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性质 1、土壤有机质的概念:土壤中动植物的残体
及其分解产物和合成产物及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的 总称叫土壤的有机质,化学成分主要有:碳水化 合物,含氮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灰分物质 (K、Na、Ca等)油、蜡、单宁物质。
2、有机质的来源:来源于动、植(包括微生 物)的残体,主要是绿色高等植物的根、茎(草 本植物)、枯枝落叶(木本植物,水溶性占 10%—15%)等有机残体及分解的中间产物和 代谢产物。(土壤中有机质一般只占百分之几, 最高不过20%)。
(二)土壤空气
1、土壤空气的来源和组成
土壤空气(soil air) 主要来自大气。由于土壤生 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二氧化碳比大气中含量高,而氧含量 比大气的低。大气中CO2含量为0.03%,氧在大气中约占 20%,而土壤空气中只有10—12%。
2、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
由于土壤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同,根据气 体运动规律,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小 的地方扩大,大气中氧的浓度高,可不断进人土 壤中,而土壤中由于生物等的影响,二氧化碳浓 度高,不断向大气中扩散。土壤这种扩散机制称 为“土壤呼吸作用”。
3、土壤的通气性 土壤空气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
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通的性能,称为土壤通气性。 4、土壤气体交换速率的指标
土壤呼吸系数(RQ),是指土壤中产生二氧 化碳的容积与消耗氧的容积的比率,两者容积相 当时,RQ=1,如果RQ>1,土壤中二氧化碳含 量高,说明土壤通气性差。
氧扩散率(ODR),是指植物吸收,微生物 活动或为水所置换时氧的补充速率,通常以每平 方厘米,每分钟所扩散氧的克数(或微克)来表 示。
符号表示如 下:(图1.3)
3、土壤剖面构型
土壤剖面构型是土壤剖面构造类型的简称。 根据土壤发育程度的弱强把土壤剖面分为(A)C剖
面,AC剖面、A(B)C剖面、ABC剖面,按水成 作用影响分出AG剖面。这种表示土壤剖面发育的 剖面构型划分,在土壤调查工作和科研上被广泛 应用。
土壤剖面构造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壤形 成的特点以及土壤的形成演化过程。
1、原生矿物 土壤原生矿物是指自然界的各种 岩石在物理风化过程中产生的未改变化学成分和 结晶构造的造岩矿物。如石英、长石、辉石、角 闪石、云母、橄榄石等。
2、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指原生矿物经风化 作用后重新形成的改变了化学成分及结晶构造的 新矿物。特点是: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 而不同于原来的原生矿物。
三、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的讲授,学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以 下内容和原理:土壤剖面,土层,土壤是一个组 成十分复杂的多相分散体系,土壤矿物质,土壤 有机质,土壤水分与空气。
八、思考与作业题
1、土壤形态?通常包括哪些方面? 2、土壤剖面、单个土体、聚合土体的概念? 3、土层含义?它是怎样划分的? 4、土壤剖面构型是什么?土壤剖面有哪些类
2、有机残体的组成和性质对有机质转化的影 响:如:有机质的碳氮比过高、过小,都影响有 机质的转化。
3、土壤条件影响主要是: ①土壤的通气状况 ②土壤水分状况 ③土壤温度 ④土壤的酸碱性影响
4、腐殖质的性质
1、胡敏酸的组成和性质: (1)胡敏酸是一种溶于碱而不溶于酸的呈黑色
和褐色的高分子化合物,(故又称黑腐酸)。 (2)其组成元素主要有碳(52—62%)、氢
3、有机质的组成和性质:组成:①碳水化合 物和有机酸(如:草酸、柠檬酸);②纤维素和 半纤维素(属多糖类)不易溶于水;③木质素: (其分子中含有笨环,在空气中易被氧化);④ 树脂单宁:油蜡(化学分解和物理分解都比较困 难);⑤含氮化合物:是挥发性物质;⑥灰分元 素如:K、Na、Ca、Mg、Fe、Al等。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土壤是一个组成十分复杂 的多相分散体系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 相(土壤水分)、气相(土壤空气)等三 相物质组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 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二、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 物两大类。 (一)土壤矿物质的类型及性质
2、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因新鲜的 腐殖质是促进团粒结构的胶结剂。
3、有机质能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酸碱的缓冲 性,因土壤腐殖质多为有机胶体,它能吸附和保 持大量的可溶性养分。
4、有机质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5、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四、土壤水分与空气
土壤水分和空气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土壤 空隙若未充满水分,就必然被空气充满,二者互 相消长着。 (一)土壤水分
Δ水=水收入-水支出 3、土壤水分类型及其特性
水分进入土壤后,受到重力、分子引力、毛管 力等作用,存在不同的形态和运动形式,通常把 土壤水分划分为:固态水、汽态水、吸湿水、膜 状水、毛管水、重力水等几种类型。
(1)固态水:固态水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水 分。固态水不能为植物所利用。
(2)气态水:一般情况下,土壤中存在着气 体状态的水分。
(4)吸湿水:由土壤颗粒的表面张力所吸附 的水汽的分子,称吸湿水。
(5)膜状水:被吸附在吸湿水膜外层的水分 称膜状水,解决不了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6)毛管水: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 水分称毛管水。毛管力来源于水的表面张力和毛 管壁对水分子的吸力,即弯月面力,弯月面力吸 收的水分。
(7)重力水: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 量时,多余的水分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中 的非毛管孔隙向下渗透,称为重力水,植物不能 吸收利用。
(3)富里酸的一价、二价、三价盐都溶于水, 只有与铁、铝生成的盐在中性土壤中易沉淀;
(4)富里酸的缩合程度比胡酸小,故分子量 也小,分子结构也较简单;
(5)富里酸与金属离子的交换能力比胡敏酸 为低。
(四)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二者的关系)
1、有机质中的(氮、磷、钾、钙、镁、铁、 硫和微量元素)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3—4.5%)、氧(31—39%)、氮(3.5— 5%),另外还有硫、磷等。
(3)胡敏酸含有甲氧基、羧基、羟基、酚羟基、 氨基等多种功能团。
(4)胡敏酸因功能多而具有较高的交换能力, 使它呈微酸性反应,微溶于水。
(5)胡敏酸与钾、钠、铵等形成可溶于水的一 价盐,与钙、镁、铁、铝等形成不溶于水的二价 和三价盐。
五、教学课时:2课时
Hale Waihona Puke 六、教学过程土壤形态指土壤的外部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
色、质地、结构、结持性等。
一、土壤剖面
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切面称为土壤剖面 (Soil Profile)。
单个土体面积为1—10平方米,在此范围内任何土层 在性态上是一致的。单个土体的垂直面相当于土壤剖面的 A十B层的总和,称为土体层(solum)。
型? 5、土壤的组成包括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如何?
第二节 土壤组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及 腐殖质来源和组成;
2、理解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方向和过程;掌握腐殖 质的性质;
3、了解土壤水分、土壤空气的来源、类型及影响 因素;
4、了解土壤组成物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2、富里酸的组成和性质:
(1)富里酸是一类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黄 色或淡棕色)分子量较胡敏酸小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的组成结构与胡敏酸近似,但较为简单;
(2)它的组成元素也是碳(44—48%)、氢 (3.5—5%)、氧(44—48%)、氮(34%),其中含碳量比胡敏酸低,而氢、氧含量 比胡酸高。并含有多种功能团(即5种基),其中 羧基含量比胡敏酸多、故酸性较强;
(3)压力势pp:土壤水在饱和状态下,使土壤水所承受的 压力不同于参照水面万以自由水面作为参比标准,这种水 势的变化即为压力势。压力势均为正值。
(4)重力势pg:土壤水分受重力影响而获得的位能,产生 的水势称重力势。
土壤总水势以上各分势的总和,即Pt=Pm+Po+Pg…。在饱 和土壤水运动中,决定土水势的是 Pp与 Pg,在不饱和土 壤水的运动中则是Pm与Pg。
第一章 土壤的组成与性 质
第一节 土壤形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土壤形态的观察和讲授,了解土壤剖面及构 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特性、孔隙状况;
2、通过实习观察使学生学会在野外辩认土层、单个土 体,聚合土体。
3、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了解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 各组成物质间有何联系?
二、教学重点
(3)化合水和结晶水:化合水和结晶水统称 为化学束缚水。化合水是指参与粘土矿物晶格组 成,并被矿物所牢固保存的水,如Fe(OH)3、 Al(OH)3等。结晶水是和矿物晶格相结合不够牢 固的水分,如石膏CaSO4·2H2O、芒硝 Na2SO4·10H2O等。这两种水分不能直接参与 土壤的物理作用,也不能为植物所利用。
从上述各种土壤水分可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 响,只有一部分水分是植物可以吸收的,能够被 植物所吸收的水分,称为土壤有效水。
土壤含水量(%)
物理分类 土壤颗粒
吸湿水 内层毛管水 外层毛管水 重力水
吸湿系数 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
最大持水 量
吸湿水
毛管水
重力水
生态分类
无效水
土壤吸水力(atm) 10000
31
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可向下列两个方向转化: 即,矿物质化和腐殖质化。
1、矿物质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把复杂 的有机物质变成简单的无机物质的过程。
2、腐殖质化——指土壤微生物把分解后的简 单有机质合成为复杂的有机质的过程。
(三)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1、微生物: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承担
者。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 (1)细菌 (2)真菌 (3)放线菌(4)藻类
有效水
过剩水
15
0.1
0
4、土壤水的能量概念 土壤水和自然界中其他物体一样,
含有不同数量和形式的能,经典物理学分别出两种主要形 式的能:动能和势能。
(1)基质势pm:土壤固体颗粒作为吸水基质,水分被土壤 基质吸附后其自由活动能就降低了,即基质吸力使水势降 低,所以基质势是负值。
(2)溶质势ps:由土壤溶液中的溶质离子吸水,使土壤水 分失去部分自由活动能力,也称渗透势。
土壤水分是植被生活不可缺少的生存因子,而 且它和可溶性盐构成土壤溶液,成为向植物供给 养分的介质。
1、土壤水分的来源及其耗损 大气降水是土壤水的最大来源,而且是一切土 壤水的原始补给源。
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有土壤蒸发、植物吸收和 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损失等,其中地面蒸发和 水分渗漏最为重要。
降水到达地表后,先由土壤孔隙吸收水分,孔 隙充满水后,多余水分受重力作用向下渗漏,这 种孔隙吸收水和重力作用的渗漏水分,叫做土壤 透水性。 2、土壤水量的平衡
土壤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压力下,进 人单位体积土壤中的气体总量,主要是氧气和二 氧化碳。常用单位是毫升每平方厘米每秒,通气 量大表示通气良好。
五、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的讲授,学生应重点掌握和理 解以下内容和原理: 1、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及腐殖质来源与组成; 2、土壤腐殖质的性质; 3、土壤水分、土壤空气的来源、类型; 4、土壤组成物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的组成物质
三、教学难点
土壤组成物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主要解决该门课程的基本理 论,基本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2、室内实践教学:主要解决该门课程调查研 究的基本技术、技能和验证理论的问题。
3、野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和训练该门课程 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在野外开展科 研考察活动的实际动手能力。
两个以上的单个土体组成的群体,称为聚合土体 (polypedon),又称土壤个体(soil individual),土 壤实体(soil body)等。
土 壤 剖 面 图
土壤剖面、单个土体和聚合土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可 用(图1.2)表示。
1、土壤发生层 的划分和命 名
二、土层
2、 土壤发生 层特征的划 分 土层附加
土壤剖面及其构型
三、教学难点
①单个土体和聚合土体的概念; ②土壤颜色及所含物质的辨别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主要解决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 本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2、室内实践教学:主要解决该门课程调查研究的基 本技术、技能和验证理论的问题。
3、野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和训练该门课程的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在野外开展科研考察活动的实 际动手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