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

合集下载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声源振动产生。

-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

二、声音的基本特征
- 高低: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 强弱:声音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大小有关。

- 长短:音调的长短由音符决定,而音符的“长短”由音符的记号决定。

- 音色: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同一音高的声音是不同的。

三、共鸣与共振
- 共鸣:对特定频率的声音,某些物质会发生共振现象,增强声音的音量和音质。

- 共振:当声源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时,物体
会因共振而发生振动。

四、音的组成
- 声部:听觉上能分辨为一个旋律线的声部。

- 和音:指三个或以上的音同时发声的音乐形式。

- 和弦:指三个或以上的音按照特定的关系同时发声,形成的
音乐组合。

五、音的符号表示方法
- 乐谱:用曲谱记号表示音符等符号,来表达音乐声音的学科。

以上为本文档对于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总结,仅
供参考。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2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2

声现象知识点1.1声音的产生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停止, 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2.真空不能传声;注太空中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 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低于20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 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 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 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三、回声1.听见回声的条件: 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 距障碍物至少17m2.回声的利用: 测量距离(车到山, 海深, 冰川到船的距离);声音传播路程: S=v*t, 距离L= S /2(由题的条件判断是否除以2)3.百米赛跑时, 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4、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 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 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可由此判断声源的方向(听见立体声);1.2.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或说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通常说的声音的粗细。

决定因素是频率, 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单位是赫兹Hz)2.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通常指声音的大小。

决定因素: (1)振幅: 物体振幅越大, 响度越强(大);(2)与声源的距离:听者距发声体越远, 响度越弱(小);3、音色: (1)不同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 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靠音色)注意: 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 彼此独立;二、超声波和次声波20Hz~20000Hz, 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1、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 大象靠次声波交流, 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要产生次声波;三、乐音和乐器1.打击乐器: 鼓皮绷得越紧, 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打击力量越大,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第2章 声现象(图片版) (共80张PPT)

第2章 声现象(图片版) (共80张PPT)

A.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340 m/s C.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
5. (2016· 黄石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 确的是 ( )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 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 继续创作的
解析: 本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 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 体中传播, A 正确;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 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B 错误;声音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 C 错误;振动产生的声音可能不在 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 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D 错误. 答案: A
【答案】A
2.(2016·黑龙江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的是( ) 【导学号 73240011】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蝙蝠是靠发 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 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A 不符合题意;倒车雷达是靠 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 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B 不符合题意;利用 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 不符合题意;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讲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 的物体都在 振动 ,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在 真空 中不能 传播. 一切气体、 液体、 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 介 质 .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

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总结

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总结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这种振动有的能看见,如敲鼓时鼓面的振动、人说话时声带的振动……;有的看不见,如敲桌子时桌面的振动。

这时可以用一些泡沫塑料等轻小物体放在上面,敲桌子时泡沫塑料在不停的跳动,说明桌子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在这些介质中固体传播声音最快(如古代打仗时士兵趴在地上听远传是不是有人过来啦),气体传播声音最慢。

3、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4、声音的传播速度除了和介质的种类有关之外,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取340m/s。

·5、回声产生的条件是距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在教室里唱歌是距离小于17m,使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所以感觉声音更加响亮,在旷野中没有回声所以感觉声音比较小。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2、声音的音调和物体振动的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属于声调的例子有(1)、男高音、女低音,(2)、调音师调音(调节弦的松紧),(3)、暖壶灌水时声音的变化,(4)、男生声音低沉,女同学声音尖细。

3、声音的响度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此外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属于响度的例子有(1)、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震耳欲聋,(2)、调节电器的音量大小,(3)、扩音器,(4)、4、声音的音色和物体的结构有关,物体不变,音色不变。

和音色有关的例子有(1)、闻其声知其人,(2)、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3)、敲西瓜看西瓜是否熟了;敲击花盆,看是否有裂缝(4)、听诊器5、人能听见的声音是20 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比如大象发出的声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都会发出次声波。

高于20000 Hz的叫超声波,比如海豚音,蝙蝠发出的声音,倒车雷达。

第三节声的利用1、。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例题精讲+学生自测+复习要点+课后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例题精讲+学生自测+复习要点+课后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生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速:(1)影响因素: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

(2)15℃时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时340m/s 。

(3)一般地,固v >液v >气v3.回声定义:人们把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产生原因:声音的反射。

辨别出回升的条件: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

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比原声更强。

回声的利用:回升测距。

测量原理:s=21声v t ,其中t 为发声到收到回声的时间,声v 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人耳怎样听到的声音外界发出的声音传到耳道中后,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例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其根本原因是( )A .手掌使鼓面停止了振动B .手掌吸收了声音C .手掌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 .手掌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例2.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够用声音进行交流的原因是( )A .月球上噪声很大B .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C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D .月球上温度太低例3.小亮看到礼花绽放2s 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 ,若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礼花爆炸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 )A .1kmB .680mC .1×910mD .1×910km 例4.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

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A .空气、水、铁管B .水、空气、铁管C .水、铁管、空气D .铁管、水、空气例5.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D .是一种条件反射例6.小刘同学看完影片《流浪地球》后,发现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这些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响度B .降低音调C .减少回声D 小明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 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例7.传播的速度是340m/s ),则小明距山崖( )A.1020 m B.2040m C.340 m D.510 m.通风换气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第二章声现象讲解

第二章声现象讲解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讲解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5、发声体就是声源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知识应用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 声的回音B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 钟还在振动D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2、太阳上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A 太阳离我们太远了B 真空不能传声C 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在一装满水而又足够长的铁管一端敲一下,将耳朵贴在管子另一端的人听到声音的情况是()A 一次声音,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B 两次声音,声音是从空气空传来的C 三次声音,先听到从水传来的声音D 三次声音,先听到从铁管中传来的声音4、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时,先用锣槌敲击锣面发声,然后用手按住锣面,锣声一会就消失了,锣声消失的原因是()A 手挡住了锣发出的声音B 手使锣面振动加快C 手使锣面振动停止D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5、人在闭上双眼时,仍能准确地判断出声源的方位,这是利用()A 回声效应B 双耳效应C 骨传导D 声音立体效应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4.00s,当时气温是150C,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A 14.29sB 14.00sC 13.71sD 无法确定9、用左手握住一支铅笔,放在眼前约10cm处,用另一只铅笔敲击它,然后把左手中的铅笔用牙齿咬住,再用另一只铅笔敲击它,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人听到的敲击声,声音较大的是()A 用左手握住B 用牙齿咬住时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11、声波生命探测仪是一种救援装备.它能灵敏地接收到物体_________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1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外太空中宇航员需要借助无线电来交谈.这说明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13、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直接谈话,是因为真空________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4、“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5、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__________能传声;“土电话”表明__________能传声.16、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__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17、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铁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空气中声速340m/s,测得两次响声相隔0.466s。

第二章 声现象 笔记

第二章 声现象  笔记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①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
②真空罩中的闹钟
理想实验
现象:闹钟声逐渐减弱最后 消失 表明:声音的传播须要介 质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4、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同温度,一般v固>v液>v气
• 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回声与原声之间的间隔至少0.1s才能听到回 声 不同介质传声效果不同
二 声音的特征
1.音调:声音的高低和大小 影响音调的因素:频率: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 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物体离开静止位置的最 大距离。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乐音:优美的,令人心情舒畅 的声音,发声体做有规则振 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和乐 音
噪音: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发声体做 无规则振动
2.控制噪声的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摩托 车消音器。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道路旁 种树,隔音板。③在人耳处减弱:带耳罩
பைடு நூலகம்
3.音色:波的形状代表音色。与材料和结构 有关 4.声音:1)人耳感知声音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2)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H在的声 音;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蝙蝠,利用声呐探测 海深 2.声音能传递能量: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3.声呐:远离:根据回声定位 • 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不变,能量 减小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声现象则是对声音的一种科学研究和描述。

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声现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当物体振动时,空气分子也会随之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当声波达到人的耳朵时,人就能够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基本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频率高的声波对应高音调,频率低的声波对应低音调。

音量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的声波对应大音量,振幅小的声波对应小音量。

音色是指不同乐器和声源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点。

2.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在同一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3. 声音的强度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携带能量的大小,与声波的振幅和传播距离有关。

三、声音的测量我们通常使用分贝(dB)来测量声音的强度。

分贝是一种相对单位,用来比较两个声音强度的大小。

分贝的计算公式为:L = 10log(I/I0),其中L表示声音的强度,I表示声音的强度,I0表示参考强度。

四、共振和声音的放大共振是指当声波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发生共振现象,使声音得到放大。

共振现象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技术应用,如音乐乐器的共鸣和声学共振。

五、声音的吸收和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和介质,这些障碍物和介质会导致声音的吸收和衰减。

声音的吸收和衰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如密度、厚度和材质等。

六、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声源和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听到的声音频率会发生变化。

当声源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会变高,当声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会变低。

七、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声音可以用于通信、音乐、语言交流、声纳等方面。

七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二章声现象

七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二章声现象

实验2 :用一把尺,想办法使其发声,然后观察尺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 描述现象。当尺停止振动时,观察还能否听到声音?
说话时 声带 在振动 敲鼓时 鼓面 在振动 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 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考点三: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回声
典型例题 3
D 6. 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迁移训练 3 7.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 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温__度___有关;依据是:_声__音__在__5_℃__、__1_5_℃__、__2_0_℃__的__水__中__传_播__的__速__度__不_同__.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向远处传播。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到达人耳后,又怎样让大脑感知?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1.声速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路程 声速 =
时间
米/秒(m/s)
米(m) 秒(s)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
典型例题 2
C 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流水的“哗哗”声
迁移训练 2

第二章: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定义: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源:指正在发声的物体。

注意: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液、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如: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

②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见。

如:超声波、次声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空气越稀薄,传声效果越差。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2)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人耳的构成: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5)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6)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7)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3.声速(1)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2)影响因素: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种类有关,与声音大小无关。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真空不能传声)。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 20000 HZ。

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

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广、窄)。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的声现象知识点,超详细的内
容如下:
1. 声是一种机械波:
- 声是一种通过物质传播的机械波,需要媒质的存在才能传播。

- 声波的速度取决于媒质的性质,一般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速
度约为340米/秒。

2. 声的特性:
- 高低音的区分:声音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 响度的区分:声音的响度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的声音
听起来较响亮。

- 音色的区分:不同声源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音色由
声波的波形决定。

3.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振动的对象可以是弹性体也可以是流体。

- 声音通过物质中的分子间的振动传播,当一个分子振动时,会传递给相邻的分子,从而形成机械波。

-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

4. 声的应用和保护:
- 声波在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话、无线电等设备使用声波进行信息传输。

- 听觉器官的工作原理与声波的接收有关,人类和动物能够通过听觉感知周围的声音。

- 长时间暴露在高响度的声音中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应注意保护听力。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超详细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二章声现象是八年级物理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总结: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

-声音的振动源可以是弹簧、弦、膜等。

-声音的大小与振动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慢。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3.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动数、声强和音调等特性。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振动数是指声音波动的次数,单位是圈。

-声强是指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dB)。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发声、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发声过程是指声音的产生过程,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传播过程是指声音从振动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过程,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

-接收过程是指声音到达接收者的过程,接收者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引起耳膜振动,再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5.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

-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折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密度的变化,使声波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吸收是指声波能量被障碍物吸收而无法传播的现象。

6.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可以通过声强来表示。

-声音的音量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与声音强度有关。

-声音的音量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来改变。

7.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振动次数,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频率来改变。

02 第二章 声现象

02 第二章 声现象

的时间 t 1.5s 0.75s
2 根据速度公式
v
s
t
s=vt=340 m/s×0.75 s=255 m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音调
RJ八上P32图2.2-1演示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__频__率__ 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 __音__调___,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 低。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如果一个物体在1 s的时间内振动100 次,它的频率就是_1_0_0_H__z_。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RJ八上P34图 小资料
第二章 声现象 响度
返回目录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__响__度___。 物理学中用__振__幅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__越__大___。
RJ八上P34图2.2-3演示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音色
声音还有一个特性为音色。不同发声体的__材__料__、_结__构___不同,发出 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返回目录
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 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2.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物体振动的频率。 n=700次, t=2s f n 700次 350Hz
t 2s 因为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该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声音以_波___的形式传播着, 我们把它叫做__声__波___.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RJ八上P29图2.1-7 想想 做做 桌子能否传声?
如图所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 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 朵贴在桌面上却可以听到敲击声,说明 _固__体__(_桌__子__) 能够传声,如果增大敲击的 力度,则声音的__响__度___(选填“响度”“音 调”或“音色”)将会变化.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或展示生活中的声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2.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声音的应用,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4. 归纳总结:对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和结论。5. 巩固练习:通过习题或实验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橡皮筋、音齿轮、尺子、纸筒、橡皮膜、蜡烛等。2. 多媒体课件:包含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应用及噪声控制的动画、图片和视频。3. 教案和导学案:准备详细的教案和导学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3. 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认识噪声难点:1. 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2.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3. 减弱噪声的途径和采取控制噪声的措施
教学方法
1.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声音的应用和噪声的危害及控制。3.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声现象,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声现象和实验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章节
第二章 声现象
主要教学内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3. 声的利用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 理解并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3. 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以及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 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知道噪声的来源、危害及减弱噪声的途径。5.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要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2022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归纳(带目录)

2022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归纳(带目录)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目录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用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它的单位是。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HZ~ HZ。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考点分析及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考点分析及练习(附答案)
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故A、
B错误;往瓶中吹气时也会听到声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音,这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故C正确,D错误。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图1-1
物理
声音的品质
①发声体的 大 ,振幅越
大,响度越 远近 ;
②距发声体的 大 , 距离
越近,响度越 频率 。
发声体的材料、形状、
结构等
物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①女高音、男低音中的
“高”“低”;Biblioteka ②音乐课上所教的音符;生活
③声音越尖、越细,音调越高;
实例
④弦乐器的弦绷得越紧,音调
越高;
⑤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图1-3
物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

变式1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F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声音的音色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C.声控开关是通过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D.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解: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

t= =
6000m
1500m/s
=4 s,
则收到回声的时间为 t'=2t=2×4 s=8 s。
物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归纳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是()A.敲鼓时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B.扬声器发生时也发现小纸屑在喇叭面上跳动C.将发生的音叉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激起水D.金鱼缸中的金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中变大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A.向暖瓶灌水发声 B. 敲钟发声 C.吹箫发声 D. 吹笛子发声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归纳总结: 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练习: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A. 我们可以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溪边听到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 B.水C.酒精D.钢管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1)确定发声体位置;(2)判断发声体如何振动; 3)判断有无传播介质;5.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的泡沫小球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将声波传给了左边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响,小球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6.阅读教材P15“小资料”获取以下信息:1.将表中的介质分类,发现可分为、、类。

2.观察不同介质后声速对应数据,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气体中最(软木除外)3.当空气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也不同。

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m/s。

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和有关。

【巩固练习】(每题2分,共计20分)1、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

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

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 ( )A.240m ;B.480m ;C.680m ;D.1020m.2、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

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车铃就不会振动C.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神舟七号”的宇航员走出太空舱,在舱外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5、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幕,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

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大声呼救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6、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水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变化7、吹笛子时,人听到美妙的笛声是由于: ( )A、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B、竹笛的振动产生了声音;C、人声带的振动产生了声音;D、竹笛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了声音.8、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B.大钟在继续振动;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9、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注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当乙同学用力敲击一次水管的另一端时,甲同学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 )A.一次;B.二次;C.三次;D.以上都有可能10、风吹树叶沙沙响,此时的发声体是: ( ) A.风;B.空气;C.树叶;D.以上都是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课堂学习:一、乐音与噪声使人感到愉悦的声音,叫,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叫做。

二、声音的高低------音调1、活动1:按图2-17所示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完成下面的填空。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的振动越(填“快”或“慢”),钢尺发出的声音越(填“高”或“低”)。

2、在物理学中,叫做音调。

3、声源叫频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 ,符号是。

4、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

三、用波形比较频率1、观察图2-18,完成下列填空: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的波形,波的个数较少,表示甲音叉振动次数少,发出的声音频率,音调;乙音叉的波形,波的个数较多,表示乙音叉振动次数多,发出的声音频率,音调。

2、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

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3、不同的人的音调一般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的音调也会有变化。

一般来说,儿童的音调比成年人,女孩的音调比男孩。

四、弦乐器的音调1、活动2: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

2、弦乐器上为什么要安装几根粗细不同的弦?3、二胡或小提琴等弦乐器在演奏时,是如何调节弦的长短从而改变音调的?又是如何调节弦的松紧的?检测与反馈:1、声音的音调决定于()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B、发声物体不同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2、欲改变二胡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改变弦的粗细B、改变弦的长短C、改变弦的松紧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3、振动的快慢用什么表示?单位是什么?4、有经验的养蜂人能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来判断它是正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归来,他是如何判断的?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雨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对此他提出了各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材料,规格如下:编号材料长度l/cm 横截面积s/mm2A 金属丝60 0.76B 金属丝60 0.89C 金属丝80 0.76D 尼龙丝60 0.76(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和的琴弦进行研究;(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和的琴弦进行研究;(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编号为和的琴弦进行研究;第三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课堂学习:一、声音的强弱-----响度1、物理学中,把叫做响度,响度俗称或声量。

2、在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3、活动1:在放音机的喇叭上撒些泡沫塑料小颗粒,用较小的音量播放音乐,观察到泡沫塑料小颗粒的跳动幅度(填“大”或“小”);再用较大的音量播放音乐,观察到泡沫塑料小颗粒的跳动幅度(填“大”或“小”)。

由此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声音的响度越大。

取一把弦乐器,用较大的力弹拨琴弦,弦的振动幅度,发出的声音响度;用较小的力弹拨琴弦,弦的振动幅度,发出的声音响度。

4、在声学上,响度的单位是,符号是,人正常对话的声音的响度大约是。

5、除了与声源的振幅有关以外,响度的大小还与有关。

二、用波形比较振幅从图2-27中可知,甲音叉发出的声音波形振幅,说明甲音叉振动时的振幅,发出的声音响度;乙音叉发出的声音波形振幅,说明甲音叉振动时的振幅,发出的声音响度。

三、音色1、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也叫。

音色是由、和等因素决定的。

2、听音乐,辨乐器。

放录音,让学生说说音乐中有哪些乐器演奏的。

你从音乐中听出了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写下来。

3、观察音叉、单簧管和小提琴以同样的音调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比较波形上的差异。

4、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5、阅读“信息浏览”,说说有哪些常见的管乐器和弦乐器?它们在结构上和发声上有什么不同?检测与反馈:1、在敲鼓时,用力敲可以是鼓发出的声音变大。

2、盲人仅凭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演奏方式不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小4、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A、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5、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改变C、响度会逐渐改变D、音调、响度和音色都要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