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考试大纲(精)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1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中文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它们分析现代汉语的事实。
自学考试者应较系统地了解汉语语法学简史、汉语语法特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构成句义的因素、词的分类问题、主宾语问题、歧义句问题、语法结构及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格分析、语义指向分析等基本研究方法, 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的语法现象。
本课程教材内容共十一章, 其中第五章关于词的分类问题、第七章关于层次分析法及有关问题、第八章关于句式的变换问题和第九章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是重点章。
第十一章为可选章, 可让学生自行阅读。
其余章为一般章。
二、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语法这一概念、语法所包含的内容和语法学的简史, 特别是了解汉语语法学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三个历史时期。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2.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着作。
其核心是“词本位”。
②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
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着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着《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着,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125408-专升本插班生考试-009《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专插本资料库 zcbzlk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本科插班生考试是针对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 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育、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 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测试学生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日常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一 些错误的技能。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语法占 50%。
3、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 20%,理解占 30%,应用占
50%。
4、试题的难易占分比例大体是:易约占 30%,中占 50%,难占 20%。
5、本科目考试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分析比较题、改错题、
简答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式样可以参见本大纲《题型举例》)。根据考核的要求,适当安排
专插本资料库 zcbzlk
专插本资料库 zcbzlk
第五节 现代汉语的整体性(略) 第六节 现代汉语学科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略)
第一章 语音 一、考核知识点:
1、语音的性质 2、全面掌握"发音器官示意图" 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 5、21 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声母辨正;39 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 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分析、韵母辨正;调值、调类及声调辨正; 6、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识记:音素;音节;音位;元音;辅音 理解:语音三大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 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及其作用;音素、音节、音位、元音、辅音等之间的关系 应用:汉语拼音方案 第二节 声母 识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分类 应用:21 个辅音声母的描述; 第三节 韵母 识记:韵母的分类 理解:韵母的结构及发音特点 第四节 声调 识记:声调;调值;调类;调号 理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调号间的关系 第五节 音节 识记:音节结构特点 应用:音节结构分析;声韵调的配合;音节的拼写;纠正错误音节 第六节 音变(略) 第七节 语调和朗读(略) 第八节 语音规范问题(略)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精)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文秘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绪论简要地讲述现代汉语的概况,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其在文秘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并明确汉语规范化的要求。
第二部分作为本课程的主要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系统的各个方面。
现代汉语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表现在口头上,汉语以一定的语音表达一定的意义。
语音表达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词汇意义,即每个词的实际意义;另一种是语法意义,主要是词或语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关系意义,因此,语音、词汇、和语法是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的内容。
与此同时,现代汉语有发达的书面语,汉字是记录口语、形成书面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因此,文字是本课程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此外,为了增强自身的表达能力,在综合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现代汉语形成研究表达效果的修辞知识系统,从而修辞也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体说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体可分为如下几个章节:第一章语音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地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完整的了解,具有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能力。
第二章文字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关于文字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正确使用汉字,这一点对于一个将来从事文秘的工作者尤为重要。
第三章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学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用词的能力。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2022年专升本)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
本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理解,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正确地使用它们;掌握,指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分析。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1)了解: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2)理解:七大方言区。
(3)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现代汉语的特点。
具体知识点:第一节现代汉语的概述一、现代汉语的含义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其中主要区别在语音方面。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
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
2.词汇方面。
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同音语素多。
语法方面。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词类和句子成分关系复杂,拥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为基础。
普通话的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宿州学院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二、考试大纲《现代汉语》(一)主要考核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
2.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
3.掌握现代汉语七种方言及其代表性地点方言。
4.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
5.了解汉语规范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
第二章语音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音的三大属性。
2.熟悉发音器官的构造。
3.掌握语音的基本概念。
4.掌握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5.掌握普通话元音的发音原理和舌位图。
6.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发音状况。
7.掌握普通话声调的调值、调类和调号。
8.掌握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了解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9.了解普通话的音变规律。
第三章文字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文字的性质、起源、特点和作用。
2.了解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
3.了解文字的结构。
4.掌握汉字的造字法。
5.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6.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汉字。
第四章词汇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词汇单位及词的结构类型。
2.掌握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了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了解义素分析的方法。
4.掌握语义场的类型和同义词的辨析。
5.掌握反义词的类型及表达作用。
6.了解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7.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8.了解熟语的类型和特点。
9.了解词汇发展变化的状况和规律。
10.了解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第五章语法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法和语法体系的含义,认识语法的性质,了解四级语法单位。
2.了解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
3.掌握各类实词和虚词的类型和语法特征。
4.掌握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掌握短语的层次分析法,掌握分化和消除歧义的方法。
5.了解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掌握句法成分分析法。
6.了解句型、句式、句类的分类标准,掌握各类句子的结构特点、语气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句子变换的方法和作用。
7.掌握单句运用中常见的句法失误和修改原则。
汉语基础考试大纲

汉语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语言学基础2.汉语概况3.现代汉语语音4.现代汉语词汇5.现代汉语语法6.汉字7.古代汉语(二)汉语应用能力汉语应用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 辨音和标音能力2. 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3. 词汇、语法规范4. 文言文阅读理解(三)汉语语言分析汉语语言分析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语音分析2.词义分析3.语法分析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80分,汉语应用能力40分,汉语语言分析3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80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选择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汉语应用能力40分语音能力题(标注拼音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0分汉字能力题(改正错别字、汉字书写、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5分语法词汇规范(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文言文阅读题(加标点、填空题、选择题等),共10分汉语语言分析30分语音分析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词语辨析题,共10分语法分析题(辨别词性、句子分析),共10分病句修改题,共5分五、样卷(见附件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考研《语言学基础与写作》(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闭卷
总分及分布:满分150分,其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各占35%左右、写作占30%左右。
题型:选择、辨析、释词、分析、简答、古文今译、名词解释(以上题型不一定全部出现)和作文。
三、主要参考书目
1.了解古书中的用字情况,能够识别常见的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2.掌握常用的古汉语词义,注意其古今差异;
3.了解常见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词的本义的探求方法;
4.掌握古汉语语法的特点,能够进行一般的语法分析;
5.了解古汉语虚词的特点和用法;
6.了解古汉语常用的修辞方式(引用、譬喻、代称、夸饰、割裂、并提、互文、委婉、倒置等);
1.《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
5.《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专业类别:
■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
一、基本内容
“语言学基础与写作”是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考生必考的专业课,通过考试评判考生是否达到高等学校本科生优秀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所录取的考生具有较好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础。
(一)古代汉语部分
2.全面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拼读、拼写等;能正确分析普通话音节结构;
2020年巢湖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范围】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语音的性质;声母、韵母、声调;汉字概说;汉字的形体;汉字的结构;使用规范汉字;词汇;词的结构类型;词义的性质;词义的构成;同义词和反义词;熟语;语法的性质;词类;实词;虚词;短语;句法成分;句型;句类;单句语病的检查与修改;修辞概说;辞格《中国古代文学》:
《诗经》;屈原与楚辞;《孟子》;《庄子》;《史记》;建安文学;陶渊明与田园诗;《春江花月夜》;王维;孟浩然;李白;高适;岑参;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柳永;苏轼;周邦彦;陆游;辛弃疾;关汉卿与《窦娥冤》;《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汤显祖与“临川四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
【参考书目】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
1、考试范围: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试卷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内容
要求学生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日常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一些错误的技能。
各章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的含义及其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特点;
2、我国主要方言区的分布情况
第二章语音
1、语音的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及其作用。
2、全面掌握“发音器官示意图”。
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
5、21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声母辨正,39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分析,调值、调类。
6、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
7、音变现象:变调、轻声及其作用、儿化及其作用、“啊”的音变;
第三章文字
1、文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
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3、汉字的结构:结构单位(笔画、偏旁)、笔顺的基本规则及运用、造字法及形旁声旁的作用与局限性。
4、掌握规范汉字,纠正错别字。
第四章词汇
1、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词汇、语素、。
;
2、词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分析合成词的结构类型。
3、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4、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
5、词义的分解:义项及其分类、比喻义和比喻、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
6、语义场:同义词及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及其种。
7、基本词汇及其特点、一般词汇及其构成、熟语的种类。
8、词汇的发展变化及词义演变的途径。
第五章语法
1、语法的含义、性质,语法单位。
2、划分词类的依据,各类实词、虚词的语法特征及其运用。
3、短语的结构类别、功能类别,多义短语,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
4、句类:分类标准,疑问句的种类。
5、句型:主谓句的种类、非主谓句的种类,几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变式句和省略句。
6、句子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单句。
7、复句和单句的区别,关联词语和复句的关系,复句的主要类型。
8、分析多重复句:指出层次、指明关系。
9、改正单句、复句中常见的病句。
第六章修辞
1、修辞的含义,原则,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2、修辞的内容: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