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重庆专用)二轮题型专攻:微题型17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题型专练]
1.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乙不可能是( )
A.Al(OH)
3B.FeCl
3
C.CO D.Na
2CO
3
解析甲、乙、丙、丁分别为AlCl
3、Al(OH)
3
、NaAlO
2
、NaOH,或分别为C、
CO、CO
2、O
2
,或分别为NaOH、Na
2
CO
3
、NaHCO
3
、CO
2
时符合图示转化。

答案 B
2.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
选项 a b c d
A AlCl
3Al(OH)
3
NaAlO
2
NaOH
B NaAlO
2Al(OH)
3
AlCl
3
HCl
C Na
2CO
3
NaHCO
3
NaOH CO
2
D Cl
2FeCl
3
FeCl
2
Fe
解析A中AlCl
3与NaOH反应生成Al(OH)
3
,Al(OH)
3
与NaOH反应生成NaAlO
2

NaAlO
2与AlCl
3
反应生成Al(OH)
3
,A项中的转化关系正确。

同理可得出B、D
中的转化关系也是正确的。

C项中NaHCO
3与CO
2
不反应,且NaOH和Na
2
CO
3

不反应,所以C中的转化不能实现。

答案 C
3.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
选项X Y Z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 CaO Ca(OH)
2CaCO
3
①常温遇水
B AlCl
3NaAlO
2
Al(OH)
3
②通入CO
2
C Fe
2O
3
FeCl
3
Fe(OH)
3
④加入盐酸
D Cl
2Ca(ClO)
2
HClO ③加浓盐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铝、铁、氯等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意在考查
考生对重要无机反应的掌握情况。

CaCO
3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Ca(OH)
2。

答案 A
4.A~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
2O
3
+2Fe=====
高温
Fe
2
O
3
+2Al
B.检验D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3++3SCN-===Fe(SCN)
3

C.单质X和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两者均是两性化合物
解析分析题中的转化关系图可推得单质X为Al,氧化物A为Fe
2O
3
,单质Y
为Fe,氧化物B为Al
2O
3
,C为Al
2
(SO
4
)
3
,D为Fe
2
(SO
4
)
3
,E为FeSO
4。

A项,
单质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该是Fe
2O
3
+2Al=====
高温
Al
2
O
3
+2Fe;B项生成的
Fe(SCN)3不是沉淀;D 项,化合物C 是硫酸铝,不是两性化合物。

答案 C
5.下表中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
甲――→盐酸乙――――――→氢氧化钠溶液丙
选项 甲 乙 丙 A AlCl 3 Al Al(OH)3 B AlCl 3 Al(OH)3 NaAlO 2 C CO 2 NaHCO 3 Na 2CO 3 D
CO 2
(NH 4)2CO 3
NH 3
解析 Al 与NaOH 溶液反应不能生成Al(OH)3,而是生成NaAlO 2,A 错误。

答案 A
6.A 、B 、C 三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 分反应物已略去)。

(1)若A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B 的水溶液呈酸性,请写出反应①和反应④(由A 一步转化为B 或C)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①②③均为化合反应,反应④为置换反应。

当A 为一种金属单质时,请写出反应②和③可能的离子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高中阶段所学的典型的具有两性的氧化物为Al
2O
3
,Al
2
O
3
与H+反应
生成Al3+和H
2O(反应①),Al
2
O
3
与OH-反应生成AlO-
2
和H
2
O(反应④),AlO-
2

过量的H+反应生成Al3+和H
2O(反应③),Al3+与过量的OH-反应生成AlO-
2

H
2
O(反应②)。

(2)金属元素中,铁的价态变化较复杂,所以首先联想到A为Fe,Fe与盐酸
反应生成FeCl
2(反应④),FeCl
2
与Cl
2
反应生成FeCl
3
(反应③),FeCl
3
与Fe
反应生成FeCl
2(反应②),Fe与Cl
2
反应生成FeCl
3
(反应①)。

答案(1)Al
2O
3
+6H+===2Al3++3H
2
O
Al
2O
3
+2OH-===2AlO-
2
+H
2
O
(2)2Fe3++Fe===3Fe2+
2Fe2++Cl
2===2Fe3++2Cl-(或2Fe2++Br
2
===2Fe3++2Br-)
7.下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

反应①常被应用于野外焊接钢轨,②是工业上重要的反应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I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1 m3(标准状况)I完全燃烧,恢
复至室温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25 ℃时,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少量酚酞的F的饱和溶液,则在
________(填“阴”或“阳”)极附近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若在此极收集到0.2 g气体,则此时溶液的pH是________(假设溶液的体积为2 L且不考虑电解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5)在K溶液中加入与K等物质的量的Na
2O
2
,恰好使K转化为N,写出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示确定①为铝热反应,②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D能与G
反应,则D、G、J和K分别为Fe、Cl
2、FeCl
3
和FeCl
2
,根据反应④可确定H、
I、M、N、B、A分别为NaOH、H
2、Fe(OH)
2
、Fe(OH)
3
、Fe
2
O
3
和Al。

(1)NaOH属
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3)1 m3 H
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的热量为
1 000 L
22.4 L·mol-1
×285.8 kJ·mol-1=1.28×104 kJ。

(4)电解时阳极
和阴极反应分别为2Cl--2e-===Cl
2↑和2H++2e-===H
2
↑,阴极附近OH-浓度
升高,溶液将由无色变为红色;收集到0.2 g H
2
时转移0.2 mol电子,溶液中c(OH-)=0.1 mol·L-1,则溶液的pH=13。

(5)Na2O2在溶液中能将Fe(OH)2
氧化为Fe(OH)
3沉淀,同时生成O
2。

答案(1) 离子键和共价键(或离子键和极性键) (2)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
2+O
2
+2H
2
O===4Fe(OH)
3
(3)1.28×104 kJ (4)阴13
(5)4Fe2++4Na
2O
2
+6H
2
O===4Fe(OH)
3
↓+O
2
↑+8Na+
8.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且已知将F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煮沸可得到以H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B是一种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H 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 的一种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写出E 的酸性溶液与H 2O 2反应生成F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B →G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E 与NaClO 和NaOH 混合溶液反应生成H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 、B 恰好完全反应,将产物C 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a mol 气体,另取等质量B 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b mol 气体,a ∶b =5∶7,则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将F 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煮沸可得到以H 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则F 为FeCl 3、H 为Fe(OH)3(以胶粒形式存在,粒子直径1~100 nm),逆推知C 是铁、E 是FeCl 2;B 、D 都能够与NaOH 反应,则A 、B 应为铝热剂,B 是铝。

(4)由相关反应可知:Fe ―――――→电子守恒H 2,2Al ――――→电子守恒3H 2――――→电荷守恒
3O 2-
,故A 的化学式为Fe 5O 7。

答案 (1)1~100 nm
(2)电解冶炼铝,作耐高温材料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①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②2Al +2OH -+2H 2O===2AlO -2+3H 2↑
③2Fe 2++ClO -+4OH -+H 2O===2Fe(OH)3↓+Cl -
(4)Fe 5O 7
对点回扣
1.物质的特征反应现象及性质
(1)焰色反应显黄色的元素是Na ,显紫色(透过钴玻璃)的元素是K 。

(2)在空气中由无色迅速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NO 。

(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往往是SO 2,加热后可恢复;若加热后不能恢复可能是O 3、Cl 2气体。

(4)能使淀粉变蓝的是I 2。

(5)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的离子是Fe 2+。

(6)滴入SCN -溶液显红色或滴入碱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以及遇苯酚显紫色的离子是Fe 3+。

(7)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 3。

(8)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 2、SO 2。

(9)两气体接近出现白烟且极易溶于水,一般是:HCl 和NH 3。

(10)高中常见白色胶状沉淀是Al(OH)3、H 2SiO 3。

(11)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NO 2、Cl 2、Br 2、FeCl 3、碘水等。

(12)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的单质是Al 和Si ,化合物是铵盐。

(13)通入CO 2气体变浑浊的溶液:石灰水(过量则变澄清)、Na 2SiO 3溶液、饱和Na 2CO 3溶液、浓苯酚钠溶液、NaAlO 2溶液等。

(14)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Na 2O 2、H 2O 2、SO 2、氯水、O 3、活性炭、Ca(ClO)2、NaClO 等。

(15)常温下能溶解SiO 2固体的物质:氢氟酸和NaOH 溶液。

(16)滴入沸水中可得到红褐色胶体的溶液:含Fe 3+的盐溶液。

2. 物质之间的特征转化关系
(1)连续氧化反应:A ――→O 2B ――→O 2C ――→H 2O
D(酸或碱)。

①NH 3(g)――→O 2NO ――→O 2NO 2――→H 2O HNO 3; ②H 2S(g)――→O 2S ――→O 2SO 2――→O 2SO 3――→H 2O H 2SO 4;
③CH 4(g)――→O 2C ――→O 2CO ――→O 2CO 2――→H 2O
H 2CO 3; ④Na(s)――→O 2Na 2O ――→O 2Na 2O 2――→H 2O NaOH 。

(2)
X 可能为弱酸的铵盐:(NH 4)2CO 3或NH 4HCO 3;(NH 4)2S 或NH 4HS ;(NH 4)2SO 3或NH 4HSO 3等。

(3)三角转化关系:
3.无机框图题解题策略
推断题――→审题⎩⎨⎧⎭⎬⎫明显条件隐含条件――→抓关键(突破口)⎩⎨⎧⎭
⎬⎫结构特征
反应特征现象特征其他特征――→推断
结论→验证
[纠错]
易错点一 易错点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