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北高等职业教育与苏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高等教育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动力因素,因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是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只有协调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为了实现共同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坚持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树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引言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这场变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和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为适应此变化,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以较大幅度增长。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到底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教育对于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得到各个地区的重视。
我国正处在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的阶段,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全社会的共识,更是全面建设小康会的需要。
本文将分析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带动。
一、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1、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增加了社会知识存量。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的占有和递增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人才的竞争和占有,也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结合国家、地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培育各种所需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从我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东南沿海省市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高等学校最为密集,人口综合素质最高的地区。
在这些省市,高等教育为他们培养了大量的各方面人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提供了技术支持,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更显示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不难看出,高等教育发达,人口素质高是这些省市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问题 。 后 , 养 人 才 的标 准 的 二 元性 : 最 培 知识 水 平 和 技术 水 平 。 总之 ,高 等职 业 教 育 的 主 要 目的应 为社 会 培 养 大 批 高 素 质 熟 练 的 技术 人 才 。 3 区域 经 济 的发 展 要 求 与 高等 职 业 教 育相 符 合 . 目前 , 在某 种 程 度 上 , 国 经济 的发 展 是 以区 域 的 经 济 发 中 展 为基 础 的 ,培 养越 来 越 多 的人 才 来 适 应 当 地 经 济 的需 求 是 非 常重 要 和 迫 切需 要 的 。 中国 , 后 的 高等 职 业 教 育仍 是 低 在 落 学 历 劳动 者 多 于 高学 历 劳 动 者 的一 个 主 要 原 因 .这就 会 对 经 济竞 争 力 的 发展 有 很 大 的 影 响 。 本 地 大 专 高 职 院校 为 当 地 生 产 、 务 和 管 理 部 门 培 养 了 服 大批 的高 层 次 人 才 。 同 时 , 地 大 专 高 职 院 校 也 一 直 起着 科 本 技 与 生 产 相 结 合 。促 进科 技成 果 转 化 为 现 实 生产 力 的桥 梁 的 作用。 当 然 , 2 世 纪 早 期 到 2 世 纪 中 期 。 等 职 业 教 育 在 中 国 从 1 1 高 经 济 和 社会 的发 展 上 肩 负 着重 要 的使 命 。这 些 毕 业 生 将会 在 很 多 企业 包 括 高 新技 术 企 业 中成 为 最 主 要 的 工作 人员 。 随着 区 域经 济 的 发展 , 等 教 育 除 了一 般 最 基 本 的社 会 功 能 外 . 高 还 有 以下 的独 特功 能 。 () 1 辐射 功 能 。 等 职业 教 育 能 把 中 心城 市 更 高 的教 育 水 高 平 带 到 中小 、 远 的城 市 去 。 的 辐 射功 能 将 有 助 于提 高 小 企 偏 它 业 的人 才结 构 , 动 区域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同时 也 可 以 满 足 所 推 有 阶层 人 的提 高 学 历 和 受 教 育 水平 的需 要 . 此 . 来 越 多 的 因 越 只 有 高 中学 历 的 青 年 人 可 根 据他 们 的具 体 需 要 进 人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 接 受更 高 的教 育 。 或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思考
一 区嚣
一 是职 业教 育发展 的基础 , i
一
,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是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产 物 ; 二 ,区域 第
经 济 的 发 展 推 动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 高 低 决 定 着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速 度 和 规 模 ; 三 , 济 结 构 第 经 的 变 化 , 约 着 职 业 教 育 结 构 的 变 化 。 职 业 教 育 与 区 制 但
达 地区 , 别是 在许 多 贫困地 区 , 设职业 高 中和 中专 特 县
学 校办学 难 以为继 , 均衡 发 展的 问题 凸显 。 世纪 9 非 上 0 年 代 后 期 , 于 国 家 实 施 西 部 开 发 战 略 , 因 司教 育 包 由 地 括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不 平 衡 问 题 开 始 受 到 重 视 , 中央 和 地 方政 府开 始 加大职 业 教育 的投 入 力度 , 采取 合并 、 并 改 造 、 实 和 提高 层次 等方式 对 职业 教 育进行 扶持 , 促 充 以
、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与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回顾
我 国 区 域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大 致 经 历 了 三 个 阶 段 ,即 均 衡 发 展 阶 段 、 均 衡 发 展 阶 段 和 协 调 发 展 阶 段 。 国 非 建
初期 , 业 技术 学校数 量 少 , 且 分布 不平 衡 。由于 财 职 而
地 区 , 业 教 育的经 费较 为充 足 , 等职业 教 育蓬勃 发 职 中 展 , 分 地 区 创 立 了 高 等职 业 技 术 院 校 。 在 经 济 欠 发 部 而
苏北与苏中、苏南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及成因探析
苏北与苏中、苏南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及成因探析一、本文概述苏北、苏中、苏南作为中国江苏省内部的三个地理区域,各自在经济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这三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过程及其成因,以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在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内部,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苏北地区,位于江苏省的北部,历史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化起步较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苏中地区,处于江苏省的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介于苏北和苏南之间,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而苏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等城市,是江苏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先进。
本文首先回顾了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历史,分析了各自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
接着,文章通过对比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指标,如GDP增长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等,揭示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本文还深入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异的成因,包括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导向、人才集聚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对苏北、苏中、苏南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及成因的探析,本文旨在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供政策建议和实践指导。
文章最后强调,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特色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同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苏北、苏中、苏南经济发展历史回顾追溯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苏省内部的苏北、苏中、苏南三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展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差异和变迁轨迹。
苏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紧邻上海,率先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尤其是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依托原有的乡镇企业基础和临近长三角核心地带的有利条件,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被誉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浅析
第 2 期 3
S ⅢN E&T C N L G N O M TO C C E H O 0 Y]F R A I N
高职教 育与区域经济和 谐发 展浅析
袁 森 ( 武汉职 业技 术学 院计 算机 技术与 软件 工程学 院 湖 北
【 摘
武汉
4 07 3 0 4)
。
要】 文章 从 我 国 高 职教 育 与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 相 互 关 系 出发 , 析 了高 职 教 育 与 区域 经 济 和谐 发 展 的 影 响 因 素 , 高职 教 育服 务 区域 分 为
的 因素 重 新 规 划 设 计课 程 , 立 以 服 务 为 宗 旨, 建 以就 业 为导 向 , 以学 生 为 中心 , 职 业 或 岗 位所 需 能 力 为 本 位 这 一 新 价 值 观 基 础 上 , 持 与 以 坚
2 高 职教 育与 区 域经 济 和 谐 发展 的 影 响 因 素
为 将 通 21 经 济 发 展水 平 影 响 着 教 育 投 入 。 由于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地 区 差异 企 业 联 系 , 企 业 服 务 , 生 产 实 际 与教 学 相 结 合 , 过 科 研 带 动 教 . 学 , 过 教 育 改革 促 进 人 才 培 养 , 通 为企 业 培养 更 理 想 的人 才 , 而 为 社 从 性 及 不 平衡 性 , 地 区 之 间 因地 理 条件 、 济 基 础 、 业 结 构 及 发 展 的 各 经 产 快 慢 而形 成 各 自的 经济 特 征 , 区 域经 济 的发 展 水 平 也 影 响 着 高 职 教 会 做 出更 大 的贡 献 。 而 校 企结 合 , 行 “ 学 结合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现 高 职 教 育 培 养 目 实 工 实 育 的规 模 和 发 展 速度 。 国经 济 发 展较 快 地 区对 高 职 教 育 的投 入 明 显 我 世 高 于其 他 地 区 , 19 如 9 2年创 办 的深 圳 职 业 技 术 职 院 , 中 央 财 政 投入 标 的 重 要途 径 。 界 上 已经 有 许 多 国家 和地 区 对 工 学结 合 培 养 模 式 有 除 其效 果 也 显 而 易 见 。 就 像 德 国 的 “ 元 制 ” 色 双 特 外, 深圳 地 方 财 政 也 投 人 大量 资 金 支 持 学 校 建 设 , 深 圳 职 院 的 发展 了 多 年 的研 究 和 实 践 , 使 教 育模 式 一 样 , 学 结 合 就是 中 国特 色 的 职 业 教育 模 式 。 工 直 位 于 我 国 职业 教 育 发 展 的 前列 。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论文
关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索摘要:阐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关系,浅探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状及模式,剖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互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区域性、应用性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实现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一)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职业教育存在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
1.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资金支持规模,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人口数量以及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程度、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等。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决定了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结构的互动调整与升级。
2.区域经济体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经济制度的优劣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和结构分布。
3.区域经济环境决定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
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406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甘雨薇 湘潭大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是教育行业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一种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的教育形式,以其十分大众化和产业化的特点有力的推进着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改善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建立与其相匹配的教职体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了加强区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就要放宽对于人才的限制,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406-01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略显得有些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与日本等发达国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但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水平也低。
我国地域广泛,情况也相对复杂,为了更好的缓解人口稀少的问题,我国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开发各个地区的措施,人才培养问题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为了响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鼓励政策,通过地区自主培养人才招商引资,使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经济有所增长。
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升学也变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人们对于升学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普通高等教育也获得了机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的比例相对较小,这也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的职校生劳动力市场缺乏流动性,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人口流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职业学校毕业生由资源过剩的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流动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也存在各种限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显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
对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
对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职业教育是国家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培育人才的重要手段。
而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总和,也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 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职业教育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不同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其次,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为不同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同时,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最后,职业教育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可以为大众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得到自我提升。
2. 地方政府角色的重要性地方政府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投资等方式,为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面向企业和社会创业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和资源,增加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3.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对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是: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对方。
协调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
首先,通过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立足于为区域发展需要培育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方面,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建立和完善区域职业教育网络,优化职业教育格局。
其次,实行校企合作,推动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做好企业用人需求和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的衔接。
4.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挑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机构资源不充分,有些职业教育机构基础薄弱,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其次,职业教育机构培训模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浅析陕北地区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
化 、 地增值 , 延长农业产业链 , 就 对 促进农 民增收 , 实现 乡镇 企 业二次创业 , 促进苏北地 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 确保江苏省“ 两个 率先” 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 的战略意义 。而对于 引进 的外 资来
讲, 其升值潜力也是 巨大 的。 苏北是全国重要 的商品粮 、 商品棉 基地和农副产品 的主要产 区 , 有大量 廉价 的劳动 力 , 更有便利 的交通优势 。在江苏省这 一有限的区域 内 , 只有苏北有大力发 展新兴农副产品的空 间和潜力 。 外资的回报周期短 、 利润 丰厚 。 外 资利用和苏北 经济跨越式发展之间将会 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生资源价格开始不断攀升。 市场需 求量增大 , 单线铁路运输 已 经 不能满足神华集 团的战略发 展需要 , 他们在 20 年建设竣 06 工 了另一条线路 , 了双轨 道运输 , 实现 使其达 到每 1 分钟一 0
列火车 的通行量。
[ 蒋昭侠 : 2 1 苏北大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叭 现代经济探讨 ,06 20
一
、
陕北地 区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经 济的发展 ,越来越 多的地区开 始走城市化进 程 , “ 山吃山 , 靠 靠水 吃水 ” 目前资源依 托型地 区发 展经济 的重 是 要手段 。不可再生资源 的走俏 , 已经远 远超 出了人们的意料 , 同时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大提高 。但是也出现 了许 多问题 , 如人们 更多地想 着怎样去赚更多的钱 , 变得不注重教 育, 使得人们 的科学 文化 素质普遍得 不到提 高 , 尤其是青少年 存在很严重 的厌学 、 弃学现象 。 陕北地 区因其独 特的地理 资源优势 ,拥有十分丰富 的煤 炭、 石油 、 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 , 中国的科威特 ” 有“ 的美誉 ,
探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探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有技能与素质相匹配的人才支撑。
本文将探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要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就业市场培养适应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产业需求。
地方政府与企业可以开展对接会议,了解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反馈给职业院校,以便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二、优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职业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可以多元化,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企业实践等。
同时,职业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需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培训经费和培训资源,鼓励职业教育教师参加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参与方。
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任务,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企业还可以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与市场需求相符的职业教育培训。
五、加强政策支持与体制机制改革为了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改革。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道路,同时提供就业保障和创业支持。
此外,还需要改革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劳动就业的衔接,构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探讨
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问题,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与新常态经济的结合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接着讨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办学理念的转变。
最后指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文章旨在呼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促进双方的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高校和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常态、区域经济、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办学理念、发展方向、意义、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职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新兴产业和新型经济也在逐渐壮大。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有着扎实的实践教学基础,能够培养适应新经济形势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教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产教融合程度不够等。
如何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协同创新,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为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1.2 问题提出在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日益突显。
在实际实践中,我们也不可忽视一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传统技能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高职教育要如何与时俱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如何更加紧密地结合,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传统意义上的产学合作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如何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应如何转变,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如何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2. 正文2.1 高职教育与新常态经济的结合高职教育与新常态经济的结合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浅议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理念 、 巾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着 对 人 的素质 水平 与 物质 生产 力 的火 系研 究农 明. 高 素质 的 社会 力培 养 学 生的 职业 道 德 、 职业 技 能、 就 业创 业 能力 。 ” 这 进 一步 生产 者 能促进 劳动 生产 率 的提 高 , 推动 经 济快 迷 发 展 。在 教 明确 了发展职业教 育、 培养各级各类专门技术人才. 是适应 I l 『 体系中, 职业教育与经济: 6 乏 展彳 丁 着最直接 、 最密 切的联系。这 场经 济 发展 的 需要 。 利- 联系正是 为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人量的、 涉及众多行业
浅议职业教育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口
摘 要
余
凌
王
俊
( 三) 职 业教 育 与企 业缺 乏联 系。 职 业教育 与经 济建设有 着最 直接 、最 密切的
职业 院 校与 个业 合作 的基 础 是“ 双赢” , 只彳 丁 ) o c 办 都从 合 作
联系,对促进 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职业教育与 区域经济发展之
( 二) 职业院校封闭办学, 与区域经济缺乏联系。
此, 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了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
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 主要是为区域经济服务。 然而, 现实的情况士 I j 是, 彳 丁 年 1 1 当数量的职业院校存办学过程中, 很少考
的短 缺 状况 现象 更 加 严重 。
工短 缺 、 产 品质 量 下降 。从 以上例 子可 以知道 , 职 业 教 育十 ¨ 埘 于其 他教 育而 吉 , 存提 高人 的职 业 素质 与 l 业能力、 提 高 动
生产 率 、 推 动经 济 发展 中所 起 的作 片 j 更立接、 效 粜 更 明 。
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张帆
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一文中,温家宝同志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目前,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强区域竞争系数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各个地区的大力推崇.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提及的“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在这句话之中,胡锦涛同志侧面对中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厚望.职业教育得到关注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所向.因为职业教育能够快速、适时的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职业教育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管理学方面来看,区域经济的快速、科学、和谐的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进行协作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配置与发展.这种趋势的发展越来越明显,不仅仅中国,国外也是如此.例如,l950年至2000年,美国对关的技能型人才的整体需要提高了35个百分点;在德国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失业率仅有2%.该数据表明各国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职业教育被看成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从我国技能型人才的现状来看,很多时候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我国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仍然很大,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很多地区的传统理念之中,职业教育一直处理被鄙视和忽略的境地.这些状况使得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就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经验而言,人力资源的优势并不等同于高学历的优势.即并不是高学历的人就一定能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起到最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我们发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于技能型人才的聚集.由此可见,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之中,地方政府应当能够将职业教育放在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1职业教育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职业教育在区域协调发展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内容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必须加大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但是,在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之中,我们发现需要大量的具有着高素质的工作者.这样才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在区域经济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就必须依靠具有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职业教育的支持.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之中,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于目前企业职工的再培训与再教育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现代企业,其发展之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技术工作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存在着.如果想要解决该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本地区的职业技术人员的教育,以本地区为基础发展对于本地区情况较为了解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对于目前现有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在职技能培训.这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腾飞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日益国际化与全球化,中小企业想要发挥其优势,必须信赖于其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先进的经营理念,而这些资源需要相关部门提供.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理的技术支持、知识投入、理念投入,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利资源,例如,产品结构升级、企业文化的构建、管理机制的创新等,最为重要的是员工素质的提高领域具有着必不可少的优势.同时,我们清楚的明白,对于一般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拥有与保持一个专业的科研机构成本过高,而发现职业教育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使多个中小企业较低成本地共享先进的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从实践过程之中我们发现,这不仅仅可以使职业学校解决一部分浅析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张帆(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0)摘要:伴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具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与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着强大的后盾.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在总结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与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之中,应当加大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与培训力度,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更好的发展.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作用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1-0259-02Vol.28No.1Jan.2012第28卷第1期(下)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59--资金来源,同时,也使得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使得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所表现的更为明显.2我国目前职业发展的状况及问题目前伴随着社会对于实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与各方面的支持.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在高中生源中接近50%的学生接受了中等职业教育,而在高等职业教育占高校生源的一半以上,同时,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的影响,现代社会之中的人才都需要通过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后才能够更好地进入社会之中.目前,从社会生产之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需要大量的能够走入工厂与车间的实用型人才,这对于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调查表明,目前约有89%的职业院校属于地级市管理管辖范围之内,这样地理位置上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壮大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够相对良好的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结合将大大促进市级政府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办学和统筹资源.从职业教育的本质上来讲,职业教育的对象范围较广,甚至可以理解为一切人,即是对于整个社会进行全民性质的教育.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着职业选择问题.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将会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人口压力问题合理的转化成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与提升过程,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注意.首先,从办学的主体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主要由各级政府直接投资兴办以及企业投资举办为主.由于没有对其进行统一的领导与指导,使得各类型职业教育的办学过程之中问题层出不穷.很多职业院校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等问题.部分职业院校由于是企业办法,过于注重了技术与技能的训练,而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对迷糊,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目前市场的变化与发展的适应性较为有限.其次,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中,存在着职业教育投入与实质消费之间的较大矛盾.目前,许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后劲不足,许多学校在扩展过程之中由于存在着资金不足、对于学生思想内涵提升等突出问题,同时许多体制与机制方面的不完善也使高职教育步履维艰,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3建立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的职业教育的对策3.1树立发展超前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职业教育的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来说,职业教育需要依赖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进行超前技术人才的培养.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之中,主动参与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之中去,使职业教育向着区域技术推广、示范中心的地位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能够给予合理的促进与指导,并且通过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进而实现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目前,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要树立发展超前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要对于市场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先进生产力进行总结归纳与吸收,进而再转化为传递给职业院校学生的重要资源,这样才能够加强职业学校对于企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在切实促进区域企业经济发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持久发展.3.2走职业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之路如上所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支持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社会各行业的支持与认可.促进实现这种支持与认可的有效途径之一即是走职业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之路.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来看,职业教育院校不可以“闭门造车”,而是需要通过不断对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后,同时,通过不断的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实现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产学合作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基础,也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更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培养企业(行业)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3.3构建多元化联合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之中,亟待构建多元化联合职业教育发展策略.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之中,一方面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小企业相结合,同时,另一方面也要与其他职业院校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之中,经常遇到资金、设施的重复购置,教育资源不同学校的闲置与拥挤,等等问题.有时许多职业院校缺少某种仪器地配置,影响到学校某项研究成果的整体实施.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之中,需要构建多元化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促进职业教育院校之间的发展,促进教育资源的整体共享与升级,提升整体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综合化的特性,进而构建多元化联合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因此,我们在加强对于职业教育的研究的同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也应当加大研究力度,在研究的同时,更应当加强两者之间的整合,以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为稳定.两者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才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繁荣.———————————————————参考文献:〔1〕袁玥.试论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关系[J].职教通讯, 2000,(06).〔2〕申家龙.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4).〔3〕刘晓玲.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06).〔4〕马蒙蒙,张浩.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09).〔5〕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J].中国农村教育,2005,(11).260--。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以独立学院或技术学校为主体,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形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对于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助力产业升级和促进创新创业方面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进一步探讨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为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更适应区域经济需求的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推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创新。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力求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提供新思路和实用建议,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推动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适合区域经济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得日益重要。
论高职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论高职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内容摘要:在推进城市化和优化产业结构中,高职教育将历史性地承担起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培训和下岗工人转岗培训,成为区域社会稳定的“支撑点”。
在推进现代化和发展高新技术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将承担起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和高质量的人才支撑,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助推器”。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贡献研究高职教育对区域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一)在城市化进程中,承担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教育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打破了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据有关专家的预测,未来五十年内,我国将会有6亿农村人口转入城市生活,到时城市化水平将由现在的36%提升至70%。
大量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第一产业转向城市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这是城市化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在实现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进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将历史性地承担起提高农村大量转移人口的人文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与培训职能。
在实现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进程中,大量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数只具有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少数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科技文盲。
根据国家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数据表明: 2004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学历占12.1%,具有初中学历占63.3%,仅有小学文化水平或文盲、半文盲仍占24.6%。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以经济较为发达、流动人口较多的广东省为例,以青年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民工队伍中,文化素质总体上还以初中文化为主,所占比例为54.63%。
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是全国的整体情况,还是广东省的个案情况,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仅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小学文化水平或文盲半文盲。
浅析苏北高等职教与苏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机场 、连云港机场和盐城机场等骨干通道和基础
近年来 , 苏北经济基础得到明显加强 , 工业经
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 涌现出徐州的工 设施 , 便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 网络逐步形成 , 济增幅较大 , 与国 程 机械 、 盐城 的汽车 、 云港 的 医药 、 安 的钢铁 、 连 淮 内外重要城市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
20 08年底 ,苏 北 承接 50万元 以上产业 转移项 目 0 的症结 在于 工业 化滞 后 , 因此 , 坚 定不 移 地把 新 都
1 州: . 徐 工业结构 优化 升级
92个, 9 总投资 3 4 .亿元 。挂钩帮扶 、 7 3 6 9 南北共 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发展方略。 建开发区成效明显。苏北财政收入、 实际利用外资
( ) 二 苏北 经济 形势分 析
宿迁的酿酒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
苏北 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 占整个江 迅 速 ,既是 经 济新增 长点 ,也 提供 了大量 就 业 岗 水利 、 能源和通讯等基础设 苏的 2 %和 1% , 0 2 区域之间发展 的不平衡 , 致使 位。苏北地区的交通、 为产业集聚、 招商引资及加快 苏 南 和 苏北 各 市 的生 产 总值 和 财 政 收 入 差 异 很 施有 了根本性变化 , 大。近年来 , 江苏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 促进苏 发展创造了良好 的条件 ,使 国际资本和产业迅速 苏北 5市 充分 认识 到发 展滞 后 北 、 中、 南优势 互补 , 快振 兴苏北 步伐 。截止 向苏北转 移 。同时 , 苏 苏 加
Ma . 2 0 y. 01
浅析 苏北高等职教 与苏北区域 经济的协调发展
梁 枫, 晓 东 马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 30 ) 2 0 3
苏北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
校定位不能走大而全的思路 , 这样 会导致人才培养 目标不明确 , 缺乏针 对性 , 脱离社会实 际, 培养出来的学生难 以适应地 方社 会经济 、 产业发 展对人 才的要求 。 苏北 高校应该根据 自身的现实情况 , 正确把握社会方 向, 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 展规律 , 又要准确把握 区域经 济发展趋势 , 进 行科学定位 , 并充分论证 学校定位 的现 实意义 、 稳定性及是否具有可持 续发展性 。同时 , 要敏锐识 别同类 院校各 自的竞争优势 , 客观冷静地分 析 自己的综合实力和现状 , 实事求 是地看待 自己在 同类 院校 中的地位 , 不 断凝 练 自我 竞 争 优 势 。 真 分 析 区 域 经 济发 展 现 实 , 分 考虑 社 会 对 认 充 人才的现实需求 ,坚决 屏弃 不切实 际的攀高 和盲 目的照办照抄其他院 校。学校 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 一个学校来说 , 对 人才培养 目标的确定 对 学校 的教 学 工 作 及 其 运行 具 有 现 实 的 指 导 意 义 。目前 , 社会 培 养 高 为 素 质应 用 型人 才 成 为很 多高 等 院校 的培 养 目标 , 实 , 个 学 校 的 人 才 其 各 培 养 目标 也 可 以综 合 考 虑 自己 的办 学 实力 、 处 城 市 经 济 的 需 要 、 校 所 学 现有优势 、 区文化特 点等 , 地 形成各有特色 、 具有针 对性的人才培养 目 标 , 确保 目标 落 实 于 各个 人 才 培 养 环 节 中具 有 现 实 意 义 和 可操 作 性 。 并 面向地方经济 , 合理设 置专业 , 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对各类应用型人 才的需求 。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社会发展 和经济建设对各类 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 专业设 置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措施。目前苏北高 校的很多专业设置仍然沿袭旧的模式 ,没有积极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及 区域产业结构的需要 进行适 时调整 ,专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现 象比较严重 。苏北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与时俱进 , 不能贪大求全 , 要坚 持“ 有所为 , 有所不 为” 的原则 , 专业设置应面 向地方经济 , 紧紧围绕学 校的人才培养定位 , 中优质教学资源 , 集 培育专业特色 和优势 , 成强 形 大的专业竞争力 紧贴苏北社会发展 , 以社会需求为导 向, 及时进行专 业结构与布局 的优化 , 立适 应性强 , 设 灵活性大 的专业 , 能够 为地 方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表 1
高 职 院 校 公 办 院 校 国家 示 范 院 校
省 级 示 范 院 校
连云港 l 1 ,
,
宿迁 l l , , 来自苏北 1 2 9 1
2
全省 7 8 5 7 7
l 8
二 苏 北 区域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现 状 1 苏北 高等职业院校情况 。从我 国高职教 育发展 的 . 纵向上看 , 高职教育正 从社 会的边缘走 向中心 , 高职教育 仍然走 在“ 春风 里” 。国家 已经 把加 快 发展 高职 教育 作 为 教 育 发 展 的 重 点 。 目前 高 职 院 校 数 量 已 占全 国 高 校 的 6 .% , 校 生 数 已 占全 国大 学 生 总 数 的 4 % , 职 教 育 09 在 7 高 已 名 副 其 实 地 成 为 我 国高 等 教 育 的半 壁 江 山 。
专业 人 数 专业 人 数
与苏南高职教育 发展 的横 向相 比, 苏北 的高 职教 育 还 有一定 的差距 , 还需 要奋起 直追 。苏锡常 三市 有高 职 院校 2 所 , 8 而苏北 五 市 才 l 2所 , 和苏 州 的一 个 市相 仅 当。但 随着 职业教育 的迅 猛发展 , 十一五” “ 以来 , 苏北 区 域 的 高 职 院 校在 办 学 内涵 、 学 水 平 、 学 质 量 上 都 有 了 办 办 极 大 的提 高 , 后 共 有 7所 院 校 获 得 了 教 育 部 高 职 高 专 先 水 平 评 估 优 秀格 次 。
第 9卷
第 5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RN i I AL OF JXIUN VER I STY
Vo . No 5 19 .
0c. 0 9 t2 o
20 0 9年 1 0月
文 章 编 号 :6 2— 7 8 2 0 ) 5— 0 5— 17 6 5 ( 09 0 0 2 2
一
港、 安、 淮 盐城 、 迁 5个 省 辖 市 , 4 宿 共 O个 县 ( 、 ) 土 市 区 。 地 面积 5 2 平 方 公 里 ,0 8年 末 人 口 3 9 .3万 20 2 7万 人 , 别 分 占江 苏 省 5 . % 、3 4 。苏 北 地 处 黄 海 之 滨 , 临长 三 19 4 .% 南 角经 济 区 , 靠 环 渤 海 经 济 区 , 在 南 下 北 上 、 出 西 进 北 处 东 重 要 位 置 , 全 国沿 海 经 济 带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显增 强 , 主要经济指标增 幅开始超过 全省平均水平。 () 2 苏北人 1 3与人均收人 。苏北人 1众多 , 3 自然 资源 相对不足 , 物质资本也不雄厚 , 有人才是可 以不断挖掘 惟 和利用 的巨大潜在 资源 , 有把沉 重 的人 1 负担转 变成 只 3 巨大的人力资源 优势 , 能实现 苏北 的振兴 。尤其是 城 才 乡人均收入 和南北人 均 收入 的巨大 差距 , 直接 影响 到社 会的和谐发 展 , 如何 解决 苏北 “ 三农 ” 问题 , 提高 农 民收 入, 是落 实科学发 展观的重要课题。 () 3 苏北产业结构 。近年来 , 苏北 经济基础得到明显 加强, 工业经济增 幅较 大 , 业体 系初 步形成 , 现 出徐 工 涌 卅I 的工程机 械 、 盐城 的汽车 、 连云港 的医药 、 淮安 的钢铁 、 宿迁 的酿酒 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 三产业发展迅 速 , 第 既 是经济新增 长点 , 也提 供 了大量就 业 岗位 。苏北地 区 的 交通 、 水利 、 能源 、 通讯等基础设施有 了根 本性变化 , 这为 产业集 聚、 招商引资 、 加快 发展 创造 了 良好 的条 件 , 国 使 际资本和产业迅 速 向苏北转 移。 同时 , 苏北 五市充分 认 识到发展滞后 的症结 在 于工业化 滞 后 , 坚 定不移地 把 都 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 发展 方略。
淮安 4 3 ,
2
2 苏北经济形势分析 。 . () 1 苏北生产总 值。苏北 的生产 总值 和财政 总收入 分别 占整个江苏 的 2 % 、2 , 0 1% 区域 之间发 展 的不平 衡 , 致使 苏南 和苏北各市 的生产 总值 和财 政收 入差 异很 大。 近年来 , 我省全 面贯彻科 学发展观 , 促进 苏北苏 中苏南优 势互补 、 各展所长 、 协调发展 。不断加大产业 、 财政等 “ 四 项转 移 ” 度 , 力 加快 振 兴 苏 北 步 伐 , 域 共 同 发 展 进 入 新 区 阶段 。截 止 2 0 0 8年底 , 北 承 接 5 0万元 以上 产 业 转 移 苏 0 项 目9 2 , 79个 总投资 34 . 6 39亿元 。挂钩帮 扶 、 南北共 建 开发 区成效 明显。苏北 财政 收入 、 际利 用外 资等经 济 实 指标大 幅提高 , 工业化进程加快 , 经济发展 的内生动力 明
浅 析 苏 北 高等 职 业 教 育 与 苏 北 区 域 经 济 的 协 调 发 展
马 晓 东 朱 桂 平
摘 要 : 快 苏 北振 兴 , 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的 必 然 要 求 , 是 推 进 江 苏 省 “ 个 率 先 ” 迫 切 需要 。 加 是 也 两 的 围绕 苏北 高等 职 业教 育如 何 促 进 苏北 经 济 更 好 地 协调 发展 进 行 了 阐述 , 出 了一 些 建议 与 对 策 。 提 关键词 : 北 ; 苏 高职 教 育 ; 区域 经济 ; 调 发 展 协 中图分类号 :792 G 1 . 文 献 标 识码 : A 苏 北 区 域 经 济 现 状 1 苏北 地理 人 文环 境 。苏北 地 区 , 括徐 州 、 云 . 包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