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精选3篇)

合集下载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0篇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0篇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
几种小动物玩具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的衣物和袜子




按照物品的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
1、师动手教生叠衣服
2、生跟随练习
3、自己整理
4、师把相同类型的物品放在一起
5、把之前整理好的物品弄乱,让生重新整理
6、 师把现在物品摆放的情况拍下来,把图片打印出来贴在旁边,以提醒学生
教学反思
因为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先示范再自主练习整理
课程领域
生活适应
教学内容
用电安全
授课日期
2020年 月 日
送教学生
学生能力
分析
学生由于生缺乏生活常识。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到位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懂得不安全用电的危险性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观看《小花猫生病了》,知道小花猫不爱洗手然后生病
(三)学习洗手
1、洗手顺序:挽袖子——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抹肥皂——两手对搓——冲洗——关水龙头——用毛巾擦干
2、师示范
3、幼儿按洗手顺序进行练习。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一)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学会b、p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得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教学重点:学会两个声母与学会带调拼读音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授1、学习声母b、p学习声母b。

(1)读\爸爸\,引出声母b。

(2)教师范读b.(3)(3)学生跟教师读。

(4)教字形.板书b。

让学生想想b得形状像什么.学习声母p。

(1)读\婆\,引出声母p。

(2)教师范读p。

(3)学生跟教师读、(4)教字形。

板书p.让学生想想p得形状像什么.2、学习与单韵母相拼(1)、瞧图:小姑娘在干什么?教学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观察书上四幅图,分别画着什么?(3)练习拼读音节。

四、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做声母与带调韵母找朋友得拼读游戏。

(三)总结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2)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学会m、f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得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声母及与单韵母相拼成音节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a得四声。

2、听音拿卡片,分辨bP得读音.二、学习新知1、学习m(1)瞧图,这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2)联系生活实际,用“摸"练习说话。

(3)老师范读,学生观察模仿发音,练习读。

2、学习f(1)瞧图导出字音:图上画了什么?能用“佛?组词吗?(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读.3、识记声母m f,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m与f得字形?(2)动脑筋,想办法,编顺口溜识记字形. (观察在田字格得位置,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4、声母与韵母拼读练习三、巩固练习:做摘果子游戏,搞一个果子读一个音节,用这个音节组个词或说一句话。

教师评价: 经学习,学生已能熟练读、写出d t两个声母。

四、总结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3)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得方法,学会拼读音节。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教案】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一、教案背景在小学教育领域,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身体有残疾的儿童。

由于身体上的局限,这些孩子通常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到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

为了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我们可以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为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套适合小学残疾儿童的送教上门教学方案,以帮助他们克服身体上的困难,获得优质教育。

二、教案目标1. 确保残疾儿童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2.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满足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

3. 帮助残疾儿童克服身体上的困难,提高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4. 培养教师对残疾儿童的理解和关爱,并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帮助。

三、教学步骤1. 教师了解残疾儿童的状况在开始送教上门之前,教师需要了解每个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

这包括残疾类型、身体功能障碍程度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借助家长、医生等人员的协助,教师可以全面了解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根据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教师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这个计划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3. 创设适合残疾儿童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为残疾儿童创设一个适合他们学习的环境。

这包括调整教室的座椅、桌子高度,提供辅助设备,如听觉设备、视觉辅助工具等。

同时,为了满足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教室的布局也需要合理安排,以确保他们能够自如地进行学习和活动。

4.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送教上门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残疾儿童的不同情况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包括口述讲解、实物示范、图像辅助、身体互动等。

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并注重以多种感官进行教学,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5. 配备个人助教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教师可以配备个人助教,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帮助。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范文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范文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范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残疾儿童也有学习的权利和需求。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残疾儿童无法到学校接受正常教育。

因此,有必要开展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工作,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给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全面的发展。

二、目的和意义1.为残疾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提升生活质量。

2.促进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3.提高社会对残疾儿童教育的关注度,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倡导包容性教育理念。

三、工作内容1.组织教育者队伍成立一支专业化的教育者队伍,包括教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社工等。

他们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责任心和爱心。

2.开展需求评估与残疾儿童的家庭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教育需求和特殊需求,进行需求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3.提供个性化教育根据残疾儿童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

包括但不限于,语言训练、认知训练、运动训练、社交训练等。

4.定期评估与调整根据残疾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定期进行评估和跟踪,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育效果。

5.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残疾儿童由于残疾原因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和自卑感,需要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6.促进家庭参与鼓励和引导残疾儿童的家庭积极参与教育过程,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增强家庭教育能力。

7.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场地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场地。

可以选择在残疾儿童家中进行教育,也可以在相关的机构或学校开展教育活动。

四、组织架构1.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人员的招募和培训、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评估、资源的配置等。

2.教育者团队由专业的教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社工等组成,负责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最新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六篇)

最新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六篇)

最新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六篇)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篇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7-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个课时。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1.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具体由学校教导处负责。

2.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

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

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资料等。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篇二为深入推进我县特殊教育工作,围绕“办好特殊教育”目标,进一步完善“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全纳融合教育体系,保障全县重度残疾、多重残疾等特殊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积极探索普特融合、医教结合的送教上门服务模式,提高我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进一步提升我县特殊教育水平,特制定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服务对象全县开展送教上门的服务对象为确实不能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但又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4周岁的残疾儿童少年。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前言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但是对于残疾儿童来说,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使残疾儿童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提出了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本教案旨在为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案设计1. 目标:- 帮助残疾儿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提供包容性的学习环境,减少残疾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培养残疾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2. 教学内容:- 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培养;- 数学学习:包括数与数的关系、计算能力等;- 科学学习:包括自然科学和生活科学等;- 艺术学习:包括音乐、美术、手工等。

3. 教学方法:- 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位残疾儿童的情况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多感官教学: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提高残疾儿童的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鼓励残疾儿童之间的互助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交流和社交能力;-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教学步骤:此处应依具体情况拟定,并根据残疾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教案实施1. 教材和资源准备:- 针对残疾儿童的教材:选用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教材;- 辅助学习工具:如图表、模型、计算器、触摸屏等;- 资源整合: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录音、视频等。

2. 教学环境:- 教学场所: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儿童家中、教室、学校等;- 教室布置:保持教室整洁、安全,便于儿童的活动和学习。

3. 实施过程:- 第一步:教师与残疾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儿童的兴趣、特长及障碍;- 第二步:根据面谈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 第三步:教师与儿童进行一对一或小组教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指导;- 第四步:通过实践活动、游戏等方式巩固儿童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步:定期与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反馈和评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教育的普及和包容性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小学残疾儿童是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身体上的障碍,他们无法像普通学生一样接受学校教育。

因此,为了确保这些残疾儿童能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案,使残疾儿童能够在家庭环境中接受优质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1. 帮助残疾儿童解决因身体上的障碍而无法上学的问题,提供送教上门的学习环境。

2. 了解每个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3. 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教具,帮助残疾儿童提升学术能力和自信心。

4. 通过与残疾儿童家庭的密切合作,培养他们的家庭支持体系。

三、教学内容1. 学习计划制定:与残疾儿童及其家庭进行初次接触,了解他们的兴趣、学习需求和目标。

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时间表。

2. 教学资源准备:根据学习计划,为残疾儿童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具,包括电子书籍、盲文资料、听力材料等。

确保这些资源易于操作和理解。

3. 教学方式选择: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比如,对于视力障碍的学生,可以使用语音辅助工具或盲文教学;对于听力障碍的学生,可以使用手语或视觉辅助工具。

4. 情感辅导和支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残疾儿童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尊心。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5. 家庭合作与支持:与残疾儿童的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分享学习进展和反馈,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家庭的积极参与,培养出一个有力的支持体系。

六、教学评估1. 进行周期性的学习评估,以监测残疾儿童的学习进展。

2. 收集残疾儿童家庭的反馈,了解他们的满意度和建议。

3. 持续跟踪残疾儿童的学业成果和情感发展,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七、教学效果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育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帮助到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免费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免费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免费教案标题: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免费教案1: 主题 - 残疾儿童的需求评估与个性化教学计划制定1. 目标:了解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不同类型、特殊需求评估方法、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制定步骤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残疾儿童的案例、评估工具。

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个人思考题。

教案2: 主题 - 残疾儿童的沟通与交流技巧培养1. 目标:培养残疾儿童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沟通障碍、有效的沟通技巧、使用辅助沟通工具等。

3. 教学方法:示范、角色扮演、小组练习。

4. 教学资源:辅助沟通工具、沟通案例。

5.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现、小组练习成果。

教案3: 主题 - 残疾儿童的认知与智力发展支持1. 目标:了解残疾儿童的认知特点,提供相应的智力发展支持。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认知支持策略、认知训练活动设计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认知训练活动示例、认知发展评估工具。

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活动设计成果评价。

教案4: 主题 - 残疾儿童的社交技能培养1. 目标:培养残疾儿童的社交技能,提升其社交能力。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社交障碍、社交技能培养方法、社交情境模拟训练等。

3. 教学方法:示范、角色扮演、小组练习。

4. 教学资源:社交情境模拟材料、社交技能培养案例。

5.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表现、小组练习成果评价。

教案5: 主题 - 残疾儿童的情绪管理与心理支持1. 目标:帮助残疾儿童学会管理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2. 教学内容:残疾儿童的情绪管理困难、情绪管理策略、心理支持技巧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资源:情绪管理策略示例、心理支持案例。

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个人思考题。

以上是五个教案的示例,您可以根据需要编写更多的教案,涵盖其他相关主题,以满足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需求。

2024年小学智力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版

2024年小学智力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版

2024年小学智力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版一、教学对象小明,男,10岁,智力残疾,目前就读于小学四年级。

小明在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本次送教上门旨在帮助小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基本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提高小明的认知能力,使其能认识并辨别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场景。

2.培养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3.增进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更好地与他人互动。

4.提高小明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事务。

三、教学内容1.认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场景。

2.语言:学习简单的句子表达和交流技巧。

3.社交:学习与他人互动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4.生活自理:培养独立完成一些简单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小明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

2.情景教学:设置真实的场景,让小明在情景中学习语言和社交技巧。

3.互动教学:鼓励小明与教师、家长、同学进行互动,提高其社交能力。

4.游戏教学: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第一阶段:认知训练(1)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场景,如水果、蔬菜、交通工具等,引导小明认识并命名。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小明理解物品和场景的特点。

(3)教师与小明进行互动,检查其对物品和场景的认知程度。

2.第二阶段:语言训练(1)教师教授简单的句子表达,如“我要喝水”、“我想上厕所”等。

(2)教师引导小明进行情景对话,如模拟购物、就医等场景。

(3)教师鼓励小明与同学、家长进行交流,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第三阶段:社交训练(1)教师教授与他人互动的基本礼仪,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2)教师设置真实的社交场景,让小明在情景中学习社交技巧。

(3)教师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小明与同学进行互动,提高其社交能力。

4.第四阶段:生活自理训练(1)教师教授简单的日常生活事务,如穿衣、洗手、整理床铺等。

小学残疾送教上门工作计划(优选6篇)

小学残疾送教上门工作计划(优选6篇)

小学残疾送教上门工作计划(优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残疾送教上门工作计划(优选6篇)小学残疾送教上门工作计划第1篇一、活动意义:XX年X月XX日是我国法定的“全国助残日”。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精选24篇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精选24篇

目录第一篇:整理房间与日常安全教育 (1)第二篇:择洗青菜 (3)第三篇: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教案 (5)第四篇:认识人民币 (7)第五篇:打扫房间与自理能力培养教案 (9)第六篇: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学教案 (11)第七篇:基本汉字“大”、“小”、“上”、“下”教学 (13)第八篇:暑假安全知识防范 (15)第九篇:学习亲人的称呼,练习开口说话 (17)第十篇:复习亲人的称呼,练习开口说话 (19)第十一篇:认识家用电器(电饭锅、电磁炉等) (21)第十二篇:学习洗头 (23)第十三篇:学习洗手 (25)第十四篇:学习日常安全知识 (27)第十五篇:学习数数1—5 (29)第十六篇:学习拿笔写“1” (31)第十七篇:认识前后 (33)第十八篇:认识左右 (35)第十九篇:认识上下 (37)第二十篇:教学生洗碗 (39)第二十一篇:安全知识及学做饭 (41)第二十二篇:教学学生玩手机 (43)第二十三篇:使用手机看视频 (45)第二十四篇:教学生数数与感知个数的概念 (47)整理房间与日常安全教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整理房间的方法和步骤,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日常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预防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授学生如何分类整理物品,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整理房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自我保护。

三、教学准备1、整理房间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日常安全教育的案例或故事。

3、实物道具,如收纳盒、标签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与学生亲切交流,了解学生的房间整理现状。

2、通过提问激发兴趣:“你喜欢自己的房间是什么样的?”3、简短介绍整理房间和日常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讲解1、整理房间的方法:A、展示整洁与凌乱的房间对比图片,让学生感受整理前后的变化。

B、教授分类整理法,如衣物、书籍、玩具等分类放置。

C、演示如何使用收纳盒、标签等工具,让物品有序归位。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

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对教育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因此,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方式应运而生,它为残疾儿童提供了更为便捷、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差异化的教育服务,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营造一个有利于残疾儿童学习与成长的环境。

2. 针对残疾儿童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 给予残疾儿童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4.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激发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

5. 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为残疾儿童提供便利的学习环境。

三、教案内容1. 了解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在制定教育方案之前,首先要了解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

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在学习上有各自的障碍,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2.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这个计划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3.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残疾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相信自己的潜力,并且营造一个友善、互助的学习环境。

4.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视听教学、游戏教学等,为他们提供有趣、有效的学习体验。

5. 送教上门,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可以为残疾儿童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他们外出上学的困难和不适应感,使他们能够在熟悉、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四、教案实施1. 招募和培训专业教师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团队来支持。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与沟通》教材第四单元“我们的社区”章节,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社区的不同设施,了解社区中不同职业的工作者,学会与社区中的人礼貌沟通,培养关爱社区、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区的基本设施和不同职业的工作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与社区中的人礼貌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技巧。

3. 培养学生关爱社区、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社区的基本设施和不同职业的工作者,学会礼貌沟通。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社区、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卡片、教学PPT。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社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社区设施和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呈现(15分钟)(1)教师出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社区的不同设施,如医院、学校、商场等。

(2)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职业的工作者,如医生、老师、售货员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社区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社区中的不同人物,进行礼貌沟通的练习。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运用礼貌用语与社区中的人进行沟通。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社区的设施:医院、学校、商场等。

2. 社区的职业:医生、老师、售货员等。

3. 礼貌沟通:请、谢谢、对不起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社区的场景,并标注出不同设施和职业工作者。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礼貌用语编写一段与社区中的人沟通的对话。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社区设施和职业工作者的认知,以及礼貌沟通的能力。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特殊教育学校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三册,具体章节为“我们的身体”。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如头部、手臂、腿部等;学习描述身体部位的功能,如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等;通过简单的课文,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体部位名称及功能的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重点:认识身体部位,学会描述身体功能,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卡片、课文录音、故事书。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身体部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体的部位及功能。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教师出示卡片,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学习描述身体部位的功能。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身体部位的功能及如何关爱自己的身体。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身体部位名称及功能进行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身体部位名称及功能2. 课文内容概括3. 关爱身体,热爱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的身体部位图,并标注名称及功能。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身体部位图的绘制及标注。

2. 作业题目:用今天所学的词语,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身体部位。

答案:学生运用所学词语,完成描述自己身体部位的段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观察家人的身体部位,学会关爱家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十五章“时间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时间的基础知识、钟表的读法、时间的计算以及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认识钟表的读法,能准确读取时间。

2. 培养学生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时间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方法,钟表的读法。

教学重点: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教学PPT。

学具:学生每人一个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1)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2)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的读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读取不同时间点的钟表,让学生练习读取时间。

(2)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4. 随堂练习(15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5. 知识拓展(5分钟)讲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作息时间等。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2. 钟表的读法。

3. 时间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五个不同时间点的钟表,并标出时间。

A. 8:30 6:45B. 4:15 2:352. 答案:(1)略。

(2)A. 1小时45分钟B. 1小时40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时间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读取钟表时间,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语文》第七单元“家的温暖”,具体章节为第2课“爸爸的生日”。

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家庭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的情感,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和内容的理解。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录音机、音箱设备。

学具:生字词卡片、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家庭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快乐时光,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利用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巩固记忆。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适时讲解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

4.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提高沟通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生字词列表2. 课文主旨:家的温暖,爸爸的生日3. 课后作业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家”的短文。

答案要求:正确使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2. 作业题目:为父母制作一份生日贺卡。

答案要求: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表达对父母的祝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家庭活动,记录家庭生活的点滴,培养热爱家庭、尊敬父母的情感。

同时,关注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共同促进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

2024年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2024年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

2024年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读写能力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汉字教学:认识10个生字,学会10个词语。

2.数学教学: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生活自理:学习整理书包、系鞋带等基本技能。

4.社交训练:学会礼貌用语,与人友好交往。

三、教学对象1.学生基本情况:本节课针对的是小学残疾儿童,他们存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障碍,需要个别化教学。

2.教学重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开场导入(1)教师与学生互相问候,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汉字教学(1)教师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生字。

(2)教师领读词语,学生跟读。

(3)教师讲解生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指导学生书写。

3.数学教学(1)教师出示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答案。

4.生活自理(1)教师演示整理书包、系鞋带等基本技能。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社交训练(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汉字教学(1)教师检查学生生字书写情况,给予评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

3.数学教学(1)教师出示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答案。

4.生活自理(1)教师检查学生整理书包、系鞋带等技能掌握情况。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社交训练(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4.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课程教案范例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课程教案范例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关爱身边的人》。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残疾儿童的小明》,生字词学习,以及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残疾儿童的生活状态,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挂图,引导学生关注图中的残疾儿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并进行朗读指导。

c.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道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课题、生字词、课文结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残疾儿童的短文。

2. 答案:学生完成短文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残疾儿童的生活,参与关爱活动,将关爱行动落到实处。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要结合残疾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

对于残疾儿童而言,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5章《加法和减法》详细内容。

具体包括:加法意义、加法运算、加法应用;减法意义、减法运算、减法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概念,能够熟练进行10以内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特别是借位和进位概念。

2. 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意义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黑板、粉笔、教学挂图、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计数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一些水果模型进入课堂,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水果。

然后,我向他们展示一个水果篮子,让学生猜一猜篮子里有多少个水果。

通过这个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需要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我在黑板上写下加法例题,如2+3=5,引导学生理解加法意义,并解释加法运算规则。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用计数棒进行加法运算练习,我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 减法教学(10分钟)我用同样方法引入减法,展示一个篮子里水果减少几个,让学生理解减法意义。

然后,讲解减法运算规则。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加法意义和运算规则。

2. 减法意义和运算规则。

3. 10以内加法和减法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问题,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3个,他吃掉2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答案:(1)7、11、15。

(2)6、6、3。

(3)6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加法和减法意义方面较为顺利,但在运算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借位和进位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精选3篇)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范文(精选3篇)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题目为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文件,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第1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一、服务对象:XXX,性别,XX周岁。

是一个肢体残疾和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以前上过学,但现在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不适合随班就读,同时家长没有对他进行过学习方面的辅导。

二、服务原则;遵循家长自愿,免费教育,定期入户的原则。

三、服务目标:1、从实际出发从触觉、听觉、说话方面进行锻炼,对简单的知识进行认知和记忆。

2、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他有进步。

四、服务时间:每月送教上门最少一次,一般两次。

五、要求及措施:每次送教前都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鼓励家长不放弃教育孩子的信心,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

完善送教上门的各项资料。

六、工作计划:九月份:了解XXX同学在家的表现情况。

多与他交流,复习数字1-10。

十月份:对他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反复演示,手把手识数,初步建立0-20的数学和多少的概念。

尽量引导她听懂老师在说什么数字,会认数字0、1、2、3、4、5、6、7、8、9、10,1120。

十一月:辨别颜色,可以准备一些有颜色的卡片,教会他认识不同的颜色,尽量教会他将不同的颜色进行归类整理。

十二月:教唱儿歌一首。

新年元月份: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能听懂别人要表达的意思。

我们只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王先诌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送教上门要求是指承担任务的学校和教师要按照一人一案制订个别化教育方案,以家庭自愿、免费教育的方式,每月至少送教两次,每次至少完成两个课时的教学辅导任务。

同时,学校还把送教上门工作纳入教师个人工作量,确保送教上门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第2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性分析成长道路上的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能力目标】理性看待挫折,正确处理挫折的能力。

【知识目标】1.理解什么是挫折;2.理解挫折的两面性;3.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挫折的两面性;2.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挫折。

【难点】理性对待挫折,正确面对挫折。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讨论法、引导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最近比较烦》,并设置问题:歌曲中他们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烦心事,怎么去解决这些烦心事呢?进而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什么是挫折过渡:大家回想一下,自己遇到过哪些不愉快的事情呢?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怎么面对它们的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考试成绩不及格、数学题不会、英语单词背完了就忘记等等。

解决办法多学习,向老师和同学求助等等。

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面对挫折的不同表现过渡句:既然我们在成长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那么我们对待挫折是否有区别。

大家请看《半杯水的故事》的寓言故事:两个口渴的人找到半杯水。

快乐的人想:啊,我终于找到水了!虽然眼下只有半杯水,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良好的开端,我一定还能找到更多的水于是他变得高兴起来。

而苦恼的人则想:怎么就只有这半杯水?就这半杯水有什么用?一气之下他摔掉水杯,然后坐以渴毙。

设置提问:这两个人对半杯水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出现了什么不一样的结果?学生回答:乐观的人觉得自己很幸运,而苦恼的人觉得半杯水没用,把杯子摔碎,最后渴死了。

教师总结: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面对挫折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到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一般来说挫折包括三个方面: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人们对挫折认知的不同,则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也会不同。

3.理性看待挫折教师提问:大家想一想自己遇到挫折时,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遇到挫折时,我们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是却经常让我们很痛苦,现在请大家辩一辩,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正方:挫折是好事;反方:挫折是坏事。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好事又是坏事。

在面对挫折时,如果一味的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的看待挫折。

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让我们更加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二)发掘生命的力量1.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活动: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下面的活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分享:面对挫折时,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借助外力教师提问: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呢?以政治小组为例,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稍后请小组代表来回答。

同学代表1回答:欣赏、培养幽默感、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做好最坏的打算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同学代表2回答:关心、帮助他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教师总结: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环节三:巩固提高观看《摔跤吧,爸爸》片段,并让学生分析:1.女主角遇到了哪些挫折以及如何应对的?2.给予你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自己骄傲加之训练方式的不对,使其在比赛中屡屡受挫。

应对挫折时她一方面加紧训练一方面求助自己的父亲,把自己的父亲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撑,最终取得胜利。

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回顾的方式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是挫折,理性的去看待挫折,并且用积极的心态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作业:搜集自己喜欢的偶像,查看他们在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以及如何解决的?给你什么样的启示?下节课进行分享。

第3篇: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使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通过了解小数的发展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感受小数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知学习1、数体温表,认识自然数、整数。

学生数体温表。

揭示: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2、3等等的数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也都是整数。

2、读体温表,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演示体温表上的温度:①36℃②37℃③温度上升不到1大格学生认读体温表上的温度,发现:第三次的温度不能用整数表示了。

3、自主设疑,指明学习方向。

交流:你想从哪些方面学习小数?根据交流出示关键词:读写、意义、作用等。

明确研究方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

二、从人民币入手,初步认识小数1、小数的读写。

播放录音:买了一个书签,用了0.1元。

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0.1,指导写法。

全体学生在作业纸上写0.1,并读一读。

2、画图表示小数。

独立思考:0.1元就是多少钱?如果用一个长方形代表1元,0.1元怎么表示?交流得出:1角是元,也可以写成0.1元。

3、举一反三说小数。

自主尝试:仍然用长方形代表1元,随意取几份,再说出分数和小数。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式子,如:2角=元=0.2元。

4、归纳概括规律。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一读这些式子,想一想有规律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几角是十分之几元,也就是零点几元。

反过来,零点几元也就表示十分之几元。

三、联系长度单位,进一步认识小数1.表示米尺上的小数。

独立思考:怎么找到米尺上的小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学生交流,得出:一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自主练习:填一填。

我发现:几分米就是()米,也就是()米。

3.概括交流规律。

学生交流作业,得出: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也就是零点几米。

反过来,零点几米也就表示十分之几米。

4.测量中应用小数。

课件演示:用尺测量橡皮的长度。

思考:一块橡皮的长度不到1分米,怎么表示它的长度?交流得出:6厘米=分米=0.6分米。

四、脱离具体情境,揭示小数意义。

1、概括小数的意义。

引导观察:我们在人民币、米尺中找到小数,并发现了一些规律。

脱离原有单位,再读一读这些分数和小数,你又发现了什么?交流小结: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零点几也就表示十分之几。

2、巩固小数的意义。

学生看图填写分数和小数。

五、探究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1、用小数表示文具盒的长度。

课件演示:用尺测量文具盒的长度。

思考:文具盒的长度超过2分米,怎么表示?2、自主练习:填一填。

文具盒长()分米()厘米,也可以写成()分米。

交流得出:2分米3厘米=2.3分米。

进一步交流:2分米3厘米等于2.3分米,是怎么想的?小结:像这样测量结果不是整数时,可以用小数表示。

3、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介绍小数各部分名称,请学生到黑板上摆出小数各部分名称,再一起说一说。

六、多角度练习,感受小数的作用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

(1)丹顶鹤身长约1.5米。

交流:1.5米是()分米,又是()厘米。

学生认识到:同样的长度,单位较小时可以用整数表示,用更大的单位就需要小数。

(2)珠穆朗玛峰高约8844.4米。

交流:8844.4是一个小数吗?这个小数怎么样?自主体会:小数并不一定小。

(3)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误差必须保持在1.8分米范围内。

比划交流:1.8分米有多长?1.8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4)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面值1.2元。

交流:1.2元是几元几角?2、解决课开始时遇到的读体温表的问题。

学以致用: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数是因为需要才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