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学评判考核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品学评判考核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推动素养教育小学生评判体系。
引导和增进学生的进展与完善,为学生确信个体化进展性目标。
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形,判定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良建议。
通过评判,不但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基础上提高,更要发觉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帮忙学生熟悉自我,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以达到教育的培育目标。
二、评判原那么
在实施小学生素养进展水平评判进程中,坚持如下原那么:
一、多元性原那么。
学生素养进展不是孤立的,而多元性的、整体的。
依照学生思想道德与行为、学习品
质与能力、体育活动与健康等方面素养设计出多种因素,多层次评估体系,在单项评判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的综合评判,力求全面客观地评判小学生综合素养进展水平,反映学生的实际。
二、主体性原那么。
在学生综合素养评判中,学生是评判对象,也是评判主体。
评判整个进程要充分表现
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发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调动学生参与评判的主动性和踊跃性,使评判活动成为学生自我评判、自我调剂、自我进展的动力。
3、进程性原那么。
利用中注重评判进程,使评判成为对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
中标准自己的适应与言行,注意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评判的指标
(一)思想道德素养
1、酷爱中国共产党,酷爱祖国,酷爱家乡,酷爱集体。
二、遵纪遵法,遵守公德,老实守信意识。
3、文明礼貌,关切集体,友爱同窗,乐于助人。
4、尊重师长,孝顺父母,生活简朴。
五、按时上学,不迟到,不缺课。
六、爱惜公物,爱惜环境。
(二)科学文化素养
一、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注意力集中、有钻研精神。
二、学习适应良好,作业细致认真。
3、有毅力,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成绩不断提高。
4、爱好普遍,爱观看,爱试探感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喜爱阅读课外书籍,不断丰硕知识。
6、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进展能力、实践能力。
7、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适应、搜集处置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心理、审美素养
1、团结、合作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
二、情绪乐观,主动活泼,踊跃参与集体活动。
3、胜不骄,败不馁,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更正。
4、语言文明,热情大方,性格爽朗。
五、对艺术有爱好,并有必然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四)劳动技术素养
一、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
二、劳动态度、劳动适应。
3、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适应。
(以上四项采纳A、B、C、D四个品级评估记载。
)
(五)学业水平
要紧以“平常”、“期末”和“总评”三大方面评判,“平常”占40℅,“期末”占60℅,得出“总评”,以“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评估记载。
(其中85分以上为优,70~84为良,60~69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学生个人测试成绩只通知到学生本人,不在班级和学校发布。
“学科课程成绩”还要评估学生的“爱好特长”、“参加爱好小组活动情形”、“学科竞赛获奖情形”和“学得较好的科目”“学有进步的科目”等情形。
这几项不能用品级评估的,那么如实填写。
(六)躯体素养状况
包括身高、体重、视力、体育达标等情形,如实填写,不用品级评估。
(七)教师评语
四、评判的方式
一、采纳“四级制”评判方式。
测评时由学生本人评、他评、教师评别离对照评判标准,按“四级制”
(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心理审美素养、劳动技术素养采纳A、B、C、D四个品级,学业水平
采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品级)确信品级。
二、采纳记实评判测评方式。
爱好特长、竞赛获奖、评优情形等项,要依据记载的实际情形评定。
五、评判步骤
一、自评。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依照相关的评判要素,依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给自己写出评判
性的语言——“自己的话”,并做出品级评判。
二、他评、师评。
同窗及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给学生写出评判性的语言,并做出品级评判。
3、由教师汇总三方面的评判结果,为每一个学生进行综合评判,并将评判结果向学生和家长反馈。
六、学生素养评定的组织实施
一、要充分熟悉学生个体综合素养评语评判目的,联系到教育观念转变、素养教育的全面实施。
要向社会普遍宣传学生综合素养评判的目的意义,引导社会、家长支持评判工作。
二、在评判进程中强调质性评判,全面、深切、真实的再现学生的特点和进展
趋势。
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增进了解和明白得,实现评判主体的多元。
强调关注进程的形成性评判,面向学生的“以后”,重在进展。
3、制订学生综合素养评判指标、实施方法、学生素养进展报告册等。
校长负责本校各领导班子成员,各领导班子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层层培训,明确实施学生综合素养评判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实施方法,使学生综合素养评判体系程序化、标准化,提高评判的时效性。
4、学生综合素养评判每学期开展一次。
评判要重视自我评判和形成性自评为主;参
加评判人员一是班主任、科任教师;二是同窗、家长。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评判中的作用。
评定方法采纳品级加评语的方式。
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取得主动和谐全面进展。
学生的评判结果记载入《学生素养进展报告册》中(分1-3年级、4-6年级两
个时期),反馈给家长,并放进“学生成长记录袋”中,成立对学生评判的跟踪制度。
附:学生综合素养评判考核表
学年一学期班综合(学业、行为)素养评判表
指导教师:时刻:年月日 .
说明:一、综合素养评判品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品级(请在相应的栏里打√);
二、教师综合学生自评、小组评定情形,通过对学生的整体观看,给出一个综合考核品级;
3、学业成绩的呈现方式为品级制,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品级,其中85分以上为优,
70~84为良,60~69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4、每学期填写一次,并将填写的手册放入“成长记录袋”中;
五、教师评一栏由班任征求科任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