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试题资料-第27课《满井游记》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满井游记》练习题

《满井游记》练习题

A.茗(míng) 罍(léi) 髻鬟(j ì huán) 汗出浃背(ji á)B.偕(ji ē) 膏(gāo) 娟然(ju ān) 飞砂走砾(shā) C.蹇(ji ǎn) 靧(huì) 倩女(qiàn) 脱笼之鹄(hú)D.呷(xiā) 廿(niàn) 明媚(mèi) 羽鳞鬣(liè) 29 满井游记课时训练1.填空《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

当时作者 ____________为官清闲,于早春二月出城游玩,感受春回大地的气息。

他是明朝“__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

2.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 . . . . .. . . . . . .. 3.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A.若脱笼之鹄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4.下列对本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结构松散自由,是一典型的山水小品。

B.本文文辞清丽简洁,作者直抒胸臆。

C.本文虽然表达了一种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也掩饰不了作者失意的苦闷。

D.本文比喻新鲜、贴切,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

5.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训练答案1.袁宏道公安派2.B3.C4.B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6.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满井游记》(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满井游记》(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满井游记》(附答案)阅读古文《满井游记》,回答问题。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

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二十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撌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露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注解:《满井游记》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

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寓理。

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写出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早春的欣赏和赞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寓示读者以人生哲理。

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抒发了作者厌弃官场、渴望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问题:问题: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局促一室之内。

()②于时冰皮始解。

()③娟然如拭。

()④山峦为晴雪所洗()⑤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⑥始知郊田之外。

()⑦夫能不以游堕事。

()⑧而此地适与余近。

()⑨余之游将自始。

()⑩恶能无纪?()2.翻译句子。

①若脱笼之鹄。

②如倩女之撌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③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装而蹇者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 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4.文中第二段,描写了哪些图画?5.文中的主旨句是哪一句?6.文中在描写初春景象时,渗透了怎样的感情?7. 文中抒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揭示了什么哲理?9.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根据文章介绍的特点,你将如何开发这个地方?简要回答。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满井游记》.满井游记(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满井游记》.满井游记(练习题附答案)

29 满井游记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廿二日( )脱笼之鹄.( )浅鬣( )红装而蹇.( )罍而歌者( )髻鬟髻鬟( )汗出浃.背( )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冻风时作. ________ (2)泉而茗.者__________(3)偕数友出东直 __________ (4)于时冰皮始.解______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

(1)红装而.蹇者 _________(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3)而.此地适与余近___________(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A •局促一室之内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C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 .名之者谁5. 选出对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比喻)B .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对偶)C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排比)D .呷浪之鳞(比喻)阅读“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完成下面的题目。

6.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作则飞沙走砾()A .做B.起 C .发作⑵余寒犹厉() A .像B.还 C .特别⑶游人虽未盛.( ) A .壮实B.成年 C .很多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2)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8.作者运用比喻形象贴切而且有新意。

文中以________ 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________ ;以新妆倩女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春山的________ ,生动而又传神。

9.(临沂中考)选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10 •文中“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比较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含标准答案)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含标准答案)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中的两个“之”字的正确义项是()A.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 助词,的,两个“之”一样。

C. 两个“之”都是代词,它。

D. 两个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款款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___________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

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虚词是()A. 乃B. 而C. 以D. 辄3.加横线字与例句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土膏微润,一望空阔A. 一男附书至B. 一鼓作气C. 长烟一空D. 在洞庭一湖4.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廿二日天稍和(ɡān)B. 燕地寒(yān)C. 若脱笼之鹄(hú)D. 恶能无纪?(wū)5.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款款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___________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满井游记》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选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

文章用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寓理。

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写出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早春的欣赏和赞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燕地寒 y4n 鳞鬣 li8 倩女 qi4n 蹇者 ji3nB.花朝 zh1o 脱笼之鹄 h* 堕事 hu9 靧面 hu@C.飞沙走砾 l@ 辄 zh6 罍而歌者 l6I 己亥 h4iD.廿二日 ni4n 山峦 lu2n 茗 m0ng 鲜妍 y2n2.与“娟然如拭”中的“然”用法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 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C.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D.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与“泉而茗者”中的“茗”字语法功能相同的项是[]A.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B.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C.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D.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与“鳞浪层层”修辞手法不相同的项是[]A. 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B.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C.麦田浅鬣寸许。

D.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5.与“呷浪之鳞”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A.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B.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C.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D.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6. 品味下面译句,选出译得好的一句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A.局束在一间房子的里面,想出去也出去不得。

B. 只好躲在房子里面,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

②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A.好像刚打开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B.好像镜子的刚刚磨光,冷光闪射从匣子里发出一样。

③冰皮始解,波色乍明[]A.薄冰开始溶化,水波就露出明光。

B.冰层开始溶化,水波突然闪出亮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满井游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满井游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满井游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满井游记___,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___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___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___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___,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汗流浃背:汗水流得浸透了背部。

2)呷浪之鳞:指鱼在水中游动时,水流打在鱼身上溅起的水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始知___之外未始___,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文:才知道郊野之外并不是没有春天,只有住在城市的人不知道。

3.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

(3分)游人有泉水旁品茗的、举杯唱歌的、穿着红衣蹦跳的。

4.(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D.泉而茗者(煮茶喝)答案:D5.(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风力虽尚劲B.红装而蹇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C.罍而歌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局促一室之内始知郊田之外未始___答案:B6.(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钱塘湖春行:嫩绿、桃花;满井游记:冰皮、波色。

7.(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译文:像美女梳妆打扮时脸上的柔和神态和刚才刚梳理好的头发。

满井游记试题及参考答案

满井游记试题及参考答案

《满井游记》练习题3.第①段中体现“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些?4.从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什么手法?5.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6.描写初春景色的句子,写山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树好麦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游满井的时间是____________,这一天的天气____________,这燕地余寒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锦鳞游泳??B鳞浪层层????C毛羽鳞?????D鳞次栉比10.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毛羽鳞鬣之间?局促一室之内B.城居者未之知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C.脱笼之鹄??倩女之靧面D.曝沙之鸟?髻鬟之始掠15.16.17.18.19.20.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21—23题。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1、这两句话都使用了的修辞手法,两句一共用了个这种手法。

22. 将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

答:①②23、“山峦为晴雪所洗”是什么句式?这种句式在此句中的标志语是什么?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4—27题。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满井游记》习题

《满井游记》习题

《满井游记》习题(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满井游记》习题《满井游记》习题(精选15篇)《满井游记》习题篇1满井游记习题精选一、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茗míng 罍léi 髻鬟jìhuán 汗出浃背jiáb.偕jiē膏gāo 娟然juān 飞砂走砾shòoc.蹇jiǎn 靧huì倩女qiàn 脱笼之鹄húd.呷Xiā廿niàn 明媚mèi 羽鳞鬣liè答案:b二、加粗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饮少辄醉未百步辄返b.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于时冰皮始解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冻风时作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e.风力虽尚劲游人虽未盛答案:c三、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a.若脱笼之鹄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答案:d四、问答思考题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2.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3.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4.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满井游记(练习题附答案)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满井游记(练习题附答案)

29满井游记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廿.二日()脱笼之鹄.()浅鬣.()红装而蹇.() 罍.而歌者() 髻鬟.()汗出浃.背() 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冻风时作.________ (2)泉而茗.者________(3)偕.数友出东直________ (4)于时冰皮始.解________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

(1)红装而.蹇者________(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________(3)而.此地适与余近________(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________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A.局促一室之内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名之者谁5.选出对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比喻)B.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对偶)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排比)D.呷浪之鳞(比喻)阅读“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完成下面的题目。

6.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作.则飞沙走砾( )A.做B.起C.发作(2)余寒犹.厉( )A.像B.还C.特别(3)游人虽未盛.( ) A.壮实B.成年C.很多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运用比喻形象贴切而且有新意。

【古诗文阅读】《满井游记》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满井游记》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满井游记》及答案【广东省汕头市】二(一)(14分)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 D.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8.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答案】6.(3分)B7.(4分)(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8.(4分)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1分)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

(3分)9.(3分)C【河北省】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1题。

《满井游记》中考题(含答案)

《满井游记》中考题(含答案)

满井游记习题精选一、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茗míng罍léi髻鬟jì huán汗出浃背jiáB.偕jiē膏gāo娟然juān飞砂走砾shòoC.蹇jiǎn靧huì倩女qiàn脱笼之鹄húD.呷xiā廿niàn明媚mèi羽鳞鬣liè答案:B二、加粗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饮少辄醉未百步辄返B.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于时冰皮始解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冻风时作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E.风力虽尚劲游人虽未盛答案:C三、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A.若脱笼之鹄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答案:D四、问答思考题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2.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3.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4.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5.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6.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参考答案:1.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4.“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

5.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6.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1、注音靧面()髻鬟()浅鬣()茗者()罍()蹇者()浃背()曝沙()呷浪()2、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语文:第27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语文:第27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第27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训练】1.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①若脱笼之鹄.(A hào B hú C gào )②如倩女之贵.面 (A huì B guì C kuì )③曝.沙之鸟 ( A bào B bù C pù )④红装而蹇.者 (A qiān B jiǎn C sài )2.填空①《满井游记》作者,代文学家。

②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

③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7题廿二日天稍和,借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澜,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今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午出于匣也。

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发者,亦时时,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锦鳞游泳 B鳞浪层层 C毛羽鳞 D鳞次栉比4、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蝴毛羽鳞鬣之间局促一室之内城居者未之知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脱笼之鹄倩女之面曝沙之鸟髻鬟之始掠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①作则飞沙走砾 A做 B起 C发作②余寒犹厉 A像 B还 C特别③游人虽未盛 A壮实 B成年 C很多6、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①以物比人②以人比物③以物比物7、翻译下面的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天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探究拓展训练】画竹.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

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八年级满井游记复习资料含答案试题

八年级满井游记复习资料含答案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9、满井游记复习资料〔含答案〕一、根底知识训练1.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B 、A、C 、B 〕。

①假设脱笼之鹄.〔A、hào B hú C gào 〕②如倩女之贵.面(A、huì B guì C kuì)③曝.沙之鸟(A、bào B bù C pù)④红装而蹇.者(A、qiān B jiǎn C sài )2.填空①满井游记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

③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假设脱笼之鹄。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题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那么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白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旷,假设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那么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B、B、C〕①作.那么飞沙走砾A做B起C发作②余寒犹.厉A像B还C特别③游人虽未盛.A壮实B成年C很多6、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颖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①以物比人如倩女之面面贵而髻鬟之始掠也②以人比物假设脱笼之鹄③以物比物麦田浅鬣寸许7、翻译下面的句子〔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旷,假设脱笼之鹄。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天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翻译:〔1〕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潮湿,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似是逃脱笼子的天鹅。

2018最新试题资料-《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5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狠抓基础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茗íng 罍léi 髻鬟ì huán 汗出浃背iá
B.偕iē 膏gā 娟然uān 飞砂走砾shò
C.蹇iǎn 靧huì 倩女qiàn 脱笼之鹄hú
D.呷xiā 廿niàn 明媚èi 羽鳞鬣liè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局促一室之内()
②土膏微润()
③娟然如拭()
④泉而茗者()
⑤红装而蹇者()
⑥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A.若脱笼之鹄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4填空。

《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

当时____________为官清闲,于早春二月出城游玩,感受春回大地的气息。

他是明朝“__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

5.下列对本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结构松散自由,是一典型的水小品。

B.本辞清丽简洁,直抒胸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鲁教版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训练】1.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①若脱笼之鹄.(A hào B hú C gào )②如倩女之贵.面 (A huì B guì C kuì )③曝.沙之鸟 ( A bào B bù C pù )④红装而蹇.者 (A qiān B jiǎn C sài )2.填空①《满井游记》作者,代文学家。

②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

③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7题廿二日天稍和,借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澜,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今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午出于匣也。

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发者,亦时时,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锦鳞游泳 B鳞浪层层 C毛羽鳞 D鳞次栉比4、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蝴毛羽鳞鬣之间局促一室之内城居者未之知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脱笼之鹄倩女之面曝沙之鸟髻鬟之始掠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①作则飞沙走砾 A做 B起 C发作②余寒犹厉 A像 B还 C特别③游人虽未盛 A壮实 B成年 C很多6、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①以物比人②以人比物③以物比物7、翻译下面的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天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探究拓展训练】画竹.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

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第27课 满井游记复习题及答案.doc

第27课 满井游记复习题及答案.doc

一、文学常识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

号石安,公安人。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二、掌握生字读音燕地寒(yān)花朝节(zhāo)飞沙走砾(lì)廿二日(niàn)波色乍明(zhà)倩女(qiàn)靧面(huì)髻鬟(huán)罍而歌(léi)浅鬣(liè)汗出浃背(jiá)红装而蹇(jiăn )曝沙之鸟(pù)呷浪之鳞(xiā)泉而茗者(míng)恶能无纪(wū)三、理解重点词语(一)解释句中加点词意思1、廿二日(二十,数词)2、土膏微润(肥沃)3、于时冰皮始(在这时融化)4、波色乍明(初,始)5、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6、鲜妍明媚(美丽)7、靧面髻鬟(洗)8、麦田浅鬣寸许(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不高的麦左右)9、泉而茗者(煮茶喝)10、罍而歌者(酒杯,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11、红装而蹇者(骑驴,作动词)12、汗出浃背(湿透) 13、曝沙之鸟(晒)1 4、呷浪之鳞(吸)15、游人虽未盛(多)16、局促一室之内(拘束)17、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之间者,惟此官也(耽误公事)18、恶能无纪(怎能记录)19、未百步辄返(就)20、而此地适与余近(正好)(二)通假字:恶能无纪(“纪”通“记”,可译为“记载”)(三)古今异义词柔梢披风(古义:在风中散开,今义:一种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四)词类活用:(1)罍而歌者(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2)泉而茗者(名词作动词,“泉”汲泉水;“茗”,煮茶)(3)红装而蹇者(名词作动词,“红装”,身着艳装;“蹇”骑驴(五)一词多义时冻风时作(副词,“时常”)于时冰皮始解(代词,“这时”)然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连词,“但是”娟然如拭(助词,“……的样子”)乍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副词,“初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副词,“突然”)始冰皮始解(动词,“开始”)髻鬟之始掠也(副词,“刚”)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表示判断)2、倒装句(1)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于匣”是动词“出”的状语,后置)(2)潇然于山石之间者(于山石草木之间是“潇然”的状语,后置)(3)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之”是动词“知”的宾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3、省略句(1)柔梢披风(动词后省略介词“于”)(2)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省略主语“余”或“吾”)五、重难点句子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课《满井游记》达标测试题及答案第27《满井游记》达标测试题及答案第27《满井游记》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5 c 第27《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训练】
1.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①若脱笼之鹄(A hà B hú c gà )
②如倩女之贵面(A huì B guì c uì )
③曝沙之鸟( A bà B bù c pù )
④红装而蹇者(A qiān B iǎn c sài )
2.填空
①《满井游记》,代学家。

② 是本画龙点睛之笔。

③中最能体现初返自然的心情是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7题
廿二日天稍和,借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澜,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今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午出于匣也。

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发者,亦时时,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锦鳞游泳 B鳞浪层层 c毛羽鳞 D鳞次栉比
4、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蝴毛羽鳞鬣之间局促一室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