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基本概念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符号与原理1、元素符号氢H 氦He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锰Mn铁Fe 铜Cu 锌Zn 银Ag 钡Ba 铂Pt 金Au 汞Hg 碘I2、化合价钾+1 钠+1 银+1 钙+2 镁+2 铜+1、+2 钡+2铁+2、+3 铝+3 锰+2、+4、+6、+7 锌+2 氢+1氟-1 氯-1、+1、+5、+7溴-1 氧-2 硫-2、+4、+6 碳+2、+4硅+4氮-3、+2、+3、+4、+5 磷-3、+3、+53、化学式氮气N2氢气H2 红磷P木炭C硫磺S 铁丝Fe 氧气O2氯气Cl2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锰MnO2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氧化铝Al2O3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铁Fe2O3水H2O 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氢氧化钙Ca(OH)2氨气NH3过氧化氢H2O2氯酸钾KClO3碳酸钠NaCO3氯化钾KCl 尿素CO(NH2)2锰酸钾K2MnO4氯化钠(食盐)NaCl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高锰酸钾KMnO4硝酸铵NH4NO3乙醇(酒精)C2H5OH三、基本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相对质量为 1原子核原子的构成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为 1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微粒数与电荷数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几种原子的构成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 1 1碳 6 6 6 12氧8 8 8 16钠11 12 11 23硫16 16 16 32 可总结出的规律有:(1)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2)质子数=电子数(3)原子种类不同,原子质子数不同;(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元素含量(1)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O 、Si 、Al 、Fe(2)生物细胞元素含量前四位:O 、 C 、H 、N(3)空气中元素含量前两位:N 、O4、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表示:表示一种元素;表示给该元素一个原子。

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总复习

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总复习
感谢您的观看
02 分子与离子
分子与离子的概念
分子
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稳定集团。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01
02
03
范德华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 括诱导力、色散力和取向 力。
氢键
特定类型的分子间相互作 用力,由一个极性分子与 另一个分子上的氢原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离子相互作用
反应热与焓变
焓变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 式表示。
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能凭空产生 或消失。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速率
反应自发性的判断
01
根据熵增原理和焓变,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02
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活化能与反应速率
03
活化能是引发化学反应所需的最低能量,活化能越高,反应速
率越慢。
化学平衡与反应机理
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
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各物质浓度的幂次方之积,平 衡移动则描述了平衡状态的变化趋势。
反应机理的探究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探究化学反应的具体步骤和中间产物。
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并改变反应机理。
化学实验的安全与防护
实验安全知识
了解化学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因素,掌握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和应急处理方法。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遵循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 过程的安全可控,防止意外事故的 发生。
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防止环境污 染和危害人体健康。

复习课(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课(物质构成的奥秘)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相互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破裂为原子, 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⑴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 ________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 由________ 构成的,如氮气、水等。 ⑵氧化汞 _______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粒 子,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_______ 分解成 汞____ 和氧 _____ ,汞______直接构成汞, 每两个氧_____ 构成一个氧_____ ,无数个 氧________构成氧气。
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
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 B.Mg C.H
(B )
D.N
9、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 硒大米等物质。这里的碘、钙、硒应理解为( C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B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联系:
1、元素概念建立在原子基础上; 2、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例12】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
元素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子 (带正电)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 中子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023年九年级化学分章复习含知识点总结和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3年九年级化学分章复习含知识点总结和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梳理]考点1 原子的构成⒈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重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考点3 元素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 元素符号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达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 、O 、S 、C 、P 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达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 、Na 、Mg 、Zn 等。

⒊元素符号表达的意义:⑴表达一种元素;⑵表达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 ①表达氢元素H 2H :表达二个氢原子②表达一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 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考点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⑴ 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 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6 元素周期表简介 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符号 ————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件详解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件详解
OH-
NO3-
HCO3-
SO42-
CO32-
NH4+
常见的原子团离子
在Na+.、F-、O2,-、H2O、NH4+、Mg2+、OH-七种粒子中,相同的是 (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原子数
B
下列微粒是阳离子的有( ); 是阴离子的有 ( ) 是原子的有 ( ); 为稳定结构的有 ( )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中, 不正确的是( ) A、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关系密切 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镁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7.把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左边的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瓶气体不反应),右边两瓶气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NO2
NO2
H2
H2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1) (2)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什么是分子?
分子就是一种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呢?
1、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分子体积小,质量小;
4、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隙;
原子
分子
定义
共性
区别
联系
什么是离子?
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一种的粒子。
粒子种类
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
阳离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期末复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期末复习】

(2)在纯净物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 ②③⑧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 ①⑥⑦ 物质有 。
④⑩
12.此表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根 据此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含碘量/Kg 精制海盐、碘酸钾 20g~40g
分装日期
储藏方法 使用方法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
A.H2
B.H
C.H+
D.H2O
化合价: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1.通常正价元素写在前,负价元素写在后。 2.根据正负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 原子个数。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 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 2.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A ) A.硫酸亚铁(FeSO4)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SO4) D.氯化铜(CuCl)
蔗糖
(2) 碳酸钙
四、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求相对分子质量 2.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掌握 三种 基本 题型
1.食物在煎炸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强致癌物 质——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O,所以 油炸食品不宜多吃。请回答: (1)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6 。 (2)丙烯醛中C、H、O元素的质量比 是 9:1:4 。 (3)丙烯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8.6% 。
②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 一般金属元素排在左 , 非金属元素排 在左边 . 如: NaCl , KCl , ZnS. 金左, 非金右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
表示化合价的 数值、正负
表示粒子 个数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课件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课件人教版

表示元素的 正负化合价
表示粒子个数
αR
( m + )
-
n+ (
一个离子所带的 正负电荷值

b 一个分子中所含
原子的个数
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D)
[例2]、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有不同的含义, 下列符号中只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C
A、2H2
B、H2
C、 2H
D、2H+
单质 同种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 元素 不同种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 具有相同核电荷 数的一类原子 子 原 构成 分子 分化 得或失 电子 离子 结合 质 聚集 直接结合 物
化合物
6、化学用语的书写以及符号的意思
巩固与提高
• 1.一个原子转变为离子,发生的变化是 ( D ) A.失去一定数目的电子 B.得到 一定数目的电子 C.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D.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
3.知识网络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元 素
组成
物 质
分子
构成 构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原子 离子
得失 电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在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典型例题解释:
原子种 类
氢(H)
原子核
质子数 1 中子数 0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氮 分子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钠 氯 离子 构成的。
离子

典型例题解析
[例3]. 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 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 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 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B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分子与原子分子 原子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有间隙(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分子聚集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也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由于原子聚集状态不同,原子也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3、物质宏观说组成,例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物质微观说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例如: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组成宏观微观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课题1 原 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在核外作高速运动——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负电核外电子质量大体积小居于原子中央不带电中子荷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1质子正电原子核不显电性原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①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作者VX:免费范文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4)相对原子质量≈ +
决定元素种类(核电荷数)
(5)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决定原子的质量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
作者VX:免费范文。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知识识=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核※说明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如F ,Cl 化学性质类似,但(He 和H)除外。

2.元素的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注意 1只有两层含义,其他的元素符号都还可以还表示单质的意思。

2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如:3H 表示三个氢原子。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可能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如由O 2和O 3),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4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前三位是:O 氧 Si 硅 Al 铝 F 细胞:O 、5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6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如,H 2O ,Ne 核电核荷数都是10)7化学中的“语法“:“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某物质”由“某某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一个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 a b 4、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如2Fe 3+ “ 2”表示2个铁离子, “3”表示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电子数 为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元素除外)*质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稳定 (3)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比较:一定改变的是:核外电子总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粒子的电性,阳离子的电子层数。

一定不改变的是:原子核(核内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阴离子电子层数。

5、 掌握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和化合价的应用。

(1)常见元素化合价规律: 单质元素全为零,化合物中记分明。

①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一价K Na Ag H , 二价Mg Ca Zn Ba,②在化合物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 三Al 四Si 五价P , 二三Fe,二四C , ③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二四六S 都齐全, Cu 、Hg 二价最常见 ④原原子团的化合价是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核外电子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相对原子质量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请注意以下两点: (1)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的比。

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2)由于原子中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可近似认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原子中“等式”及“决定”二个等式: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个决定:1、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课题2 元素一、元素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习元素概念请注意如下几点:(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一种元素区别于另一种元素的关键在于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或者说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而中子数和电子数可能不同;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素原子区别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是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表示个数 适用 范围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及几个原子构成联系只要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而元素是原子的一个归类“集体”。

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含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既可表示氢元素,也可表示1个氢原子。

2.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注意一些常错的情况:①“形”相近的,如Al和Ag,Cl和Cu等;②元素名称“音”相近的,如铝(Al)和氯(Cl);等等。

三、元素周期表1、格的含义质子数= 原子序数2、周期和族(1)行称为周期,有7行,即7个周期(2)列称为族,有18列,共16个族,(7、8、9列为一个族)课题3 离子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分层运动能量:低高离核:近远层数:第一层………………………….第七层表示:M N O P Q R S2、规律(1)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第一层,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2)各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3)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归纳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归纳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归纳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归纳课题1 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组成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核电荷数==(2)原子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

2.相对原子质量⑴概念: (符号为Ar)。

⑵公式(单位:1)⑶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 元素1.元素。

元素是的总称。

(1)元素种类:100余种(由此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质量分数): (3)生物细胞中含量在前四位元素:2.元素符号。

(1)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表示某单质(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例:N的意义:、。

S的意义、、。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氧原子,而2H只能表示;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素原子区别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适用范围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联系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粒子(2)书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例如:钙镁等。

(3)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例如:非金属元素按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水”等偏旁,因此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属于哪类元素。

3.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格: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②每一横行(即: ):共有个横行,有个周期。

③每—纵行(即 ):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6个族。

(2)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课题3 离子1.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4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知识点

第4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知识点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Array(2)特点:①很小、有体积、质量;②是不断地运动;③同种原子质量、性质相同④原子之间存在间隔和相互作用力;⑤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m=1.6726×10-27 kg)相对原子核质量为1,决定原子的种类。

中子:不带电荷(m=1.6749×10-27kg)相对质量为1①原子决定元素中不同种原子。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4)构成②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③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④电子的质量很小,电子的质量仅仅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

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①概念:国际上以一种C(6质子,6中子)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符号A r)(5)相对原子质量②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SI)为1(一般不写出)。

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③公式: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6)应用: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原物质的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史实: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英、道、原”)。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意、伏、分)。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首先发现电子(“英、汤、电”)。

附表(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表(2)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表分子和原子的比较表注:氢原子里无中子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表课题二 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精选全文完整版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型复习课编写张宏修订张廷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构成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知道原子构成及各粒子数的等量关系,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梳理辨析元素、原子、分子物质间的关系。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把握化合价、化学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深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辨计算能力,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符号及化学式2.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完善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教学流程设计问题与教学设计学案与导学设计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如图是水分解示意图,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1)组成:水由____________组成;(2)构成:水分子由____________构成,1个水分子由______构成;从知识回顾进入本节内容复习定位提升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投影、板书展现这些知识间的关系【板书设计】智能应用1. 构成物质的微粒例1 关于氧气和铁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别由氧元素、铁元素构成B. 分别由氧分子、铁原子构成C. 分别由氧原子、铁原子构成D. 分别由氧分子、铁分子的构成例2 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得到氧气。

说明这三种物质中含有A.氧气B.氧分子C.氧元素D. 氧化物2. 微粒的构成例1 在下列微粒中,属于原子的有(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阴离子的有,属于同种元素的有。

1 2 34 5 6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形成物质时用“构成”表示,元素是宏观概念,形成物质时,用“组成”来表示,故A不正确。

初中化学_第4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__知识点

初中化学_第4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__知识点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2、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a 、书写方法:b 、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 、He 、C 、Si*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c 、有关元素周期表*发 *排列依据注:原子序数=质子数d 、分类e 、元素之最: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 3+ :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1、化合价a 、写法及意义: Mg :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 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b 、几种数字的含义Fe 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 2+:3个亚铁离子2H 2O 两个水分子, 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d 、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2、化学式(1)写法: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 2、H 2、N 2、Cl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知识脉络
定义
组成
元素
存在 符号
意义
写法
纯净物 分子 物 质 构成
构 成 分 裂
周期表简介
性质 质性
结构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质量表示方法 阳离子 阴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
原子
得 失 电 得 失 电 子
中子
混合物

离子
本单元考点分析: 考点一:原子结构
原子核 电子层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下面是五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A +17 2 8 7
B
C
+18 2 8 8
D
+11 2 8 1
E
+17 2 8 8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 四 种元素。A所表示的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三 周期。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Mg2+ (用离子符号表 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Cl- 二者形成的化合物 的化学式 MgCl2 。
写出下列几种物质的化学符号。 H 2O ①氢气 H2 ②氦气 He ③铜 Cu ④水 ⑤二氧化碳 CO2 ⑥四氧化三铁Fe3O4⑦ 氯化 钠 NaCl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①②③ (填 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④⑤⑥⑦ ,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④⑤⑥ 。由原子直接构 成的有 ②③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子结构示意图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分子、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子数 决定, 元素种类由_________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元素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
质子数、中子数的和 决定。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_____________
一.下列说法是不正确,为什么?
×1、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 √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 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元素的碳元素组成的。 √ 4、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 √ 5、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 6、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 7、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你能推出下列微粒所含的电子数吗? O2- Cl- OH- H2O NH4+ S2- Na+ Al 8 + 2= 10 8+1+1=10 7+4-1=10 11-1=10 17+1=18 1+1+8=10 16+2=18 13
考点二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④ 2O2表示两个氧分子
下面的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也能 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C 。 A. O B. N C. Fe D. Cl
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其元素符号有三种含 义!
议一议
说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 (1)2H
两个氢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五: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对图中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右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 示意图。 (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 (2)该元素属于 金属 元素;(选填:“金属 ”或“非金属”) (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 电子。 ⑷写出铝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硫离子的 结构示意图 。
(2)2SO2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二氧化硫分子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3)Mg2+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B ) A.Zn2+中的“2+”表示锌粒带有2个单位的 正电荷 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C.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含有二 个氢元素 -2 D.Al2(SO4)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3个 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考点三: 部分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
H S Fe
某种元素 元素符号 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有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则还可 以表示这种物质!
符号O、2O、O2、2O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O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 ② 2O表示2个氧原子。 ③ O2表示氧气这种物质;氧气是由氧元 素组成;一个氧分子;每个氧分子由2个 氧原子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