技 未涟步墨 生业宴现 生产方 式 转变 的攘 心
济特 征,从资源驱 动 向创 新驱 动的任务 还很 艰 巨、潜 力也
的不 同阶段及不 同特点 ,可采取不 同 的技术进 步途径 自主 创新 。这 是科技 进步 的重 要方 式 ,是实 现持续 竞争 优势 的 重要途 径 ,也是实 现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的关键方 式。因此 , 企业 自主创新与实现经 济增长方式转 变可 以用 图 1 表示 。 来 在企业开展 自主创 新方式中 ,主要依 靠创新促进 经济发展 , 自主创新能力 比较高 的创 新型 企业在 企业 群体 的创 新 中又 尤为重要 ,是企业开展 自主创新 的核心队伍。
基金项 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 目 ( 0 530 0 0 4 201 620 ) 8
维普资讯
曾祥效 :经济增 长方式与创新型企业 的关系及测度研究 投入的要素如何 组合 与配置 ,直接关 系到 产 出的数量 与质 量 。根据这一理解 ,经 济增 长类 型的划 分 ,主要依 据 经济 增长 的各 要素 或因 素 ( 资本 、土地 、人 力 、资源 、科 学技 术、产业结构 、对外贸易 、经 济 开放 度等 ) 的贡献 大小及 其配置。这些要 素 的变化 ,反 映出一个 国家 或地 区在一 定 时期和发展阶段所达 到经济 总量和经济规模 的途径与方 法。 因此 ,经济增长方 式 ,就是 生产要 素 的投入 与组合 、使 用 与配置 ,并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 经济增长 与产 出 ,首 先依 赖 于生 产 要 素投 入 的增 加 。 生产要 素一 般 包括 :资本 、土 地 (自然 资 源 ) 、劳动 与技 术 ,任何生产过程都离不开 这几个要 素。同时 ,重 要的是 , 国或地区经 济产 出的结果 ,往 往取决 于这 些要 素之 间的
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应测度与实现路径研究
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应测度与实现路径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6)(四)论文创新点与结构安排 (8)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9)(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10)(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路径 (11)(三)理论基础 (12)三、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测度 (14)(一)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15)(二)测度方法的选择与数据来源说明 (16)(三)测度结果分析 (17)四、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研究 (18)(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9)(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三)培育新动能与新增长极 (21)(四)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 (22)五、案例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24)(一)基本情况介绍 (25)(二)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 (27)(三)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28)(四)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29)六、结论与展望 (31)(一)主要研究结论总结 (32)(二)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33)一、内容简述能效应及其测度。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化,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研究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详细探讨。
本文将概述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内涵,阐述其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文章将介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及必要性,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重点研究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包括分析新质生产力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还将探讨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转型升级路径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研究如何测度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这包括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量化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程度。
区域创新测度的新探索——三螺旋理论视角
区域创新测度的新探索——三螺旋理论视角作者:李海波周春彦李星洲高晓瑾张红波来源:《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区域创新战略的推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定和创新过程的监测日益重要,只有进行深入的创新测度与评价,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
然而目前国内对区域创新测度的研究缺少基础理论指导和切合实际的测度方法,特别是在省市级层次。
本文提出基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采用三螺旋理论作为基础理论,综合借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测度方法,尝试设计合适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和功效进行详细的测度,为进一步开展区域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打下基础。
关键词:区域创新测度;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知识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时代,谁在知识与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发展和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逐步实施,在国家和区域层面上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还需要有效的评价体系或“创新标尺”对区域创新实践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宏观调控。
在这一方面, 自2000年以来,OECD组织及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都投入研究力量,发布了一系列创新测度技术、方法和研究报告;我国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也相继发表过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为摸清区域创新发展的现状和实力,明确发展中的障碍和差距,为有针对性地优化和实施创新政策,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创新测度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基础性的理论支撑;也缺乏对测度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比较检验;此外,本土区域化指标体系研究更为匮乏。
这些已经严重制约了区域创新的实践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区域创新测度研究找到新的理论基石,即基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利用三螺旋理论框架,探索涉及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产业各方的区域创新测度的新理论框架,特别是将政府的作用评价纳入到指标体系中,凸现我国政府拉动式三螺旋[1,9] 的作用。
创新的空间测度数据与指标
创新的空间测度指标
制定合理的空间测度指标需要注意多个方面。首先,要明确创新的定义和内 涵,确保指标能够准确反映创新的本质。其次,需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 性,以保证指标的客观性和可比较性。最后,需要结合研究目的和实际需求,选 择有针对性的指标进行分析。
创新的空间测度数据与指标的应 用
创新的空间测度数据与指标的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测度指标的研究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首先, 需要深入研究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外延,以更为精确地把握技术创新能力的本质。 其次,需要研究如何有效地结合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和全面性。最后,需要研究如何将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 化等方面相结合,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能源系统效率
三、能源系统效率
能源系统效率是对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进行评估,它不仅考虑了能源转换过 程中的效率,还考虑了能源输送和分配过程中的损失。其计算公式为:能源系统 效率 =终端使用能源量 /一次能源供应量。
四、终端能源利用效率
四、终端能源利用效率
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是指终端用户从能源供应系统中获取的可用能量与其消耗 的能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终端能源利用
五、回馈能源效率
回馈能源效率是衡量在特定时间周期内,系统回收并再利用的能量与总消耗 能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回馈能源效率 =回收再利用能量 /总消耗能量。
六、一次能源使用效率
六、一次能源使用效率
一次能源使用效率是指在使用一次能源的过程中,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总消耗 能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一次能源使用效率 =有效利用能量 /总消耗能量。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对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测度指标进行了综述。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应 对市场竞争、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三 个主要方面。对于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的研究,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综 合运用多种指标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学理论体系研究新进展
作者简介 :张治河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 创新经济 、创新管理。潘 晶晶,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 院硕 士。研究方 向:创新经济。
・ --— —
1 50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 期( 总第 2 4 4 期)
2 0 1 4年 2月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创新 哲学 的演 化脉 络 进行 了 阐述 , 旨在 为 不 同的 创新 实践 提供相 应 的创 新理论 。
类永 无 止境 地 改 造 世 界 、改造 自身 ,不 断 获得 进 步和 自 由的 历 史 。创 新 作 为 一 种 固 有 的 驱 动 力 , 驱 使着 人 类 去 探 寻 解 决 问题 的新 方 法 、好 方 法 , 并 且努 力 去实现 ( F a g e r b e r g ,2 0 0 5 ) E ¨ 。从 “ 创新”
引 言
一
于此 ,本文基于学科建设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部人类史 ,就是一部人类创新史 ,就是人
要, 基于作 者及其所在 团队十余 年的研究基础 ,
根据团队目 前所能掌握 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的 分析,初步构建了创新学理论体系 ,就创新学及 其三大 主干学科——创 新经济 学、创新 管理学 、
作为一个 理论概念、一种思想被提 出,到创新现 象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 ,经过 1 0 0 年 的持续发展。 现在 “ 创新是产 出和生产力增长的核心” [ ] 这一观
1 创新学的体 系结构
学科体系的不健全 ,会对制度、政策和组织 产生巨大 的影响。学科建设的任务 ,就是要探索
点已经被广泛接受 。在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和剧烈 的国际竞争的时代背景下 ,创新 已经被提及到国
测度方法
众所周知,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大企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但长期以来,我国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始终不高,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因此,如何推动和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度。
这就需要根据当今测度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适合大企业实际情况的测度方法,来提高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准确性,增强测度过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大企业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基础。
一、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
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是现代创新经济学和创新管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大量的研究成果为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科学分析与决策提供了先进科学的方法手段。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和应用的测度方法达近百种之多,这些测度方法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科技研究和评价分析有着普遍适用性,而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可采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专家测度法,如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基于运筹学理论的测度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等方法;基于数理统计分析的测度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FA);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测度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等方法;基于智能原理的测度方法,如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粗糙度量评价法等方法。
经济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654个)
★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影响分析
★论如何避免城市流动人口低收入的代际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安徽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原因与对策分析
★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布局研究
★安徽省城市能源消费问题及对策
★基于DEA的安徽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市场竞争性、资金跨地区或跨机构流动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和内部评级等要求
★金融产品创新的跨市场效应
★居民预期下货币信贷市尝资本市场和资产市场的均衡问题
★多市场均衡基础上的货币传导渠道
★应对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变革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的“渐进性”特征分析
★转型过程中产权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转型过程中分配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能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当前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对安徽农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
★“中部五时经济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如何打造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金融支持的几点思考
★中小企业财务结构分析与融资对策
★从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的变化看我国民营企业融资
★从日本的金融危机看企业的融资行为
★对债权融资与债市发展的再认识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
★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论金融企业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思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依据
★振兴安徽农村经济的思考
★对我国中部经济发展崛起的思考――以安徽省为例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论文研究目的及思路 (4)1.4 论文结构安排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理论分析 (6)2.1 新兴产业及技术创新的定义 (8)2.2 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及其评价体系 (8)2.3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特征及模式 (9)2.4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内在因素 (11)3.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分析 (12)3.1 市场环境因素 (14)3.1.1 市场需求弹性 (16)3.1.2 竞争格局 (17)3.1.3 产业政策环境 (18)3.2 技术要素因素 (19)3.2.1 研究开发投入 (21)3.2.2 技术水平 (22)3.3 组织要素因素 (23)3.3.1 企业规模与结构 (25)3.3.2 管理制度 (26)3.3.3 组织创新能力 (28)3.4 人才要素因素 (29)3.4.1 科技人才的数量与结构 (30)3.4.2 人才激励机制 (31)4. 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 (33)4.1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概述 (34)4.2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35)4.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其结果解释 (37)4.4 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 (38)5. 结论与建议 (39)5.1 研究结论 (40)5.2 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42)5.3 政策建议 (43)1. 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我们将概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以及其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阐述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研发投入、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市场环境、技术溢出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运用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如何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家创新能力测度述评_理论方法_数据基础及中国实践
蔡跃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摘要:文章从国家创新体系角度,对创新能力测度相关的理论基础、方法工具、科技统计调查及中国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的发展与实践表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NIS 理论)以系统论为指导全面考察创新活动的发生机制,为准确测度国家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不同时期形成的创新能力测度方法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创新理论密切相关;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测度方法可分为建模计量法、综合指标法和DEA 效率评价法三类,都是以NIS 理论为支撑的;规范的科技统计调查是准确测度创新能力的前提,OECD 是这方面的典范,其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考依据;中国学者在测度方法的探索上有诸多独到之处,但国内科技统计调查工作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关键词:国家创新能力;国家创新体系;测度方法;科技统计调查作者简介:蔡跃洲,男,应用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领域研究。
基金项目:科技部创新工作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09IMD20400;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中图分类号:F 1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12)01-0042-09收稿日期:2011-12-20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家创新能力测度述评2012年1月求是学刊Jan.,2012第39卷第1期SEEKING TRUTHVol.39No.1———理论方法、数据基础及中国实践①根据Maddison (1995),1820—1992年期间,全世界人口增长5倍,人均GDP 增长8倍,经济总量增长40倍;而美国和西欧的实际平均收入水平相当于200年前的50—300倍(Romer,2001,p5)。
②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Schumpeter,1934,pp65-66),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其核心特征在于实现商业化和市场价值。
测度方法
众所周知,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大企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但长期以来,我国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始终不高,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因此,如何推动和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度。
这就需要根据当今测度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适合大企业实际情况的测度方法,来提高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准确性,增强测度过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大企业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基础。
一、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
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是现代创新经济学和创新管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大量的研究成果为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科学分析与决策提供了先进科学的方法手段。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和应用的测度方法达近百种之多,这些测度方法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科技研究和评价分析有着普遍适用性,而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可采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专家测度法,如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基于运筹学理论的测度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等方法;基于数理统计分析的测度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FA);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测度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等方法;基于智能原理的测度方法,如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粗糙度量评价法等方法。
多维度创新与生产率
aw
维普资讯
o ld
:出 处 】《新 技 术 与 创 新 的 经 济 学 》2 0 0 7 年 1 0 月 , 第 7 朗, 16 卷 , P5 0 1— 5 16 。 [摘 要 】创 新 是 一 项 复 杂 的 过 程 并 具 有 多 面 性 。 在 众 多 以 刨新与 生 产率 之 间联 系 为 主 题 的研 究 中 , 由于 数据 限 制, 往往只 采 用单一 指标来测度创新。 本文对 这种 方式 提出了 质 疑 , 认 为这 种研 究 方法 可 能会 系统地偏 向于 某 类经 常通 过 参 与 创 新 活 动 以达 到 各种商 业 目 的 的 公 司 或产 业 。 为 了 更 好 地 测 度 创 新 , 本 文 介 绍 了 一 种 创 新 索引 , 即 以潜 变量 模 型 为基 础 的含 有 多项 创 新指标 的 线性指标组 合 。 这 一 尝试 得 到 加 拿 大 制 造 业 公 司 的 大 量微观数据组合 的支持。 [关 键 词 】创 新 ; 生 产 率 测 度
j b u s i n e s s o b e c t i v e s . T o b e t t e r m e a s u r e i n n o v a t i o n ,
t h is p a p e r d e v e lo p s a n in n o v a t io n in d e x , a lin e a r c o m b in a t io n o f m u lt ip l e in n o v a t io n in d ic a t o r s b a s e d o n a l a t e n t v a r ia b l e m o d e l . T h e p r o p o s it io n is s u p p o r t e d b y e v id e n c e fr o m a r ic h m ic r o d a t a s e t fo r Ca n a dia n m a n u f a c t u rin g fir m s .
创新创业的社会经济贡献定量测度与评价
创新创业的社会经济贡献定量测度与评价一、概述在如今全球化,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时代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那么,如何客观、科学地衡量和评价创新创业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贡献呢?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创新创业的社会经济贡献进行一次全面地定量测度与评价。
二、创新创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1.促进就业增长创新创业的本质是创造经济价值,带动经济发展。
创业创新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并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而且还能够带来消费、资本、场外服务、进出口贸易等多种经济拉动作用,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2.提高经济增长率创新创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变和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并且不同领域的创新和创业都是会互相促进的,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增长率,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和保障。
3.打造知识经济创新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推动着我们从传统的资源优势向人力和知识优势转型。
在现代社会中,过去门槛极低的行业,如传统制造业,已经日益面临着崩溃的压力,而只有创新、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才能带来新的增长机会,也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4.增强国际竞争力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经济大环境下,只有采纳主动创新的理念才能引领一个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创新产业可以为一个国家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从而在经济中布局新的战略地位。
三、创新创业社会经济贡献的定量测度方法1. 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是衡量创新创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的一项较为常见的方法。
经济增加值反映了一个行业或企业实际产生的价值,也反映了产业选择的合理性和经营效率的高低。
因此,可以通过统计和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创业产业的经济增加值来衡量和评价创新创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度。
2. 就业创造能力就业创造能力也是用来衡量创新创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的一项重要指标。
罗默经济增长模型公式
罗默经济增长模型公式
罗默经济增长模型公式是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于1986年提出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型。
该模型旨在解释为什么某些经济体能够持续增长,而其他经济体则无法实现持续增长。
罗默经济增长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根据罗默经济增长模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投入生产中的创新。
创
新可以通过增加知识和技术的产生来实现,而这些又可以通过研究、开发和教育等途径来推动。
因此,投资于人力资本的提升以及研发和创新的支持都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这一模型可以由以下公式进行表示:Y = A * F(K, H, N, L),其中Y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DP),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TFP),K表示资本存量,H表示人力资
本的投资,N表示科技创新的投资,L表示劳动力。
公式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可以理解为技术进步的测度,即在给定的资本、劳动力和科技创新投资情况下,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的产量。
罗默经济增长模型的关键观点是,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通过提
高技术创新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水平,一个国家可以实现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这也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教育、研发和创新的投资,以推动技术进步并提高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罗默经济增长模型公式是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强调技术创新对经济
增长的重要性。
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投资于人力资本和创新,一个国家能够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综述
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综述摘要: 技术创新是公司获取竞争优势旳最重要来源, 技术创新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综合性强旳新兴学科。
自从熊彼特第一种系统完整地描述创新理论以来, 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目前, 西方技术创新理论旳研究和发展已形成了四大理论学派: 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论述了技术创新理论旳产生, 并综述了目前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旳这四大理论流派。
核心词: 技术创新; 创新理论一、技术创新理论旳提出技术创新理论旳初次由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旳《经济发展理论》系统旳提出, “创新”就是“一种新旳生产函数旳建立, 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旳一种从未有过旳新结合, 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
创新一般涉及5 个方面旳内容 : (1)制造新旳产品: 制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旳新产品; (2)采用新旳生产措施 : 采用在该产业部门事实上尚未知晓旳生产措施;(3)开辟新旳市场 : 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旳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旳市场;(4)获得新旳供应商 : 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旳新旳供应来源;(5)形成新旳组织形式 : 发明或者打破原有垄断旳新组织形式。
创新并不仅仅是某项单纯旳技术或工艺发明, 而是一种不断运转旳机制, 只有引入生产实际中旳发现与发明, 并对原有生产体系产生震荡效应, 才是创新。
二、技术创新理论旳发展由于西方经济学家觉得熊彼特旳学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 同步受到同步期旳“凯恩斯革命”旳理论影响, 在相称长旳时期中, 创新经济学理论始终受到西方国家旳冷遇, 未能引起理论界旳关注。
20 世纪50 年代后来, 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旳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旳兴起, 许多国家旳经济浮现了长达近 20 年旳高速增长“黄金期”, 这一现象已不能用老式经济学理论中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简朴地加以解释。
由此, 西方经济学理论界重新对熊彼特旳创新经济学理论进行结识, 开始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旳关系产生了爱好, 从而使技术创新理论得以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中分行业的大 中型工业企业的统计资料 ,考察我国
19 -2 0 90 0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并进
为实践中不能简单依据传统理论 上的比较优势原理 而过于强调劳动密集型的非高新技术 的发展, 也不能 脱离我国现阶段 的实际而过分依赖于高新技术来推
就不难发现 : 技术高低的层次与 R D综合指标之间 & 就存在着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 。 二是技术创新的潜在指标 ,其主要包括专利申
到的因素太多太广 ,因而直至今天 ,无论是理论上
还是实践中,尚无一个通行的或说是已达成 了共识
的测度方法 。尽管如此 ,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 ,如 R D & 、专利、资金投 入与设备状况等 ,无论从何种
湖 南农业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20 年 4 06 月
利法 实施后企业发明创新积极性的高涨与实 际成 效的不断取得 ,专利 同样会对企业创新 的实际产 出
具有比较明显 的正面影响 。 三是技术创新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其主
的调整杠杆作用也应是最大的【 。
二 、企业技术创新 与产业结构调 整的关 系分析
竞争能力的强弱充分反映出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能 力的高低。 国不同技术层次的企业在开放条件下的 我 比较竞争能力的强弱, 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国民
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而且也还在很大范围内决定着
为便于清楚地看出不 同技术(96年) E D 19 的划分标 准 ,将工业企业的技术及其技术创新能力分为四个
作者 简介 : 蒋满 元( 6., , 1 5 男 湖南永州人 , 9 ) 副教授 , 硕士 生导 师 ,博士 研究 生。研究 方向为 :区域经济学 、资 源与 环境经济学、政 府经济 学。
创新发展指标
创新发展指标创新发展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企业或个人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创新发展指标的提高,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发展指标应包括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教育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
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涉及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等多个环节。
产业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
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方法创新等方面。
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涉及到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交流创新等方面。
创新发展指标的提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科研项目评审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个人应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新创业。
创新发展指标的提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应加强与外部的合作和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推动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提高。
创新发展指标的提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创新应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创新发展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企业或个人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通过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教育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努力,政府、企业和个人可以推动创新发展指标的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新产品或新产品销售收入 是创新测度指标里唯一的一个直接测度指标,
是创新的产出指标。 最终产出。 取得数据的方法 (1)专家法 (2)创新调查法
优势:
直接测度创新
能把发明和创新区分开。
可以与投入方面的指标结合使用,反映创新过程的效 率。
缺陷:
只包含产品创新,不包含工艺创新;
在调查中数据比较容易被高估,因为被调查者往往在 心理上存在着偏差,容易理解为“对创新有利的”;
在界定什么是新产品方面,存在着参照系选择的问 题;
研究中心)数据库,收集了英国工业界的主要 技术创新信息,内容包括创新来源和各类、工 业创新形式、跨行业的联结、地域问题,等等。
采有的创新调查方法称为“客体法”(object), 因为它重点研究创新产出。
这种方法的优势及弱点
二、欧盟创新调查
2005年,OECD 《奥斯陆手册》。 欧盟协同欧洲统计局和DG公司,追随OECD1992~1993
第五章 创新测度
第一节 创新测度的理论问题
一、创新测度要解决的问题:新颖性和可公度性 创新的新颖性 创新意味着新颖性,是通过学习和运用知识而创造出
性质全新的东西。 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新的”? 可公度性 测度要有可公度性,即找到一种标准,使被测对象的
性质有一定程度的近似,从而能够进行量的比较。 可公度性和新颖性的问题是所有科学技术指标要解决
属创新的产出指标。
根据索洛和弗里曼关于技术创新的思想,可以把技术 创新产出分为初始产出和最终产出,初始产出是指新 知识的产出,最终产出是指新知识的商业化,初始产 出的测度,国际上常用的替代计量办法是把专利数作 为衡量新知识产出的指标。
专利是发明者与政府之间签订的公开契约,它授予申 请人享有一项技术发明一定时间的垄断使用权,即其 他人在一定时间和合约生效的地域内不得使用该项发 明,但发明者需披露有关发明的详细信息。
清查的内容包括R&D活动人员数量、素质及其工作量情况;经费支 出总量、用途及来源情况;研发用仪器和设备等固定资产拥有情况; 各类研发机构的基本情况R&D项目的研究类型、组织方式及社会经济 目标等情况;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及使用情况等。
第二节 目前的主要指标
一、 R&D数据 R&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
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 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
包括三类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创新数据收集历史最为悠久的领域是 R&D。关于 R
&D 统计的主要OECD 文献是《研究和实验发展调查 的标准实践》,即《弗拉斯卡蒂手册 ( Frascati Manual) 》
的基本问题。
二、构建创新指标的概念基础:如何界定创新)
Rosenberg 与Kline共同建立的链环模型,强调了创新的三个基本 方面:
1.创新不是一个连续有序的过程,而是一个包括知识创造的相互作 用及其反馈的过程。
2.创新是一个涉及多种投入的学习过程。
3.创新并不依赖于发明过程,这些过程只是作为一个正在进行的创 新过程中的解决问题的步骤而出现,并不是其起始因素。
使用专利数据作为创新测度指标的优点和不足
优势: ( 1) 专利授予有商业前途的技术发明; ( 2) 数据易得、完整 ; ( 3) 专利制度有很长的历史,可以在很长的时间段里
应用专利来定量研究创新问题;
( 4) 专利数据很容易得到。
不足: (1)专利表明了一项新的技术原理的出现,而非商
常用指标:R&D强度
R&D强度是R&D费用与某种产出指标间的比值, 对企业,通常是R&D费用与销售的比值,对一 个行业或国家,它等于R&D商业费用与总产出 或增加价值的比值 ,对国家来说,一般等于 R&D总支出与GDP的比值。
R&D强度主要有两方面运用。(1)使用它来 显示行业特征,如果一个行业具有高的R&D强 度,说明它进行了较多的高技术活动。(2) 如果一个国家的R&D强度,可以说明这个国家 对技术进步和知识创造的重视。
因此,专利制度的出现是创造新的经济上有价值知识 的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传播信息的知识扩散机制。
较早将专利数作为创新指标的研究: 最早将专利数作为创新指标的是Schmookler Frame(1991) Soete(1983) Scherer(1984)
选择专利申请量还是专利授权量?
研发密度 人力(百万)
研发密度(%) 人力
图1: 1995-2011年中国研发密度和人力
优势: 具有很长的收集使用时间,在很多国家都有非
常详细的分类,以及具有较好的国家间一致性。 不足: 只测度一项投入,未能考虑创新的复杂性。 基于商业秘密的原因,很难获取真实的微观数
据。
二、关于专利申请、授权和引用的数据
年的创造性工作,实施了共同体创新调查(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CIS)。 这一调查已进行过四次,最近的一次是在2005年。 CIS开发并包含了如下专题的数据: (1)与新产品创新有关的费用。因此它特别重视创新过 程的非R&D投入; (2)渐进性和根本性改变的产品创新,以及这些产品所 带来的销售额; (3)与创新有关的信息的来源; (4)技术协作; (5)阻碍创新的因素和促进创新的因素。 第四次CIS调查相较于前几次调查,已开始向服务业延伸。
ICT支出
即信息通信技术支出(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三节 创新数据库
一、SPRU数据库 英国的苏塞克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ussex)科学政策研究所创立的SPRU (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 ,科技政策
由于各行业处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难以进行行业 间的比较。
四、其他指标
技术转让金额
创新产出测度变量,可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产出 变量。
产值或增加值指标
企业创新活动的绩效最终将体现在企业增加值上,因 此微观层面的创新指标有时也会选用企业增加值。
出口
这一指标常用来作国家之间的创新能力的比较。但大 国相对于开放经济的小国来说可能对出口的依赖要小。
这种创新调查方法也被称为“主体法”(subject),因为它的重点是创 新主体。
三、我国的创新调查
1.2007年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业企业创新调查 2.两次R&D资源清查 第一次:2000年。 第二次:2009年。
涉及的行业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 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这些对创新指标的建立至少有两个重要的意义:
第一,新颖性并不仅指全新产品或工艺的创造,还应包括产品性 能中一些较小的变化,且这些变化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有其重大技 术和经济意义。因此,创新指标应该能够反映这些变化。
第二,指出了非R&D性投入对于创新的重要性。非R&D性投入包 括像设计活动、工程发展和为新产品进行的实验、人员培训及市 场开拓等,因而需要建立一些投入指标,用以反映这种投入的多 样性及在活动中的不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