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民间美术(教材版本)[1]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8ae3a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b.png)
《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将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
3. 作品欣赏: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其独特魅力。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3.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知识掌握程度,通过笔试或口试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欣赏和创作能力,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的传承意识,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进行评估。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42b3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0.png)
一、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4. 创作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间美术。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什么是民间美术?Step 2: 讲解(15分钟)1.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Step 3: 欣赏(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2. 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Step 4: 创作(10分钟)1. 向学生发放材料,如彩纸、泥巴等。
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民间美术技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Step 5: 展示和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
2. 让同学们互相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表彰。
Step 6: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中国民间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品创作和评价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九、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2. 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3. 创作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十、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对中国民间美术有哪些了解?Step 2: 讲解(10分钟)1.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88c9a65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5.png)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民间美术的特点和价值3. 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4.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5. 民间美术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深入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和魅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和特点。
4. 实践:教师示范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访问长辈,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民间美术特色和传统,进行探究性学习。
2. 学生尝试运用民间美术的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布艺等。
3.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2. 学生是否掌握了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3. 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民间美术教案 (1)
![民间美术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cf5d1d4c7e21af45b307a83b.png)
民间美术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进行民间美术创作时,对造型的把握。
课时:20课时工具:麻布,毛线,木棍等等可用于造型的材料教学方法:讲授,学生亲手制作教学过程:第一节概述一、导入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民间美术的概念: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扎纸、符道神像、服装饰件、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
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
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另外,它们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民间美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9f94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2.png)
民间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民间美术是指在广大农村和城市基层群众中流传并延续较长时间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
由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度,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习民间美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主要表现形式,并能够从艺术角度分析作品。
2.学习民间美术手工技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研究和创作,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并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心中的理念。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内容:(1)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主要表现形式。
(2)民间美术的代表性作品欣赏。
(3)民间美术手工技艺的学习与实践。
(4)学生参与民间美术创作。
2.方法:(1)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主要表现形式。
(2)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3)实践:组织学生学习民间美术手工技艺,如刺绣、剪纸、泥塑等,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创作:鼓励学生利用民间美术手法进行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创作,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心中的理念。
四、教学过程安排:1.了解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主要表现形式(2课时)(1)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和起源。
(2)学习民间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刺绣、剪纸、泥塑等。
(3)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民间美术的理解。
2.欣赏民间美术作品(2课时)(1)组织学生观看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
(2)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如色彩运用、构图等。
3.学习民间美术手工技艺(4课时)(1)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手工技艺,如刺绣。
(2)通过讲解和实践,教授学生基本的刺绣技法和工具的使用。
(3)组织学生进行刺绣作品的设计和创作。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a589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4.png)
民间美术教案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风格。
2.学习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学习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内容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课前调研,收集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资料,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3.历史回顾: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风格。
4.基本技法讲解: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如线描、色彩运用、构图等,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
5.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民间美术技法和创作方法,进行创作实践,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6.作品分享和评价: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和评价,互相学习和交流创作心得。
7.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导入环节采用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内容展示采用学生分组调研和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历史回顾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4.基本技法讲解采用示范和实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提高自己的技法水平。
5.创作实践采用自由创作和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6.作品分享和评价采用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7.课堂总结采用归纳和概括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资源:1.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导入环节和历史回顾。
2.书籍和资料:用于课前调研和内容展示。
3.绘画工具和材料:用于创作实践和作品展示。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如发言和提问等。
2.检查学生的课前调研和内容展示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f2724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3.png)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4.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5. 实践:创作一幅民间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基本技法。
2. 教学难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以及实践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基本技法。
2. 示范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案、教材、民间美术作品示例、画材。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你们对这些作品有什么看法?知道它们属于哪种民间美术吗?3. 教师总结:导入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民间美术。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示范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讲解作品的风格、技法和寓意。
3. 展示一幅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讲解步骤和技巧。
三、实践创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思路和技法。
2. 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注重细节处理。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学生互评,交流学习体会。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民间美术,搜集相关资料,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使学生了解了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基本技法。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a1e8c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7.png)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精选5篇)《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形成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等。
学具准备:民间美术相关资料收集、剪刀、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音乐导入播放民俗音乐《喜洋洋》,提出问题: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国传统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东北、西北、南方)?(小组讨论回答)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小组抢答)——民间美术。
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环节二:欣赏图片,讲授新知1、展示图片,哪些作品是民间美术的作品?如何界定民间美术?说说理由。
引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2、学生观看民间美术短片,寻找、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种类。
——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民间玩具等。
3、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小组讨论民间美术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1)生活实用:实用简洁,因材施艺;(2)审美需求:质朴率真,乡土气息;(3)表达情感: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4、展示几组民间美术图片,让学生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动植物或字体形象,分别猜测作品里所蕴含的象征寓意。
(1)福禄寿;(2)喜上眉梢——喜鹊、梅花;(3)连年有余——莲子、鲤鱼;(4)鸳鸯戏水——婚姻幸福美满。
小结:以上所提到的都是民间传统中比较常见的象征寓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喜庆吉祥。
《民间美术》教案范文模板
![《民间美术》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70d7c5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4.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民间美术1.2 课时安排:45分钟1.3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1.4 教学目标:1.4.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4.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1.4.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1.2 民间美术的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
2.2 教学难点:2.2.1 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2.2 民间美术创作中的具体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准备3.1 教具:民间美术作品图片、视频资料、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3.2 环境:安静、明亮、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创作和展示;3.3 学生准备:了解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手工能力。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好奇心;4.2 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介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分析民间美术的特点,如寓意、形式、色彩等;4.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不同种类和风格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4.4 创作实践: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强调民间美术的价值和传承意义。
五、教学反思5.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5.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5.3 探索更多民间美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扩展活动6.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认识;6.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6.3 开展民间美术主题的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合作表现等;7.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技巧运用、创意表现、寓意传达等方面;7.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进行同伴间的互相评价。
教学设计(民间美术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民间美术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f756b7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b.png)
教学设计(民间美术教案)模板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与流派认识民间美术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与流派民间美术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与流派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与价值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与流派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剪纸艺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与技巧掌握剪纸艺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审美能力2.2 教学内容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与技巧剪纸艺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剪纸艺术的应用与创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与技巧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剪纸艺术设计与制作小组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与技巧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学生剪纸艺术作品的创意与技巧水平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第三章:泥塑艺术3.1 教学目标了解泥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材料掌握泥塑艺术的基本制作技巧与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3.2 教学内容泥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材料泥塑艺术的基本制作技巧与步骤泥塑艺术的应用与创新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泥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材料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泥塑艺术制作小组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材料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学生泥塑艺术作品的创意与技巧水平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第四章:风筝艺术4.1 教学目标了解风筝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方法掌握风筝艺术的设计与放飞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实践能力4.2 教学内容风筝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方法风筝艺术的设计与放飞技巧风筝艺术的文化意义与传承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风筝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方法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风筝制作与放飞实践小组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风筝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风筝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方法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学生风筝制作与放飞技巧的水平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第五章:民间绘画艺术5.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民间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与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创造力5.2 教学内容民间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民间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与表现手法民间绘画艺术的应用与创新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民间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民间绘画艺术创作小组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民间绘画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民间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学生民间绘画艺术作品的创意与技巧水平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第六章:民间雕塑艺术6.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民间雕塑艺术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与创造力6.2 教学内容民间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民间雕塑艺术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方法民间雕塑艺术的应用与创新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民间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民间雕塑艺术创作小组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民间雕塑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民间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学生民间雕塑艺术作品的创意与技巧水平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第七章:民间玩具艺术7.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玩具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民间玩具艺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7.2 教学内容民间玩具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民间玩具艺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民间玩具艺术的应用与创新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民间玩具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民间玩具艺术设计与制作小组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民间玩具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民间玩具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学生民间玩具艺术作品的创意与技巧水平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第八章:民间刺绣艺术8.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刺绣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民间刺绣艺术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耐心与审美能力8.2 教学内容民间刺绣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民间刺绣艺术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方法民间刺绣艺术的应用与创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民间刺绣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民间刺绣艺术创作小组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民间刺绣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民间刺绣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学生民间刺绣艺术作品的创意与技巧水平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第九章:民间建筑艺术9.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民间建筑艺术的基本构造与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审美观念9.2 教学内容民间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民间建筑艺术的基本构造与设计原则民间建筑艺术的应用与创新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民间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民间建筑艺术模型制作小组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民间建筑艺术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民间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学生民间建筑艺术模型的创意与技巧水平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第十章: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10.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掌握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设计能力10.2 教学内容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创新实践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创作小组讨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关系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学生作品的创意与技巧水平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重点解析本教案以民间美术为主题,涵盖了剪纸艺术、泥塑艺术、风筝艺术、民间绘画艺术、民间雕塑艺术、民间玩具艺术、民间刺绣艺术、民间建筑艺术以及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内容。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精选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11d8a8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a.png)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精选教案名称: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六课《中国民间美术》。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特点及其历史发展。
2. 学会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能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难点: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课件、图片、民间美术作品、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都属于哪一类美术?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种类及其历史发展。
3. 欣赏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并讨论它们的特点。
4. 实践环节:教师分组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中国民间美术种类: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特点:寓意吉祥、形式多样、色彩鲜艳、手法夸张等发展:历史悠久、民间传承、地域特色、形式不断创新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
2.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主题。
3. 作业展示: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在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作品。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民间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民间](https://img.taocdn.com/s3/m/611a4f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e.png)
教案名称:人教版初中美术课程——民间艺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提高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 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 民间艺术创作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年画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如民间绘画、雕塑、工艺品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节日装饰、衣物装饰等。
3. 教师展示和分析一些典型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窗花》、泥塑《兵马俑》等,引导学生欣赏和解读作品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如剪纸、泥塑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二、课堂内容(15分钟)1. 教师继续讲解民间艺术的分类,如民间绘画、工艺品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更多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布贴画、风筝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民间艺术元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进行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民间艺术的认识。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相互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和认识我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提高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
人教小学美术欣赏教案——民间美术
![人教小学美术欣赏教案——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f5c4d0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0.png)
人教小学美术欣赏教案——民间美术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
2.学习并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传统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
2.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2.学生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掌握。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资料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介绍和欣赏。
2.民间艺人的作品展示和经典作品的收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视频,向学生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艺术和国画的区别。
二、呈现(10分钟)教师在投影仪上播放一些中国民间美术的作品图片,如年画、剪纸、皮影等,并简要介绍每一种民间美术的特点和由来。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这些作品,发表自己对于作品的感受和猜测。
三、讨论(1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中国民间美术与西方艺术的不同之处,如民间艺术更注重表现生活、表现民俗、寓意强烈等。
2.学生就自己所熟悉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讨论,如除夕年画、剪纸、腊八蒜等,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家中所拥有的民间艺术品或自己在过年期间做的民间艺术作品。
四、实践(20分钟)1.学生分组,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技法,如剪纸、泥塑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形式,并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怀揣着对于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再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民间艺术作品。
五、展示(10分钟)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创作的民间艺术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2.学生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用肯定的语言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和创作。
六、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学生创作民间艺术作品的过程和收获。
七、作业(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制作一幅以中秋节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并在下节课展示。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b0b9be8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0.png)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民间美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民间美术的分类和代表作品3. 民间美术的色彩、线条和构图技巧4. 民间美术的材料和制作方法5. 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掌握民间美术的色彩、线条和构图技巧。
2. 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以及运用民间美术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介绍民间美术的色彩、线条和构图技巧。
3. 欣赏:学生欣赏教师准备的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色彩、线条和构图特点,体会民间美术的魅力。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创作,如剪纸、泥塑、布艺等。
5. 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
3. 开展民间美术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的运用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意、合作、耐心等。
3.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对民间美术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3243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3.png)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4. 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5. 欣赏与分析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和创作方法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民间美术相关资料、图片、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具、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什么是美术?”“什么是民间美术?”等问题,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示范: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方法。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民间美术技法和创作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7.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民间美术,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法和创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讨论的积极性。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中国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
2. 运用示范法,直观地展示创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法。
3.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欣赏能力。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e6003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7.png)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引导学生认识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3. 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传承的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
2. 民间美术的特点:群众性、地域性、传承性、实用性、观赏性。
3. 民间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服饰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
2. 讲解: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展示: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强调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案第二章:民间绘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民间绘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绘画的种类:年画、墙画、灯笼画、剪纸画等。
2. 民间绘画的特点:寓意性、夸张性、装饰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绘画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
2. 讲解: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强调民间绘画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
教案第三章:民间雕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雕塑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adc3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6.png)
中国民间美术的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与发展4. 中国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5. 欣赏与分析民间美术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历史发展。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
2. 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3. 准备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及代表作品,展示相关作品图片或实物。
3.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
4. 实践环节: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实践等。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
3. 学生分享:评价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并进行分享的内容丰富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课堂教学或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
3. 开展民间美术主题的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实 示台
作展示自己喜欢的 E、F、J
小组合作、讨论、动手钟
践操作
民间艺术作品
创作自己喜欢的民间
能力
艺术作品,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
了提高
自制
) 16—3
课件
思想、感
的
情
选
择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的作用,激发学生的B、F、I I 求知欲和学习积极 性,用爱心来引导学 生对民间美术的热
爱。
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
渗透思 以自己喜爱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方法创作一个自己的作品 维方法 培养实 践操作
能力
练
习 16—3
1、 分组调查所在地区的民间美术种类、特点及民间艺术家,每组写出一份
思想、感 调查报告。
情
2、 查阅资料或向老人咨询,中国传统春节期间有那些民俗活动?
3、 举例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中国民间美术有何意义?面对民间美术的逐渐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民间美
生
术的艺术特点,更好地理解。加
构
2、民间美术有哪些主要形式。 板书:民间美术的主要形式:
学生欣赏、感受并认真听讲。
强互动性。
1、 剪纸
的
2、 3、
年画 刺绣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寓意性、 象征性、民俗性、色彩艳丽、有
4、 玩具(风筝、泥玩具、布玩乡土气息”
设 具、活动玩具)
民间美术作品,分组进行赏析讨 品,分组进行赏析、讨论。 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大胆交流、
论。
畅所欲言。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
大家在赏析的过程中要总结出民
能力。
间美术作品与民俗的关系。(即
如何理解郭沫若先生的“美在人 进行中
利用小结的形式,再次强调两者
间永不朽”?)
的关系,加深印象。通过典型案
学生代表分别总结本组的观点。 例分析,进一步总结,使学生更
通过对学生的表扬与肯定,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种民间美术作品?”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剪纸、刺
教师表扬学生并小结:风筝是一 绣、面具、年画等”。
程 种独特的民间美术形式并介绍风
通过实物展示与详细讲解,加深 学生对民间美术形式的认知度。
筝的相关知识。
听授
结
“你们还知道其它民间美术形式 吗?”调动学生发言,适时表扬学
思想、感 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
情
统文化
项目
内
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 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 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 民间美术的关键。
民间美术的民族性、地域性的特 点及分布,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 和现实意义。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 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 做到面向全体。运用视频、图片欣赏,实物观察和触 摸,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学生,组织讨论,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 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形 合作探究,在宽松的教学情景中开展了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尽最大学力能够到达的区域
内学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升华的途径是应用与整合。通过应用使知识
成 与方法得到整合,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立足实际,活学活用,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到学
有所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
听讲
5、 民间雕塑(石雕、木雕、泥
人、面人、面塑)
计 出示幻灯片和实物展示以上几种
民间美术作品分别详细的讲解。
提问:“通过欣赏你们说一说,民
间美术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师小结: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
寓意性、象征性等(板书并讲解)
下面请同学们出示课前搜集到的 学生出示课前搜集的民间美术作 以学生互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学
请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介绍本组的 其他同学聆听并加以补充。 深刻的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相互
作品并总结民间美术作品与民俗
依存的关系。
的关系。
听授、思考。
教师总结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
教师适时表扬学生。
一个较系统、较完整的掌握,加
教师小结: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
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问题的
民间生活中,与民俗活动密不可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学 16—1 对 民 间 美 通过对理论只是的讲解、欣赏过程的讲解以及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来展示中国
术 作 品 的 民间美术的种类及其发展过程,和自主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
欣赏
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这些内容属于何种美术形式
吗?”
堂 引出民间美术的概念。
听讲
让学生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
二、讲授新知识
印象。
板书:民间美术
教 讲解:
回答问题
1、民间美术的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
通过与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
学 术及专业艺术家美术作品的对比 听授
习。
来讲解民间美术的概念。
教师出示沙燕风筝提问:
过 “你们了解风筝吗?它是不是一
学生作好课前准备,进入上课状 利用影象的手段,引起学生对新
通过播放农历新年的录象,提出 态。
知识的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问题:“请同学们从录象中找出为观赏并积极回答问题:“窗花”“年
新年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形式或 画”“对联”“面人”等。
引出民间美术的概念。
行为”。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 表扬学生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
意义?面对民间美术逐渐消失的
现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把这
些问题带到课下思考,下结课请
同学讲一讲。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练习题目内容
16—1 对民间 1、 民间美术有哪些种类?,民间美术与民俗有什么关系?
美术作 2、 民间美术造型与传统文人画造型、传统西画造型有什么区别?
品的欣
形
赏
成
16—2 性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 中国民间美术 设计者
单位(学校) 龙山高中 授课班级 2(4)班
章节名称
美在民间永不朽
计划 学时
1 学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造型 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动手创作自己喜欢的民间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实践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的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 解决问题。
知识点 学习 媒体 编 号 目标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使用 作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媒体 时间 来源
16—1 教
对民间 课件 美术作 品的欣
赏
运用视频、图片欣 A、B、E A、C、 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 8 分钟 自制
自制
的民间美术有了喜爱5 分钟
之情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 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 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习
目 16—2 标
渗透思维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动手创 方法、培 作自己喜欢的民间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了解民间美 养实践操 术的制作方法步骤,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 作能力 能力,以此来引起学生们心理上的共鸣。
描 16—3 述
消失的现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从这堂课中同学了解了民间美术的种类及艺术特征,以及怎样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有一句话这 样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久的。”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是非 常可悲的,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共同关注生活,关注民间美术,让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教 学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学习,本课通过教师启发、引导、点拨,调控探究方向,及学生自己
性 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内在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评 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多数同学能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
价 知识,能掌握民间工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⑷测验结果:优秀
图片展示
提出可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向更
分,相互依存:民间美术题材与
深层次进行探究。
语言必须符合民俗观念、民俗传
说和民俗活动的要求,而民俗活 听授、思考。
动都通过民间美术增加了色彩和
情趣。(典型案例分析)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民间美术的
一些知识,加深了我们对与民间
美术的全面了解。请同学们想一
想:今天我们学习民间美术有何
赏,实物观察和触
E 学习,学生了解中国民
摸,激发学生兴趣 F、H、I
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种
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
学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
基本知识。
媒 16—2
体 ( 资 源
渗透思
操作方法演示,小组
A、B、C、学生了解了民间美术
维方法课件展 合作、讨论、动手创A、C、D E、 F 的制作方法步骤,通过10 分