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18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掌握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六国的过程;(3)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4)掌握秦朝的暴政和灭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改革;(2)利用地图,掌握秦朝的统一过程;(3)分析史料,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4)运用比较法,分析秦朝的暴政和灭亡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必然性;(2)理解秦朝统一对中国历史的意义;(3)深刻体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4)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六国的过程;(3)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4)秦朝的暴政和灭亡。
2. 教学难点:(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特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3)秦朝暴政和灭亡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2)利用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的社会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插图和地图,加深对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改革的理解。
3. 课堂讲解:(1)讲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六国的过程;(2)分析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3)阐述秦朝的暴政和灭亡原因。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各国变法改革的异同;(2)引导学生从秦朝的暴政和灭亡中吸取历史教训。
5.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后作业1. 梳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列出主要事件和人物;2. 描述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概括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3. 分析秦朝暴政和灭亡的原因,谈谈自己的启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秦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过程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学生对秦朝暴政和灭亡原因的认识,以及从中吸取的历史教训。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学习隋朝的统一过程和意义了解大运河的构造和作用1.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货币演变和商业都市的兴起1.3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天文、数学、医学等分析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第二章:国家与社会的发展2.1 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学习宋朝的建立过程和重要政治制度理解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2.2 宋朝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探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认识城市风貌和生活习俗的变化2.3 宋朝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印刷术、指南针等分析宋词、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第三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1 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学习明朝的建立过程和重要政治制度理解内阁制度及其影响3.2 明朝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探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认识城市风貌和生活习俗的变化3.3 明朝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天文、数学、医学等分析诗词、戏曲、书画等艺术成就第四章:近代化的探索4.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学习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4.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探究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4.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第五章:烽火岁月与幸福生活5.1 土地革命与红军长征学习土地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5.2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探究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5.3 建国以来的社会变迁与幸福生活回顾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认识社会变迁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第六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6.1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学习三大改造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过程6.2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与失误6.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与不足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如工业、农业、科技、文化等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足与经验教训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7.1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学习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过程7.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趋势第八章: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8.1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及其意义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8.2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探究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意义及其基本原则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8.3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与展望分析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思考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未来发展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及其意义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的战略布局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路径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的重要性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的生动实践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第十章: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1 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学习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及其时代价值理解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及其实践要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10.3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分析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一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1.1 自然资源的种类与利用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11.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究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其影响认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11.3 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措施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及其执行情况思考环境保护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十二章:科技创新与科学精神12.1 科技创新的意义与作用学习科技创新的定义、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科技创新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2.2 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与挑战探究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存在的挑战认识科技创新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作用12.3 科学精神与创新文化分析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及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思考创新文化建设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意义十三章:全球问题与我国的国际地位13.1 全球问题的认识与应对学习全球问题的种类,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等理解全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13.2 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探究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13.3 我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分析我国的国际战略目标、外交政策及其执行情况思考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趋势十四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14.1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学习法律的基本特征、种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对公民权益的保护意义14.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探究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及其实现途径认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14.3 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思考学习法律知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十五章:健康生活与心理素质15.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学习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习惯及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15.2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探究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认识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15.3 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分析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心理素质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思考如何培养健全人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变迁,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和变革。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册所学的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知识,掌握历史发展的顺序和线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了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认识元朝的统一和巩固,了解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第三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现象,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4. 第四单元: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了解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5. 第五单元:偏离统一的轨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认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与混乱,了解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2. 辅助资料:历史地图、图片、视频、文献等3.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六、第六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1. 学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理解统一对国家的影响。
2. 学习大运河的修建背景、过程和意义,理解大运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二章:唐朝的繁荣与衰落1. 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表现,理解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原因。
2. 学习唐朝的衰落过程,理解唐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五代十国的分裂与统一1. 学习五代十国的分裂状况,理解分裂对国家的影响。
2. 学习五代十国的统一过程,理解统一对国家的影响。
第四章: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1. 学习宋朝的建立过程,理解宋朝建立的原因。
2. 学习宋朝的政治制度,理解制度对国家的影响。
第五章:辽、西夏、金与宋的关系1. 学习辽、西夏、金与宋的关系,理解各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 学习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理解其对国家的影响。
第六章: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 学习蒙古的兴起过程,理解蒙古成为强大民族的原因。
2. 学习元朝的建立过程,理解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七章:元朝的统治与民族融合1. 学习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理解其对国家的影响。
2. 学习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情况,理解民族融合对国家的影响。
第八章:明朝的建立与加强中央集权1. 学习明朝的建立过程,理解明朝建立的原因。
2. 学习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其对国家的影响。
第九章:明朝的对外关系与郑和下西洋1. 学习明朝的对外关系,理解明朝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学习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十章:明朝的衰落与清朝的建立1. 学习明朝的衰落过程,理解明朝衰落的原因。
2. 学习清朝的建立过程,理解清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十一章:清朝的统治与改革1. 学习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理解其对国家的影响。
2. 学习清朝的改革尝试,如洋务运动等,理解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教案岳麓版
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课内
巩固
1、请说说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
2、大运河的开凿的时间及意义?
3、科举制的创立的内容及影响?
课后
小结
就隋的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有关知识提问,指出隋开凿的大运河和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巨大。请一位学生简要归纳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课外
练习
完成本课后的练习及基训
板
书
设
计
一、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3、大运河的作用
二、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教
后
记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十八课教案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八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教学设计龙山中学姜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农民军失败;顺治帝迁都北京。
2.了解清朝为强化集权统治而采取的措施。
3.通过了解从靺鞨到女真、建州女真、满洲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线索的能力。
4.通过分析专制皇权的强化过程,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综合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朝八股取士与清朝大兴文字狱的严重后果,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介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有关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从清朝设立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两个方面,结合课中题和课后题,说明清朝进一步强化皇权,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严重障碍,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创业事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讲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有关史实,痛斥奸邪,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专制统治的危害,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化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对清朝设立军机处以及文字狱的特点和影响的分析和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二.难点对清朝强化专制统治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导入:多媒体播放《还珠格格》视频。
提问:影片中的小燕子是什么民族?这个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小燕子生活在我国哪个朝代?这个朝代是如何建立的?它又是如何巩固在全国的统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
(板书)第十八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一.清朝的建立满族的演变示意图: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明朝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展示努尔哈赤图片及示意图)2.皇太极改国名为清,改族名为满洲(展示皇太极图片,利用图文介绍八旗制度)3.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提问:清朝统治者通过哪些活动进一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类容回答,教师归纳)(1)清军入关,大败农民军,占领北京;(2)迁都北京(顺治帝);(3)平定各地的反清斗争。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学习隋朝的统一过程和意义。
了解大运河的线路和建设背景,认识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1.2 繁荣的唐朝文化掌握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了解唐朝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如诗歌、书法、绘画等。
1.3 开放的社会风气学习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包括崇尚文治、重视教育、崇尚外来文化等。
了解唐朝的对外交往,如与日本、新罗等的交流。
第二章: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2.1 北宋的建立与中央集权学习北宋的建立过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意义。
2.2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掌握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了解三次战役的经过和结果。
认识并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2.3 元的统一与民族融合学习元朝的统一过程和意义。
了解元朝时期的民族政策,认识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三章:近代化的探索3.1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学习洋务运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其贡献。
3.2 戊戌变法与维新思潮学习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变法的背景和影响。
认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3 辛亥革命与共和国的建立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第四章:革命斗争与社会变革4.1 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任务。
4.2 国民革命与土地革命掌握国民革命的主要过程和成果,了解土地革命的意义。
学习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
4.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学习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掌握解放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认识解放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和意义。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和科技文化成就;(2)掌握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脉络;(3)提高分析史料、论证观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历史知识;(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历史问题;(3)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1课汉承秦制1. 皇帝制度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3.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第2课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1. 隋唐中央官制:三省六部2. 科举制度3. 地方制度:州县制第3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 收精兵:军事改革2. 削实权:政治改革3. 制钱谷:经济改革第4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 蒙古族的兴起2. 成吉思汗的统一事业3. 元朝的建立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5课农业的发展1. 耕作技术的进步2. 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3. 南方农业的发展第6课手工业的进步1. 纺织业的发展2. 制瓷业的发展3. 冶金业的发展第7课商业的繁荣1. 城市商业的发展2. 海外贸易的兴起3. 纸币的出现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 江南地区的开发2. 南方经济的崛起3. 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第三单元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第9课民族关系1. 汉族与周边民族的交融2. 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3. 元朝的民族关系第10课对外关系1. 古代的“丝绸之路”2. 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3. 郑和下西洋第四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11课科学技术1. 四大发明2. 数学、天文、地理等领域的成就3. 医学、农学的发展第12课思想文化1. 儒家思想的演变2. 道教、佛教的兴盛3. 文学艺术的发展第五单元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第13课历史现象的观察与分析1. 政治制度的演变2.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3.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第14课历史观点的论证与评价1. 君主专制制度的优缺点2. 重农抑商政策的利弊3.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中的影响第15课历史课题的研究与探讨1. 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的影响2. 古代文化成就的传承与演变3. 历史人物对我国历史的贡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科技文化成就;历史制度、政策、思想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教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 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科举制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隋朝的建立、统一及其意义;隋朝大运河;隋朝科举制
流:、、、、;
作用:。
讨论: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学生可从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历史故事、宿迁的乡土文化等方面谈谈。
可由宿迁的大运河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让学生自学,讨论
这节课利用图片辅助教学,通过大运河和隋炀帝的视频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通过自学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不足之处:在时间安排上欠妥,而且有些影响重点的突出
③隋朝科举制:创立:在位时,开科举制的先河;正式形成:创设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影响:
三、合作学习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自主练习中的疑难问题。
四、拓展延伸
1.学生质疑:
2.教师质疑:
①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朝诗人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结合你所了解的京杭大运河,请说一说大运河在今天所起的作用。
可适补充一些科举的知识,如状元等。
要让学生充分讨论,要从多角度回答。
作业布置
以大运河为主题做一期历史手抄报
备课评价: 年级主任(签名):
集体智慧
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案
执行时间:2016年2月22日
总第1个教案
课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补充资料: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二: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做准备。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意义”做准备。
学情分析
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新课导入
1、回顾南北朝政权更替史实。
2、教师可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讲述
2.大运河开凿的意义
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三、科举制的创立
1.隋朝创立科举制
没有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的相关知识,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教师不必细致介绍这两个制度,但可以点明:魏晋以来,做高官的基本条件是: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的范围。选拔官吏的实权,也就转移到朝廷手中。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1. 学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理解统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2. 掌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 了解隋朝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第二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学习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认识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
2. 掌握唐朝的文化繁荣,了解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3. 认识唐朝的对外交往,了解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民族关系与边疆拓荒1. 学习唐朝的民族政策,理解民族团结对国家的重要性。
2. 掌握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了解突厥、吐蕃等民族的历史发展。
3. 认识唐朝的边疆拓荒,了解安东、安西等边疆地区的开发。
第四章: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1. 学习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兴衰,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北宋、南宋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认识两宋时期的特点。
3. 了解辽、宋、夏、金之间的战争与和平,认识民族融合与民族矛盾的交织。
第五章:元的统一与民族融合1. 学习元的建立和统一过程,理解元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 掌握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认识元朝的繁荣与开放。
3. 了解元朝的民族政策,认识民族融合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第六章:明清帝国的巩固与危机1. 学习明朝的建立和永乐盛世,认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
2. 掌握明朝的文化成就,了解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3. 认识明朝的边疆政策,分析明朝边疆地区的稳定与问题。
4. 学习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了解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5. 掌握清朝的文化政策,了解文字狱等事件的影响。
6. 分析清朝的边疆政策,认识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7. 认识明清时期的外交关系,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第七章:近代前夜的危机与变革1. 学习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年级岳麓版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及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岳麓版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及课后练习题教案目录:一、内容简介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内容简介本册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涵盖了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从夏商西周的更迭,到春秋战国的纷争;从秦汉的统一与繁荣,到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再到隋唐的盛世与衰落,以及宋元明清的更替与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对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4.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历史知识。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5.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问题。
6.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第六章教案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繁荣与开放特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七年级岳麓版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及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岳麓版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及课后练习题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掌握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隋朝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唐朝的建立等。
3. 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课后练习题】1. 简述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 列举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3. 描述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情况。
第二章:物质的交流与融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如东汉青瓷、南朝瓷器、唐代越窑青瓷等。
2. 掌握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如市坊制度、柜房、飞钱等。
3. 认识中国古代陆路和海路丝绸之路的特点,如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等。
【课后练习题】1. 简述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2. 列举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 描述中国古代陆路和海路丝绸之路的特点。
第三章:发达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2. 掌握中国古代其他科技成就,如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3. 认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课后练习题】1. 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
2. 列举中国古代其他科技成就。
3. 描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第四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如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
2. 掌握中国古代的礼仪习俗,如婚礼、丧葬、节庆等。
3. 认识中国古代的民间风俗,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课后练习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
2. 列举中国古代的礼仪习俗。
3. 描述中国古代的民间风俗。
第五章: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国家统一过程,如秦朝的统一、汉朝的统一等。
2. 掌握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如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融合等。
3. 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如和亲政策、羁縻政策等。
【课后练习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国家统一过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隋朝的历史贡献;
技能目标:知道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隋朝的建立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隋文帝杨坚吗?他有哪些历史贡献?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二、隋朝的统一:
师:课件出示隋王朝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隋朝是何时统一的?隋朝是由谁统一的?隋朝建立后都有哪些历史贡献?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2. 贞观之治3. 武则天的统治4. 开元盛世第二单元民族关系与边疆贸易1. 突厥的兴起与衰落2. 回纥的兴起与衰落3. 吐蕃的兴起与衰落4. 唐朝与边疆贸易第三单元唐朝的中兴与衰落1. 唐朝的中兴2. 安史之乱3. 唐朝的衰落4. 唐朝的灭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关系与边疆贸易、唐朝的中兴与衰落。
2.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的衰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历史现象。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计划第1周:第1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2周:第2单元民族关系与边疆贸易第3周:第3单元唐朝的中兴与衰落第4周:第4单元辽、西夏与金第5周:第5单元元明清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解答学生疑问。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1.1 教学目标1. 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理解国家统一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 掌握大运河的线路、作用及其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地位。
3. 认识隋炀帝的历史地位,分析其功过。
1.2 教学内容1.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的改革措施,隋朝的疆域扩张。
2. 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的线路,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及其意义。
3. 隋炀帝与大运河:隋炀帝的历史地位,评价其功过。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大运河的线路、作用及其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地位。
2. 难点:隋炀帝的历史地位,分析其功过。
1.4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图片和地图,直观地展示大运河的线路和作用。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统一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评价隋炀帝的功过。
1.5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隋朝的历史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隋朝的统一过程,大运河的线路、作用及其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地位。
3. 分析:分析隋炀帝的历史地位,让学生评价其功过。
第二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1 教学目标1. 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与开放。
2. 掌握唐朝的主要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3. 认识唐朝的对外交往,如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2.2 教学内容1. 唐朝的政治: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 唐朝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3. 唐朝的文化: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4. 唐朝的对外交往: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与开放。
2. 难点:唐朝的对外交往,如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2.4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唐朝的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唐朝的文化繁荣。
2. 通过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开放与繁荣。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唐朝对外交往的认识和理解。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1. 学习目标: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和意义。
掌握大运河的线路、作用及其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2. 教学内容:隋朝的统一过程和意义。
大运河的线路、作用及其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大运河的线路和作用。
通过历史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绘制大运河线路图,并简述其作用。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运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唐朝的社会气象1. 学习目标:了解唐朝的社会气象,包括人口增长、城市繁荣、文化发展等。
2. 教学内容:唐朝的人口增长、城市繁荣和文化发展。
3. 教学活动:分析唐朝的人口增长原因,通过数据和图表展示唐朝的人口增长情况。
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城市繁荣表现,如长安和洛阳等。
探讨唐朝的文化发展,包括诗词、书法、绘画等。
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唐朝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成就的资料,进行展示。
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唐朝城市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第三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学习目标: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包括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交往等。
2. 教学内容:唐朝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对外交往。
3. 教学活动:分析唐朝政治稳定的原因和表现,如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
通过实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经济发展,如市舶司和丝绸之路等。
探讨唐朝的文化繁荣,包括诗词、书法、绘画等。
了解唐朝的对外交往,如与日本、新罗等国的交流。
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绘制唐朝丝绸之路的线路图,并简述其作用。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唐朝对外交往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章: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发明1. 学习目标:了解唐朝的科技发明,包括农业工具、医药、火药等。
2. 教学内容:唐朝的农业工具发明,如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等。
唐朝的医药发明,如《本草纲目》和中药方剂等。
唐朝的火药发明及其在军事中的应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掌握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隋唐文化的繁荣。
4.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隋唐文化的繁荣。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隋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4. 案例分析:分析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隋唐时期的历史意义。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个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
第二章:统一与分裂的较量【教学目标】1.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地域分裂。
【教学内容】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繁荣。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地域分裂。
【教学重点】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繁荣。
【教学难点】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地域分裂。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七年级历史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教案岳麓版一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领域内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2、过程与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这条主线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有哪些”。
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以此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语一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
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导语二播放一段有关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课件,然后提问:该片段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请大家预习课文。
导语三人从哪里来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我国的女蜗造人。
二是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学完了本课,你或许可能找到答案。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过的骨头,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
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的创立难点: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就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和科举制的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多角度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并做出解释。
导入新课一、隋朝统一南北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
就定都长安,要求学生归纳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
隋统一南北讲清时间及所灭的政权。
其意义结合“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讲解。
二、大运河的开凿1、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2、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3、大运河的作用三、科举制的创立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小结就隋的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有关知识提问,指出隋开凿的大运河和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巨大。
请一位学生简要归纳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课后活动与探究:课后收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学法大视野。
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重点和难点重点:“贞观之治”的含义;“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贞观之治”的内容难点:如何评价唐太宗;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导入新课提问:隋朝为什么会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一、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2、玄武门之变二、轻徭薄赋1、原因2、表现3、作用三、知人善任1、原因2、表现3、作用四、加强中央集权五、完善科举制度六、“贞观之治”的含义小结:要求学生谈谈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以突破难点。
第3课开元盛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开元盛世;曲辕犁和筒车;唐都长安。
①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①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
②通过对唐太过、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
②唐玄宗在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业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③唐都长安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引导学生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重点:开元盛世难点:如何评价武则天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教师指出:649年,唐太宗死后,贞观之治的局面如何发展?唐朝的国势走向如何?接着,教师板书课题。
一、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掌权和称帝2、“贞观遗风”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前期的政绩2、开元盛世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4、唐都长安小结:通过小结,简要介绍唐朝从建国、强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有大致了解。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朝疆域的四至;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①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②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②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③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④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难点: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导入新课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教师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
一、天可汗1、唐朝的疆域2、边疆各族的分布3、唐朝与突厥的关系4、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二、唐蕃和亲与会盟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2、文成公主入藏3、金城公主入藏4、唐蕃会盟小结:用图表法小结有关内容。
民族活动地区政权名称重要首领与唐关系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长安是唐朝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等国向唐朝派遣使节;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①通过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唐僧取经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鉴别能力。
④通过对《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联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重大作用。
②运用观察、联想、比较、讨论等方法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感知日本等国的遣唐使节和中国的鉴真、玄奘等,为发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
②日本等国的遣唐使、中国的高僧鉴真、玄奘等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得到后人的景仰和继承。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难点: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教学纲要一、遣唐使1、唐朝的对外交通2、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3、日本遣唐朝使4、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二、鉴真东渡1、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2、鉴真的贡献三、玄奘西游1、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2、玄奘西游的贡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僧一行实测子午线;药王孙思邈。
①通过观察《赵州桥》图和晚唐《金刚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自刻印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观察《赵州桥》图,思考赵州桥有何特点,认识赵州桥在桥梁史上的地位,学会对历史图像进观察、提练信息并深入探究。
②通过实践了解雕版印刷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了解雕版印刷的情况,通过换位假设、逆向推理认识雕版印刷发明的意义。
③了解隋唐时期天文和医学的重要成就,学会以问题作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增强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②学习隋唐科学家和发明者借鉴前人经验、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服务百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