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1)
政法干警考试文综考点大全(历史中国古代史).doc
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文综考点大全(历史-
中国古代史)
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华图教育为帮助考生有效备考,精心梳理出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文综考点,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考点,并根据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历史考点,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文综地理考点,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文综政治考点,分科目进行考点梳理细分,相信能够帮助考生提高复习备考效率,赢定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
三、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True 。
四、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
五、明、清(鸦片战争前),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历史常识(一)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历史常识(一)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预计2013年10月中旬展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国考行测取得高分突破,成为决胜国考的重心所在,职业培训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复习资料之历史常识,供大家备考学习。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以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常识为主,在世界历史及文化常识方面,对世界历史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及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也是重要考点。
人文常识的丰富需要时间的积累与岁月的沉淀,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留心记忆,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内涵。
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1.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2.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3.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了汉王朝。
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国家实力得到初步恢复。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开发边疆,征讨匈奴,设立西域都护府等措施,使西汉强盛起来,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朝政混乱,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复古改制,西汉亡。
4.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张衡是东汉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汉武帝时制定的“太阳历”,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
天文观测记录了公元前28 年的一次太阳黑子现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2014安徽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word版).pdf
2014安徽文综历史部分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就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有的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19.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2014年高考历史考点[1]
低频考点
12.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三年3考
中频考点
13.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三年2考
低频考点
14.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三年0考
低频考点
第2讲近代欧美工人和中国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15.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三年6考
高频考点
16.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三年1考
低频考点
26.亚洲觉醒的先驱
三年4考
中频考点
27.无产阶级革命家
三年1考
低频考点
28.杰出的科学家
三年0考
低频考点
非教材和课标要求的知识
三年6考
高频考点
29.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三年6考
全国只有江苏、海南、浙江等几个部分地区选学,此处不做考点频度的统计
30.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三年7考
三年1考
低频考点
81.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年3考
低频考点
选修部分
第十五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古代中外历史改革
1.梭伦改革
三年2考
低频考点
2.商鞅变法
三年1考
低频考点
3.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年4考
中频考点
4.王安石变法
三年1考
低频考点
第2讲近代中外历史改革
5.欧洲宗教改革
三年3考
中频考点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26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58.宋明理学
三年10考
中频考点
59.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三年10考
中频考点
第27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重要知识点汇总
【导读】马鞍山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重要知识点汇总,欢迎加入2014年政法干警QQ交流群:344472778。
更多信息请关注马鞍山人事考试网推荐阅读:2014年政法干警笔试辅导课程欢迎加入2014年政法干警QQ交流群:344472778在政法干警文化综合考试中,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那么,考生而对于文化综合的知识点的梳理是尤为重要的,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政法干警文化综合相关重要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备考提供帮助与指导。
重点一:历史重点知识:二里头文化、光武中兴、安史之乱、曲辕犁、摊丁入亩、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第一个五年计划、新航路的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重点举例:一、二里头文化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
专家在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宫殿建筑基址。
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二、安史之乱原因:一方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
另一方面,军事举措失当,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安禄山妄图乘唐朝内地兵力空虚夺取唐朝政权。
经过: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洛阳、长安。
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间,将皇位传于唐肃宗。
公元757年,唐肃宗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长安和洛阳。
后来,安禄山旧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
763年,唐朝打败叛军。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称作“安史之乱”。
影响:(1)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
(2)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3)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
(4)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基本建设,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化,以建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中 国法制史背诵知识点
中国法制史背诵知识点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学科,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历程。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背诵知识点,帮助您梳理和理解中国法制史的关键内容。
一、夏商时期1、夏朝的法律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法律制度处于初创阶段。
习惯法占据重要地位,“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
2、商朝的法律制度商朝在法律制度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汤刑”是商朝法律的代表。
神权法思想盛行,经常通过占卜来决定法律事务。
二、西周时期1、法制指导思想“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强调统治者要注重道德修养,慎用刑罚。
2、礼与刑的关系礼是积极的规范,刑是消极的处罚,二者相辅相成。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体现了等级差异。
3、刑事法律制度九刑: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扑。
定罪量刑的原则: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等。
4、民事法律制度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
婚姻制度: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三、春秋战国时期1、成文法的公布郑国子产“铸刑书”,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传统。
晋国赵鞅“铸刑鼎”。
2、李悝《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四、秦朝1、法制指导思想专任刑罚,重刑主义。
2、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
3、刑事法律制度定罪量刑的原则:责任年龄、累犯加重等。
刑罚种类繁多,残酷严苛。
4、经济法律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
五、汉朝1、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汉初:“无为而治”,约法省刑。
汉武帝时期:“德主刑辅”。
2、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3、刑事法律制度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废除肉刑。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4、民事法律制度土地私有制度进一步发展。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法律形式的变化律令科比格式相互为用。
2、法典的发展《曹魏律》、《晋律》、《北齐律》等重要法典的制定。
3、法律儒家化的加深“八议”、“官当”制度入律。
七、隋唐时期1、《开皇律》总结以往立法经验,为唐律奠定基础。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起源,包括夏、商、周等历史时期。
在高考中,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的最早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起源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考生需要熟悉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和人物。
同时,还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是各国纷争、百家争锋、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考生需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代表性的思想家和文化现象,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特点。
3. 秦汉之际秦汉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包括秦朝统一和汉朝建立两个阶段。
考生需要熟悉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实行的一些变革措施,以及汉高祖刘邦的起义、建立汉朝、实行的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考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代表性的人物和文化现象,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
5. 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成就。
考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代表性的人物和文化现象,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
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在高考中,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主要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的动荡事件。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影响和历史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2.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政治变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史新的篇章。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一、中华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时期1.古代中国人类的起源-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及其政治制度2.夏朝-夏商周年表-“夏桀纣”的得失与衰亡-夏朝的历史地位与意义3.商朝-商朝的社会政治制度-商朝的经济与文化特点-商朝的兴盛与衰落4.周朝-周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周朝的分封制度与国家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二、中国封建社会与秦汉时期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分封制度与诸侯国建立-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2.秦朝-秦朝的统一战争-秦始皇的治理措施与政治制度-秦朝的兴衰原因与意义3.汉朝-汉高祖刘邦的统一战争-汉朝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度-汉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4.与汉朝同时期的民族政权与文化-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与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西方文化的传播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的对峙与统一战争-三国的政治制度与农业经济2.两晋时期-晋朝政权的建立与分裂-两晋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发展-两晋时期的佛教和道教3.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政权的建立与统治-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南北朝时期的内忧外患与统一战争四、隋唐时期1.隋朝-隋朝的政治统一与分权制度-隋朝的农业经济与对外关系-隋炀帝的政治与文化2.唐朝-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唐朝的兴盛与贞观之治3.安史之乱与黄巢之乱-安史之乱的经过与影响-黄巢之乱的原因与结果五、五代十国与宋元明时期1.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政权的建立与统治-五代政权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五代文化的特点与变迁2.宋朝-北宋和南宋政权的建立与统治-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宋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3.元朝-元朝政权的建立与统治-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元朝的对外关系与文化变迁六、明清时期1.明朝-明朝的建立与洪武、永乐年间的政治-明朝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明朝的海外探险与文化繁荣2.清朝-清朝的建立与康乾盛世-清朝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清朝的对外关系与文化变迁七、中国现代史时期1.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政治变革-民国时期的政治纷争与社会变迁-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战争-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与影响3.开放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的背景与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成就-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以上是中国古代史的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你系统性地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政法干警考试文综中国历史重点知识归纳1(育仕公务员)
秦统一:政治1统一:秦朝顺应历史趋势,完成了中国历史第一次大统一,影响十分深远2制度: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两汉从多方面发展和完善了这一制度3治国思想:治国思想趋于稳定,从法家,道家到改造后的儒家。
经济-封建经济第一个高峰。
民族-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1秦汉周边生活着匈奴,西域,白越,诸夷等少数民族,大多出于奴隶社会阶段或更早2秦汉采取有效的手段,巩固了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交流,开拓了边疆。
这些手段包括自卫战争,通使联系,经济文化交流,设立管辖机构,和亲等。
外交-大开放的基本格局1秦汉形成大开放局面,源于国力强盛,政策开放,军事保障,交通开辟2秦汉在东亚初步形成东亚文明中心,通过两条丝路和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欧洲建立联系。
两条丝绸之路是重点3秦汉和各国进行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处于领先的地位。
文化-封建文化的高峰1秦汉的科技领先世界,包括天文历法,地动仪,九章算术,医学等2秦汉的哲学,宗教,史学均有开创性重大贡献3秦汉的文学艺术有鲜明的大一统的时代特征。
如汉赋,兵马俑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两对矛盾含义和趋势: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中央集权的权力原则-两者相互联系。
皇-相矛盾;中央-地方矛盾。
五方面内容和趋势:中央官制削弱宰相;地方官制分权弱权;选官制度不断强化;监察制度不断严密;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六个阶段:秦建立,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强化,明清顶峰。
近代结束。
两面影响:前期积极为主,后期消极上风。
积极-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华文明的连续稳定发展;消极-皇权暴政,激化阶级矛盾;保守阻碍新生因素。
封建国家的繁荣(隋唐)政治-封建国家统一安定1隋朝完成大统一,从各个方面巩固了统一2唐朝初期,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行程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3隋唐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开创和完善了封建制度,包括三省六部,科举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府兵制和募兵制。
2014安徽高考历史考纲
必修内容古代部分(一)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代政治的特点;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归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影响。
)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新增内容)(二)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
2014高考历史考点归总:中国古代史
[键入文字]
2014 高考历史考点归总:中国古代史
高考复习的重点一是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二就是要大量的做题,历史网的编辑就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4 高考历史考点归总:中国古代史
2014 高考历史考点归总: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概述
一、奴隶社会
1.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奴隶制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机器的出现为标志。
2.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奴隶制政治制度、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残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
3.西周: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善。
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
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
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霸主政治是其最集中的体现。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
土地所有制开始发生变迁。
二、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实力增强,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
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是百家争鸣。
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巨变;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战国时代各国
1。
高考文综知识点历史
高考文综知识点历史历史作为高考文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考生们忧心忡忡的知识点之一。
了解历史知识点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的发展脉络。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历史1.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大陆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周朝灭亡后到秦朝统一前的时期。
这个时期国家割据,战争频繁,但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2.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中央政权建立的及其短暂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在秦朝统一六国前,中国大陆政权是比较分散的,这时秦朝的建立具有里程碑意义。
3.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封建时期的第一个朝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建立,土地制度形成,贵族世家衰落,国家进一步统一。
4.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这个时期国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但也是中国文化交流融合最为活跃的时期。
二、世界历史1. 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希腊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
他一生战功赫赫,创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古代罗马建立的庞大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这个帝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优秀的组织管理和广阔的领土著称,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的一场社会政治变革。
这场变革粉碎了封建制度,推动了现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和全球政治格局的改变。
4. 一战和二战:一战和二战分别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两次战争在人类历史上都是重大的转折点,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近现代史1.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社会变革,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2014年安徽会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4安徽会考历史复习要点(必修1)红色:A 蓝色:B 橙色:C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a.宗法制:①含义:用父系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②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③.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团结b.分封制:①含义: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②特点:层层分封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森严的等级c.郡县制:①建立: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守和县令由皇上任命。
②影响:实现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管理,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完善。
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①形成②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e.军机处:①设立:清朝雍正帝时②职责: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特点:简速密影响: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上传下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f.明清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①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人民处境的恶化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②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其消极因素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义和团运动Ⅰ.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Ⅱ.失败原因: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封建统治者认识不清,清政府勾结列强绞杀了义和团运动c.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自由发挥)d.侵华日军的罪行:①南京大屠杀②潘家峪惨案③七三一细菌部队e.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①“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②国共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③百团大战(彭德怀)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④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
【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2)
【导读】马鞍山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2),欢迎加入2014年政法干警QQ交流群:344472778。
更多信息请关注马鞍山人事考试网推荐阅读:2014年政法干警笔试辅导课程欢迎加入2014年政法干警QQ交流群:344472778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试主要分为历史,地理,政治三大部分,考察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看起来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尤其是历史方面的知识点数量较多,很难记忆,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总结了文化综合考试中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提供帮助。
65.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的前提条件社会安危66.北宋时期出现纸币的根本原因商业活动频繁67.导致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原因绍兴与议后,金获得淮河以北广大地区68.南宋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商业往来,其重要原因在于造船技术大有提高69.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70.五代两宋以后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以海陆为主的直接原因五代两宋时期战乱导致西北陆路贸易中断71.元朝政府发展长江口至直沽之间海运的主要原因全国经济重心在江南72.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的加强主要的原因国家的统一73.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产生资本主萌芽的最主要条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74.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导致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存在75.郑和下西洋得以顺利进行和完成的主要原因农工商发达,国力强盛76.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77.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因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78.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79.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80.清乾嘉期间崇实学风消失的主要原因文网严密,人心自危8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82.造成近代中西科学技术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作用83.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84.元朝的松江成为棉纺业中心的主要原因黄道婆改革面纺织工具85.促使原始社会人类过定居生活的直接原因原始农业的发展二、目的目标意图用意1.齐恒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提高齐国地位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的直接目的抵御匈奴南下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奠定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4.周初统治者实行封建制的主要目的巩固奴隶主国家政策5.汗初实行款舒政策的根本目的稳定统治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加强中央集权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分割王国的封地8.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目的在于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络大月氏1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的直接目的保证北魏政府财政收入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4.隋唐实行科学举制的最主要目的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15.唐政府规定农民可以纳绢代役的主要目的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16.唐太宗注意用人纳谏的根本目的维护统治地位17.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18.五代十国很多政权比较重视发展生产的目的保存实力19.宋太祖即位后,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直接目的防止“陈桥兵变”重演20.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的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21.元朝政府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的主要目的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22.元朝政府重视国内陆路水陆交通,其直接目的在于取得南方粮食供应23.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文”、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本质目的在于强化思想统一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
2014山东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1)
2014山东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1)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试主要分为历史,地理,政治三大部分,考察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看起来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尤其是历史方面的知识点数量较多,很难记忆,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总结了文化综合考试中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提供帮助。
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条件1.造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生产能力低下2.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3.出现私有制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4.氏族公社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主要原因男子在生产中取得支配地位5.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显著提高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8.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主要原因实行管仲改革,齐国经济实力强大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10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社会经济仍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确立11.战国时期,封建之取代奴隶制的直接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12.法家思想在战国受到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14.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实力最强15.迫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法律严酷、误期当斩16.楚汉相争中刘邦取胜的主观原因争取民心归顺,军事策略正确17.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社会十分贫困18.汉初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的直接原因秦王的教训1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和亲”政策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军事力量薄弱20.西周和汉初实行分封制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诸侯势力增强21.汉武帝能实行“大一统”的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22.东汉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23.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阀集团割据局面的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形态24.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地区的决定性条件注重农业,保证军粮供应2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最主要原因孙刘结盟抗曹26.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均势27.东吴时代江南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原战乱,北方人士南迁28.东汉到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主要原因中原文化先进29.西晋时期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实力增强,南方衰落30.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成风,佛道盛行,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社会动荡不安31.西晋统一为时短暂的根本原因腐朽的门阀掌权,皇族争权夺利3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33.祖逖北伐收复中原努力失败的主要原因朝廷没有给予有力支持34.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的主要原因得到士族地主的支持35.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最重要原因前秦统治不得人心36.前秦败于淝水之战的主观原因军心离散,缺乏斗志37.祖逖北伐、淝水之战都未能完成统一的共同原因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38.对淝水之战的胜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心的向背39.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先进经济形态的影响40.形成陶潜田园诗风格的思想根源对现实不满41.东晋至南朝末,朝代更替频繁,政局不稳的最主要原因大将拥兵夺权42.公元5世纪晚期,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较为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政府大力推行均田制4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北方劳动人民南迁44.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各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4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江南地区经济日益重要46.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科举制度有利于巩固****地位47.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光照四邻,这时文化发达的最根本原因国家强盛,经济繁荣48.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接受隋亡教训49.唐朝对外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盛况的根本原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50.促使唐朝扬州繁荣至极的直接原因交通枢纽地位51.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发展52.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五田可授,其根源在于封建经济得到发展53.唐朝募兵之取代府兵制的根本原因均田制的破坏54.唐朝中期藩镇权力过大的根本原因军事制度的缺陷55.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政府****的直接原因唐玄宗不理政事,重用坏人56.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的最根本原因均田制破坏导致军事制度缺陷57.唐朝两税法得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它适应了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58.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改变了征税标准59.唐末和东汉末农民起义的相同原因宦官专权60.导致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藩镇割据61.导致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经济条件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62.“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轻揺薄赋,重视农业6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北方多次战乱64.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根源唐末潘镇割据的延续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2014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
[键入文字]
2014 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
【摘要】2014 年高考已经进入第二轮的复习,考生们在复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2014 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夏商和西周
(约公元前2070 年-公元前771 年)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221 年)
政治1、社会性质:奴隶社会
2、夏:第一个国家政权
3、商:内外服制度;弥漫着神权色彩
4、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1、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和诸侯争霸使分封制被破坏
2、封建制度确立:各国经过变法、改革,逐步确立封建制度
经济1、农业:耒、耜耕作,井田制
2、手工业: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
3、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1、农业: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2、手工业: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
3、商业: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商业都会出现
1。
高考古代史必记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全一册)速记学问清单(标有☻的部分为须要识记的内容)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基础夯实:第一节(略)其次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2、约公元前1600年,商灭夏。
随后商朝建立。
3、商朝末年,周武王发纣,商亡。
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4、西周末年,王室衰微,斗争连年,国力贫困。
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其次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5、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经济上实行井田制,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属国王全部,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有,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肯定贡赋。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王把肯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公贵族,诸侯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
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1、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
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商朝青铜制造生产规模大,产品供国王和贵族运用。
西周青铜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产品趋向生活化。
2、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商周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3、商民擅长经商,后世讲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4、商周时,道路沿途设有旅舍,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第四节夏、商、西周的文化1、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持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2、商朝雕塑出现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
3、西周青铜器最大的特色是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斗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
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公元前7、6世纪,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
春秋晚期,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先后称霸。
(春秋五霸)2、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来,齐国大夫田氏代齐,形成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安徽省文综必修必备知识
安徽省文综必修必备知识政治必备知识点关于关键的说法: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属性的说法: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4、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地理必考知识点记忆口诀我国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我国之最: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我国七大古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2014安徽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复习资料(1)
【导读】安徽招警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安徽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复习资料(1),欢迎加入安徽招警考试交流群:242808680。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
人文常识作为招警考试中的一类题型,进行系统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中公招警考试网特别准备了一批人文常识汇总,便于考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以取得理想成绩。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并且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著作,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史。
2.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是王羲之。
3.古希腊神话中,常叫过路人猜谜,猜不出就将行人杀害的是斯芬克司。
4.被国外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天工开物》。
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经历了100多年,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下列选项中,对于变法运动的原因和条件的描述错误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奴隶主贵族,将士)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大,他们渴望国家的制度能够更有利于自己势力的扩大,故他们强烈的愿望是变法运动的精神力量。
6.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
7.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欧•亨利。
8.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是台儿庄战役
9.我国唐代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称“李杜”。
人称“小李杜”的两位诗人分别是李商隐、杜牧。
10.我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创始者是陶渊明。
更多内容请访问:芜湖人事考试网、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2014安徽文综历史部分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madeofjingetieji2014安徽文综历史部分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就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学科网金银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学科网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有的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19.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1)【导读】马鞍山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1),欢迎加入2014年政法干警QQ交流群:344472778。
更多信息请关注马鞍山人事考试网
推荐阅读:2014年政法干警笔试辅导课程
欢迎加入2014年政法干警QQ交流群:344472778
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试主要分为历史,地理,政治三大部分,考察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看起来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尤其是历史方面的知识点数量较多,很难记忆,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总结了文化综合考试中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提供帮助。
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条件
1.造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生产能力低下
2.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
3.出现私有制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氏族公社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主要原因男子在生产中取得支配地位
5.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显著提高
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8.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主要原因实行管仲改革,齐国经济实力强大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10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社会经济仍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确立
11.战国时期,封建之取代奴隶制的直接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2.法家思想在战国受到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
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14.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实力最强
15.迫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法律严酷、误期当斩
16.楚汉相争中刘邦取胜的主观原因争取民心归顺,军事策略正确
17.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社会十分贫困
18.汉初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的直接原因秦王的教训
1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和亲”政策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军事力量薄弱
20.西周和汉初实行分封制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
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诸侯势力增强
21.汉武帝能实行“大一统”的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
22.东汉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23.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阀集团割据局面的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形态
24.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地区的决定性条件注重农业,保证军粮供应
2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最主要原因孙刘结盟抗曹
26.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均势
27.东吴时代江南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原战乱,北方人士南迁
28.东汉到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主要原因中原文化先进
29.西晋时期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实力增强,南方衰落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成风,佛道盛行,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社会动荡不安
31.西晋统一为时短暂的根本原因腐朽的门阀掌权,皇族争权夺利
3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33.祖逖北伐收复中原努力失败的主要原因朝廷没有给予有力支持
34.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的主要原因得到士族地主的支持
35.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最重要原因前秦统治不得人心
36.前秦败于淝水之战的主观原因军心离散,缺乏斗志
37.祖逖北伐、淝水之战都未能完成统一的共同原因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
38.对淝水之战的胜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心的向背
39.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先进经济形态的影响
40.形成陶潜田园诗风格的思想根源对现实不满
41.东晋至南朝末,朝代更替频繁,政局不稳的最主要原因大将拥兵夺权
42.公元5世纪晚期,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较为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政府大力推行均田制
4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北方劳动人民南迁
44.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各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4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江南地区经济日益重要
46.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科举制度有利于巩固****地位
47.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光照四邻,这时文化发达的最根本原因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48.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接受隋亡教训
49.唐朝对外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盛况的根本原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50.促使唐朝扬州繁荣至极的直接原因交通枢纽地位
51.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发展
52.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五田可授,其根源在于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53.唐朝募兵之取代府兵制的根本原因均田制的破坏
54.唐朝中期藩镇权力过大的根本原因军事制度的缺陷
55.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政府****的直接原因唐玄宗不理政事,重用坏人
56.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的最根本原因均田制破坏导致军事制度缺陷
57.唐朝两税法得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它适应了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
58.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改变了征税标准
59.唐末和东汉末农民起义的相同原因宦官专权
60.导致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藩镇割据
61.导致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经济条件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
62.“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轻揺薄赋,重视农业
6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北方多次战乱
64.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根源唐末潘镇割据的延续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正在备考的考生们,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预祝大家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更多内容查看:马鞍山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