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第1框 夯实法治基石 》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国家 夯实法治基石》培优课件_7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近代100年 新中国成立后
君主专制
变法改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党和政府努力推进依法治国 的进程。
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1997年依法治国
……
2012年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法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良法
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
展。
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 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
共利益的最大化。
以前老人摔倒大家不敢扶。民法总则为见义勇为者
撑腰。以前有人喝了酒还敢开车,因为违法成本小,而 醉驾入刑就使得喝酒后驾车的现象减少了很多。以前家 暴好像是家庭纠纷,而现在反家庭暴力法维护了家庭弱 者的权利。这就是良法,这就是善治。
全面 依法 治国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怎样 建设 法治 中国
选择 法治 道路
依法治理,要求良法善治
描绘 法治 蓝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课堂随练
1.2018年5月,被告人朱某,因大量制售有毒有害的 地沟油,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
定。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
2.法治的意义
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②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 国 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 家 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第四课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础》课件
A
2.2021年8月3日,《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由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9月1日起施行。《条例》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法治为经济发展助力,是因为 ( )A.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 B.规则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D.有了规则就能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
重点: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 难点: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思考:上述情境说明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依法治理
探究一: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但校园欺凌或其他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仍有发生。
思考:一个国家制定了良好的法律,是否就意味着就有了法治呢?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法治除了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外,还要求什么?
点拨: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正司法(保障)
全民守法(基础)
科学立法(前提)
严格执法(关键)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
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框夯筑法治基石教案新人教版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法治基石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法治基石的认识和理解。
-法律法规资料:提供一些我国的法律、法规文本,如宪法、刑法、民法总则等,让学生了解法治基石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历史案例资料:提供一些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建设案例,如古代的法治思想、近代的法律改革等,让学生了解法治基石的发展历程和演变。
-实践活动资源:提供一些与法治基石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法治意识和能力。
举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与道德、习惯等规范的区别,深入理解法律的本质。
(2)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权益、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举例: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法治与民主的关系:理解法治是Leabharlann 主政治的基石,民主政治是法治的保障。
举例:通过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法治与民主的相互关系。
强调法治基石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法治基石。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法治基石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推荐阅读材料:提供一些与法治基石相关的书籍、文章,如《法治的基石》、《法治中国建设的挑战与机遇》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基石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巩固已学的法律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将学会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培养良好的法治观念。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第1框 夯实法治基石 》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石一、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培育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素养二、课程标准:(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三、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理论知识宏观,虽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如知道相关法律法规,但不知道法治的含义、要求,不明白为什么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不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蓝图。
存在着“有了法律制度就是法治”的认识误区。
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逐步树立法治意识。
(二)能力目标:辨别人治与法治(三)知识目标:理解良法善治,知道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法治的含义、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突破措施:(二)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辨别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突破措施:利用中国古代法治材料和当代中国法治材料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利用六、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课前ppt:我与爱车的合影)(一)导入新课比一比:比比谁知道的法律法规多。
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生活经验,说出所知道的法律法规【设计意图】比一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进入法治课堂。
同时,学生说出的法律法规为之后的课堂展开打下基础。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车祸遭遇——引发法治思考师:本学期9月1日,葛老师高高兴兴的开着爱车上班,刚出地下车库,就被一辆面包车从侧面撞击。
瞬间心情低落,愤怒无比,连忙报警。
心想:这车祸,我太无辜,面包车从侧面撞击我的车,而我是从地下车库出来,这次车祸应该面包车司机负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主要讲述法治的概念、意义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途径。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法治知识体系的基本认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认识到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对法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法治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法治就是法律法规,缺乏对法治本质的认识。
同时,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不强,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强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法治的概念,掌握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增强建设法治国家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治的概念,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途径。
2.教学难点:法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法治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教学参考书:查阅相关教材、资料,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法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治?为什么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教案新人教版
问题:有人认为,法治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公平正义取决于人的道德品质。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法治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治是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一种制度安排。而道德则是人们内心的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法治和道德共同构成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法治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权益,而道德则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法治和道德都是实现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因素。
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掌握法治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明确建设法治中国的途径和举措,树立法治意识,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核心素养目标
1.法治意识: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认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法治观念。
2.思辨能力:通过分析案例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反馈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于表现出色的作业,可以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
-在下一次课堂上,可以选取部分作业进行展示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一:阅读材料题
材料:某城市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建立社区法律服务站点,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等。
3.社会责任:认识每个人都是法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4.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法治的概念和作用:理解法治的基本特征,认识到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4.1《夯筑法治基石》教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4.1《夯筑法治基石》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夯筑法治基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治的重要性,理解法律的特征,以及如何维护法律的权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法治的含义,认识到法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法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法治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含义,并通过实例让他们看到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法治的含义,认识到法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法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法治的含义,认识到法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法治。
难点:理解法治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通过PPT、视频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含义,并能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法治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的含义,以及法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3.知识讲解:讲解法律的特征,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法治,并分享讨论成果。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并写成心得体会。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4课第1框《夯实法治基础》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辨析:有了法律就有了法治吗?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 行善治
实行法治的要求! P46
2、法治还要求善治,通过赋予公民 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
良法和善治的关系
良法是善治的
良
前提
善
法
治
善治是良法的 保障
实行法治的要求! P45
3、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 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 国的时代进程。P47
解决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社会正义
保护我们青少 年或者未成年 的法律同学们 知道多少呀?
P45-46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 学
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 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
年▶预人防。未成维年人护犯了罪法青:少第十五条 未 学成 校年应人当的教年父育母未的或成权者年其人益他不监得护吸人烟和、
障P48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两千多年的封 建社会
近代100 年
新中国成 立后
君主 专制
变法 改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
路,党和政府努力推进依法 治国的进程。
看视频学习依法治 国
描绘法治蓝图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要求和重要保障。
全面依 法治国 的总目 标P49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夯实法治基础
1 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
学
2
知道法治对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 重要意义。
习
目
3 正确认识全面依法治国。
标
4 知道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树立法治意识,培养法治精神,自觉做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课件新人教版PPT课件一等奖新
①我国努力维护司法公正 ②我国坚持科学立法, 完善法律体系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旳基本策略 ④我国坚决落实严格执法旳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全方面推动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
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旳重大战略
问题。下列符合建设法治中国要求旳有:(D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 旳历程
全方面推动依法治国旳总目 建旳设法治中国旳要求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旳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既有哪 些?
治国理政旳 基本策略策略
治国理政旳基本策略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旳进程
长久以来,尤其是党旳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我国高度注重法治建设。
党旳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拟定为党领导人 民治理国家旳基本策略。主动推动法治建设。
党旳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 出新战备布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键是坚 持党旳全方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旳根本目旳是保障人 民权益。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旳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拓展空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我国宪法要求:“国家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关链接
阅读教材P49页旳“有关链接”,思索下列问 题:
全方面推动依 法治国旳总目旳是什 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体系旳内容有哪 些?
全方面推动依法治国要求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 会一体建设。(观点)
法治建设取 得旳进步
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 夯筑法治基石课件 新人教版
重点识记:
2.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 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 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 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 祉。 (2)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 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 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 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易错知识点】
易错知识点:
68%
1.主义区分法治 和人治
87%
2.有法律不一定 有法治,法治
要更为全面
95%
3.区分良法 之治与善治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前言 Introduction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实现经 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 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法 治中国,正在路上。
目录
CONTENTS
01
夯实法治基石
02
凝聚法治共识
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石
知识框架:
【自主学习】
认真独立完成以下内容
54 3 2 1
我国改 革开开 放以来 的法治
进程
法治的 特点有
哪些
怎样建 设法治 中国?
法治的 要求有 哪些?
为什么 要选择 法治道 路?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4课第1框《夯实法治基础》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本方略(司法公正)、公民的政治权利、法治中国建设。
(2016广东)2016年2月29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13年至2015
年,最高人民法院监督指导各级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23起重大刑事
冤假错案。这说明我国( )
A.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合法的保障
B.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司法公正
C.还没有建立起监督机制以维护司法公正
宪法、民法、刑法、婚姻法、劳动法等
(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哪几种?
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说说法治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保障我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维护公 平正义,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等。
中考链接:关联考点
考点1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 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考点43: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懂得依 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有序参与,是全体公民的 共同责任。
说一说:现代国家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材料呈现:
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 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 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 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 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 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 自始不存在。
(2017年广东)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检察机关人
员在抓捕贪官赵德汉时,一直等到他的妻子带着读小学的儿子出门后,才
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检察机关这样做( )
A.使未成年人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
B.坚持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第1框 夯实法治基石 》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
□□□□□□□□□□□,□□□□□□□□□,□□□□□
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
程。
2.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图片展示)
□,□□:□□□□□□□□?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教师:⑴建设法治中国,□□□□□□□□□□□□□□□□
□□□□□,□□□□□□□□□□□□□□□,□□□□□
□□□□□□□□□□,□□□□□□□□□□□□□□□□
□□□□□□□□□□□□□□
(2)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
□□□□□□□,□□□□□□□□□□□□□□□□□□□
□□:□□□□□□□□□□□□□□□200元,□□□□□
□□□□□□□□□□□□□□□□?
□□:□□□□□□□□□,□□□□□□□□□□,□□□
□□□□□□□□□□□□□□□□□□□□□□□□□
□□□□□□
□□□□□:□□□□□□
1.法治的作用
阅读
□
□2)结合所学法律知识,比一比:我所知道的法律名称。
□□□□□□
课堂小
结
□□□□□□□□,□□□□□□□□□□,□□□□□□□□□□□
□□□□□□□□□□□,□□□□□□□□□□□;□□□□□□□□□
进程,□□□□□□□□□□□□□□□□□□□□□□□□□,以及要处
□□□□□□□□□□□□□□□□□□□□□□□□
布置
作业
必做
题
选做
题
板书设
计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第1框 夯实法治基石 》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3)1840年,一些中国的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制度。变法改革,成为、的必然选择。
(4)法治是现代政文明的,是发展、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剧《人民的民义》小官巨贪的事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法治的意义,法治的要求,法治的进程;理解掌握良法治与善治;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2.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2.描绘法治蓝图
(1)党的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因法治而。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党的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制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
(3)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3.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治的权威。
学习重点:法治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框夯筑法治基石名师优质课件新人教版201
我 来说 说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 话的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 理国家的基础。
★现代国家法治的要求(法治道路)是什么?
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实行善治。 提示: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然选择!
互 动分 享
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 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家人获 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 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总则 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 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 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 存在。
互 动分 享
什么是法治国家? 前些日子,公司接待了一位美国的客户。这位叫尼尔森的 美国商人一直生活在美国。谈判结束后,公司宴请尼尔森,了 解到尼尔森喜欢吃鱼,我们就点了一道清炖虹鳟鱼。 这道菜上来以后,尼尔森眼睛一亮,连说“谢谢”。看得 出,他真的很喜欢这道菜。尼尔森在我们的谦让之下,夹了一 块鱼肉。然而,肉还没有送到嘴里,就被他放回了盘子里。他 很失望地对我们说:“很抱歉,我不能吃这条鱼了。”我们十 分惊诧,很担心是卫生方面出了问题,引起了他的警觉。尼尔 森却解释说:“根据我们美国的法律规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不能吃有籽的母鱼。你们看,这条鱼有籽啊,我不能吃。”公 司的老总忙说:“没关系,这是在中国,中国没有这样的法律, 你可以尽情品尝。”尼尔森却说:“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 我是美国人,我要遵守我们的法律。”尼尔森自始至终没有吃 一口鱼肉。他的行为让在座的每一位都肃然起敬。
第一环节
互 动分 享
选择法治道路
材 料展 示
●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 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节 夯实法治基石 教案
第1节夯实法治基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能力目标: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培养搜集整理的能力;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治的意义。
难点: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漫画导入【多媒体呈现】教师点拨:漫画一和漫画二共同说明了法律和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实行法治既需要实行良法之治,也需要实行善治。
我们要夯实法治之基,凝聚法治共识,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探究新知(一)选择法治道路活动1名言赏析【多媒体呈现】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问题:(1)以上材料共同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2)你认为什么是法治?法治有什么重要作用?要求: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法治能够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治对实现强国富民,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呈现】1.法治的含义2.法治的作用活动2问题探究【多媒体呈现】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截至2017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幕,本届人大常委会共完成立法规划中的62件立法项目,包括已通过的50件以及正在审议的12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交通井然有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思考:(1)在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2)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提示:(1)有交通警察、行政机关公职人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法官、检察官等。
(2)是法治。
续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
(一)法治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意义
1.教师提问:结合P44“运用你的经验”,感受法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作用,假如没有法治,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提示: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二)法治的内涵
◆良法
1.活动——探究分享P45-46:请你和同学一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教材对应的位置。
2.教师讲述: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特别重视,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
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通过搜集整理我们会发现,这些法律从不同角度详细地为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和要求做出规定,这些法律都是良法。
3.材料展示:
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
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
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
民法总则相关条文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思考: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可知,民法总则也是一部良法,衡量良法的标准是什么?
提示: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善治
4.材料展示:
2018年法治热词
刑事缺席审判长期以来,一些贪污贿赂等刑事案件的嫌犯、被告人潜逃境外躲避法律制裁。
今年10月,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通过。
缺席审判程序作为特别程序,写进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加强境外追逃。
正当防卫最高人民检察院12月19日印发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涉及的四个案例均为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的案件,其中包括今年备受关注的于海明正当防卫案。
思考: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实行法治还有哪些要求?
提示:法治还要求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三)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
1.教师提问:法治即依法治理。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通过比较法治与人治的异同,探究治理国家的最佳方式,感悟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
提示:
续表
2.教师讲述:权威的法律词典《牛津法律大辞典》对法治的表述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但未被定义,也不是随便就能定义的概念,它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他机构都要服从于某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达了法律的各种特征,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它含有对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
(四)中国实行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
(一)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
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二)中国法治新蓝图: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9“相关链接”,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教师提问: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治的意义,特别是良法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明白了走法治道路的原因;通过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知道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及要处理好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从法治的意义、认识良法、选择法治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认识到了法治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二是描绘法治蓝图,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历程中发现,法治一直在路上,我们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