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共24张PPT)
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 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都与三 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 这场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3.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 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 ) A.吴国 B.蜀国 C.秦国 D.魏国
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官渡之战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课堂总结 练习巩固 课后作业
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推 动历史进步。 *性格也有凶残、奸诈的 一面,但我们认为他统一 北方大业是最主要的, *所以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1.“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 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 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 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 A.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曹丕
魏
洛阳
蜀
刘备 221年 成都
吴
孙权 229年 建业
新课导入
识 图 题:
A B A的建立 者是 曹丕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课堂总结
B的都城 在 成都
练习巩固
课后作业
C
C的国号 是 吴
魏
蜀
吴
曹魏重视农耕
吴船远航夷洲
蜀锦行销三国
评 三 国
分析评价你眼中 的曹操是怎样的形 象?
新课导入
5.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 襄阳,这位曾在茅庐中居住的历史 人物,其突出贡献是( ) A.建立西汉 C.建立西晋 B.巩固蜀汉政权 D.建立东汉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4张ppt)课件.ppt
2、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 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76页]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因为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 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魏、蜀、吴统治者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 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 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的 融合。
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 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 我们说这是历史的进步。
从诗句中我 们可以看出 曹操有什么 志向呢?
曹操怀有雄心壮志, 他要统一天下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
实力不断增强。
袁绍(?~202年)东汉末 年汝南汝阳人,字本初。 占据河北一带,由于战乱 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 足,其势力在各军阀中是 最强大的一个。随着曹操 实力的不断壮大,袁绍越 发恐慌,急于消灭曹操。
三第 国 16 鼎课 立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曹操统 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 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 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 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76页]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因为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 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魏、蜀、吴统治者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 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 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的 融合。
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 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 我们说这是历史的进步。
从诗句中我 们可以看出 曹操有什么 志向呢?
曹操怀有雄心壮志, 他要统一天下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
实力不断增强。
袁绍(?~202年)东汉末 年汝南汝阳人,字本初。 占据河北一带,由于战乱 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 足,其势力在各军阀中是 最强大的一个。随着曹操 实力的不断壮大,袁绍越 发恐慌,急于消灭曹操。
三第 国 16 鼎课 立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曹操统 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 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 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 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第16课-三国鼎立【ppt课件】【统编版】
谢谢指导!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提示: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考虑)
1.借汉献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注重招揽人才 (政治)
2. 奖励农耕,实行屯田 (经济) 3. 官渡之战战胜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军事)
5300万,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张鲁
2.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刘表
生民百遗一,
刘璋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士楼
公孙度 陶谦 刘貌
圓例
曹操軍阔名
黄巾起事地 割拣界 (公元199年窥)
牽遂
劉 〇蓋州 璋
袁绍 东汉末年
北方局势
馬腾
( 196 -
張鲁
曹操
〇荆州
袁術
劉
表
孫策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 袁绍(10万)VS曹操(2万) 曹操胜利
A.长平之战 之战
B.巨鹿
二立
2."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
首诗描述的是(
A.巨鹿之战
B.淝水
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
新知巩固
3.下列不是三国人物的是 A. 曹操
B.诸葛亮 C. 孙权
D.卫温
4.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 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 综 复 杂 的 政 治 与 军 事 斗 争 。 你 知 道 其 中 的“
曹操夜迎许攸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提示: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考虑)
1. 借汉献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注重招揽人才 (政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42张PPT)
随堂演练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 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 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 A、B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第16课 三国鼎立
新课讲授
一、官渡之战
结合课本内容及下列材料,归纳官渡 之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曹操为什 么能赢?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
思考:
东汉末年 的社会状 况如何?
农民起义, 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东汉末年,中央朝廷无力征讨起义军,放任各 地幕兵镇压。
B.统一北 D.废掉汉
二、赤壁之战
阅读课文,指出赤壁之战的背景、时间、交 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和影响: 背景:
(1)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 统一全国。
(2)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3)孙权、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赤壁前天下形势示意图
赤壁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 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 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 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胜
曹操 败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 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19张PPT+视频).ppt
吴 建业、229
魏 曹丕 220年 洛阳
国时间、 建国者
刘备 221年 成都
和都城。
蜀
吴
三国鼎立
孙权 229年 建业
局面的形成 强调:三国正式形成的时间为:公元229年。
结合所学知识和本课子目录思考,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当时什么 样的社会局势,是如何从图一演变为图二的?
军阀割据
三国鼎立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意义
多少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民不聊生
当时北方的割据势力中那两个势力最强?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 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 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 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 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
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曹操两 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在镇压黄巾 起义中,不断发展自 己的力量,曹操占据 河南一带,实力也在 不断增强。
学习目标
1.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认识曹操势力壮 大的原因以及赤壁之战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掌握魏、蜀、吴三国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三国鼎立 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正确评价三国这一历史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 地位,认识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唯 物史观、家国情怀)
——西晋·陈寿《三国志》
评价历史人物: 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 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 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 历史的发展。
总结提升·板书设计
东
袁绍
汉
末
年 军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阀
割
曹操
据
曹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西晋(266年建立, 280年统一全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6课 三国鼎立 (共18张PPT)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200年
曹操、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参战方兵力 袁绍——约10万人
官 渡 之 战
袁 绍
公元200 年Hale Waihona Puke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曹操——2万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官渡 之战
乌 巢
曹
官渡之战
操
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打败 了袁绍,之后 彻底消灭了袁 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北方长 期以来的割据 战乱局面。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学 史 使 人 明 智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 么经验教训呢?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 傲自满必然失败; 2、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阅读教材P76页,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三国鼎立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 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 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 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 在镇压黄 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 巾起义的过程 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 涣散。 中,形成形成
群雄并起的局 面,在这些割 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 曹操两大集团 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 袁绍
曹操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 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 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 许人也?
官渡之战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200年
曹操、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参战方兵力 袁绍——约10万人
官 渡 之 战
袁 绍
公元200 年Hale Waihona Puke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曹操——2万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官渡 之战
乌 巢
曹
官渡之战
操
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打败 了袁绍,之后 彻底消灭了袁 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北方长 期以来的割据 战乱局面。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学 史 使 人 明 智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 么经验教训呢?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 傲自满必然失败; 2、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阅读教材P76页,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三国鼎立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 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 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 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 在镇压黄 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 巾起义的过程 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 涣散。 中,形成形成
群雄并起的局 面,在这些割 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 曹操两大集团 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 袁绍
曹操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 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 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 许人也?
官渡之战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优质课件(共26张PPT)
草船借箭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 史学著作 《三国志》的记载
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 描述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建安十八年 (213年) (孙)权乘大船来观军, 公(曹操)使弓弩乱发, 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 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 箭,箭均船平,乃还。
孙刘联军火攻战术 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 描述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 2、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三国志》 “……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 3、曹操自持兵强,骄傲轻敌 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翻车
魏
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3、蜀汉
建立:221年,刘备称帝,定 都成都,国号汉 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影响:加速西南地区的发展
蜀
诸葛亮
“三顾频频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4、吴国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 的最早记录。
吴
建立:222年,孙权称王,后定都建业 (南京),国号吴 措施:开发江东,发展了造船业、海外 贸易;230年,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 洲(台湾) 影响: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 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 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ppt(30张PPT)
的景象。
02
探究3
三国鼎立
措施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
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德才兼备、
光照寰宇的政治 家、军事家、思 想家,堪称古代 完人与宗师。
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 用。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 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 助他们改进生活。以理 服人,没有选择残酷的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手段来实行统治。
第一部分
完成学案 自学生疑
01 自学生疑
战役名称 发生时间 交战双方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特点
政权 魏 蜀 吴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第二部分
明确目标 合作探究
02
探究1
官渡之战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
在镇压 黄巾起义的
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 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 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
“……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 北人不习水战… …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 《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三国志》等记载
• 草船借箭后,诸 葛亮不谋而合地 与周瑜一起提出 火攻曹操的作战 方案。
• 瑜部将黄盖 曰:
“今寇众我寡,难 与持久。然观操军 船舰首尾相接,可 烧而走也。”
02
探究3
三国鼎立
曹操败走华容道
《三国演义》的描述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吴国在科技文化方面的贡献
科技成就
吴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数学家祖冲之精确计算圆周率 、医学家华佗发明麻沸散等。
文化繁荣
吴国文化繁荣,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等。 如陆机、陆云兄弟的文学创作、书法家钟繇的书法艺术等。
佛教传播
吴国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孙权时期,佛教在吴国得到 广泛传播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国经济崛起和海外交往
农业发展
01
吴国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生
产力的提高。
商业繁荣
02
吴国地处江南水乡,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吴国积极开展海外
贸易,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
造船业发达
03
吴国造船业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能制造大型海船,为海上交
通和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持。
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大军进攻东吴,在夷陵地区与陆逊 率领的东吴军队展开激战,最终刘备败退。
荆州争夺战
赤壁之战后,荆州成为孙刘争夺的焦点。经过多次战役, 双方互有胜负,最终孙权通过外交手段取得荆州的控制权 。
战争影响
夷陵之战和荆州争夺战进一步巩固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孙 权和刘备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东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地位得到加强。
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三国鼎立背景与形势 • 魏国政权建设与成就 • 蜀汉政权特色及历史地位 • 吴国发展历程与重要贡献 • 三国间战争与战略格局演变 • 三国时期文化艺术成就概览
01
三国鼎立背景与形势
东汉末年政治动荡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势力膨胀,导致政治腐败, 民不聊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褚集初级中学
郭黎明
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官渡之战
材料一: 105年,全国人口达 5300万,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
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曹操?
历史人物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客观地、 全面地评价。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 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 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曹 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 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 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 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
政治优势。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二: 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2、人才上,招贤纳士,善于用人; 材料三: 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 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3、经济上,注意恢复生产,实行屯田。
B
)
②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③都和曹操有关
④结果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 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会经济
B、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团结
你能讲讲“三顾茅庐”和“隆中对”这两 个故事吗?
二、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特点 以少胜多
战争结果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 形成奠定了基础
思考: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第二、骄傲自满情绪。 第三、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 第四、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
措施:
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影响:
北方生产得到恢 复发展
屯田制
(2)诸葛亮治蜀:
措施:
改善民族关系, 发展经济。
影响:
加速了西南地区 的开发。
七擒孟获
(3)孙吴开发江东:
措施:
造船业发达, 发展海外贸易, 派船队夷洲。
影响:
加强了台湾和内地 的联系。
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率领的万 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问题思考: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
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 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 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 会有虚构和夸张的
的成分;而史书记载的是史实, 准确。作者就加上
自己的一些想象,使它变成一部历史小说。《三国
演义》虽然是历史演义,但虚构成分极多,属于文学
作品,应该以文学的角度欣赏,切不可将其与历史混 淆。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B
A C
序号 A B C
国家
曹魏 蜀汉
时间
220
都城
洛阳
建立者
曹丕
221 229
成都 建邺
刘备 孙权
吴
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曹魏重视农耕:
三国鼎立魏蜀吴,曹丕刘备孙权建 各国经济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
课堂练习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D
)
C、曹丕建魏
D、孙权称王
2、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200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是(
A、曹丕建魏
C、官渡之战
C
)
B、赤壁之战
D、孙权称王
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 ①都发生在战国时期
经“光武中兴”到
思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当时有哪些割据政权最有实力、最有可能完成统一 北方的使命?
曹操和袁绍
时间 交战双方 特点 战争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大败袁绍 为曹操统一北 方奠定了基础
思考: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 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
议 一 议
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
是历史进步。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以后,魏蜀吴三国的统
治者都想完成统一大业,因此他们都注意发展经
济,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也安定了,所以说是
历史的进步。
课堂小结
200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
208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
七年级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褚集初级中学
郭黎明
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官渡之战
材料一: 105年,全国人口达 5300万,可东汉末年, 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
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曹操?
历史人物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客观地、 全面地评价。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 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 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曹 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 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 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 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
政治优势。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二: 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2、人才上,招贤纳士,善于用人; 材料三: 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 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3、经济上,注意恢复生产,实行屯田。
B
)
②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③都和曹操有关
④结果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 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会经济
B、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团结
你能讲讲“三顾茅庐”和“隆中对”这两 个故事吗?
二、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特点 以少胜多
战争结果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 形成奠定了基础
思考: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第二、骄傲自满情绪。 第三、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 第四、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
措施:
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影响:
北方生产得到恢 复发展
屯田制
(2)诸葛亮治蜀:
措施:
改善民族关系, 发展经济。
影响:
加速了西南地区 的开发。
七擒孟获
(3)孙吴开发江东:
措施:
造船业发达, 发展海外贸易, 派船队夷洲。
影响:
加强了台湾和内地 的联系。
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率领的万 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问题思考: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
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 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 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 会有虚构和夸张的
的成分;而史书记载的是史实, 准确。作者就加上
自己的一些想象,使它变成一部历史小说。《三国
演义》虽然是历史演义,但虚构成分极多,属于文学
作品,应该以文学的角度欣赏,切不可将其与历史混 淆。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B
A C
序号 A B C
国家
曹魏 蜀汉
时间
220
都城
洛阳
建立者
曹丕
221 229
成都 建邺
刘备 孙权
吴
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曹魏重视农耕:
三国鼎立魏蜀吴,曹丕刘备孙权建 各国经济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
课堂练习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D
)
C、曹丕建魏
D、孙权称王
2、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200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是(
A、曹丕建魏
C、官渡之战
C
)
B、赤壁之战
D、孙权称王
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 ①都发生在战国时期
经“光武中兴”到
思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当时有哪些割据政权最有实力、最有可能完成统一 北方的使命?
曹操和袁绍
时间 交战双方 特点 战争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大败袁绍 为曹操统一北 方奠定了基础
思考: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 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
议 一 议
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
是历史进步。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以后,魏蜀吴三国的统
治者都想完成统一大业,因此他们都注意发展经
济,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也安定了,所以说是
历史的进步。
课堂小结
200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
208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