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一览(1990-20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览(1990-2011 1990—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览
单位:亿美元
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
9104043202021
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
26271910692728.5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55122.7211.6265.1559.1565.3688.1
2002—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览
单位:亿美元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299332448572906.31179.11839.72457.53172.1
2011年中国对外⾮⾦融直接投资额
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了
⾮⾦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增长1.8%。

截⾄2011年底,我国境
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设⽴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融类对外
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

2011年我国对欧洲、⾮洲的直接投资分别达到46.1亿美元和17亿美元,同⽐增长57.3%、
58.9%。

其中,对欧盟的投资42.78亿美元,同⽐增长94.1%。

2011年以并购⽅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2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37%。

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

中化集
团通过⾹港⼦公司以30.7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油公司巴西Peregrino油⽥40%股权,是2011年
我国企业最⼤的境外收购项⽬。

2011年地⽅对外直接投资20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3.4%;同⽐增长24.4%,远
⾼于全国增幅。

其中,中部地区同⽐增长64.1%,是对外投资发展最快的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同⽐增长
42.9%。

浙江、⼭东、江苏、⼴东、上海等位居地⽅投资的前列。

对外承包⼯程:
2011年,我国对外承包⼯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2亿美元,同⽐增长12.2%;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同⽐增长5.9%。

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498个(上年同期488个),合计1123.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9%。

其中上亿美元的项⽬266个,较上年同期增加5个。

中国寰球⼯程公司承揽的古巴西恩富⼽斯炼油⼚扩建项⽬(合同额45亿美元),是2011年合同额最⼤的承包⼯程项⽬。

截⾄2011年底,我国对外承包⼯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84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90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
2011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员45.2万⼈,较上年同期增加4.1万⼈;12⽉末在外各类劳务⼈员81.2万⼈。

截⾄2011年底,我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劳务⼈员588万⼈。


——1990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开始起步。

截⾄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

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

随着国家经济实⼒的增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虽晚,但是发展迅猛。

同时,对外承包⼯程合同⾦额和完成⾦额也迅速发展。

——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59.1亿美元,加上对外承包⼯程完成营业额和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已经超过1100亿美元,⾸次超过当年实际利⽤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

当然,⽬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融领域,⽽且⾮⾦融领域⼜主要集中在原油、铁矿⽯等矿产资源性和制造业领域,显⽰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强劲需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特点: ——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占较⼤⽐重。

截⾄2007年底,在⾮⾦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中央企业占78.5%,地⽅企业占21.5%。

——投资主体的⾏业分布看,所属⾏业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例最⼤。

截⾄2007年底,制造业投资主体总数占45.5%;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占23%;再次为建筑业,占5.2%。

——投资国家分布⼴泛。

截⾄2007年底,中国近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地区)设⽴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简称存量)1179.1亿美元。

其中⾮⾦融类1011.9亿美元,占85.8%;⾦融类167.2亿美元,占14.2%。

亚洲、拉丁美洲地区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集中的地区。

——⾦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融类对亚洲、北美洲、⾮洲、⼤洋洲。

截⾄2007年底,制造业集中了境外企业总数的31.8%,显⽰⾮⾦融领域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从境外企业的设⽴⽅式看,⼦公司及分⽀机构占境外企业数量的95%,联营公司仅占5%。

中国作为“世界⼯⼚”,强⼤的产能也会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出国门,通过境外设⼚来推动进⼀步发展。

此外,丰富的劳动⼒资源使得中国的对外承包⼯程和劳务合作输出仍将保持较⾼的速度增长,这也是解决国内⼤量失业⼈群的⼀种⽅式。


2008年9⽉17⽇,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以下简称流量) 26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3%。

其中,⾮⾦融类248.4亿美元,同⽐增长40.9%,占93.7%;⾦融类16.7亿美元,占6.3%。

——截⾄2007年底,中国近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地区)设⽴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简称存量)1179.1亿美元。

其中,⾮⾦融类1011.9亿美元,占85.8%;⾦融类167.2亿美元,占14.2%。

2007年,中国⾮⾦融类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3376亿美元,境外纳税总额29.4亿美元。

境内投资主体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额1189亿美元。

2007年末境外企业就业⼈数达65.8万⼈,其中雇⽤外⽅员⼯29.5万⼈。

——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较上年减少两成;流向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采矿业、制造业、⾦融业的投资占到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91%;当年流量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数量较上年增加17个;⾦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融类对亚洲、北美洲、⾮洲、⼤洋洲的投资增长1倍以上;地⽅对外投资增势强劲,⼴东、上海、江苏名列各省市区⾮⾦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前列。

——存量突破千亿美元,投资覆盖的国家(地区)较上年增加1个;⾏业分布⽐较齐全,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融业和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合计占存量的⼋成;亚洲、拉丁美洲地区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集中的地区;中国⾹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较集中的前三位国家(地区);在⾮⾦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中央企业占78.5%,地⽅企业占21.5%。

从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数量分布来看,多元化格局继续凸显,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重较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所占⽐重较上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数量占11%;在⾮⾦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中央企业及单位仅占10.3%,各省市区的投资主体占了89.7%;从境内投资主体的⾏业分布看,制造业投资主体总数占45.5%;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占23%;再次为建筑业,占5.2%。

——2007年底,近万家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2%,亚洲、⾮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1%。

从境外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亚洲地区集中了境外企业数量50%;从国家(地区)分布情况看,中国⾹港、美国、俄罗斯、越南、⽇本、德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澳⼤利亚、新加坡的聚集程度最⾼,集中了境外企业的50.2%。

——从境外企业的⾏业分布看,制造业集中了境外企业总数的31.8%,批发和零售业为19.4%,商务服务业为15.1%。

——从境外企业的设⽴⽅式看,⼦公司及分⽀机构占境外企业数量的95%,联营公司仅占5%。

——浙江、⼴东、⼭东、江苏、北京、福建、上海、⿊龙江七省⼀市投资设⽴的境外企业数量占境外企业总数的55.7%,其中浙江省是中国拥有境外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


2009年9⽉8⽇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 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以下简称流量) 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

其中,⾮⾦融类418.6亿美元,同⽐增长68.5%,占74.9%;⾦融类140.5亿美元,同⽐增长741%,占25.1%。

—— 截⾄2008年底,中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4个国家(地区)设⽴境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12000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以下简称存量)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2008年末⾦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366.9亿美元。

其中银⾏业267.9亿美元,占73%;保险业5.1亿美元,占1.4%;证券业为5.3亿美元,占1.4%;其他⾦融活动88.6亿美元,占24.2%。

2008年末中国国有商业银⾏共在美国、⽇本、英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3家分⾏、20家附属机构,就业⼈数达8.1万⼈,其中雇佣外⽅员⼯7.9万⼈;2008年末中国共在境外设⽴保险业⾦融机构12家。

—— 2008年,中国⾮⾦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18.6亿美元,同⽐增长68.5%;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5343亿美元,同⽐增长58.3%。

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额1792亿美元,其中出⼝32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9.4%。

——2008年末境外企业就业⼈数达102.6万⼈,其中雇⽤外⽅员⼯45.5万⼈。

——流量⾸次突破500亿美元,规模较上年放⼤⼀倍;收购、兼并⾦额占当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半;⾦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活跃,流量较上年增长7.4倍;当期利润再投资所占⽐重较上年下降19.2%;流向商务服务业、⾦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占到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九成;亚洲是当年流量最为集中的地区,⾮洲是增长幅度最⼤的地区;地⽅对外投资稳步增长,⼴东、江苏、⼭东位于各省区市⾮⾦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列;中央企业占到流量85.4%,私营企业仅占流量的0.3%。

——存量规模不断扩⼤,投资覆盖的国家(地区)较上年略有增加;⾏业分布多元化,商务服务业、⾦融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聚集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九成;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量;在⾮⾦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中央企业和单位占81.3%,地⽅企业占18.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者继续保持多元化格局。

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者的⽐重下降。

有限责任公司占境内投资者的⽐重上升到50.2%,位于境内投资者数量的⾸位。

国有企业境内投资者数量占16.1%,较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位于境内投资者数量的第⼆位。

私营企业占9.4%,位于投资者数量的第三位。

——在⾮⾦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者中,中央企业及单位仅占5.6%,各省区市的投资者占了94.4%。

——从境内投资者的⾏业分布看:
制造业投资者总数占42.7%,其次为批发和零售业,之后为建筑业、商务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

——2008年底,中国的12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简称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覆盖率为71.9%。

亚洲、⾮洲地区投资覆盖率最⾼,分别达到90%和81.4%。

——从境外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亚洲、欧洲地区集中了境外企业数量的71%。

——从境外企业的设⽴⽅式看,⼦公司及分⽀机构占境外企业数量的96%,联营公司仅占4%。

——浙江、⼴东、江苏、⼭东、北京、福建、上海、河南、⿊龙江⼋省⼀市的境外企业数量
占境外企业总数的六成。

浙江省是中国拥有境外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


2010年9⽉5⽇,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公报》显⽰: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市上扬,再创新⾼,连续⼋年保持增长势头,位居发展中国家、地区⾸位,名列全球第五。

截⾄200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简称存量)近2500亿美元。

《公报》显⽰: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简称流量)565.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

其中,⾮⾦融类478亿美元,同⽐增长14.2%,占84.5%;⾦融类87.3亿美元,同⽐下降37.9%,占15.5%。

以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相关数据为基期进⾏计算,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当年全球流量的5.1%,位居发展中国家、地区⾸位,名列全球第五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年保持了增长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

分析⼈⼠表⽰,在全球经济克服⾦融危机⾛向回暖的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稳健发展,显⽰出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实⼒,也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量之⼀。

当期利润再投资较上年增长63.1% 收购、兼并⽅式实现的投资下降36.4% 《公报》显⽰: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逆市上扬,再创历史新⾼;当期利润再投资较上年增长63.1%,所占⽐重提⾼10.8%;通过收购、兼并⽅式实现的投资仅占三成,较2008年下降36.4%。

2009年,中国⾮⾦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78亿美元,同⽐增长14.2%;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4420亿美元,同⽐下降17.3%。

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外企业实现进出⼝额1636亿美元,其中出⼝50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9.8%。

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近2500亿美元 国有商业银⾏在2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和附属机构 《公报》显⽰:
截⾄200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简称存量)2457.5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国家分布更加⼴泛,亚洲、拉丁美洲是存量⾼度集中的地区,对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存量占7.4%;存量在1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较上年增加6个;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占到存量份额的90%左右;在⾮⾦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中央企业和单位占80.2%,地⽅企业占19.8%。

——在⾦融类直接投资⽅⾯,2009年末,中国⾦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59.9亿美元。

其中,银⾏业⾦融类、保险业、证券业、其它⾦融活动分别占⽐79.6%、1.1%、3.1%、16.2%。

——2009年末中国国有商业银⾏共在美国、⽇本、英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50家分⾏、18家附属机构。

就业⼈数达3万⼈,其中雇佣外⽅员⼯2.93万⼈。

对外直接投资覆盖率已达72.8% 雇佣外⽅员⼯43.8万⼈ 《公报》显⽰:截⾄2009年底,中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设⽴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3多万家,投资覆盖率已达72.8%,其中亚洲和⾮洲地区的投资覆盖率最⾼,分别达到90%和81.4%。

从境外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亚洲是中国设⽴境外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其次为欧洲,⾮洲位居第三。

——境外企业分布的主要⾏业依次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及农、林、牧、渔业。

其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30.2%和21.9%。

——从境外企业的设⽴⽅式看,⼦公司及分⽀机构占境外企业数量的95.1%,联营公司仅占4.9%。

2009年末,境外企业就业⼈数达97万⼈,其中雇佣外⽅员⼯43.8万⼈。

地⽅对外投资快速增长,中部地区增幅最⼤ 浙江拥有境外企业数量最多 《公报》显⽰:2009年中国地⽅对外投资达96亿美元,同⽐增长63.4%,其中中部地区增幅最⼤,达2.1倍。

上海、湖南、⼴东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列前三,当年直接投资分别达到12.1亿美元、10.1亿美元和9.2亿美元。

截⾄2009年底,浙江、⼴东、江苏、⼭东、北京、福建、上海、河南、⿊龙江七省⼆市的
境外企业数量占境外企业总数的六成。

浙江省是中国拥有境外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

对欧美投资较上年成倍增长 《公报》显⽰:与以往我国对亚洲、⾮洲投资较快增长不同的
是,2009年中国对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投资快速增长,其中对欧洲投资33.5亿美元,增长282.8%;对北美投资15.2亿美元,增长3.2倍;对拉美投资73.3亿美元,增长1倍。


2011年9⽉6⽇,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厦门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报告》显⽰: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次超过⽇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国!
截⾄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已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亚洲、拉丁美洲是存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分别为2281.4亿美元(占总存量的71.9%)和438.8亿美元(占13.8%);⼤洋洲、欧洲是存量增幅最⼤的地区,其中,在⼤洋洲的直接投资存量为86.1亿美元,是2005年末的13.2倍。

对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9.4%,较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量所占⽐重下降3个百分点,降⾄66.2%。

从投资区域和⾏业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覆盖率进⼀步扩⼤,⾏业多元⽽聚集度较⾼。

⾄2010年末,中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投资覆盖率达到72.7%。

其中,对亚洲、⾮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90%和8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业类别。

绝⼤部分投资流向商务服务、⾦融、批发和零售、采矿、交通运输和制造六⼤⾏业,上述⾏业累计投资存量2801.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88.3%。

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式来看,并购⽐重超四成,再投资⽐重上升。

2010年,中国企业以并购⽅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97亿美元,同⽐增长54.7%,占流量总额的43.2%。

并购领域涉及采矿、制造、电⼒⽣产和供应、专业技术服务和⾦融等⾏业。

《公报》显⽰,中国地⽅对外投资持续活跃,西部地区增幅最⼤。

2010年,西部地区对外投资23.8亿美元,增幅⾼达 107.1%;中部地区对外投资14.6亿美元,同⽐下降7.6%;其它地区对外投资139.1亿美元,同⽐增长1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