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
新课改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
新课改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需要进行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围绕新课改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展开讨论,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为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指导。
一、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倡导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元的评价方式,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而非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训练。
教师需要在新课改的框架下进行思考和实践,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1. 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可以通过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文本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例如朗读、讨论、分组阅读、表演、写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倡导互动式教学新课改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倡导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4. 注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沟通。
教师在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时,要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故事分享、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人生的真善美,培养他们的情感情操。
三、建议和指导1. 坚持自主思考在新课改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要坚持自主思考,不断探索和实践。
生态课堂的创新、问题与建构
生态课堂的创新、问题与建构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各大理论学派都不约而同地将改革课堂教学作为中心环节。
朱永新教授指出:“关注鲜活的教育生命,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关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
”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以李吉林教授为代表的情境教育实验,余文森教授倡导的以“指导——自主学习”为核心思想的教改实验,更是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情境之中。
将生态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实践,有助于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课堂,构建更加有效的课堂生态。
一、生态学与教学论融合的理念创新用生态学的理念构建课堂,将课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用联系的、互动的、发展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关系,是当今国内外教育改革实验的重要方式。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将“生态”定义为: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整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它强调的是“共同体”、“多样性”和“持续发展”。
因此,生态课堂应该指在教学情境中,对知识起传承、学习、应用和创新作用的各个有机体之间,以及这些有机体和其所处的环境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进行的交互过程,而这些有机体和所处环境通过一定的交互组合方式构成的综合体,即课堂生态系统。
课堂应该是知识生产、交换、消费和创新的场所。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过程包含“三大要素”,即教师、学生和知识,这三者均是独立的个体,缺乏相互联系的纽带,因而造成现代课堂成为没有生命气息的机械运动。
对此,王道俊教授提出,应将“教学活动方式”纳入课堂要素之中,他认为:“教学活动方式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的效果与质量,选择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就意味着为学生选择一种发展方式,一种个性素质。
”所以,课堂生态系统应该由知识生产者、知识消费者、知识本体、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教学活动方式等要素组成。
与传统的技术课堂、知识课堂相比,生态课堂致力于构建一个文化、心理、行为和谐共生的理想课堂氛围和新型师生关系,因此,它不再单纯关注教师个体的角色,而是注重教师素养、学生特质、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协调共生,并据此形成了鲜明的理念特色:强调整体性,即课堂生态的建设必须保证教师、学生、知识和教学活动方式的统一;尊重多样性、珍惜独特性,即教师的教学素养、价值观念各不相同,学生的个性特质、知识基础参差不齐,相应的教学活动方式应该千差万别;追求持续性,即生态课堂的四大要素与学校风气等外在环境交互作用,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整体氛围,从而推动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实现自由可持续的发展,有此“四性”的理念创新,才有可能真正改革当下陈旧的课堂教学范式。
学习新课标 构建语文新课堂
学习新课标,构建新课堂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课程标准以来,在我国广大教师中掀起了一股“学习新课标,构建新课堂”的教改热潮,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怎样才能紧跟教育新风,把《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呢?语文教师应学会如何巧妙地把语文学习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通过近一年的教学活动,我对语文教学有一些新的认识,初步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实效。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整合性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单一的,偏重于工具性的体现,即让学生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能够在考试中得分为原则,极少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下功夫的。
所以这种教学方式显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学得没有激情,全在如何得高分上下功夫,这和新课程标准是南辕北辙的。
这种教学目标只是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的掌握,轻情感态度的养成。
使原本应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如同嚼蜡,无味之极。
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应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的有机整合,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
1、教师直接给出教学目标,简单明了、开门见山在讲解一些较晦涩难懂的文章的时候,这样提出目标可以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直接进入角色。
2、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较好的参与进来,彻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拓展性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应该这样讲:“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该在语文中学会生活。
这才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可谓中肯,我们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让语文教学从狭隘封闭单一的课本中走出来。
1、融进角色,放飞自己语文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应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展现自我,本性流露。
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路径探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教学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需要做出创新,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学生主体、情感体验、实践体验、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五个方面,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学生主体学生主体是新课改理念的核心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猜想、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语文阅读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文进行阅读,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写作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话题,然后让他们围绕话题进行创作。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兴趣盎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情感体验语文教育是一个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情意品质、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教育。
小学生尚未有成熟的思想和世界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体验的引导,特别是细微的感受、观察和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
例如,在课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实践体验实践是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体验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写作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实践各种写作技巧,例如模仿、对比、比喻等手段,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另外,在课堂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实践对话、演讲、辩论等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新课改中提倡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例如,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阅读同一篇文章,然后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合作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五、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的教育方式之一。
新课程下生态课堂模式建构
新课程下生态课堂模式建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更新,新课程已经逐渐引入到了各个学校。
在这个背景下,生态课堂模式也逐渐受到关注。
生态课堂模式是以生态思维为核心,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
下面将分别从什么是生态课堂模式、建构生态课堂模式有哪些好处和如何建构生态课堂模式这三个方面来讲述。
一、什么是生态课堂模式?生态课堂模式是一种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生态思维为核心,打破传统课堂的桎梏,构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课堂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自主地学习、探究和实践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同时,生态课堂模式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更强调跨学科、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
二、建构生态课堂模式有哪些好处?1、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生态课堂模式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开放的课堂环境和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更有动力地主动学习。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态课堂模式中,不同学科的学习相互渗透,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生态课堂模式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学生能够在跨学科的环境下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生态课堂模式重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更好的锻炼。
三、如何建构生态课堂模式?1、为教学活动定位要建构生态课堂模式,首先需要为教学活动定位,明确教学目标以及用哪些方法来达成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生态课堂模式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
3、创造宽松的环境生态课堂模式中要求创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课堂环境,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信任,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4、利用多种资源生态课堂模式中,教学资源不限于课本或PPT等硬性资源,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等多种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构建生态型课堂
构建生态型课堂——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的优化班级:汉语言文学作者:吕敏工作单位:荔堡镇中心小学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转型,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教学弄潮儿,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款款地向我们起来。
一个生态的课堂,学生主导的课堂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反思。
我结合自己从教的经历和经验粗浅的谈谈构建生态型课堂的建议,望各位老师及同仁指导。
关键词:生态课堂建议民主生成反思新课改如一缕阳光照进我县各小学,其中泾川县飞云中心小学、泾川县东街小学等校成为我县课堂改革的排头兵和领路校。
通过听学习者的经验以及观我校教师的示范课,使我耳目一新、深受震撼。
采用“先学后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特点,转而寻求学生合作讨论,兵教兵模式,改变了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
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对新课改的认识,笔者认为:我们推行的新课改教学,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正视新课改,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课堂,值得深思!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应构建生态型课堂:一、生态型课堂应具有民主性。
语文是有生命的,新课改下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这样使学生精神焕发,个性鲜明,有助于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潜能。
教师要有一颗公心、爱心,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还学生微笑。
分组要考虑学生实际,每个学生发言、展示机会要均等,对表现好的给予适当的赞赏,对不好的给以安慰和鼓励。
低年级学生讨论易出现“异想天开”,教师要善于宽容,努力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
民主性还体现在课堂问题的开放性上,学生讨论结果应求同存异,科学客观的点评。
打造生态课堂提高教学成效
打造生态课堂提高教学成效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时有存在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而忽视以学生主体的“学”的现象。
学生们在“接受学习”状态下,个性被泯灭,智慧被冰封。
一、创设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曾发现: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比女学生要强烈,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症结是:因为我是男教师。
于是,我想方设法关注女生,多给她们表现自我机会,不吝啬鼓励与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课堂上形成男女生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亲其师而信其道”。
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良好师生关系下所营造的学习氛围,能促使学生主动撷取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才能展示,让学生有“鱼游春水”般的感受,为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必备保障。
二、运用电教媒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所设计的精彩画面,能有效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形成时间、空间立体的接受方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同时还缓解学生学习时的压力。
通过创设情境创设,引领学生探寻规律,自我探究,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例如:苏教版第十册有一篇习作《秋天的……》,教材上所提供的只是“天安门”、“公园”等四幅画。
作为农村的孩子,很少外出到首都逛公同看风景,书中的画面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让学生到微机房上课,为他们提供诸多的著名景区、景点,并配有文字介绍,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接着让学生选择练习。
学生们被形象、生动的画面所吸引住,内心深处不由得萌生起写作的兴趣,他们主动选择喜爱的景区,从观察人手,由说到写,由写到评,效果十分良好。
三、引导质疑提升学习能力“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教学中必须突破“师问生答”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1、在预习中质疑。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布置学进行“预习质疑”,让学生用“圈画法”将预习过程中的疑虑表示出来,或者把问题写在质疑本上。
生态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
生态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摘要:为构建和谐平衡的生态型小学语文课堂,必须重视朗读教学,课前吃透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在实践中体验,让语文课堂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态课堂想象力在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要透视文本生命以引起共鸣,让学生有所感悟与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在满足师生生态主体的共性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要推动语文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为构建和谐平衡的生态型小学语文课堂,必须协调好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让语文课堂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一、重视朗读教学,赏析音韵生态美老舍说:“文学创作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和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
”同样,语文教学应注意音韵美的赏析。
优美的乐曲能创设情境,烘托情感的朗读,使抽象的文字立体化,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变得鲜活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美妙的乐曲能直接刺激大脑皮质,使其迅速地进入情境之中,更好地调控情感,促使学生读好课文。
例如我在教学《雨点儿》时,就一边播放课前准备的乐曲《小雨沙沙》,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学生个个神情专注,陶醉其中。
在配乐朗读结束后,我让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想到的。
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小雨点、大雨点为大地带来了花花草草,有的说自己仿佛成了雨点儿,还有的说听到了雨点儿与花草在说话……学生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
在乐曲的渲染下,全班学生也美美地朗读了课文。
课堂上,师生都沉浸在童话故事所创设的意境中,体验着雨点儿给世界万物带来的生机,感悟着雨点儿的善良,感受到一种被关心的温暖。
二、课前吃透教材,为生态课堂做准备课前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加以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教师在教学前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充分地备课,教师必须认真地对待这一问题,不能应付了事。
现在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走过场,觉得自己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一切已很熟悉,课前只要稍微看一下就行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教师必须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回归教育本源 构建生态课堂
回归教育本源构建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践中产生的一个新概念。
而早在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就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这一概念。
把这一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就是要用生态学的观点考察教育领域的各种因素,使其和谐发展,产生最佳的教育效益。
今天,当我们用生态学思想来认识课堂教学活动,把教师、学生看作是在课堂这一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生态因子时,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我理解的“生态课堂”,就是要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和谐地、自主地发展。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呢?一、转变观念——叩开“生态课堂”神秘之门文本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心灵对话的媒介,解读是对文本的阐释与反应。
解读文本就是利用生动优美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值得品味的语言、趣味盎然的诗歌,美好的教学情境,使师生对文本进行思考、理解、感悟、内化、想象。
正确解读文本,教师才能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教学中,我对自己所要执教的课文都要进行详尽解读,并和同事相互交流感想,因为课改后的新教材,教学要求广泛了,留给老师更多的是对文本的解读,对教材的整合与拓展。
因此,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生态和谐。
同样是古诗,简单地将文本再现就能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而在充分研读文本之后科学地整合三维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教与学的关系,就能达到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高。
用心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我们常常能欣喜地发现许多被我们忽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培养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精神上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论文(共2篇)【教学论文】
第1篇: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大,汉语作为展现中国人传统文化魅力的桥梁的作用日益显着。
但是,纵观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尤其新课改的提出,给教育界吹进阵春风,我们要抓住当前教育发展的契机,真正做到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真正实现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语言的魅力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热情,能通过语文的学习感受到语言的艺术,让学生主动的探寻语言之美、文字之美,通过语文课文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良好的品德以及高尚的情操并通过小学基础阶段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一)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小学语文的气氛很容易影响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任课老师的影响,导致喜欢这门学科,乐于主动学习,或者相反,讨厌这门学科的现象,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教师应自主完善教学方法,学习专业知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给予学生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甚至成长过程中优良品质的形成都定的影响。
(二)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充分发挥语言的美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决不能用死板的教学方法,只强调字词的准确、句子的背诵等标准化、化的模式中,抹杀文章的美感。
生态课堂的基本理念及其整体建构——以“关系”和“活动”的逻辑
2016.3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的调整和改革,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和重塑。
而它的实施不仅需要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教育实践的创新和重构。
作为一线教师,最关注的是自己所承担的学科教学,尤其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
课改以来,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在课堂教学层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及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生本课堂、生命课堂、体验课堂、智慧课堂、翻转课堂……课堂教学改革呈现着一片生机和活力。
众多的课堂教学理念、模式等,丰富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同时也使许多教学实践者处于迷惘、徘徊和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为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扎实的行动研究和丰富的案例研究,我们认为,用“生态课堂”这一教学理念来整合和统领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好地呈现其生命活力。
一、基于生态视角的课堂教学理念“生态”一词,国内外学者对之代表性的释义有:“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以及共同生活于环境中的各个个体间或种群间的种种关系”等。
从中我们能很清晰地捕捉到,“生物”和“环境”是构成“生态”的基本要素。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成为衡量是否生态的重要标准,当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处于动态平衡时,我们就可以说这是生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表征一种理想状态。
用生态一词来表征课堂(本文中“课堂”特指学科教学课堂),能很好地勾勒出理想课堂中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状态。
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生态圈,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这两大生命体以及课堂环境是其基本要素,教学内容作为一种生态资源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在课堂环境中相互作用的载体。
生态课堂,生态学的理念以及整体的思维行动方式,克服了课堂教学或过分关注生命主体一元的存在方式,或只重点关注生命主体的独立活动方式,或过分强调秩序的确定性等单一、片面的倾向和弊端,它所体现的是作为生命主体在课堂环境中生命发展的完整性、自主性和关联性。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
C u r r i c u l u m r e s e a r c h
— 匾黼
课岁 { . 诗丈
新课 改理念下小学语 文 “ 生态课堂 ”的构建
蒋 英 关
( 金 华 市南苑 小 学 ,浙 江 金 华 3 2 1 0 0 0)
【 摘要 】对于现代教 育而言,需要在时代发展过程 中实现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同样也不例 外。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理 念的 在语 文教 学 实践 中的 不 断深入 ,课 堂教 学在很 多环 节取得 了可喜 的 变化 ,但 也 不可避 免地 出现 了 “ 生态失衡 ” 的 问题 。本文 首先 分析 了小学语 文在课 程 改 革 中仍 旧存 在 的 “ 生 态失衡 ” 问题 ,并提 出 了有针 对性 的 “ 生 态课 堂” 的构 建策略 。 【 关键词 J 、 学语文;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新课改理念 【 中图分类号 】G 6 2 2 【 文献标识,教 师 可 以引导 学生 进 行有 针对 性 的预 习与 思考 ,如 : 这 种 植 物为 什么 有 一个 动物 的名 字 ?它 有什 么样 的 主要 特征 ?对 我们 有 什 么好 处? 如 此一 来 ,学生 可 以带着 问题 进 行预 习 和学 习 ,教师 则 可 以根 据学 生反 馈 的信 息 开展 更有 针对 性 的教学 。 ( 二) 优化 语 文教 学 内容与 课堂教 学环 境 为 了保 证学 生在 语 文课 堂上 的学 习热情 ,增强语 文 课堂 的教学 成 效 ,小学 语文 教师 需要 结 合教 学 目标 ,对小 学语 文 的教 学 内容 和
在传 统 的语 文课 堂上 ,教师 的教学 与学 生 的学 习在 很多 时候都 是 割裂 开 来 的 ,师 生 关系 不够 紧密 ,互 动 性不 足 ,教 师在 教学 过程 中更是 忽 略 了学 习环境 的重要 性 。随着 新 课改 理念 在小 学 语 文教学 中的 陆续实 施 ,越 来越 多 的学 者开 始意 识 到学 生 、教师 与 课堂 环境 三 者之 间平 衡 关系 的 重要性 ,只有 为学 生创 造 一个 和谐 健 康 、充满 活 力 的课堂 环境 ,才能 彻底 改变 传 统 的 “ 知识 型课 堂 ” ,构建 真正 意 义上 的 “ 生态 课堂 ” 。
运用以学定教理念 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备裁
题 在师 生 、生生 、生本 之 间产生有 序 的互动 交流 的过程 。 互 动与 对话 应 当是 生态 课堂 中 的常 态 。保罗 ・ 弗 莱雷说 : 钟 启泉 教授 曾作过 这样 精彩 的阐述 : “ 课 堂教 学不应 当是
一
个 封 闭 系 统 , 也 不 应 拘 泥 于 预 先 设 定 的 固 定 不 变 的 程
认识 。我们 有必要做 好求 同存异 ,尊重学生 的个性 ,让更
多 的学 生 有 发表 个 性 化 见解 的愿 望 和 机 会 。
( 三 )教学生成机 械化 ,注重知 识 单向传递而 不关心
学 生 自主 体 验 《 语文课 程标准 》指 出:阅读 是学生 的个性化行 为 ,
不应 该 以教 师 的分 析代替 学生 的阅读实践 。但在很 多 的语
激 昂争 论 ,也 可 能是 轻 悄 悄无 声 息 的 心 灵 对 话 。 师提 出 “ 从 课题 中你 知道 了什么 ,又产 生 了哪些 问题 ?”
请 看某 教师 《 鸬鹚 》 的关于 鸬鹚 是野 生的还 是渔 人驯 在与课 题对 话 时学生 自然 的就生 成 了好 多 问题 , “ 天游 峰
铭 唬
运用以学定教理念 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庄 亚 芳
对 所 有 成 员 的 观 点进 行 整 合 、优 化 , 代 表 整 个 小 组 内 所 有 学 生 的 观 点 , 而 不 是 所 有 学 生 对 文 本 的 五 彩 缤 纷 的理 解 。 这 样 的 展 示 突 出 了 集 体 共 同 的 成 就 , 忽 视 了 学 生 个 性 化 的
课堂 ,将原先 的课堂 从深度和 广度两方 面 向课前 和课 后两
头 延 伸 。 往 往 为 了使 课 堂 教 学 更 具 效 果 ,老 师 常 做 的 课 外 “ 拓 展 ” 就 是 布 置 作 业 加 以巩 固 强 化 , 去 挤 占 学 生 活 动 的 时 间 , 致 使 学 生 阅 读 思 考 、练 习 交 流 犹 如 蜻 蜓 点 水 、 浅 尝 辄 止 , 流 于 形式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1000字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已经得到广泛的探讨和应用。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情境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注重情境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真实的情境模拟、有趣的互动体验等方式,将语文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课堂讲授、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共鸣和认知体验,从而加强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强化“知行合一”教育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强化“知行合一”教育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途径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三、鼓励多元化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鼓励多元化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学工具等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科学探究、创造性思维、实践实验等多元化学习需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创造新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旨在通过情境教学、知行合一教育、多元化教学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成果的不断提高。
“建构式生态课堂”实施方案
灌云县同兴中心小学“建构式生态课堂”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灌云县中小学教学常规考评细则》为依据,以实施目标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保证,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支撑,突出重点,深化研究,切实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根本问题,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工作思路突出一个中心:即要始终围绕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坚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优质教育。
把握一个重点: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以课堂为阵地践行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强化两项工作:即“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强化校本教研,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质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明确教师教的环节和学生学的环节基本要求。
开展教学问题研究,人人关注、发现并分析、解决好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并展开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能力。
树立和落实“三种思想”:“从起始年级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接受性问题;“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从每个学生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全面性问题。
三、领导机构1.成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改革计划的落实。
组长:侍牧副组长:赵海浪邵宽云王长华成员:朱宏邱绪领姚卫勤朱茂清周庆东2.成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小组,具体负责计划的指导实施。
组长:于洪祥副组长:李来浪刘永峰顾明东朱茂华成员:语文:孙海红朱红陆海芹陈培培卢琴吴艳数学:孙艳杰张静王洪艳于新娥吴召菊周中平英语:仇玉雷王康周晓娟顾娟常识:李守亭任明夏中静四、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我校“建构式生态课堂” 活动按照如下四个层面、十四个步骤和要求进行实施:第一层面:领导层面第一步:合理分工。
在学习课改经验基础上,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进行大致分工:侍牧校长:整体负责、调控;邵宽云校长:实施高效课堂工作中的制度建设、协调管理;李来浪主任:课堂上如何具体操作;于洪祥主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导学案如何编制;刘永峰主任:合作学习小组如何打造、班集体建设、师生评价问题等等。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
以下是对此问题的浅析: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核心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紧密围绕这四个方面,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设计相关的情境表演或配乐朗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问题驱动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讨论、交流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三、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新课改强调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实施分层教学。
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任务和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四、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质疑。
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这种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注重教学评价,促进持续改进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时,教师应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一、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整合情境教学理念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成为了当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和表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情境教学以具体的情境和场景作为教学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美好和力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的世界,感受文学情感和情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制作文学手工品,创作文学故事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语言的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组织情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四、总结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使教育者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探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小学语文高品质课堂构建策略
小学语文高品质课堂构建策略小学语文高品质课堂是基于深度育人视角演化而来的教育课堂,强调学生内在思维意识与学习能力的同步发展。
在立足新课改构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将语文教学活动与教学改革要求串联起来,为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师生教学交流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互动途径。
投放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基础语文学习能力,开展语文活动,实现语文知识的深度内化,落实教学交流,深度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多环节共同搭配,才能使既有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向着高品质课堂的方向不断推进。
一、小学语文高品质课堂的核心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出深度育人、多元育人的教育价值,需要基于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与独立认知需求设计教学模块,加快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成型。
基于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将高品质课堂的建设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从概念的角度进行解读,小学语文高品质课堂的教育定义并不是唯一的。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语文高品质课堂指的是包含多元教育资源与教育素材的教学课堂,其为学生的交流、互动与探索营造了新的学习机会,保障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对于教师来说,小学语文高品质课堂是在当前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同步发力的教学课堂,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引导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资源,实现长期育人的教育目标。
[1]综合来看,小学语文高品质课堂指的是一种带有发展性、教育性和交互性特点的全新课堂,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无限的创造力,是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全新平台。
二、小学语文高品质课堂的构建策略(一)建立互动模块,互动教学提高课堂品质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师生活动缺失已经成为影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性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教师本位”这一思想的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大多扮演着配合老师的角色,他们顺从老师的观点,重复老师的意见,而忘记了尝试进行独立表达。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师生问答是双方开展互动活动的唯一方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三声”课堂的建构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三声”课堂的建构【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是21世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构成。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活动,不仅强调立足于时代背景和人才培养大局,更强调加强课堂等基础环节的建设,重视课堂的活性和启发性。
即通过学生最日常的课堂活动改革,改进课程内容,改善课程结构,实现真正“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小学“三声”课堂建构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课程改革中的黑马,即课堂应该生动有趣,贯穿学生的“欢笑声”“掌声”“歌声”,这一点对小学课堂尤为适用。
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这一理念做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三声”课堂【引言】“三声”包括笑声、掌声和歌声,这些都是沟通互动中常见的声响。
这”三声“运用到课堂中,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互动是很有帮助的。
诚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不能还停留在老师包揽课堂,学生畏不敢言的阶段。
要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毫无疑问需要一些新的教学手段的参与。
“三声”教学看似简单,是我们日常接触的东西,要真正在课堂中贯彻执行这一理念,让传统课堂充分“活”起来却是不容易的。
“三声”理念的发展不仅产生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它的被接受、被贯彻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育体制的流变。
1、欢声笑语,课堂自有真情意我们常说教学要激发学生乐趣,要让学生爱好语文学习。
但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往往要求过分要求纪律严明,不允许学生出声。
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比较好动,对这种政策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教师不宜“一棒子打死”,对学生们太过“高压”;而应该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安排趣味的教学环节,这个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尽情欢笑,有一个释放天性的空间,教堂也会因为欢声笑语而不至于太过沉闷。
例如,在进行《牛和鹅》这一课的课程教学时,在讲到“我”再见大公鹅的态度转变时,可以让大家进行情境模仿——“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
阎晓宏
(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小学语文是我国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教学科目,更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期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这就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赋予了新的含义,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构建生态平衡,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和谐、健康。
但是,毕竟生态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由于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本篇文章主要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25-01
课程研究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不仅是新时期背景下赋予小学语文科目的新的教学内容,更是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求。
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从教育入手,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的、生态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构建生态、平衡以及和谐的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课堂构建的含义
生态教育课堂是新时期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活动,保障教师、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平衡。
以社会环境角度出发,通过自然生态之间各种生物关系保持的生态平衡模型,不断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环境,从而保障新时期科学观、生态文明观念逐渐得以落实,保障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教育活动区别于社会环境的生态平衡概念,自然的生态平衡着重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中个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但是将其映射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习知识之间和谐的关系,明确这些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语文内容教学。
通过对课堂中多种关系的协调和整合,保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课堂体系更加完善,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生态语文课堂的有效措施
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生态课堂的构建完全符合我国教育的需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对构建生态课堂进行高度的关注和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不断更新观念,转变和创新教学方式,不失时宜地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一)结合语文教材构建生态课堂,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需要的。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探索,结合教材内容构建生态课堂是必要的。
可以让学生在感悟文章的内容所带来的美感以及文化的冲击中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雨后的森林》这一内容时,就可以通过“雨”、“森林”这些元素作为生态课堂构建的切入点。
同时,通过文章中的主题“雨后的森林”让学生感受到雨后森林的魅力,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美好的愿景,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
程中,有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变得好学和会学,打破传统的生硬死板的教学局面,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和生动,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以及学习方法
生态课堂中的各种元素是环环相扣的,包括教师、学生、知识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等,任何一中元素的缺失都不能被称作是生态课堂。
所以,在构建生态课堂的过程中,应该把握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体现出语文的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应用,还包括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多维度的结合,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明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之后,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合作教学、情景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知识所蕴含的生活技能、情感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思维品质促和价值观,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三)研究学生、把握学情
在生态课堂构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是相对来说,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能力较强,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把握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或是转变教学方式,一方面既要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懂得和学生、教师合作,从而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促进生态课堂的构建。
结语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是新时期背景下新型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全面构建生态课堂,让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和谐、充实,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完善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丁长苗,李京方.探究新课改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揣留留.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
—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184.
25
教师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