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15.1 二次根式教案 (新版)冀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课应掌握:(1)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根式的性质及其应用,要知道( )2=a(a≥0), =a(a≥0).
(2)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及应用.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教材92页“习题”.
2.教材94页“习题”.
【板书设计】
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1. = · (a≥0,b≥0).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
____ × , ____ × , ____ × .
(2)让几个学生总结上面的规律.
教师点评:①被开方数都是正数;②两数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两数算术平方根的积.
一般地,有 = · (a≥0,b≥0).
观察例2的计算结果,你发现这些式子的结果中的二次根式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归纳: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提出问题:在 ,3, , , ,3 , 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为什么?
把上一问题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二次根式的概念.
(1)引导学生概括二次根式的定义:像 , , 等这样表示的算术平方根,且根号内含字母的代数式大于等于0,这样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为了方便,我们把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概念深化.
出示教材90页“大家谈谈”,提出问题:你认同小亮和小颖的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根据上面的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得出,一般地, =a(a≥0).
让学生完成“做一做”(教材91页),指名回答.
出示例1化简:(1) ;(2)
分析:因为0.04=0.22, = 可以利用 =a(a≥0)去化简.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________; × =________;
15.1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2.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进行化简或计算.
3.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能把一个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4.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的意识和对数学的探究能力.
2. = (或 = ÷ )(a≥0,b>0).
三、最简二次根式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1) (a≥0)是一个非负数;
(2)( )2=a(a≥0).
做一做:(学生活动)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教师点评: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 =2; =0.01; = ; = ; =0.
【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
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什么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试一试,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 , , , .
3.出示教材90页“一起探究”,让学生完成.
4.第2题、第3题中各代数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感知二次根式的特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共同特征,从而引出课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述意见,然后作适当点评)
(3) 与 是否相等? 与 呢?当a≥0,b>0时, 与 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讨论完成,总结出一般规律: = (或 = ÷ )(a≥0,b>0).
3.最简二次根式
例2化简:(1) ;(2) ;(3) ;(4) .
分析:(1)(2)直接利用 = · (a≥0,b≥0)进行化简;(3)(4)利用 = (a≥0,b>0)进行化简.
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出示教材94页“做一做”.
化简:(1) ;(2) ;(3) ;(4) .
解:(1) = = × =3 ;(2) = = × =4 ;
(3) = = = ;(4) = = = .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教材91页“练习”.
2.教材94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2)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及应用.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教材92页“习题”.
2.教材94页“习题”.
【板书设计】
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1. = · (a≥0,b≥0).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
____ × , ____ × , ____ × .
(2)让几个学生总结上面的规律.
教师点评:①被开方数都是正数;②两数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两数算术平方根的积.
一般地,有 = · (a≥0,b≥0).
观察例2的计算结果,你发现这些式子的结果中的二次根式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归纳: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提出问题:在 ,3, , , ,3 , 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为什么?
把上一问题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二次根式的概念.
(1)引导学生概括二次根式的定义:像 , , 等这样表示的算术平方根,且根号内含字母的代数式大于等于0,这样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为了方便,我们把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概念深化.
出示教材90页“大家谈谈”,提出问题:你认同小亮和小颖的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根据上面的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得出,一般地, =a(a≥0).
让学生完成“做一做”(教材91页),指名回答.
出示例1化简:(1) ;(2)
分析:因为0.04=0.22, = 可以利用 =a(a≥0)去化简.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________; × =________;
15.1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2.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进行化简或计算.
3.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能把一个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4.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的意识和对数学的探究能力.
2. = (或 = ÷ )(a≥0,b>0).
三、最简二次根式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1) (a≥0)是一个非负数;
(2)( )2=a(a≥0).
做一做:(学生活动)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教师点评: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 =2; =0.01; = ; = ; =0.
【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
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什么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试一试,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 , , , .
3.出示教材90页“一起探究”,让学生完成.
4.第2题、第3题中各代数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感知二次根式的特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共同特征,从而引出课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述意见,然后作适当点评)
(3) 与 是否相等? 与 呢?当a≥0,b>0时, 与 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讨论完成,总结出一般规律: = (或 = ÷ )(a≥0,b>0).
3.最简二次根式
例2化简:(1) ;(2) ;(3) ;(4) .
分析:(1)(2)直接利用 = · (a≥0,b≥0)进行化简;(3)(4)利用 = (a≥0,b>0)进行化简.
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出示教材94页“做一做”.
化简:(1) ;(2) ;(3) ;(4) .
解:(1) = = × =3 ;(2) = = × =4 ;
(3) = = = ;(4) = = = .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教材91页“练习”.
2.教材94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