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精品
盘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精品
贵州省盘县石漠化治理项目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目录1、总论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建设与实施单位 (1)1.3编制目的 (2)1.4编制依据 (2)1.4.1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2)1.4.2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指导性文件 (3)1.4.3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 (3)1.4.4工程县的相关规划与基础资料 (4)1.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4)1.6建设期限 (4)1.7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5)1.7.1投资概算 (5)1.7.2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5)1.8效益分析 (5)2、盘县基本情况 (5)2.1县域概况 (5)2.1.1 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 (5)2.1.2 社会经济状况 (6)2.1.3 石漠化现状 (6)2.2盘县2008—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7)2.2.1盘县2008—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完成情况 (7)2.2.2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7)2.2.3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作的几点体会 (7)2.2.4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8)3、项目实施必要性与建设条件分析 (8)3.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8)3.1.1生态建设需要 (8)3.1.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8)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9)3.3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 (9)4、指导思想、原则与建设目标 (9)4.1指导思想 (9)4.2 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 (10)4.2.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0)4.2.2以生态治理为主,兼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原则 (10)4.2.3可操作,易实施原则 (10)4.2.4统筹安排,综合设计,分期分批治理原则 (10)4.3 建设目标 (11)5、工程布局及建设内容 (11)5.1 小流域选择的标准、原则与依据 (11)5.3小流域项目区基本情况 (12)5.3.1 刘官镇旧普安小流域概况 (12)5.3.2 保基乡五一桥小流域概况 (13)5.3.3板桥镇背阴箐小流域概况 (13)5.3.4马场乡石坝小流域概况 (14)5.3.5马场乡碗厂小流域概况 (15)5.3.6刘官镇高官屯小流域概况 (16)5.3.7保基乡河底下小流域概况 (17)5.3.8保基乡格所河小流域概况 (18)5.3.9保基乡干沟小流域概况 (19)5.4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20)6、工程设计方案 (22)6.1 林业植被建设 (22)6.1.1封山育林设计 (22)6.1.2人工造林设计 (25)6.1.3 森林保护设计 (27)6.1.4 检查验收 (28)6.1.5建立档案 (28)6.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计 (28)6.2.1排洪沟工程设计 (28)6.2.2小水窖 (31)6.2.3小山塘工程 (34)6.2.4拦沙坝工程设计 (35)7、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7)7.1 2011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7)7.1.1 项目初步设计时间 (37)7.1.2 工程实施进度设计 (37)7.1.3 检查验收时间设计 (38)7.2 2012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8)7.2.1 项目初步设计时间 (38)7.2.2 工程实施进度设计 (38)7.2.3 检查验收时间设计 (39)7.3 2013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9)7.3.1 项目初步设计时间 (39)7.3.2 工程实施进度设计 (39)7.3.3 检查验收时间设计 (39)8、施工和组织管理设计 (40)8.1招投标初步方案与工程监理 (40)8.1.1招投标方案设计 (40)8.1.2 工程监理 (40)8.2施工组织管理 (40)9、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41)9.1概算依据 (41)9.3主要指标 (41)9.4投资概算 (41)9.4.1工程总概算 (41)9.4.2分项工程概算 (42)9.5 资金筹措方案 (42)10、效益分析 (42)10.1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42)10.2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43)10.3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43)11、保障措施 (44)11.1政策保障 (44)11.2资金保障 (44)11.3组织保障 (45)11.4制度保障 (45)11.5科技保障 (46)11.6监测保障 (46)11.7社会保障 (47)1、总论1.1 项目背景盘县国土总面积4056km2,碳酸盐类岩石面积达2635.98km2,占国土面积的64.99%,是典型的岩溶县。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共69页word资料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是山水资源大县,是经济困难大县,是发展希望大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主要淹没区,同时也是湖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分布的58个县市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579.45万亩,岩溶区面积221.07万亩,占38.2%,其中石漠化土地60.22万亩,占0.4%,潜在石漠化96.12万亩,占16.6%。
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19.56万亩,中度石漠化33.62万亩,强度石漠化6.35万亩,极强度石漠化0.69万亩。
近年来,**县石漠化有逐步加剧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蔓延态势,是**县当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继续实施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工程,促进自然生态恢复。
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深入石漠化地区视察和指导工作,明确指示要加快石漠化治理进程。
2019年,**县启动了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三年累计完成封山育林4979公顷、人工造林1063公顷、人工种草86.5公顷、坡改梯45公顷,分别占总任务的60%、65%、%、62%,累计完成投资201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8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98万元。
通过石漠化治理,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壮大了木瓜、柑桔等支柱产业规模,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
2019年9月成立了“**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胡玖明县长任组长,副县长赵学国任副组长,县发改、林业、水利、财政、审计、畜牧等部门为项目成员单位,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在县发改局设立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办公室,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项目区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出1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精编岩溶石漠化治理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XX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水利部分)施工组织设计XXXX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年月目录1 行业技术标准 (1)2 工程综合说明 (1)3 对本工程重点、难点及特点的分析 (3)4 施工总体布置 (3)5 现场施工管理 (6)6 施工总进度计划 (9)7 施工工艺和方法 (10)8 土石方开挖 (11)9 砌石、砖工程 (11)10 砼工程 (12)11水泥砂浆勾缝及抹面工程 (13)12 施工劳动力计划、施工设备的投入 (13)1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4)14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15 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18)16 施工设备及工期保证措施 (20)1 行业技术标准(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5109--1999(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2(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9(10)《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1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引用标准说明:在合同履行期间,上述标准及规范如有新颁布和修改的,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认为必要时可以向我方发出变更通知予以调整。
2 工程综合说明2.1 项目背景XXXX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根据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XX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XX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投〔2016〕503号)和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下达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XX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2016〕413号)文件精神,由XX林业局和水务局协同实施XX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其中水务局负责水利部分的建设。
关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监测的工作意见
贵阳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监测工作技术大纲(试行)为开展好我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明确工程监测方法及各项规范监测技术标准,对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详实有效地综合评估,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框架>的通知》(林沙发〔2009〕172号)要求,结合水利部发布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制定本大纲。
一、监测依据1、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3、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4、农用地定级规程5、其他相关规范等。
二、监测目的通过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真实地反映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动态掌握相关数据,优化治理措施,提出防治对策,提供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
三、监测内容和监测重点工程监测分为石漠化状况宏观监测、定位监测和工程建设情况监测。
宏观监测的主要内容是:水土流失面积、石漠化土地治理面积、工程建设扰动土地面积、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隐患情况、环境质量状况(大气、酸雨等污染发生次数)。
定位监测的主要内容是:工程区林草覆盖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新增坡改梯面积、新增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新增经济林产量、新增草地面积和产量、耕地质量等级等。
工程建设情况监测的主要内容是:治理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情况、工程管理情况。
四、监测要求监测单位开展监测前需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监测实施方案》,根据主体设计内容确定监测点,监测时段,整理好工作的思路和行动方案,确定监测人员,提出预期监测成果,编制时参考附件一。
工程完工后,须出具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监测阶段报告,此报告作为综合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阶段报告的撰写参考附件二。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
⽯漠化综合治理的⼯作⽅案2019-02-21⼀、指导思想和主要⽬标(⼀)指导思想。
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的要求,坚持“积极治理,科学利⽤,治⽤结合”的⽅针,遵循⾃然规律,采取⽣物和⼯程措施相结合,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态系统,控制⽔⼟流失,遏制⽯漠化扩展趋势,改善⽣态状况,发展⽣产,增加农民收⼊,促进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建⼈与⾃然和谐相处的⽣态⽂明社会。
(⼆)总体⽬标。
到2015年,控制⼈为因素可能导致新增的⽯漠化现象,治理区域的⽔⼟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逐步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严重退化的⽣态系统,⽣态功能明显提⾼;农村⽣产、⽣活条件明显改善,⼟地利⽤与农业⽣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产能⼒明显提⾼,培育壮⼤⼀批具有地⽅特⾊的⽀柱产业,农民收⼊较快增长,⽣态、经济、社会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具体⽬标。
2012年争取将我区55个县(市、区)纳⼊全国⽯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治理岩溶⾯积1600平⽅公⾥。
争取到2015年基本覆盖我区有⽯漠化治理任务的县(市、区)。
⼆、实施范围治理范围包括河9个市75个县(市、区)。
年我区有35个县(市、区)列⼊全国200个⽯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2012年我区将争取新增20个县(市、区)左右,到2015年基本覆盖我区规划内有治理任务的县(市、区),获得国家⽯漠化治理专项资⾦的⽀持。
三、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投资估算。
2012-2015年,项⽬总投资17.6亿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15亿元,占85%;地⽅配套2.6亿元,占15%。
国家扶贫开发⼯作重点县地⽅配套资⾦由⾃治区负责;⾮国家扶贫开发⼯作重点县地⽅配套资⾦由⾃治区和市县各分担50%。
(⼆)效益分析。
⼀是增加森林植被,改善⽣态环境。
开展⽯漠化综合治理的⽯⼭区森林植被将得到有效恢复,治理区域将提⾼森林覆盖率6%以上,保持⽔⼟,涵养⽔源,⽣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岩溶石漠化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XX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水利部分)施工组织设计XXXX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年月目录1 行业技术标准 (1)2 工程综合说明 (1)3 对本工程重点、难点及特点的分析 (3)4 施工总体布置 (3)5 现场施工管理 (6)6 施工总进度计划 (9)7 施工工艺和方法 (10)8 土石方开挖 (11)9 砌石、砖工程 (11)10 砼工程 (12)11水泥砂浆勾缝及抹面工程 (13)12 施工劳动力计划、施工设备的投入 (13)1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4)14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15 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18)16 施工设备及工期保证措施 (20)1 行业技术标准(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5109--1999(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2(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9(10)《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1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引用标准说明:在合同履行期间,上述标准及规范如有新颁布和修改的,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认为必要时可以向我方发出变更通知予以调整。
2 工程综合说明2.1 项目背景XXXX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根据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XX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XX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投〔2016〕503号)和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下达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XX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2016〕413号)文件精神,由XX林业局和水务局协同实施XX岩溶地区石漠。
岩溶地区土地利用、石漠化与治理工程设计要点
溶 山区生态、 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 发展 。
图 1岩 溶地 区石漠化的分布
32 完善石 漠化 的治 理模式 .
石 漠 化 的 治 理 , 直 都 是现 在 岩 溶 治 理 中 , 须 解 决 的 首 一 必 要 问题 , 而 现 在 的岩 溶 治 理 中 关 于 石 漠 化 的 问 题 , 没 有 明 然 并 确 的 目标 , 我们应该从 石漠化 的特 点着手 , 主要针对 这一地 区 缺水和 缺土 的问题 , 高石漠化 的蓄水情况 , 提 同时将 生物工程 以及相关 的技术落实 到位 , 不断完善石漠化的治理模式 。在石 山 改造 时 , 将 梯 田工 程 与 植 物 生 长 习 性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砌 要 在 石埂 内, 以种植饲料的使用性为基础, 进行树种种植 时, 要 在 应 该种植 耐旱 的树 种, 能有效 防止 水土流失 , 也 起到 改善水土资 源 的作 用 。
关 键词 : 溶 地 区 ; 地 利 用 ; 漠 化 ; 岩 土 石 治理 工程 设 计
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 的不 断发展 , 在人 民生活 水平 日益提高 的 同时 , 态 环 境 却 也 受 到 了严 重 的破 坏 , 别 是 岩 溶 地 区 的 生 特 土 地 利 用 和 石 漠 化 问题 更 为 严 重 。 针对 这 一 问题 , 文 进 行 了 本 定 程 度 的 探 讨 ,下 面 将 从 岩 溶 地 区 土 地 利 用 和 石 漠 化 的 现 状 、 溶 地 区 治 理 工 程 设 计 的 要 点 、 溶 地 区 石 漠 化 治 理 工 程 岩 岩 设计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进 行分析, 明确岩溶地 区土地 利用中存 在 的 不合 理 问题 , 从而 提 高岩 溶 地 区 的 生态 环 境 。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方案1.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背景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指的是石质地表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土壤质量下降、植被丧失、水土流失严重的过程。
石漠化地区通常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农田减产等问题。
因此,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旨在恢复和保护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
2. 项目目标该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恢复和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提高农田产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3. 项目内容3.1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率:•引种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的植物物种;•推广种植抗风固沙植物,减少风沙侵蚀;•种植草本植物和灌木,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注重生态恢复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经济作物。
3.2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石漠化治理的重要环节,旨在减少水资源的散失,防止水土流失。
以下措施可用于水土保持:•建设梯田来减少坡地农田的水土流失;•构建水土保持设施,如沟渠、防护林带和挡土墙;•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
3.3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治理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以下措施可以用来改良土壤:•施加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增加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土壤石化断面处理,改善土壤结构;•开展土壤保肥措施的宣传和示范,提高农民的土地管理意识。
3.4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恢复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
以下措施可以用来进行生态修复:•建设湿地和人工湿地,提供饮水和栖息环境;•种植攀缘植物和爬行植物,恢复土地的生物多样性;•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修复石漠化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
4. 项目实施计划4.1 项目阶段划分该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分为以下阶段:1.前期调研和规划。
盘县石漠化治理的可行性
盘县石漠化治理的可行性作者:汤治稳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1期一、基本情况1. 地理位置和面积。
盘县总面积4056km2,占六盘水总面积的40.85%,占全省总面积的2.3%,是贵州面积较大的县之一。
盘县地处滇、桂、黔三省的结合部,位于东经104°17′46″—104°57′46″、北纬25°19′36″—26°17′31″之间,人口118万。
在国土总面积中,喀斯特面积为2635.9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9%,已经石漠化的土地面积为1178.4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9.3%,岩溶地貌极为发育,峰丛山地、洼地、谷地等岩溶地貌类型齐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2.地质地貌及土壤。
盘县地处云南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大斜坡部位及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北盘江的分水岭地带,地貌类型属于高原山地地貌,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西北部的海拔大多在1900-2400m之间,最高点牛棚梁子海拔2865m,东南部海拔一般在1400-2000m之间,最低点格所河出境处海拔735m,中部海拔一般在1800m左右,在总面积中:山地占82.4%,山地丘陵占9.2% ,坝地占2.4%,山地占6%。
主要出露岩性有碳酸岩、砂页岩和玄武岩,地壤以地带性的黄壤、黄棕壤和非地带性的石灰土、柴色土为主。
二、石漠化现状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作为土地退化的结果,石漠化的表现具有程度的差异,石漠化等级的划分就是对土地退化的程度的辨识和划分,实质上是对土地生态脆弱性和土地生产率高低的划分了。
盘县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高原过度的斜坡部位和南、北盘江支流的分水岭地带,由于地壳的间隙抬升和河流的强烈切割,形成了山峦叠障、谷岭相间、坡陡谷深、地面破碎的高原地貌。
盘县是岩溶地貌发育较为典型的山区县,在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破坏,以水的侵蚀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严重,造成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严重,成为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复杂、类型齐全、分布面积较大的岩溶区之一。
浅析盘县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思路
2 . 1 . 3 “ 喀斯 特 ” 生态 环境 本 身 的脆 弱 性影
响。 “ 喀斯 特 ”地 区土 层 浅薄 ,多属 石灰 土 。这一
水 土条件 下 的植物 一般 生长 缓慢 ,而 对环 境变 化反 应 极为敏 感 ,森林 生态 阀值 低 ,且易 退化 ,一 旦过 量采 伐 ,极 易导致石 山裸露 。
2 . 1 . 1 岩性 的影响 。 “ 喀斯特 ”山区 的成土 母 岩主 要 为石炭 系 、二 叠系和 三叠 系 的碳 酸盐 类岩 , 岩石质地纯 、易溶蚀 ,是产生石漠化 的基本 因素 。 2 . 1 . 2 地 质 地 貌 的 影 响 。 由 于 地 处 云 贵 高 原 中段 的过 度 地 带 , 地 势 西 北 高 ( 最 高 海 拔2 8 0 7 m) , 东 部 和 南 部 地 势 较 低 ( 最 低 海 拔 7 4 0 m ),最 大 高差 2 0 6 7 米 。在 南北 盘 江 的 强烈 切
2 0 1 3年第 3期 ( 总第 2 4 6期 )
中 阂高 新技 末余: I I :
I c¨ I … l T E c H E H T E R p RI st s
No. 3. 2 0 1 3
( C u mu l a t i v e t y N O. 2 4 6)
丧失,地表在视觉上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 。
盘县 “ 喀 斯 特 ”面 积 为 2 6 3 5 . 9 8 k m , 占 土 地 总面积 的6 4 . 9 8 % ; 已经 石 漠 化 的 土 地 面 积 为 1 1 8 7 . 4 0 k m , 占土 地 总面 积 的2 9 . 2 7 % ;无 明显 石 漠 化的土地面积为7 l 1 . 9 6 k m , 占土地 总 面 积 的 1 7 . 5 5 % ;潜在 石漠 化 的土地 面积 为 7 3 5 . 6 2 k m , 占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施工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招标人:投标人:20XX年X月XX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说明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第一节组织机构体系第二节技术保证措施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总则第二节工程测量第三节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排及施工顺序第四节管网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第五节砖砌渠道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第六节蓄水池、沉沙池施工方案第七节田间道路施工方案第八节渠道施工方案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第二节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质量保证的技术准备第四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第五节不合格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第六节初步验收、运行检测、竣工验收第七节其他分项工程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八节主要分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第一节开工前准备工作第二节施工组织第三节施工营地布置第六章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二节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建立健全环保体系第二节施工区、居民区及农田防尘第三节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周环境第四节项目部驻地环境保护措施第五节弃、借土场的防护与恢复第六节减少噪音污染措施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节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及依据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九章资源配备计划第一节劳动力安排计划第二节施工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第十章季节性施工措施第一节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二节冬季的施工技术措施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项目名称:项目业主:建设地点:项目范围:项目建设内容:计划工期:90日历天质量要求:符合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设计的建设标准以及相关的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并一次性验收合格。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方式方案
云南省西畴县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项目主持单位:西畴县人民政府项目组织单位:西畴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编制单位:水利电力勘察报告编制与参加单位和人员项目名称:云南省西畴县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承担单位:西畴县发展和改革局法人代表:列联系人与:0报告编制单位:水利电力勘察周建兴(水土保持岗培乙级证云第200102号)核定:王学章(水土保持岗培乙级证云第200103号)校核:邓涛(水土保持岗培乙级证云第200315号)编写:唐方超王成行志琼王代学吴孝德仕奎协助调查的相关单位:西畴县发展和改革局西畴县林业局西畴县水务局西畴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前言西畴县属典型的岩溶山区贫困县,集“老、少、边、穷”为一体,岩溶面积624平方公里,占总国土面积的41.43%,石漠化面积432平方公里,占岩溶面积的69.23%,喀斯特地貌比较突出,地形复杂,人多耕地少、土地承载压力大,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致使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全县石漠化程度深、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到了必须进行全面综合治理的关键时刻。
西畴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石漠化是制约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盼望国家给予资金扶持帮助治理石漠化来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西畴县在石漠化治理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和做法,为下步石漠化治理奠定一定基础。
本次实施初步设计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由于编制初步设计时间紧、任务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在此表示衷心感。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提要1 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主持单位11.1.3项目组织单位11.1.4项目实施单位11.1.5项目建设性质11.1.6项目区围与建设容11.1.7建设期限21.1.8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21.1.9效益分析31.2项目背景31.2.1石漠化现状31.2.2石漠化发展趋势41.2.3石漠化危害与成因41.2.4西畴县石漠化治理措施与经验61.2.5初设编制总体情况71.2.6编制目的81.2.7编制依据9第二章县情概况92.1县情9 2.1.1地理概况92.1.2土地资源与利用现状132.1.3社会经济状况132.1.4岩溶石漠化现状与分布13第三章项目区基本情况143.1磨合小流域基本情况14 3.1.1地理位置、自然状况143.1.2社会经济概况153.1.3土地利用现状183.1.4石漠化土地现状分布18第四章指导思想、原则与建设目标194.1指导思想194.2基本原则19 第五章工程布局与建设容215.1布局原则215.2工程总体布局21 5.2.1林草植被建设工程布局215.2.2坡改梯工程225.2.3水资源利用工程225.3主要建设容与规模23 5.3.1林草植被保护建设245.3.2坡改梯工程245.3.3水资源利用24第六章工程设计方案246.1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设计24 6.1.1设计依据246.1.2设计方法246.1.3立地类型划分256.1.4封山育林286.1.5人工造林326.2 坡改梯工程设计39 6.2.1梯田断面设计396.2.2梯田土方量的计算406.2.3田坎稳定性分析406.2.4梯田规格416.2.5施工管护416.3水资源开发利用42 6.3.1项目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426.3.2引水渠工程设计方案546.3.3小水池设计596.3.4拦砂坝设计62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6第八章施工和组织管理设计678.1招投标初步方案与工程监理67 8.1.1招标依据678.1.2招标原则678.1.3确定招标围688.1.4招标方式与方法688.2项目组织管理69 8.2.1计划管理698.2.2资金管理698.2.3招投标管理698.2.4工程建设管理698.2.5加强项目公示工作698.2.6实行项目标识制698.2.7工程档案管理708.2.8后续管理708.3施工管理70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709.1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709.1.1项目对环境正面影响719.1.2项目对环境负面影响719.1.3项目运行期的环境影响729.2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72 9.2.1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729.2.2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759.3环境影响评价76 第十章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7610.1投资预算76 10.1.1编制原则7610.1.2编制依据7610.1.3编制方法7710.1.4 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预算说明7810.1.5 坡改梯、与机耕路工程预算投资7910.1.6水资源利用工程预算说明7910.2总投资79 10.2.1.投资预算7910.2.2.资金筹措79第十一章效益分析8011. 1生态效益8011.2经济效益8111. 3社会效益81 第十二章保障措施8212.1保障措施82 12.1.1组织管理8212.1.2政策引导8312.1.3技术保障措施83附件:1、西畴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2、封山育林单位投资预算表3、人工造林单位投资预算表4、坡改梯工程单位预算表5、小水池工程单位投资预算表6、沟渠工程单位投资预算表7、拦砂坝工程单位投资预算表8、田间便道工程单位投资预算表附表:附表1:西畴县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计划表附表2:封山育林小班设计表附表3:人工造林小班设计表附图:附图1:水利水保工程平面分布示意图附图2:磨合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3:林业建设(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小班设计图附图4:沟渠设计图附图5:拦砂坝设计图附图6:小水池设计图附图7:坡改梯设计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云南省西畴县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1.2项目主持单位西畴县人民政府1.1.3项目组织单位西畴县发展和改革局1.1.4项目实施单位西畴县林业局、水务局、农科局1.1.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6项目区围与建设容西畴县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为1个流域,即磨合小流域,围涉与2个乡(镇)5个村民委员会。
论析盘县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路径
论析盘县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路径1 石漠化现状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
因人地矛盾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在视觉上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
盘县“喀斯特”面积为2635.9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98%;已经石漠化的土地面积为1187.4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9.27%;无明显石漠化的土地面积为711.9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55%;潜在石漠化的土地面积为735.6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8.13%。
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的面积为540.4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32%;中度石漠化的面积为356.4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9%;强度石漠化的面积为237.2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85%;极强度石漠化的面积为53.3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1%。
全县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合计646.98km2,占全省石漠化总面积的15.95%。
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作为土地退化的结果,石漠化的表现具有程度的差异,石漠化等级划分就是土地退化的程度的辨识和划分,实质上是对土地生态脆弱性和土地生产率高低的划分。
“喀斯特”石漠化作为一种环境地质灾害,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的脆弱,以至形成以石漠化为核心的灾害群与灾害链。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石漠化—旱涝灾害—生态系统退化集聚性发生和因果循环,结果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丧失和非地带性干旱,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系统退化、物种灭绝、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水资源供给减少、用水短缺等灾害,加剧了“喀斯特”地区的贫困状况,威胁到人类生态安全,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治理效果将越来越差,资金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2 石漠化成因从实际调查情况看,盘县石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成因,也有人为成因,而大多数是二者相互作用后的结果。
2.1 石漠化发生的自然因素2.1.1 岩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盘县石漠化治理项目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目录1、总论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建设与实施单位 (1)1.3编制目的 (2)1.4编制依据 (2)1.4.1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2)1.4.2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指导性文件 (3)1.4.3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 (3)1.4.4工程县的相关规划与基础资料 (4)1.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4)1.6建设期限 (4)1.7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5)1.7.1投资概算 (5)1.7.2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5)1.8效益分析 (5)2、盘县基本情况 (5)2.1县域概况 (5)2.1.1 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 (5)2.1.2 社会经济状况 (6)2.1.3 石漠化现状 (6)2.2盘县2008—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7)2.2.1盘县2008—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完成情况 (7)2.2.2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7)2.2.3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作的几点体会 (7)2.2.4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8)3、项目实施必要性与建设条件分析 (8)3.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8)3.1.1生态建设需要 (8)3.1.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8)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9)3.3项目实施的制约因素 (9)4、指导思想、原则与建设目标 (9)4.1指导思想 (9)4.2 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 (10)4.2.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0)4.2.2以生态治理为主,兼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原则 (10)4.2.3可操作,易实施原则 (10)4.2.4统筹安排,综合设计,分期分批治理原则 (10)4.3 建设目标 (11)5、工程布局及建设内容 (11)5.1 小流域选择的标准、原则与依据 (11)5.3小流域项目区基本情况 (12)5.3.1 刘官镇旧普安小流域概况 (12)5.3.2 保基乡五一桥小流域概况 (13)5.3.3板桥镇背阴箐小流域概况 (13)5.3.4马场乡石坝小流域概况 (14)5.3.5马场乡碗厂小流域概况 (15)5.3.6刘官镇高官屯小流域概况 (16)5.3.7保基乡河底下小流域概况 (17)5.3.8保基乡格所河小流域概况 (18)5.3.9保基乡干沟小流域概况 (19)5.4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20)6、工程设计方案 (22)6.1 林业植被建设 (22)6.1.1封山育林设计 (22)6.1.2人工造林设计 (25)6.1.3 森林保护设计 (27)6.1.4 检查验收 (28)6.1.5建立档案 (28)6.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计 (28)6.2.1排洪沟工程设计 (28)6.2.2小水窖 (31)6.2.3小山塘工程 (34)6.2.4拦沙坝工程设计 (35)7、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7)7.1 2011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7)7.1.1 项目初步设计时间 (37)7.1.2 工程实施进度设计 (37)7.1.3 检查验收时间设计 (38)7.2 2012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8)7.2.1 项目初步设计时间 (38)7.2.2 工程实施进度设计 (38)7.2.3 检查验收时间设计 (39)7.3 2013年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9)7.3.1 项目初步设计时间 (39)7.3.2 工程实施进度设计 (39)7.3.3 检查验收时间设计 (39)8、施工和组织管理设计 (40)8.1招投标初步方案与工程监理 (40)8.1.1招投标方案设计 (40)8.1.2 工程监理 (40)8.2施工组织管理 (40)9、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41)9.1概算依据 (41)9.3主要指标 (41)9.4投资概算 (41)9.4.1工程总概算 (41)9.4.2分项工程概算 (42)9.5 资金筹措方案 (42)10、效益分析 (42)10.1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42)10.2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43)10.3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43)11、保障措施 (44)11.1政策保障 (44)11.2资金保障 (44)11.3组织保障 (45)11.4制度保障 (45)11.5科技保障 (46)11.6监测保障 (46)11.7社会保障 (47)1、总论1.1 项目背景盘县国土总面积4056km2,碳酸盐类岩石面积达2635.98km2,占国土面积的64.99%,是典型的岩溶县。
据《盘县石漠化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县石漠化面积1225.21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0.2%。
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为544.33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3.42%;中度石漠化面积528.43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3.03%;重度石漠化面积144.67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57%;极重度石漠化面积7.78km2,占国土总面积的0.19%。
石漠化造成生态环境脆弱,并易引发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减小人类生存发展空间,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和社会问题。
2004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我县编制了《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06-2050)》。
“十一五”期间,盘县被列为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三年共治理石漠化面积45.98km2, 2011年我县被列为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
按照国家发改委《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编制指南(2011-2013年)》,我县本着“轻重缓急,先积极后一般”的原则,组织编制了《贵州省盘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3年)》。
1.2 项目建设与实施单位为加强对全县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建设、文体、国土、交通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盘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主管部门为盘县人民政府。
项目牵头部门是盘县发展和改革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负责对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进行管理,搞好与上级领导小组设办公室的衔接和县成员单位的协调沟通,组织编制石漠化实施方案、年度初步设计,编制申报投资计划,资金的监督使用,对工程实施质量、数量和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处理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项目组织验收等工作。
在县林业局、农业局、水利局设立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作业组,为工程的实施主体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负责参与编制石漠化实施方案和年度初步设计,组织实施相关工程。
项目涉及乡镇由乡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小组责任人,相关股室负责人任成员,成立乡镇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工作机构,负责落实各项目的实施工作。
1.3编制目的通过编制实施盘县2011-2013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确定盘县2011-2013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三年共设计治理石漠化面积61.07km2,使我县石漠化面积进一步减少,为今后石漠化综合治理积累大量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1.4编制依据1.4.1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993年7月2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01年8月3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10)《退耕还林条例》(2003年1月20日);(1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1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13)《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2年12月10日);(14)贵州省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办法(1995年6月16日);(15)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暂行规定(1987年3月1日)。
1.4.2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指导性文件(1)《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04)1529号);(2)“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黔发改代赈〔2004〕1003号);(3)国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办法》;(4)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201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名单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11]682号);(5)《关于印发《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黔发改农经[2009]952号);(6)贵州省石漠化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抓紧组织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3年)的通知》;(7)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编制指南(2011—2013年)。
1.4.3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1)《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2)《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3)《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1995);(4)《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4月17日);(5)《贵州省封山育林技术规定(试行)》(贵州省林业厅,2005);(6)《贵州省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技术规定(试行)》(贵州省林业厅,2002);(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96);(8)《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246-1999);(9)《贵州省基本农田建设规程》(2003年12月修订);(10)《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003年1月25日);(11)《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1月25日);(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13)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12月17日);(14)《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1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16)《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99);1.4.4工程县的相关规划与基础资料(1)贵州省《岩溶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6---2050年)》;(2)《盘县岩溶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6---2050年)》;(3)《贵州省盘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2008-2010)》及各年的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