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练习题语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周末练习题语文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外阅读。
齐宣王使人①吹竽,必②三百人。
南郭处士③请④为王吹竽。
宣王悦之,廪食⑤以⑥数百人。
宣王死,闵王立。
好⑦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使人:叫人。
②必:总是。
③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④请:要求。
⑤廪食:公家供给粮食。
⑥以:跟别人相同。
⑦好:喜欢。
[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廪食以数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理解。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先解释句中加点字,再解释句子意思。
(楚人)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
誉:____________ 陷:______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yù)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战国策》)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蚌方出曝( )
A.bào B.pù
(2)强秦之为渔夫也( )
A.wéi B.wèi
(3)两者不肯相舍( )
A.shěB.shè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动词用,是下雨的意思。
( )
(2)“渔者得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 )
(3)“以弊大众”中的“弊”意思是问题、毛病。
( )
(4)“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句中的“恐”意思为害怕、恐慌。
(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仿句填写。
例:鹬蚌相争,渔翁并擒。
_______相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
5.苏代对赵惠王讲“鹬蚌相争”的故事,目的是什么?这样讲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言文阅读。
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______ (2)或告知曰________
(3)然后已_____ (4)请损之_________
[2]用现代文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填空。
[2]这篇文章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
文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相传为(_________)时代人。
根据他们的传说,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了
《_____________》,收在了《_____________》中。
成语“高山流水”也出自这个传说,比喻(____________)。
[3]写出句子的意思: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伯牙当时的心情(____________)。
(用一个成语概括)
[4]请写出一句自己积累的关于友情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言文阅读。
读书
飞禽走兽①,飢知食,渴能饮,又能营②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
——选自《古岩斋丛稿》
(注释)①飞禽走兽:代指所有动物。
②营:建造。
[1]人和“飞禽走兽”最大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
[2]人要读书。
而且要“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理解。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
俄而雪骤,公欣然③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④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⑤。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⑥,左将军王凝之⑦妻也。
(注)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文义:文章的义理。
③欣然:高兴的样子。
④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⑤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⑥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⑦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
“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等要素。
[2]“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
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课内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yù yì)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
n qiān),__________。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把画横线的地方按原文填空。
[3]解释所填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言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反为其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主人与食()
(2)更为益盐()
(3)缘有盐故()
(4)反为其患()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而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文言文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xún dùn)与矛者,誉之曰:“吾(wúwǔ)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yùr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fū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理解。
融七岁时,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
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1]解释加点词语。
A.置于寿台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融遂按长幼次序而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上面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阅读选文,你发现主人公有哪些优点值得你学习?(最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说:‘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我不需要向主人公学习。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古文阅读。
含生取义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1]孟子与_______合称为“孔孟”。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欲:A.欲望。
B.想要,希望。
C.需要。
D.将要。
①鱼,我所欲也。
(______)②王林有强烈的求知欲。
(_______)
③胆欲大而心欲细。
(______)④山雨欲来风满楼。
(_______)
[3]给下列句子选择一项最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A.鱼和熊掌都是我想要的,两个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就只要鱼。
B.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两个不能同时得到时,我不要鱼要熊掌。
13. 课内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①(有志则
____);②(有识则_____,______),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③(有恒者则_______)。
此三者缺一不可。
[1]把选段内容补充完整。
[2]曾国藩认为,读书要“三有”,即有_______,有______,有______。
[3]根据选段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的“志”是指“志向”,“识”是指“知识”,“恒”是指“恒心”。
(_______)
(2)“学问无尽”可以用现代成语“学无止境”来形容。
(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中的句子的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按照原文填空。
叶公子高好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_____________ 。
叶公见之,_____________ ,失其魂魄,____________ 。
是叶公非好龙也,_______________ 。
1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围观者质问卖者这句话之前,心里的想法是
___________。
[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与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小古文阅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②也。
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
(注)①流辈:人们。
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⑤诟:责骂。
⑥胡: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好:__________ 使:__________ 执: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选自《列子·汤问》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伯牙善鼓琴(____)①善良;慈善。
②擅长;长于。
③赞许。
(2)善哉(____)①善良;慈善。
②擅长;长于。
③赞许。
(3)志在高山(____)①意向,心里想着。
②记号。
③记载的文字。
(4)伯牙所念(____)①惦记。
②说,读,诵读。
③心里想到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
A.伯牙弹的曲子,锺子期都听得清清楚楚
B.伯牙弹什么,锺子期都听不懂
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
D.锺子期也很懂音乐,伯牙的琴声中听不出伯牙所想
[4]“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
A.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B.有山有水的绝美风景
C.纤尘不染的美好境界
D.文笔流畅优美
18.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①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②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③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④能应也。
夫⑤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鬻(yù):卖。
②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③或:有的人。
④弗:不。
⑤夫:放在句首的语气词,不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吾矛之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4]文中的楚人所说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自相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