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崖隧道控制测量技术

合集下载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完整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完整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C17合同段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雅康高速公路C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一四年九月十五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隧道监控施工技术规范3、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二、编制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斜井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及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斜井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三、工程概况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土建工程施工C17标段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麓、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

川藏公路穿越东北部,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之称。

本合同段横跨泸定县烹坝乡喇嘛寺村与黄草坪村、康定县姑咱镇大杠村与上瓦斯村,涉及2县2乡镇4村,起讫桩号为K108+450~K118+370,线路全长9.92km。

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1段长283.5米;桥梁工程:3座总长522.5米;隧道工程:3座隧道,其中大坪隧道长3021米,最大埋深863m;大杠山隧道长4799米,最大埋深669米,龙进隧道长1287.5米,最大埋深328m;涵洞工程:钢筋混凝土盖板涵,33m+12.52m两处。

四、监控量测管理1、成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受项目总工领导并配齐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品,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承担量测任务。

2、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应用讲解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应用讲解

5.7拱顶下沉量测
拱顶下沉量测数据,主要用于确认围岩的稳定性。测点布设 方法是在拱顶中心位置,常与周边量测点布设在一起,即布在主 量测断面。用凿岩机钻孔,然后将藕合剂(锚固剂)置入孔下沉量测采用收敛计进行数据采集。
拱顶下沉量测的方法常有三种: (1)用收敛计量测
快速埋设测点.(一般设置在距掌子面、工作面2m范围内,开 挖后24小时、下次爆破前测取第一次读数。)
测量读数在隧道内尽量要快;保证测量点不被破坏;读数准 确可靠。
3、监控量测的任务
⑴确保安全。 ⑵指导施工。 ⑶修正设计。
⑷积累资料。
4现 场 工 作 程 序
准备工作 确定埋设断面 测点埋设 数据采集 数据整理分析 资料归档
隧道新奥法设计及施工监控量测
新奥法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应用
2009年5月
1、隧道监控量测的定义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 衬砌受力状态的量测。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 支护、衬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一种手 段;也是保证新奥法安全施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为施工中可能有的工程变更提供科学依据;它贯穿隧道施工 的全过程。为此《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 中第9.1.1条作出下列规定: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 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监控量测计划, 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
2、监控量测的目的与要求
量测的目的为: ⑴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 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 计,指导施工. ⑵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⑶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⑷为确定隧道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 ⑸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 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稳定. 量测的要求:

太行山隧道1#,2#斜井的洞内控制测量经验

太行山隧道1#,2#斜井的洞内控制测量经验

太行山隧道1#,2#斜井的洞内控制测量经验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对太行山隧道1#,2#斜井的洞内控制测量经验,阐述了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洞内导线的布设方法、施测方案、施测方法及单线双隧右线控制方法。

关键词:导线、控制网、导线复测,控制网精度,贯通精度。

工程简介太行山特长隧道是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的重点工程,位于孤山特大桥和盂县车站之间。

本隧道设计为两座相互平行的单线隧道,线间距35.0m,隧道内线路位于直线上。

中铁十七局集团五公司承担施工的Z3标段,位于盂县仙人乡咀子上村,起讫里程为DK73+201,DK77+801(YDK73+201,YDK77+801),正洞全长4600m,设两个无轨运输施工斜井。

其中2#斜井坡度11.6%。

1#斜井坡度为11.2%. 2#斜井承担正洞任务2000m。

1#斜井承担正洞任务2600m。

根据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洞内控制精度要求。

洞内导线测角中误差1.5”,测距误差?1/100000.测量仪器:徕卡TCRA1102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脚架4个,棱镜3个,对讲机4个,卡西欧4800计算器一个。

遮阳伞一把。

一,导线整体布设思路导线布设前首先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隧道允许贯通误差预先确定导线控制网精度等级,选择导线的布设网型,确定导线边长的范围。

太行山隧道1#,2#斜井口距离约7KM,2#与3#斜井口距离约7.5KM,根据《新建铁路测量规范》确定,隧道允许的贯通误差为6cm。

为了保证贯通精度,太行山隧道1#,2#斜井导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实际估算及设计院建议,确定了导线控制网等级为二等。

导线布设采用闭合导线网,导线以洞口所投GPS点为起始点,按双导线向内测设。

形成闭合导线环,导线每延伸一到两个控制点,两导线交会成一个节点,节点坐标采用平差值,作为继续向前延伸的依据。

在施工阶段,综合考虑施工进度等经济指标及贯通精度要求,前期控制网导线边长斜井内定在300米左右,正洞内根据横通道布置特点,为控制右线的需要,在每个横通道口布设导线点,导线边长约420米左右。

隧道工程测量的步骤

隧道工程测量的步骤

隧道工程测量的步骤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隧道工程测量的步骤———送给初入隧道施工测量之门的同僚当你接到隧道施工工程,无论是被派遣或私人老板雇佣,第一、要先做隧道进口和出口控制网,为保证进出口坐标系统一致,需要以导线形式或三角锁形式联测,当然GPS更好。

如果有支洞,斜井,不管几个均需要将进口的控制点纳入整个控制网中,观测、平差计算。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控制点坐标、高程一致,同精度,防止隧道贯通出现偏差。

如果设计单位在这些部位提供的有平面、高程控制网点,你一定要进行复核测量,以免误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如果工程是国家正规工程,你应在施测前或过程中上报监理一份布设控制网的设计报告,在结束的时候报一份技术总结供审批。

没有要求的或工程较小,这两项可合并一起,在建立控制网后写出报批。

第二、应根据控制网做好贯通误差估算,贯通误差限差要求请见相关规范。

如果贯通误差大于规范要求,需要对控制网进行优化,以满足规范要求。

第三、当控制网建立后(包括控制网点复核测量合限),即可按照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将隧道轴线包括支洞、斜井轴线方向控制点在实地稳固标定,位置应选在开挖区以外的适当位置,防止被破坏,但又不要离开挖区过远,使用不便。

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隧道进出口包括支洞,斜井进口的洞脸开挖放样。

开口线的测定应依照图纸,并换算出与控制轴线点的相互关系,用全站仪采用逐近法直接测定。

同时应测定洞脸开挖前的原始断面图或测绘不小于1/200的地形图,有地形图软件的话,在室内切出断面图,以供工程量计算之用(如果测地形图,需征得现场监理同意后方可或要求他旁站)。

注意:应根据图纸核对洞脸实际里程是否正确。

防止造成超欠挖。

如果无免棱镜功能全站仪,在洞脸开完逐渐向下的过程中,应将开挖后的断面逐渐测下来,随时检查是否存在欠挖部位,也免得开挖完成后,测绘断面困难,第四、当洞脸形成后,根据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和措施,将隧道的轮廓开挖线在洞脸上标出,其轮廓点间距不应大于50cm。

隧道洞外控测技术设计方案(模板)

隧道洞外控测技术设计方案(模板)

第一章朔准线长大隧道洞外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概述根据《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4.1.1和4.1.2条的规定,结合朔准线定测控制测量技术标准,4km以上隧道应当单独进行洞外控制测量,以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够按规定的精度正确地贯通。

朔准线设计4km以上长大隧道有六狼山隧道、鹰鹞山隧道、卧龙山隧道、哈镇隧道和岛宝沟隧道,按照朔准公司的工作安排,本次对六狼山、鹰鹞山和卧龙山隧道进行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建议根据开工需要应对哈镇隧道和岛宝沟隧道也进行洞外控制测量。

朔准线线路横穿山西、内蒙,总体为东西走向。

六狼山隧道、鹰鹞山隧道、卧龙山隧道位于山西境内,测区内群山连绵,山势陡峭,海拔1000~1600米之间,相对高差约600米,测量困难等级为复杂,地形破碎,且线位偏离公路较远,交通条件较差;测区为黄土高原气候,山高风大,气候变化无常,勘测条件较差。

朔准线长大隧道所处地区为暖温带干旱大陆性气侯区,受季风环流控制,寒暑分明,夏短冬长;空气含湿量处于湿润与干燥之间,夏热湿润,冬寒晴燥。

降水少,风沙大。

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干湿冷热分明,主要气象资料如下表:六狼山、鹰鹞山和卧龙山隧道是朔准线铁路工程中的长大隧道,隧道设计为单线单洞隧道,预留二线。

六狼山隧道起止里程为DK20+575~DK35+750,全长15175m;鹰鹞山隧道起止里程为DK41+428~DK53+000,全长11572m;卧龙山隧道起止里程为DK116+828.16~DK128+772.55,全长11944.39m。

六狼山、鹰鹞山和卧龙山隧道斜井设计参数如下表。

六狼山隧道施工斜井设计参数表鹰鹞山隧道施工斜井设计参数表卧龙山隧道施工斜井设计参数表二、测区既有资料情况1、六狼山、鹰鹞山和卧龙山三座隧道纵断面图2、六狼山、鹰鹞山和卧龙山三座隧道平面图3、朔准施隧02-024、朔准线定测D级GPS平面控制测量成果5、朔准线定测四等水准成果6、线路定测控制桩表、曲线表7、斜井参数表8、测区高程异常值三、采用的技术规程规范1、《铁路勘测细则》(第二十三篇隧道控制测量QJ/SSY034-2000)2、《铁路勘测细则》(第二十四篇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QJ/SSY034-2000)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JTJ/T066—98)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7、《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四、坐标与高程系统1、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6378245m(长半轴);α-298.3(扁率);Utm-1.0;2、朔准线隧道工程独立坐标系为了满足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需要,平面控制网应采用隧道工程坐标系,以隧道线路中线前进方向为X轴正方向,X轴顺时针旋转90°为Y轴,建立隧道工程独立坐标系。

隧道的控制测量及放样测量方案

隧道的控制测量及放样测量方案

隧道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巫山至奉节段A18合同段主要工程为摩天岭隧道。

该隧道分别由两家单位施工,其中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公司承担巫山端施工任务。

本标段隧道范围左线为:ZK42+475~ZK46+227.215,全长3752.215m;右线为:YK42+455~YK46+200,全长3745m。

隧道左线巫山端洞口位于平曲线上,曲线半径为R=2500m,右线巫山端洞口也位于平曲线上,曲线半径为R=2700;隧道左、右线洞身段线形均为直线接R=6000的平曲线再接直线;隧道左、右线奉节端洞口平面线形均为R=2600m的圆曲线。

隧道左线纵坡-1.871%的单向坡,右线纵坡为-1.864%的单向坡。

二、隧道的控制测量洞内导线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

由于支导线无检核条件,故在隧道内测量中我们采用主、副导线闭合环作为地面控制测量。

所谓主、副导线闭合环,是一条主导线和一条与它并行的副导线在隧道洞口附近相连而成的闭合环。

主导线要求测边和测角,而副导线只测角,不测边长。

这样就形成一个内角和条件。

通过角度平差,采用角度的平差值和边长的观测值沿主导线即可计算主导线各点坐标。

虽然坐标的传算只能通过主导线,但洞内导线进洞时的联系方向既可在主导线上,也可在副导线上。

如图,主导线为0——1——2——……——n+1;副导线为0——A——B——……——K。

主导线点有N个,副导线点有K个。

2 3 n-11 n0 A B C K导线点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不小于200米。

每隔2—3条边闭合一次形成主、副导线闭合环。

隧道测量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布设为单一水准路线,测量采用往、返测的方法。

最后成果取往返、测高差的平均值。

布设水准点时每个洞口附近埋设的水准点不少于两个,两个水准点之间的高差以安置一次仪器即可联测。

浅析石林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及监控

浅析石林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及监控

将 使混 凝土表 面产 生很 大 的温度 应力 , 形成 表面裂
缝 并往 往 发 展 为贯 穿性 裂 缝 。混凝 土 裂 缝将 坏 结
参考文献
[]中冶 建 筑研 究 总 院有 限公 司 . 1 大体 积 混 凝 土 施 工 规
构 的整 体 性 ,严 重 的影 响工程 安 全 。在 桥梁 工程 中, 由于水泥 标号 高 , 化热大 , 水 出现裂 缝 仍然很普
云桂铁 路石 林隧道 由中铁 一局承 建 、 四院监 铁
理 四标监 理 。隧道位 于弥勒 至石 林板 桥之 间 , 长 全 l2 8I , 8 0 I设计 为 单洞双 线隧 道 , T 为云桂 线最长 的 1 级风 险 隧道 , 国最 长单 洞双 线 隧道 , 界最 长钻 全 世 爆 法施 工 的岩溶 隧道 。隧道 最大 埋深 约 2 0m, 5 最 小埋深 约 6m。石林 隧道 以一平 导+ 井的辅 助坑 斜
73贯通测 量 过程检 查 与控 制 - () 查贯通 误差 的调 整是 否满足 线路 设计 规 1检
9结 束 语
石林 隧道洞 内平面 控制 测量之 所 以比较 完 善 , 其主 要原 因在于有 一套 规范 和系统 的监控 制度 。 同
范和 轨道 平顺 性要 求 。 () 2抽测调 整后 的线路是 否满 足建筑 限界要 求 。
线, 正洞 为单导 线—— 副 导线 , 平导控 制正洞 。 即 1、 ≠ 井 的导线 点 的布 设 ,由于 斜井交 叉 口交会 # 2} 斜
处 为正 洞 , 为平 导 。导线 点布设 正洞 为交 叉双 导 再 线— — 主 导线 , 导 为单 导线—— 副 导线 。 平
_ 圜
铁 与设 计 道勘 J
着 符合规 定 的精度 正确 掘进 以至贯通 。

20101222隧道及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改)

20101222隧道及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改)
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 专题讲座
二○一○年十二月 四川•绵阳
专题一、 新奥法 专题二、 监控量测 专题三、 地质超前预报 专题四、监控量测、地质预报案例
专题一、 新奥法
一、新奥法
1、地下工程形成原理
地下施工基本目的是在各类地质体中修建长期稳定的洞室结构
体系,这个结构体系是周围地质体和各种支护结构构成的。

寸、间距及设置钢拱架的必要性。
10 锚杆拉拔力检测 锚杆拉拔计
检查锚杆的抗拔能力。
选测 ……
2.1 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
内容
2 1.掌子面地质素描

岩性,产状,节理(断层)

性质,地下水状态等。
项 目
2.支护状况的观察
与 方
① 喷层表面的观测及裂缝状况 的描述与记录
法 ② 有无锚杆被拉脱或垫板陷入
Ⅴ级以上围岩监测点布置型式 CRD法监测点布置型式
2.3 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量测
监测频率
管理等级
2.4 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量测
接触量测法
非接触量测法
2.4 锚杆质量检查-锚杆轴力量测
量测目的 a) 了解锚杆受力状态及轴力的大小,为确定合理的锚杆参
数提供依据; b) 判断围岩变形的发展趋势,概略判断围岩内强度下降区
与 (6)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
方 (7)开挖后支护段初期支护是否有异常现象。
法 观察目的:
(1)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2)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3)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
的可靠程度。
2.1 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
测试仪器
2

一种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方法

一种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方法

一种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方法作者:郑宏伟刘英军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20年第7期文/郑宏伟刘英军摘要:特长隧道作为公路施工的控制性工程,对精度要求很高。

文章以地坑院隧道的控制测量为例,叙述了其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测量方法,并且通过对隧道入口右洞与斜井的贯通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特长隧道的控制测量方法。

关键词:特长隧道;控制测量;贯通误差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荷载不断加大,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交通线路不断增多。

隧道作为公路施工的控制性工程,能否顺利贯通及贯通精度直接影响着工期和工程质量。

因此,特长隧道控制测量的作用不言而喻。

一、特长隧道控制测量的准备工作第一,工程概况。

地坑院隧道为国道310洛三界至三门峡西段南移新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隧道,起讫桩号分别为ZK89+66~ZK93+116,YK89+681~YK93+121,隧道土质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施工难度大,为了保障工程进度,增设斜井一处,起讫桩号为XJK0+000~XJK0+429。

第二,设计单位交底情况。

项目开工前期,对设计院提供的34个三维坐标点进行了实地考察,选出4个点进行洞外控制网的控制测量和高程测量。

其中E061处于地坑院隧道进口附近,E063处于地坑院隧道斜井附近,E068、E069处于地坑院隧道出口附近。

第三,控制测量的方法。

特长隧道控制测量主要包括控制网方案的确定、控制点的选点与埋石、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洞内平面测量、洞外高程控制、洞内高程控制6步。

随着掌子面的不断推进,需要在隧道内不断布设控制点,一般在洞两侧交错布置,间隔大约为100m左右,当布置新点时,一般是在洞内进行小型闭合导线。

累计进行两次小型闭合时需要进行大型导线测量,进行大型导线测量前,一般要进行GPS(全球定位系统)网联测和高程联测,进而确保控制点的精度与相对精度。

二、特长隧道控制测量的实施第一,控制网方案的确定。

隧道快速开挖及监控量测施工技术研究

隧道快速开挖及监控量测施工技术研究
科技・ 探索・ 争鸣
 ̄ c 科 i c n t L &h 技L l 视 1 1 ] ‘ 、 j t V 界i s i o n
隧道快速开挖及监控量测施工技术研究
杨剑 锋 文飞 字 ( 中铁 二十 局集 团第 四工 程有 限公 司 , 山东 青 岛 2 6 6 0 6 1 )
馒罔如下: 乡麻 J I l 村. 后继续 向南 设至麻 J I 【 沟( K 2 4 + 6 9 0 . 4 ) 具体 桩号 K 1 7 + r人员 j 9 2 2 ~ K 2 4 + 6 9 0 . 4 . 蹄 线总 } 乏6 7 7 8 k I n l镣胡梁 隧道采J 1 j 分离式双线 隧 道. 左线长 3 5 8 5米: 线长3 7 0 0米 隧道最 大 深 2 4 0余水 隧道左 线 进 口平 面线 形 l ’ 工 J R :l 1 0 0的 闭 线 . 纵坡 为 2 . 2 5 %. 隧道 f n口 平 面线 形 为直线 . 设计纵坡 为一 1 . 8 %: 隧道 左线进 I J 平面线形 为 R = 1 1 0 0的网
曲线 . 纵坡为 2 . 2 5 G. 隧道… 1 i 平I _ l _ l f _ 线形 为r t 线, 设计纵坡为一 2 . 0 % 蔡
胡梁隧道 了 二 特【 乇隧道 . 是伞线 的 悱 I . 程. 怍为试验段 先期 开 綮胡梁隧道地处陇东薮 { : 高 U I x = 和 ’ 盘I 1 I ~ 关I L I 亚I x 2 ,穿过黄 土梁峁地貌干 ¨ 壤 l l I 】 1 地 貌阳大地貌单元.陔隧道属构造剥蚀一 …【 J 地税 图1 单元. 山尚谷深 . 地 形起 伏较 夫. 隧J l k K r t I 线 离程 l 7 3 1 . O 0 l ~ 1 9 9 6 . 8 7 6 m, 相对高茇 2 6 5 . 8 7 5 m 隧址 I 式冲沟 发育 . 沟 一般为狭窄的“ v ” 型谷. 淘 I 5台J x l 枪『 时施1: . 2 - 3人为一个 T作小组 . 相互协作 . 一个循环 『 末纵坡较大 . 两 陆峻. t 岛羞夫 . 植被 发育 地 F 水类 按其赋存 条件 的炮 眼 2 . 5 z l , r l , J ‘ 完 成 和 水层性质 可分为基 裂隙水 、 松敞 岩类 L 隙水 两大类型 . 隧址 区 4 . I . 2 爆 破 艺选 择 局 部 上 四 系 全新 统 残坡 积 物 ( t - , ) 缔 、 洪_ f ! { 物( 1 卵 . 上更 刈爆破 r 艺 的选 择 L. 项 日原来采用传统 的爆破技 术 , 在 观摩 新统风楸 ( Q t ) 蔹 } . 分 不 均 . 部 分地段 犊柑f , 隧址} 』 { 擀 地 层 } f 卅省 徽隧道施 【 : 爆破 _ r 后. 决定采刚水压爆 破技 术 岩 性 主 要 为新 近 系 ・ I t 新 统 成 水 河组 ( N 。 x ) 砾# ,卜} 1 、 统 斑 … 群 f K, ) 水 爆破 是 传统爆破技术的基础上 . 在炮眼特定设计位置装 入 砾 . 寒武系( ) 耿 、 I 云岩 、 板 , r 1 系( z ) r 1 等 j { 1 I 水袋 . 使装药结构改 变. f } { 专J _ } _ l 设备加_ r 的炮泥填塞炮 F I , 利用炸 约爆炸时的能 瞳. 水t t 传播的爆破 应 力波对水的 不可压缩性 . 使爆 2 主 要 开挖 机械 设 备 配 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炸能 经过水传递 到嗣I : 司的闱岩 1 1 1 . 有利于 岩石破碎 , 同时 . 水在爆 炸 结合项 } _ = { 隧道- 掘进矩离较 Kl 硬上 I 导坑断俩较 人的特点 . 选 气f 舡膨胀作川 F产, l 三 的“ 水楔 ” 效应使 柑石进一步破碎 . 炮 眼中有 水可 用 1 卸4 t 运输 殴 食的大 施 l 机械设衙 项 目配 备 J ’ 挖掘机 、 装 以起到雾化降尘作¨ j , 很 大程度降低粉尘 、 提高岩石爆破效 率的同时, 载机( 『 1 J ’ _ f I J ! I } 翻) 、 f 1 卸汽 1 钻f L 台乍 、 水H i 爆破设 备等 减少爆破烟尘的产 生. 降低环境污染 的爆破技术 项H 海占 扎逊 使r f I 对 钻孔 台 和 1 人i : ; x l 枪钻孔进行 J 比选 项 目 施1 - 断 上 导坑 主要 进 度 控 制 施 T 而 . 每次i ; / i f L 约 l 5 ( ) 个. 孔深 3 ~ 3 . 5米 。 采用人 I 风怆钻彳 L . 织 l 3个箍 I 2 怆同时钻 L . 需钻 L 2小H I J : 而 使j } 】 钻孔台 1 ( 单 . 惜) . 每孔成彳 L 时问 2 . 5分钟 , 需3 7 5 分钟 . 若《赶 L人 I 速度 . 至少需 3臂! ; i f - / L . 且设备成 本太大 每个端 图 2 水压爆破炮眼装药结构 图 配备 一台h ! i 4 L 台1 i ( 臂) . 配合人 寸 难施 1 的锁脚 和超前孑 L 进 行施 l l . 降低成本 . 义增 加 J _ I = 挖速艘 常规 百爆 破效 果相 比. 水压爆破具有明 显的“ 三提高 一保 护” 怍j H: 提 高 炸药 能量的利用 率 , 单位体积岩 石耗药量 可节约 1 5 %一 3 施 工方 案 的选 择 2 0 c /  ̄ : 提岛 了施 l 效率 . 每循环进 尺长 度可提高 2 0 c m一 3 0 c m; 提高_ 『经 延 水可 约 火 t 品材 料 费 H J 2 5 0元 一 4 0 0元 : 粉 尘 浓 度 大 大 结合本 l I 程的地质地 貌情况 、设 汁 # 分忻及 r 程 f : 期 要求 . 施 济 效 益 . ’ I : 方案在前期菜划时 . 认为采, H 统的 爆法施J: . 加之 一些先进的 开挖爆破技 术. 采川上下 导坑两台阶法施 I . 台阶法施 r 巾. 钻爆施 1 技 术刈人 r 风怆钻孔 御钻孔台 乍 i . I L h 9 I ‘ E 选 . 火家意 见不一 该 项 目用 较羞 . 乐州 金段 l 向 盹 厂条件 水成熟 , J 导坑平 等 施 r 是最 适 合 的j I : 挖 方式 本隧道 设汁 勾单线 双涮隧道 . 隧道开挖 断谢约 8 0 , 4 ~ I 2 9 . 8 m 。I l l 级 岩段 采” j 全断面法施 Ⅳ 、 v绒 阳岩段 采用台阶法 , V级围岩段 采川 台阶 开挖预 恢心土法 , 采川装载机装渣 . 卸运输方式 f 1 ; 渣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施工方案word精品文档5页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施工方案word精品文档5页

新建铁路宁德白马港铁路支线天池山二号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方案编制:复核:新建铁路宁德白马港铁路支线项目经理部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编制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二、编制依据⑴《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19)⑵《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19]160号)⑶《天池山二号隧道施工图》。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宁德白马港铁路支线工程天池山二号隧道围岩监控量测。

四、量测项目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

量测项目应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确定。

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跟开挖、支护作业。

按设计要求布设测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加量测的内容。

根据本隧道的特点,量测项目包括:⑴洞内、外观察;⑵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⑶拱顶下沉量测;⑷地表沉降。

五、监控量测作业监控量测流程框图根据设计文件、结合白马港铁路施工指南,制定本隧道围岩量测方案。

⒈洞内观测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分。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

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

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在观察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紧急措施,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

洞外观察包括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⒉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宜为10~15m,在隧道Ⅱ级围岩中可根据需要酌情设置测点。

⒊净空变形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取。

新狮子岩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新狮子岩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改建铁路西安安康线建第二线新狮子岩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中铁十九局西康二线一工区2010年1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新狮子岩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新狮岩隧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属秦岭南部中低山河谷区。

本隧道起讫里程DK174+746~DK178+878,全长4132米。

进口处山势陡峭毗邻西康高速及西康1线铁路,出口处紧邻西康1线铁路。

根据勘测资料,新狮岩隧道地层岩性复杂,隧道洞身主要通过地层岩性为泥盆系中统千枚岩局部夹灰岩,遇水易软化坍塌,以III、Ⅳ类围岩为主。

二、编制目的为确保监控量测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了解围岩状态,及时反馈信息于设计和指导施工,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作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同时为加强监控量测实施人员规范操作,全面掌握监控量测实施全过程,结合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3.1 组织机构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工区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体系,工程部和安质部负责对隧道一至六队的监控量测进行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

并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制定各岗位职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总负责人:工区总工程师,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组织安排和重大问题的处理。

主管部门:工程部、安质部,负责监控量测全面管理,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参和重大问题的处理。

监控量测负责人:测量队负责主管监控量测组工作,掌握监控量测工作状态,分析和上报有关监控量测数据和情况,制定处理措施,下达技术交底资料。

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负责,分析监控量测数据和上报监控量测动态。

现场监控量测实施人:监控量测组员(操作人员和资料员),操作人员负责现场监控量测具体实施,负责测点的布设和保护,及时取得监控量测数据;资料员负责监控量测资料的收集、整理、签认、汇总和归档等资料管理工作。

3.2 作业程序(1)熟悉资料(施工图纸、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2)布点量测;(3)取得数据;(4)整理签认;(5)分析处理;(6)位移管理;(7)信息反馈;(8)工程对策;(9)资料归档。

狮子山隧洞地质问题与施工技术

狮子山隧洞地质问题与施工技术

狮子山隧洞地质问题与施工技术
刘俊峰;郝俊锁;李勇;张曾照
【期刊名称】《施工技术(中英文)》
【年(卷),期】2022(51)11
【摘要】狮子山隧洞地质条件极端复杂,活动断裂、软岩大变形、岩爆、突水突泥、有毒有害气体及高外水压等风险叠加,重大突发地质问题对工程施工组织、进度、
安全、质量、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对隧洞地质问题进行梳
理识别,深入分析灾害特点及工程建设影响,提出针对性工程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事故发生。

【总页数】6页(P121-126)
【作者】刘俊峰;郝俊锁;李勇;张曾照
【作者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6.3
【相关文献】
1.不良地质段的TBM施工技术在大伙房输水隧洞施工中的应用
2.浅谈隧洞特殊地质施工技术问题
3.引红济石隧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问题处理对策探讨
4.夹岩
水利工程深埋长隧洞开挖施工典型地质问题及处理技术5.引滦入津隧洞施工与运
营阶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工程管理)西垴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西垴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西垴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林州至长治(省界)高速公路工程(No.5合同段K28+400~K32+400)监控量测方案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X公司林长高速公路第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5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西垴隧道监控量测方案壹、工程及地质情况说明西垴隧道东起林州市任村镇东垴和西垴村之间山梁,西到尖庄村东侧,隧道区附近有多处村村通公路,交通条件较为方便。

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K29+925~ZK32+188,全长2282m,右线YK29+891~YK32+232,全长2341m。

隧道左线平面设置为R=910圆曲线接缓和曲线(A-393.948)接直线接缓和曲线(A-390)接R=1170圆曲线,纵面设坡率为-0.7%的单向坡;隧道右线平面设置R=8500圆曲线接缓和曲线(A-322.415)接直线接缓和曲线(A-402.492)接R=12000圆曲线,纵面设坡率为-0.6%、-2.65%的单向坡。

隧道区位于太行山东部,山势陡峭,沟谷深切,路线经过区海拔高度575~950m,相对高差较大,由于受林州大断裂影响,在林州大断裂以东,隧址区地貌单元属低山丘陵区,林州大断裂以西,由于太行山造山运动过程中持续上升,为太行山剥蚀中山区,山地地形较陡峻,形成台、坎相连的地貌特征,陡坎往往近于直立,高度数十米至上百米不等,平台宽度不大,由于岩体风化剥落,往往呈斜坡状,堆积了厚度不等的坡积土,隧址区人正常通行特别困难,植被条件壹般,局部有水土流失现象,地表大部为基岩出露,沟谷及山坡中下部为碎石土和崩体岩块,且见漂石、卵石,山谷俩侧及上坡地带有农作物种植。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初祥勘物探报告成果,隧道经过区林州大断裂在右线YK30+410左线ZK32+370附近穿越隧道,断裂上盘地层倾斜,破碎带宽度约6~8米,属地质构造复杂路段,隧道经过区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根据工程地质测绘结果,基岩中主要发育有俩组高角度裂隙节理,第壹组走向210~225度,倾角70~73度,裂隙宽度1~5mm,常被石英脉充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测量 。
1 在两相邻测站上 , ) 应按奇 、 偶数 测站的观测 程序进行 观测 , 即分别按“ 后前前后 ” 前 后后 前” 和“ 的观测 程序 在相 邻测站 上交 替进 行。在一测段的水准路线上 , 测站数 目应安排成偶 数。一个 测段的水准路线的往 、 返测应 在不同的气象条 件下进行 ( 上午、 如 下午) ) 。2 注意减弱旁折光和地 面折光 的影 响。在洞外高程 控制
四等 2 0 I0 . 1 3 25 . l 3 0 / 50 0 ±5 4 6
因 受 地 形 限 制 , P 0 8~GP 0 9点 间 距 为 28 90 m, G S2 S2 8 .2
水, 一面是水流 湍急的乾佑河 , 一面是悬崖 峭壁的狮子崖 , 地形险 GP 0 9 G S 3 S 2 - P 0 0点间距为 4 7 3 0m, 8 .5 根据《 测规》 的规定 , 采用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3 5期 2007年 1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 兀 『 E R
V0. 3 No. 5 13 3
D c 20 e. 07
・3 1 ・ 5

测 量 ・・
文 章 编 号 :096 2 (0 7 3 —3 10 10 —8 5 2 0 )50 5—2
放置水准 标尺的固定点 , 并加 以标记 。
2. . 测量等级与技术要求 12 根据 J J 6 —9公路勘测规范 ( T 19 0 以下简称《 测规》 的规定 , ) 该
2. . 高程控制测量 的精度评定 24
设项 目的逐 步展开 , 实际 可供 的游览 面积相 对增 大 , 山湖旅游 参 考 文 献 : 南
2 隧道洞 外控 制测量 2 1 洞外 平 面控 制测 量 .
2. . 建网 11
.. 根据进 出口地形特点 , 由进 口的 G S 2 , P 0 9 G S 3 P 0 8 G S 2 , P 0 0及 2 2 2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设计 高程控制等级 由公式 M =±m -来计算 , 中, 4  ̄ 其 M 为 两 左、 右洞 口的投 点分 别组 成 四边 形 闭合导 线 , 形成 狮子崖 隧道进 m 一般应取 口的平 面控制 网, 图 1 见 。由出 口的 G S 3 , P o2 G S 3 P o 1G S 3 , P o3及 端水准点的高程 中误差 ; 为每公里 水准测 量 中误差 ( 全 中误差 ) L为 两开 挖洞 口间的水准路线长 ,i。 ; kn 左、 右洞 口的投点分 别组 成 四边 形 闭合导 线 , 成狮 子崖 隧道 出 形 . 3 口的平面控制网 , 图 2 见 。进 出 口均采用精 密导 线法进行 洞外控 2 2. 高程控制测量操作要点
Dic s i n o n io s u so n e v r nm e o e to fNa s a ke ta ei il ntpr tc i n o n h n La r v lng v la
度假区的环境容量则 发生相 应 的变化 。由于南 山湖 旅游度 假 区 [] 1宋朝枢 . 自然保护 区现 代 管理概论 [ . 京: 国林 业 出版 M]北 中 中有分时度假别 墅的开发 , 因此对 总的环境容量 控制标准 应高于 社 . 0 1 20 .

般旅游 度假 区。
[] 2 丁名 申, 钱平雷. 旅游房地产 学[ . M]上海: 大学出版社 , 0 . 复旦 24 O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等级采用“ 四等导线”其 技术要求见表 1 , 。
表 1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附合导线 平均边 每边测距中 测角中 导线全长相 方位角闭 测回数 长度/i 长/i 误差/ra k n k n r 误差/ 对 闭合差 合差 / ) D1 D2 m ( ) ( J J
狮 子 崖 隧 道 控 制 测 量 技 术
毛 红 梅
摘 要: 结合狮子崖隧道实例 , 完整介 绍 了隧道 洞 内外控制测量 的建 网、 技术要 求、 操作 要点及贯 通误 差估算 办法等 , 指
出控制测量关键是 要加 强过 程控 制, 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 , 以保证隧道 的顺利贯通 。 关键词 : 控制测量, 网, 建 操作要点 , 通误 差 贯 中图分类号 : U18 T 9 文献标 识码 : A
1 工程概 况
狮子崖隧道位于镇安县青铜关镇 , 双线全长 46 1 1m, 7 . 是省 际公路 柞 小 高 速 公 路 上 的 第 一 长 隧 道 。其 中 左 线 起 讫 桩 号
L 3 -5 8 6 ~L 3 K10 ̄ 8 . 5 K12+9 5 长 2 3 6 3 右 线起 讫 桩 号 4 , 5 . 5 m; R 3 K10+6 7 8 ~R 3 +92 6 长 23 4 7 3 .5 K12 5 . , 1 .5m。该隧道依 山傍
峻, 测量工作难度大 。控制测量技术成 为狮子崖 隧道施工 的一大 绝对 闭合差进行 评价 。
难题 。
2 2 洞 外 高程控 制 测 量 .
2. . 建立闭合水准路线 21 建立与平 面控制 网相似 的闭合水 准路线 , 必要 时需与 2 ,8 62 标水准导线点进行联测 , 以保证引测进洞高程 的高精度 。
a ; 9 0 2
C 鲫陡路 窄的特点 , 视线 尽量 避开 山弯 ; 由于
图 1 狮 子崖 隧道 进 口平 面 控 制 导 线 网
图 2 狮 子 崖 隧 道 出口平面控制导线 网
坡度 大 , 数时尽量 提高视 线高 度。3 观测工 作 间歇 时 , 读 ) 最好 结 束在 固定 的水 准点上 , 否则应选择 两个 坚稳可靠 、 光滑突出 、 于 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