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利率市场化
◆文 I J 浩
( 河 南大学经济学院 )
【 摘要 】 金 融 自由化成 了近 3 0 年来各 国普 遍采 用的非常重要 的经
2 0 0 4 年1 0 月, 经过 多次调整 , 央行 取消 贷款上 浮封顶 , 贷款
济政 策 ; 随 着我 国经济 发展 、 金 融市 场 完善 , 金 融 自由化 迫在 眉 最 多下 浮到 基准利 率 的 0 . 9倍 ; 2 0 0 6年 8月和 2 0 0 8年 1 0月 , 央 睫, 进 而利率市 场化 呼之欲 出, 着重分析利 率市场化 必要 性 , 对我 行将商 业性 个人住 房贷款利 率下 限分别下 调到 基 准利率 的 0 . 8 5 国金 融 市场影响 以及相 关国家经验教训 总结。 倍和 0 . 7倍 ; 2 0 1 2年 6月和 7月 ,贷 款利率下 浮区间分别 扩大 至
一
、
来, 利率市 场化是 近年来 中 国金 融市场 发展 的主线 ; 存 贷款利 率 2 . 利 率风险问题 浮动 区间的加 大 , 以及 影子银行 的兴起 等 , 都是 利率市 场化 的表 市场上 的利 率水 平随供求 、 经济情 况和许 多因素发生 频繁 而 现。显然利率市 场化如果继续 推进 下去 , 将极大改 变 中国现有 金 剧烈 的波动 ; 缺少管理 利率风 险的方法 、 经验 、 手段、 人才 管理手 融系统 的格局和运行方式 。 段 的落后 和不完 善 , 面I 临巨大 的利率风险 。 二、 利 率市场化 的必要性 3 . 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 险问题将 凸显 出来 ( 一) 银行高利润增长被广泛关注 具有 信息 优势 的一方掌 握一些 另一方 不 清楚而 且可 能对 其 由于我 国存 贷利率受到管制 , 银 行就 自然 享受到存贷 利差所 不 利 的信 息 , 从而信 息上 的不平 等进而 导致逆 向选择 , 导致道 德 带来 的好 处这是一种 天然的优势 ; 但是与此 同时的是企 业利润那 风险。 么低, 银行利 润过 高被一直 被社会 所诟病 , 这不利 于商业 银行竞 ( 二)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 的积极影 响 争力 的培育 ;根据银 监会 统计 : 2 0 1 4年商业银行 的净利润达 1 . 5 5 1 . 促进 商业银行 经营行为的变革 万亿元 , 净息差达 2 . 7 %, 银行 的非利息收入 占 比仅为 1 9 . 3 %, 银 行 有利于落实商业 银行业务经 营的 自主权 , 进 一步确立 银行 的 业有 8 0 %的利润 收入来源于利息收入 。 自主经营 地位 , 真 正做到“ 自主经营 、 自担风 险 、 自负盈 亏 、 自我约 ( 二) 缓 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束” ; 同时利率市场化会 使银行间 、 乃至金融业 之间 的竞 争更加激 长期利率管制维 持银行业 的垄 断利润 , 造成银 行为小企 业提 烈 , 迫使银行 强化 预算约束 , 进行科学 合理利率定价 , 改变经营机 供金融服务 的动力不足 ,正 规金融为 中小企 业金融 服务的缺位 , 制 。 使得地下金 融泛滥 ,民间金 融利率与整体 市场利率 相差甚远 , 高 2 . 对理财产 品发行 和存款增 长影响 利 贷现象屡 禁不止 ; 要解决 小企业 融资难 , 就应该加 快推 进利率 2 0 1 1 年底 , 银行理财 产品发行创下 天量。 2 0 1 2年一季度 , 银 市场化 。 行理 财产品规模约为 2 . 2万亿 。 2 0 1 2年 6月 3 0 f E I ,商业银 行 已 ( 三) 高收益理财产品迫切要求利率的市场化 发行理财产品达到 2 0 1 1年全年的 5 3 %。 利 率市场 不完全 , 使 得高 息揽储 、 高 收益 理财产 品指 数式 发 五、 国外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总结 展, 这正 在挑战我 国银行 存贷 款利率半 管制 的局面 , 在 一定程 度 从 国际上看 ,金融 自由化 成了近 3 O年来各 国普遍 采用 的非 上, 银行通 过创新 理财产 品来 规避一些 利率管 制 , 推 动利率市 场 常重要 的经济政策 。无论从西方 发达国家如美 国、 日本 , 到亚洲新 化进程 的表现 ; 另一方 面随着 银行脱 媒现象 的加剧 , 在一定程 度 兴工业 化国家如韩 国 、 马来西 亚 、 , 还是世界 其他发展 中国家 如阿 上推进 了中国利率市场化 的进程 。 根廷 等 , 越来越 多的 国家 和地 区卷人这一浪 潮 。虽然各 个 国家情 ( 四) 人 民币 国际化 况不 仅不 同, 所选择利率市场 化改革 的条件 、 时机 、 途径和程 度及 随我 国经济 实力增强 , 旅游业 、 贸易快 速发展 , 人 民币作为支 结果 也不一样 。但 经有关对 比研究 和分析 , 总结 出的一些共 同的 付和结算货 币 已被许 多国家所接受 , 人 民币 国际化处 于渐进发展 经验和教训 , 值得我 国深 思和借鉴 : 首先 、 利率市场 化成功 率与经 的阶段 。 济发达 程度成 正 比 ; 其次、 改革方 式 的选 择影 响着改革 进程 的选 三、 利率市场化进程 择, 宏 观经济形势决 定着改革 的时机选 择 ; 再次、 微 观基础 建设 的 我 国 的利 率市场 化一直 贯穿 于我 国金融 市场 培育 和发展 的 程度制约 着改革的行进速度 ; 监管 体系健全可 以弥补政 策设计 中 全过 程 : 的不 足 , 保证改革 能平稳进行 ; 最后 、 金融开放 可以推进 也可 以破 ( 一) 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 坏利率 市场化进程 , 发展 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 并非发 达 国家历 程 1 9 9 6年 1 月 1日,央行建 立全 国统一 的银行 间同业拆 借市 的简单 翻版 , 切不可 照搬照 抄 ; 改革 的顺序 的安排 要讲究 规律 和 场, 形 成银 行 间同业拆 借市 场利 率( C h i b o r ) ; 1 9 9 6年 6月 1日 , 在 技 巧。 C h i b o r 成功运行半年 的基础上 , 央行放开对其上 限管制 , 实现利率 总之 , 中国改革不 能在金融 改革 中落伍 , 中 国有必要 顺应 趋 水平完全 由拆 借双方 自主决定 。 势, 结 合本 国国情 , 吸取 国际相 关国家经验 和教训 , 推动本 国利率 ( 二) 债券 市场 利率市场化 市场化改革 。 1 9 9 6年 , 证 券交 易所 市场通过利率招 标等多种方式 率先实现 国债 发行利率市场化 ; 1 9 9 7年 6月 ,央行 建立全 国银行 间债券市 参考文献 i 场 ,存款类 金融机构所持 国债 统一转入银行 间债券市 场流通 , 实 [ 1 】 韩松 . 中国商业银 行利率 市场化研 究. 武汉大 学. 现国债交易利率市场化 ; 1 9 9 8 年 9 月 ,国家开发银行 在银行 间债 [ 2 】 郅岳 . 利 率市场化 对商业银行 的影响及应对研 究. 中国海 洋 券市场 以利率招标方式 成功 发行 政策性银行金融债 。 大学. ( 三) 贷款利率市场化 [ 3 】 万荃. 推进 中国利 率市场化研 究. 吉林 大学.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浮动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利率自身因素的一种利率形式。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逐步实现了市场对利率的决定。
在过去,我国的金融市场处于封闭状态,利率一直受到政府的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逐步开放和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这对于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利率市场化不仅改变了居民的借贷成本,促进了居民理财意识的培养,还影响了居民的消费结构,推动了居民消费方式的调整。
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探讨其积极作用和发展动态,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提升金融市场的服务水平,还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说明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利率市场化对于居民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影响居民的借贷成本、促进居民理财意识的培养,以及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通过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指导金融政策和消费政策的制定,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对利率市场化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的积极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目前,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方向之一。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的银行业改革,当时我国金融体制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
1990年代初,我国推出了市场化利率试点改革,逐步放开了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使得市场利率开始逐渐形成。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演变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演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演变引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承载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变革和发展。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及方向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及方向赵洁心投资1301 1306060103(一)改革历程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1、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2、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3、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4、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5、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6、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7、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
8、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9、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10、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二)改革方向“十二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对此已经有一些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正在制定过程中。
这里我初步谈几点考虑。
一是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让它们在竞争性市场中产生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把财务软约束机构排除在外。
前面提到过,2003年开始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时,由于改革进程不同,各家银行的自我约束很不一样:部分银行已经实现财务重组,资本充足率较高,资本约束较强;而有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为负数,也不受资本约束。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回顾(一)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
此后,同业拆借业务在全国迅速展开。
1995年11月,人民银行撤销了各商业银行组建的融资中心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
自1996年1月起,所有同业拆借业务均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办理,形成了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CHIBOR)。
至此,银行间拆借利率放开的制度、技术条件基本具备。
1996年6月,人民银行《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为此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以放开债券市场利率为重要内容,推动利率市场化发展。
1991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
1996年,财政部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平台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既提高了国债发行效率,也降低了国债发行成本。
发行采取了利率招标、收益率招标、划款期招标等多种方式。
同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和发行数量,采取了单一价格招标或多种价格招标。
这是中国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的开端,为以后的债券利率市场化改革积累了经验。
1997年6月,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利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
借鉴拆借利率市场化的经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同步放开,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1998年,鉴于银行间拆借、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利率已实现市场化,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的条件已经成熟。
9月,国家开发银行首次通过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以公开招标方式发行了金融债券,随后中国进出口银行也以市场化方式发行了金融债券。
1999年,财政部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实现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
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的存 贷利率完全 由市场决定 ,存贷利率逐渐减
小 ,这使得银行 的存贷利差收人大幅度缩水 ,而 目前我国银行 的收入来 源主要来 源于存贷利差收入 ,这使得银行 的利益受到 了很大 的威 胁,国 外很多国家在利率市场 化进程 中,都伴 随着银行 的破 产倒闭 。在我 国 , 银行是金融体 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 银行体 系的安全与否直接决定 着我国 金融体系的稳定 与否 ,如果 由于利率市场化 而使得一些大 型商业 银行纷 纷破产倒闭 , 从 而影 响整个 金融体 系的安定 ,这无 疑得不偿失 ,所 以 ,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 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利差 收入 的缩小对银行 体系的冲击。 ( 二) 、利 率 市场 化 使 得 中小银 行 面 临存 贷危 机 随着利率市场改革的推进 ,银行为 了获取利率 ,肯定会面临着激烈 的市场竞争 ,比如优惠利率 、极低 的利率差等 ,在这种剧烈的竞争环境 中,中小银行就更加处于劣势 ,中小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较低 ,技术管 理水平相对落后 ,利率风险 的识别 水平更是无 法和大 型商业银行相 比, 所以在利率市场化 的过程中 ,中小企业 的经营面临着更大 的风 险 ,剧 烈 的竞争很 有可 以会引发 中小银行的存贷危机 。所 以,在利率市场 化改 革 中,我们必须得关注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 的不利影响 ,这样才 能发挥 利率市场化的真正积极意义 。 ( 三) 没有 完善 的债券市场 利率市场化需要有个 比较完善的债券市场做支撑 ,没有完 善的债券 市场 ,信息很难在资金供求双方迅速流通 ,这样必然形成不 了市场化的 利率水平 。一方面 ,在完善的债券市场 中,交易双方通 过大量的撮合交 易,能够形成最有效率的债券定 价 , 从 而形成 了最具效率 的利率水平 , 进而充分发挥市场在利率形成过程 中的决定水平 ,另一方面 ,中央银行 的很 多调控措施都是通过债券市场来完成 的,一旦能够形成完善 的债 券
我国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进程分析
我国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进程分析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演进过程的回顾,分析其路径发展的特点,并对今后利率市场化攻坚阶段的诸如利率上下限的放开、利率是否会大幅度攀升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未来展望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准备与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检验我国自1978年开始渐进式改革,逐步放开价格,搞活经济。
但金融领域的改革却显得相对滞后,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之后才进行的。
究其原因,一是金融机构自身的形成和发展相对滞后。
二是因为金融领域的失败具有扩散效应。
一旦采取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管制阶段所潜伏的风险必然显现,而且可能激化,会波及整个国民经济。
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比商品价格改革具有更大的风险,管理当局自然慎之又慎。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给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造提供了一个理论指导。
该理论认为,政府规定名义利率上限所引致的金融抑制,减少了资本积累,降低了实际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
而解除管制可以在两个方面增进效率:首先,解除管制后,无效率的金融机构无法再利用管制来屏蔽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失去其生存保护伞,面临破产出局的危险,因而可提高整体效率。
其次,解除管制可减少那些运行良好的金融机构为维持无效机构所承担的额外的租金或费用,扩大了投资机会,可减轻风险,增进社会福利。
解除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和信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也证明了利率管制解除后的确经济增长了。
Fry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亚洲,平均实际利率向均衡的自由市场利率每上涨1%,经济增长将快0.5%。
Lanyi和Saracoglu对21个发展中国家在1971—1980年中的实证研究发现:实际利率和金融资产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是正相关的。
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也是类似的,实际利率为正的国家,其投资效率比负的实际利率国家高4倍。
Gelb也发现1965—1985年间34个国家的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的相关关系。
浅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加强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影响
浅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加强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影响摘要:拟从利率市场化进程对银行系统资本监管造成的影响进行探讨,为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协调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资本监管效率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范围内银行业兴起了加强资本监管的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程,这使我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进程成为银行系统资本监管改革的背景。
本文旨在梳理利率市场化进程对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影响,以期更好的协调完成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业资本监管双重改革任务。
一、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业资本监管关系利率市场化作为一国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是金融业追求效率的“推动器”;资本监管作为保证银行系统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银行业承受各种风险和损失的“缓冲器”。
利率市场化强调自由,旨在提高银行业的经营效率;资本监管强调稳健,旨在防范金融系统的内在风险。
具有企业组织特征的商业银行,因以追逐利润为目标而强调高风险的业务操作,然而,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制度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纽带关系,使单个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会传染到整个金融系统,由此造成金融危机的放大与蔓延。
因此,追求效率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必然对银行系统的稳健性经营带来挑战。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进程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16年,呈现出前快后慢渐进式发展。
从存贷款业务来看,我国已实现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的全面开放,小额存贷款实现部分利率市场化;从货币市场来看,央行票据、国债已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实现回购利率的自由化;从利率市场化制度来看,我国人民币利率已发展到“存款利率规定上限,贷款利率规定下限”的阶段。
2012年6月8日,央行正式将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扩大,其中,存款利率上限由基准调整上浮至1.1倍,贷款利率下限扩大至0.8倍,这次改革触及了最关键的“贷款利率下限以及存款利率上限”,从而使利率市场化进入攻坚阶段。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回顾和展望
然增大 , 对银行资产 负债管理、 险管理、 风 内部控制制度都提 出了很高的要求。
[ 关 键 词 ] 率 市场 化 ; 金融 体 制 ; 中央 银 行 利
[ 献标识码 ] 文 A
‘
[ 中图分 类 号 ]8 2 F3 . 0
[ 文章 编号 ]0 8 8 6 (0 6 0 — 07 0 10 — 4 6 20 )4 0 3 — 3
[ 收稿 日期 ]0 6 0 — 4 20 - 4 2
[ 作者 简 介 ] 范方 志 (92 ) 男 , 南 隆 回 人 , 江 师 范大 学 工 商 管理 学 院 副 教授 , 士 生导 师 , 17一 , 湖 浙 硕 中国 社 会 科 学 院 金 融研 究 所 博 士后 , 要 从 事 社 会 主义 金 融 理论 研 究。 主
动 区间 。
20 00年 , 国提 出利 率市 场 化 改革 的 目标 是 : 化金 融 资源 的配 置 , 我 优 即建 立 由市 场 供求 关 系决定 的金 融机 构存、 贷款 利 率水 平 的利 率 形 成机 制 , 央银 行 通 过运 用 货 币政 策 工具 调 控 和 引导 市 场 利 率 , 中 使市 场 机 制 在 金 融 资源 的配置 中发 挥 主导作 用 。2 0 0 0年 7月 1 9日, 国务 院新 闻办举 行 的记者 招 待会 上 , 在 时任 中 国人 民银行行
步 市场 化 后 , 方面 , 有利 于 商 业 银 行 防范 贷 款 风 险 , 于 经 济 的 增长 也 有 一定 促 进 作 用 , 长 远 来 看 , 我 国 金 融 业 的 发展 将会 一 将 对 从 对 起 到积 极 作用 ; 一 方面 , 场 利 率 主 要 由资 金 的 供 求关 系决 定 , 率 波 动将 变得 频 繁 , 动 幅 度 也将 扩 大 , 业 银 行 的 利 率风 险 陡 另 市 利 波 商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论述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论述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
它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经济转轨中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金融体系市场化就风行全球,并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进行。
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研究,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致的方向。
先从大的方向看,由国际经验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的步骤一般包括:①通过提高利率,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②完善利率浮动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方利率浮动权;③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
先看几个世界上有名的国家地区的改革历程:(1)美从1980年正式推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到1986年取消“Q 条例”,历时6年;(2)日本从84年引入市场化的大额存单,到92年才启动活期存款的市场化,直到94年完全开放,也经历了10年;(3)韩国84年开始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尝试,89年宣告失败,到97年才完全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一共花了13年;(4)台湾从80年放开存款利率下限(上限管住)、贷款上下限管理,到89年全部市场化历时9年。
从小的方面即我国利率改革的进程来看,目前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即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资产多元化来推进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方式,总体思路是:首先从发展货币市场入手,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市场利率信号,进而以这一市场利率为向导,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扩大浮动范围,促进银行之间利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最后逐步放开存款利率。
下面再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改革开放前从1953-1979年,我国基本实行的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揽一切金融业务的“大一统”金融体制。
在这一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办理所有具体银行业务;既是金融行政管理机关,又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经济实体。
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其重要的意义。
一
、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一) 利率 市场化 的 内涵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在市场及价值规律的共同作用
下, 通过供求关系来对市场利率的运行机制加以决定 , 从 而将各金融机构 日常的利率水平拉入到市场的供求关系
决定利率的大环境中来, 使金融机构可以拥有在市场 中
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 许多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引发了金融 危机。特别是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框架还不够
标向整个市场利率水平的传导。基 完善 , 在此背景下,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使得银行长期赚 利率从而实现政策 目
取的利差必然大幅度缩水 , 有可能导致银行业的危机。
准利率逐步替代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中介 目 标。中
55
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整体效益的 去开拓中间业务 , 从而也会扩大其经营风险, 最终可能形 信贷支持,
成整个银行业的危机, 对整个金融体系形成强大的冲击。 ( 二) 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陷入窘境
( 二) 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起点的 1 9 9 6 年6 月 1日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放开 , 这一改革进程是渐进式 的。1 9 9 7 年商业银行间对其持有的国债、 政策性金融券 进行回购和现券买卖 , 价格 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 1 9 9 9 年政策性金融债实现利率市场化 ; 2 0 0 0 年实行了外币贷 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 2 0 0 4 年, 央行为丰富 债券回购交易的业务形式, 增加了回购市场价格发现、 规
避风险等多种功能; 2 0 0 5 年, 央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
重要方面。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进一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对策研究
、
我 国 利 率 市 场 化 改 革 的 发 展 历 程
利率市 场化是 指 中央银行 逐步 放松 和消 除利 率管制 . 遵循 市 场 价值规 律 , 由市场 自主决定 利率 。2 O世纪 9 O年代 中后期 . 我 国 的利率市 场化 按照 《 中 国货币 政策执 行报 告》 ( 2 o o 5 ) “ 先外币、 后
全方位 的清理 , 加 强 银 行 内部 各 部 门 联 动 , 加 快 内 部 评 级 法
法, 以引 导 和监 督 我 国银 行业 健 全 和完 善有 效 资 本 管 理 的 短 期和长期机制: 督 促 其 提 高 风 险 定 价 水 平 和 资 本 使 用 效 率 尽 可 能 以 最 小 的资 本 消 耗 获 取 最 大 的经 营 效 益 . 以有 限 的 资
“ 十 二五 ” 规 划 明确提 出要 稳 步推进 利率 市场 化改 革。但是 。 我国 在利 率 市场 化过程 中仍 面对不 少 问题 , 而且利 率市 场化也 会对 我 国商业银行 的可持 续发展 产 生深远影 响。 本 文 在 梳 理 我 国 利 率 市
场化 改革发展 历程 的基础 上 。 重 点 分 析 目前 利 率 市 场 化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对 我 国银 行 业 带 来 的挑 战 , 最 后 针 对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应 对 利 率 市 场 化 的 可持 续 发 展 策 略 提 出 了建 议 关键 词 : 利 率市场化
正 向 反馈 关 系 。
参考 文献 :
完善 , 特 别 是 其 中 的信 贷 准 人 门槛 , 审批授权机制 , 贷 后 管 理 方法 , 押 品 管 理 和 信 贷 流程 五个 方 面 的 制 度 完 善 。 完 善 信 贷
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摘要: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从1993年起,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加速趋势。
但同时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内商业银行在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金定价能力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应对新趋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了当前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选取中间业务发展视角,结合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对比其他国家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实践,探讨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走出应对利率市场化趋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中间业务;创新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银行利率风险加大利率市场化后,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国内商业经营过程中的利率风险将在更多维度暴露出来。
从受影响的程度来看,主要表现为三种风险:一是利率结构风险,指因利率波动过程中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或短期存贷款与中长期存贷款之间的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而导致银行蒙受损失的利率风险;二是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该风险指银行在某一时期内需要重新调整利率的资产数量与需要重新调整利率的负债数量不匹配时,银行在吸收存款或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将要遭受损失;三是内含选择权风险,即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影响了客户的预期促使客户发生提前取款或提前还款行为,从而造成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
美国在实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生的储蓄贷款协会危机即是典型的一例,美联储从1965年开始推动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存款利率快速上升,但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原有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收益却保持不变,这导致许多相关金融机构账面利润直线下降。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1980年到1991年期间,美国有25%的储蓄贷款机构破产倒闭,即发生了所谓的储贷协会危机。
(二)银行竞争压力加大当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主要依赖利差收入,在原有受严格管制的存贷利率体制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管制利差获取高额的利润,随着政策对存贷利率浮动幅度的逐渐放宽,商业银行虽然对存贷利率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决策权,但在银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降低贷款利率已成为各家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一种重要手段。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对策研究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对策研究作者:李克川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1期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但是,我国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仍面对不少问题,而且利率市场化也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在梳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目前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和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问题与挑战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历程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逐步放松和消除利率管制,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由市场自主决定利率。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按照《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5)“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指导方针开始推进。
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标志是商业银行可以拥有存贷款利率的完全自主定价权。
从宏观角度,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扩大国际视野,建立、完善市场化机制,增强综合竞争力。
从微观角度,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着利率波幅和频率的显著提高,利率完全市场化会导致贷款利率快速下浮,存款利率快速上浮,特别是在我国优胜劣汰市场退出机制尚未完善,财务硬约束等条件约束下,存贷款利差波幅加大会增加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升级、中间业务拓展、资金价格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竞争难度。
可以说,利率市场化将改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
截至2012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走过18年历程,利率市场化改革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比如先后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放开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办理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人民币贷款利率过渡到“放开上限,管理下限”阶段;人民币存款利率也基本实现了“放开下限,管住上限”。
浅谈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行, 既提高 了国债发行效率 , 也 降低 了国债发 行 成本 。发行 采 取 了利率 招标 、 收 益率 招标 、 划 款 期招 标等 多种 方式 。同时根 据市 场供 求状 况 和发行 数 量 , 采 取 了单一 价 格 招 标 或 多种 价 格 招标。这是 中国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的开端 , 为以后的债券利率市场化改革积累了经验。 1 9 9 7 年 6月 , 人 民银行下发 了《 关于银 行
中 青 年 论 坛
浅谈我 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常 诚
(四川大学 成都 6 1 0 0 4 1 )
一
、
我 国利 率市 场化 改革 历 程回顾
( 一) 以放 开 同业 拆 借 市 场利 率 为 突破 口,
正式 启动 利 率 市场化 改 革 。1 9 8 6年 1月 , 国务
熟。 9月 , 国家开发银行首次通过人 民银行债券 发行系统 以公 开招标方式发行 了金融债券 , 随 后 中 国进 出 口银 行也 以市 场化 方式 发行 了金 融 债券。1 9 9 9 年, 财政部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 实现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银行间债券 市场利率的市场化 , 有力地推动了银行 间债券 市 场 的发 展 , 为 金 融 机构 产 品定 价提 供 了重要 参 照 标准 , 是长 期 利 率 和市 场 收 益率 曲线 逐 步 形成 的良好开端 , 也为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体系 建设奠定了市场基础。 ( 三) 积 极 推 进境 内外 币利 率 市场 化 , 深化 利率 市场化改革。1 9 9 6 年以来 , 随着商业银行 外币业务的开展 , 各商业银行普遍建立 了外币 利 率 的定 价 制 度 , 加 之 境 内外 币资 金供 求 相 对 宽松 , 外 币利率 市场 化 的 时机 日渐 成熟 。2 0 0 0 年 9月 , 人 民银 行 组 织 实施 了境 内外 币利 率 管 理体制 的改革 : 一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 , 各项外 币贷款利率及计结息方式 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2 O世 纪 7 0年 代 以 前 , 美 国 实 行 Q 率 之 上 加 1 %。 到 1 9 9 4年 1 0月 . 日本 实 济 不 稳 定 的 状 态 下 展 开 的 。 1 9 7 3年 9月
我 国 利 率 市 场 化 改 革 已进 入 最 后 的 攻 坚 利 率 定 价 . 以规 避利 率管制 , 开 启 了 利 率 励 新 银 行 的 设 立 以 增 加 银 行 之 间 的 竞
1 9 7 0年 。 美 国 实 现 商 业 银 争 。但 由 于 1 9 8 9年 韩 国 出 现 经 济 恶 化 。 阶 段 。2 0 1 3年 7月 2 0 日. 央行 全 面放 开 市 场 化 的 闸 门 。
部 分 利 率 市 场 化 的 尝 试 .但 由 于 大 量 资 金 由 商 业 银 行 流 向 率 先 市 场 化 的 非 银 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本 的利 率 市 场 化 改 革 是 从 货 币 市 金融 机 构 ,使 得 该 尝试在 一 年里 夭折 。
景 以及 利 率市 场 化改 革 模式 的 不 同 。 导 场 开 始 的 。 1 9 7 8年 . 日本 实 现 国 债 利 率 的 1 9 7 5年 , 在 恶性通货膨 胀的压力下 。 阿根
■ 李 高
利率 市场化 的 国际经 验及对 我 国的启 示
摘要 : 从 1 9 9 6年 我 国放 开 同业 拆 借 行转 出引起 的银行 经营 困难 .美 国银行 年 代 。韩 国放开 大部分 贷款利 率以及长
市场 利 率 起 . 经过 1 0多 年 的 改 革 历 程 .
业进 行了大规 模 的金融 创新 .并按 市场 期 存 款 利 率 . 并放 松对银行 业的监管 . 鼓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摘要:实现利率市场化,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
七次利率政策调整,为我国利率体系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在当前宏观经济稳定、金融市场初具规模、人们对利率波动敏感性和预期心理不断增强的形势下,无疑已使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向前推进了重要的一步。
因此,探讨和研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现实发展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 引言: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
换言之,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来决定。
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具体讲,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
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的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回顾 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2001年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放开的进度比较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逐步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品种的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利率几乎不具有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基本是一种成本核算工具;加上为了鼓励生产、促进投资,我国一直人为压低利率。
如果综合考虑显形和隐性的通货膨胀,当时长期实际负利率是一个常态。
并且由于计划经济的普遍管制,各种“差别”利率普遍存在,当时的利率格局是一种市场机制根本缺乏情况下的极端“金融压抑”[1]。
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利率杠杆进行调节,实现利率市场化,才能充分发挥利率的资源配置作用和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1993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设想。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重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党中央、国务院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将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回顾历史,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是依照中央的总体思路有条不紊地展开的[2]。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主要是:(1)1986年1月7日,国务院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互相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2)1986年,再贴现利率在同期各档次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下浮动5—10%;(3)1987年1月,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4)1990年3月,考虑到市场主体风险意识薄 弱等问题,确定了拆借利率实行上限管理;(5)1992年,以国债首次实行承购包销为标志,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6)199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IMF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上,我国首次系统提出逐渐实现正利率,协调配套,循序渐进,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利率改革原则。
lpr发展历程
lpr发展历程LPR发展历程1996年,人民银行引入我国第一个市场化利率——LPR(Loan Prime Rate,贷款基准利率),并开始在上海试点推广,为企业贷款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
此举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LPR的引入是贯彻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引入LPR之前,中国的贷款利率主要由银行自行定价,导致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企业融资成本较大。
这不仅限制了企业的经营发展,也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因此,引入LPR旨在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推动利率市场化,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1996年至2004年,LPR的试点范围逐步扩大,从上海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
此期间,LPR主要用于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定价。
LPR 的引入有效改变了过去银行自行定价的体制,使得企业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支持。
2004年至2010年,LPR经历了深化改革的过程。
面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化改革的需求,人民银行开始逐步开放LPR的定价方式,允许银行赋予贷款利率更多的市场化因素。
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人民银行逐渐开始推行分段定价政策,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用途的贷款设置不同的利率。
2010年至2013年,LPR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
人民银行在此期间提出了“控制贷款增长速度、保障贷款流动性、优化贷款结构、合理定价贷款”的要求,力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LPR的定价机制。
2013年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了对LPR 的改革力度。
2013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相关金融机构利率指导的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将LPR作为贷款的定价工具,与市场利率挂钩。
此举进一步提高了LPR的市场化程度,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2019年8月,人民银行正式公布了新的LPR定价机制,将原来的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合并为一个LPR报价,以五个不同期限的贷款为基准,通过每月公布的报价确定下月的LPR利率。
历史利率走势
历史利率走势自从人类社会开始使用货币以来,利率就成为了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利率的变动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对利率的走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的运行规律。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利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
一、古代时期的利率在古代社会,利率的概念并不像现代那样明确。
由于缺乏现代银行和金融体系,古代社会的贷款行为往往是以农田、农作物或贵重物品作为抵押,并以商品的形式计算利息。
例如,古代中国的融资方式中存在着“粮租”制度,农民可以借粮食给地主,而地主需要支付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利息。
古代希腊、罗马等地也存在类似的农产品贷款方式。
二、中世纪到近代的利率演变中世纪欧洲的利率走势受到封建体制的限制较大。
当时的贷款活动主要由教会承担,利息往往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
直到14世纪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出现,利率才开始逐渐出现,并逐渐与贷款利息挂钩。
在这一时期,利率的高低主要受到供求关系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利率成为了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兴起使资本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动和配置。
此时,利率的浮动与货币供应、经济周期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20世纪的利率走势20世纪,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融合,利率的波动变得更加频繁。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大萧条对利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9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使得利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思想的变革和经济政策的调整,许多国家逐渐放宽了对利率的管制,使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开始根据货币供求关系和市场需求来决定。
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
同时,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也对利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10年的欧债危机对利率的波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加强利率市场的竞争机制,推动银行利率水平的形成和调整,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导,摆脱了政策和行政干预,将利率水平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挂钩,最终实现了货币市场化的目标。
而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当时我国的银行利率完全由人民银行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控制,过去的企业单位的借贷利率均为一至三年的定期储蓄利率,而人民银行对银行也统一规定了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利率被完全的集中掌握在了国家手中。
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到2003年之前的阶段。
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国家也逐渐意识到应该把经济的管制权划归到市场中去。
1991年中央全面授权各省市区一级财政部门审批低息贷款,1995年5月国家银行贷款利率部分放开,1996年1月开始实行按年度公开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系列改革使得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逐渐下调。
第三阶段,是2003年以后的阶段。
为了拉动经济,国家采取货币政策的方式,不断地减少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而所有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也逐渐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利率逐渐开始市道化。
2004年7月人民银行开始向市场发布各种利率,并实行银行间的自由市场交易,至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运行机制。
第四阶段,是近年来的阶段。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市场进入了新阶段,利率市场化越来越成熟。
2011年央行提出的“货币政策利率框架原则”也让利率市场化得到更好的运转。
此外,中国现在正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对银行业从严审查,加强了了监管的力度,从而实现利率市场化更为高效地运作。
总的来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集中管制向市场
运行的历程,最终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达到了更好的成效,促进了经济的稳健增长和政策和市场之间的平衡,对加快市场化进程,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