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的探析

合集下载

对水电站隧洞贯通测量控制的探析

对水电站隧洞贯通测量控制的探析

对水电站隧洞贯通测量控制的探析[摘要]常见的隧洞工程一般包括交通洞、尾水洞、导流洞等,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通过对一个水电工程的实例进行了分析,简单的介绍了贯通测量的基本含义和几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还简单说明了一些贯通测量控制中常出现的误差原因,最后又强调了贯通测量控制在隧洞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电站隧洞工程测量控制贯通测量是坑道施工中和贯通后的测量。

前者是为了确保掘进的坑道或者竖井能够按照计划的标准贯通进行,一般是指地面联测、地下导线测量和坑道掘进测量。

后则是在隧道贯通后,测定实际的横线、纵向和竖向的贯通误差。

贯通测量又包括了平面贯通测量和高程贯通测量。

前者是随着洞内控制的形式而变化,后者是从水准点开始的获得高程差的一种方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隧洞开挖过程存在着贯通误差。

如果我们不对贯通误差采取一定的控制测量措施,这些小的误差积攒起来就将影响到以后的工程建设,比如说隧道断面的扩大以及衬砌工作进行等。

所以说,进行隧道贯通测量控制是必要的且重要的。

在实际的建设测量中,横向、纵向、竖向的贯通误差都需要测量。

只有当这些贯通误差都满足要求的时候,测量的工作才算达到了实际的效用。

1建立施测贯通误差控制网的原则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能够在精度上满足隧洞施工开挖横向贯通误差的要求,如果是混凝土建筑轮廓点放样也能够满足其精度的要求。

其次保证控制网能够做到一网多用。

最后,最好能减少控制点的数量,且控制点能够长期保存并稳定使用。

2一个工程实例2.1工程概况假设现在要建设一个水电站,其主要任务是发电。

这个水电站上游也有个水电站,距离为32.8km,距离下游的水电站73km。

水电站的总库容为10.79亿,电站正常蓄水位为2452m,最大坝高为250m。

其中,这个水电站的双曲薄拱坝、坝身泄洪建筑物、坝后消能建筑物和右岸全地下厂房组成了这个水电站的枢纽建筑物。

前期工程的右岸低线交通洞的建设是建设水电站的关键工程。

这是因为右岸低线交通洞对整个水电厂的地下厂房和调压井的施工运输交通都有重要的作用。

隧洞洞内控制测量的探析

隧洞洞内控制测量的探析


唧 = 卿 ∑ R ± C
其 中, 为导线测角 中误差 ,; s
( 1 )
RC 为观测 角度 的导线
m2 通前对 已施测的测量成果要进行相 应的精度估算 , 为保证相 应的 点 到贯通 面的垂直距离平方 的总和 , 。 导线测边误差所引起 的横 向贯通 中误差为 m s y: 控制测 量精 度还要采取相应 的测量 方案 , 面就这 几方 面进行 相 下
那么 , 导线 测 量误 差在 贯通 面上所 引起 的横 向贯通 中误 差
m y= ±7 +ry as () 3
程开挖任务时 , 首先要根 据洞室相 向或单 向开挖长度及设 计贯通 my为 :
该式是 隧洞工程横 向贯通 中误差 常用 的估算公式 。
在绘制好 的略 图上量取 各个 导线 点到贯 通 面 的距 离 R x和
隧 洞 洞 内 控 制 测 量 的 探 析
吴 华 兵 王 岩 贾宝宏
摘 要: 从平面控制测量设计和 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两方 面介绍 了洞内控制测量设计 , 并在未 贯通前对 已施测 的测 量成果 进行相应 的精度估算 , 出 了提高 洞内控制测量精度 的措施 , 提 从而保 证隧洞的贯 通精度 。 关键词 : 控制测量, 设计 , 精度估算 , 法 方
维普资讯

38 ・ 5
第3 3卷 第 3 3期 2 07年 1 0 1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 URE
V0 . 3 No 3 13 ,3 No . 2 o v 07
文章编号 :0 962 [0 7 3 —380 10 — 5 2 0 }305 —2 8
中 圈 分 类 号 : U1 8 T 9
文献标识码 : A

浅析隧道控制测量

浅析隧道控制测量
准 点 进行 校 核 。
则分配, 则地 面水准测量的误差所 引起的高程贯通 中误差的允许值为 :
t n 一 ± 一  ̄ O . 1M 7
其中 : 隧道总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 M , h l5 m, r = =: m 则 a - M = 2 hi - 07 x 5 + 77 m .l2 = 1.5 m。此精度完全满足该隧道的施工放样。 23 地 下 导 线 测量 - 鉴于该隧道为 曲线 隧道 , 地下导线采用 了主副导线 的形式 , 具体操 作如下 : 该隧道的地下导线主导线点设在隧道洞 口的曲线中线外侧 , 为了方 便架立仪器及测量人员的操作 , 洞内的主副导线点均 与边墙有 05m的 . 间隔。副导线设在隧道 的左侧( 如图 2 洞 1及洞内的主副导线点均设在 ) 3 埋设 的铁板上 , 亦为洞内控制点 。 以四等导线精度进行实测 , 并 在地面 网 统一坐标系 中进行平差 、 出最终坐标 , 求 作永久点 。
在 洞 中找 点 。 2 控 2 副导线的布置 图 随着隧道的不断深入 ,在以每前进 5 ~ 0 0m 10m就在仰拱上埋设铁 板 , 上 述 同 样 的程 序 施 测 。 以 3 施 工 测 量 3i 洞 外 控 制 测 量 . 隧道左洞长 17 . m, 0 11 右洞长 14 m, 5 0 5 净宽 1 . m, 0 5 净高 70 利用 2 .m。 D 7 7 D 7 8 1 7 9高 级 控 制 点 及 项 目部 测 量 队 加 密 的 D V 、 0 0 、 0 0 、0 0 3 I —l DV I一2、 l—4导线点组成洞外 附和导线 , DV 精度 四等 , 全长 24 .0 m, 0 40 3 按 四等测 量要求 每半年复测一次 , 每次采 用平差后导线点坐标 , 以保证 洞外控制网的精度。洞外控制点坐标成果见表 l 。 表一 洞外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谈铁路长大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谈铁路长大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第3 9卷 第 2期 2 0 1 3年 1月
S HANX I ARCHI I EC T URE
山 西 建 筑
Vo 1 . 3 9 No . 2
J a n . 2 0 1 3
・21 3・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0 2 — 0 2 1 3 — 0 2
量 的精 度和可靠性 , 使 隧道 能正 确贯通 , 并 使 隧道 内各 建筑 物界 至整米 , 左线点号前冠 以字母 “ z ” , 左 线点号 前冠 以字母 “ Y ” , 例 限符合 验收精度要求 , 就显得尤为重要 。 如: Z 3 5 2+ 2 6 8 , Y 3 5 2+ 2 7 3 , 分别表示左线里程 K 3 5 2+ 2 6 8 、 右线里
阶段 的测量 精度要求 , 致使 隧道贯 通后 误差 较大 , 虽然 满足 规范 标称测角精 度 不 应 低 于 ±1 . 0 ” , 测 距 精 度 不 应 低 于 ±1 m i n+ 的精度要求 , 但 对后续 的隧道洞 内 C PI I 测 量和 c P Ⅲ测 量 的精度 2 p p m。观测前须 按要 求对 全站 仪及其 棱镜 进行 检 校 , 作 业期 间 产生很 大影 响。采用交叉导线 网, 可 以加 强测量检 核和 提高测量 仪器须在有效检定期 内。边长观测 应进行温度 、 气 压等气象元 素 精度 , 大大减小贯 通误差 , 从 而保 证无 砟轨 道施工 时 的隧道 洞 内 改正 , 温 度读 数精 确至 0 . 5℃ , 气压读数精确至 0 . 5 h P a 。
谈 铁 路 长 大 隧 道 的 洞 内 平 面 控 制 测 量
曹 文 科
(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 有限公 司 , 陕西 宝鸡 7 2 1 0 0 6 )

浅析隧道控制测量及贯通精度估算

浅析隧道控制测量及贯通精度估算
Q: 塑
Sci enc e a Tech nd nol y l ovaton og nn i Her d al
工 程 技 术
浅析 隧道 控 制测 量 及 贯 通精 度估 算
卢 国 梁 ( 南京 勘察工 程有 限公司 江 苏南 京 2 0 0 0) 1 0
摘 要: 隧道爰 量的 目是保证隧道相 向开挖 时能接规 定的精度正确的贯通 , j 文章分析 了 隧道贯通曩量 的误差估计, l 并给 出了测定与调整方法。
平方和 。 从 而 , 导 线 测 量 误 差 对 横 向贯 通 误 单 差 的 总 影 响 值 按 下 式计 算 , 图 1 )
3. 主副导 线 环对 隧道贯 通误 差的 影 响 2 主副 导 线环 ( 2 和单 导 线相 比 , 图 ) 加
测 了 副 导 线 组 成 了 闭 合 环 。 副 导 线 环 主
点。
式中: 为导线测角中误差; ,为 m” ∑P x
导 线各 测 角点 至 贯通 面的 垂 直 距 离 的平 方 和。 由测 边 引起 的 横 向 贯 通误 差按 下 式 计 算:
m=孕 y± √ l

( 2 )
式 中:
为导 线 测边 相 对 中误 差 ;
∑ 为 导线各边 在贯通面上投 影长度的
关 键 词 : 道 施 工 洲量 控 制 测量 贯 通 测量 隧
中 图分类 号 : U4 5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4 0 8 ( 0 0 () O 1 - 2 1 7 - 9 X 2 1 ) 1c- I 0 0 2
引 言
隧 道 测 量 是 在 隧 道 工 程 的 规 划 、 测 勘 设 计 、 工 建 造 和 运 营 管 理 的 各 个 阶 段 施 进 行 的 测 量 。 保 证 隧 道 能 按 规 定 的 精 为 度 正 确 贯 通 及 相 关 的 建 筑 物 与 构 筑 物 的

浅述隧洞测量平面控制布设形式与误差分析

浅述隧洞测量平面控制布设形式与误差分析

2 隧洞每天挖到一定程度要及时增设基本导 ) 线点,指导开挖的临近点控制在 2 3 以内,经  ̄个 常检查其正确性。根据线路对精度进行估算。 3 导线尽可能布设成直伸形导线, ) 在测量环 境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取长边 ,且边长要经过投
影计 算 。
差和竖轴误差、:平度盘偏心差、竖直度盘偏心 水
数误差、仪器对中误差、周相误差、真实光速值 的测定误差、频率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
3 )全站 仪 的测 角误 差 全站 仪 的测角误 差包 括视准 轴误 差 、横轴 误
基座与棱镜及仪器有无间隙、气泡,有无偏移、 对 中偏离是否较大等等,如有上述问题则要对仪
器 进行检 查校 正 ,找出 问题所 在 。
观测方法进行检核,定期进行精确复测,以保证 精度,洞 内导线点不宜保存、观测条件差,标石
顶 面最好 比洞 内底面低 2 ̄ 0m 0 3c ,上部 最好 加 防
护盖,以免在洞内运输或施工中受到破坏。
பைடு நூலகம்
洞内导线可 以采用下列几种形式:
1 单导线 )
2洞 内平面控 制测量 的方法
隧道洞 内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洞内施工特点
导线环是长大隧道洞 内测量的首选形式 , 有较好 的检核条件 ,每增加一对新点,如 5和 5 ,可按两点坐标 反算距离,然后在实地测量 ’
两 点 距 离 ,两 者 相 互 比较 ,这 样 每 前 进 一 步 都
有检核 。
3 )主 副导线环 ( 图 2 示 ) 如 所

, 一

水电施工技术
2 1 ・第 4期 0 1
总第 6 6期
浅述隧洞测量平面控制布设形式与误差分析
刘运 波
( 中国水 电三局有 限公 司测量 总队 )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技术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技术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技术1.前言1.1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的目的1.1.1隧道贯通精度要求隧道相向两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贯通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洞外、洞内控制测量误差对每个贯通面上的贯通误差影响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横向和高程贯通精度要求(mm)1.1.2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的目的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的目的:在洞外控制测量基础上,保证隧道相向开挖的工作面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并使各项建筑物按设计位臵和几何形状修建,不侵入建筑限界,符合验收精度要求。

1.2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的一般方法1.2.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中线法和导线测量1.2.1.1中线法:直线隧道长度小于1000m,曲线隧道长度小于500m时,可用中线法直接标定隧道中线方向,作为指导开挖、衬砌放样和保证贯通的依据。

正倒镜延伸直线,取正倒镜位臵分中为隧道中线点,见下图。

较短的曲线隧道测量,通常是复测转向角和切线长度及方向,按设计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计算曲线要素,实地标定ZH、HY、YH、HZ及其它中线桩点,用偏角法进行闭合检核。

由洞口附近的线路控制桩用测设中线的方法直接引线进洞。

1.2.1.2导线测量:导线测量是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导线测量对地形的适应性比较强,在具备中、短程光电测距仪的条件下,导线测量一般应是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的首选方案。

导线的布设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单导线:一般用于小导坑、短隧道。

为了检核,单导线必须进行两次以上独立测量。

导线网:限于洞内场地条件,导线网一般形成若干个彼此相连的带状闭合导线环,形式多样,边角全部观测,为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

附和导线:隧道贯通后,在未衬砌地段一般可采用单导线附和在两端洞内导线上,在计算实际贯通误差之后,按附和导线进行平差,使贯通误差得到调整。

这样处理,既符合规范规定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整的原则,又保证了已衬砌地段中线(受已测导线控制)不作任何调整。

如果贯通误差达到或超过限差时,则不宜首先按附和导线直接处理贯通误差,而应先顾及中线的实际情况,研究调线方法。

隧洞洞内控制测量及质量控制探讨

隧洞洞内控制测量及质量控制探讨


() 5
式 中 L 可根据 图上拟 定 的路 线量 取或 取 3~ 5倍 洞轴线 的长度 。 确 定水 准路 线方案 后 , 表 1 在 中查取 大 于或等 于根据 ( ) 计算 出 mA的数值 , 取相应 的高程控 5式 选
式 中: . 导线 边长 相对 中误 差 ; ∑ 各导线 边在 贯通 面 上 的投 影长 度平 方 的
量 方案 , 本文 就这 以上几方 面进 行相应 的探析 。
2 洞 内控 制测 量设 计n Ⅱ Ⅱ
21 面控 制测 量设 计 平 洞 内平 面控 制测 量在未 贯通 前都 是支导线 。 当 接到 隧洞 工程 开挖任 务时 , 首先 要根据 洞室相 向或 单 向开挖长 度及 设计 贯通精 度要 求 , 洞 内导线进 对 行设 计 , 算预 期的误 差 、 定 导线施测 的等 级 , 估 确 以
式中: . mp导线测 角 中误 差 ; 平 方 的总和 。
( 高 差 中数) 然 中误 差 ; 1 ) 由( 的偶 : 4 式得

∑ 三观测角度 的导线点到贯通面 的垂直距离 R.
导线 测边误差所 引起 的横 向贯通 中误差为 m s y:
=+ s 2 () 2
通 中误 差 为:
差 引起 的 竖 向贯通 中误 差来 确 定 高程控 制 测量 的
等级 。
z h=± √ △
式 中: . 向贯通 中误 差 ; mn 竖
() 4
L 洞 内高程 测量 路线 的全 长 ; . mA按 测段往返 测的高差 不符值 计算的每公里 .
坤± =睾√
保证 洞室 开挖轴 线 的正确 , 即贯 通精度 , 为合理 、 更
经济 的选 择测 量设 备及 测量 方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对隧洞工程的开挖,在各种规范中的要求很多,精度也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有些管道及特种工程的隧洞。

对施工单位而言,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贯通的精度,为保证隧洞在允许精度内贯通,我们首先要对洞内控制测量进行设计,在未贯通前对已施测的测量成果要进行相应的精度估算,为保证相应的控制测量精度还要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案,下面就这几方面进行相应的探析。

二、洞内控制测量设计
2.1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在未贯通前都是支导线。

当接到隧洞工程开挖任务时,首先要根据洞室相向或单向开挖长度及设计贯通精度要求,对洞内导线进行设计,估算预期的误差、确定导线施测的等级,以保证洞室开挖轴线的正确,即贯通精度,更为合理、经济的选择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案。

根据隧洞设计开挖图,按一定比例尺在CAD或图纸上绘出隧洞开挖平面图及贯通面位置,充分考虑开挖施工时洞内的测量环境(如通视条件及出渣等对测量的影响)、以及测量精度的提高,合理的选出导线点位置,并展于图上。

支导线的终点是支导线精度的最弱点,横向贯通中误差是由导线测角误差及导线边长误差所引起,而横向贯通中误差主要影响隧洞的贯通精度,下面主要分析横向贯通中误差。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导线测角及测边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量,则可得导线测角中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myβ为:
myβ= ±mβρ∑RC2 2.1.1
式中: mβ—导线测角中误差,S;
∑RC—观测角度的导线点到贯通面的垂直距离平方的总和,m2。

导线测边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mys:
mys = ±mss∑Dy2 2.1.2
式中: mss—导线边长相对中误差,mm;
∑Dy—各导线边在贯通面上的投影长度平方和的总和,m2。

那么,导线测量误差在贯通面上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my为:
my=±myβ2+mys 2 2.1.3
该式是隧洞工程横向贯通中误差常用的估算公式。

在绘制好的略图上量取各个导线点到贯通面的距离Rx和各导线边在贯通面上的投影长度Dx,再根据本工程项目所投入的仪器设备精度确定测角中误差mβ和测量边长的精度ms /s,代入2.1.3式中计算,当my小于隧洞横向贯通中误差允许值时则可进行,否则应选择合符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或调整线路及测量方案等重新计算,直至满足贯通精度要求。

2.1. 3式也可根据本单位的仪器设备及技术水平,假设其中的一个mβ或ms/s值来求另外一个参数。

根据选定的mβ和ms/s值来确定导线测量的等级,并严格按确定的等级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来指导隧洞的开面位置开挖。

2.2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隧洞洞内高程的控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的是竖向贯通中误差,通常是根据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误差引起的竖向贯通中误差来确定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

mh=±m△L 2.2.1
式中: mh--竖向贯通中误差;
L—洞内高程测量路线的全长,m;
m△--按测段往返测的高差不符值计算的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m;
由2.1.1式得:
m△=mh L 2.2.2
式中L可根据图上拟定的路线量取或取3~5倍洞轴线的长度。

确定水准路线方案后,在表1中查取大于或等于根据2.2.2式计算出m△的数值,选取相应的高程控制测量等级。

确定高程测量的等级后,选取方便施测、经济合理,又能保证高程传递精度的测量方法,如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严格按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

以上探析的洞内控制测量设计计算方法适应于相向开挖长度为8km以内的隧洞开挖,也可作为相向开挖长度超过8km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专门技术设计,但为保证设计贯通精度要求,洞内导线还应进行提高精度的特别技术设计,如采用陀螺经纬仪加测方位角,检测测角
中的粗差及控制测角误差的累积;选取合理的导线路线方案;改善测量环境等等测量设备及方法。

对于在8km以内的隧洞勘测设计院提供了专用首级控制网时,则施工单位不用单独进行洞内控制测量的设计,采用低于首级控制网一等级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即可。

三、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估算
3.1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的估算
考虑到洞内导线按设计等级施测后,因洞内通视条件的限制及施工等多方面的影响,而造成未能按设计路线进行施测,针对这种情况,则要根据已施测的成果对该导线进行精度估算。

对直伸型隧洞,则采用直伸支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作为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
MBz=±mSβ2n+(mβρL) 2 n+1.53
式中: n—导线边数;
mβ—测角中误差,s;
mss--测边相对中误差;
L—导线全长,km;
非直伸型隧洞用非直伸支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作为横向贯通中误差:
MBf=±mSβ2n+(mβρL) 2 ∑Dy2
式中: n—导线边数据
mβ—测角中误差,s;
mss--测边相对中误差;
L—导线全长,km;
∑Dy2–导线重心到各导线点距离的平方和(导线重心为导线各点坐标X、Y 值的平均值),m2;
对还未施测的导线点位仍以设计拟定的点位计算出各相应数值,只要MBz, MBf值不大于洞内设计横向贯通中误差就可。

3.2高程控制测量精度估算
根据2.2.1式计算高程传递终点的精度,该式中m△为:
m△=±14n[△△R]
式中:△—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R—测段的长度;
n—测段数;
该种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的估算方法适用于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

四、提高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几点建议
4.1严格按设计的控制测量等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施测中尽量采用三联脚架法,但要注意各基座与棱镜及仪器有无隙动、气泡有无偏离、对中偏离是否较大等等,如有上述情况则要对仪器进行检修校正,找出问题所在;
4.2隧洞每开挖到一定长度时要及时增设基本导线点,指导开挖的临时点要控制在2~ 3个以内,且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测其正确性,确保洞室开挖的正确;
4.3隧洞每开挖到一定阶段或一定长段时要及时对导线进行检测、复测及精度估算,对因其它原因而改变设计路线方案时要对精度进行估算;
4.4导线要尽可能布设成似等边直伸型导线,在测量环境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的选长边;
4.5要严格进行边长的投影计算,正确计算各点平面坐标;
4.6三角高程测量时,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如垂直角的观测要同测距在同一次照准时完成,对于三角高程等级在三等或高于三等时则要采取一些提高精度的措施进行施测,如隔点设站法、提高对中精度等等;
4.7对贯通面较多的隧洞,要考虑到隧洞全部贯通后的轴线情况,对洞内有砼衬砌时,还要对相向挖的两条导线进行附合,并进行贯通误差分配或平差处理,保证洞内砼衬砌形体的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