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读 总述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为读者们提供一份《三国演义》的导读,介绍其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背景,以便读者对这部经典之作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故事背景《三国演义》描绘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东汉末年的动荡局势。
当时,皇权逐渐腐败、权臣专权,社会政治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了东汉帝国的灭亡。
同时,各路豪杰纷纷崛起,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势力对峙的局面,为整个中国汉族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混乱和动荡。
二、主要人物1.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蜀国开国皇帝。
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以仁德和领导能力闻名于世。
他秉持信义,以德服人,与关羽、张飞一起建立了蜀汉势力。
2. 关羽:字云长,刘备的义弟兼生死之交。
他勇猛善战,威震华夏,被誉为武圣。
他忠诚、刚正不阿的性格使他成为了后世爱戴的英雄形象。
3. 张飞:字翼德,刘备义弟,勇冠三军,以豪勇著称。
他粗犷豪放,嗜酒如命,但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军事才能。
4.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
他机智过人、谋略出众,成功建立了魏国,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5. 孙权:字仲谋,东吴开国皇帝。
他继承父亲孙坚的基业,成功建立了吴国,并与刘备、曹操形成鼎立之势。
三、主要情节《三国演义》以一系列精彩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为主线,以刻画人物形象为手法,展现了当时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之间的英勇、智慧和忠诚。
1. 义结金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共同誓言共同抗击腐败的东汉政权。
2. 借东风: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时,孙权派遣周瑜赴荆州借东风以烧毁曹军船只,保卫江东。
3. 千里走单骑:关羽困守樊城时,刘备亲自出使曹操,成功护送关羽归蜀,展现了兄弟之间的坚固情谊。
4.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在赤壁对抗曹操大军,利用火攻成功击退曹军,为三国鼎立打下基础。
5. 三英战吕布:关羽与张飞联手击败著名战将吕布,显示了蜀军的强大实力。
三国演义导读概要
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 在自己手中。 3、表现了怎样的历史观、社会观?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中国古代文学---小说类:
主题: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 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 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 事斗争,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 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 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 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三国演义》是我 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 小说,共120回。
作者:罗贯中,名 本,字贯中,号湖海 散人。元末明初小说 家。
《三国演义》内容梗概
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 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 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 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 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 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每次战役 各有特色,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文 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①刘备摔阿斗:
▪ 赵云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 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 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 脑涂地,不能报也!”
▪ ②刘备携民渡江:
▪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 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 “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 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 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 我,奈何弃之。”
3、张飞,字_翼__德___,使用的兵 器是_丈__八__蛇__矛__ ,被吕布称
为_环__眼__贼_____,为人耿__直__豪__爽__、 勇__武__鲁__莽__。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
这部作品以东汉末年的乱世为背景,以三国鼎立的历史事件为主线,展现了众多英雄豪杰的英勇故事和智谋较量。
《三国演义》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纷呈的剧情,深受人们喜爱,并且被广泛研究和阅读。
本文将以导读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点。
一、背景介绍《三国演义》描绘了东汉末年的乱世,这个时期被称为黄巾起义到曹操死后,各个割据势力之间争夺天下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乱世之中,英雄辈出,各种斗争、冲突和战乱层出不穷,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动荡。
对于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人物介绍《三国演义》中涵盖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了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刘备、关羽和张飞,以及曹操、孙权、刘备的谋士诸葛亮。
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故事,他们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精彩的对决和智斗。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分析他们的行为和决策,更加深入地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三、故事内容《三国演义》通过描绘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各个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来展开故事。
从众多战役、政治阴谋到个人恩怨,故事情节丰富多样。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当属赤壁之战,曹操在这场战役中遭遇了重大失败,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
此外,还有刘备入川、孙权称帝等精彩情节。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英雄豪杰的智勇和胆识,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社会的变迁。
四、创作特点《三国演义》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经典之作。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形象,他们是作者虚构的,但又具备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其次,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白和辞藻华丽的文辞,使得故事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此外,《三国演义》中还穿插着许多的诗词和典故,增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纷呈的剧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专题2010-12-29 21:01《三国演义》专题【内容概要】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
连年混战,弱肉强食。
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
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
曹操死后,曹匹称帝。
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
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200多次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刘备:性格特点——宽仁爱民、知人善任、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
关羽:性格特点——“义绝”形象,忠义、勇武、高傲、刚愎自用。
张飞:性格特点——粗豪爽直、勇猛、粗中有细。
诸葛亮:性格特点——“智绝”形象,竭忠尽智、小心谨慎、鞠躬尽瘁。
曹操:性格特点——“奸绝”形象,奸诈狠毒、胆智超人、有雄才大略。
【题目示例】1.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罗贯中《三国演义》导读
罗贯中《三国演义》导读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
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
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
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
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
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
“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二、主题对这部小说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三国演义》导读
主要人物介绍
刘备
仁德之君,聚义军领 袖,蜀国的创立者和 传奇英雄。
曹操
权谋之主,魏国的奠 基者,善于发挥智慧, 采取多种手段维持统 治。
孙权
东吴的建立者,与刘 备、曹操等人之间展 开了一系列政治和武 力斗争。
诸葛亮
智谋之士,蜀国丞相, 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 为刘备提供支持。
故事大纲及章节结构
1 割席断交
流传与影响
自问世以来,《三国演义》深受欢迎,不仅影响了文学创作,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
作者介绍及作品背景
1 罗贯中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广泛阅读历史典籍并创作了多部重 要文学作品。
2 作品背景
《三国演义》写作时期正值明朝末年,受到乱世动荡的影响,揭示政治腐败、战争混乱 的现实。
黄巾起义、桃园三结义、七进七出曹营等章节概要。
2 三国鼎立
宴桃园、东吴讨伐黄祖、刘备草船借箭等章节概要。
3 火烧博望坡
赤壁之战、单骑救主、赵云七进七出等章节概要。
著名情节与描写
1
三顾茅庐
诸葛亮连续三次上山拜访刘备,最终说
过五关斩六将
2
服刘备任命他为丞相。
关羽为了救刘备而闯五关斩六将,展现
了他的勇猛和武艺。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之一,描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战 争与政治斗争。本导读将带您深入了解这部经典之作的概述、作者背景、故 事大纲、重要人物及意义等。
《三国演义》概述
历史与虚构
《三国演义》以历史为背景,融入了虚构元素,充满战争、智谋和英雄主义。
文学价值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人性揭示。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导读导读: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为背景,展现了各类英雄人物的兴衰起落、家族恩怨、权力斗争等内容。
本导读将按照背景介绍、主要人物、故事梗概和文化意义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背景介绍: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乱频繁的历史时期为背景。
自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80年西晋建立,历经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
这个时期诸侯割据、争权夺利是主旋律,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背景。
主要人物:1. 诸葛亮:又称卧龙,他是刘备的重要谋士,智勇双全,为统一天下努力奋斗。
2. 刘备:刘备乃汉室宗亲,刘备始终胸怀天下,是忠诚、仁义的代表人物。
3. 关羽:刘备的亲信将领,义薄云天,威震华夏,忠诚正直,被各方景仰。
4. 张飞:刘备的另一位将领,勇猛果敢,全力保护刘备,充满激情与朝气。
5.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权臣,具有出色的智谋和军事统帅能力,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统一天下的理想。
故事梗概:故事开始于184年,当时朝廷的统治已经开始动荡不安。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义兄弟纷纷闯荡天下,展开漫漫征途。
他们先后加入了沮授、诸葛亮等人,决心推翻曹操的统治。
曹操与刘备多次交锋,场面激战不断,双方你来我往。
这期间,刘备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忠实拥护者,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在故事的进程中,刘备被尊为皇帝,建立了蜀汉。
关羽不幸被敌人俘虏,被曹操所杀。
张飞的英勇受到了各方的赞赏,但他却在一次战斗中被杀。
丞相军师诸葛亮利用智谋辅佐刘备,多次取得战斗的胜利,但是未能最终统一天下。
最终,刘备在病中传位给儿子刘禅,而后世被称为刘备亲信的五虎上将也相继离世。
三国演义的文化意义:1.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具有历史背景的小说,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了丰富的历史人物形象,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2. 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战争策略、政治斗争、人性与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历史上真实的社会现象和人民生活。
3.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这些形象成为中国文化中代表忠诚、仁义、智慧等价值观的象征。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描写了东汉灵帝到晋武帝近一百年间发生的事件,着重写了魏、蜀、吴三国的政治军事斗争。
全书将蜀汉置于主导地位,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中心人物,以刘备和曹操的矛盾斗争为情节发展的主线,体现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书中展现了一个个刀光剑影的激战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写得波澜起伏、气势恢宏,读来惊心动魄。
在这些战事中,作者用浅显的语言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曹操、诸葛亮、关羽的形象尤为出色:曹操是个能臣兼奸雄的双重形象;诸葛亮是贤相的典型,也是军事、政治智慧的化身;关羽是忠义的象征。
“三绝”之外,张飞的勇猛鲁莽,赵云的冷静忠诚,刘备的仁慈忠厚,孙权的优柔寡断,司马懿的老奸巨猾,吕布的见利忘义,让人掩卷难忘。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一、名著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故事梗概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那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虽然沦落下层,以贩麻鞋、织席为业,但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只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以卖酒杀猪为业,并在本地有一所庄子。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一道去投了刘焉。
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琢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
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刘关张与朱俊、孙坚进攻黄巾,大胜。
朱俊、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
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到任四月,督邮来县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
而督邮却非常傲慢,开始时痛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接着,见刘备无礼物奉送,就捏造“县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
张飞知道实情后,大怒,骑马来到馆驿,挣督邮头发揪住,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文档将提供一份详细的《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包括每个章节的详细内容。
第一章第一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救阿斗本章介绍了三国时期的背景,以及袁绍与公孙瓒的磐河之战,孙坚跨江救刘备的故事。
第二章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本章主要讲述了张飞怒鞭督邮,以及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义的故事。
第三章第三回许都许昌变曹操称帝,吕布三顾茅庐诸葛亮本章主要介绍了曹操称帝的经过,以及吕布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的故事。
第四章第四回曹贵人宴长坂桥,大战张壮会神仙本章讲述了曹操宴请贵人于长坂桥,关羽大战张壮以救贵人的故事。
第五章第五回吕洞宾千里走长坂,又破张郃计提兵本章讲述了吕洞宾千里走长坂的壮举,以及曹操亲自出战了张郃的计谋。
第六章第六回祭祀神明飞升兮,轻身出世斩华雄本章讲述了张飞在祭祀神明之时举起丈八蛇矛斩杀了华雄的故事。
第七章第七回关云长单刀赴会,刘玄德三顾草庐本章讲述了关羽单刀赴会的壮举,以及刘备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的故事。
第八章第八回曹操大宴铜雀台,白发渔樵耐世贤本章讲述了曹操在铜雀台上的豪华宴会,以及老渔父白发渔樵却能坚守正道的故事。
附件:________本文档涉及附件,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人员索取。
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诸葛亮:________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智慧的化身。
2.长坂桥:________位于长坂镇,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单刀赴会的地点。
附件:________本文档涉及附件,请联系相关人员索取。
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诸葛亮:________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智慧的化身。
2.长坂桥:________位于长坂镇,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单刀赴会的地点。
文言文阅读之三国演义导读
文言文阅读之三国演义导读文言文阅读之《三国演义》导读《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小说。
它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各个势力之间的权谋斗争、英勇战斗和复杂纷争。
本文将以导读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三国演义》的梗概、主要人物和脉络,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这部伟大的文言文经典。
第一章:汉末之乱汉灵帝时期,朝政腐败,权臣为奸,导致天下大乱。
诸侯刘备、曹操和孙权因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开始抗争。
刘备,字玄德,是个志向远大且正直的人。
他以仁义为准则,集结了一群忠诚的部下,开始了他的抗曹之旅。
曹操,字孟德,才智过人,精通兵法。
他一方面铲除了反汉势力,一方面也盘踞北方,势力逐渐壮大。
孙权,字仲谋,精明能干,善于利用外交手段。
他统治江南地区,并与刘备、曹操展开了一系列较量。
第二章:英雄辈出《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有各自的特点和故事,以及各种复杂的关系。
其中包括了刘备的忠臣关羽,以及他的智者军师诸葛亮;曹操麾下的奸臣司马懿,以及被曹操深爱的美人甄氏;孙权的得力将领周瑜,以及他与诸葛亮的多次对决。
这些人物通过恩怨情仇交织在一起,共同演绎了当时三国形势的复杂和变化。
第三章:权谋斗争《三国演义》以其复杂的权谋斗争而著称。
曹操和刘备、孙权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
曹操利用智谋,一度势力遍布华北,并成为北方的霸主。
刘备则以仁义为准则,通过争取各路人才的支持并利用诸葛亮的智慧,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
蜀汉、曹魏、东吴三方争斗不断,各自领袖之间的智谋和战略部署让人叹为观止。
他们通过谋略、智慧和战争手段为自己的利益展开殊死搏斗。
第四章:英勇战斗《三国演义》中的战斗场景生动而激烈。
刘备和孙权联手抵抗曹操的北伐;关羽在长坂坡与曹操军队激战,然而最终被曹操击败;赤壁之战是整个故事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刘备和孙权联合诸葛亮,以火攻战胜了曹操。
在这些战斗中,人物的个性和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
刘备的仁义、关羽的勇敢、曹操的谋略以及各个将领之间的智慧较量,使这些战斗成为了文言文中的亮点之一。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之间的斗争,展现了各种英雄豪杰的形象,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一、第一章:英雄起义本章主要描写了黄巾起义的发生和张角、张宝、张梁等黄巾军首领的兴起,以及袁绍、袁术等豪杰的加入。
1.1 黄巾起义爆发1.2 张角等黄巾军首领的兴起1.3 袁绍、袁术等豪杰的加入二、第二章:官渡之战本章主要讲述了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战役,以及曹操的智谋和军事才能在战斗中的发挥。
2.1 曹操与袁绍的军事对峙2.2 曹操的智谋和谋略2.3 官渡之战的经过与结果三、第三章:赤壁之战本章重点描述了曹操与刘备、孙权联合对抗的赤壁之战,以及周瑜、诸葛亮等人的妙计与英勇表现。
3.1 曹操的南征与东征3.2 刘备、孙权的联盟3.3 赤壁之战的筹备与发展3.4 周瑜和诸葛亮的智谋与谋略3.5 赤壁之战的结果与影响四、第四章:三国鼎立本章主要描述了曹操与刘备、孙权的多次军事对峙和争夺,以及各方势力的兴衰与发展。
4.1 刘备与曹操的战争对抗4.2 孙权与曹操的南征与北征4.3 各方势力的兴衰与发展附件:1:地图:三国时期的地理分布图2:人物关系图: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图3:其他相关资料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叛乱罪:指一方与国家决裂,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被认定为叛国行为的罪名。
2:谋反罪:指策划筹划反抗统治政权的行为,被判定为谋反的罪名。
3:君臣之义:指君主与臣下之间的互动关系,互相忠诚、互相尊重的道德要求。
三国演义导读(1-40回)
• 5、战宛城:曹操收降张绣,屯兵宛城,因为骄慢 荒淫,失去了人心,被张绣夜袭击败,折了大将典 韦,死了长子曹昂,逃回许都。不久,他联合了刘 备、吕布、孙策,进攻袁术,占领寿春,移兵再征 张绣。张绣用谋士贾诩的计策,联络刘表的人马, 再破曹操。曹操屡战不胜,又得到袁绍进兵许都的 消息,慌忙退回许都去了。 • 6、简述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淹下邳,吕布恃有 赤免马,沉溺酒色不出战。布部下起离心,盗赤兔 马献操,插白旗欲献东门。曹军攻城,吕布迎敌, 少憩门楼之时却被叛将生擒。操在白门楼上处置吕 布。吕布盼刘备相助,并愿辅操定天下。曹问备何 如,备提董卓之事,吕布怒骂备无信。操下令将吕 布缢死,割首示众。(128字)
• 5、战官渡:(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
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袁绍率七十万大军进驻官 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 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 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夜袭乌巢。袁绍只派 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 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 投降曹操。(128)。
• 2、请简述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的故 事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 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吩 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不 料曹操听闻磨刀声竟怀疑吕伯奢家人 要杀自己,遂将其一家八口杀害,随 后在途中又逢买酒而归的吕伯奢,为 绝后患,趁其不备,挥剑杀之灭口, 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 人负我!”
• 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 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 县县尉。不久,督邮前来巡查。刘 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 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 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 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 几根柳条。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 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三国演义》导读_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导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
“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
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
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
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
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
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
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
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
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
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
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
“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
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⑩杨修:曹操手下主薄。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名本,字贯中。
杭州人,祖籍太原。
《三国演义》导读
吕布 ⒔辕门射戟:_____________ 关羽 ⒕义释华容道:___________ 赵云 ⒖单骑救主:_____________ 张飞 ⒗义释严颜:_____________ 张飞 ⒘智取瓦口隘:___________
夏侯惇 ⒙拔箭啖睛:______________ 诸葛亮 ⒚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 关羽 ⒛挂印封金:______________ 陆逊 21.火烧连营七百里:________
刘备、关羽、张飞 ⒈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 张飞 ⒉怒鞭督邮:______________ 关羽 ⒊千里走单骑:___________ 关羽 ⒋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___ 刘备 ⒌跃马过檀溪:____________ 诸葛亮 ⒍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
周瑜 蒋干 ⒎群英会:_________________ 庞统 ⒏巧授连环计:_____________ 诸葛亮 ⒐三气周瑜:_______________ 曹操 ⒑割须弃袍: ______________ 诸葛亮 ⒒七擒孟获: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 ⒓木牛流马:_______________
《三 国 演 义》简介
《三 国 演 义》 是 中 国 第 一 部 长 篇 历 史 小 说。 它 成 书 于 元 末 明 初, 是 由 作 家 罗 贯 中 根 据 民 间 传 说 和 说 唱 故 事, 吸 取《 三 国 志》 等 历 史 资 料, 编 写 而 成 的。 这 部 小 说 最 早 的 刊 本 叫《三 国 志 通 俗 演 义》, 二 十 四 卷, 二 百 四 十 则。 后 来, 明 末 李 卓 吾 和 清 初 毛 宗 岗 又 对 它 进 行 整 理、 加 工, 才 成 为 今 天 我 们 看 到 的 一 百 二 十 回 本。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导读《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
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
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
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
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
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
小说描述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
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做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
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
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
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
各类人物具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
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三国演义》导读
1、《三国演义》导读一、导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故事梗概: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那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虽然沦落下层,以贩麻鞋、织席为业,但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只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以卖酒杀猪为业,并在本地有一所庄子。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一道去投了刘焉。
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琢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
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刘关张与朱俊、孙坚进攻黄巾,大胜。
朱俊、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
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到任四月,督邮来县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
而督邮却非常傲慢,开始时痛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接着,见刘备无礼物奉送,就捏造“县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
张飞知道实情后,大怒,骑马来到馆驿,挣督邮头发揪住,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赤壁之战。(34——50回)主要展示魏 吴之争。是一场改写历史的重要战争,也是《三 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战争。主写吴。 • 曹军压境。似乎是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没有悬念的战争。 • 三顾茅庐。刘备的领导班子才组建完成,在隆中 对策,讨论建国大计。 • 巧借荆州 • 刘吴联盟:舌战群儒、义激周瑜、定计火攻、蒋 干中计、献苦肉计。 • 赤壁鏖战
• (三)三分天下(51——104回)。以蜀为主线,诸葛 亮为主体,夹写魏吴两国。 • 蜀国的创建。从无到有,由弱而强。 • 拓疆建蜀:借荆州、攻西川、取汉中,称汉中王。 • 蜀国由强而弱。 • 失荆州 • 彝陵之战;白帝城托孤 • 孔明活动。 • 安居平五路。 • 七擒孟获 • 六出祁山 • 九伐中原 • 写出了孔明无力回天的困境,多次出征,寸土为得,最 后病死沙场,完善的只是个人的人格、道德。 • (四)三国归晋(105——120回)。完成了一次历史 循环。
《三国演义》导读资料
• (一)从黄巾起义(群雄纷争)到曹操平定北方。(一至三十三 回)主写曹。两次机会给了各路英雄豪杰起事的理由。一次是黄 巾起义,一次是董卓造反。平息之后,各路诸侯相互拼杀。 • 1、魏、吴、蜀三家初起(1——2回)。 • 以黄巾起义为引子,引出各路英豪。 • 其一,桃园三结义,刘关张聚事, • 其二,曹、孙坚起事。 • 2、各路诸侯讨伐董卓(3——9回)。 • 其一,董卓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何进引狼入室,招董卓) • 其二,各路诸侯讨卓,卓火烧洛阳。 • 其三,王司徒用连环计,借吕布之手除卓。 • 3、诸侯混战、曹定北方(10——33回)。 • 其一,曹操挟持献帝,迁都许昌,破袁术、败袁绍、平定北方。 • 其二,孙坚死,孙策投奔袁术,借兵下江南统一江东,建立吴国。 • 其三,刘备是流亡政治家。事曹、投袁绍、奔刘辟、依刘表,四 处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