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讲座344 光的有关现象和规律 新人教版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电磁感应与电路教案 人教版
专题四 电磁感应与电路一、考点回顾“电磁感应”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又是与电学、力学知识紧密联系的知识点,是高考试题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很好落脚点,所以它向来高考关注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本专题涉及三个方面的知识:一、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研究是其它形式有能量转化为电能的特点和规律,其核心内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二、与电路知识的综合,主要讨论电能在电路中传输、分配,并通过用电器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的特点及规律;三、与力学知识的综合,主要讨论产生电磁感应的导体受力、运动特点规律以及电磁感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由于本专题所涉及的知识较为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往往会在高考中现身。
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无论哪一套试卷,都有这一部分内容的考题,题量稳定在1~2道,题型可能为选择、实验和计算题三种,并且以计算题形式出现的较多。
考查的知识:以本部分内容为主线与力和运动、动量、能量、电场、磁场、电路等知识的综合,感应电流(电动势)图象问题也经常出现。
二、典例题剖析根据本专题所涉及内容的特点及高考试题中出的特点,本专题的复习我们分这样几个小专题来进行:1.感应电流的产生及方向判断。
2.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的综合。
3.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4.电磁感应中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应用。
5.电磁感应中的单金属棒的运动及能量分析。
6.电磁感应中的双金属棒运动及能量分析。
7.多种原因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
(一)感应电流的产生及方向判断1.(2007理综II 卷)如图所示,在PQ 、QR 区域是在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bc 边与磁场的边界P 重合。
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
从t =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
以a →b →c →d →e →f 为线框中有电动势的正方向。
以下四个ε-t 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楞次定律或左手定则可判定线框刚开始进入磁场时,电流方向,即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D 选项错误;1-2s 内,磁通量不变化,感应电动势为0,A 选项错误;2-3s 内,产生感应电动势E =2Blv +Blv =3Blv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正方向),故C 选项正确。
光现象复习25张PPT课件(人教版)
变式训练: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例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a中由A点发出 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
a A'
我来总结:本作图用了什么知识?
变式训练:如b图所示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
,并补充光路。
S
b
S'
【专题三、实验专题】
例6、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
吸取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 B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
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11、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 中闪炼,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D ) 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 挡的结果 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
知识梳理
1.光在____同___种__均__匀___介__质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__3_×___1_0_8_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小_____. 2.光年是光在__一__年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长__度_______单位
.
3.在反射现象中,_反__射__光__线_____、__入___射__光__线___和__法__线___都在同 一个平面内;反__射__光___线__和__入__射___光__线__分居法线两侧;_反__射___角____ 等于__入__射__角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复习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 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 分析问题. 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 怎样形成的.
了解光的本质与传播规律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解读
了解光的本质与传播规律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解读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独特的本质和传播规律。
在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中,对光的本质和传播规律进行了深入解读。
本文将从粒子和波动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光的本质,并详细介绍光的传播规律。
一、光的本质光既可以视为一种粒子,也可以视为一种波动。
量子理论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质。
根据量子理论,光对应于一种粒子,称为光子。
光子具有能量和动量,并且能够以波动形式传播。
光的波动性质可以通过干涉和衍射现象来解释。
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后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现象。
衍射是指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偏折并形成波纹现象。
这些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质,可以像水波一样传播。
光既具有粒子性质又具有波动性质,这一特点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通过量子理论和波动理论,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光的本质。
二、光的传播规律光的传播具有几个重要的规律,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规律。
1. 光的直线传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线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可以近似看作是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使我们能够通过光的传播路径来观察物体,并且具有估算距离和形状大小的能力。
2. 光的折射规律光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由斯涅尔定律给出,即入射光线与界面法线的正弦比等于出射光线与法线的正弦比,即n1sinθ1=n2sinθ2。
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出射角。
根据折射规律,我们可以解释光在水中看起来变形的原因,也可以理解眼镜和透镜的工作原理。
折射规律在光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且极高的,约为每秒30万千米。
实际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根据介质的折射率可以计算出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而在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会减慢。
高中物理第二册 第七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精讲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高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光的反射和折射以光的直线传播为根底,主要讨论光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所遵循的根本规律——反射和折射定律以与相应的平面镜、棱镜、透镜成像规律、作图方法与具体应用。
第八章光的本性从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介绍光的干预和衍射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并推动了光的波动学说的开展,光的电磁说揭示了光现象的电磁本质,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又使人们对光的本性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公认的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第九章原子和原子核以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为线索,介绍了历史上著名的实验与据实验得出的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组成的根底知识。
二. 新学期第一周所学内容预习:内容:第七章《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光源:点光源〔理想模型〕,光能介质,影等概念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现象: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影点光源的影较大发光面的本影和半影⎧⎨⎩第二节光速*光速的测量方法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 m s=⨯30108./光年是长度单位,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
测定光速的物理方法: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第一次利用天体间的大距离测出光速。
法国物理学家斐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转齿轮法——极精巧的实验技术测出了光速。
近代科学家提出用微光测量光速。
第三节光的反射平面镜掌握:入射角、反射角、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理解虚像的概念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物像以镜面对称的虚像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平面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1. 如图1所示,a、b、c三条光线会聚于S点。
假设在S点前任意位置放一平面镜,如此〔〕A. 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B.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交于一点C.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交于镜前一点2. 如图2所示,A、B表示站在平面镜MN前的两个人,第三个人应站在何处,才能看到这两个人的像恰好重叠〔〕A. AB连线的中点B. AB连线上的B的外侧C. 通过AB的光线经镜面反射线上3. 在教室课桌的正上方天花板下,挂有一个点亮的日光灯,晚上将一支钢笔平行日光灯放于课桌正上方,当钢笔距课桌较近时,可在课桌上看到比拟清晰的钢笔影子,将钢笔逐渐向日光灯靠近,钢笔的影子逐渐模糊不清,这主要是由于〔〕A. 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类似于机械波〕B. 桌面后来未处于钢笔的影区C. 桌面后来未处于钢笔的半影区D. 桌面后来未处于钢笔的本影区4. 如图3所示,从光源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在正对着平面镜3m 处的墙上有一光斑,假设要使光斑向上移动1m ,平面镜应以O 点为轴转过的角度是〔〕5. 一个人站在离平面镜5m 远的地方,沿着与镜面垂直的方向,以102./m s 的加速度由静止匀加速靠近平面镜。
高三物理人教版新课标 波粒二象性 专题讲解
知识点 2 1.光子说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Ⅰ
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的能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
- ε= hν 。 其中 h=6.63×10 34 J· s。(称为普朗克常量)
2.逸出功 W0 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 最小值 。 3.最大初动能 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 电子 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表达式:Ek= hν-W0 。 (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 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
二、对点激活 1.[光电效应实验](多选)如图所示,用导线把验电器与锌板相连接,当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生光 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光子从锌板逸出 B.有电子从锌板逸出 C.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 D.锌板带负电
解析 锌板受紫外线照射,吸收紫外线的光子,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从锌板逸出,使中性的锌板带 上了正电,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因此 B 和 C 选项正确。
高三物理人教版新课标
选修3-4
第16章
波粒二象性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
知识点 1 1.定义
光电效应 Ⅰ
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 电子 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2.光电子
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
3.光电效应规律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 大于 等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 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 强度 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 增大 。 (3)光电效应的发生 几乎是瞬时 的,一般不超过 10-9 s。 (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 正比 。
人教版教材物理《光现象》PPT课件详解2
及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粒回归反射原理制成的.它能将远方的直射光线反
射回发光处,不论在白天或黑夜均有良好的逆反射光学性能.尤其是晚
上,能够发挥如同白天一样的高能见度.使用这种高能见度反
● 光材料制成的安全服,无论穿着者是在遥远处,还是在着光或散射光干扰的情况下, 都可以比较容易地 被夜间驾驶者发现.反光材料的出现顺利解决了“看到”和“被看到” 这一夜间行车难题.
)A
A.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银幕向各个方向都发出了光
D.银幕对光有折射作用
5.如图K4-2-9所示,交于P点的三条光线a、b、c.在交点P前放置一 平面镜,有关三条反射光线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A条反射光线一定会相交 B.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会发散 C.三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P点 D.三条反射光线是否相交由镜面角度决定
能力提升
8.如图K4-2-11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
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C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 定律
9.有两位小朋友在草坪上拿平面镜做反射太阳光的游戏,请你在下列 答案中选出合乎题意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 (1)“隅角镜”实际就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 ● (2)自行车尾灯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 ● (3)地月距离大概是__________________km.
● (4)角反射器相邻两个反射面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___角_. 反射器
人教版高三物理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
人教版高三物理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高三物理: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光的传播规律,深入理解光的性质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以人教版高三物理课程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
1. 光的直线传播光是以直线传播的,这是我们对光的传播规律的第一认识。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露台观察(材料:强光、十字卡片)在一个阳光充足的露台上,同学们拿着一张十字卡片,朝阳光的方向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将卡片向各个方向移动。
观察后回答以下问题:a. 当卡片朝向阳光时会发生什么现象?b. 当卡片向其他方向移动时,能看到十字上的光线吗?实验二:直线传播验证(材料:灯、屏风、纸片)在一个黑暗的房间内,学生们打开一盏灯,将灯和屏风放在房间中央。
然后,他们用一张纸片遮住灯的一半,并移动纸片,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观察后回答以下问题:a. 光线经过纸片后是否发生折射?b. 光线是否在纸片后面呈直线传播?c. 如果纸片上有孔洞,光线能通过孔洞传播吗?通过上述实验,学生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
2. 光的可见性和光的反射光的可见性使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事物,而光的反射则解释了我们为何能够看到物体。
为了引导学生探索光的可见性和光的反射,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三:物体的可见性(材料:手电筒、不同颜色的物体)在一个黑暗的房间内,学生们打开手电筒,选取不同颜色的物体,观察光在物体上的反射情况。
观察后回答以下问题:a. 手电筒照射到物体上时,你能看到物体吗?b. 不同颜色的物体对光的反射有什么区别?实验四:光的反射(材料:镜子、激光)在一个光线较强的房间内,学生们拿着激光笔,将光线照射到镜子上,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观察后回答以下问题:a. 光线照射到镜子上会发生什么?b. 光线的反射角和入射角有什么关系?通过上述实验,学生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的可见性和光的反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重要方面。
光的三种现象及其解释的总结
光的三种现象及其解释的总结初中物理的光学主要叙述了三种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教材以光的传播路线为主线,按光的传播方向从不变到改变,传播介质由一种到两种的顺序,先后介绍了上述三种现象,并用生活中的例子作为知识的补充和延续。
一、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均匀介质2.核心:传播方向不变3.具体事例:①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于是在不透明物体后会形成一个黑暗区域。
如图1所示。
②日食、月食的形成:由于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影子里,地球上某地的人们看到太阳被挡住了部分或全部这就是日食;而月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地球上某地的人们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被挡住就是月食。
月食如图2所示。
③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小孔前的明亮物体在另一侧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如图3所示。
二、光的反射1.条件: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其它物体2.核心:改变传播方向,但仍为原介质3.具体事例:①人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的表面要进行光的反射,反射光射入我们的眼中的缘故,而我们从不同角度看见是由于在表面进行的是漫发射。
②平面镜成像:某一点的光射到平面镜上会发生反射,反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看上去镜中也有一发光点,实际上是镜前点的像。
如图4所示。
三、光的折射1.条件: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其它介质2.核心:传播方向一般发生改变,并且进入不同介质3.具体事例:①筷子变弯:斜放在水里的筷子从上面看上去似乎变弯了,这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
如图5所示。
②池水变浅:池中有清水的时候,实际比较深的池水我们看上去比较浅,这也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
如图6所示。
③凸透镜能够成像也是由于光在空气和玻璃中发生折射的原因。
高考物理总复习选3-4-第4讲光的有关现象和规律课件
即ssiinnθθ12=n(常量).
考点精析
1.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折射不仅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还可以改变光
束的性质.
3.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大小随
着入射角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两个角的正弦值之比恒
定.
4.光从同一介质射入不同介质时,
的比值大
小不同,即对于不同的介质,常量n不同,它是一个能够
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外套和
两
层组成,内芯的折射大率于
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
进入,在两层的界面上经过全多反次射
,从另一端射
出.
考点精析 1.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 方式.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 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 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 端,检验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 复原信息.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容量大、衰减小、抗干 扰强.
光折射角为 90°时的入射角 C 叫做临界角,可见发生全 反射的条件是:(1)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临界角(C)时,对于临界角有:sinC=n1.
温故自查
光导纤维之所以能传光传像,就是利用了光的全反
射现象,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
1~100μm左右.如图所示,它是内由芯
光的反射定律ppt课件
[典例1] (2021绥化)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部分实验装置。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甲 1
30° 30°
乙 2 45° 45°
3 60° 60°
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 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 一平面内。
[变式1] (2022浙江)如图所示,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AO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30° 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探究点二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想一想 1.发生镜面反射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反射面必须是光滑、平整的镜面。
2.发生漫反射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反射面必须是凹凸不平的表面。
议一议:漫反射是否遵循反射定律?为什么? 答案:遵循。发生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反射定律。
[典例2] (2021枣庄)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 光线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 遵循 (选填“遵循”或“不遵
[注意] (1)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当光垂直照射到镜面上时,将被垂直地反射回去,此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三、光路的可逆性 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 的。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的特点:一束平行光射在光滑的平面镜上,反射光束仍然是 平行 的。 2.漫反射的特点: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后,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 四面八方 反射。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人教版选修34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人教版选修3-4光的反射和折射导学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驾驭三个概念——折射率、全反射临界角和光的色散:两个规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两个作图法——反射、折射光路图和成像作图:一个思想——光路可逆思想.2.加强学生对概念、作图、规律的分析应用实力和在光线的动态中分析、推理解决几何光学问题的综合实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2.难点:折射定律,全反射和临界角:光的色散.教学过程设计老师活动我们复习几何光学,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部分.1.平面镜对光线的限制作用结论: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只变更光束的传播方向,不变更光束的散聚性质.两个平面镜对光线的限制作用如何呢?学生活动学生探讨:一个平面镜对光线的限制作用.(1)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反射光与入射光遵循反射定律.(2)一束平行光的状况:入射光方向不变,平面镜转动α角,反射光转动2α角.(3)一束发散光的状况:经平面镜反射后,仍是发散光,且发散程度不变.[例1]若使一束光先后经两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这两平面镜应如何放置?我们先探讨一般状况:如图4-1-1所示,两平面镜的夹角为θ,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α,探讨α与θ的关系.学生解答,作出两平面镜的法线,可以证明:α=180°-2θ探讨:(1)一般状况θ<90°,α=180°-2θ,若θ=45°,则α=90°,(反射光与入射光垂直)若θ=90°,则α=0°(反射光与入射光平行)若θ>90°,则α=2θ-180°(2)两平面镜的夹角确定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与这两平面镜的放置位置(这两平面镜是否接触和如何放置)和是否转动无关.结论:两平面镜的夹角确定了对光线方向的限制.一个重要的应用:直角镜使光线按原路返回.2.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技巧.借助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光路.探讨: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先依据平面镜成像有对称性的特点,确定像的位置,再补画入射线和反射线.实际光线画实线并加箭头,镜后的反向延长线要画虚线,虚线不加箭头.如图4-1-2所示,两平面镜夹肯定角度,光线a、b是一点光源发出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确定点光源的位置.探讨并叙述作图的过程,如图4-1-3所示.a、b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为点光源在平面镜N中的像S″,依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延长镜N,找到S″的对称点S′,S′是S″的物,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M中的像,再找到S′对平面镜M的对称点S,从而确定了点光源S的位置.完成光路.上面的问题是两个平面镜的二次成像问题,S′是物S在镜M中的虚像,S″是虚像S′在镜N中再次成的虚像.依据光路可逆原理,假如光线a、b的方向反过来,那么会如何呢?S为经过两次反射后形成的实像.还有一种类型的题,是探讨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探讨,依据光的可逆性,经两次反射两束光会聚到一点S,由实像定义,S应为实像.[例2]如图4-1-3所示,AB表示始终立的平面镜,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相互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依次写出作图步骤.探讨并作图.作图步骤可如下:(图4-1-5所示)①分别作米尺P1P2、屏Ma、bN对于平面镜AB的对称线(即它们对于平面镜AB的像)P′1P′2、 M′a′、b′N′.②连接S、 a并延长交P′1P′2于某一点,作这一点对于AB在P1P2上的对称点,即为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刻度的左端.③连接S、b′并延长交P′1P′2于某一点,作这一点对于AB在P1P2上的对称点,即为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刻度的右端.探讨:(1)还可以用更简洁的方法,即作出眼睛S的像S′,再由S′来确定看到的范围.(2)作出屏和尺的像,人眼看到像的范围即为人眼看到尺的范围.本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边界光线如何确定?两种思路:正向思维,尺发光经平面镜反射进入眼睛的范围即为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逆向思维,眼睛相当于发光点,其光照耀到尺上的范围即为能看到的范围.确定边界光线的基本思想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匀称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非匀称介质中,光线发生弯曲,但人眼的感觉光仍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确定尺和屏的像,由两点一线来确定边界光线.3.光的折射定律复习折射定律和折射率.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2)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折射率:(1)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这种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n= c/v.探讨平行玻璃板的光路:如图4-1-6所示,平行玻璃板的厚度为d,折射率为n,光线AO以入射角i射到平行玻璃板的一个界面上.(1)画出光路图,(2)证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3)计算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的侧移量.探讨:作光路图并证明、计算.(1)作光路图,如图4-1-7.(2)证明从略.(3)计算侧移量δ的大小:由几何关系可得δ=OO′·sin(i-r)[例3] (2019年全国高考)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从S动身的光线SA以角度θ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经过玻璃板后,从下表面射出,如图4-1-8所示,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相等,点光源S到玻璃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l应是多少?探讨:(1)经平行玻璃板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若是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经平行板折射后,发散程度不变,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成一正立、等大的虚像.也就是说通常我们透过平板玻璃看到的是景物的虚像.(2)玻璃板的折射率n和入射角i肯定时,侧移量δ的大小和玻璃板的厚度d成正比.当厚度不大时,可以忽视侧移量δ的大小.(3)侧移量δ的大小还和介质的折射率n及入射角i有关.计算:首先要画出光路图,可由折射定律求出折射角,再结合n=c/v和几何关系即可求解.解答:画出光路图,设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r,光从光源到玻璃板总结:解几何光学问题,首先要正确画出光路图,探讨由光路图反映出的线段和角的关系,结合概念和规律求解.4.全反射问题要明确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复习探讨:全反射临界角:(1)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当折射角变为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2)光从折射率为n的介质射向真空时,产生全反射的条件:(1)光必需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2)入射角必需等于或大于临界角.[例4]某三棱镜的横截面是始终角三角形,如图4-1-9所示,∠A=90°,∠B=30°,∠C=60°,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底面BC涂黑,入射光沿平行于底面BC面,经AB面和AC面折射后出射.求(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延长线间的夹角δ;(2)为使上述入射光线能从AC面出射,折射率n的最大值为多少?解答:画出光路图如图4-1-10所示.(1)因为入射光平行于BC面,i=60°由几何关系可得:a+β=90°(2)要使有光线从AC面射出,应有sinr≤1:考纲中要求考生驾驭“全反射和临界角”,是B档要求,但不要求进行临界角的计算.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折射定律和运用数学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实力,要正确作出光路图和弄清几何关系;其次问是考查全反射和临界角的概念及综合分析的实力,本题是探讨折射角≤90°,既应用了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又避开了临界角的计算.5.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发生色散,红光偏折角最小,紫光偏折角最大.偏折角从小到大的依次是:红、橙、黄、绿、蓝、紫.我们总结一下从红到紫的依次与哪些物理量变更的依次一样?探讨:从红到紫的方向是:(1)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渐渐增大.(2)在同一介质中不同色光的传播速度渐渐减小.(3)光的频率渐渐增大.(4)在真空中的波长渐渐减小.(5)光子的能量渐渐增大.[例5] 已知水对红光的折射率为4/3,红光在水中的波长与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相等,求红光与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比和在水中的频率比.解答:设光从真空射入水中,在真空中的入射角为i,在水中的折在介质中的速率),和光的波长、频率关系公式v=λf,由于同一种光波长,λ为光在介质中的波长)折射定律是对同一种光来说的,要求两种不同频率的光的波长比和频率比,就须要对折射定律进行扩展,对之给予新的含义.6.试验:测玻璃的折射率探讨并设计试验.某同学的设计:测量一厚度匀称的圆柱形玻璃的折射率.先在一张白纸上作出一与圆形玻璃同半径的圆,圆心为O,将圆形玻璃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画的圆重合.通过玻璃视察到如图4-1-11所示的P1、P2、P3、P4四个大头针恰好在同始终线上,求该圆柱形玻璃的折射率.用插针法测透亮介质的折射率,方法简洁易行,测量结果精确.关键是做好光路图,确定入射光线和在介质中折射光线.在进行计算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可以干脆用量角器,也可以将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转化成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比,用边长比的形式表示折射率.请同学们仿照测玻璃砖折射率的试验,自行设计一个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试验.解答:P1、P2的连线与圆交于A点,P3、P4的连线与圆交于B点,两线延长相交于O′点,连接OO′,交圆于C点.OO′是两光线的对称轴,连接A、 C(或B、 C),过A点作法线,即得到在空气中的入射角i和在玻璃中的折射角r,如图4-1-12所示.或过圆心O点分别做AO′的垂线垂足为D,AC的垂线垂足为E,。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光的有关现象和规律课件 选修34
答案: 一、1.传播方向 2.入射光线和法线 法线 正比 3.真空 大于 光密 光疏 二、2.(1)光密 光疏 (2)大于或等于 3.某种介质 真空或空气 四、1.离开直线路径绕到障碍物阴影里 2.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 五、1.某一特定 2.一切方向 强度 3.垂直 横波 偏振片
2.由n=知n>1,若n1>n2,则n1称光密介质,n2称光疏介质,与介质的密度无关. 3.用折射定律分析光的色散现象
4.应用 (1)全反射棱镜 (2)光导纤维:实际用的光导纤维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只有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三、光的干涉 1.双缝干涉: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双缝后形成两束振动情况总是________的相干光波.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是________处出现亮条纹;是半波长的________处出现暗条纹.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距离Δx与波长λ、双缝间距d及屏到双缝距离L的关系为________. 2.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________反射的光相遇而形成的.图样的特点是: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________,单色光照射在薄膜上形成________的条纹,白光照射在薄膜上形成________条纹.
五、光的偏振 1.偏振:光波只沿________的方向振动,称为光的偏振. 2.自然光: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括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________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________都相同,这种光叫做自然光. 3.偏振光:在________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叫做偏振光.光的偏振证明光是________.自然光通过________后,就得到了偏振光.
MOMODA POWERPOINT
人教版高三物理如何应对光的反射与折射的难点问题
人教版高三物理如何应对光的反射与折射的难点问题光的反射与折射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常常出现难以理解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的概念出发,探讨如何应对这一难点问题,旨在帮助高三物理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光的反射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法1. 难点问题:光线的反射方向难于准确判断。
解决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线的反射方向,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他们的认识。
例如,可以利用平面镜和光线模型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相对位置变化,同时引导他们推导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并通过练习题加以巩固。
2. 难点问题:镜面反射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解决方法:学生常常混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难以正确应用镜面反射规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示意图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如使用镜子和手电筒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度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加深对镜面反射规律的理解。
3. 难点问题:次级光线的形成与理解。
解决方法:学生常常对次级光线的形成产生困惑,难以理解次级光线与镜面反射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实验和讲解进行引导。
例如,可以利用两面镜子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多次反射后形成的次级光线,同时结合图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次级光线的形成原理。
二、光的折射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法1. 难点问题:光线的折射角度难以准确计算。
解决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计算光线的折射角度,可以通过实验和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
例如,可以使用玻璃块或水槽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角度关系,并引导他们根据折射定律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讲解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际应用,如光的折射在眼睛中的作用等,让学生认识到折射现象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2. 难点问题:光的折射参量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学生常常对光的折射参量的定义和意义感到困惑,难以正确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
2022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讲座3-4-4 光的有关现象和规律 新人教版
光的有关现象和规律温故自查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两侧;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的比值,即=n常量.传播方向同一个平面内法线恒定考点精析1.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2.折射不仅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还可以改变光束的性质.3.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大小随着入射角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两个角的正弦值之比恒定.4.光从同一介质射入不同介质时,=n的比值大小不同,即对于不同的介质,常量n不同,它是一个能够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温故自查折射率:光从空气或真空进入某种介质中,入射角的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叫该介质的折射率,即n=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的速度c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的比值,即n=正弦值真空中考点精析1.某种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从真空或空气进入该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如果是从该介质进入空气或真空,则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折射率的倒数.2.介质的折射率实际上指的是绝对折射率,所谓绝对折射率是指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3.空气的折射率≈1,其他介质的折射率都>14.折射率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和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5.折射率大小反映了介质的光学性质和入射光的频率:1折射率越大,说明介质对光的偏折作用越大,光线偏离原来传播方向的程度越厉害.2介质对光的折射率越大,说明该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3相对于同一介质,折射率越大的光,其频率越大3.空气的折射率≈1,其他介质的折射率都>14.折射率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和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5.折射率大小反映了介质的光学性质和入射光的频率:1折射率越大,说明介质对光的偏折作用越大,光线偏离原来传播方向的程度越厉害.2介质对光的折射率越大,说明该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3相对于同一介质,折射率越大的光,其频率越大温故自查1.光从介质射向介质时,光线全部被返回原介质,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等于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光由介质射入介质;②入射角临界角.2.利用折射率的概念和折射定律可以求出临界角C:in C=用折射率表示=用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表示.光密光疏90°光密光疏大于或等于考点精析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一般都要同时发生反射与折射现象,如右图所示.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样就有可能在入射角还没有增大到90°以前,折射角就已经达到90°,以光从水进入空气为例,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数值C时,折射光线恰好掠过水面,和界面平行,折射角等于90°,再继续增大入射角,光线全部反射回水中,不再有折射光线进入空气中,于是形成光的全反射现象.光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C叫做临界角,可见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1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2入射角≥临界角C时,对于临界角有:in C=温故自查光导纤维之所以能传光传像,就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1~100μm左右.如图所示,它是由和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进入,在两层的界面上经过多次,从另一端射出.内芯外套大于全反射考点精析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验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强.2.内窥镜把光导纤维聚集成束,使其两端纤维排列的相对位置相同,具有亮暗色彩的图象就可以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实际的内窥镜装有两组光纤、一组用来把光传到人体内部,一组用来观察温故自查1.光的色散:把复色光分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折射、干涉、衍射都可以产生色散现象.2.光谱:由七色光组成的称光谱.光带3.棱镜1含义:截面是的玻璃仪器,可以使光发生色散,白光的色散表明: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不同.2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①光密三棱镜:当光线从一侧面射入,从另一侧面射出时,光线两次均向底面偏折.②光疏三棱镜:当光线从一侧面射入,从另一侧面射出时,光线两次均向顶角偏折.三角形折射率③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当光线从一直角边射入时,在斜边发生全反射,从另一直角边垂直射出.当光线垂直于斜边射入时,在发生全反射后又垂直斜边射出.④全反射棱镜对光路的控制如图所示.两直角边垂直⑤全反射棱镜的优点:全反射棱镜和平面镜在改变光路方面,效果是相同的,相比之下,全反射棱镜成像更、光能损失更.3三棱镜成像:当物体发出的光线从三棱镜的一侧面射入,从另一侧面射出时,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物体的.清晰少虚像考点精析1.全反射棱镜不能用平面镜替代.因为平面镜是在玻璃后表面镀银而成的.从发光点S发出的光照到平面镜上,经前玻璃面和后银面多次反射,S点就会生成多个虚像,反射光线好像从n个虚象发出的,这些反射光叠加,就影响精密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如图所示.2.光的折射色散在折射色散现象中,红光的偏向角最小即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由公式n=可知红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将各种色光的情况列表统计如下:各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1 偏向角小―→大2 折射率小―→大3 介质中光速大―→小3虹霓形成的原因:我们平时所说的彩虹,确切地说应称之为虹霓,是由于小水滴对日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综合效应所形成的.通常可看到两道弓形彩带,里面的一道叫虹,比较明亮;外面的一道叫霓,较为暗淡,如图a所示,日光照射在小水滴上,先在小水滴的前表面处产生折射,再在后表面处部分反射,最后在水滴的前表面处折射射出,如图b所示.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水中的折射率各不相同,在水滴的前后表面发生折射时会产生色散从而形成虹霓.虹是阳光在水滴内经两次折射一次全反射形成的,如图c所示.温故自查1.双缝干涉1干涉现象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亮暗相间的条纹2产生干涉的条件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的波源叫相干波源,只有发出的光互相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稳定的亮暗相间的条纹.相同波源相干2.薄膜干涉1薄膜干涉的成因由薄膜的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的条纹.2薄膜干涉的应用①增透膜:透镜和棱镜表面的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前、后表面平行且明暗相间②检查平整程度:待检平面和标准平面之间的楔形空气薄膜,用单色光进行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待检平面若是平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干涉条纹是平行的;反之,干涉条纹有现象.弯曲考点精析1.双缝干涉实验规律1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2009年7月22日,右镜8m,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 B.32m C.40m D.48m[解析]由图可知,物体在两平行平面镜中能成无数个像,在左边镜成第三个像A3,可得物体与A3的间距为32m,故B项正确.[答案] B命题规律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不同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临界角不同,解释或计算有关全反射现象的问题及解释光的色散现象.[考例3] 2022·江苏如图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立方运动馆的景象呈现在半径r=11cm的圆形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h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设照片中圆形区域的实际半径为R,运动员从手到脚的实际长度为L折射定律n inα=in90°由几何关系得取L=,解得h=~都算对.[答案]2022·全国卷Ⅱ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未画出,AB为直角边∠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边的中点.此玻璃的折射率为为一贴近玻璃砖放置的、与AB垂直的光屏.若一光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玻璃砖,则A.从BC边折射出光束宽度与BC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B.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边的长度C.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等于AB边的长度D.当屏向远离玻璃砖的方向平行移动时,屏上亮区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解析]因为in C=,则Cλ蓝,所以Δ红>Δ蓝,故D错.[答案] A2022·天津模拟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观察光束经过细丝后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以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A.这里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B.这里应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解析]本题为光的衍射现象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考查光的衍射现象,若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更小,衍射现象较明显.通过观察屏上条纹的变化情况,从而监测抽制的丝的情况,故选AD[答案]AD命题规律考查偏振光的产生、应用,激光的特征及应用.[考例5] 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解析]当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光的方向平行时,透光最强;垂直时,无光透过;若为某一角度时,有部分光透过.而太阳光是自然光,沿各个方向的振动都存在,因此A、B、D选项正确.[答案]ABD在垂直于太阳光的传播方向前后放置两个偏振片P和Q,在Q的后边放上光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不变B.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C.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不变D.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解析]P是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太阳光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该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P的透振方向一致,所以当Q与P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通过Q的光强最大;当Q与P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通过Q的光强最小,即无论旋转P或Q,屏上的光强都是时强时弱.[答案]BD。
高三物理光的本性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物理光的本性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光的本性〔一〕光的波动性1. 光的干预:两列光波在空中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某些区域减弱,相间的条纹或者彩色条纹的现象。
〔1〕光的干预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一样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一样〕。
〔2〕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① 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② 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
〔3〕杨氏双缝实验:P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 n λ〔n=0,1,2,……〕 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12(2-n λ〔n=0,1,2,……〕 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λλ∝=∆dl x 。
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用白光作双缝干预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预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4〕薄膜干预:应用:① 使被检测平面和标准样板间形成空气薄层,用单色光照射,入射光在空气薄层上下外表反射出两列光波,在空间叠加。
干预条纹均匀:外表光滑;不均匀:被检测平面不光滑。
② 增透膜:镜片外表涂上的透明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41,在薄膜的两个外表上反射的光,其光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相互抵消,达到减少反射光增大透射光强度的作用。
③ 其他现象:阳光下肥皂泡所呈现的颜色。
2. 光的衍射:注意关于衍射的表述一定要准确。
〔区分能否发生衍射和能否发生明显衍射〕 〔1〕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
〔3〕衍射现象:明暗相间的条纹或彩色条纹。
〔与干预条纹相比,中央亮条纹宽两边窄,是不均匀的。
假设为白光,存在一条白色中央亮条纹〕3. 光谱:光谱分析可用原子光谱,也可用吸收光谱。
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由太阳光谱的暗线可查知太阳大气的组成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讲座344 光的有关现象和规律新人教版温故自查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两侧;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的比值,即=n(常量).传播方向同一个平面内法线恒定考点精析1.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2.折射不仅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还可以改变光束的性质.3.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大小随着入射角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两个角的正弦值之比恒定.4.光从同一介质射入不同介质时,=n的比值大小不同,即对于不同的介质,常量n不同,它是一个能够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温故自查折射率:光从空气或真空进入某种介质中,入射角的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叫该介质的折射率,即n= .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的速度c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的比值,即n= .正弦值真空中考点精析1.某种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从真空或空气进入该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如果是从该介质进入空气或真空,则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折射率的倒数.2.介质的折射率实际上指的是绝对折射率,所谓绝对折射率是指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3.空气的折射率≈1,其他介质的折射率都>1.4.折射率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和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5.折射率大小反映了介质的光学性质和入射光的频率:(1)折射率越大,说明介质对光的偏折作用越大,光线偏离原来传播方向的程度越厉害.(2)介质对光的折射率越大,说明该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3)相对于同一介质,折射率越大的光,其频率越大.3.空气的折射率≈1,其他介质的折射率都>1.4.折射率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和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5.折射率大小反映了介质的光学性质和入射光的频率:(1)折射率越大,说明介质对光的偏折作用越大,光线偏离原来传播方向的程度越厉害.(2)介质对光的折射率越大,说明该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3)相对于同一介质,折射率越大的光,其频率越大.温故自查1.光从介质射向介质时,光线全部被返回原介质,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等于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光由介质射入介质;②入射角临界角.2.利用折射率的概念和折射定律可以求出临界角C:sin C= (用折射率表示)= (用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表示).光密光疏90°光密光疏大于或等于考点精析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一般都要同时发生反射与折射现象,如右图所示.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样就有可能在入射角还没有增大到90°以前,折射角就已经达到90°,以光从水进入空气为例,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数值C时,折射光线恰好掠过水面,和界面平行,折射角等于90°,再继续增大入射角,光线全部反射回水中,不再有折射光线进入空气中,于是形成光的全反射现象.光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C叫做临界角,可见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1)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2)入射角≥临界角(C)时,对于临界角有:sin C= .温故自查光导纤维之所以能传光传像,就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1~100μm左右.如图所示,它是由和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进入,在两层的界面上经过多次,从另一端射出.内芯外套大于全反射考点精析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验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强.2.内窥镜把光导纤维聚集成束,使其两端纤维排列的相对位置相同,具有亮暗色彩的图象就可以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实际的内窥镜装有两组光纤、一组用来把光传到人体内部,一组用来观察. 温故自查1.光的色散:把复色光分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折射、干涉、衍射都可以产生色散现象.2.光谱:由七色光组成的称光谱.光带3.棱镜(1)含义:截面是的玻璃仪器,可以使光发生色散,白光的色散表明: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不同.(2)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①光密三棱镜:当光线从一侧面射入,从另一侧面射出时,光线两次均向底面偏折.②光疏三棱镜:当光线从一侧面射入,从另一侧面射出时,光线两次均向顶角偏折.三角形折射率③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当光线从一直角边射入时,在斜边发生全反射,从另一直角边垂直射出.当光线垂直于斜边射入时,在发生全反射后又垂直斜边射出.④全反射棱镜对光路的控制如图所示.两直角边垂直⑤全反射棱镜的优点:全反射棱镜和平面镜在改变光路方面,效果是相同的,相比之下,全反射棱镜成像更、光能损失更.(3)三棱镜成像:当物体发出的光线从三棱镜的一侧面射入,从另一侧面射出时,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物体的.清晰少虚像考点精析1.全反射棱镜不能用平面镜替代.因为平面镜是在玻璃后表面镀银而成的.从发光点S发出的光照到平面镜上,经前玻璃面和后银面多次反射,S点就会生成多个虚像,反射光线好像从n个虚象发出的,这些反射光叠加,就影响精密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如图所示.2.光的折射色散在折射色散现象中,红光的偏向角最小即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由公式n=可知红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将各种色光的情况列表统计如下:各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1 偏向角小―→大2 折射率小―→大3 介质中光速大―→小3.虹霓形成的原因:我们平时所说的彩虹,确切地说应称之为虹霓,是由于小水滴对日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综合效应所形成的.通常可看到两道弓形彩带,里面的一道叫虹,比较明亮;外面的一道叫霓,较为暗淡,如图(a)所示,日光照射在小水滴上,先在小水滴的前表面处产生折射,再在后表面处部分反射,最后在水滴的前表面处折射射出,如图(b)所示.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水中的折射率各不相同,在水滴的前后表面发生折射时会产生色散从而形成虹霓.虹是阳光在水滴内经两次折射一次全反射形成的,如图(c)所示.温故自查1.双缝干涉(1)干涉现象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亮暗相间的条纹(2)产生干涉的条件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的波源叫相干波源,只有发出的光互相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稳定的亮暗相间的条纹.相同波源相干2.薄膜干涉(1)薄膜干涉的成因由薄膜的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的条纹.(2)薄膜干涉的应用①增透膜:透镜和棱镜表面的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前、后表面平行且明暗相间②检查平整程度:待检平面和标准平面之间的楔形空气薄膜,用单色光进行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待检平面若是平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干涉条纹是平行的;反之,干涉条纹有现象.弯曲考点精析1.双缝干涉实验规律(1)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P到相干光源S1、S2的路程之差为光程差,记为Δx.若光程差Δx是波长λ的整数倍,即Δx=nλ(n=0,1,2,3,4,…),P点将出现亮条纹;若光程差Δx是半波长的奇数倍Δx= (n=0,1,2,3,…),P点将出现暗条纹.(2)屏上和双缝S1、S2距离相等的点P,若用单色光实验该点是亮条纹(中央条纹),若用白光实验该点是白色的亮条纹.(3)屏上明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其距离大小Δx与双缝之间距离d,双缝到屏的距离L及光的波长λ有关,即Δx= .在L和d不变的情况下,Δx和波长λ成正比,应用该式可测光波的波长λ.2.薄膜干涉(1)当光照在薄膜上时,从膜的前后表面各反射回一列光波,这两列波即是频率相同的相干光波,由于薄膜的厚度不同,这两列光波的路程差不同.当路程差为光波波长的整数倍时,则为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波谷相遇,使光波的振动加强,形成亮条纹;当光波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则波峰与波谷相遇,光波的振动减弱,形成暗条纹.(2)相干光为薄膜前后两个界面的反射光.(3)图样特点:若单色光入射,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薄膜厚度相等的地方对应同一级条纹);若白光入射,出现彩色条纹,在同一级条纹中,从紫色到红色对应的薄膜厚度从薄到厚.温故自查1.光的衍射现象光在遇到时,偏离直线传播方向而照射到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障碍物阴影区域2.光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当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光波波长,或者跟波长时,光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小差不多3.各种衍射图样(1)单缝衍射:中央为,两侧有明暗相间的条纹,但间距和亮度不同,白光衍射时,中央仍为白光,最靠近中央的是,最远离中央的是.(2)圆孔衍射:明暗相间的不等距.(3)泊松亮斑:光照射到一个的圆板后,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这是光能发生衍射的有力证据之一.亮条纹紫光红光圆环半径很小考点精析1.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的关系(1)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只是干涉条纹是通过双缝的两束相干光的叠加,而衍射是通过单缝或三缝及更多缝的光相遇时叠加的结果.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在通过其中的每个狭缝时,都会先发生衍射,而后衍射的光相遇再发生干涉.因此,干涉中也有衍射.(2)干涉和衍射的图样有相似之处,都是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干涉条纹中各条纹宽度和亮度都相同,而衍射条纹中各条纹宽度和亮度均不等,中央条纹最宽最亮.2.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衍射的关系光的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和近似说法.光在没有障碍物的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衍射现象不明显,也可以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障碍物的尺寸可以与光的波长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时,衍射现象十分明显,这时就不能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温故自查1.光的偏振: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的光叫、通过后只剩下沿某一方向振动的光叫偏振光.2.光的偏振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自然光自然光偏振片横考点精析1.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除了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光大都是偏振光.(1)自然光:在任意一个垂直于光传播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只沿某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2.偏振光的产生方式(1)自然光通过起偏器:通过两个共轴的偏振片观察自然光,第一偏振片的作用是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叫起偏器,第二个偏振片的作用是检验光是否为偏振光,叫检偏器.(2)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方向合适,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3.偏振光的理论意义及应用(1)理论意义: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充分说明了光是波,但不能确定光波是横波还是纵波.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2)应用:照相机镜头、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等.命题规律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现象或其他有关现象.[考例1] 如图所示,点光源S距墙MN的水平距离为L,现从S处以水平速度v0平抛一小球P,P在墙上形成的影是P′,在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其影P′的运动速度v′是多大?[解析]由于P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很多同学猜测影P′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其实是错误的,要解出运动速度v′的关键是找出OP′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设经过t时间,小球P的水平方向位移为x,竖直方向位移为y,P′的竖直位移为y′,如图所示,根据△SAP和△SOP′相似,这样可以得到,解得y′=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x=v0t,代入上式后可以得到y′得到v′因为v′为定值,说明影P′的运动是匀速运动.2009年7月22日,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都观察到了500年一遇的日食现象,日全食的全食带大部分在太平洋上,位于陆地的几乎都在中国境内,穿过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人口稠密的省市,而中国的其他省份有些只能看到不同情况的日偏食.关于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B.日食现象是由光的干涉造成的C.日食现象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日食发生时,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E.日食发生时,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F.日食发生时,月球身后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答案]CDF命题规律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确定视场、像的大小、像速及反射光线方向的改变.[考例2] 如图所示,S为一在xOy平面内的点光源.一平面镜垂直于xOy平面放置,它与xOy 平面的交线为MN,MN与x轴的夹角为θ=30°.现保持S不动,令平面镜以速率v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S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A.以速率v沿x轴正方向运动B.以速率v沿y轴正方向运动C.以速率沿像与S的连线方向向S运动D.以速率v沿像与S的连线方向向S运动[解析]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知,S在平面镜中的像与S的连线总是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像应沿像与S的连线方向向S运动.将平面镜的速率v沿平行于平面镜和垂直于平面镜两个方向分解,如图所示,设在垂直于平面镜方向的分量为v1,则v1=v sinθ=v.像运动的速度大小应为2v1=v,选D.[答案] D[总结评述] 该题若只将S沿x轴负方向以速度v移动,则像点S′以速度v与x轴成60°向平面镜运动,注意移镜与移物时像点移动的速度是不同的.(2009·全国Ⅰ)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右镜8m,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 )A.24m B.32m C.40m D.48m[解析]由图可知,物体在两平行平面镜中能成无数个像,在左边镜成第三个像A3,可得物体与A3的间距为32m,故B项正确.[答案] B命题规律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不同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临界角不同,解释或计算有关全反射现象的问题及解释光的色散现象.[考例3] (2009·江苏)如图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立方运动馆的景象呈现在半径r=11cm的圆形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l=10cm.若已知水的折射率n=,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h.(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设照片中圆形区域的实际半径为R,运动员从手到脚的实际长度为L.折射定律n sinα=sin90°.由几何关系得取L=2.2m,解得h=2.1m(1.6m~2.6m都算对).[答案] 2.1m(2009·全国卷Ⅱ)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未画出),AB为直角边∠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边的中点.此玻璃的折射率为1.5.P为一贴近玻璃砖放置的、与AB垂直的光屏.若一光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玻璃砖,则( )A.从BC边折射出光束宽度与BC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B.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边的长度C.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等于AB边的长度D.当屏向远离玻璃砖的方向平行移动时,屏上亮区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解析]因为sin C=,则C<45°,光不能从BC面射出,均发生全反射,从ADC面射出,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B、D项正确.[答案]BD命题规律根据光的干涉条件和光的相干原理,判断干涉图样或干涉条纹的位置与衍射图样的区别.解释一些有关干涉、衍射的现象.[考例4]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B.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明条纹宽度的2倍C.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解析]因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x=λ,其中d为缝间距离,L为缝到屏的距离,λ为光波波长,对于一单色光,干涉条纹间距相等,A正确,C错误.又因为λ红>λ蓝,所以Δx红>Δx蓝,故D错.[答案] A(2009·天津模拟)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观察光束经过细丝后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以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 )A.这里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B.这里应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解析]本题为光的衍射现象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考查光的衍射现象,若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更小,衍射现象较明显.通过观察屏上条纹的变化情况,从而监测抽制的丝的情况,故选AD.[答案]AD命题规律考查偏振光的产生、应用,激光的特征及应用.[考例5] 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解析]当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光的方向平行时,透光最强;垂直时,无光透过;若为某一角度时,有部分光透过.而太阳光是自然光,沿各个方向的振动都存在,因此A、B、D选项正确.[答案]ABD在垂直于太阳光的传播方向前后放置两个偏振片P和Q,在Q的后边放上光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不变B.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C.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不变D.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解析]P是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太阳光(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该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P 的透振方向一致,所以当Q与P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通过Q的光强最大;当Q与P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通过Q的光强最小,即无论旋转P或Q,屏上的光强都是时强时弱.[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