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5 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学会分析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2、学会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3、学会分析事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考查的重点,考查频率极高。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主题。

高考命题要求通过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发掘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对小说形象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两种题型:分析概括主要人物形象和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分析概括主要人物形象
[设问示例]
(1)×××是一个怎样的人?
(2)×××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概括与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六角度
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
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贸、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
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这是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时最需关
注的一点。

从分析情节入手 在情节的展开中,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反映了人物的鲜明个性。

从分析环境入手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
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答题模板]
2.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设问示例]
本文的主人公为×××,那么另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四角度
3.分析事物形象的作用
[设问示例]
(1)小说以××(物象)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小说多次写到××(物象),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3)小说用不少笔墨写××(物象),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分析事物形象的作用四角度
专项练习
一、(2022秋·福建三明·高一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两封急电
白旭初
这是1987年我采访老红军周世朝时,他讲的许多故事中的一个片段。

1948年春,我西北野战军第一、二纵队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一举拿下凤翔城后,又越过凤翔城与宝鸡市的守敌交上了火。

野战军司令部设在一个小村庄里,刚扎下营,司令部电台第三台就忙得不可开交,电文一窝蜂般地飞来,一下绷紧了大家的神经。

电文上说,从西安方面窜来一股敌人,趁我后续部队没有迅速跟上的空隙,再度占据了凤翔城。

我军此时处在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电文送到司令部后,负责电文上传下达的通讯参谋迟迟不见返回。

等待中的分分秒秒都显得无比漫长,新来的小报务员业务能力不差,但见到的阵仗少点儿,有些着急了,对身旁的周世朝说,主任,还没回音,这到底咋回事?
报务主任周世朝更是惴惴不安,前胸后背都是敌人,这可不是小事,但司令部做出新的决策需要时间呀。

平静预示着紧急。

为确保通讯万无一失,周世朝对小报务员说,把耳机给我,我接替你的工作。

就在这时,电台通讯室的门开了,挤进一个人来。

周世朝一看,立马起身,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同时大声道,司令员好!
司令员回礼后,倒背着手,边走边看,神态十分悠闲。

他向每个人问好,还看了看收发报机摸了摸周世朝头上的耳机。

周世朝不禁纳闷,正在腹背受敌,司令员却没事儿一般,怎么一点儿也不着急?
忽然,司令员看了一下表,把手上的一张纸展开后放到周世朝面前,十分严肃地说,请发电报!
周世朝一看电文,啊,紧急电报!平时拍发电报都是通讯参谋与他联系,今天司令员亲自前来,事关重大啊!
收报方距离司令部约两百里地,周世朝立即用紧急代号呼叫,由于远处隆隆炮声的干扰,声音微弱,第一次联络失败了。

请你在10分钟内必须把电文发出去!司令员又简短地说了一句。

第二次周世朝终于叫通了。

周世朝业务能力强,每分钟能拍发一百二三十个字,不一会儿就把司令员的电文拍发完了,前后只花了两分多钟。

司令员严肃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和蔼地说,叫什么名字?
周世朝回答,周世朝。

多大了?
29岁。

哪里人?
湖南大庸县。

司令员听罢,风趣地说,呵,知道知道!是跟着贺龙一起杀出来的“土匪”嘛!
司令员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司令员也跟着笑起来。

这笑声像一阵温暖的春风,驱散了大家心中的愁云不久,胜利的消息传来了。

在司令员的正确指挥下,野战军第一、二纵队,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终于攻克了宝鸡市,炸毁了敌人一座庞大的军火库,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夜深了,远处的枪炮声渐渐稀落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后灿烂的笑容。

周世朝正与战友们说笑着,突然间,司令员又跨着大步走进了电台通讯室。

进门后,司令员却一声不响,不停地踱来踱去,面色严峻。

司令员反常的情绪,把周世朝弄糊涂了,心里直嘀咕:咋啦?部队不是刚刚打了大胜仗嘛!周世朝正想着,司令员已走到他面前,看了一下表,声音洪亮急促地说,发特急电报,一定要在五分钟内发出去!
周世朝的心怦怦直跳,马上用特急代号呼叫对方,十分顺利,只用了一分多钟就叫通了。

司令员口授电文,周世朝飞快地按动着电键,电文是:敌人一个师在凤翔截我后路,令第二纵队火速返回黄龙山集结……
司令员见电文顺利发出,随即命令周世朝:三分钟后,电台与司令部一起转移。

周世朝问,司令员,我们是要撤退吗?
不。

是前进。

司令员回答说,有时候撤退就是前进!
说完,司令员疾步跨出了门。

(选自《北方文学》2021年第9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一开篇就交代了故事的来源,旨在说明后文的故事情节都是完全真实的。

B.在发第一封急电时,司令员悠闲的神情说明当时的形势并不像众人预想的危急。

C.电文发出后司令员和周世朝的对话及玩笑,是想借此缓解司令部的紧张气氛。

D.“有时候撤退就是前进!”这不仅是一种谋略,同时也体现了司令员的形象。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截取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小片断,故事情节集中紧凑,反映了当时的战争图景和人民军队的战斗风貌。

B.小说以战争为题材,既正面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又通过司令部的紧张气氛侧面烘托战场的惊心动魄。

C.小说善于刻画细节,“一声不响,不停地踱来踱去,面色严峻”的描写既突出人物形象,又留下了悬念。

D.小说对小报务员这一次要人物的刻画,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起到衬托司令员这一主要人物的作用。

3.本文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4.简析司令员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
1.D
2.B
3.①明线:报务主任周世朝拍发两封急电时,司令员情绪变化的过程。

②暗线西北野战军第一、二纵队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与敌人交火的战斗情况和战场形势的变化。

4.①从容镇定。

拍发紧急电报前,临危不乱;拍发电报时,坚定果决。

②随和亲切。

在司令部和每个部下问好,说话和蔼,有说有笑,风趣幽默。

③卓有远识。

对战场形势的变化和处理有独到的见解。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说明后文的故事情节都是完全真实的”错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开头的交代只是提升小说的艺术真实性;
B.“说明当时的形势并不像众人预想的危急”错误,司令员悠闲的神情体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若定,胸有成竹;
C.“想借此缓解司令部的紧张气氛”错误,司令员和周世朝的对话及玩笑虽然客观达到了缓解紧张气氛的效果,但这并不是主观目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既正面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错误,没有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司令部的紧张气氛侧面烘托战场的惊心动魄。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线索的能力。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

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这是明线,如果有暗线,是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也为抒发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点。

本文明线是报务主任周世朝拍发两封急电时,司令员情绪变化的过程。

由原文“司令员回礼后,倒背着手,边走边看,神态十分悠闲”“忽然,司令员看了一下表,把手上的一张纸展开后放到周世朝面前,十分严肃地说……”“司令员严肃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和蔼地说……”“进门后,司令员却一声不响,不停地踱来踱去,面色严峻”等内容可知,短暂时间内司令员的内心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变化。

本文暗线是西北野战军第一、二纵队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与敌人交火的战斗情况和战场形势的变化。

由“我军此时处在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到“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终于攻克了宝鸡市,炸毁了敌人一座庞大的军火库,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再到“敌人一个师在凤翔截我后路”,最后到“我们是要撤退吗?不。

是前进”的形势变化。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令员回礼后,倒背着手,边走边看,神态十分悠闲。

他向每个人问好,还看了看收发报机摸了摸周世朝头上的耳机”“忽然,司令员看了一下表,把手上的一张纸展开后放到周世朝面前,十分严肃地说,请发电报”,拍发紧急电报前,临危不乱;拍发电报时,坚定果决,体现了司令员的从容镇定。

“他向每个人问好,还看了看收发报机摸了摸周世朝头上的耳机”“司令员严肃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和蔼地说”“司令员听罢,风趣地说,呵,知道知道!是跟着贺龙一起杀出来的‘土匪’嘛”,在司令部和每个部下问好,说话和蔼,有说有笑,风趣幽默,体现了司令员的随和亲切。

“周世朝不禁纳闷,正在腹背受敌,司令员却没事儿一般,怎么一点儿也不着急”“周世朝正与战友们说笑着,突然间,司令员又跨着大步走进了电台通讯室。

进门后,司令员却一声不响,不停地踱来踱去,面色严峻”,司令员对战场形势的变化和处理有独到的见解,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二、(2023春·青海海东·高一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叉
李广贤
我接到除奸令时,太阳刚露半张脸,天边的赤霞让我想到了“流血”。

难道我这朵花要在十八岁这一年凋落吗?
打粉成漂亮的小媳妇,我挎着篮子,快步来到了古渡边。

放好搓衣板,持了持怦怦跳的胸口,让自己进入了洗衣状态。

一对野鸭子幸福地游来游去,丝毫没有预感到即将来临的危险。

我抓把泥投过去,把它们吓飞了。

我真怕待会儿狗子们的子弹伤到了它们。

也就在这一刻,我的眼前浮现出了龙腾师哥刚毅的面庞。

若有他暗中配合,该有多好。

师傅哇,当初你为啥不让师哥和我一块儿下山呢?你非说他练的是笨重钢叉,除了叉鱼一无所用。

嘿,真是个老顽固!
太阳慢慢升起,血色渐渐凝去。

一只小船孤零零地漂荡在岸边,未看到摆渡人的身影。

内线报告,今天伪军司令张八要回古渡镇为其父亲庆寿,这个爱耀武扬威的汉奸头子,天没亮就带着一个手枪队,乘着一艘机动船往家赶了。

从县城到渡口四十余里,算算这个时辰也该到了。

就在我焦急张望的当儿,忽听扑通一声水响,惊然扭头,只见不远处一棵柳树下现出一个巨大的涟漪,许久方才消散。

还好,未见异常。

我长吁了口气。

天哪,这该是一条多么大的鱼呀。

不久,上游传来了机动船的轰鸣。

我下意识地摸向了腰间的飞镖。

“只有镇定,才能确保一镖致命。

”来前,队长对我千叮咛万嘱咐。

目标还没到跟前,紧张个啥?真没出息!想想被张八残害的百姓,还有不少因他而牺牲的战友,你区区一条小命又算得了啥?
轰鸣声越来越近,看清了,船上站满了手握寿礼盒子的黑狗子,足有四十来个。

我抑制着忐忑,若无其事地洗着衣服,眼角的余光时刻没敢离开船上。

其实这会儿飞镖已被我藏在了手里,只等着目标出现了。

张八是个瘦麻秆,常在县城游击的我早就认清了他。

机动船紧挨着摆渡小船靠了岸。

“司令,有个漂亮小娘们在这儿洗衣服。

”一黑狗子喊。

“快让老子瞧瞧。

”有人应答。

我做出收拾衣服要走的样子。

张八站到了船头。

为麻痹他,我套起了近乎:“哟,是八哥回来了。

”果然那双狗眼里放出了笑嘻嘻的光芒。

就在我握镖的右手暗中发力的时候,哪料船头忽地钻出半条赤身,紧接着嗖地飞起一物,张八应声栽进了水中。

事发突然,待我回过神来,发现一连串的漩涡朝着下游方向去了。

黑狗子们想起向水里放枪时,对岸响起了接应我的枪声。

我趁机飞奔上岸,躲到了一棵大柳树后。

我怕他们救走张八,向下船者发去了飞镖。

接连倒下几个后,黑狗子们没敢恋战,丢下他们的司令,掉过船头逃走了。

张八死了,可让他喉穿命毙的并非我的飞镖,而是一把眼熟的钢叉!谁会有这般精准功夫?我立马想起了方才远处的那声水响,继而想到了师哥龙腾,急忙划起那条摆渡小船,顺流找了二十余里,并没发现什么尸首。

我这才放下心来。

得到队长允许,我提着那把钢叉上了山。

问明来意,师傅指着屋角的叉说:“龙儿私自下山已有月余,走时并未带叉。

”我傻了眼。

莫菲……我又想到了摆渡人。

你想,吃这碗饭的,哪有缺岗的道理?有没有这种可能:此人恨透了张八,得知他这日回家,口噙芦苇管,提前埋伏在了自己船下?可是一见到那人,我立马失望了:他的鱼叉就在船里。

后来,我又走访了这一带所有的靠叉鱼谋生的汉子,结果都是摇头否认。

难道这是一把神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留在古渡镇当了名小学教师,后来又带着钢叉进了古渡抗战纪念馆工作,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找到或者等来那位暗中帮了我的英雄。

我不言放弃,因为我始终怀疑着一个人。

只要他还在人世,迟早会现身。

谁知从十八岁起整整找了七十二年,依然未见他的踪影。

师哥呀,你到底去了哪里……
祖母九十岁那年,给我讲完她的故事,带着那难以释怀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某日,一位言称捐赠革命遗物的耄耋老人,带着把钢叉,由其儿子推着轮椅,来到了抗战纪念馆。

他告诉我,他大哥当新四军时,用这把钢叉叉死过数不清的鬼子与汉奸。

我肃然起敬,忙问其兄尊姓大名。

老人颤抖着手递给了我一张尚能辨认字迹的烈士证书。

“龙腾?!”我惊诧莫名,眼泪瞬间奔涌而出。

(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祖母去执行危险的除奸任务时,开始也有胆怯的心理,但对汉奸的嫉恨让她克服了这种心理。

B.小说中的祖母年轻时曾经和师哥龙腾一起在山上练就了一身硬功夫,祖母善于发飞镖,师哥善于使用钢叉。

C.为了能够找到神叉的主人,即帮助祖母的英雄,祖母费尽心思,多方打听,并为此去了古渡抗战纪念馆工作。

D.祖母未找到神叉主人而抱憾离世,这对“我”触动很大,为实现祖母遗愿,“我”毅然去了抗战纪念馆上班。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处对天边赤霞的描写。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在早上,同时也烘托了人物惨淡的心境。

B.小说第八段对巨大涟漪的叙写,看似是不经意之笔,实则是作者有心为之,为下文神叉除奸情节做铺垫。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并缩短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

D.小说叙述了祖母与一把神叉的故事,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7.小说以“神叉”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请结合小说分析文中“祖母”的形象特点。

【答案】
5.D
6.A
7.①“神叉”是让汉奸张八喉穿命毙的物件,象征着英雄抗战的决心与精神。

②“神叉”是全文的线索,贯穿着全文,起着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

③“神叉”到底神奇在哪里,为全文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①机智勇敢。

祖母是个抗日战士,接到除奸令后去执行危险任务,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勇敢;为除奸打扮成一个洗衣媳妇。

可见她的机智。

②沉着冷静。

在除奸过程中,和张八套近乎,一连射杀几个黑狗子等可以看出她的沉着冷静。

③细心谨慎。

在除奸过程中对周边情况的观察以及在寻找钢叉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出她的细心谨慎。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为实现祖母遗愿,‘我’毅然去了抗战纪念馆上班”于文无据。

原文只是说“某日,一位言称捐赠革命遗物的耄耋老人,带着把钢叉,由其儿子推着轮椅,来到了抗战纪念馆。

他告诉我,他大哥当新四军时,用这把钢叉叉死过数不清的鬼子与汉奸”。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A.“烘托了人物惨淡的心境”分析有误,赤霞让“我”联想到鲜血与牺牲,虽然心里有些担心,但并非惨淡的心境,而是让“我”更勇敢地去执行任务。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结合“张八死了,可让他喉穿命毙的并非我的飞镖,而是一把眼熟的钢叉”可知,“神叉”是让汉奸张八喉穿命毙的物件,象征着英雄抗战的决心与精神。

结合“师傅哇,当初你为啥不让师哥和我一块儿下山呢?你非说他练的是笨重钢叉,除了叉鱼一无所用”“紧接着嗖地飞起一物,张八应声栽进了水中”“张八死了,可让他喉穿命毙的并非我的飞镖,而是一把眼熟的钢叉”“得到队长允许,我提着那把钢叉上了山”“我又走访了这一带所有的靠叉鱼谋生的汉子”“难道这是一把神叉?”“后来又带着钢叉进了古渡抗战纪念馆工作”“一位言称捐赠革命遗物的耄耋老人,带着把钢叉,由其儿子推着轮椅,来到了抗战纪念馆”可知,小说先是介绍师哥练武用钢叉,然后写让张八毙命的也是一把
钢叉,接着就是围绕钢叉找人,最后捐赠的革命遗物是一把当年师哥用过的钢叉。

“神叉”是全文的线索,贯穿着全文,起着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

结合“张八死了,可让他喉穿命毙的并非我的飞镖,而是一把眼熟的钢叉”“得到队长允许,我提着那把钢叉上了山”“我又走访了这一带所有的靠叉鱼谋生的汉子”“难道这是一把神叉?”“后来又带着钢叉进了古渡抗战纪念馆工作”可知,小说从无名英雄帮助我用神叉刺杀张八,到“我”呆着疑问追寻神叉的主人,可见神叉的神奇,“神叉”到底神奇在哪里,为全文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机智勇敢。

“我接到除奸令时,太阳刚露半张脸,天边的赤霞让我想到了‘流血’”祖母是个抗日战士,接到除奸令后去执行危险任务,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勇敢;“打粉成漂亮的小媳妇,我挎着篮子,快步来到了古渡边”为除奸打扮成一个洗衣媳妇。

可见她的机智。

②沉着冷静。

“为麻痹他,我套起了近乎:‘哟,是八哥回来了。

’”“我趁机飞奔上岸,躲到了一棵大柳树后。

我怕他们救走张八,向下船者发去了飞镖”在除奸过程中,和张八套近乎,一连射杀几个黑狗子等可以看出她的沉着冷静。

③细心谨慎。

“一只小船孤零零地漂荡在岸边,未看到摆渡人的身影”“忽听扑通一声水响,惊然扭头,只见不远处一棵柳树下现出一个巨大的涟漪,许久方才消散。

还好,未见异常”“我趁机飞奔上岸,躲到了一棵大柳树后”“急忙划起那条摆渡小船,顺流找了二十余里,并没发现什么尸首”“莫菲……我又想到了摆渡人”在除奸过程中对周边情况的观察以及在寻找钢叉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出她的细心谨慎。

三、(2023春·四川成都·高一棠湖中学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酒楼上
鲁迅
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我竟暂寓在S城的洛思旅馆里了。

我午餐本没有饱,又没有可以消遣的事情,便很自然的想到先前有一家很熟识的小酒楼,于是立即锁了房门,出街向那酒楼去。

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座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

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

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

“阿,——纬甫,是你么?我万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
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踌蹰之后,方才坐下来。

我起先很以为奇,接着便有些悲伤,而且不快了。

细看他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

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

“我们,”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的说,“我们这一别,怕有十年了罢。

我早知道你在济南,可是实在懒得太难,终于没有写一封信。

……”
“彼此都一样。

可是现在我在太原了,已经两年多,和我的母亲。


“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问。

“教书,在一个同乡的家里。


“这以前呢?”
“这以前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


“你也许本来知道,”他接着说,“我曾经有一个小兄弟,是三岁上死掉的,就葬在这乡下。

我连他的模样都记不清楚了,但听母亲说,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和我也很相投,至今她提起来还似乎要下泪。

今年春天,一个堂兄就来了一封信,说他的坟边已经渐渐的浸了水,不久怕要陷入河里去了,须得赶紧去设法。

母亲一知道就很着急,几乎几夜睡不着,——她又自己能看信的。

然而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没有钱,没有工夫:当时什么法也没有。


“一直挨到现在,趁着年假的闲空,我才得回济南给他来迁葬。

”他又喝干一杯酒,看着窗外,说,“就在前天,我在城里买了一口小棺材,带着棉絮和被褥,雇了四个土工,下乡迁葬去。

到得坟地,果然,河水只是咬进来,离坟已不到二尺远。

我站在雪中,决然的指着他对土工说,‘掘开来!’我实在是一个庸人,我这时觉得我的声音有些希奇,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

但土工们却毫不骇怪,就动手掘下去了。

待到掘着圹穴,我便过去看,果然,棺木已经快要烂尽了,只剩下一堆木丝和小木片。

我的心颤动着,自去拨开这些,很小心的,要看一看我的小兄弟。

然而出乎意外!被褥,衣服,骨骼,什么也没有。

我想,这些都消尽了,向来听说最难烂的是头发,也许还有罢。

我便伏下去,在该是枕头所在的泥土里仔仔细细的看,也没有。

踪影全无!”
“其实,这本已可以不必再迁,只要平了土,卖掉棺材,就此完事了的。

但我不这样,我仍然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他先前身体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运到我父亲埋着的坟地上,在他坟旁埋掉了。

这样总算完结了一件事,足够去骗骗我的母亲,使她安心些。

——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

但我现在就是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胡胡。

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

——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