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题第16课 三国鼎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训练题〔含答案〕时间:5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根底的战役是〔C〕A、赤壁之战B、城濮之战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2.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物是( C )A.刘备B.诸葛亮C.曹操D.孙权3.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一心想统一北方,他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 D )A.刘表B.孙权C.刘备D.袁绍4.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A )A.200年B.208年C.220年D.222年5、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A、赤壁之战B、三顾茅庐C、官渡之战D、巨鹿之战6.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 )A.“挟天子以令诸侯〞B.招贤纳士,实行屯田C.奖励农耕,开展生产D.官渡之战,打败袁绍7.“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是宋朝大文豪苏轼对以下哪次战役的感慨( D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8.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根底。
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 B )A.匈奴大军B.孙刘联军C.前秦军队D.东晋军队9、以下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B)A.刘备B. 曹操C.诸葛亮D.孙权10、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 ,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D)A.刘备B.孙权C.曹操D. 诸葛亮11.(2019衡阳)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下战役能够表达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 C )①牧野之战②长平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12.投资七亿元的年度历史正剧?曹操?于2019年登陆河北卫视,并进行独家首播。
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D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④曹操军队不习水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B )A.公元前3世纪B.公元3世纪C.公元前2世纪D.公元2世纪14、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C)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 ,挟天子以令诸侯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C.赤壁之战结束后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15、吴国都城建业在今(A)A.江苏省境内B.湖北省境内C. 江西省境内D.安徽省境内16、三国时期的夷州指的是今天的(A)A.台湾B.海南岛 C西藏 D. 广州17.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地理位置,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C )A.蜀、吴、魏B.魏、吴、蜀C.魏、蜀、吴D.吴、魏、蜀18.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16课三国鼎立1.“乱世出枭雄”,占据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的曹操,在东汉末年异军突起,他增强实力的手段有( )A.隐居山林,修身养性B.三顾茅庐,招纳人才C.招贤纳士,实行屯田D.实行和亲,增进联系2.历史上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D.袁绍和孙刘联军3.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4.“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的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这次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5.(2019●甘肃庆阳镇原期中)“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是东汉末年一场重要战役,此战役的重要历史作用是( )A.为曹操统--北方奠定了基础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民族大交融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7. 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其中,魏政权的建立者是( )A.曹操B.刘备C.孙权D.曹丕8.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那时台湾被称作( )A.瀛洲B.夷洲C.琉球D.扶桑9. 曹操的《蒿里行》描写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他描写的这一状况发生在( )A.西汉时期B.东汉初年C.东汉末年D.三国时期10. (2019●四川绵阳中考)据《方舆胜览》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和刘璋相聚富乐山,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刘备高兴地说道:“富哉!今日之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
据此可知( )A.当时的四川社会稳定B.相聚发生在东汉末年C.绵阳的经济领先全国D.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11.有人说,三国分立中孕育着统一-的要素。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以下未生活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是A.刘备B.孙权C.曹操D.曹丕2. 230年,卫温将军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从此,夷洲和大陆的经济、文化往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夷洲”指()A.黄岩岛B.钓鱼岛C.台湾D.海南岛3.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研读下图所示战役,你的结论是()A.以少胜多,是项羽灭秦的关键性战役B.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以少胜多,战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D.以少胜多,苻坚统一中国的努力失败4. 曹操在下列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军队,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5.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6.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B.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C.赤壁之战——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D.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7. 下面两幅地图呈现了我国古代东汉末期的两场著名战役,关于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图一战役的结束标志着北方地区的完全统一②图二战役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③两场战役均为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④两场战役均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三国时期大陆与台湾就有联系。
当时为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为A.刘备B.诸葛亮C.卫温D.曹丕9. 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那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新疆B.南海C.台湾D.西藏10. 观察下图,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春秋五霸的争霸战争形势B.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形势C.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状态D.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状态11. 三国时期,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时训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训练第16课三国鼎立【基础知识】知识点 1 官渡之战1.曹操崛起(1)背景: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各地军阀崛起。
(2)措施①政治上:把____________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徕各种人才。
②农业消费上:采用__________的措施,组织军队和逃亡的民众从事农业消费。
2.官渡之战(1)时间:________年。
(2)交兵双方:曹操和袁绍。
(3)曹操战术:声东击西、各个击破。
(4)结果: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5)影响:为曹操以后一致____________打下基础。
知识点 2 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一致南方后,想要一致全国。
2.时间:________年。
3.交兵双方:曹操的军队和孙刘联军。
4.结果:孙刘联军采取________,以少胜多,打败曹军。
5.影响:为______________局面的构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 3 三国鼎立1.三国鼎立局面的构成2.三国经济的开展(1)曹魏:注重农业消费,鼎力兴修________。
(2)孙吴①开发江东,____________兴旺,开展海外贸易。
②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__________,增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络。
(3)蜀汉:开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减速了________地域的开发。
【达标练习】1.〝袁绍的10万大军败于曹操的4万兵马,为曹操一致南方打下基础。
〞资料描画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东汉末年,中央割据权利临时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局面的构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3.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以下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C.完成南方的一致D.废掉汉献帝,树立魏国4.三国时期哪一国度增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络( )A.东汉 B.曹魏C.蜀汉 D.吴国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效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习(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2、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一心想统一北方,他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 )A.刘表 B.孙权 C.刘备D.袁绍3、刘备在成都称帝是在( )A.220年B.221年C.222年D.230年4、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 B.蜀C.吴D.西晋5、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
这场战役(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6、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7、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蜀相》诗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诗中的“老臣”指的是( )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孙权8、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9、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建立魏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266年,建立西晋的是(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11、兴趣小组搜集了几幅连环画以及影视剧的剧照,其中反映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图片是( )12、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A.建立魏国 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统一天下13、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评价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1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15、课堂上,同学们做了有关“三国故事”选项的游戏,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C.曹操建立魏国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二、填空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训练题及答案基础训练1.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拥有“精兵十万”,曹操集结到的兵力不过三四万人,但曹操却能够大获全胜,你认为曹操取胜的原因主要是( )A.采取了正确的计谋B.军事力量强大C.得到人民的支持D.袁绍刚愎自用2.下图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官渡之战”的纪念金币。
下列有关官渡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三国时期B.袁绍战死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D.曹军火烧袁军粮草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引起了巨大反响。
易中天所品读的“三国”是( )A.夏、商、周B.宋、元、明C.元、明、清D.魏、蜀、吴4.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230年,东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今台湾,首次加强了海峡两岸的交流。
台湾在三国时被称为( )A.台湾B.夷洲C.流求D.琉球能力提升训练1.(2012广西桂林中考)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官渡之战——刘备②赤壁之战——曹操③官渡之战——袁绍④赤壁之战——孙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2016山东寿光期末)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A.骄傲轻敌B.军心涣散C.准备不充分D.士兵不习水战3.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下列关于这次战役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C.孙刘联军偷袭烧掉曹军的屯粮D.船舰连在一起的战术运用不当4.(2013黑龙江农垦区中考)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B.曹操C.孙权D.诸葛亮模拟训练1.(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C.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D.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2.(2018河南柘城高新区实验学校第二次月考)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东汉结束②刘备称帝③赤壁之战④孙权割据江东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④③①②D.②④③①3.(2015云南腾冲六中期末)曹操在下列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军队,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中考链接训练1.(2015湖北襄阳中考)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三国鼎立》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下列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的是()A. 城濮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2.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A. 匈奴大军B. 孙刘联军C. 前秦军队D. 东晋军队3.《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A. 魏、蜀、西晋B. 魏、蜀、吴C. 吴、东晋、梁D. 宋、齐、梁4.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如图反映的是()A. 战国兼并图B. 赤壁之战图C. 人口南迁图D. 三国鼎立图5.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参与了两次,切身体验了“胜负乃兵家之常事”的说法。
这两次战役是()①巨鹿之战②淝水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王老师在讲授某一历史事件时,展示了下图的幻灯片,王老师讲述的是()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长平之战D. 淝水之战7.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向”是()A. 统一全国B. 消灭袁绍C. 废汉献帝D. 建立魏国8.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标志是()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D. 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9.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A. B. C. D.10.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有()A. 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B.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C. 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D. 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11.“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 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时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习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中势力最强的有()①袁绍②刘备③曹操④孙权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2. 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
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D废掉汉献帝3. 右图中的故事发生在()A官渡之战前B赤壁之战前C蜀汉政权建立后D西晋建立时4.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5. 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A曹操 B诸葛亮 C周瑜 D孙权6.三国时期,夷洲是指()A吴国 B台湾 C海南岛 D辽东半岛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混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是()A.袁绍 B.曹操C.刘备D.孙权2.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指挥是()A.鲁肃B.周瑜C.诸葛亮D.黄盖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A. 200年 B. 208年 C. 220年 D.222年4.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评价的是()A.刘备B.孙权C.曹操D.诸葛亮5.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有()①官渡之战②卫温到达夷洲③赤壁之战④孙权称王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6.东汉灭亡于()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2年7.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8.下列关于三国经济特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甘薯在魏国大面积种植 B.魏国兴修许多水利工程C.蜀国的丝织业兴旺 D.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B.重视农业,实行屯田C.采纳许攸建议,火烧袁绍全部粮草D.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A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B.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D.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下图描绘的内容反映出了一个成语故事,它最有可能是()A.三顾茅庐B.投鞭断流C.釜底抽薪D.退避三舍4.“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诗中所言之事与下列哪位人物直接相关( )A.袁绍B.曹操C.诸葛亮D.周瑜5.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四万士兵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5万人左右的孙刘联军,其相同的原因是()A.骄傲轻敌B.天意为之C.借助东风D.不习水战6.下列成语典故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纸上谈兵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③三顾茅庐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A. ①③②④B. ①④③②C. ③④①②D. ③①④②7.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
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A. 长平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8.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
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
其中的原因是(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④曹操军不习水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易中天的著作《品三国》,曾经登上各书店销售量的第一名。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及答案)
《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和。
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桂陵之战2.《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A.魏、蜀、西晋 B.魏、蜀、吴C.吴、东晋、梁 D.宋、齐、梁3.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反映的是()A.战国兼并图 B.赤壁之战图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图4.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B.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C.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6.三国,是一个永远激起豪情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曹操,坚忍不拔的刘备,胆略超群的孙权构筑起三足鼎立的局面, 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 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7.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8.观察下图,政权“魏”的建立者是( )A.曹操 B.刘备C.孝文帝 D.曹丕9.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与下列哪一著名战役有关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马陵之战D.巨鹿之战10.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A.匈奴大军 B.孙刘联军C.前秦军队 D.东晋军队1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12.《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
2023-2024学年初中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6课三国鼎立1.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他描写的这一凄惨景象发生在(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两晋时期2.曹操发出《求贤令》,表示“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
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这说明曹操在汉末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 )A.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B.招揽人才,善于用人C.重视农业生产D.重视“以德化民”3.“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曹操“能克绍”的原因有( )①把汉献帝接到许②招揽人才③与孙权结盟④战术正确⑤袁绍骄傲轻敌⑥实行屯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4.“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赤壁之战发生于208年,这一时间还可表述为 ( )A.2世纪初期B.2世纪末期C.3世纪初期D.3世纪末期5. 以下示意图方框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6.有首歌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其形成的标志是( )A.208年,赤壁之战B.220年,曹丕称帝C.221年,刘备称帝D.229年,孙权称帝7.运用表格归纳整理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
阅读下表中的相关史实,空缺处应该分别填写( )战役名①赤壁之战称时间200年208年交战双曹操和袁绍曹军和孙刘联军方结果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军意义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②A.①官渡之战②全国趋向统一B.①巨鹿之战②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①巨鹿之战②全国趋向统一D.①官渡之战②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8.从古至今,人们对曹操津津乐道。
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 )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自立为帝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堂练习第16课 三国鼎立
D. 孙权称帝,吴国建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16课 三 国 鼎 立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 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 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营地,烧毁其全部军 粮。袁绍军队人心涣散,被迅速歼灭。据此可知,曹操能够取得该战 役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C ) A.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 B. 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C. 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 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16课 三 国 鼎 立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根据材料三,论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这一观点。(4分)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减少了割据混战,为全国统一 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所以说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A. 加强对外交往 C. 促进民族交融
B. 推动文化发展 D. 巩固局部统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16课 三 国 鼎 立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1. [2023·石家庄裕华区期末]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
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年,“公元208年”还可以表述为( C )
A. 小说《三国演义》
B. 诸葛亮的《隆中对》
C. 三顾茅庐的故事
D. 三国鼎立形势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16课 三 国 鼎 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训练选择题1.“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上述材料评述的是()A. 官渡之战B. 巨鹿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2.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 )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建立魏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下列战役能够体现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①牧野之战②长平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④4.《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诗评述的战争影响是()A. 加速了统一的步伐B. 为刘备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C. 造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D.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6.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B.蜀 C.吴 D.西晋7.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下图两个典故,与这两个典故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曹操B.刘备C.孙权D.诸葛亮8.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B)9.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
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王,国号吴10.“局部统一较之众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初中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
《三国鼎立》同步练习1.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是()①官渡之战②赤壁之战③刘备称帝④卫温、诸葛直帅万人船队到达台湾⑤南中地区的开发。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2.有人这样描述一场战争:“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发生在公元三世纪初期”,“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他描述的这次战争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3.“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乱D.赤壁之战4.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地区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5.“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副对联是为了纪念()A.诸葛亮B.周瑜C.刘备D.孙权6.在今天的成语词典中,有许多成语故事来自从春秋到三国这段时间。
下列成语故事与三国中的人物有关的是()A.卧薪尝胆B.三顾茅庐C.围魏救赵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恢复和发展B.胡汉民族的交融C.中外文化的交流D.统一局面的形成8.某班同学需要了解三国时期历史发展情况,以下材料中最为可靠的是()A.司马迁《史记》B.陈寿《三国志》C.罗贯中《三国演义》D.电视剧《三国演义》9.电视剧《三国》在各大卫视的热播,“三国热”再次升温,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A.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B.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魏蜀吴三国实现区域性统一,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所概括的历史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最为相关()A.诸葛亮B.孙权C.曹操D.周瑜。
初中历史《三国鼎立》课时练及答案
第16课三国鼎立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与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相对应的史实是()A.开发江东,兴修水利,发展海外贸易B.借皇帝名义号令天下,招揽各种人才C.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D.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2.(2023河北双桥期末)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袁绍狼狈而逃。
据此可知,该战役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A.挟天子,取得政治上的主动B.兵多粮足,实力强大C.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3.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判断,当时曹操“志”在()A.统一全国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4.(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诗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C.标志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D.标志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结束5.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点是()A.曹操均取得了胜利B.都影响了当时的政局C.都发生在长江流域D.都体现诸葛亮的智谋6.(2021甘肃定西中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A.公元2世纪前期B.公元2世纪后期C.公元3世纪前期D.公元3世纪后期7.(2023北京朝阳期末)《中国人口史》一书认为,东汉末年人口数量的谷底大致在2 224万到2 361万之间,而到三国末期达到3 000万。
这说明三国时期()A.经济有所恢复B.魏蜀吴形成对峙C.曹魏实力最强D.孙吴造船业发达8.(2023山东张店期末)“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第16课 三国鼎立 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一心统一北方,他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 )A.刘表B.孙权C.刘备D.袁绍2.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公元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3.东汉末年为“天下三分”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B.马陵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4.三国时期,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B.曹丕C.刘备D.孙权5.据历史文献记载: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海峡两岸的交流。
台湾在三国时被称为( )A.台湾B.夷洲C.流求D.琉球6.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故事广为流传。
下面这段叙述存在五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
在军阀混战中,曹操脱颖而出,政治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上,实行屯田,增强了经济实力。
200年,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打败了袁术,为以后统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打下基础。
接着,曹操挥师南下,企图一统全国。
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官渡,曹操败走华容道,再也无力南下。
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植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古人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他,则可说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1)错误:;改正:。
(2)错误:;改正:。
(3)错误:;改正:。
(4)错误:;改正:。
(5)错误:;改正:。
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2.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约5万人的孙刘联军。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知识点一官渡之战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千秋霸业传百世,唯有英雄堪比君。
”该材料称颂的历史人物是()。
A.刘备B.孙权C.诸葛亮D.曹操2.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此战役()。
A.袁绍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B.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C.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D.孙刘联军取得胜利知识点二赤壁之战3.《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与这些故事有关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桂陵之战4.唐朝诗人李白曾作诗描绘中国古代某次战役:“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这场战役的影响是()。
A.促进了曹操对北方的统一B.推翻了秦朝残暴的统治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D.形成了南北分立的局面知识点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5.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A.2世纪前期B.2世纪后期C.3世纪前期D.3世纪后期6.“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
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所能预见的。
”这句话中的“臣下”是()。
A.霍去病B.诸葛亮C.周瑜D.商鞅能力提升7.辛弃疾所作《南乡子》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A.完成了北方统一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C.改善了民族关系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8.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D.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9.曹魏重视农业发展,大力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