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阶段与物流业和谐发展研究_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为例的实证及检验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采用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和饲料,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符合人们对健康食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链相对薄弱,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不够完善,产业链中的中间环节比较薄弱,对绿色食品的认证和监管不够严格。
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绿色食品生产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较高,导致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的监管,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大对绿色食品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
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建设。
优化绿色食品产业链的结构,加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衔接和配合,增强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四,加大对绿色食品宣传和推广力度。
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改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传统观念,推动绿色食品的市场发展。
第五,加强绿色食品产业的金融支持。
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为绿色食品企业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绿色食品产业是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业,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必须加强标准与认证体系建设,加大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加强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建设,加大对绿色食品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强绿色食品产业的金融支持,全面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王运浩【摘要】China green food industry was founded in the early 1990s. so far, it has became a new industry with certain scale, stable and reliable product quality, industry level constantly upgrading, brand influence continuously extending, and the increasing comprehensive benefit. Green food had established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mode,whole quality assurance pattern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mode, 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business. During the" 12th - five - year" period, it need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 enlarge the base scale, strictly implement of product authentication,strengthen the quality safety warning and supervision and further develop the market, so as to raise the level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nsure consumer safety, promot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s.%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创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具有一定总量规模、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品牌影响不断扩大、综合效益日益明显的新兴产业.绿色食品建立了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质量保障模式和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效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扩大基地规模,严格产品认证,加强质量安全预警和监管,进一步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以此引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保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1(032)003【总页数】6页(P8-13)【关键词】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发展战略【作者】王运浩【作者单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农业生产集约化、乡村城市化、食品工业和贸易全球化导致食品生产分配及人们对食品的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绿色食品产业是指以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获取的食品,它遵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原则,同时也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迎合了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以及政府对绿色产业的支持,都促使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保护环境: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绿色食品产业采用有机种植和生物农药控制害虫,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健康饮食:绿色食品产业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减少对转基因食品和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食品选择。
3. 提高农民收入:绿色食品生产需要农民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但由于其高附加值和市场需求,可以为农民带来更丰厚的收入。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然而,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生产成本高: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工劳动和资源,导致成本较高,使得绿色食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一些消费者而言难以承受。
2. 供应链缺乏标准化管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认证体系,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目前在供应链上还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缺失。
3. 市场需求波动:虽然绿色食品产业的市场需求正在增加,但由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偏好比较复杂,市场需求存在波动性,这给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 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鼓励农民转型为绿色农业。
2. 建立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绿色食品认证标准,让消费者更容易辨识绿色食品,增加其信任度。
绿色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XX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绿色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XX省为例的实证分析),不少于1000字绿色产业是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产业形态,具有长远的可持续性和环境意义。
但是,绿色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一系列困境,尤其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一、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1.政策不稳定性。
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但是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足,导致企业难以做出长期规划和投资,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2.资金困境。
绿色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投入,初期资金压力较大,融资难度较高,对资金的需求也非常强烈。
但是当前金融市场长期偏向于传统产业,会对新兴产业造成资金上的压力。
3.人才问题。
绿色产业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进行支持,但当前人才缺口比较严重,导致企业无法顺利开展业务。
二、对策建议1.政策稳定性。
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制定出稳定性的政策,同时建立一定的政策宣传机制,提高企业的政策知晓度,优化企业经营环境。
2.资金扶持。
通过金融体系改革来完善金融机构对绿色产业的扶持政策,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推出一些创新金融方式,如发行债券、基金等,为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3.人才引进。
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先要为绿色产业定出一些用人标准,以吸引高水平的人才投入到该领域工作,同时依据专业和技能提供不同的激励方式,以此激发员工防护热情和创新思维。
三、实证分析XX省在绿色产业发展中具有潜力。
此地区主要发展绿色食品、再生资源利用、新能源等领域的绿色企业,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通过政策、资金和人才的引进,该省的绿色产业迈上了良好的发展轨道。
总之,困境常常伴随着机会,对于绿色产业的发展而言,困境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促使产业的发展和转型。
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区域经济全国流通经济79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金严彧(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本文使用浙江省2000年~2019年公路通车里程衡量物流产业设施环境,货运周转量衡量物流产业需求环境,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经济发展状况㊂运用计量V A R 模型,以单位根检验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再进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㊂实证结果表明,物流产业设施环境对经济发展有长期的正向影响,物流产业需求环境只在短期上存在正向影响,物流业的供给尚未满足全部需求,因此需要在保障物流产业设施环境的同时,加快增加物流供给㊂最后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对物流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㊂关键词:浙江物流;经济发展;V A R 模型;协整分析中图分类号:F 2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1)05-0079-03 物流产业,即物流资源产业化形成的复合型产业㊂物流是商品销售分工的结果,在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现代物流影响着地区生产到销售的组织方式,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扩大交易范围,实现商品的价值,进而涉及到地区的核心竞争力[1]㊂理论上,物流作为交换的渠道,有利于促进区域分工和交换,使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拉动效应 认为,政府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发挥财政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增加就业,提高社会对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加大物流的需求㊂实证上,谭清美等(2004)通过对1978年以来,江苏南京的经济物流弹性分析,认为物流对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㊂张宁等(2014)使用电子商务发展与物流产业增长指标,证明由于电子商务发展和网络支付方式普及,电子商务将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业务增长的主要因素[3]㊂张竟成等(2017)证明了物流发展和经济增长在长期同方向变化,物流发展促进经济增长[4]㊂田源等(2008)基于M F 理论,得出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的结论[5]㊂以上理论和实证中,已经证明物流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正面的相互影响㊂本文认为,除了物流行业本身的发展状况,产业环境也会影响经济发展,良好的产业环境可以通过推动物流发展对经济起到正面影响㊂一㊁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1.研究方法本文立足浙江区域的物流产业环境发展状况,建立代表性指标,以公路通车里程反映物流产业设施环境,年货运周转量衡量物流产业需求环境[6]㊂建立三元V A R 模型,分析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和货运周转量对经济增长动态的影响机制㊂2.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1)浙江省运输线路长度公路通车里程绝对值㊂公路通车里程指达到规定并由部门正式验收且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数㊂2018年浙江省公路运输线路长度占总运输路线长度的97.2%,同时,公路通车的里程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物流运输能力,因此以公路通车里程作为反映物流产业设施环境的数据㊂本文选用2000年~2019年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用m i l e 表示,以公里为单位㊂(2)浙江省年货运周转量㊂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实际运送货物吨数ˑ货物平均运距㊂货物周转量指标不仅包括了运输商品的数量,也包含运输距离的因素,能够全面地反映运输生产成果㊂本文选用2000年~2019年浙江省年货运周转量,可表示浙江省物流业一年内被满足的运输商品的需求及距离的乘积,为了反映每年货运周转量的实际水平,通过一阶差分得出每年货运周转量的增长值,用z t u r n 表示,单位为亿吨/公里㊂Z t u r n t =t u r n t -1-t u r n t(3)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㊂本文采用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指标,使用1999年~2019年间的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数据㊂为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固定1999年为基年,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再使用名义G D P 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相除,得到实际G D P ,用t g d p 表示,单位为亿元㊂C P I t = tt =1999C P I t *t g d p =G D P /C P I t *最后,计算每年浙江省G D P 的净增加值,反映宏观经济水平增量,用z t g d p 表示㊂z t g d p t =t g d p t -t g d p t -1以上数据均来自‘浙江省统计年鉴“㊂二㊁模型与实证分析本文运用s t a t a 进行计量分析,先使用A D F 单位根检验确认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通过向量自回归(V A R )模型来估计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绝对值(m i l e)㊁年货运周转量增长值(z t u r n )和浙江省实际G D P 的增长值(z t g d p )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在给定冲击变量变化的条件下,说明系统内各变量的动态影响反应㊂模型表达式如下㊂区域经济80 全国流通经济Y t =β0+β1y t -1+β2y t -2+ +βi y i -k +u t t =1,2,3, ,T 其中,Y t 为内生变量向量,y t -i 是向量Y t 的i 阶滞后变量,β0为常数项,βi 为带估计的系数,t 表示时间,i 表示滞后的阶数,u t 是误差项㊂1.时间趋势分析首先,对浙江省实际G D P 增长值㊁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㊁浙江省年货运周转量增长值进行简单的时间序列画图,初步判断进行一阶差分后的实际G D P 增长值㊁公路通车里程和货运周转量增长值没有时间趋势㊂图1 浙江省实际G D P一阶差时间序列图图2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时间序列图图3 浙江省货运周转量时间序列图由图可见,浙江省物流的公路通车里程在2005年~2006年间迅速增长,其余时间以较为平稳的速率增加,这是因为2005年是十五 计划的最后一年,公路通车里程跨越式增加㊂货运周转量变化与G D P 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可以初步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㊂2.A D F 平稳性检验为避免t 检验失效和伪回归现象,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需要确认时间序列的平稳性㊂文本对所选指标采用A D F 单位根检验,以5%显著性水平为判断标准㊂ 表1A D F 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检验类(C ,T ,I)A D F 统计量值1%置信值5%置信值10%置信值检验结果Z t u r n (C ,0,1)-3.97-3.75-3.00-2.63平稳M i l e(C ,0,4)-26.01 -3.75-3.00-2.63平稳Z t g d p (C ,1,1)-3.013-4.38-3.60-3.24不平稳d z t g d p(C ,0,3)-3.062-3.75-3.00-2.63平稳注:c 代表常数项,T 代表时间趋势,I 代表滞后阶数㊂***表示l %显著性水平显著,**表示5%显著性水平显著㊂对z t g d p 进行一阶差分,时间序列在95%的置信区间是平稳的㊂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z t u r n ㊁m i l e ㊁d z t g d p 三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对其进行协整检验㊂3.协整分析本文采取J o h a n s e n 的M L E 方法估计该系统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确定以上变量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㊂创建V A R 模型,将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G D P )㊁货运周转量(t u r n o v e r )㊁货运量(f r e i gh t )作为内生变量序列㊂并通过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来证明协整向量的存在性㊂ 表2迹检验结果协整方程个数特征值迹统计量5%临界值最大特征值统计量5%临界值041.15 24.3126.8517.89最多1个0.7814.3012.5313.2416.87最多2个0.521.063.841.063.84注:**表示5%显著性水平显著㊂ 迹检验结果表明,最多可以有2个线性无关的协整向量㊂迹统计量拒绝不存在协整向量和最多存在1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但是无法拒绝最多存在2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1.06<3.84)㊂即在95%的置信区间内表明浙江省实际G D P 增长值的一阶差分与货运周转量㊁公路通车里程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得出的协整方程如下:D z t g d p=1.73*10-18m i l e-7.54z t u r n +352164 [0.00***] [3.16***]协整方程显示:从长期来看,货运周转量对浙江省G D P的影响为负向作用,影响系数为7.54,统计结果显著;公路通车里程对浙江省G D P 的影响为正向作用,系数为1.73E -18,统计结果显著㊂进一步可得到误差修正方程:D z g d p =-0.006*E C M (-1)-1.299*d z t g d p(-1)-0.001*d z t g d p (-2)-5.8-0.159*d m i l e (-1)[-5.54**] [-0.2] [0][-0.39]-0.007*d m i l e (-2)+254+0.032*d z t u r n (-1)+0.002*d z t u r n (-2)+1038.7[-0.64] [0.04][1.89*] [3.82**] [3.67]结果显示:从短期来看,滞后一期的z t g d p 对其自身的影响为负向作用,系数为-1.2991,且在统计结果上显著;滞后二期的影响为负向作用,统计结果不显著㊂滞后一期㊁二期的公路通车里程影响都为负,但在统计结果上不显著㊂滞后一期㊁二期的货运量周转量对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影响为正且在统计结果上具有显著性,滞后二期的货运量影响不显著㊂区域经济全国流通经济81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长期来看,公路通车里程对G D P 有正向影响,因为通车里程的提升意味着物流产业设施更优,公路车能够到达的范围更广,有利于促进物流业发展;货运周转量增加值对G D P 有负面影响,中国交通运输业中,公路㊁铁路㊁水路的 推动效应 系数均大于1,推动作用远大于拉动作用[7],意味着物流业的运输供给小于运输需求,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起到负面作用㊂(2)短期内,公路通车里程对实际G D P 增长的影响为负,由于修建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时,往往会破坏当地原有的交通结构,造成道路拥堵或封闭,因此可能阻碍物流通畅程度;货运周转量对实际G D P 增长的影响为正,货运周转量可以反映物流行业已满足的产业需求,物流行业需求扩大有利于扩大市场,增加经济效益㊂总体而言,公路通车里程对实际G D P 增长的影响较小,一方面,公路通车里程数在近几年不会再有大幅度提升,道路数量基本饱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新技术㊁新业态拉动,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基本保障,不会对经济增长提供较大贡献㊂4.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描述误差项受到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的影响㊂结果显示:公路通车里程预期第一期冲击为负,第二期转变为正向冲击,后八期后逐渐接近0;货运周转量预期前三期影响为负,四期后为正向冲击,随后逐渐接近0㊂图4㊁图5 m i l e ㊁z t u r n 对d z t g d p 的脉冲响应分析由于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必须要经过相对漫长的建设过程,无法避免对道路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更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来规划不同时间的合理路线,来应对道路条件的变化;货运周转量的增加意味着物流行业供给增加,满足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物流行业整体供不应求的产业供求环境,必然与经济发展无法匹配,从而导致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㊂三㊁结论与建议1.结论本文使用2000年~2019年的数据,就物流产业环境的两个维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做出实证分析,结论如下:(1)物流产业设施环境变化对浙江省G D P 影响相对较弱,但是贡献了长期的正向影响,应该重视产业设施环境的建设,为物流发展提供保障;物流产业需求环境对浙江省G D P 的影响短期为正,长期为负,需要提升物流行业的供给能力,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满足物流需求㊂(2)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预期货运周转量对未来的影响比公路通车里程的影响要略高一些,因为货运周转量作为衡量物流业发展的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公路通车里程作为产业设施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作用不强㊂2.建议根据实证结果,货运周转量比代表公路通车里程更能影响经济发展,说明浙江物流产业的供求状况将会起到比基础设施更至关重要的作用㊂基于此,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物流运输的覆盖范围,提供物流 最后一公里 的硬件设施㊂应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的完善,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有效改善城乡㊁异地互联网信息设施条件,进一步优化物流设施环境㊂(2)在物流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物流行业的人才供给无法与需求适配㊂浙江应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建立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具备现代物流理念㊁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人才队伍[11]㊂(3)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业务模式㊂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水平㊁质量直接决定了发展前途[8]㊂要加强物流企业创新,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9],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平台应用能力,围绕物流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智慧物流,对物流复杂的组织网络和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监控[10]㊂参考文献:[1]徐青青,缪立新.区域物流发展及研究综述[J ].物流技术,2006,(4):1~3.[2]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 以江苏南京为例[J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1):89~91.[3]张宁,陈晴旖.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经济促进作用实证研究[J ].价格月刊,2013,(3):39~42.[4]张竟成,张竟轶.基于V A R 模型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长期关系研究[J ].管理世界,2017,(8):180~181.[5]田源,徐寿波,宋伯慧,等.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21~26.[6]谌璐.物流环境对经济效率影响的多维关系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20,(19):99~102.[7]黄福华,谷汉文.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财贸经济,2005,(2):79~79.[8]魏艳秋. 互联网+ 制造业与现代物流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20,(2):37~40.[9]黄蕾,孙敬水.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实证研究 以浙江为例[J ].工业技术经济,2010,(1):105~111.[10]Y A N GR o n g ,L I B i n g ,HU Y a n .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f o rI n t e l l ig e n tL o g i s t i c s :A M i d d l e w a r e A p pr o a c h [J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E l e c t r o n i c s ,2016,25(3):561~569.[11]李朝敏.产业升级背景下的现代物流人才开发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152~156.作者简介:金严彧,浙江财经大学学生㊂。
2024年绿色食品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绿色食品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背景和概述____年是绿色食品工作的重要节点年份,也是我国绿色食品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关键一年。
我作为绿色食品工作的相关人员,承担着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促进绿色食品消费增长的重任。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与并组织了一系列的绿色食品推广活动,推动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通过努力和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工作内容及成果1. 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通过对现行绿色食品标准的修订和补充,进一步提高了绿色食品行业准入门槛和产品质量要求,完善了绿色食品认证评价体系。
取得的成果包括:发布了一批新的绿色食品标准,涵盖了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不同类别;推广应用了新的绿色食品标志,提高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辨识度。
2. 推动绿色食品技术创新。
加大对绿色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绿色食品产量和品质。
取得的成果包括:开展了一批绿色农业技术示范项目,推广了节水灌溉、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绿色农业技术;组织了绿色食品创新大赛,鼓励绿色食品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创新。
3. 加强绿色食品宣传推广。
通过举办绿色食品节、绿色食品展览会等活动,宣传绿色食品的优势和品质保证,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认可度。
取得的成果包括:开展了一系列绿色食品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参与绿色食品消费的意识和积极性;扩大了绿色食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
三、促进绿色食品消费增长的工作内容及成果1. 扩大绿色食品销售渠道。
与各大超市、商业连锁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增加绿色食品的销售点位,提高公众购买绿色食品的便利性。
取得的成果包括:与几家大型连锁超市签订了销售合作协议,推广了绿色食品系列产品的销售;在城市地铁站、社区超市等地设置了绿色食品展示区,增加了绿色食品的曝光度。
2. 提高绿色食品消费者参与度。
通过发放绿色食品优惠券、推出绿色食品消费奖励计划等方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绿色食品消费中。
绿色食品发展论文
绿色食品发展论文[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论文摘要]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介绍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绿色食品的策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绿色食品工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它的示范带动作用,绿色食品品牌已经成为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一个精品形象。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不仅是入世以后带动我国农产品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以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是绿色食品的生命线,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越大,品牌知名度越高,越是需要加强监管,因此,依法完善绿色食品监管体系,实现绿色食品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已经成为绿色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据资料显示,我国于1990年开始发展绿色食品,1992年l1月,农业部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和指导全国的绿色食品开发工作。
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的7大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等。
到2005年底,绿色食品企业总数3695家,产品总数9728个。
从产品结构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占57.1%,畜禽类产品占14.2%,水产类产品占5.8%,饮品类产品占16.4%,其它产品占6.5%。
绿色食品实物总量达到6300万t,年销售额1030亿元人民币,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林地、水域面积654万hm。
l19个县(农场)创建了151个大型标准化原料基地,基地面积270万hm,年产优质原料1878万t,带动农户420.35万户。
目前,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
绿色食品产业情况汇报
绿色食品产业情况汇报绿色食品产业是指以生态、环保、无公害为理念,采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生产模式,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高品质的食品。
近年来,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绿色食品产业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绿色食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种植技术,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包括有机蔬菜、无公害水果、绿色畜产品等。
其次,绿色食品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绿色食品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相比传统食品,绿色食品更加安全、健康,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因此,绿色食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再次,绿色食品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地区存在着生产环节中的污染和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有限。
同时,绿色食品的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因此,绿色食品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加大宣传力度,降低产品价格,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最后,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绿色食品产业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绿色生产,推动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最后,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绿色食品产业的监督和管理,保障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绿色食品产业是我国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201411省哲社立项名单
苏艳丽 王军 叶华 余成普 杨家宁 彭华新 王艺 晏青 杨洸 张钰莎 黄兰秋 李福标 游毅 赵海军 何方耀 黄素娟 任念文 吴智刚 蔡天星 陈超 陈恩维 范常喜 胡霞 李艳丰 刘涛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GD14CZW07 GD14CZW08 GD14CZW09 GD14YZW02 GD14YZW03 GD14YZW04 GD14YWW01 GD14CWW01 GD14CWW02 GD14CWW03 GD14CWW04 GD14YWW02 GD14CWW05 GD14CWW06 GD14YWW03 GD14CWW07 GD14CWW08 GD14CWW09 GD14CWW10 GD14CTY01 GD14CTY02 GD14CTY03 GD14CTY04
深圳穆斯林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广州市外来人口住房分层与居住融合研究 中国教育升学过程中的男女差异——城镇化 进程中的教育与劳动力素质 慢性病人的身体管理与临床遭遇——以糖尿 病人为例 社会组织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电视民生新闻与外来工的归属感建构研究 社交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监测模式研究 移动传播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机制与传 播路径研究 网上舆论斗争形态规律及应对策略——以广 东网络事件为例 微博公共事件自动发现及演化模型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广东省图书馆联盟构建模式研 究 明末清初岭南佛门文献与岭南文化研究 关联数据视阈下的馆藏语义聚合与知识服务 研究 信息确权理论建设 “海上丝绸之路”与岭南佛教的传播发展研 究 近代广州城市土地产权研究 明清之际我国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与封建 国家南海海洋战略研究 中法战争前后的中越边务筹办与清政府近代 陆疆、海疆观念的形成 萨义德批评理论及其中国化应用——“东方 主义”、“汉学主义”批判 珠三角打工文学内刊(1988-2014)与农民工 城市融入的文化路径探究 近代传教士中文报刊文体研究 出土东周秦汉文献方言语料整理研究 大数据时代商务汉语共享型案例资源库建设 从审美意识形态论到文化政治诗学——文艺 意识形态批评理论话语的反思与重构 南朝骈文文体形式与文体批评研究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与发展1.引言1.1 概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是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绿色食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的编写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包括其规模、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现状。
其次,我们将分析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消费者需求、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深入剖析中国绿色食品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市场竞争、质量监管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将探讨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深入探讨该产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研究,旨在强调该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促进。
1.4 总结总结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作为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潜力。
通过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性和价值。
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标准化和监管不足、市场需求不足等。
为了推动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规范生产及销售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研创新,推动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绿色食品产业专题调研报告
绿色食品产业专题调研报告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全面摸清基础底数和发展现状,为制定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供依据。
成立绿色食品产业工作专班,深入县(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组成5个工作组对全市营业收入过百万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
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全市食品加工企业1331家。
调查统计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食品加工企业共有849家,资产总额542.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206.6亿元,营业收入377.5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收入325.5亿元,通过网络销售9.1亿元,利润总额30.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24.9%,带动农户84.5万户。
从产业来看:粮油、水果、红酒、乳制品加工能力较强,畜禽肉类、果蔬类等产业加工能力偏弱。
粮油食品加工能力700万吨左右,实际加工产能450万吨左右,总产值135.8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粮油类加工企业279家,营业收入82亿元,资产总额98.2亿元,占总资产18.1%。
水果产业链条比较健全,全市水果干果产量12万吨,水果制品共10大类100余种,综合产值155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水果类加工企业170家,营业收入31.7亿元,资产总额52.6亿元,占总资产9.7%。
乳制品加工能力显著提升,加工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乳制品加工总产量132.6万吨,加工总产值124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乳制品类加工企业19家,营业收入117.3亿元,资产总额60.0亿元,占总资产11.1%。
红酒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酿造红酒约10万吨(1.3亿瓶左右),综合产值261亿元;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红酒类加工企业71家,营业收入8.7亿元,资产总额67.1亿元,占总资产12.4%。
畜禽肉类加工能力偏弱,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畜禽肉类加工企业49家,营业收入11.7亿元,资产总额28.9亿元,占总资产5.3%。
果蔬类加工企业数量偏少,营业收入百万元以上的74家,营业收入14.9亿元,资产总额25.5亿元,占总资产4.7%。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状况-毕业论文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状况-毕业论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状况摘要近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绿色食品管理机制、加强绿色食品消费宣传、加强绿色食品的技术研发与推广、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加大绿色食品开发与发展。
关键词:绿色食品现状对策目录一、引言 (3)二、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背景 (3)(一)食品污染引起广泛关注 (3)(二)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农业生产条件恶化 (3)(三)农民亟需新的增收突破口 (4)三、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一)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4)1、产品总量初具规模 (4)2、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5)3、监管制度全面推行 (5)4、认证制度基本建立 (5)(二)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绿色食品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5)(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消费缺乏认识 (6)(三)绿色食品产业缺乏科技支撑 (6)(四)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7)四、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对策 (7)(一)强化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系 (7)(二)加强绿色食品消费的宣传 (7)(三)加强绿色食品的技术研发与推广 (7)(四)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加大绿色食品开发与发展 (8)参考文献 (9)一、引言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绿色食品形成了较严密的质量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措施、网络化的组织系统、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逐步创立了包括: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生产过程标准、产品标准、生产加工操作规程、投入品标准、包装标准、第三方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以及绿色食品商标许可使用的认证制度。
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我国从 1990 年起开始发展绿色食品,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绿色食品生产已初具规模。
绿色食品调研报告2篇
绿色食品调研报告绿色食品调研报告2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绿色食品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绿色食品调研报告1随着地球环境的逐步恶化,绿色农产品和加工食品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食品安全面临危机的今天,发展绿色食品意义更加重大。
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绿色食品的发展途径。
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我市具备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生态优势、环境优势、基础优势,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基地建设日新月异,绿色产业不断壮大,绿色产业收入不断攀升,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市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监测面积达到_____万亩,产量达到_____万吨,产值实现_____亿元;获认证面积_____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_____万亩,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是生产标准不断完善。
实行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方式;制定了绿色水稻、大豆、玉米等标准化规程;建立田间管理档案;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_____万亩;实施场县共建,提高标准化管理经验;保证绿色生产基地高标准、高水平。
三是产业水平不断提高。
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_____家,加工量_____万吨,销售收入_____亿元。
四是绿色产品不断增加。
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_____个,其中绿色(有机)食品产品_____个、无公害农产品_____个;大黑鱼、椴树蜜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五是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达理山、云珠、吉之岛、玉琳、馨悦等农产品品牌叫响国内外;各大龙头企业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大中城市建有销售网点,而且在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建有销售机构,绿色食品知名度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因此说,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浅谈绿色食品经济的发展
拓展销售渠道
鼓励绿色食品进入超市、电商等平台,扩大 销售范围。
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引导消费者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绿色食品, 促进绿色消费的持续发展。
06
结论
绿色食品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科技创新推动发展
02
绿色食品经济的发展 现状
国际绿色食品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01
国际绿色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反映出消费者对健
康、环保意识的提高。
多样化需求
02 国际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有机蔬
菜、水果、谷物、肉类等。
法规与标准
03
பைடு நூலகம்
各国政府对绿色食品的生产、认证和销售制定了相应
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市场上的产品质量。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 ,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为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良 好的发展环境。
绿色食品经济的发展挑战
1 2 3
生产成本高
绿色食品的生产通常需要采用更环保、健康的生 产方式,这使得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对生产者的 经济压力较大。
市场需求不稳定
尽管绿色食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仍然存在较 大的市场需求波动,这给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不 确定性。
中国绿色食品市场现状
0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绿色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反映出消费者对健康、环保意 识的提高。
02
生产和认证体系逐 步完善
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食品 生产和认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符合国家标准。
绿色食品行业环境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行业环境分析一、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趋势##绿色食品集团股份##选择以绿色食品作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是由于我国绿色食品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近年来市场快速的成长.公司认为绿色食品和优质农产品是保证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绿色食品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与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所以,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在我国已有12年的发展时间.截止去年底,全国共有1217家农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的2400个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绿色食品实物生产总量达到2000万吨,产品年销售额为500亿元,出口创汇4亿美元.通过开发绿色食品,使5800万亩的农田、草场和水面受到检测和保护.近几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今年以来,绿色食品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3月底,全国共有1300家企业的2570个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从总体上看,我国绿色食品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绿色产品总量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产品质量和商标品牌已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影响力越来越大.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初显成效.目前,中国、##、##、##、##、##、##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形象、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成功地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格、品牌上的明显优势,展示出了绿色食品广阔的出口前景.2、绿色食品发展趋势实践表明,开发绿色食品既是农产品生产、加工组织方式的创新,也是食品质量安全制度的创新.尽管目前产品总量规模还不是很大,区域发展尚不平衡,但是已经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发展,今年年初,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充分肯定了绿色食品发展的实践与成效,进一步明确了绿色食品在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十五〞期间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力争绿色食品实物开发总量在20##1500万吨的基础上增加两倍,20##达到4500万吨.这为绿色食品事业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政策环境和条件."十五〞期间,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目标是:1〕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力争绿色食品实物开发总量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增加两倍,20##达到4500万吨;2)建立保障体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技术标准、质量监测、质量认证和市场服务.3)行成产业链,逐步建设一批大规模、标准化的产品和原料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从事生产、加工、贸易、科研开发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市场营销网络.4)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农业、食品加工业和其它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3、行业发展关键因素分析对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而言关键点在于以下主要因素:1〕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走产业化之路.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抓好基地建设、企业培育、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2〕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利益连接机制,包括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承担机制、产权联结机制、购销价格机制、成本分担和转化机制等.3〕注重产品质量,加强规X化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市场服务体系.4〕政府支持不可缺少.要积极争取计划、财政、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推进绿色企业与其食品的发展.5〕坚持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未来发展的增长点.要在环境保护、生产加工、标准建设等领域更多地研发和采用新技术,在检测、认证等环节不断创新.6〕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开发绿色食品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和技术条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选择重点,集中布局,突出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4、一些省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20##底,##绿色食品产品达到281个,产值达到121亿元,居全国之首.全省绿色食品的种植业、养殖业与山特产品基地发展到286个,种植面积达到1035万亩,其中10万亩以上的县〔市〕和农场有31个,面积达589亩,占全省基地面积的56.9%. ##生产绿色食品的企业达78家,产品数量176个,产品有乳制品、杂豆、山野菜等20余种,占全国绿色食品生产总数的11%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区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34万吨,完成销售额15亿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绿色食品企业39家,产品数量91个.##绿色食品的企业达98家,产品数量186个.产品总量占全国9%,产值近20亿元,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5、行业集中度分析目前,已开发的绿色产品涵盖了食用农产品和各类加工食品,实物总量和贸易额逐年增长.从产品结构上看,加工产品占到70%以上,初级产品不到30%.从占全国同类产品实物总量的比重来看分别为:奶粉40%,茶叶与饮料5%,粮油、蔬菜、水果、畜产品等1%左右.6、政策法规分析与WTO的影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绿色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食品工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起码要过四关:一是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这是一X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二是要取得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这是通往国际市场的入场券;三是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壁垒〞,这是走向际市场的##;四是要有一个或一批有口皆碑的名牌产品,这是站稳国际市场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产品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10%到70%,粮食价格已不再具备比较优势.加入WTO后,关税下调对部分产品的具体影响是:由此可见,畜产品的关税减让幅度比较大,有较大的影响. 但畜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一定的出口优势,在价格上,除禽肉和牛肉外,我国肉类价格优势明显;在市场方面,除港澳地区外,与我国相邻的日本、独联体国家、印尼,以与中东地区国家都有较大的出口市场.所以WTO规则能为我国肉类生产发展和贸易提供有利条件.加入WTO后,柑橙生产将面临生存危机,蔬菜价格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与粮食不同的是,水果和蔬菜产业不是价格高、没竞争力的问题,而是因为技术跟不上、质量上不去所致.但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的进出口食品行业也面临新的挑战.原因主要是国外生产方式先进,其总体生产成本低,而中国的食品基础则比较薄弱,竞争力差.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自身加工的水平比国外要差;二是食品安全问题.国际上对进出口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重视.因为食品安全的问题,使中国出口的食品面临很大的压力和很大的阻力.中国的食品本身出现缺陷.一是生物性因素,主要就是食品当中的肉类和禽类存在传染性、动物传染性疾病夹带问题.另外在加工当中,不卫生的环境和条件造成致病微生物;二是化学因素,造成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问题.国际食品贸易注重的是质量,特别强调其食品的安全性.同时,这也给我国发展绿色农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绿色食品正是攻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锐利武器〞.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绿色食品集团股份##选择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思想,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1、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随着农业的改革开放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阶段,1985-1992年,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废除传统的统购统销制度,代之以国家"合同〞定购制度.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农业经营体制的第二次改革,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标志着农业进入了整体创新的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现,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分散、小规模和一家一户办起来不经济的问题,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克服产供销脱节的现象,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同时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一些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开始尝试农业或农业企业与其有着内在联系的工商业或工商企业在经济上、组织上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以农业为基础的工农商的综合经营.2、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五种类型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覆盖面还不大.在实践上,我国农业产业化主要有以下五种发展类型:1〕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这是以农产品贸易或加工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这种形式在种植业、养殖业特别是外向型创汇农业中最为流行,并且在将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农户一些地方农民自行或在政府的引导下兴办了各种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为入社农民提供生产资料、资金、信息与产中环节各种服务,有的还建立起加工、运销企业,直接组织农民走向市场.由于这种形式具有能人带动的浓厚特色,因而给事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因而带有某种过渡性.3〕中介组织带动型:农产联+企业+农户这是一种松散协调型发展模式.目前,这种类型的中介组织主要是行业协会,其作用是:沟通生产、加工、市场、科技和管理等信息;协调与上级、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市场、产品、人才和生产企业四个方面的合作开发.将来有可能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在某一产品的经济在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实行跨区域联合经营和生产要素大跨度优化组合,并逐步形成市场竞争力强,经营规模大,生产、加工、销售相联结的行业一体化企业集团.4〕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农户许多地方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入手,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群、产业链,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主导产业带动具有很大的连带效应,通过振兴某一主导产业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5〕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以专业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形成产业优势,节省交易成本,提高运销效率和经济效率.目前,这种模式在"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方面有待发育和完善,只能称作松散型或过渡型.但"专业市场〞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起发展方向就是类似于贸易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型得逞的发展方式.三、##省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方向1、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五大瓶颈与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和相邻省份的发展速度相比,##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无论从速度、规模和效益水平上来讲都还比较低,并呈现出差距明显拉大的趋势.##省农业厅有关人士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这种现状,已经成为制约##农业整体效益提高和发展的瓶颈.建国以来##农业曾有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曾经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不过不可磨灭的有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绝大多数##农民初步摆脱了贫困.然而,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体制转换中,##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多数省份相比逐步拉大了差距.##农业的资源比较优势也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而转变为经济优势,整个农业经济与中东部省份相比逐步拉大了距离.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相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少,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少.与周边省份相比较,##的龙头企业〔组织〕数量仅相当于邻省的30-50%,这与农业大省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二是小,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规模小.据不完全统计,20##全省销售收入达到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只有19家,全省253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的销售收入总额仅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12.7%,仅相当于4个####大成集团、9个##草原兴发集团的销售收入.三是弱,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带动农户的能力弱.据初步统计,20##全省龙头企业〔组织〕直接带动农户数为99万户,平均每个企业〔组织〕带动1000户.四是差,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较差.据统计,20##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销售收入为94亿元,利润13.2亿元,创汇6826万美元,上缴税金6亿元,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17.7亿元,其销售收入、盈利水平、上缴税金等都远远低于相邻省份.五是低,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的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目前营销的产品质量、运作机制、营销手段、科技创新能力绝大多数仍处在较低层次,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更缺乏市场知名品牌.加入WTO以与与沿海地区明显的差距是##省传统的大米、生猪等大宗农产品面临被外部农产品借助技术与资本双重优势挤出市场的挑战,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问题也更加突出.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省农产品优势,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的希望之路.2、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品的优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加工农产品为主,一方面需要组织大量的农户,为其提供生产原料,另一方面其加工的产品又要推向市场,进入消费者群体,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完成了一、二、三产业的一系列对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企业盈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其主要特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龙头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拉动了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客观上既促进了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广大农户稳定地发展生产,又依靠精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引向了国内外大市场.推进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可以促使农业由弱质、低利产业变为盈利、创汇、可持续发展的强质产业;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巩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分散的农户逐步引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济实体,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引导广大农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可以肯定地说,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新时期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又是农村生产关系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新时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植对##农业发展起到的具体作用是:促进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通过发展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完善了以主导产品为核心的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龙头企业的兴起,充分挖掘了资源潜力,带动农户增强了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创汇农业:市场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纳优秀人才和采用当今世界上领先的科学技术,不断地提高企业档次和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带动农户和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进而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加入WTO后,龙头企业在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的同时,对加工所需要的农产品原料,也将按照市场需求,不断地提出标准化和科技含量的要求,从而带动农民素质的提高,促进科技进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在当前农户拥有充分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情况下,依靠一般性号召和进行理想化的规划指导,解决不了现实问题,采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行政命令的方式,更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并附之以政策引导是一个重要途径.用经济利益和能得到的经济实惠,通过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引导农民自觉地进入结构调整的行列.农民不愁产品卖不出去,又有了稳定的收入,自然就按照企业的生产导向,主动地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规模化生产.企业的加工也得到了保证,并通过精深加工环节,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需要,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的方向,是将##省建成沿海地区农副产品基地的有效途径.。
绿色物流论文答辩
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二)发展绿色物流的措施
1.从政府方面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 加快观念的转变 加快立法的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2.从企业方面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
绿色运输策略 绿色包装策略 绿色流通加工策略
四、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建议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二)完善绿色物流体制与法律法规 (三)加强绿色物流基础设施装备
(四)引进国外绿色物流先进技术
(五)培养绿色物流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绿色物流目前的发展水
平还不高,并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国经济已经
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们势必要加快物流行
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加快绿色物流的建设。
绿色物流不但可以实现物流 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还能将对环 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并有利于我 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 展有着重大意义。
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Logistic
要
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几乎融入到社会经济的 每一个领域中,这其中也包括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然而,绿色物流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 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较为成熟的 定义。一般而言,绿色物流是指通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 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出,绿色 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 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的 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活动范围也涵盖了产品的 全部生命周期。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绿色食品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坚持生态环保、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或化肥、不使用生长激素或抗生素、不添加人工色素或香料、不使用转基因技术等,并且严格遵守质量安全标准的食品。
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在国内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2008年出台的《农业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和2010年出台的《国家食品安全规划》,都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但是,绿色食品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
一方面,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高,购买价格也较高,消费者不一定能够承受。
另一方面,绿色食品的认证、检测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有的企业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标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推广。
加强宣传可以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扩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
可以通过政府组织的绿色食品节、农产品展销会、网络推广、宣传片等方式,加强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二、落实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制定严格的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和检测体系,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加强监管,对没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取缔和处罚。
三、提高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加大对绿色食品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推广绿色控制技术、绿色生产技术和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以提高绿色食品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四、加强绿色食品产业的协同发展。
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和环保农业的发展。
此外,可以建立绿色农产品开发基地,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拓展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五、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
加强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加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
同时,对消费者开展绿色食品知识的普及和培训,促进消费者形成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食品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全球食品业发展的趋势,绿色食品以其健康、营养、安全、环保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然而,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尚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合理的对策对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1. 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小:我国绿色食品产业主要以小农户和小企业为主,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低。
2. 绿色食品标准不完善:目前我国绿色食品标准还比较混乱,易引起消费者的疑惑和不信任感。
3. 绿色食品产品质量供给不足:由于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较低,绿色食品产品供给不足。
4. 消费者的认知程度较低:我国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还不够,很多人仍然只注重食品的口感和价格,对食品的营养和安全性关注不够。
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策1. 建立配套政策体系:国家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绿色食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在政策引导下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2. 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绿色食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以逐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3. 提高品牌和市场知名度:采用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品牌和市场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绿色食品,提高其消费数量和市场份额。
4. 建立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体系:建立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体系,统一标准,严格把关,消除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疑虑和不信任,推动绿色食品消费的增长。
总之,要想推动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在政策、技术、品牌和市场等方面加强协作,统一标准,提高质量,打造产业链,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巨大需求。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机理与实证
解释发展中国家 的产业发展 ,侧重于考察 国内公司与跨 国公司之间的交互作用 ( h m w t 0 1 G e a a,20 ;
P aaa l 0 2 和政府 作 用 ( l t l 19 ;Ma e s t l 19 ) rh lde a,2 0 ) t Hae e a, 9 8 y t w ,9 9 。 h ea
宋国宇,赵 莉
(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 10 2 5 0 8)
摘
要 :产业发展 方式 转 变与产 业发展 阶段 紧密相 关 ,是 产业 结构优化 与产业 可持 续发
展 的必 然要 求和根本 途径 。在 构建产业发展 方式转 变逻辑分析模 型的基础 上 ,利 用 C D生产 — 函数 对绿 色食 品产 业发展 方式进行判 定 ,实证 分析揭 示绿 色食 品产业发展 方式仍 以粗 放型规 模 扩张 为主要 特征 。进 而结合 绿 色食 品产业发展 的阶段特征 与现 实基础条件 ,提 出促 进 产业 发展 方 式转 变、产 业结构优化 升级和 产业发展 的政策措施 ,为制 定符合 生命 周期 阶段 要 求的 产业规 划和产 业政 策提供科 学的决 策依据 。
演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v g , 0 3Jh s , 03 ,对产业 内部结 I i 20 ;ono K 2 0 ) rnM n
构 关 系研 究 不 足 。T saA emat(03 提 出 改 善 组 织 结 构 对 产 业 结 构 演 进 有 直 接 作 用 。 A br es vr ee2 0 ) m e Wae(0 6从 产业 政 策创 新 、组 织 创新 、技 术创 新 出发 ,研 究 美 国和欧 盟有 机食 品产 业 ,发 现宏 vs20 )
绿色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09 级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近年来我国绿色物流研究文献综述[摘要] 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一般物流单向作用关系。
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
[关键词]绿色物流,环境,成本,阻碍引言绿色物流是近几年刚被提出的一个新课题,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定义。
目前理论界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的特点、绿色物流的内涵、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和国外的差距、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战略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具体的实施模式和操作方法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没有太明确的指导思想。
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没有出现实质的冲突,只是不同领域的人士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绿色物流理论的研究都是有益的贡献。
一、国内绿色物流发展概况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物流发展的一大趋势之一是“绿色物流”将成为新增长点。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活动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与开发,进行回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以及积极出台与其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我国,绿色物流的理念才刚刚传人,企业对绿色物流理念的认识也才刚刚开始。
在国家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导下,不少企业已具有环保意识,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和竞争的法宝;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按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 on Harm on ious D evelopm en t of Industry Growth Stage and L og istics Stra tegy M anagem en t
———Taking China Green Food Industry as an Examp le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受经济 发展水平的制约 ,在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实践管 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物流 业的发展缺乏有效战略规划和管理 ,地区物流业 的发展还有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 ,众多地区制定 的物流发展战略都不同程度地“规划 ”了要建多少 物流中心 、多少物流基地 、多少配送中心 、多少物 流园区等 ,多数还把物流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但 如果缺乏坚实的市场 (产业 )需求 ,如果不能与当 地的主导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 ,这类物流规划的 实施必将导致物流业与产业的发展阶段不和谐 ,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 ,由于物流运作本身具 有功能整合和跨边界的特点 ,这种以行政区域为发展关系理论模型
物流业的发展能促进产业分工和集聚 ,生产制
造和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分离外包物流业务 ,可以集
中精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这样物流业因需求扩张得
以加快发展 ,迅速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另外 ,物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已经成为推动产业
需要强调的是 :尽管第一 、第二及第三产业的 其他部门对物流业存在着需求 ,但这种需求程度 的强弱受产业发展阶段的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 , 当一国或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较高时 ,将会对物 流业形成更多的需求 ,要求物流业发展的水平也 高 ,如果物流业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 ,将制约产业 的发展 ;反之 ,当产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时 ,对 物流业的要求也相应较低 ,如果物流业发展水平 超出产业的发展水平 ,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 由此可见 ,物流业的发展是基于产业和企业的不 断发展 ,反过来适宜的物流形式能够促进产业和 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物流业与产业发展之间是相 互促进 、和谐统一的关系 。
图 1 物流业与产业发展阶段和谐发展关系模型
步明确提出 : 物流业依托于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阶 段 ,不同的产业以及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 ① ,要求 有不同和主要的物流形式 ② ,二者相互作用 ,和谐 统一 ,而且动态变化 : (1)产业处于导入期时 ,企业 数增长速度快 ,中小企业占较大的比重 ,产品附加 值低 ,适宜采用第一 、二方物流的形式 ; ( 2)产业处 于成长期时 ,企业数增长速度减缓 ,企业之间开始 进行兼并 、重组 ,逐步形成大企业的主导地位 ,产 品附加值高 、差 异性 大 , 企业 之间 进入成 本 —价 格 —质量 —规模的竞争态势 ,要求以发展第三方 物流为主 ; ( 3)产业处于成熟期时 ,企业数变化的 速度开始出现由缓慢增长到快速下降 ,产品附加 值提高 ,并形成品牌声誉 ,企业之间进入差异化和 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第三 、第四方物流共存 ,并逐 步形成以第四方物流为主的竞争格局 。在改革和 发展中 ,为了促使物流业快速 、持续的发展 ,就要 通过政策导向 、支持手段以及加强管理 ,实施与产 业发展不同阶段要求相适应的物流业发展战略 , 实现产业链与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提高 ,并通过物 流效率的提高促进产业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
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调整和升级的重要角色 。从
二者互动角度 ,建立关系模型见图 1③。
(二 )产业成长阶段分析模型构建
选择适宜的物流管理模式 ,首先要分析产业
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数目的变
化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可知 : 企业数目的变
化是反映产业演进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 ,企业数
目和产业发展阶段成正相关关系 。建立关于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已有的国内外文献都提 出了物流业与产业发展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但不 足的是没有区分不同的产业及产业所处的不同发 展阶段对物流业形式的不同要求 ,并没有探讨产 业发展阶段对物流业的影响以及产生需求的内在 机理 ,而 且 大 多 对 物 流 认 识 和 拓 展 是 基 于 企 业 角度的供应链研究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 ,进一
Abstract: This text develop s the foundation top of relation in the detailed analysi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industry. W ith the model of industry growth analysis and Autoregressive D istributed Lag (ADL) model,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green food industry of China has entered the m iddle term of growth stage,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third party - logistics has be2 come the important factor that has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industry. The p roblem is outstanding that Logis2 tics is being out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s , which causes the“bottleneck”effect and waste of social resource, so as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 that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to p romote the two harmonious developments. Key word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greed food industry; features of grow th stage; third party logistics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概述如下 : ( 1)物流 业要适应企业经营和产业发展需要 。鲍尔. D. 康 柏斯 (1954)提出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管理 和发展物流 [ 1 ] , Hans - Christian Pfohl ( 1994 ) 认为 第三方物流业 ①的成功因素之一 ,就是它能在不同 的市场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 [ 2 ] ,翁心刚 ( 2000 )认 为物流业在满足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要求同时 又为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3 ] , 欧新黔 ( 2006)提出物流要以需求为基础 ,产业为 依托 ,服从并服于务产业的发展需求 [ 4 ] 。 ( 2)物流 业的发展将成为产业和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新途 径 。杨伟文等 ( 2002)提出企业竞争将转向有“第 三利润源泉 ”之称的物流领域 [ 5 ] ,戴友陵 ( 2004 )提 出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管理体系 ,满足企业市场 竞争的需要 [ 6 ] 。 (3)物流业能为为供应链的全体 成员带来利益 。西泽修 ( 1970 )认为物流可以为企 业提供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利润 ,是形成企业经营 利润的主要活动 [ 7 ] , Boyson等 ( 1999)对 27个产业 使用第三方物流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 ,物流委托 可帮助企业快速降低成本 , 提高竞争力 , 增加效 益 [ 8 ] , L ieb ( 1993 )提出使用第三方物流大约可使 经常性物流成本降低 30% - 40% [ 9 ] 。
①其实质是专业物流经营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物流技术 ,在约定时间 、地点 ,按照约定价格向物流消费者提供个性化 、专业化物流服 务的一种业务形式 。发达国家实践表明 ,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物流总量的 50%时 ,物流业才能形成 ,其占有率体现了物流产业发展的整体 水平 。
50
科技与经济 产业发展阶段与物流业和谐发展研究
基础不考虑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对物流业的 实际需求 ,影响了物流业的“前向效应 ”和“后向效 应 ”的发挥 ,这势必会具影响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 化 。因此 ,研究产业发展阶段与物流形式就是使 二者相互适应 、和谐发展 ,这既是促进企业效益和 产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理论与应用问题 ,也是建 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SON G D e - jun1, 2 , L iu Yang3
(1. Cen ter for Industry and En terprise O rganization, D ongbei U n iversity of F inance & Econom ics, D alian 116025, China; 2. Cen ter forM a rket and C ircu la tion Econom y, Ha rbin U n iversity of Comm erce, Ha rbin 150028, Ch ina; 3. College of A ccoun ting Ha rbin U n iversity of Comm erce, Ha rbin 150028, Ch ina)
一 、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物流业和产业之间的高度的耦合性 和相 关
性 ,主要体 现在 物 流 业 的 产 生 与 发 展 是 随 着 社 会对物流活动的大量需求 ;社会呼唤专业化的物流
收稿日期 : 2007 - 08 - 30 修回日期 : 2007 - 11 - 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473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4BGJ013)阶段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宋德军 (1973 - ) ,男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哈尔滨商业大学讲师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 ,研究方向 :市场理论与产业
发展政策 、区域物流发展与管理 。
49
中国软科学 2008年第 1期
服务 ,企业物流职能的外部化 ,需要物流业提供规 范化 、标准化 、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其中包括国民 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部门 (第一 、二 、三次产业 )及 组织 ;物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对立面 ,以及物 流业的职能得以发挥和满足物流服务需求得以解 决 ,避免造成物流“瓶颈 ”效应和资源浪费而使社 会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从社会分工与交易的理论 角度出发 ,在其他投入要素日臻完善的今天 ,物流 发展与产业的不和谐始终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提高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