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81d60d1ad51f01dc281f181.png)
毛泽东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 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 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
指矛盾存在 于一切事物的发 展过程中,事事 有矛盾;每一事 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自始至终 的矛盾运动,时 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 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 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 用。
地 震
海啸
战争
48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
二是非爆发式飞跃
物种的演变、猿 到人的转化、人们世界 观、人生观的改变等都 是非爆发式飞跃。
49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事物的质变采取什么样的飞跃形式, 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及其所处的条件。
事物的质变“依事物 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 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 转化为他事物。” 毛泽东
35
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 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 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 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36
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量同 事物不可分离。事物总是具有一定 量的事物,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
数和形的概 念不是从其它任何 地方,而是从现实 世界中得来的。
37
事物的量
注意:量和事物不 是直接同一的。
2、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矛盾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一般来说,内 部矛盾称为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称 为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 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 位的原因。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第二位的原因。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6c65401941ea76e59fa043c.png)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主要问题:一、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概述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的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促成对立面的转化,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既是客观的、普遍的,又各有其特殊性。
它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深刻本质在于事物的矛盾性,强调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的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揭示一切事物内部对立面的又同一又斗争,是一切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三)矛盾及其基本属性1、什么是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
它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性质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简而言之,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统一性、一致性,都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的互相吸引、互相转化的趋势.第一,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彼此相消;矛盾的矛盾双方必须是共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之中;第二,矛盾双方具有某种共同点。
矛盾双方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同一体,就是因为矛盾双方具有某种共同点。
没有共同点就构不成矛盾,也就不可能相互依存。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38fed6ad02de80d4d840fd.png)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aa3a9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f.png)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原理及其意义
原理
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其发展是不平衡的。
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要学 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关系: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特 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特殊性是相对的,而矛盾发展的不平 衡性则是绝对的。
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规律
$number {01}
目 录
• 对立统一规律的概述 • 对立面的相互作用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 对立统一规律与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
01
对立统一规律的概述
对立统一规律的定义
0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 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 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特殊性
01
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 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02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03
同一事物中的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着事物的特 殊本质。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 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个性 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
02
它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 的矛盾双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 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1 2
3
矛盾的普遍性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贯穿于事物发展的 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要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e68a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1.png)
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
用
1.揭示事物本质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也就是说,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由于其内部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变化。
2.阐明普遍联系的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说明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就是通过矛盾来实现的。
这种矛盾性的存在使得事物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网络。
3.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阐述了事物发展的实质,即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体现了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对立统一。
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
4.贯穿辩证法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例如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应用。
5.方法论意义:
-矛盾分析方法是基于对立统一规律提出来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深入研究事物的内在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从而正确制定战略策略。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d6a321b0717fd5360cdcac.png)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考研政治考点: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
![考研政治考点: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5b73e55336c1eb91a375dd9.png)
考研政治考点: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来源:智阅网考研政治在还剩不到20天的时间里,你最需要背的就是最有效的考点,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考研政治不同章节的必背考点,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三大规律之一:对立统一规律敬请关注。
一、对立统一规律1、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原理)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方法论)Ps:如果在材料和题干中出现两个明显对立的词语或事件,一般情况下就会体现对立统一这个原理。
如果材料或题干中又强调了从负面向正面转化,往往会体现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此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等也是体现了对立统一。
此外,如果涉及如何正确的评价一个事件或事物,例如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回答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看问题。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7cb4d2804d2b160b4ec0e4.png)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9652bd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c.png)
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处于核心地位。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因为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
同时,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b2d41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1.png)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它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制约、转化的规律。
在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同时又存在着相互通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则。
对立统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双方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
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
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事物发展变化。
没有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事物发展就没有动力。
2.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通联、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对立双方相互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双方相互通联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条件。
3. 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对立双方通过斗争实现相互转化,进而实现对立的统一。
这种斗争与统一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原因。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这种斗争和制约导致事物的变化,最终实现了对立方面的转化和事物发展的统一。
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贯穿于各种特殊规律中。
正是由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才使唯物辩证法成为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根本的原理和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总原则。
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的贯彻运用,有助于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推动事物发展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贯穿于一切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内涵包括了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等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5ff593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b.png)
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
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
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2、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
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相关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相关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83fd7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a.png)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相关基本原理一、引言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用于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它是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事物的辩证关系和运动变化,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及其相关基本原理。
二、规律一:唯物辩证法的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统一规律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原理,强调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统一性。
它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综合统一的过程,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改造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而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联系和统一。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内因与外因的统一内因和外因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两个侧面,二者相互作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动向。
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外因是事物受到的外界条件和影响。
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内因和外因的统一作用来实现,内因是主导和基础,外因则是条件和推动力。
3.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规律,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素。
必然性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影响。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三、规律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和矛盾,这种对立又表现为统一。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通过对立的斗争和统一的调节,推动事物由量变到质变。
对立统一是现实世界的本质特征。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事物内部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主要矛盾的方向和变化趋势。
[整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整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b619a2b915f804d2b16c1a2.png)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一把钥匙,回答的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
矛盾对立面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分离。
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连结不可分割,谁也离不开谁。
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是一切运动的根源,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自身内部的矛盾,在于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事物的发展是“自己运动”,自身内部的矛盾,即内因。
外部矛盾即外因。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体现。
3.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事事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个性是指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矛盾及其方面各有特点。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夸大了白马的个性,忽略了白马的共性,走向诡辩论。
二、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
1.质量度质,世界上各种事物所以是这物而非他物,是因为每一事物都有区别他事物的特殊的质;量,是指事物规模的大小、运动速度的快慢、颜色深浅数目多少等等。
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会影响事物的存在,使事物保持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就是度。
2.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一切事物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发展就是沿着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交替中实现。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的否定观哲学上有两种对立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主观任意的否定,是全盘抛弃一笔勾销: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是扬弃,扬弃是辩证否定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两大观点-三大规律-五大范畴
![唯物辩证法两大观点-三大规律-五大范畴](https://img.taocdn.com/s3/m/dd2ccc1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f.png)
唯物辩证法两大观点,三大规律,五大范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包含了许多重要观点、规律和范畴。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核心内容:
两大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是现实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社会意识和观念是受社会存在和物质条件制约的。
2.辩证法观点: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
辩证法不仅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更深入探究其内部矛盾和发展趋势。
三大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质量互变规律: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数量变化会引起事物质量的突变,从而引发新的质的变化。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旧事物通过矛盾的斗争被否定,但同时也被新事物所肯定,形成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五大范畴:
1.本质和现象: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外部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强调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
2.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强调在事物发展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必须明确主要矛盾才能抓住事物的发展方向。
3.必然性和偶然性: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同时也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
1/ 2
4.可能性和现实性:强调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要实现必须有现实的条件和途径。
5.内因和外因:强调事物发展既受内部因素的驱动,也受外部条件的制约。
这些核心观点、规律和范畴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框架,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2。
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cb7e4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7.png)
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引言唯物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认识论。
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中的一个核心原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及其应用。
1.对立的本质对立是事物内部存在的和发生变化的基础。
所有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或多个方面构成。
对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对立方面通过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实现发展。
2.对立的斗争对立的斗争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
对立方面通过相互斗争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斗争是事物变化的动力。
斗争不仅体现在事物自身内部,也体现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
3.对立的转化对立方面在斗争过程中相互转化。
对立的斗争导致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使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
这种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关键。
对立的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4.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
以下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4.1自然科学领域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对立统一规律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物理学中的粒子与波的对立统一观念,化学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对立统一观念,生物学中的细胞的对立统一观念等。
对立统一规律帮助科学家深入理解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4.2社会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对立统一规律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社会学中的个体与集体的对立统一观念,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的对立统一观念,政治学中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统一观念等。
对立统一规律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
4.3哲学领域在哲学领域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基本的原则之一。
对立统一规律帮助我们对世界和事物的本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结论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一种深刻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事物的发展过程,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进步。
通过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思想指导。
唯物辩证法两大观点,三大规律,五大范畴
![唯物辩证法两大观点,三大规律,五大范畴](https://img.taocdn.com/s3/m/cf93bd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d.png)
唯物辩证法两大观点,三大规律,五大范畴摘要:一、唯物辩证法简介1.唯物辩证法的来源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二、唯物辩证法的两大观点1.联系与发展2.矛盾与统一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四、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1.原因与结果2.必然性与偶然性3.可能性与现实性4.内容与形式5.本质与现象正文:唯物辩证法是一种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哲学方法,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事物内部的矛盾和联系的研究,来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
唯物辩证法主要包括两大观点、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观点是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同时,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原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强调,要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就必须揭示事物的矛盾,并利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正是这种对立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则指出,事物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则强调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否定,然后新事物又被更新的事物否定,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包括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
原因与结果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讨论了事物发展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则关注事物发展的潜力与现实状态;内容与形式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本质与现象则是研究事物内在规律与表面现象之间的关系。
作业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简答题)
![作业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d4ba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5.png)
简答题: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因如下: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内部的矛盾。
它指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果,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关键。
例如,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都离不开对立统一规律,它体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中,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 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使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4. 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不是要以它代替其他规律范畴,而是要全面而有重点、完整而又准确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把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
因此,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动力,是理解和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260b31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9.png)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所谓矛盾,是指反映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要素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辩证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简而言之,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它包括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这是矛盾同一性更重要的一层含义.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有内在的同一性.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多样性.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批评、市场上的竞争、学术上的争鸣等等,这一切都是斗争的具体表现形式,其间有对抗性斗争关系,也有非对抗性斗争关系.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同一性体现着事物的稳定性,而事物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条件性是指矛盾斗争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事物的变动性,而事物的变动性则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要贯彻下去的.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着变动状态中.所以,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相互对立,就谈不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的存在要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受到同一性制约.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①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基础.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②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推动事物的量变.矛盾一方总是要力图打破对方对自己的限制,使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状况不断发生变化.第二,矛盾斗争性推动事物的质变.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于是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起着决定性作用.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①内因与外因的含义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称为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称为事物发展的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这是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同时也承认外部矛盾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②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毛泽东同志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首先,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决定着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基本趋势和发展方向.其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地说,外因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只能对内因施加各种影响,局部地改变事物发展的面貌.但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可以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再次,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大作用,有时甚至能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但不管外因作用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其作用.③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这就是说,从空间上说,矛盾无处不在;从时间上说,矛盾无时不有.也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同时,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①从空间上看,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物质运动形式也各有不同性质的矛盾.②从时间上看,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矛盾.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现实存在的矛盾不是单一的矛盾构成的,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个方面之间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首先,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其次,每一矛盾内部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同一个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力量总是不平衡的,它们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一般说来,其中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3矛盾地位特殊性原理的意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重点论就是要在认识和实践中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毛泽东把抓重点的方法叫“牵牛鼻子”的方法.不分主次,平均使用精力的方法叫均衡论.两点论就是在着重抓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时也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及其非主要方面,以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在此要反对一点论.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和意义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具体地说,包括三层含义:第一,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事物的具体特性即个性比共性要丰富多彩得多.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依赖、互相联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一方面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另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事物的问题的精髓.其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再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人类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就是要求我们从矛盾的特殊性中发现并把握矛盾的普遍性,然后在普遍性的指导之下去认识特殊性,解决实际问题.4.矛盾分析方法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这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最后,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运动是事物的本质关系,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和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根本方法.2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用矛盾分析方法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主要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我们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这个思想和方法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对我们的基本要求.第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所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就是要善于在对立面中看到统一的因素、部分和趋势,以便创造条件保持统一或促使转化.所谓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就是善于在统一物中看到对立的因素,以便采取恰当的斗争形式.第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第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一是要具体分析矛盾双方对立斗争的内容;二是要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不同特点;三是要具体揭示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预见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典型真题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答案B解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对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并通过
矛盾的斗争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这一规律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下面对对立统一规
律进行简要阐述。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
每一个事物内部也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即对立面。
这些对立面相互对立,
又相互依存,构成了事物的内部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动力和源泉。
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对立统一规律
的核心思想是“矛盾着的事物内部有一个统一体”,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最终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界具有普遍适用性。
自然界中的寒暑、潮汐起落、昼夜交替等都
展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
在社会领域,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等也遵循了对
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着实践活动,促进事物发展。
对立的对立面在相互斗争中形成新的
事物和新的发展阶段。
了解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对于实现事物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它不仅适
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社会领域。
了解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有助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
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