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科举教育
2019高考文化常识160(讲义版)
2019年高考古文化常识再回首(150题)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2019届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练习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壹)1.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
②(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③(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④(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镬,古代的一种鼎。
⑤(上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
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的位置。
大夫比卿低一等。
⑥(御史)战国时的史官。
秦代始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管理国家重要典籍,接受百官奏事等。
⑦(黄门驸马)宫中掌管宫门守卫的官员。
⑧(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⑨(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清对秀才的雅称。
⑩(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⑪(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也是天子的象征。
⑫(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与之同义的还有“致仕”。
⑬(视事)指上级官员到地方视察工作。
⑭(下车)官吏初到任。
A.①③⑤⑥⑨⑩B.②④⑦⑧⑪⑬C.①②④⑧⑨⑭D.③⑤⑥⑩⑫⑭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突破训练:科举制度(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突破训练:科举制度(附答案解析)1.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制度概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南北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 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B.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C.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D.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答案解析】A(创始于隋朝)。
2.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前选拔官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连任“卿”这样的高官,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B. 军功爵制在原则上排斥血缘宗法关系,所有参战的将吏、士卒,只要立有军功,都在赏功酬劳之列。
战国时的军功爵制则为庶民入仕提供了方便条件。
C.汉代采用的是孝廉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D.魏文帝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答案解析】C(汉代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
3.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详细解析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详细解析古代文化常识精练(1)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来就是141。
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答案:D解析:“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是唐代温庭筠的《苏武庙》说的苏武的事,而颂王昭君的对联是“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3、对联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
与“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对仗工整的是:()A、天涯涕泪一身遥。
(唐·杜甫)B、与尔同消万古愁。
(唐·李白)C、八骏日行三万里。
(唐·李商隐)D、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答案:B解析:题干“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与“与尔”有第二人称相对,“更尽”与“同消”有动词相对,“一杯酒”与“万古愁”数量词相对,所以选B项。
A项“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唐代杜甫《野望》中的诗句;B、“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C、“八骏日行三万里”是唐代李商隐《瑶池》的诗句;D、“替人垂泪到天明”是唐代杜牧《赠别》的诗句。
2019年届高中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doc
2019 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官职机构注:没有答案的就是对的,错的在题目下方就有错误的原因。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兵部 ,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的机构;尚书为主官 ,侍郎为次官。
2.赠 ,文中指追赠 ,指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3.“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后指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4.“临朝”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不能上厅堂,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
5.郎中。
古代官名。
战国时为国君侍卫。
秦汉为郎中令的属官。
东汉以后为尚书台属官。
隋唐以后为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诸曹司的长官。
6.从事 ,古代官名 ,亦称从事掾 ,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7.领 ,是兼任的意思,指兼任较为高级的官职。
古汉语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行”“权”“假”“判”“守”“夺”“摄”等 ,其中 ,“判”是指低位兼高职。
答案:错“领”,指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判” ,指高位兼低职;“夺” ,指免除官职。
8.下车 , 旧指官吏到任。
“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
”意为张充到任便抚恤贫困老人,旧朋友无不欢欣喜悦。
9.“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
秦汉至北齐主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答:“廷尉”是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10.权 ,表示“暂时代理” ,古代表示暂时代理官职的还有“假”“署”“判”“守”等词语。
权 , 表示“暂时代理” ,古代表示暂时代理官职的还有“假”“署”“判”“守”等词语。
答:“判”指高位兼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11.“博士”在古代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也指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中国的“公卿”是“三公九卿” 的简称 ,夏朝始设 ,周代沿袭 ,“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 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
13“.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 ,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
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
2019年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解析(一)学校与科举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狱中杂记》
大辟:斩首。隋后泛指一切死刑。 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音易)、刖(音月)、宫、大辟。 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奴隶制五刑在汉文帝 之前通行,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 墨刑又叫做黥(qíng)刑,先割破人的面部,然后涂墨, 伤好后留下深色的伤疤。 劓即割鼻子 刖刑,夏朝称膑,周时称刖。是指斩掉左脚、右脚或者斩 双脚。有的说称膑是去掉膝盖骨。
类型
考场
考中学生
县试 童生试 府试
院试
县 府 府、州
童生 生员(秀才)
乡试 桂榜 省会(三年一
(秋闱)
次,农历八月) 举人
第一 第二 第三 解元
会试 杏榜 (春闱)
殿试 金榜
京城 (乡试次年三 月)
皇宫 (会试同年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月)
贡士
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
会元
状元 榜眼 探花 (鼎元)
•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上对 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士科考试。 答案:D 应为“殿试”
二、官职制度
1.政府机构
“三公九卿”(秦汉)
皇帝
太尉 (军事)
丞相 (行政)
御使大夫 ( )
奉常 郎中令 (宗庙 (宫殿 礼仪) 警卫)
卫尉 太仆 廷尉 (宫门 (马 (司法 警卫) 政) 审判)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外 (皇族、(租税钱 交和 宗室 谷财政收 民族 事务) 支) 事务)
(2)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3)召: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 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召,召请。)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1. 科举历史“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
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
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
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2. 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3.科举的文武分科如同现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科举教育
科举教育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第进士,指考中进士。
"进士"是科举时代对殿试考取之人的称谓。
()2.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3.甲科,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明清后通称进士为甲科。
()4.进士,古代官名。
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目。
明清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答:“进士”不是官名,开始是一种考试科目,明清时期则是对通过了殿试的人的称呼。
5.出阁,即出阁读书,皇太子出阁造明朝培养太子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出阁有隆重的讲学仪式。
()6.乡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
()答: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
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闱”。
7.诸生,古代经过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里面“诸生”即为此意。
()答: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生员有增生、附生、癝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8.秀才,汉代为了选拔人才,有察举制度,考察和推举人才。
秀才自汉代成立以来又称茂才,秀才就是文才优秀的意思。
()答:“秀才”改为“茂才”是为了避东汉光武帝讳,所以是东汉光武帝时改的。
9.“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
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10.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11.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12.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能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通称为进士。
()13.举茂才,即推举为秀才。
茂者,美也,茂才者,有美才之人也。
【文学常识】文言文中的科举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文言文中的科举常识汇总科举常识1.概念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2.发展历程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
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
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
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
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
元、明、清均用其法。
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
变法失败后复旧。
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5.与科举相关的内容(1)童生试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
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
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
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
《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2)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
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
例如: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训俭示康》)(3)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汇编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汇编一、官职沿革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均是谏官。
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 ×)解析左、右拾遗是唐代官职。
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 √)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
( ×)解析宋代的“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
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
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
( √) 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
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徒。
( √)6.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 √)7.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
( ×)解析自秦朝开始,御史成为负责监察朝廷官吏、诸侯的官职,此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
( ×)解析巡按没有调动官职的权力。
巡按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9.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务和阅卷取士之责。
( ×)解析清代知贡举不担负阅卷取士之责。
10.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
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廉访使。
主管监察事务。
( √)11.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
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 ×)解析“尚书”之上还有“宰相”一职,并非“最高行政长官”。
12.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
有时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科举
C.“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征”是指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D.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其中一、二、三甲中的第一名皆称为“进士”。
3.下列各项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
C.古代十二个时辰的别称若按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日出、食时。
D.《礼记》《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礼记》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6.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D.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只有帝王和高品阶的大臣才能有谥号。一般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与。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生试”也叫“童试”,童试合格后,才能取得举人资格,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称童生。
B.孤,指幼年丧父。“孤”还可以作为古代帝王的自称,如“孤家”“孤王”。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如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如蒲松龄《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归纳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归纳作为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科举制的历史和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至关重要。
科举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对语文高考中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起源于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时期是在宋代,结束于清代。
科举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而设立的一种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可以选拔到真正具备文学、才能、道德等多方面优秀素质的人才,使得国家能够得到最佳的管理和服务。
2.科举制的内容和形式科举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的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最基础的考试环节,由县级官员选出的考官组成考试委员会,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士人进行筛选。
通过乡试的选拔,合格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而会试主要是对考生的文学才能和文章写作能力进行考察。
合格的会试考生,可以进入殿试阶段,这是最高级别的考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生在皇帝面前抬笔作文,经过殿试的选拔,最后由皇帝决定是否录取。
3.科举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科举制的存在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不仅提高了文人的整体素质,还促使文人们努力学习和创作。
为了应对考试,他们不得不加强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科举制也成为了一个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契机,进一步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4.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的实行使得社会地位固化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通过考试能力的选拔,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具备才能和文化素养的新贵阶层。
此外,科举制也使得知识和学问成为一种社会资本,提高了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
5.科举制的局限性和问题科举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首先,科举制过于偏重文学和文科的考察,忽视了其他领域的人才选拔,导致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汇总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汇总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在语文高考中,科举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语文高考中相关的科举制度知识点进行汇总和阐述。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实施。
它的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保证政府能够选择到具备才干和德行的官员。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制度之一。
直到清朝末年,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二、科举考试的种类和内容在科举制度中,有两种主要的考试,分别是乡试和会试。
乡试是在县级范围内举行的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文笔。
会试是乡试的补充,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应试者的答卷来决定能否进入最后一轮的殿试。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环,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察应试者的才干和见识。
三、科举制度对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它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进入官僚体系,从而获得社会地位和声誉。
其次,科举制度也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因为很多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都要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文采和表达能力。
四、科举制度的争议与批评尽管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争议与批评。
一方面,科举制度过于注重功利,往往忽视了人的人格和品质。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造成了一种以功利为导向的文化氛围,让人们过分重视功名利禄,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价值观念。
五、现代教育与科举制度的联系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在清朝末年废除,但是它对现代教育依然有着一定的影响。
现代教育的选拔机制也存在一种类似于科举制度的倾向,人们通过考试的成绩来评价一个人的才能和能力。
同时,科举制度的普及也让现代人思考如何将古代智慧融入到现代教育中,以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结起来,语文高考中的科举制度知识点主要涉及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考试的种类和内容、科举制度对文化的影响、争议与批评以及与现代教育的联系等方面。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古代文化常识
可编写可更正高中文言文中重要的文化知识(2)一、称呼编写1、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或长辈或有声威的人命名,姓与名联合起来就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定。
但祖先特别是读书人或有声威有影响力的人,一般不直呼其名,由于直呼某人的姓名是不礼貌的行为。
但在下边几种状况下,则可直呼其名:①给某人作传时,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传记》②自称时,如:否则,籍何以致此。
《鸿门宴》③表示对某人小瞧或鄙视时。
2、字。
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辈给取的。
古代男子一般在20 岁行冠礼,女子一般在15 岁行笄礼。
成人后,称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敬爱。
3、号号又叫别名、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差别是:前者由父亲或长辈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感情;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4、谥号古代贵爵将相、高级官吏、有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喊谥号。
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一般由朝廷赏赐。
5、谦称—称自己人物身份谦称国君寡人朕贵爵孤一般人仆不才愚鄙人敝人妇女妾指自己家人加“家”“舍”各年纪段称号序称号年纪序称号年纪号号1襁褓不满周岁10弱冠男子二十岁2黄口婴儿11而立之年三十岁3孩提二三岁12不惑之年四十岁11可编写可更正4始龀七八岁13知天数之年五十岁5垂髫幼年14耳顺(花甲)六十岁6总髻幼年童年15古稀之年七十岁总角7总发童年少年16耄耋之年八九十岁束发8豆蔻年女子十三四岁17期颐之年百岁华9及笄之十五岁(为成年)年二、纪年纪时1、古代纪年方法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挨次相当,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如甲午战争,辛丑合约等。
2、纪时法祖先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此刻的两小时。
从 23 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配子,挨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日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教育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第进士,指考中进士。
"进士"是科举时代对殿试考取之人的称谓。
()2.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3.甲科,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明清后通称进士为甲科。
()4.进士,古代官名。
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目。
明清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答:“进士”不是官名,开始是一种考试科目,明清时期则是对通过了殿试的人的称呼。
5.出阁,即出阁读书,皇太子出阁造明朝培养太子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出阁有隆重的讲学仪式。
()6.乡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
()答: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
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闱”。
7.诸生,古代经过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里面“诸生”即为此意。
()答: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生员有增生、附生、癝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8.秀才,汉代为了选拔人才,有察举制度,考察和推举人才。
秀才自汉代成立以来又称茂才,秀才就是文才优秀的意思。
()答:“秀才”改为“茂才”是为了避东汉光武帝讳,所以是东汉光武帝时改的。
9.“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
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10.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11.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12.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能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通称为进士。
()13.举茂才,即推举为秀才。
茂者,美也,茂才者,有美才之人也。
西汉时,举茂才只是特举而非常科。
东汉光武帝下诏茂才由特举变成了岁举常科,成为了仅次于孝廉的一种察举科目。
()14.“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
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15.童子,指童子科考试。
童子科是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汉代已有,始以荐举为主,后增加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书生才称童生。
()答:根据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16.在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乡试"不是一个乡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考试;明清时候一般三年一次,在秋天举行。
()17.古代科举制度中,在户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答:殿试是皇帝主持的18."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答: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19.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
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20.“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
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由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21.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2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
()23.“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24.出身,科举考试考中者的身份资格,赐出身指赐给未考中者以相应的身份资格。
()25.“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26.制举,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
()27.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
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28.五经,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从汉代起成为国家科举考试的科目。
()答:扩大范围,“从汉代起成为国家科举考试的科目”的说法错误,汉代没有科举,科举是从隋朝开始的。
29.进士是清代科举的最高功名。
经会试殿试取中后,方能称进士。
()30.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31.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登科源于科举制度,当时的科举考试过后, 通过发科榜,即黄榜,来通知考生是否及第,所以登上科榜即表示录用。
()32.从隋唐至明清,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以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
()答:唐高宗武则天时代,开始最受重视。
33.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
()34.同年:科举时代指同年考中的或是同年龄的人。
()答:“或同年龄的人”不对35.当第:指应当能考中科举。
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功名。
“及第”指科举考中,“落第”“不第”指科举没考中。
()36.“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37.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38.“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可以进授爵位。
科举共分四级:乡试、院试、会试和殿试,每级考中都可金榜题名。
()答:考中进士才称金榜题名。
39.进士甲科:唐宋时进士分甲乙科,明清时期通常称举人为乙科,进士为甲科。
()40.登第,即登科。
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
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41.经义,是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经书中文句为题,让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
()42.诸生,文中指的是在州府学习的学生。
诸生本指众有知识学问之士或在学读书的学生,明清时期指经科举考试考取秀才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43.明经,唐代科举中的一种主要科目。
始于汉武帝时期,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得名。
()44.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答: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45.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为进士。
()46.“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47.“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
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48.古代科举考试,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出身:第三名探花,赐同进士出身。
()答:“进士”分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49.恩科,始于宋代,明、清亦用此制。
清代在于正常科举外,逢皇帝即位或朝廷庆典,特地开科考试,也称“恩科”。
陈步瀛是乾隆年间恩科会试的鼎元。
()答:会试第一名称“会元”。
“鼎元”是殿试第一,即“状元”的别称。
50.进士,是指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
凡殿试应试者谓之举人,中试者称为进士。
及第者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答:殿试应试者称贡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