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
液晶显示屏LCD-来料检验规范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液晶显示器的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产品无特殊要求的液晶显示屏。
3规范内容:
3.1测试环境及工量具:防静电测试环境,液晶显示屏测试工装,游标卡尺
3.2检验方法:全检
3.3检验项目、标准一览表
序号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验收方法及工具
1
电讯
正常进入界面,显示无异常条纹,背光良好
测试工装、目测
2
铭板
裁切整齐,无倾斜、露绿边等现象
测试工装、目测
3
FILM
无多胶、开胶、异称等现象
目测
4
外观检查连接线银线无翘起,无焊 Nhomakorabea锡尖、铁框生锈、刮伤等现象
目测
5
尺寸
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工装、游标卡尺
6
包装
包装良好,随附出厂时间及检验合格证
目测
4参照文件:
《进货检验控制程序》
《电子产品(包括元器件)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规范》
5相关记录与表格
《来料检验报告》
《品质异常联络单》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
一、检验标准
(一)显示屏外形尺寸及屏体相关要求
1、外形尺寸检验:显示屏的外形尺寸应符合样品或图纸规定的尺寸,尺寸偏差不应超过±0.2mm;
2、屏体强度检验:将显示屏安装到相应的支架或架体上,击中屏体
表面以及边缘处,应没有明显的弹性变形;
3、产品外壳表面质量:整体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刮伤,无明显的裂缝,且无工艺相关的明显瑕疵;
4、螺丝连接:显示屏的形状应该符合客户提供的图纸要求,螺丝连
接应外观无明显折断及脱落情况;
(二)显示屏电性及可靠性检验
1、逆变器功能检验:连接显示屏的逆变器插头应满足相应的电性,
并应按照客户要求检验额定功率对应的电压及频率;
2、显示屏开关机检测:显示屏的开机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开
机后的画质应清晰,按照客户要求的各种功能及按键正常使用;
3、显示屏存储检测:应检查显示屏的程序存储和数据存储功能,使
用显示屏的内存模块,使用客户要求的接口测试;
4、显示屏信号检测:应检查显示屏的信号输入和输出,检查显示屏
的信号传输功能,使用客户要求的接口测试;。
LCD、LED屏检验判定标准
一、目的统一规定LCD液晶显示屏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判定规格,为IQC、QC、QA 提供液晶判定依据.二、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各供应商及顾客提供的LCD液晶屏.三、检验水准全检四、使用工具卷尺、MASK、电脑附专用测试软件、放大镜、游标卡尺、测屏冶具、静电环、静电手套、滤光片.五、注意事项5.1 检测时,检验员必须配戴静电环和静电手套;5.2 操作时,注意手不能紧握驱动板和液晶面板显示区域;5.3 仪器设备必须接地良好;5.4 检查距离正面目视距显示屏30~50cm,每个检测画面目视至少3-5秒;5.5 检测环境:温度,25±3℃;湿度,60~80﹪RH;亮度为300-800LUX;5.6 LCD屏属贵重物品,注意轻拿轻放,拿出或装进包装箱时,手应托住显示屏边框下部.六、坏像素名词解释6.1 亮点: 在底色画面或红/绿/蓝画面,屏幕上一直发光的一个红/绿/蓝发光的像素格,计为一颗单亮点.(附图1)6.2 暗点: 在全白画面或红/绿/蓝画面,屏幕上一直不发光的一个红/绿/蓝发光的像素格,计为一颗单暗点. (附图2)6.3 连点: 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亮点或暗点组成一组点.如两个相邻的亮(暗)点,称为一组2连亮点(附图3)或2连暗点(附图4);三个相邻的亮(暗)点,称为一组3连亮点或3连暗点.(附图5)6.4 微亮点: 当某个单色发光点的面积小于1/2个像素格时,称微亮点.(附图6)6.5 微暗点: 当某上单色不发点的面积小于1/2个像素格时,称微暗点.(附图6)6.6 斜纹: 水波纹状的倾斜条纹,分布呈带状或满屏,称斜纹.6.7 污点: 液晶片生产用料不纯而带来的杂质,呈点状、线状或不规则形状,且颜色深浅不一.6.8 划伤: 异物接触液晶屏的偏光片,使其受损而形成的点状或线状的缺陷.6.9 暗团: 液晶屏局部显示亮度较其周围偏暗而出现视觉上的暗印,称暗团.6.10 亮斑: 液晶屏局部显示亮度较其周围偏亮而出现视觉上的亮团,称亮斑.6.11异物: 灰尘或其它小杂质落入偏光片和玻璃之间,在底色画面形成发光和白色画面不发光的点状或不规则线状的缺陷.6.12 Mura: 液晶屏局部显示在视觉上灰色或白色的色差,呈点状、线状或带状分布.6.13 白点(团): 液晶屏在单色画面或Windows桌面下局部显示呈白色的点(团)状缺陷,与周围显示区域的颜色差异变化明显.6.14 内划伤: 液晶屏生产时,偏光片内侧或玻璃表面由于刮伤而形成的线状缺陷,在底色画面下呈发光的短线状.6.15 雾点: 液晶屏在底色画面下显示时,局部呈云雾状的轻微发光缺陷.6.16 漏光: 在屏幕外壳与液晶面板贴合处,漏光就是在不紧密而造成的背光灯的光线泄露,局部显示亮度大于周围显示区域,呈带状或半圆形的缺陷.6.17弱线: 在单色画面或Windows桌面,与上、下边框平行(横线)或与左、右边框垂直(竖线)的整条线状缺陷,呈灰黑色(暗线)或乳白色(白线),线体朦胧,不影响字符或图像的显示.6.18 底色银粉: 在底色画面下,局部呈银色的粉状缺陷,成片的分布.6.19晕点: 偏光片内的异物反光造成,有底色画面或Windows桌面下,在异物的周围形成一道光晕,亮度在视觉上要较周围偏亮.6.20偏光板汽泡: 由偏光板内的残留汽泡在通电时发光形成的在任何检测画面都能显示的点状缺陷,以所占的横向像素格的个数作为直径.6.21压伤: 液晶屏正面的局部显示区域受到外力重压后,受压部位玻璃未破损,但液晶体不能正常显示而呈现的点状或条状黑斑.6.22 液晶溢出: 在液晶屏玻璃未破损的情况下,液晶体溢到玻璃和偏光片之间形成的形状不规则的黑色缺陷,在任何发光画面可见,溢出部位不能形成画面显示.6.23 亮线: 由于IC和玻璃之间的连接不良造成的横向或纵向的在底色和红/绿/蓝画面一直发光的完整的线状(带状)缺陷,缺陷部位不能形成画面显示.6.24 暗线: 由于IC和玻璃之间的连接不良造成的横向或纵向的在全白和红/绿/蓝画面一直不发光的完整线状(带状)缺陷,缺陷部位不能形成画面显示.(黑色称之为黑线,彩色称之为彩线)6.25 白屏: 由于驱动板不良造成的液晶屏只有灯管发光,显示区域无任何显示信号,整个屏幕为白色.6.26 密集点: 两个(组)或两个(组)以上相邻近但又不相连的点(连点)称为密集点.七、坏像素注释及说明7.1 亮点(附图1) 7.2 暗点(附图2)为一个暗点7.3 连亮点(附图3) 7.4 连暗点(附图4)连亮点 连暗点7.6 附图61).当某个单色发光点的面积小于1/2个 2).当某个单色不发光点的面积小于1/2个像素格时,称微亮点; 像素格时,称微暗点. 7.7 点状缺陷和线状缺陷的划分a:垂直宽度,b:水平宽度1)当2a ≥b时,为点状,Φ=(a+b)/2;2)2a ﹤b 时,为线状. 7.8 坏像素的判定发光面积≥1/2像素格 a ≥1/2像素格 ①a ≥1/2像素格 a ﹤1像素格◆亮点 ◆1个点 ◆2连亮点 ◆1亮点 ②a ﹤1/2像素格 ◆1亮点 7.9 显示区域的划分显示屏的正中心为圆心,以LCDA 区;区以外的所有区域.八、检验项目8.1外包装检查: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全检/批)8.2规格型号、等级检查:按入库单号及采购定单,核对每批来料的规格型号、等级是否与实物一致.(5PCS/批)8.3外形尺寸检测:检测其长度、宽度、厚度与及灯管线的长度,以工程研发提供相应的规格书为标准,确保所有检测的数据符合要求.8.4玻璃在铁框内的移动范围:≤0.5mm.8.5黑边偏移:上下黑边偏移≤0.5mm,左右黑边偏移≤0.5mm.8.6显示画面缺陷判定:通电,用专用检测软件对各个画面进行检测,按《液晶屏缺陷判表据表》进行分类,并记录标示.九、液晶屏等级判定标准9.1 A+ 级9.2 A 级9.3 B 级9.4 C 级9.5 D 级。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LCD显示屏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类设备中。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稳定,LCD显示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验和测试。
以下是LCD显示屏的检验标准,包括其外观、图像质量、电气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
一、外观检验1.屏幕外框的表面应该平整,无划痕、凹陷、气泡或其他破损。
2.屏幕边缘应该严密贴合,无明显的缝隙或过大的间隙。
3.屏幕表面应该无异物、污渍或灰尘。
4.屏幕背面的连接接口应该规整,无损坏或变形。
5.屏幕底座应该稳固,不会晃动或松动。
二、图像质量检验1.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应满足规定的标准范围。
2.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和色彩准确度应满足规定的标准范围。
3.显示屏的色彩均匀性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不能出现明显的颜色差异。
4.显示屏应该没有亮点、暗点或坏点。
亮点为过亮的像素点,暗点为过暗的像素点,坏点为不能正常显示的像素点。
5.显示屏不应出现闪烁、残影、失真或噪点等问题。
三、电气性能检验1.显示屏的输入电压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2.显示屏的功耗应满足规定的能效要求。
3.显示屏的响应时间应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不能过慢或过快。
4.显示屏的视角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不能太小或太大。
四、可靠性检验1.显示屏在长时间连续工作后,不应出现过热现象。
2.显示屏的抗震性和抗冲击性应满足规定的稳定性要求。
3.显示屏的耐候性应在规定的通常环境条件下有良好的稳定性。
4.显示屏在经过多次开关和调整后,应保持良好的性能和质量。
以上是LCD显示屏的一般检验标准,具体的要求可能会因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为确保质量和性能,LCD显示屏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
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
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
一、基本技术要求
1、尺寸及外观
(1)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2)外观应无明显缺陷;
2、功能
(1)图像输出:液晶显示屏的图像输出应符合产品要求;
(2)接口设计:液晶显示屏应具有接口性能,并具有正常的数据传输功能;
(3)视觉质量:液晶显示屏应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图像质量高;
(4)稳定性:液晶显示屏的性能不受温度、湿度、电压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5)可靠性:液晶显示屏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正常操作环境下可以正常使用较长的时间;
(6)电压:液晶显示屏应具有正常的电压功能,电压应稳定,身体不发热,无异常声音;
(7)耐受性:液晶显示屏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高温、湿度、被强磁场的环境下,均能正常的工作;
(8)电磁兼容:液晶显示屏应具有较好的电磁兼容性,不受周围环境的电磁波干扰,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
二、检验要求
1、装配检验
(1)尺寸及外观:液晶显示屏尺寸及外观应符合图纸要求,无明显缺陷;
(2)功能:液晶显示屏应能够正常工作,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接口设计。
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_图文.
数字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所有 LCD 类彩色电视机的一般要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 LCD 产品整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时进行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及檔,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檔都会被修订及更新,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檔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3174-1995 PAL-D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1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 16A 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T 15639-1 95 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评价节目源GB/T9384 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 (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9384-1997,neqIEC68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标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2003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7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SJ/T 11157-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 2部分:伴音信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 4方法和单声道测量方法(idt IEC 60107-2:1995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 8898-2011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Q/SCWN001-2004 光油机壳检验标准Q/SCWB 2040-2008 《注塑成品后壳检验标准》Q/SCWB 2020-2008 《彩色液晶电视机 LCD 屏缺陷定义及检验标准》3. 一般要求3.1、电视制式采用的制式应符合相应电视制式的规定。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LCD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显示屏是一种常见的电子产品配件,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等设备中。
为了确保LCD显示屏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
本文将介绍LCD显示屏的检验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对LCD显示屏的外观进行检验。
外观检验包括屏幕表面是否有划痕、凹坑、污渍等缺陷,边框是否完整无损,连接线是否牢固等。
这些外观缺陷会影响LCD显示屏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外观检验非常重要。
其次,对LC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进行检验。
显示效果检验包括亮度均匀性、色彩准确度、对比度、灰阶等参数的测试。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LCD显示屏的显示质量,对于不同用途的显示屏,这些参数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再者,对LCD显示屏的触摸功能进行检验。
对于带有触摸功能的LCD显示屏,需要测试其触摸灵敏度、触摸精度、多点触控功能等。
这些功能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如工业控制、商业展示等。
最后,对LCD显示屏的耐久性进行检验。
耐久性检验包括长时间开机后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震动、耐磨损等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模拟LCD显示屏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和条件,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对LCD显示屏的包装进行检验。
包装检验包括包装是否完整、防震防潮的能力、标识是否清晰等。
良好的包装可以有效保护LCD显示屏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
总之,LCD显示屏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显示效果、触摸功能、耐久性和包装等多个方面。
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检验,可以确保LCD显示屏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LCD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LCD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1.1境温度:20℃~25℃1.2照明条件:正常照明度(光度300~800Lux之正下方1m处)入射角度45°。
2. 检验方法:目测(要求检验人员视力及色觉正常,眼睛裸视1.0以上,无近视、远视、散光、花眼、色盲、色弱等视觉缺陷,并熟悉本检验规范)。
检测时视线与LCD显示屏角度上下为90°±30°,左右为90°±45°,眼睛与LC D显示屏距离30cm,目视5sec后开始检查。
名词讲明:LCD:液晶显示屏,每个点(dot)包含R、G、B 3个像素(pixel)亮点:亮点确实是像素管短路,当其他像素管熄灭时短路的像素管长亮.暗点:暗点确实是像素管断路不再发光两点连续:三点连续:白点:(反之则为黑点)偏色:扭曲、水波浪扩散,边界不清。
微亮点、暗点缺陷即污点发光导致小于半个点的缺陷。
白斑:LCD屏内部异物或脏污导致垂直观看略暗,而以一定入射角(上下30°,左右45°)观看呈白斑点状。
3.1 外观检查:3.1.1 无面板变形,LCD与主机能紧密扣合,转轴无过松或过紧,开关LCD应无异响。
3.1.2 LCD显示屏表面不应有腐蚀及碎裂,涂覆层应平均,无凝聚、脱落、龟裂及磨损现象。
有关次要缺陷定义如下表,其余类型缺陷均判为要紧缺点:LCD尺寸:15.1”/14.1"/13.3"/12.1"/10.4"/8.4"项目不良现象描述缺点定义凹痕、气泡圆形,直径≤1.0mm,数量≤5个,间距≥50mm Mi nor线形,长度≤3mm,宽度≤0.2mm;数量≤5个,间距≥50mm Mi nor污点、异物圆形,直径≤1.0mm; 数量≤5个, 间距≥50mm M inor Minor污点、异物导致的白斑圆形,直径≤0.5mm; 数量≤2个,间距≥50 mm Minor有感刮伤长度≤3mm,宽度≤0.2mm; 数量≤3个, 间距≥50mm Minor无感刮伤长度≤20mm,宽度≤0.2mm; 数量≤3个;间距≥50mm。
LCD行业产品质量检验标准A1
LCD 检验标准版本V1.5页码第2页共9页1.目的本标准为统一公司与客户LCD 成品验收、出货时的品质标准,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2.范围2.1适用于本公司提供的LCD 成品或散件中含LCD 成品的场合。
3.检验使用设备电测架、游标卡尺、显微镜、目视放大镜、防静电腕、指套、标签、高低温实验箱、冰箱、稳压电源(DC),台灯等。
4.抽样计划和引用标准4.1.1根据GB/T 2828.1---2003/ISO2859-1:1999,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II。
4.1.2GB/T 2828.1---2003/ISO2859-1:1999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4.1.3GB/T 1619.96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件测试方法。
4.1.4GB/T 12848.91超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件总规范。
4.1.5GB2421-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
5.检验条件和检验依据5.1外观:通常在25±5℃,45±20%RH 的环境,有足够的光线下(200~300cd/cm2),检验员的眼睛与LCD 之间的距离为30cm-40cm,正常应以反光方式进行检查,同时检查负图及全透/半透产品时LCD 下面需有背光源或灯箱进行透光检查。
5.2外观检验方法:正视角90°、上下左右30°±5°每个视角方向3-5秒、检验距离30-40cm。
检验项目抽检数AQL 判定LCD LCM 外观II 一次抽样MA=0.65MI=1.0MA=0.4MI=1.5尺寸N=3C=0C=0功能II 一次抽样MA=0.65MI=1.0MA=0.4MI=1.5LCD 检验标准版本V1.5页码第3页共9页5.2视区定义(具体见图纸)VA 区:有效可视范围非VA 区:非有效可视范围5.3采用裸眼检查(利用放大镜辅助进行缺陷大小测量除外)。
5.3.1如外观缺陷位于显示区外而又不影响装配及功能,则可作接受。
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
《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中对液晶屏幕坏点的规定
◎广泛深入——行业规定涉及产品指标的范围和程度
这一规范对液晶电视的功能、性能、生产、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等都做了相应要求,对于我们前面提到的问题也有比较详尽的规定。
包装箱损伤、箱内衬垫或缓冲物的缺损、产品表面有损、屏幕严重划伤、产品出现蜂音、交流声、机震等影响正常收听的噪音均为不合格,其中屏幕严重划伤和异响现象严重的不合格现象归为A类,其它为B或C类。
◎坏点标准——消费者最关心的技术细节
对于广大消费者比较关心的液晶面板坏点和漏光的问题,规范中的要求非常详细。
要求屏幕的亮度均匀性必须≥75%,而黑屏状态下屏幕的最高亮度不得超过4cd/m2。
对于坏点问题,这里要涉及对屏幕的分区,规定中采用的是以屏幕几何中心为横、纵轴对称点,横向以屏幕窄边为宽度,纵向1/2长度围成的四边形为A区、其余为B区的划分方法(见图示)。
对于不发光点(即暗点)的规定是A区≤2个、A+B区≤8个(在1/9屏高×1/9屏宽的面积内不能出现2个绿色或白色不发光点),对于不熄灭点(即亮点)的规定是A区≤1个(红色、蓝色或其它色发光点)、A区不允许出现白色或绿色发光点、A+B区≤2个(在1/9屏高×1/9屏宽的面积内不能出现2个绿色或白色发光点)。
规范中对应坏点问题的细则
◎屏幕分区规范——读懂坏点标准的前提
《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中划分区域的方法。
液晶屏检验规范范文
液晶屏检验规范范文
1.外观检验:
液晶屏的外观检验主要包括屏幕表面是否有划痕、凹凸、气泡、污染
等缺陷;屏幕边框是否对齐、平整;液晶屏是否有微弯、色差、纹理等问题。
检验时需要使用专业仪器,如显微镜、专业灯光等进行观察。
2.功能检验:
液晶屏的功能检验主要包括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响应速度、
视角等方面的测试。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如色度计、光度计等对液
晶屏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3.性能指标检验:
液晶屏的性能指标检验包括分辨率、刷新率、像素密度等方面的测试。
可以通过连接电脑或其他设备,使用软件或专业仪表对液晶屏的性能指标
进行测试和评估。
4.包装检验:
液晶屏的包装检验主要包括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内包装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有警示标识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检查包装中是否有配套附件、
使用手册等。
1.明确检验方法和标准:
液晶屏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应准确明确,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
确性。
可以参考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客户的要求进行制定。
2.合理设定检验指标:
检验指标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设定,既要保证产品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又要考虑到成本和市场需求,避免过多或过少,保持合理的平衡。
3.配备专业检验仪器:
4.建立完善的记录和追溯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液晶屏检验规范应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不合格品的出货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持续改进和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液晶屏检验规范,提高检验效率和精度,降低产品的不良率和质量成本。
LCD检验标准
1 目的:与供应商端明确LCD标准,规范LCD物料的检验,确保进料的质量。
2 范围:适用于我司IQC所有LCD屏之物料检验(自购料、客供料)。
3 检验要求:3.1 抽样标准3.1.1采样类型正常抽查一次方案;3.1.2抽样表:MIL-STD-105E-II 。
3.2 AQL可接受水准CR=0, Major = 0.65, Minor = 1.0。
3.3 不良品分类:a. 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b. 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c. 漏元件、配件及主要标识;d. 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
3.3.2 次要的缺陷:主要缺陷之外的为次要缺陷。
3.4 .可接受程度和不能接受程度按AQL为主要的和次要缺陷数的取样中发现等于或小于AQL(可接受的质量水平),此批次被接受,缺陷数的取样中发现的大于AQL,这批应当予以驳回。
3.4.1 接受批次:每批次抽检按AQL接收水平接收或者全检单项次缺陷占总比例3%以内接受。
3.4.2 不合格:每批次抽检按AQL接收水平超出不接收或全检单项次缺陷占总比例5%以内接收。
a. IQC应出份检验不合格报告并知会供应商处理。
b. 供应商应及时对不良品进行维修或更换,返回后IQC应再次检验。
4 检测方法:4.1.环境a.温度: 25±5 ℃b.湿度: 65 ±10 % RHc.照明 : (400 to 800 Lux),LCD显示检验时100-150Lux。
4.2.检测观看距离:检测者应和屏幕保持的距离为30厘米。
4.3.检测角度:应在正常的角度进行观测和检测。
5. 定义:5.1暗点:由于MOS管失效造成一个子像素一直不发光,称为暗点,如右图示,当暗点的面积大于1/2个子像素时,计一个暗点,当暗点的面积小于1/2个子像素时,忽略不计(如下图左)。
5.2 亮点:由于MOS管失效造成一个子像素一直发光,称为亮点,如右图所示。
当亮点的面积大于1/2个子像素时,计一个亮点(如上图中)。
lcd屏 检验标准
lcd屏检验标准LCD屏检验标准。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屏幕,如手机、电视、电脑显示器等。
由于LCD屏幕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性,因此对其质量和性能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LCD屏的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LCD屏的外观检验,应该注意屏幕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污渍等缺陷,屏幕边框是否平整,有无变形或裂纹等情况。
此外,还应该检查屏幕的显示效果,包括亮度是否均匀,有无漏光现象,色彩是否准确,有无坏点或亮点等。
这些外观和显示效果的检验将直接影响LCD屏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其次,对于LCD屏的性能检验,应该注意屏幕的分辨率、刷新率、响应时间等参数是否符合规定。
分辨率是指屏幕上像素点的数量,影响屏幕显示的清晰度和细腻度;刷新率是指屏幕每秒刷新的次数,影响屏幕显示的流畅度;响应时间是指屏幕像素点从灭到亮再到灭的时间,影响屏幕显示的快速响应能力。
这些性能参数的检验将直接影响LCD屏的显示效果和使用性能。
另外,还应该对LCD屏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包括耐高温、耐低温、抗震动、抗静电等方面。
LCD屏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环境和外力的影响,因此对其可靠性的检验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可靠性测试,LCD屏才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使用寿命。
最后,对于LCD屏的包装和运输也需要进行检验。
包装应该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有效保护LCD屏不受损坏;运输过程中应该避免受到挤压、震动等影响,以确保LCD屏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坏。
只有在包装和运输方面也能够通过严格的检验,LCD屏才能安全、完好地到达用户手中。
综上所述,LCD屏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显示效果、性能、可靠性、包装和运输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全面、严格的检验,LCD屏才能保证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LCD屏检验标准能够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提高LCD屏的质量和可靠性。
LCD产品OQC整机抽检作业指导书长嘉电子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版本号:A1
第2页,共5页
1.附件袋应完好无损、内无异物。 2.确认产品说明书上描述的整机型号与实际整机型号、纸箱上型号保持一致,后牌、说明书及纸 箱上的关于整机性能参数保持一致(如:电压、重量、长宽高、产品执行标准号等)。 附件 3.根据具体机型产品说明书的附件说明栏,确认附件应完整,不得错装、漏装或多装。(注 1) 4.确认附件不得损缺、脏污。 5.检查合格证上的检验印章和生产日期是否正确,是否与纸箱上的日期保持一致。 1. 1.检查美工部件 a. 确认面壳、网面、装饰件丝印清晰、正确; b. 确认功能片、AV 片及后壳所贴的警告片丝印清晰、正确; c. 确认铭牌安装端正、正确,无松脱、翘起、错装、漏装及倒装,且无划花; d. 确认前面板贴纸无脏污、破损、浮起,且所贴位置应正确端正; e. 机器本体及贴纸、说明书、纸箱各字符、图示内容应一致。 2.检查整机装配情况 2. 3. 4. 5. 6. 整机外观及 7. 结构 8. a.确认前、后壳装配紧凑、平整牢固,无凹凸、无离缝、无高低差、无夹杂异物等不良; b.确认前、后壳表面无划花、脏污、破损裂纹、尖锐物、披锋等,边缘应无棘手感觉; c.确认后壳散热孔/喇叭网孔等开孔应无堵塞、批锋等现象; d.确认显示屏与面壳缝隙应不超标,且屏与面壳间无夹杂异物; e.确认显示屏装配端正且屏表面及屏保护膜无污渍、霉迹、划伤、裂纹等缺陷,; f.确认各接驳端口、插座等应无接触不良、偏位、松动、生锈等现象; g.确认电源指示灯、遥控接收窗透镜装配良好,无指示灯偏现象。 3.检查整机表面油漆、喷油以及颜色配合 a.确认表面喷油应均匀,无脱油、起皮、皱褶、白斑、缩孔等现象;前/后壳/电源开关钮/门仔 /喇叭网等相互间颜色配合是否协调(外销机应符合 ODF 要求);(注 1) b.确认视频/音频插口颜色是否正确。 4.检查各按键行程及手感情况,确认其位置及标识符合要求。 5.底座与整机装配后,检查电视机的水平平稳度,是否有无法装配或难装配现象,底座胶垫是否 有脱落或易脱落现象、是否左右高度不一致。 6.检查遥控器各按键丝印清晰且功能描述正确(注 2),外观及手感良好。 7.检查音箱的外观及其与整机配合安装情况;确认左右音箱及其喇叭网必须一致(此项只适用于 带外置音箱的机型)。(注 3) 8.摇晃整机检查机内是否有异响,若有异常响声需开盖检查是否存在异物。
LCD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
流畅,篇幅要求不少于1500字
1、仪器环境条件
(1)测试环境温度稳定:温度21℃±1℃;湿度50%RH±10%RH。
(2)现场灯光:可接受可调光度50~300LUX,但最好100LUX。
(3)无振动:<3.5mm/s,无振动时空间振动应<200Hz
2、显示效果考核
做Lcd模块检测标准:
1、显示效果
(1)背光亮度:普通模式:背光亮度应大于200CD/m2,该项必须满足规定的值;
(2)像素点之间的视觉差异:2个像素点之间的视觉差异大小应小于25%,15%为宜;
(3)亮度分布:模块表面的亮度分布应均匀,分布不均应小于30%;
(4)色彩:模块色彩应与标准值一致,误判比例应小于10%;
(5)分辨率:模块的分辨率应达到预期效果。
2、LCD参数测量
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如LCR正振荡罐、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晶体管表、交流桥示、灯表、多用表等进行各项参数测量,具体如下:
(1)背光亮度测量:为了保证产品的色彩均匀性,宽峰值比应大于
1.5;此外,白色与黑色的亮度测量,白色的亮度数值应大于黑色;
(2)电压测量:测量供电电压,供电电压与标准值误差应小于3V;。
LCD检验标准
1目的本标准由深圳市盟博科技有限公司制定,它是用于检验LCD性能及外观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详细阐述了检验条件、接受及判退的品质标准,为功能和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盟博所有LCD类物料认证及来料检验过程。
3 引用文件无4 定义4.1 CRI(致命缺陷):产品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范要求,此特性不合格将丧失产品使用价值或对人身有伤害的缺陷。
4.2 MAJ(主要缺陷):产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范要求,此特性不合格将降低产品使用价值;4.3 MIN(次要缺陷):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影响产品使用及装配。
5 抽样方案:5.1 依据GB/T 2828.1-2003 正常一次抽样Ⅱ类。
5.2 AQL取值(除特殊规定外):CRI(致命缺陷):0; MAJ(主要缺陷):0.4; MIN(次要缺陷):1.05.3 检验抽样方案转换原则(针对同一供应商同一型号的部品)5.3.1 正常检查转加严检查的条件:连续5批中有2批(包括检验不到5批已发现2批)检验不合格。
5.3.2 加严检查转正常检查的条件:连续5批合格。
5.3.3 正常检查转放宽检查的条件:①连续10批检验合格;②10批中不合格品(或缺陷)总数在界限个数以下;③生产正常;④主管者认为有必要。
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5.3.4 放宽检查转正常检查的条件:①1批检验不合格;②生产不正常;③主管者认为有必要。
只要满足以上三条件之一。
5.3.5加严检查转暂停检查的条件:加严检验开始后,不合格批数累计达到五批。
5.3.6 抽样开箱率要求:开箱率60%,根据抽样数量,每包/盘数量、随机抽样。
6 外观检查条件6.1 环境条件:检查应在800-1200LUX的白色荧光灯下进行6.2 检查方法:目测,检查人眼应离液晶屏垂直距离大于30CM,角度为45度转动检查,时间15秒;6.3 视角判断方法:普通屏与显示屏水平面角度视角30~90度,IPS屏显示屏水平面角度成15~90度;7 LCD 区域定义7.1 外观区域定位、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区域AA :可视区,符号和数字显示区;区域A :(除A 区外)可视区周围离玻璃边缘左右3MM ,上下5MM ; 区域B :可视区外围(装机后看不到的区域,如固定框);检验项目:要求表面平坦,无变形、刮花、划伤、裂痕、污渍、指纹、灰尘;色差;保护膜粘贴良好,无难撕现象;边缘胶框部分无压痕(小屏LCD 无此检验查项目)、变形、披锋,标识位置正确,字迹清晰,字体正常;对于带导光板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压痕,划伤等。
液晶电视检验规范标准
液晶电视机整机验收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围本检验规*规定了我公司3D液晶电视机生产、检验的依据,主要包括QC检验、日抽样检验、样本抽取、出厂验收等。
2、一般要求3.2、使用条件使用条件由产品标准规定。
3.3、正常测试条件在下列*围内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的任意组合条件下进行测量。
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设备应满足其性能规*,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围内,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规*,并允许被测设备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3.4、互连配接要求TFT LCD-TV液晶平面显示器/电视接收机应有复合视频输入接口,还可带有分量信号输入接口,如果与计算机连接,还应有VGA接口,对于TFT LCD-TV液晶平面电视接收机,应具备电视射频输入信号接入端子,至少支持PAL I/DK信号的解调及解码显示,并应符合GB 12281和GB/T 15859中的有关规定。
3、QC检验要求和内容4.1、检验方式QC检验方式采取在线检验方式。
在整机生产的重要环节和最后环节设置QC,对整机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全数检验。
4.2、检验项目A、外观、结构、内部工艺质量检验B、图象、伴音质量检验C、功能质量检验D、安全、电磁兼容质量检验4.3、检验方法和要求按工序操作工艺文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检查。
4.4、质量记录和处理凡在在线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有缺陷的半成品机器,均要求在流程卡上注明故障现象或故障部位,并将坏机打入前道工序维修,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经前道工序修复后方可重新提交检验。
检验人员每天作好检验记录,汇总后提交上级质量主管人员,对批量性和其它质量异常必须在第一时间反馈上级质量主管人员或经理。
4、日抽样检验5.1、检验项目A、开箱检验B、工艺装配检验C、常温主要电性能检验D、常温负荷试验6、开箱检验要求和内容6.1、检验方式开箱检验采取包装后开箱抽检方式进行。
液晶电视机检验标准
7.2.1 基本试验条件及仪器设备7.2.1.1试验环境测试设备: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测试依据: GB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技术条件》判定:电子圆成正圆形,电子圆东西两侧到屏幕边缘距离相等,南北(上下)两边到屏幕边缘距离相等。
彩 条、十字正交测试线平滑直爽无扭曲。
i) 伴音功放 SP 端口短路测试 测试状态: RF 受信或 AV 输入状态。
伴音输出功率: 1/8 POWER 判定:各个声道短路 10 分钟后功能测试正常。
j) 电视机待机功耗检测。
按图 1 将功率计接到电视机的电源输入端,接通电源,操作开关键,使其处于待机状态,记录功率计的 读数。
额定电压功率计电视机7.2.5 电视机接收性能测试 a) 遥控距离的测试将电视机接通电源,以接收窗口的中心为顶点,在以该顶点且垂直接收窗口的轴线上 6m 处,用电视机遥 控器发出各项指令,以 1 次 /2 秒的频率连续按各键 50 次,电视机应能准确地接受到各项指令 b) 电视机的受控圆锥角测试将电视机接通电源,以接收窗口的中心为顶点,并以该顶点且垂直红外接收窗口的轴线为 0° 基准线,在 0°基准线上距离红外接收窗口 6m 处,将电视机遥控器指向红外接收窗口发出各项 指令,同时在以红外接收窗口的中心为顶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 60°的范围内旋转电视机,电 视机应能准确地接收到各项指令。
c) 电视机遥控器指向性圆锥角测试重复 b 的试验步骤,在以电视机遥控器的发射窗口的中心为顶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 15°的范围内旋转 电视机遥控器,电视机应能准确地接受到各项指令。
d) 抗环境光干扰能力将电视机红外接收窗口置于新闻灯、电子节能灯、碘钨灯、荧光灯中任一种光照度为 将电视机接通电源,以红外接收窗口为顶点,在过该顶点且垂直红外接收窗口的轴线上不小于 电视机遥控器指向红外接收窗口重复发出各项指2000lX 的灯光下,电视机遥控器的工作电压为额定电压时, 将微安电流表与电视机遥控器的电源串接, 此时电视机遥控器的 静态工作电流应不大于 10uA 。
计算机用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
计算机用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用彩色液晶显示器(以下简称液晶显示器)通用技术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台式计算机用彩色液晶显示器。
其它平板显示器也可参照此标准的测试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4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idt IEC 68-1)GB 242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eqv IEC 68-5-2)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eqv IEC 68-2-1) 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eqv IEC 68-2-2) 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eqv IEC 68-2-2)GB/T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idt IEC68-2-27)GB/T2423.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idt IEC68-2-29)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idt IEC 68-2-6)GB/T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eqv ISO 2248)GB4943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idt IEC 950)GB/T5080.7 设备可靠性试验第7部分: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idt IEC 605-7)GB/T5271.14 数据处理词汇 14部分:可靠性维修和可用性(eqv ISO 2382-14) GB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 CISPR 22)GB/T17618 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idt CISPR 24)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所有LCD类彩色电视机的一般要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LCD产品整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时进行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及檔,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檔都会被修订及更新,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檔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3174-1995 PAL-D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1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16A)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T 15639-1 95 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评价节目源GB/T9384 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GB/T9384-1997,neqIEC68)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标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2003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7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SJ/T 11157-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2部分:伴音信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4方法和单声道测量方法(idt IEC 60107-2:1995)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 8898-2011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Q/SCWN001-2004 光油机壳检验标准Q/SCWB 2040-2008 《注塑成品后壳检验标准》Q/SCWB 2020-2008 《彩色液晶电视机LCD屏缺陷定义及检验标准》3.一般要求3.1、电视制式采用的制式应符合相应电视制式的规定。
3.2、使用条件使用条件由产品标准规定。
3.3 正常测试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电源电压:交流220V±22V电源频率:50/60 Hz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设备应满足其性能规范,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范围内,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规范,并允许被测设备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3.4 图形符号图形符号应符合GB/T 5465.1-5465.2中的有关规定。
3.5 互连配接要求液晶、等离子平面显示器/电视接收机应有复合视频输入、接口分量信号输入接口、VGA信号输入、还可带有USB信号输入接口、HDMI信号输入接口、酷开网信号输入接口、K歌话筒输出接口、对于液晶、等离子平面电视接收机,应具备电视射频输入信号接入端子,至少支持PAL I/DK信号的解调及译码显示,并应符合GB 12281和GB/T 15859中的有关规定。
视频连接器也可按SJ 2303的要求。
彩色电视机与外接直流电源的配接要求由产品标准中规定,但不得采用与音频、视频和高频配接时相同连接器。
4. 整机出厂检验4.1 整机交收检验要求A、开箱检验的内容和方法A.1、外观、结构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A.2、图像、伴音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A.3、功能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A.4、工艺、装配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A.5、包装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B、电、光、声、色性能检验要求和方法C、安全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D、环境实验检验要求和方法E、高温负荷实验要求和方法4.1.1 开箱检验内容和方法4.1.1.1外观、结构质量检验要求a、产品外观必须具有如下标志,且标志正确、清晰可辨(1)产品机壳或后盖贴纸上必须有产品商标、型号、名称、商标、生产企业名称;(2)产品后盖必须具有警告用户安全使用的“警告标记”;(3)产品后盖上应有电源性质、额定电压、最大电流、电源频率、功耗等;(4)产品后盖贴纸上必须有3C认证标志;环保标识(5)产品后盖上必须加贴产品序号条形码,且与纸箱、号码一致;(6)产品面壳上必须有正确的电源开关、指示灯标志;b、外观、结构质量检验要求(1)外观应整洁光滑,表面不应有凹凸变形、粗糙不平、划伤、脱漆、缩水、间隙、裂纹、毛刺、边缘棱角突出、霉斑、脏污、色差、网孔堵塞、金属斑点、黑点、纹理等任何缺陷;(2)外观各类文字、图案及符号丝印应端正、清晰、牢固,标识功能应与实际产品特性相符;(3)产品保护膜应粘贴良好,无破损、脏污等不良;(4)产品铭牌、装饰件、紧固件及其它零部件应无锈蚀、变形、划伤、金属斑点、黑点等任何不良现象,且安装牢固、匹配良好,无缺损、脱落、松动、歪斜、间隙等问题;(5)指示灯、接收头及其白镜或红镜安装应规范,不应漏装或歪斜;(6)开关、按键等应操作灵活可靠,无缺损、变形、划伤、歪斜等问题;(7)各类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含RF接口、S端子接口、YUV接口、VGA接口、USB接口、酷K话筒接口、HDMI接口、AV接口等)应安装牢固、端子颜色正确,拔插顺畅。
(8)显示屏应安装牢固,无偏斜,与机箱吻合,且无超标划伤、黑点、脏污、油渍等缺陷;(9)机器底座与整机安装应无前倾后仰。
4.1.1.1 外观、结构质量检验方法外观、结构质量检验方法采取目测和手感检查,具体按附录B的规定4.1.1.2图像、伴音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4.1.1.2.1图像、伴音质量检验要求图像、伴音质量主要通过输入RF、AV、S视频、YUV、USB、VGA、HDMI及酷K等实现图像、伴音输入输出的质量检查。
具体要求如下:a. 要求在敲击机箱和高低压切换时,图像应稳定无异常;b. 调节图像色度、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产品表现出的图像透亮度,清晰度、彩色鲜艳度能达到产品设计要求;c. 要求图像亮、暗场无偏色,灰度等级至少大于8级;d. 图像不能有竖条、横条、彩带、暗带、缺色、无彩、网纹、图像破损、屏幕局部不发光等任何不正常现象;e. LCD屏应无超标欠点,如暗点、亮点和污点等瑕疵;f. 图像在规定强度的射频信号和视频信号下,应无横纹、斜纹、网纹、噪波等任何干扰;g. 左右声道及其任一喇叭,伴音音量大小应适中,且伴音功率应符合企业标准和产品标准;h. 要求在敲击机箱和切换高低压时,伴音正常,不应出现断续、失真等现象;i. 伴音无断续、杂音、失真、蜂音、底噪声、机振以及元器件发出的低频或高频噪声等任一现象;j. 调节伴音各参数,伴音变化曲线不应过于平缓和陡峭,也不应有死点,跳变和滑动噪声;k. 伴音左右声道相位正常,环绕声、重低音、WOW等效果应明显;l. 开关机、转台,无明显冲击声;m. 伴音不应干扰图像,同时要求TV与AV之间,各音频输入端子之间无伴音串扰。
n、音频输出音、无断续、杂音、失真、蜂音。
4.1.1.2.2图像、伴音质量检验方法图像、伴音质量用相应的信号发生器作信号源进行检验,检验主要采取目测法和视听法。
4.1.1.3功能质量检验的要求和方法4.1.1.3.1功能质量检验的要求a. 要求开关、按键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b. 要求指示灯在产品各种工作状态下,显示正常(颜色);c. 要求各类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含RF接口、S端子接口、YUV接口、VGA接口、USB接口、AV接口、话筒接口、HDMI接口等)功能正常,图像、伴音一致性良好;d. 要求菜单各调节功能正常,符合产品设计规定;e. 遥控器各有效按键功能正常,无接触不良,反应迟钝、手感差等问题,同时要求遥控距离≥8米(符合SJ/T 14960-94的技术要求);4.1.1.3.2功能质量检验的方法功能检查主要采取目测、视听和手感检查,4.1.1.4工艺、装配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4.1.1.4.1工艺、装配质量检验要求a. 要求显示屏与面框配合良好,无超标间隙;b.要求屏安装牢固;c.机器内部其余紧固件、固定片及其它零部件等不应有缺损、锈蚀、松动、变形、霉斑、脏污等;d.机器主板无断裂、松动,固定主板的螺钉无少打、错打螺钉现象;e.各类连接线无断裂隐患,机内机外无异物,如金属铁屑。
f.机内扎线正确,如不能缺少磁环、扎线,且扎线方法、位置必须正确;g.机内地线、屏蔽、焊接必须符合工艺要求;4.1.1.4.2工艺、装配质量检验方法主要电器性能指针(电压)的测量;工艺装配具体要求,遵照附表C表的规定。
4.1.1.5包装质量检验的要求和方法4.1.1.5.1包装质量检验的要求产品的包装质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范要求产品包装质量应满足SJ/T 10919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a. 包装箱必须具有如下标志,且标志正确、清晰可辨(1)产品名称、型号、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2)商标名称及注册商标图案;(3)生产日期:年、月、日;(4)包装质量:kg;(5)采用技术标准号:企业标准;(6)3C认证标志(可选);(7)可视图象的对角线最小尺寸(以cm为单位,取整),按SJ/T 11285表五规定表注;(8)包装箱最大外型尺寸:L×B×H,cm;(9)机壳颜色标记;(10)印有易碎物品、怕雨、向上、堆码层数极限(可选)、禁止翻滚(可选)、管屏方向(可选)及其它有关危险的警告标记,标记应符合SJ/T 10919和GB191-2000的规定。
b. 包装箱材料质量(1)包装箱必须要求纸箱尺寸正确,纸箱纸质良好,纸箱装订完好;(2)纸箱无破损、裂纹、色差、斑块等不良现象;(3)纸箱表面光亮,手感平滑,切边整齐,无脱胶;(4)纸箱文字、图案清晰、准确与实际产品特性相符;(5)箱体内外无脏污、涂写等影响公司产品形象等缺陷。
c. 泡沫、包装袋质量(1)所使用泡沫尺寸正确,配合良好;(2)要求泡沫溶接良好,表面干燥,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求无破损、无脏污;(3)包装袋尺寸正确,无破损、无脏污、无水滴等任何不良缺陷;(4) 包装附件质量d. 包装工艺品质(1)产品上下、前后装箱正确;(2)包装过程附件齐套,说明书、遥控器、保修卡等附件放置正确,无错放、漏放;e. 包装箱内无异物;f. 泡沫、包装袋使用正确,包装袋完全罩住产品,能有效保护机器外观;g. 纸箱上条形码,无错贴、漏贴和粘贴歪斜情况;h.机器封箱良好,如摇盖合缝小,打钉和封箱胶带粘贴规范,打包带接头牢固,无松脱,无移位;4.1.1.5.2包装质量检验方法包装质量主要通过目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