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_英国迪尔码头改造的可持续生态设计理念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Vol.41,No.2,2011
工业建筑2011年第41卷第2期
21
城市滨水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
*
———英国迪尔码头改造的可持续生态设计理念评析
朱
蓉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摘要:城市滨水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一种提升城市活力与文化特征的积极因素,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
城市更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介绍英国迪尔码头改造的代表性实例,从历史建筑再利用以及可持续生态设计理念的角度,
分析探讨了城市滨水工业建筑遗产在城市复兴改造中的可行性与发展方式,以及对于达成城市经济、
社会和文化整体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与滨水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工作提供较为科学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滨水;工业遗产;再生
RENEWAL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URBAN WATERFRONT AREAS :
SUSTAINABILITY AND ECOLOGY DESIGN CONCEP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DEAL PIER ,UK
Zhu Rong
(School of Design ,Jiangnan Univeristy ,Wuxi 214122,China )
Abstract :As one of the active factors to promote urban vitality and cultural character ,industrial heritage in urban waterfront area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preservation and urban regeneration.This article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a rehabilitation project of Deal Pier in the UK.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daptive reuse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 and design concepts of sustainability and ecology ,it was analyzed potentials and methods to rehabilitate industrial heritage in urban waterfront areas during the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 ,with the intention to reach the holistic sustainability for urban economics ,society and culture.It also provided scientific ideas and good references for further urban regenera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waterfront areas in China.Keywords :waterfront ;industrial heritage ;renewal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601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21015);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
“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2009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2009年国家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作
者:朱蓉,女,1976年出生,博士,副教授。
E -mail :zhurongseu@
收稿日期:2010-09-10
1项目概况
迪尔码头位于英国东南部肯特郡(Kent )的海
港城市迪尔,是该郡至今仅存完好的两座码头建筑之一,
也是英国在二战后唯一建造的一座新码头。
由于航海业的逐渐衰退,迪尔码头已经不再作为传统的城市交通运输场所而遭废弃且残破不堪,但是随着迪尔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如何将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使之成为一处具有活力的城市商业设施,并有效地融入英国海滨城市再生的整体计划项目,就成为需要解决的紧迫课题(图1)。
作为多佛地区委员会的系列改造工程项目之一,迪尔码头在2004年完成了整体结构的修复(造价140万英镑),之后又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 )组织进行了建筑的改造设计竞赛,期间共有4家设计公司参加竞标,分别为Niall McLaughlin Architects ,Block Architecture Ltd.,Feix &Merlin 以
及Glowacka Rennie Architects ,他们所完成的设计方案概念于2006年4月底在迪尔市举行了公众咨询会,向市民公示一周(得到近1000条反馈意见),同时还邀请了来自迪尔市政厅,
迪尔历史协会,多佛地区委员会的代表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建筑顾问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最终Niall McLaughlin 建筑事务所的设计方案获得评委会以及公众的一致认同而胜出,在2008年成为最终的实施方案。
22
工业建筑
2011年第41卷第2
期
图1迪尔码头远眺Fig.1
View from the shore
2设计特色
迪尔码头经过改造性设计,原用于瞭望功能的
废弃建筑被再利用成为小型码头餐馆。
其平实简洁的建筑形态、切合实际的材料与原码头的混凝土结构相协调,充分体现出人与环境有机共生的可持续设计生态思想。
Niall McLaughlin 建筑事务所的设计方案摈弃了任何多余的设计,在整体上采用同一类型的梁柱与模数系统,“一字型”的平面布局最大化地保存与利用原有建筑空间。
改造后的建筑共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不透明的北面部分设置了入口区、厨房、卫生间、储藏室、设备用房等。
另一部分被设计为一个简单的开放型大空间,以符合小型餐厅、咖啡馆灵活性的功能布局(图2)。
为了更加有效和紧凑地利用室内空间,
靠窗沿边设置了固定的木质长椅,经过巧妙的设计,与室外座椅共享建筑墙体作为靠背,但在高度上略高,从而使用餐者的视线处于室外休息者头顶之上,避免了室内外视线的干扰。
此外,这些长椅下方还设计成具有自然通风的功能,
冬季通过热交换,夏季则通过上层的大型天窗放出热空气来进行循环。
室内屋顶由木格栅构成,其上承托厚厚的消音板,用以阻隔玻璃的导音性,从而更好地减少室外大风海浪等噪声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餐厅的内部照明分为两种,
一种是内嵌式的顶光,主要提供天花横梁的照明,另一种是简洁但富于装饰性的悬挂吊灯,在提供室内整体照明的同时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氛围。
在材料的处理上,材料与结构以及环境的互动成为这座新改造建筑的设计核心。
建筑整体采用木结构和玻璃墙体,
具有一系列环保型以及与环境相融合的特征。
裸露的木结构骨架在工厂预制成单元件后再运输至场地进行组建拼装。
屋顶呈浅“V ”字形,它起到一个流槽的功能,可以快速导出由于强浪在屋顶所产生的大量的积水。
整体木结构在东西向特别设计了出挑的三角形构件来支撑倾斜的遮阳篷,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东西向高射角度的阳光,同时在南面向外延伸,自然创造出一个既可以观景又防风遮荫的门廊过渡空间。
a —平面;
b —剖面
图2
迪尔码头建筑改造为餐馆后的平剖面图示意
Fig.2
Plan and section of the restaurant from
rehabilitation of building of Deal Pier
基于码头建筑露天开敞性的特征以及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提供舒适性场所的考虑,设计师采用了透明玻璃墙体进行餐厅建筑空间的围合,倾斜的立面角度提供出最佳的视觉效果与海面反射。
在设计过程中,
建筑师对适应于海滨条件下的建造材料也进行了特别的选择和考虑。
原码头建筑虽高于海平面7m ,但海浪还是能够在恶劣的暴风雨天气时冲击到甲板上,因而新建筑的材料必须能够耐受长期处于露天滨海环境中的侵蚀,具有持久性。
最终采用了未经处理的伊罗科(Iroko )硬木作为主要建造材料,这种材料的抗腐能力在富含盐分的空气中可以大大提高,且经过自然风化后生成一种特殊的银灰色表面,与原码头建筑的混凝土材质产生很好的融合与协调(图3—图5)。
图3
餐厅室内
Fig.3
The interior of the restaurant
3
结
语
英国迪尔码头改造工程成功地发掘了场地以及
城市滨水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
——朱蓉
23
图4“V ”字形屋顶以及南部的门廊过渡空间
Fig.4
The V-shape roof and south
loggia
图5
建筑外部出挑的三角形木构件
Fig.5
Triangle timber components projected from exterior
建筑的可持续和生态适应性特征,通过简洁的外观特点以及实用性技术美学,成功地处理了码头建筑高度暴露在海滨气候环境中的各种复杂需求与有限预算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性和愉悦性,使内部空间具有可适性、可识别性。
该项目自建成后获得公众的一致好评,成为迪尔市的地标建筑,并获得200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杰出建筑奖(RIBA Awards for Architectural
Excellence )。
评委会这样评论这座建筑:“它成功实现了城市与海滨的美丽增建,完美地提供了码头建筑应该给予人们的体验,成为并构成海滨的一处重要视觉景观”。
城市滨水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一种提升城市活力
与文化特征的积极因素,对当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英国迪尔码头的成功案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持续生态设计理念以及旧建筑发展方式,
同时也引入了区域保护的价值标准体系,即通过重点建筑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
空间环境品质的改善、景观生态恢复等综合措施,
对城市滨水工业建筑与景观遗产进行保护与改造,最终达成保存历史传统、强化城市文化特征、提高滨水地段经济活力、增强场所的社会生活含义等多目标的共赢,同时也为设计者有效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可持续性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特别感谢Niall McLaughlin Architects 所提供的宝贵资料。
参考文献
[1]Bob Gregory.Delight [J ].Architecture Review ,2009,223(2):
26-30.
[2]Abrahams T.New Seaside Architecture [J ].Blueprint Magazine ,
2009(3).
[3]Deal Pier -Cafe.Architectur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by Niall
McLaughlin Architects in England :UK ,Europe [EB /OL ].2009-03-17[2010-10-30].
http ://
%
2Fengland%2Fdeal_pier_cafe.htm&anno =2.
(上接第17页)
工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恶劣。
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建筑设计过程中,常发生先生产后生活、重生产轻生活的情况(即只考虑满足生产工艺和生产空间的要求),工业建筑设计几乎成了生产设备构筑物外壳的简单包装。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整体水平的迅猛发展,对现代工业建筑在生产空间、
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以人为本的策略已成为发展趋势。
从细节中展现真情,从细节中体现人性,工业建筑必将实现向技术先进、生产环境干净舒适、建筑能耗相对减少
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周铁军,张洁,袁渊.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策略[J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28(2):17-20.[2]费麟.中国工业建筑面临世纪新挑战[J ].新建筑,2004(3):
4-10.
[3]马海峰.信息时代工业建筑艺术性展望[J ].工业建筑,2007,
37(增刊):166-169.
[4]李辰琦,张伶伶.论工业建筑设计中的情感补偿———人文背景
下的工业建筑美学思考[J ]
.建筑学报,2005(12):13-15.[5]黄春华.当代工业建筑新趋势探讨[D ].天津:天津大学,2006.
欢迎订阅《工业建筑》杂志,邮发代号: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