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课程落实自查报告
小学课程落实自查报告一、前言小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有效实施小学课程,我们进行了自查工作,以了解当前小学课程的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参考。
本报告将对小学课程的落实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二、课程目标和理念的落实情况1. 课程目标的明确程度我们学校明确了小学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目标的明确性使得教师能够明确制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2. 课程理念的贯彻情况小学课程的理念在学校的教学中得到了贯彻。
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情况1. 教材选择与使用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教材规定,选择了符合小学课程标准的教材,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的选择与使用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小学的各学科课程均按时开展并合理安排。
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此外,学校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3. 课程材料的应用与创新学校鼓励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材料,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展示等,并且不断创新课程设计,提供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
这些教学材料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四、课程管理与评价的情况1. 课程管理的规范性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工和要求。
教师们在课程管理中执行得较好,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2. 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小学课程评价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注重教学质量的监测和评价,通过各类考试和测评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目前小学学生的课外负担较重,学生的时间主要都用在了功课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其他活动。
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课程实施情况汇报背景介绍:本次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旨在总结和评估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开设的课程的实施情况,并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以便对课程进行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以下是对课程实施情况的详细汇报。
一、课程概况:本学期共开设了10门课程,涵盖了不同学科领域,包括文学、数学、科学等。
每门课程的课时安排为40节课,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
课程的目标是提供学生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评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二、学生参预情况:1. 学生人数统计:- 一年级:120名学生- 二年级:130名学生- 三年级:110名学生- 四年级:100名学生- 五年级:90名学生- 六年级:80名学生2. 学生满意度调查:为了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我们进行了匿名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他们认为课程内容有趣、教学方法多样,并且能够匡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师情况:1. 教师人数统计:- 一年级:10名教师- 二年级:12名教师- 三年级:11名教师- 四年级:9名教师- 五年级:8名教师- 六年级:7名教师2. 教师培训和评估: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组织了定期的教师培训和评估。
培训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评估结果显示,大部份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我们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讲解、实践活动、小组合作项目等。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能够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游戏等。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预度。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评性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能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五、课程评估和改进:1. 学生成绩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进行了期中和期末考试,并记录了学生的成绩。
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教育部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校积极响应,全面实施新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现就我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课程改革目标明确。
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我校制定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此目标指引下,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工作。
二、课程设置优化。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对原有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调整,优化了课程设置。
在保障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增加了实践性课程和跨学科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手段创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实施,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创新。
引入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实验教学、项目式学习、校外实践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评价体系完善。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对原有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完善和调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培养。
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五、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支持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六、家校合作加强。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加强了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育人格局,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七、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未来的挑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综上所述,我校新课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小学学校新课程方案实施情况汇报
小学学校新课程方案实施情况汇报小学学校新课程方案实施情况汇报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通知精神,对照《山西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新课程方案实施的情况汇报如下:一、课程开设情况1、依法科学地设置课程,安排课时。
课程设置:我校有学生132人,教学班6个,教师13人。
我校坚持按《山西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的要求开设课程:即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有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三至六年级开设的课程有: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美术、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而且能严格按照中心校要求开设校本课程、设置劳技课;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电教课。
2、学时安排:我校坚持按照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标准开足学时。
没有增减学时的现象。
3、开发隐形课程我校将隐形课程的开发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逐步在隐形课程中强化育人环境,如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每学期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读书教育活动、班队活动“六一”庆祝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同时把教室布置及板报等都纳入班主任管理细则中,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和美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了生动活泼、和谐共处、开拓进取的教育氛围。
4、努力建设校本课程早在2011年我校和裴介派出所共同创建了交通安全学校,把交通安全教育列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为了更好地实施校本课程,在中心校马万太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群策群力,组织学生学习。
多年来我校没有发生交通安全方面的事故,没有发生刑事案件、火灭事故、游泳安全事故、没有发生食物中毒和其他以外伤亡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由于我校辐射南卫、北卫、移民等村,学校规模较小,在管理体系和学校资源上都与兄弟学校存在一定差距。
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如个别学科师资不配套,没有专职教师。
有的学科由于人员不足,课时量受到影响。
特别是硬件设施还不完善,影响了某些学科课程的开设等。
其次,我们是农村小学下午放学早的话,学生在家中无人管理,家长素质低、农活忙、外出打工等客观因素,因此我们不得不适当增加学生在校时间,来适应家长们的要求。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报告摘要:
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小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
通过对多个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得出以下结论:
1. 实施情况:绝大多数小学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实施了几年,其他的正在逐步转变中。
2. 教师培训:大部分小学为教师提供了新课程相关的培训,包括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
3. 改革难题:小学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常见的问题包括缺乏相关教材和教具,以及时间不足的问题。
4. 教学效果:实施新课程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明显提高,但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方面仍存在差距。
5. 家长态度:大部分家长对新课程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新课程能让孩子更好的发展潜力。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小学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 完善资源支持:提供更多的新课程教材和教具,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
3. 优化课程安排: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
4. 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和总结新课程实施效果,根据反馈意见和问题进行改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情况调研报告
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情况调研报告小学新课程的教材使用有5年多了,为了了解在新课程的施教过程中,教师对教材体系和结构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的控制与难度的把握情况,了解教师角色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况,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现状以及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情况,教研室组织了各科教师对部分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教学调研,现就云台乡小学中心校新课程情况做一小结:调研对象:小学新课程调研对象有云台中小、段塬小学、中原小学、白石河小学等,听了30多位教师的课,调研的主要方式是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和座谈会。
一、基本情况:1、部分学校领导对新课程的实施非常重视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新课改。
一是积极鞭策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不仅组织老教师培训,还组织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二是请教研员或课改专家到学校讲课;三是围绕新课改组织好本校的教研活动。
2、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通过课堂的调研和教师座谈会,能感到一部分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中,把教学方式的改变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
从听课的情况来看,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体现了新教材的思想,做好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恰当的组织小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发生改变。
二、课改中存在的问题1、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放不开,总觉得有些地方不讲不行,怕学生不理解,本来提出一个问题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可教师却把它割裂成几个简单的问题,一问一答,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一来,就大大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还在掌控着学生宝贵的40分钟时间。
2、对教材的整合能力还有待提高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只是按部就班的讲教材,不能对教材中呈现的情境加以整合,不能恰当地选择各种课程资源来丰富课堂,不会把现代教学技术与教材进行整合等等。
3、“双基”与“过程”不能很好统一讲到双基,教师就想到训练,就用反复的方法,而不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不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领悟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情感,把知识作为结果来教学,不是作为“过程”来教学,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的发展也无法应试。
小学学校新课程方案实施情况汇报
小学学校新课程方案实施情况汇报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笔记本上,随着键盘的敲击声,关于小学学校新课程方案实施情况的汇报在我脑海中逐渐浮现。
一、课程理念的创新新课程方案的诞生,源于我们对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我们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一个小男孩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问题,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
1.1学生主体新课程方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在互动中培养能力。
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双向互动。
1.2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是这次新课程方案的一大亮点。
我们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课程内容的更新新课程方案在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更新,引入了更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世界。
2.1生活实践生活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区、大自然,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社会、了解自然。
孩子们在采摘果实、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合作与分享。
2.2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新课程方案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我们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画笔、音乐、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艺术的世界里,孩子们找到了自我,也学会了欣赏他人。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程方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下学习。
3.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成长。
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学会了团结协作。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
3.2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评价的变革新课程方案在评价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不再单一地以分数论英雄,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年级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一年级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一年级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工作汇报一年级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情况实施课程一年级新课程在本校已实施一个多学期,为了摸索新课程教学改革规律,探索新课程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总结本校新课程实施的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题目,学校校长室与教导处在本学期第十一周(4月6日---9日)对中心学校和许油车小学的一年级班级的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中的一些情况通报以下:一、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听课、交谈、观察了解到,我校新课程实验教师通过前段时间的培训和近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已逐渐的建立,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加以贯彻,几位教师都能认真做好教学理论的学习,摘好业务笔记,并能对比新课程理念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进程和教学得失,撰写较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文章,如王善英老师屡次向县教研网、县《课程改革实验》杂志投送稿件。
在与新课程实验教师交谈中,几位教师中都能以新课程的理念来谈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感受,以学生的发展来评析自己的教学实践,这些都体现了我校新课程实验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已基本建立。
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在新课程学习中所建立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其实不完全一致,很多先进的理念有所意识但其实不做到。
其次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又产生了很多困惑,面对困惑,他们又缺少理论的指导。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本次调研共听了8节课,其中语文3节、数学3节、体育1节、美术1节。
由于教师能以新课程理念作指导,调研中的几堂课其课堂气氛活跃,凸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1、课堂教学体现了“人文关怀”语文课都有相当量的识字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反复认读来到达强化记忆的效果。
但在听课中没有这类机械单调的教学行为,教师都能从学生年龄特点动身,关注学生的天性来设计教学,以“谁来铛铛小老师”、“编个字谜大家猜”、“我给生字找朋友”等富有童趣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生字。
小学落实课程情况汇报
小学落实课程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校小学落实课程情况汇报如下:一、教学情况。
本学期,我校小学教师们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课程改革号召,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
二、师资力量。
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举办各类教学研讨会、课程教学观摩活动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设施。
学校加大了对教学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环境。
在教学设施方面,学校增加了各类实验器材和教学用具,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室环境的改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生学习情况。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实践,更加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五、家校合作。
学校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加强了家校合作。
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六、存在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家校合作还需加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师资培训,改善教学设施,加强家校合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我校小学落实课程情况的汇报,请领导审阅。
感谢领导对我校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致。
敬礼。
小学课程计划实施情况汇报
小学课程计划实施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校小学课程计划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一、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我校小学课程计划严格执行,确保了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面完成。
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质量保障。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教材选用标准,选用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材。
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学校加强了教学管理,确保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平稳推进。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学校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同时,学校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和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们在学习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
五、家校合作的加强。
学校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了家校沟通,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促进了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六、教育教学管理的完善。
学校建立了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加强了对教师的教学指导和管理,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我校小学课程计划的实施情况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谢谢!。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对新课程存在质疑和误解,认为其可 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未来发展。
05
对小学新课程实施的对策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内容和教学方法。
培养教师创新教育意识和能力
鼓励教师创新教育,培养其运用新理念、新方法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01
通过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各学校能够公平
地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
02 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投入,提高其教学设施
和师资水平。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以了解小学新课程 实施现状及教师、学生和家长
的看法和体验。
课堂观察
对小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 观察,了解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和效果。
深度访谈
对小学新课程实施的相关人员 进行深度访谈,获取更详细的
信息和观点。
研究对象
小学教师
选取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 师,了解他们对新课程实施的
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等。
结论三
家长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支 持程度有所提高,但仍有 部分家长对新课程存在疑 虑和误解。
研究展望
展望一
加强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 和评估,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确保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
效实施。
展望二
加强教师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实 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
完整儿童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完整儿童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向您汇报我们学校儿童课程的实施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学校全面推进儿童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就我校儿童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课程设置。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了儿童课程。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我们分别设置了启蒙课程、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
启蒙课程主要是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基础课程则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拓展课程则是为了拓宽儿童的视野,培养其综合素质。
通过合理设置课程,我们能够全面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内容。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们引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如绘本、实验器材、音乐器材等,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
我们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游戏互动、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共同进步。
同时,我们也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
四、实施效果。
通过一年的儿童课程实施,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家长和社会的反馈也非常积极,对我们的儿童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下一步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儿童课程设置,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将继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指导。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对全国各地的小学进行了一次广泛的实地调研。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式,对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教育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二、调查结果
1.新课程实施从整体上看是比较成功的。
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教师们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此外,新课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尽管新课程的实施在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老师对于新课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实施新课程时存在局限性;其次,一些学生对于新课程的接受度还不够高,尤其是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3.此外,在教学方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小学的教学需求,更需要采用“项目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4.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
首先,建议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确保教师全面掌握新课程的相关知识。
其次,建议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加强学生对于新课程的接受度。
最后,我们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考核机制,以确保教师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三、总结
基于我们的实地调研,可以看出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改进措施进一步改善。
总体来说,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和学生的态度都非常积极,相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新课程一定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小学语文课程实施情况汇报一、引言为了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我们团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研方法、课程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式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他们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需求和困惑。
访谈则针对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他们在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
实地观察则是我们对课堂进行直接的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课程实施现状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3.1 优点1. 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内容涵盖了诗词、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师教学热情高:大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充满热情,能够用心备课,认真教学。
3. 课堂互动良好: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存在的问题1. 课时不足:由于课程安排紧张,语文课时常常被其他科目占用。
2. 评价体系单一:过于依赖笔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3.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四、解决方案4.1 增加课时建议学校合理调整课程安排,确保语文课时的充足。
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4.2 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笔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创作能力等方面。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3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们希望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能够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小学调研报告
新课标小学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新课标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情况,评估其效果,并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本次调研选取了三所不同地区的小学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城市、郊区和农村三种不同的教育环境。
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和资料分析等。
三、新课标实施现状1. 课程设置:新课标在小学阶段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各学科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2. 教学方法:教师普遍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方式: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四、学生发展情况1. 知识掌握: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在语文和数学等基础学科上。
2. 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 个性发展:新课标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五、存在问题与挑战1. 资源分配不均:不同地区的小学在教育资源上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新课标的均衡实施。
2. 教师专业发展: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家长和社会支持:部分家长和社会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有待提高。
六、改进建议1.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支持,缩小教育资源差距。
2. 教师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课标的理解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3.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新课标的认识,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更多支持。
七、结论新课标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客观分析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与小学生学习方式变化情况及实施科学课程资源的完善情况,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学改革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和研究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和探讨新课程教学中的新特点、新规律,不断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对山西省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情况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了小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南部、中部、北部各取一个市,每一个市随机抽取参与课改的小学科学教师92名(女76名、男16名)。
实施调查时,研究者委托当地教研人员亲自将问卷发放给教师,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回,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管理和处理。
由于参与科学课程的小学生尚小,此次调查只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从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教师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二个方面进行编制,采用单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选择题进行呈现,为了深入、广泛地了解课改中的一些经验及问题,还设有部分开放性问答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科学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1.课程实施环镜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在科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整个科学课程的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1〕。
科学课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是保障科学课程顺利推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性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6. 96%的教师称自己非常熟悉科学课程标准,58.69%的教师对科,f,课程标准只做了一般的了解,并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过,4.35%的教师根本就不熟悉课程标准。
科学课程标准开篇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基本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
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需要进
行以下调查:
1. 调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了解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是否真正被纳入课程体系中,并且能否有效地实施。
2. 调查教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与情况:了解教师
是否真正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和精
力实施。
3. 调查学生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接受度:了解学生是否
愿意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否能够真正地从其中学到知识。
4. 调查家长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看法:了解家长是否理
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是否愿意支持学生参与其中。
5. 汇总调查结果并分析: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
出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探讨。
自查报告:小学课程实施概况
自查报告:小学课程实施概况1. 背景和目的本份自查报告旨在总结小学课程的实施概况,以便评估当前教育质量和发展需求。
通过对小学课程实施的全面自查,我们将能够了解课程的有效性、适应性和改进方向,从而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研究成果提供依据。
2. 自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自查涵盖了小学各年级的全部课程内容和实施情况。
自查方法主要包括:- 资料收集:收集教学计划、教材、教学资源、学生作品等相关资料;- 观察访谈:观察教学过程、访谈教师和学生,了解实际教学情况和研究效果;- 数据分析:对学生研究成绩、评价结果等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
3. 课程实施概况3.1 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小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与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
-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
- 教学手段: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教学资源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兴趣。
3.3 评价和反馈-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 反馈机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研究成绩和表现的反馈,鼓励他们自我评价和持续改进。
3.4 学生参与和发展- 学生参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主动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 学生发展: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4. 发现和建议4.1 发现- 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落实情况较好,与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育目标相符。
-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但仍有部分教师需进一步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 评价方式较为全面,但反馈机制仍需优化,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 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有少数学生参与度不够,需要引导和关注。
4.2 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全市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日照市教学研究室从2021年秋天开始,我市小学起始年级开始进入新课程改革。
今年秋天以后,我市小学六年级也将进入新课改。
这样,我市小学新课程改革即将完成一个轮次的实验。
五年来,我市小学广大教干教师认真学习,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为推动课程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课程改革正在顺利地向纵深发展。
为了解我市小学,特别是基层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认真总结、推广有益的经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促进全市小学课程改革健康、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从今年4月份开始,由我室小学组及相关学科的教研员组成调研组,分期分批共用9天的时间,对全市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视导。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内容、方式和方法这次调研的学校全部是基层小学。
从5个(区)县共抽取了18所基层小学(包括乡镇中心小学、村级小学)。
调研的内容有:课堂教学情况,课程开设情况,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开展情况,教师培训学习情况,农远工程使用情况等。
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调查问卷、听课、查看相关资料等方式方法。
在9天的时间里,调研组成员共听课64节(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召开教师座谈会92场次,参加座谈会教师480多人。
有425名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教师参加了调查问卷。
每到一处学校都要查阅相关的书面材料,并与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二、问卷调查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及分析。
(以小学语文为例,参加问卷人数:146人)类别农远工程使用情况项目开通是否使用好效果一般差每学期1次每学期2次每周1次每周2次数目 12个单位 2个单位 48人 67人 1人 11个单位 7个单位 12个单位 6个单位备注 30人,4个单位未填 32.9% 45.9% 0.68% 家长会情况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每班兴趣 2个 33人 22.6% 小组情况 3个 43人 29.5% (21人 4个 27人 18.5% 未填) 4个以上 22人 15.1% 学生每天上课节6节 40分钟 1单位填4至7节,数、每节课时间 1单位6至7节学生集体在校体1小时以下 11人 7.5%育锻炼时间(101至2小时 117人 80.1% 人未填,占2小时以上 8人 5.5% 6.9%)课外作业形式做题、阅读、日记、手工制作、绘画、做家务、做摘记、采访、搜集资料、习作、实践活动、访问、调查等考试评价等级制 142人 97.3% 分数制 2人 1.4% 排名次1人 0.68% 不排名次 145人 99.3% 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办学特色开设不开设开设不开设知道内容不知道内容鲜明没有99人 47人 129人 17人 123人 23人 33人 113人67.8% 32.2% 88.4% 11.6% 84.2% 15.8% 22.6% 77.4% 从上面的统计表可以看到,多数学校都开通了农远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摘要: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从新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及教学观的转变、影响新课程实施的因素等方面,对山西省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Abstract: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we conducted a survey in some primary schools in Shanxi,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he survey involves four aspects. They are guarantee system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the changes of school management style, the changes of teaching behavior, teaching approach, and teaching views,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in primary schools; implementation一、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问卷主要从参与课改的教师和校领导对新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管理方式、教育观念在认识和行为上的转变入手进行编制,对小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只是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分析。
问卷分教师问卷和领导问卷,主要采用单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选择题,为了广泛而深入地了解课改中的一些经验及问题,还设有部分开放性问答题。
调查实施时,我们以山西省教育厅的名义,亲自到学校,将问卷发放给学校领导和教师,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回。
共收回有效问卷289份,其中校领导有效问卷46份,教师有效问卷243份,回收率100%。
数据采用Excel、SPSS10.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收集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新课程实施保障系统1.新课程实施环境图1 小学师资力量基本情况学校的硬件教学设施是保障顺利教学的必备条件。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各学校积极努力筹资进行硬件建设。
其中,36.36%的校园网络已经开通;45.45%的学校开设了科学专用教室,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77.26%的学校设有多媒体教室;84.08%的有图书馆;54.54%的开设有学生活动室。
可见各学校在硬件教学设施建设上的确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校外资源的开发是教学设施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学校可利用的外部教学资源中主要是乡土资源、校外工厂、互联网、校外图书馆,而本地可利用的大学的教学资源、博物馆、科技馆却非常少。
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校外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分布图由图2可以看出:可利用的校外的教学资源最主要的是乡土资源,其次是校外工厂、互联网、校外图书馆和书店。
实际上各地区小学对本地大学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
可见小学和大学之间的交流非常少,如何将高校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服务于基础教育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程。
2.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新课程的课程资源与传统教科书相比是丰富的、开放性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1]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频繁使用的课程资源来自:教师教学用书、师生讨论会以及计算机教学软件等,具体使用频率见下页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校内资源开发的相对多一些,其中主要是教师教学用书、师生讨论会等。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挂图、模型模具、实物展示的频率也非常高;信息化课程资源也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接受,计算机教学软件频繁走进课堂;在校外教学资源的调查中,校领导认为可利用的乡土资源、校外工厂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而它们在教师教学中的利用率却非常低。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丰富的可利用的校外资源并没有被开发出来,正处于闲置浪费状态。
在教师中,有13.58%的认为学校的资源比较充足,只是利用率很低;35.39%的教师反映学校教学资源缺乏。
我们需要再努力的是:如何使学校仅有的课程资源充分地实现其功能与价值,将丰富的校外资源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校教育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图3 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3.教师培训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保证新课程改革健康地推进、持续稳定地发展,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教师培训工作,以实现教师理念上的转变、理论上的升华、实践上的超越。
72.92%的领导认为,教师培训要假期与平时相结合;25%的领导认为,培训是利用定期的教研活动来进行;2.08%的领导认为教师培训一般安排在假期。
培训主要是来自市(区/县)、学校组织的培训,极少数的教师接受国家级或省一级组织的培训。
(二)管理方式的转变1.教研制度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教学观转变为教师的实践,是一场持久的、复杂的攻坚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的教研制度是否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力地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管理制度为扭转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局面,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课程内容精细化,在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结构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2](64-65)图4 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因从图4可以看出,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学设备不足或没有相应教师上。
在已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中,87.83%的教师认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64.78%的教师认为对教师的要求太高;34.78%的教师认为学生没有任何活动基础,活动搞起来困难大、见效低;4.78%的教师认为,活动搞起来特别浪费时间,影响学生学习;4.35%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能力的发展起不到多大作用。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现在教师素质所限,操作起来实际困难很大。
一些教师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该课程,造成课程实施效果差、学生收获不大的现象,教师教学技能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
校本课程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宏观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世界课程行政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教育因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3]校本课程开设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校本课程开设情况图5 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在图5中可以看出,48.62%的教师反映开设校本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匮乏;40.83%的教师认为,校本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是没有可模仿的样本;38.99%的教师则认为相应的教师缺乏。
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教学设施的缺乏与落后,教师的缺乏,没有可模仿的样本及学生的不适应上。
虽然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但是不断开发和完善校本过程,是发展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需要不断开发与优化校本课程,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切实的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3.考评制度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最新思想,同时又是针对我国现行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义深远。
[2](301)了解并掌握发展性课程评价是新一轮课改中必须开展的工作。
调查显示:39.13%的校领导声称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制度已经成型,并开始执行;30.43%的正在设计,还没有出台;19.57%的认为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太难把握,此工作无法开展,需要有关部门的指导;10.87%的认为教育部门以成绩定学校的优劣,学校的工作主要是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可见从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了适应课程评价的改革,现行小学采用多元评价制度,对学生考评的主要方式见图6。
图6 对学生的考评方式在对教师的评价标准的调查中发现:69.57%的校领导把学生的学业成绩排在首位,70.00%的教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排在首位。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和校领导在诸方面的观点基本相符。
总的来讲,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在保证学生成绩的基础上,从多方面促进教师发展。
但只有20.00%的教师希望用学生的成绩来评价自己,65.00%的教师希望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评价,50.00%的教师希望从参加课改的积极性、投入的精力等方面进行评价,42.50%的教师希望用在课改中取得的成果来评价,30.00%的教师希望从师生关系来评价,17.50%的教师希望从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来评价,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希望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和校本课程开发情况来评价。
由此可见: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很高的热情参与到了课改当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可以看出各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艰难。
表2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三)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不管是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还是课程管理制度的变化,要想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最关键的还是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
1.教学观念教学观念来源于教学实践和个人经历,主要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学本质及其特征的一般性的主体认识。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93.00%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82.72%的教师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79.84%的教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74.90%的教师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60.91%的教师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58.85%的教师重视学生特长的有效培养。
可见,绝大多数的教师已经做到从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方法的训练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状况。
从课堂活动的培养目标和课堂教学方式,可以看出,教师在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逐步将教学转向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主动活泼的发展。
把学生从机械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愉悦的活动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